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汽车构造课件—配气机构

汽车工程系
3
§2 配气机构的布置及驱动
一、气门布置
现代汽车发动机都 采用气门顶置式配
气机构。
压缩比受到限制, 进排气门阻力较大, 发动机的动力性和 高速性均较差,逐
渐被淘汰。
汽车工程系
配时,在气门杆尾端与气门驱动零件(摇臂、挺柱或 凸轮)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
凸轮轴
气门 进气门 排气门
间隙 0.25~0.30mm 0.30~0.35mm
气 门杆
汽车工程系
8
实物图
测量气门间隙
拧松紧定螺母,调整调节螺钉
汽车工程系
9
§2 配气相位
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刻,以及所经历的曲轴转角,称为
配气相位
➢ 当发动机转速下降到设定值,电脑切断电磁阀电流, 正时活塞一侧油压下降,各摇臂油缸孔内的活塞在回 位弹簧作用下,三个摇臂彼此分离而独立工作。
汽车工程系
29
VTEC工作原理
四个活塞 安装处
汽车工程系
30
发动机控制ECU根据发动机转速、负荷、冷却液温度 和车速信号控制VTEC电磁阀。电磁阀通电后,通过压力开
3、正时标记对准,活塞与气门 相对位置确定,保证了配气相 位和点火顺序。
汽车工程系
22
B、链条和齿形皮带传动:用于中置式或顶置式凸轮
中间轴齿形 带轮
曲轴正时齿 形带轮
汽车工程系
23
汽车工程系
24
其它部件
汽车工程系
25
可变配气机构
气门可变机构 配气相位可变机构 气门定时和气门升成可变机构
实训 配气机构教案

江苏省职业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专业名称汽修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师学校课题序号8授课班级12级1、2、3班授课课时6授课形式讲授板书授课章节名称配气机构使用教具教材实训工具教学目的1.认识发动机的整体机构;2.认识配气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教学重点本章节的重点是掌握发动机配气机构的组成。
教学难点配气机构的组成零件,工作原理。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课外作业1、配气机构由哪些零部件组成2、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3、发动机拆装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教学后记同学对汽车配气机构没听说过,在上课的时候肯多动手,但是就是有些同学没按顺序拆装,希望同学按老师要求进行拆装及及时复习看书。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实训配气机构的认识一、配气机构1.配气机构的功用2.配气机构的组成3.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二、实训内容1.发动机的整体构造2.认识配气机构的主要零件3.了解配气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三、实训步骤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复习提问:1.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2.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3.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拆装了曲柄连杆机构,了解了曲柄连杆是由哪些零部件组成以及其功用和工作原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发动机中的另一大机构,配气机构。
讲授新课:实训二配气机构的认识一、配气机构1、功用:按照发动机每个气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气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空气(柴油机)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出。
2、组成:(1)气门组:气门、气门导管、气门座、弹簧座、气门弹簧、锁片等零件。
(2)气门传动组:一般由摇臂摇臂轴、推杆、挺柱、凸轮轴和正时齿轮组成3、工作原理曲轴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凸轮轴旋转,使凸轮轴上的凸轮凸起部分通过挺柱、推杆、调整螺钉推动摇臂摆转,摇臂的另一端便向下推开气门,同时使弹簧进一步压缩。
当凸轮的凸起部分的顶点转过挺柱以后,便逐渐减小了对挺柱的推力,气门在弹簧张力的作用下开度逐渐减小,直至最后关闭。
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2分析

(b)辨别进、排气凸轮 凸轮轴逆时针转动, 按照先排气后进气的规律, 即可分辨如左图所示的进、 排气凸轮; 若凸轮轴顺时针转动, 按照先排气后进气的规律, 则进、排气凸轮的位置与 之相反: 即:位于右下方的是排 气凸轮; 位于正上方的是进 气凸轮。如此逐缸判断。
