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新归纳

合集下载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一、基本内容1.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2.作品简介:《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他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3.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写孟子批驳景春的观点,具体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境遇,都要坚守仁义。

二、基础知识积累重点词语解释1、岂:难道2、诚:真正,确实3、冠:行冠礼4、命:教导、训诲5、夫子:丈夫6、以顺为正者:以......为;把......当作7、顺:顺从8、正:准则,标准9、由:遵从10、行:走11、道:道路重点句子翻译:一词多义诚帝感其诚诚心安安居而天下熄安定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假如,如果衣食所安安身死于安乐安逸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懂得,领会一俱为一体相同,一样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够一箪食一故不为苟得也得到,获得一怒而诸侯惧一旦得志,与民由之实现上下一白全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一鼓作气第一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做得到,办到居安居而天下熄安居道妾妇之道也规则,准则居天下之广居居住行天下之大道道路,这里喻指义居无何过了策之不以其道方法奇货可居屯售独行其道道路不可久居停留益慕圣贤之道学说,思想居庙堂之高处于虽有至道道理居天下之广居住宅,这里喻指“仁”不足为外人道也谈论,说之丈夫之冠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父命之代词,他妾妇之道也结构助词,的与民由之代词,它,代指正道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往送之门往,到......去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久之,目似瞑/怅恨久之公将鼓之/乃援琴而鼓之/处处志之/调节音节作用,不译三、问答题1、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因为他们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

【北京中考必考古文】部编初中语文-《富贵不能淫》重点文言知识及课文理解

【北京中考必考古文】部编初中语文-《富贵不能淫》重点文言知识及课文理解

《富贵不能淫》一、重要字词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这焉:怎么,哪里3.父【命】之教导、训诲4.【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以:把正:准则,标准5.与民【由】之遵从6.此之【谓】大丈夫叫做、称为7.戒(1)【戒】之曰告诫(2)往之女家,必敬必【戒】谨慎8.之丈夫【之】冠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父命【之】代词,指男子母命【之】代词,指女子妾妇【之】道也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与民由【之】代词,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往送【之】门/往【之】女家到二、通假字往之【女】家:女同“汝”,你三、古今异义【丈夫】之冠也:<古>成年男子 <今>女子的配偶四、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富贵不能【淫】淫:惑乱,迷惑。

这里是“使……惑乱,迷惑”的意思②贫贱不能【移】移: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改变、动摇”的意思③威武不能【屈】屈:屈服,这里是“使……屈服”的意思五、翻译1.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能实现理想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的时候,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六、课文理解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析】“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第22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第22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梳理

富贵不能淫【文题】题目的意思是富贵不能使其迷惑。

这是大夫所应具备的品质。

以此为题,意蕴丰富,富有气势。

【课文理解】【文章主旨】本文义正言辞的驳斥了景春的谬论后,紧接着便对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作了明确的说明和界定。

真正的大丈夫有两个标准: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大志向和抱负;二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

只有这样,才算得上大丈夫。

【写作特点】1.本文巧设譬喻,用家庭学理入手,逐渐引入本题。

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

文势则波澜起伏。

考究用词,讲究句式,笔法灵活,说理充分。

文章极具雄辩的气势。

2.对比鲜明,逻辑严谨,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自然写意,实则逻辑清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语言简练,善用排比。

文章多处运用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气势,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三句依次对应着儒家思想中的“仁”“礼”“义”,阐释了作为大丈夫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练习题目】1、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字,时期家、家,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

2、《孟子》是记录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编著。

与、、合称“四书”。

《富贵不能淫》选自。

3、给加点字注音轲.()邹.人()淫.()公孙衍.()丈夫之冠.()衣冠.()4、在相对应的空隙处解释加点词,翻译划线句。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5.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6.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富贵不能淫》课堂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富贵不能淫》课堂笔记

《富贵不能淫》课堂笔记一、重点字词重点实词:1.景春:战国时齐国的贵族,孟子的朋友。

2.谓:说,认为。

3.公孙衍:魏国人,战国时著名的说客。

4.张仪:魏国人,战国时著名的说客。

他主张“连横”,一生致力于游说各诸侯国疏远秦国而连结其他诸侯国。

5.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6.淫:迷乱。

7.居:处于,处在。

8.不能淫:不能够迷惑。

9.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

移,改变。

10.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重点虚词:1.以:在,介词。

依靠,凭借。

2.而:表转折关系。

却,可是。

3.之:结构助词,的。

4.出身:为了报效国家而献身。

身,身体,形体。

5.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作使动,使……受苦。

心志,思想。

6.劳其筋骨:劳,形容词作使动,使……劳累。

筋骨,身体肌肉。

7.饿其体肤:饿,形容词作使动,使……饥饿。

体肤,身体皮肤。

8.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词作使动,使……经受贫困之苦。

空乏,资财缺乏。

这里指不卖珍贵的东西换吃的,不卖高价换穿的等意思。

其身,他的身体。

9.行拂乱其所为:行,行动;拂乱,违背;所为,所行的事。

指使他做的事不能做下去。

拂乱,违背的意思。

10.所以:用来;靠它来;靠这种方式。

所字结构。

表示原因或凭借,相当于“……的原因”或“借以……”。

1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以后人们才明白,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和发展,而贪图安逸享乐就会走向灭亡的道理。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意思是忧患激励人奋发有为因而能生存发展;安乐使人萎靡不振因而导致灭亡。

