MEMS发展需突破封装技术瓶颈

合集下载

MEMS封装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MEMS封装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MEMS封装技术的发展及应用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封装技术是指将微机电系统芯片封装在其中一种材料中,以提供电气连接、机械保护和环境隔离。

随着MEM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普及,MEMS封装技术也得到了大幅度改进和创新。

本文将就MEMS封装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详细讨论。

MEMS封装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封装、无封装和集成封装。

传统封装主要采用目标制造封装(Chip on Board)和倒装芯片(Flip Chip),目标是将MEMS芯片连接到其他器件上,以实现电气和机械连接。

然而,传统封装存在一些问题,如尺寸过大、精度不高和成本较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封装技术应运而生。

无封装技术采用了更精细的制造工艺和先进的封装材料,以实现更小、更精密和更高性能的封装。

无封装技术主要有三种:LTCC封装、LGA封装和CSP封装。

LTCC封装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适用于高频和高速应用。

LGA封装采用了柔性基板,可实现多芯片封装和高密度集成。

而CSP封装则是一种紧凑型封装,适用于小型移动设备。

除了无封装技术,集成封装技术也是MEMS封装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集成封装技术是指将MEMS芯片和其他电子器件(如射频元件、功率放大器等)集成在同一芯片上,以实现功能更加强大和紧凑的封装。

集成封装技术主要有两种:OLP封装和SiP封装。

OLP封装是通过光刻技术在硅基底上制造保护膜和线路,然后将MEMS芯片集成在其中。

这种封装方式具有尺寸小、可靠性高和操作频率高的优点,适用于无线通信和传感应用。

而SiP封装则是将MEMS芯片和其他芯片(如处理器、存储器等)集成在同一封装中,形成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封装。

SiP封装具有先进的处理能力、较低的功耗和较小的尺寸,适用于快速和多功能的应用。

MEMS封装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传感器和执行器。

MEMS传感器可以测量和检测环境中的物理和化学参数,如温度、压力、湿度、加速度等。

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封装技术

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封装技术

封装材料对MEMS性能的影响
封装材料的热学特性与散热效率
1.材料的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等热学参数对MEMS器件散热 性能的影响 2.热管理技术在封装材料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3.新型高效散热封装材料的研发趋势
封装材料的电学特性与电磁兼容性
1.材料的介电常数、电阻率等电学参数对MEMS器件电磁兼容 性的影响 2.EM干扰抑制技术在封装材料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3.低介电常数、低损耗因数的新型封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封装材料的多 样化趋势
1.MEMS封装材料的选择对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传 统的封装材料主要是金属和陶瓷,但这些材料的性能和成本限 制了它们在某些应用中的使用。 2.随着新型材料的发展,如聚合物、硅基材料等,研究人员正 在探索更多的封装材料选择。这些新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 、耐高温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可以用于制造更加先进和可 靠的封装结构。 3.未来,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研究人员将继续寻找更多具有 优异性能和经济性的封装材料,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MEMS封装应用实例及前景展望
▪ MEMS封装在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1.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了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等 。 2.MEMS封装在消费电子产品中的主要挑战包括小型化、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和增强可靠性 等。 3.许多消费电子产品已经成功地采用了MEMS封装技术,如智能手机的加速计、陀螺仪和麦 克风等。
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封装技术
常见MEMS封装技术类型
常见MEMS封装技术类型
▪ 【硅通孔(TSV)封装技术】:
1.硅通孔封装是一种通过在硅片上形成垂直的导电通道来实现 多芯片堆叠的技术,可以提高集成度和系统性能。 2.TSV封装技术的主要优点包括减小封装尺寸、降低寄生电容 、提高信号传输速度等,适用于高密度、高性能的MEMS器件 封装。 3.当前TSV封装技术的研究重点在于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良率 以及解决热管理等问题,未来将朝着更高密度、更小型化的方 向发展。 【倒装芯片封装技术】:

MEMS封装

MEMS封装

MEMS封装技术目录一、引言二、MEMS封装的基本概述三、MEMS封装的特点四、MEMS封装的几种重要技术五、MEMS的发展趋势及研究动向六、总结七、参考文献一.引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是由感知外界信息(力、热、光、磁、化等)的微传感器、控制对象的微执行器、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通讯接口和电源等部件组成的一体化的微型机电系统。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MEMS的研究,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在MEMS的产业化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原因在于对MEMS封装的认识一直落后于MEMS器件的研究,封装已成为妨碍MEMS商业化的主要技术瓶颈。