先排气
后进气
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C)判定发动机的发火顺序 从凸轮轴的前端看,各缸 同名凸轮逆着凸轮轴旋转方向 的排列顺序便是发动机各缸的 进气(或排气)顺序,和发动 机的发火顺序相同。 如左图所示为四缸发动机: 从凸轮的前端看(A向),各缸 同名凸轮逆着凸轮轴旋转方向 的排列顺序是1--3--4--2,从而可 以判定出发动机的发火顺序也 是1--3--4--2。
螺旋 齿轮
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① 凸轮轴的功用
在凸轮轴上制有各缸进、排气凸轮,用来使气门按
各缸的工作次序和配气定时及时开闭,并保证气门有足够
的升程。
从上图中可知:除了驱动气门外,有的汽油机下置 式凸轮轴上还制有驱动分电器和机油泵的螺旋齿轮4和驱 动汽油泵的偏心轮3。
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②凸轮轴的构造
凸轮
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当BC段轮廓曲线滑过挺柱 时,气门开启,至C点达到最大 升程。如右图所示: 当CD段轮廓曲线滑过挺柱 时,气门开度变小,至D点气 门落座关闭。 当DE段轮廓曲线滑过挺柱 时,开始恢复气门间隙,至E点 气门间隙完全恢复。 凸轮
挺柱
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如左图所示: Ф角: 对应着气门开启持续角。 ρ1和ρ2角: 是消除和恢复气门间隙 所需要的凸轮转角。 BCD段轮廓曲线的形状和尺 寸: 决定了气门的升程及其升、 降过程的运动规律。
为防止供油过多,在相 应的轴颈上制有两条互不相 通的弧形节流槽,使机油经 该槽间歇地供应到摇臂轴。 如图右所示:
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

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
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
配气机构通常由凸轮轴、凸轮、推杆、活塞、气门和气门弹簧等部件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凸轮轴的旋转驱动凸轮,凸轮的形状使得推杆产生上下运动,进而使活塞和气门产生相应的动作。
当凸轮轴旋转时,凸轮的最高点与推杆接触,推杆受到凸轮的推动向上运动。
而推杆的上端与活塞相连,当推杆向上运动时,活塞也跟随向上移动,从而产生气缸的压缩空间。
当推杆达到最高点时,凸轮的最低点开始与推杆分离,推杆因自身重力和弹性力的作用,开始向下运动。
这时,推杆的下端与活塞断开连接,活塞由于惯性和弹簧的作用,开始向下运动,从而产生气缸的扩大空间。
在活塞向下运动的同时,推杆继续向下运动,直到凸轮再次与推杆接触。
然后,推杆受到凸轮的推动再次向上运动,活塞也随之上升。
通过如此循环,活塞和气门就能够实现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气门的开闭,进而控制气缸内的气体进出。
通过调整凸轮的形状和凸轮轴的转速,可以实现不同的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时机和幅度,从而实现不同工况下发动机的运行性能需求。
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发动机正常运行的关键,对于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都有着重要影响。
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

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配气机构是内燃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的工作原理直接影响着内燃机的性能和效率。
在内燃机中,配气机构主要负责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以实现气缸内气体的进出。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
首先,配气机构由凸轮轴、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升程器等部件组成。
凸轮轴是配气机构的核心部件,它通过凸轮的形状和排列来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
当凸轮轴旋转时,凸轮的凸部会推动气门弹簧,使气门打开;当凸轮的凸部离开时,气门弹簧会将气门关闭。
气门升程器则用来调节气门的开启高度,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气门开启时间和持续时间。
其次,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进气阶段和排气阶段。
在进气阶段,凸轮轴的凸部推动气门打开,气缸内的活塞向下运动,吸入新鲜空气和燃料混合气;在排气阶段,凸轮轴的凸部离开,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这样循环往复,实现内燃机的气缸工作。