于,介词,从。

在;并列连词,并且;递进连词,并且、而且、于是、就;选择连词,或者、还是;假设连词,如果、假使;让步连词,即使、纵然、就是、就算等意思。

这里表示并列关系,“而且”。

也: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的意思;用在主语后面表示停顿;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另提一事;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犹了也;罢了;呢等意思。

这里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

部编版八上语文《富贵不能淫》知识点归纳(全)

部编版八上语文《富贵不能淫》知识点归纳(全)

22.《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妇女之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上。

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一、重点字词字词解释字词解释1岂难道14由遵从2诚真正,确实15淫惑乱,迷惑。

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迷惑。

3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16移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动摇。

4惧害怕17屈屈服。

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屈服。

5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18父命之.代词,他。

6是这19以.顺为正者介词,把。

7焉怎么,哪里20一怒而.诸侯惧连词,表示承接。

可译为“就,便。

”8冠行冠礼21女同“汝”,你。

9命教导、训诲2210戒.之曰告诫2311必敬必戒.谨慎2412夫子这里指丈夫2513正准则,标准26二、知识拓展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命: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指七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一百岁三、背景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

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主张。

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指出“民贵君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新归纳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新归纳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新归纳
1.XXX认为XXX和XXX是大丈夫,因为他们能够一怒
而使诸侯惧怕,安居而使天下平静。

2.XXX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以顺从为正是妾妇
之道。

3.XXX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是指即
使富有和有地位,也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即使贫穷,也不能背离自己的原则;即使面对威胁和暴力,也不能屈服自己的意志。

这样才能称为真正的大丈夫。

变自己的品德和价值观。

这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去面对它们。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坚强的心态,勇敢面对困难,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和缺点,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人生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应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朋友的帮助和支持,感谢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眼前的一切,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颗谦虚的心。

无论我们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不应该自满和骄傲。

我们应该不断研究、不断进步,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态,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总之,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具备坚强的品质、感恩的心态和谦虚的态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富贵不能淫》知识要点复习整理

《富贵不能淫》知识要点复习整理

《富贵不能淫》一、基础知识梳理二、考点清单1.通假字往之女.家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心意)真实(2)丈夫之冠也..古义:__________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3)父命.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生命;命令等(4)以顺为正.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5)行天下之大道..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大路(6)与民由.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缘由;由于3.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1)富贵不能淫.原意为:惑乱,迷惑,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2)贫贱不能移.原意为:改变,动摇,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 (3)威武不能屈.原意为:屈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词多义(1)戒戒.之曰_______________必敬必戒._______________(2)道妾妇之道._______________行天下之大道./独行其道._______________国人道.之(《穿井得一人》)_______________策之不以其道.(《马说》)_______________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___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_______________5.其他重点实词(1)安居而天下熄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丈夫之冠也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命之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顺为正者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居天下之广居广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立天下之正位正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行天下之大道大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与民由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虚词意义及用法(1)一怒而.诸侯惧而:________________(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焉:________________(3)以.顺为正者以:________________(4)独行其.道其:________________(5)乎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______子未学礼乎.________________(6)之丈夫之.冠也________________父命之.________________母命之.________________往送之.门________________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__7.特殊句式辨析(1)戒之曰。

《孟子》二章之《富贵不能淫》知识归纳最新

《孟子》二章之《富贵不能淫》知识归纳最新

《孟子》二章知识归纳富贵不能淫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使其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重点词解释】1.岂不诚大丈夫哉岂:难道。

诚:真正、确实。

2.安居而天下熄安居:安静。

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3.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礼。

4.父命之命:教导、训诲。

5.子未学礼乎子:你。

6.以顺为正者正:准则,标准。

7.得志得:实现 8.与民由之由:遵循。

之:代志向。

9.独行其道行:固守。

道:原则,行为准则。

10.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这。

焉:怎么,哪里。

11.威武:威胁暴力。

【词类活用】1.富贵不能淫淫:惑乱,迷惑。

这里是使动用法。

2.贫贱不能移移: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动用法。

3.威武不能屈屈:屈服。

这里是使动用法。

【通假字】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一词多义】1.居天下之广居居①:居住。

居②:住所。

2.戒(1)戒之曰戒①:告诫。

(2)必敬必戒戒②:谨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最新归纳整理
一: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二: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三、生字难字(略)
四、书下注释:(如有出入,以教材为准)
富贵:指有钱有地位。

淫:使……迷惑。

居天之下广居:居住。

居所。

得志,与民由之:实现;实行。

独行其道:固守。

原则,行为准则。

安居:安静。

熄: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是:这。

焉得:怎么能。

威武:威胁暴力。

五、结构
第一段:景春提出大丈夫的标准。

第二段:孟子反驳并提出自己关于大丈夫的标准。

总结起来比较重要的内容
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成为他们坚守正义的座右铭。

在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六、习题
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什么。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

3.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

这样才叫大丈夫。

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改变个人的操守,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原则,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应时刻注意。

4.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
得志时与百姓同行,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即得志时要心怀百姓为民做主,做一个好官。

不得志则要加强自我修养,决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力争做个好人。

5.孟子是怎样来谈论“大丈夫之道”的?
既要有行“居天,立天,行天”又要有志“得志,不得志”,还必须保持“富,贫,威”的操守。

这样才能称之为大丈夫。

6.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像公孙衍与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7.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前者为无原则的顺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如张仪等人,无原则的顺从秦王的意思。

而大丈夫则表示为“富,贫,威”是对仁义礼的坚守,正如儒家倡导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8.请谈谈“富贫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这既是民族传统也应是每个人的行为准则,特别是做为领导者,更应做到如此,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为重,不为一己私利而有损前者的利益,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大丈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