二.MEMS封装的概述目前,大量的MEMS器件仍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没能形成产品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充分发挥其功用,主要原因是MEMS器件的封装问题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包括组装和测试在内的封装实质上是影响MEMS产品总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封装成本太高限制了部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因此,找出封装难度过大、封装成本过高的原因,采用相应措施来推动MEMS的发展,已成为很多研发人员把封装视为成功商业化的惟一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现在的MEMS封装技术都是由微电子(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演变而来的,但是和微电子封装又有着很大差别。

微电子封装已经有明确的封装规范,而MEMS因为使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它的封装不能简单地套用微电子封装技术。

MEMS的封装已成为MEMS发展的一个难题。

三.MEMS封装的特点1.复杂的信号界面MEMS的输入信号界面十分复杂,根据应用的不同会有力(压力传感器)、光(光电传感器)、磁(磁敏器件)、热(温度传感器化(敏感气体探测器)等一种甚至多种信号的输入,这种复杂的信号界面给封装带来很大的难度。

2.三维结构MEMS芯片毫米到微米级的三维结构,有的带有腔体,有的为深槽、有的是微镜等可动结构,尺寸极小,强度极低,很容易因为接触而损坏或因暴露而被玷污。

浅析微机电系统(MEMS)的发展瓶颈及趋势

浅析微机电系统(MEMS)的发展瓶颈及趋势

MM E S要与 现 实世 界发 生 多方面 的相 互 作用 ,涉及 多 种能 量和 物质 的传 输和 处理 。 因此 I C要复 杂得 多 ,成为 M M E S技术进 一 步发展 的瓶 颈 。M M E S的可 靠性 和应 用研 究也 是 目前 M M 技 术 的难点 。可 靠性是 M M 器 件使用 者最关 ES ES 心 的 问题 之 一 ,尤 其 是在 M MS应 用 于 医疗 领域 时 ,可 靠 性 尤为 突 出 。 E
() 事领域 1军
4微机 电系统 的 发展 趋势 由于 上述 原 因,M M E S虽然 越来 越 为人们 所 重视 ,但其 发 展却 不如人 们 预期 有那 么快 。 目前 ,M M 与集 成 电路发展 的初 期情 况极为 相似 。现 阶段 的 ES M M 专用 性很 强 ,单 个系统 的应 用范 围非 常有 限 ,还未 出现类 似 的 C U和 ES P R M这 样量 大而广 泛 的产 品 。相 信 随着 M M 的进 步 ,最后 将有 可能 形成 比 A ES 微 电子技术 更具 广泛 应用 前景 的新产 业 ,从而对 人们 的社会 生活 方式产 生重 大影 响 。 M M 技 术未 来 的主要 发展趋 势为 : ES ( 1)研 究 方 向 多 样 化 MM E S技术 的研 究 日益 多样化 ,涉 及 的主 要领 域包 括惯 性器 件 ,如微型 加 速度 计和 陀螺 、数据 存贮 、 维微 结构 的制作 、微型 阀 门、 三 微执 行器 、 E S M M 制 造工 艺 、M M 封装 、微型 医用 器件 、微型压 力传 感器 、微 型麦克 风 以及 微 ES 型 声学 器件 等 1 个 发展 方 向。 内容涉及 军事 、 民用等各 个应 用领 域 。 6 ( )加 工 工 艺 多 样 化 2 MM E S加 工工 艺 繁多 ,如 体硅 加工 工 艺 、表 面 牺牲 层工 艺 、S R A C E M工 艺 、L G 工 艺 、厚胶 与 电镀 相 结合 的金属 牺牲 层工 艺 、体硅 工艺与 表面 牺 IA 牲 层工 艺相 结 合等 。 ( )系 统 单 片 集 成 化 3 般 MM E S传 感器 的 输 出信 号 ( 电流或 电压 )很 弱 ,若 将它 连接 到 外 部 电路 ,则 寄生 电容 、 电阻的影 响会掩 盖有 用 的信号 。因此 ,把两 者集成 在 个 芯 片上 ,具有 较好 的性 能。 ( 4)M M E S器件 芯 片 制造 与封 装 统 一考 虑 电器 机械 封装 是商 品化 M M 产 品的 关键 因素 。M M ES E 8封装 成本约 占总 成 本 的 2  ̄ ̄ 9 ,封装 形式取 决 于它 的类别 和用途 。 E S 0 0 MM 器件 芯片一 般都 含 有 运动部 件 ,比较脆 弱 ,在封 装前 不利 于运 输 ,所 以 ,MM 器 件芯 片制造 与 ES