此外,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还受到气门正时的影响。
气门正时是指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与活塞运动的位置相适应,以保证气门在正确的时间打开和关闭。
若气门正时不准确,会导致气门提前或延迟关闭,影响气缸内气体的充放和燃烧效率。
最后,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对内燃机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配气机构设计可以提高内燃机的进气效率、燃烧效率和排气效率,从而提高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因此,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内燃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不断优化和改进的方向之一。
总之,配气机构作为内燃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直接关系到内燃机的性能和效率。
通过对配气机构工作原理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为内燃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本文对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汽车构造》课程标准

《汽车构造》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主干专业课程。
本课程汉族要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结构和原理的认识,《汽车构造》课程在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所有汽车专业课的基础课程,也是衔接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纽带。
课程是以国产常用汽车的基本结构为主要对象,结合常见车型的新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讲授。
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着重阐明常用汽车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各种间隙的作用,并对典型结构进行适当的结构分析;使学生牢固掌握常用国产汽车主要零部件的作用、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各系统、零部件的支承、定位、润滑、密封、调整部位和相互装配关系;了解先进的新结构和工作原理;授予学生汽车构造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对结构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和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参加专业实践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各教学情景的实施,使学生获得汽车的基本结构、原理、维护方面的系统知识,培养学生在“汽车检护”领域内的核心职业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同时会使用检测仪器对汽车进行故障检测、诊断和排除,具备一定的检修基本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1、知识目标1.具有汽车总成体结构知识;2.具有曲柄连杆机构构造知识;3.具有配气机构构造知识;4.具有供给系构造知识;5.具有冷却系构造知识6.具有润滑系构造知识7.具有点火系构造知识8.具有启动系构造知识9.具有传动系的构造知识;10.具有行驶系的构造知识;11.具有转向系的构造知识;12.具有制动系的构造知识。
2、能力目标1.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2.能熟练使用发动机常用的维护、拆装及检测设备;3.能对发动机、底盘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和耗损分析;4.初步具备对发动机、底盘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的能力;5.初步具备按维修工艺对发动机、底盘进行维护、装配、调整和性能试验的能力。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6506、16508〕承担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10/9 〕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批准〔〕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核心课。
(2)课程任务: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和应用,能够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拆装与检修,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岗位职业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从事汽车维修相关岗位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有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发动机电控检测实训。
2.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发动机各部分的组成、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2)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及各部分拆装方法;3)掌握汽车发动机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维护保养方法;3)掌握汽车发动机常见机械故障检测、诊断及排除的思路;4)了解汽车发动机装配与调试的工艺知识。
(2)能力目标1)会进行汽车发动机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维护保养;2)能熟练拆装汽车发动机总成、零部件,并能正确判定其工作使用情况;3)能针对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及排除;4)能针对配气机构常见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及排除;5)能针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简单故障进行检测与诊断;6)能针对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常见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及排除;7)能针对冷却系统常见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及排除;8)能针对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及排除;9)会进行发动机的组装与调试。
3.课程设计本课程以发动机总成拆装、曲柄连杆机构检修、配气机构检修、冷却系统检修、润滑系统检修、发动机总成检查等6个项目为载体,与企业合作设计19个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学习情境;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内容;本课程采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过程性评价为导向组织教学考核。
发动机配气机构拆装教学方案

发动机配气机构拆装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掌握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方法和步骤。
3.能够正确操作工具和设备,进行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配气机构的组成:凸轮轴、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升降器等。
(2)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通过凸轮轴的转动驱动气门的开关。
2.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方法和步骤:(1)拆装前的准备工作:准备所需的工具和设备,保证工作环境安全整洁。
(2)拆装步骤:a.拆卸气门盖和气门罩;b.拆卸气门旁的配气机构部件;c.拆卸凸轮轴和气门弹簧等部件;d.清洗和检查拆下的配气机构部件;e.安装时按照拆卸的逆序进行组装。
三、教学方法1.理论课教学:通过讲授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使学生对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实验操作。
四、教学步骤1.理论课教学:a.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b.讲解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方法和步骤,并进行示范操作。
2.实践操作:a.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个小组4至5人。
b.分配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和督促。
c.指导老师先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观摩和学习。