MEMS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

MEMS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

究 , 引起 了世 界各 国政 府 的 高 度 关 注 ,也 掀 开 了 ME MS领 域 的科 技 创 新 高 潮 。 微 机 电系 统 是 精 细 加 工 的 一种 , 它 是 建 立 在
微米 / 纳 米 技术 ( mi c r o / n a n o t e c h n o l o g y ) 基 础 上 的 2 l 世 纪前沿技术 , ME MS本 质 上 是 一 种 把 微 型 机
Ke y wo r d s : ME MS( Mi c r o E l e c r t o Me c h a n i c a l S y s t e ms ) ; F o u n d r i e s ; ME MS p r o c e s s ; ME MS p a c k a g i n g
Me c h a n i c a l S y s t e ms ( ME MS )t e c h n o l o g y a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 T h e p a c k a g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 x i s t i n g
t e c h no l og i e s
ME MS是 由 半 导 体制 造 技 术 发 展 而 来 ,采 用
类 似 统 。 它 的
械元件 ( 如传 感器 、 制 动器等) 与 电子 电路 集 成 在
同一颗 芯 片上 的 半 导体 技 术 。一般 芯 片 只 是利 用
起源 可追溯到 2 0世 纪 5 0年 代 ,人 们 发 现 半 导 体 S i 的压 阻 效 应 后 开 始 了对 s i 传 感 器 的研 究 工 作 。
到 1 9 8 7年 , 冯 龙 生等 人研 制 出可 动 的硅 微 型 静 电 电机 , 使 人 类 从 传 感 器研 究 转 向真 正 的 ME MS研

14218027_MEMS中试平台:破解中小企业创新难题

14218027_MEMS中试平台:破解中小企业创新难题

纳米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没错,你知道吗,女生平时使用的防晒霜,开车族经常关注的汽车轮胎,时尚潮流的虚拟现实,这些都是纳米技术的功劳。

事实上,我们所认识的纳米产业,大多只是局限于纳米材料,其实,纳米产业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还包括微纳制造、智慧健康、智能制造等等各方面。

产业发展的支撑服务平台纳米产业作为苏州工业园区长期战略产业,微纳制造作为纳米产业的重要领域之一,一直是园区重点发展领域。

但是,由于微纳制造设备投入巨大,运行维护花费大,中小型MEMS公司往往很难承受。

而MEMS领域的代工厂和大封装厂门槛较高,加上我国MEMS产业的创新链不完善,缺乏工业级中试线的支撑,科研团队在研发做出样品后又无法直接进入代工厂,中小MEMS企业难以实现渐进式的规模化成长。

为了解决中小MEMS企业创新面临的产品工程化研发中试困境,支撑中小MEMS企业和产业的创新发展,按照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战略部署,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4年9月建成6英寸微纳机电制造(MEMS)中试平台,并专门成立了苏州纳米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微纳制造分公司,负责平台运营。

江苏省(苏州)纳米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也是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微纳制造分公司的研发总监王敏锐博士参与了平台的早期筹备工作。

他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平台就开始策划筹备了,2014年通线成功。

该平台是我国首个按照市场化、全开放模式运营的MEMS中试平台,与科研机构的概念验证、样品研发试验不同,平台主要开展工程化中试和中小批量生产服务,前端与产品样品研发衔接,后端与规模化工程衔接,是一个完全工业级别的中试线。

平台的建成填补了我国MEMS产业研发机构与规模化工厂之间的空白,构建了我国MEMS产业领域“研发—中试—规模生产”的完整产品创新技术支撑体系。

如今,平台跟众多企业和科研院合作,共同研发成功多种重要的MEMS产品技术平台和特种设备。

目前已成功导入应用于移动通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器材、国防军工等诸多领域的硅麦克风芯片、压力传感芯片、红外温度传感芯片、微扫描镜芯片等产品,极大的支撑推动了相关MEMS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发展。

芯片国产化进程中的关键技术瓶颈有哪些

芯片国产化进程中的关键技术瓶颈有哪些

芯片国产化进程中的关键技术瓶颈有哪些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芯片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我国在芯片领域的国产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关键技术瓶颈,这些瓶颈制约着我国芯片产业的自主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首先,芯片制造工艺是一个重大的技术瓶颈。

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已经达到了 5 纳米甚至更小的制程。

而我国在先进制程工艺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制造工艺的提升需要高精度的光刻机等关键设备,而这些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技术被少数几个国家所掌握,我国在获取这些高端设备方面面临着诸多限制。

此外,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光刻、蚀刻、薄膜沉积等环节都需要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对于工艺参数的控制和优化要求极其严格,这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大量的实践经验。