d.学生按照步骤逐个拆卸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各个部件,并清洗和检查。
e.学生按照拆卸的逆序进行组装,并注意工具的正确使用和配件的安装位置。
f.实践操作结束后,指导老师进行检查和评价,并对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实践操作评价:根据学生的操作规范、效率和安全意识进行评价。
2.理论知识考试:考查学生对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拆装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3.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等方面进行评价,确定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三气门发动机的气门排列方式
每缸三个气门的发动机,有两个进气门,一 个排气门。进、排气门各排成一列
3、四气门发动机的气门排列方式 ①同名气门排列两列,由一个凸轮轴通过T 形杆同时驱动,用一根凸轮轴驱动 ②同名气门排成在同一列,一般用两根凸 轮轴驱动
三、凸轮轴的布置形式
1、凸轮轴上置式
①用途: 轿车上的高速强化发动机 ②传动形式: 同步带传动或链条传动 ③分类: ⅰ、凸轮—摇臂式传动结构,通 过摇臂摆动将气门打开
一般构造:
杯形油缸的外圆柱面与挺住体的导向孔 配合,内圆柱面与柱塞配合,球阀被补偿 弹簧压靠在柱塞下端面的阀座上,补偿弹 簧使挺柱与油缸始终和凸轮与气门杆保持 接触,挺柱体内的低压油腔,气缸盖油道 内的机油通过量油孔,斜油孔和环油槽进 入挺柱体内的低压油腔,柱塞下端油腔内 部称为高压油腔,当球阀打开时,高压油 腔和低压油腔相通。
3、进气门的配气相位
①进气提前角α:
在排气行程接近终了时,活塞到达上止点之 前,即曲拐转到离上止点位置还差一个角度α 时,进气门便开始开启 ②进气迟后角β: 在进气行程曲拐转到活塞到达下止点位置时, 进气门并未关闭,而是曲拐转过下止点后一 个角度β,活塞上行进入压缩行程时,进气门 才关闭。
4、排气门配气相位
①轴承多采用压入气缸体承孔中的衬套,有 的采用轴颈直接与气缸盖上镗出的承孔配合 ②采用压力润滑气缸体和气缸盖上钻有油道 与轴承相通
③正时齿轮及凸轮轴的轴向定位 a、凸轮轴正时齿轮多为用夹布胶木制成的圆 柱斜齿轮 优点: 传动平稳、噪声小
连接方式: 半圆链连接 安装:
凸轮轴齿轮和曲轴正时齿轮上 的正时记号对准
ⅱ、凸轮—挺柱式传动机构,通过挺柱将气 门打开 2、凸轮轴下置式
用途: 大多数载货汽车和大、中型客车 发动机,采用一对正时齿轮传动
3、凸轮轴中置式: 用途: 多用于柴油机,采用在一对正时 齿轮之间加入一个中间齿轮传动
四、曲轴与凸轮轴之间传动方式
分类: 齿轮传动、链传动和同步带传动 1、齿轮传动: 凸轮轴下置式的采用一对齿轮传动 凸轮轴中置式在一对正时齿轮之间加入了一 个中间齿轮 凸轮轴正时齿轮的齿数是曲轴正时齿轮的两 倍
六、配气机构的工作过程
气门的开启是 通过气门传动 组的作用完成 的,而气门的 关闭则是由气 门弹簧来完成 的。气门的启 闭时刻和规律 完全取决于凸 轮的轮廓曲线。
凸轮轮廓与气门的运动规律
气门升程最大时刻
气门开启点
气门关闭点
七、配气机构的工作特点
四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各缸的进、 排气门需要开闭一次,即需要凸轮轴转过 一圈,而曲轴需要转两圈。曲轴转速与凸 轮轴转速之比为2:1。气门传动组使气门 开启,气门弹簧使气门关闭。
2.安装: 一端支承在气缸盖上,另一端压在气门杆的 弹簧座上,弹簧座用锁片固定在气门末端。 3.形式: 等螺距弹簧、变螺距圆柱弹簧、内外弹簧。
学习目标: 1、气门传动组的组成和作用 2、凸轮轴的构造和材料 3、凸轮轴安装和轴承安装以及润滑方式 4、凸轮轴的结构特点 5、凸轮轴的轮廓曲线以及工作过程 6、凸轮轴的相对位置角理论和实际的差别 7、通过凸轮轴的进排气门判断各缸的发火顺 序 8、凸轮轴的轴向定位
凸轮的轮廓曲线的作用,气门开启与关闭过 程的运动规律取决于此曲线。
凸轮轮廓中,O为凸轮轴的轴心,圆弧EA为 凸轮的基圆,AB和DE为凸轮的缓冲段, BCD为凸轮的工作段,C点时升程最大,它 决定了气门的最大开度。
凸轮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凸轮按图中方向转 过EA时,挺柱处于最低位置不动,气门处 于关闭状态。凸轮转至A点时,挺柱开始移 动。继续转动,在缓冲段AB内的某点M处消 除气门间隙,气门开始开启,至C点时气门 开度最大,而后逐渐关小,至缓冲段DE内 某点N时,气门完全关闭。此后,挺柱继续 下落,出现气门间隙,至E点时挺柱又处于 最低位置。
二、对配气机构的要求:
气门要关闭严密,开闭及时,开度足够。
三、配气机构的组成
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
四、气门组的组成
气门、气门导管、 气门弹簧、气门弹 簧座
气门组的作用:
封闭气缸的进、排气道口
五、气门传动组的组成:
凸轮轴、挺柱、推杆、摇臂轴及气门间隙调 整螺钉等组成
气门传动组的作用:
气门传动组使气门打开和控制开启与关 闭的时刻和规律
①定义:
进气门曲拐转到距上止点位置α角时打开, 排气门在曲拐转过上止点位置δ角时关闭, 在一段时间内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现象。 ②气门重叠角α +δ : 进、排气门同时开启过程对应的曲轴转角。