其次,芯片设计工具也是一个关键的技术瓶颈。

主流的芯片设计工具如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基本上被国外的几家巨头公司所垄断。

这些 EDA 软件功能强大、复杂,涵盖了从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到验证等多个环节。

我国在自主研发 EDA 软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功能完整性、性能优化和生态建设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缺乏先进的芯片设计工具,会导致我国芯片设计企业在面对复杂的芯片设计需求时,面临效率低下、设计周期长等问题,从而影响产品的竞争力。

再者,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技术瓶颈。

芯片制造需要用到多种高纯度的半导体材料,如硅晶圆、光刻胶、特种气体等。

在这些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方面,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例如,高纯度的硅晶圆生产技术仍掌握在少数国外企业手中,我国在高端光刻胶的研发和生产上也相对滞后。

半导体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芯片的成品率和可靠性,因此,突破半导体材料的技术瓶颈对于芯片国产化至关重要。

另外,芯片的封装测试技术也是我国芯片产业面临的一个挑战。

虽然封装测试环节在芯片产业链中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但随着芯片性能的不断提升和封装形式的多样化,对于封装测试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微电子领域中的关键创新技术有哪些?

微电子领域中的关键创新技术有哪些?

微电子领域中的关键创新技术有哪些?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微电子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石,其创新成果不断推动着各个领域的进步。

从智能手机到超级计算机,从智能家居到航空航天,微电子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

那么,在微电子领域中,到底有哪些关键的创新技术呢?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不断升级。

过去几十年,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从微米级别到纳米级别。

这一进步使得芯片上能够集成更多的晶体管,从而大大提高了芯片的性能和功能。

例如,目前最先进的制程工艺已经达到 5 纳米甚至更小,这意味着在同样大小的芯片上可以容纳更多的电路元件,实现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更低的功耗。

制造工艺的改进不仅依赖于光刻技术的突破,还涉及到材料科学、化学机械抛光等多个领域的协同创新。

芯片设计技术的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系统复杂度的不断增加,传统的芯片设计方法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于是,出现了诸如多核架构、异构计算等新的设计理念。

多核架构将多个处理核心集成在一个芯片上,通过并行计算来提高处理速度。

而异构计算则结合了不同类型的处理单元,如 CPU、GPU、FPGA 等,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计算任务,实现更高效的性能。

此外,低功耗设计技术在移动设备等对电池续航要求较高的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采用动态电压频率调整、电源门控等技术,可以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芯片的功耗。

新材料的应用为微电子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

例如,二维材料如石墨烯、二硫化钼等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有望取代传统的硅材料,实现更高性能的晶体管。

同时,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氮化镓等在功率器件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在电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三维集成技术是近年来的一个重要创新方向。

通过将多个芯片在垂直方向上堆叠,可以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更短的互连长度,从而提高性能并降低功耗。

此外,这种技术还能够实现不同功能芯片的集成,如将存储芯片与逻辑芯片整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平面集成的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MS发展需突破封装技术瓶颈
-当前MEMS产品发展的瓶颈在于封装技术,封装成本成为最大的挑战,而如何进一步缩小封装尺寸,如何将更多传感器融入单一封装之中是我们正面临的重要课题。

当前MEMS产品发展的瓶颈在于封装技术,封装成本成为最大的挑战,而如何进一步缩小封装尺寸,如何将多传感器融入单一封装之中是我们正面临的重要课题。

只有创新才能突破,飞思卡尔在封装技术上的不断创新精神在最近发布的两款新产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论是FXO8700CQ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还是MMA865xFC的微型封装技术,都是建立在低成本的基础上,而这些也正是将来MEMS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

微型封装技术成发展重点
飞思卡尔从1980年起开始生产基于MEMS技术的传感器,经过了30 多年的技术与市场积淀,发展出了能满足汽车、医疗、工业以及消费类电子等多种领域应用要求的一系列MEMS产品,包括压力传感器、触摸传感器、加
速度传感器和地磁传感器。

不同的应用需求特点也各不相同,例如汽车应用中的可靠性、医疗应用中的安全性、工业应用中的稳定性以及消费类应用中的功能性。

飞思卡尔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定制了专用传感器系列,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飞思卡尔的Xtrinsic系列产品是针对消费类应用的平台。

当前MEMS产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凭借其庞大的消费群体,我们有理由相信消费电子必将成为MEMS产品最大的潜在市场。

根据最新的
统计数据,全球MEMS市场规模在2012年将达到115亿美元,而到2017年将达到200亿美元。

飞思卡尔的Xtrinsic涵盖了多种高性能MEMS传感器,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