6、配气相位与发动机转速和负荷关系
• 发动机转速不同,配气相位也应不同。转 速越高,每一次进、排气时间越短,要求 提前角和迟后角越大。 • 发动机负荷不同,配气相位也应不同,汽 油机小负荷运转时,进气压力较低,气门 重叠角应减小,否则易出现废气倒流现象。 • 目前大多数发动机配气相位是不能改变的, 少数电脑控制发动机配气相位可以随发动 机转速、负荷变化而自动调整。
①排气提前角γ : 作功行程接近终了,活塞到达下止点之前, 即曲拐转到距下止点位置还差一个角度δ时, 排气门便开始开启。 ②排气迟后角δ : 排气行程曲拐转到活塞到达上止点位置时, 排气门并未关闭,而是在曲拐转过上止点后 一个角度γ,活塞下行进入进气行程时,排 气门关闭。
5、气门重叠及气门重叠角
2、链传动
分类:
优点: 缺点:
链条有滚子链和齿形链 链条传动的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 噪声大,需要润滑和定期张紧
3、同步带传动 优点: 具有链传动的精确性,又具有带 传动的平稳,噪声小的优点
同步带的张紧装置
1、组成: 张紧器、张紧轮支架和张紧轮 2、工作过程: 张紧轮绕张紧轮支架上的心轴转动,张紧 轮支架绕固定在机体上的心轴转动,当张 紧器的顶杆弹性顶压在支架心轴一侧时, 支架绕其心轴做正时针转动,使左、右两 个张紧轮始终压靠在同步带的背侧,使其 保持张紧状态。
3、材料
用氯丁橡胶制成,中间夹有高强度的纤维心 线
链条传动
学习目标
1、气门间隙的定义、常见数值大小以及测量 工具 2、配气相位的定义、理论与实际的差异 3、进气门的配气相位 4、排气门的配气相位 5、气门重叠以及气门重叠角 6、配气相位与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关系
一、气门间隙
1、定义: 冷态时在凸轮轴基圆面到气门杆端面之间留 有供机件热膨胀用的间隙,以确保气门关闭 严密,用△表示 2、气门间隙的常见值: 通常进气门间隙为0.25-0.30mm,排气门间隙 为0.30-0.35mm
4、摇臂组与摇臂
①摇臂组组成:
摇臂、摇臂轴、摇臂轴支座及定位弹簧等 安装: 摇臂轴为空心轴安装在摇臂轴支座孔内, 支座用螺栓固定在气缸盖上,摇臂轴利用 摇臂轴紧固螺钉固定在支座上,油道润滑, 在两个摇臂之间套装一个定位弹簧,防止 轴向窜动
②摇臂 定义:
是一个以中间轴孔为支点的不等臂杠杆,长 臂一端推动气门,在摇臂短臂端螺孔中旋入 用于调整气门间隙用的调整螺钉
二、气门传动组 组成: 凸轮轴和正时齿轮、挺柱及其导管、推杆、 摇臂总成和摇臂轴等。 作用: 使进、排气门按配气相位规定的时刻开闭,并 保证有足够的开度。
1、凸轮轴 ①构造: 凸轮轴上制有各缸进、排气凸轮,下置式 凸轮轴上还有螺旋齿轮和偏心轮。 ②材料: 优质钢模锻而成,或合金铸铁、球墨铸铁铸造。
③凸轮轴轴承和润滑: 轴承采用压入气缸体承孔中的衬套,顶置凸 轮轴发动机轴颈直接与气缸盖上镗出承孔 配合。润滑方式为压力润滑。 ④凸轮轴安装: 凸轮轴齿轮和曲轴 正时齿轮上的正时 记号对准,保证正 确配气相位。
⑤结构特点:
凸轮轴是一根细长的轴,每缸的进、排气门 凸轮两侧各有一道凸轮轴颈的全支撑结构, 轴颈做成从前向后依次减小的结构前端通 过键装有正时齿轮或同步带轮等 ⑥凸轮轴的轮廓曲线和凸轮轴的相对角位置 a、凸轮轴的轮廓曲线
定位: 止推凸缘、止推凸缘固定螺栓
学习目标: 1、挺柱的功用、材料、制作工艺和类型 2、液力挺柱的制作工艺和一般构造 3、挺杆存在的机构、安装和结构特点、缺点 4、摇臂组的组成、摇臂的定义、结构特点 5、无声摇臂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挺柱
①功用: 将凸轮的推力传给推杆或气门杆
②材料: 镍铬合金铸铁或冷激合金铸铁 ③制作工艺: 表面热处理后精磨 ④类型: 筒式和滚轮式 ⑤液力挺柱的一般构造和工作原理
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一、气门组
1、组成: 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锁片、气门 油封及气门弹簧。 2、种类: 进气门和排气门
3、作用: 4、组成: 1)头部:
密封进、排气道
(1)气门顶部形状有平顶、球面顶、喇叭形 顶 (2)气门密封锥面与顶平角之间夹角称为气 门锥角
2)杆身: 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气门杆端形状取决 于气门弹簧座固定方式,分别是锁片固定 和锁销固定。3、曲轴到凸轮轴的传动方式
齿轮传动、链传动、和同步带传动
二、每缸气门数及其排列方式
1、两气门发动机的气门排列方式 进、排气门沿气缸盖的纵向排列一列,相 邻两缸的同名气门就可以合用一个气道 柴油机的进、排气道一般分置于气缸盖的 两侧,以免排气对进气加热 汽油机进、排气道通常置于缸盖的一侧, 以便预热进气道的混合气
①确定凸轮轴的旋转方向 下置式凸轮轴采用一对正时齿轮传动,凸轮轴 逆时针转动;采用同步带或链传动的顶置式凸 轮轴顺时针转动 ②辨别进、排气凸轮 按照先排气后进气的规律判别
③判定发动机各缸的发火顺序 从凸轮轴前端看,各缸同名凸轮逆着凸轮轴 旋转方向便是发动机进(排)气顺序,也 是发火顺序
d、凸轮轴轴承及润滑
工作原理: 气门打开过程,油路断开,球阀压紧在阀 座上液力挺柱相当于一个尺寸不变的刚体, 气门关闭气门弹簧推动气门及挺柱上移, 油路接通,球阀打开补偿气门间隙。
3、推杆 ①存在的机构: 中置式和下置式的配气机构 ②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