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初中毕业语文试卷综合测试

合集下载

初三语文综合性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综合性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综合性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徜徉(cháng yáng)B. 蹉跎(cuō tuó)C.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 D. 咫尺天涯(zhǐ chǐ tiān yá)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B. 由于他勤奋学习,因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这次考试,我们班的平均分比上一次高了。

D. 他虽然年纪大,但是精力充沛。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那座山像一位老人,静静地坐着。

C. 风儿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猛虎,勇往直前。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像一个战士,永不言败。

答案:C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大地复苏;夏天,万物生长;秋天,果实累累;冬天,白雪皑皑。

B. 他不仅勤奋,而且聪明,还很有毅力。

C. 那座山高耸入云,那片湖波光粼粼,那片森林郁郁葱葱。

D. 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勤奋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答案:A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B.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像一个战士,永不言败。

答案:B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真的来过这里吗?C.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D. 他像一个战士,永不言败。

答案:A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难?B. 他真的来过这里吗?C.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黑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黑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黑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一、知识积累及运用(1—5题,共24分)1.阅读下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你像和煦.的春风,吹散了危险的阴霾;你是大爱的化身,彰显了慈母的情怀。

敬爱的张丽莉老师,你告诉我们人生的真dì:奉献之花要常开不败。

我们心神相通,huì聚成爱的大海。

亲爱的同学们,有多少人像丽莉老师一样为我们默默奉献,请珍惜他们无私的馈.赠,去努力谱写青春的风采吧!(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分)(2)给加点字注音。

(2分)和煦.()馈.赠()(3)根据拼音补全词语。

(2分)真dì() huì聚()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小李真是别出心裁....,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B.语文课上,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C.环城越野赛快开始了,各学校的参赛运动员滔滔不绝....地进场了。

D.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3.下面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6月的哈尔滨是个美丽的季节。

C.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D.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4.古诗文默写。

(10分)(1)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2),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想象新奇的句子是:,。

(5)公交司机吴斌在生死关头,用生命保证了乘客的安全。

他的事迹感天动地,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所说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6)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告诉我们朋友之情在于心灵相通,而不在于朝夕相处,尽显洒脱旷达之意。

初二语文综合测试

初二语文综合测试

初中语文二年级半期综合测试(第一、二、五单元)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学号姓名成绩第一部分文言文(20分)一、默写。

(10分)1、春冬之时,则,2、绝多生怪柏,,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5、,长河落日圆6、,随君直到夜郎西。

7、烽火连三月,。

8、不畏浮云遮望眼。

9、,各领风骚数百年。

10、巴东三峡巫峡长,。

二文言文阅读(10分)(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4、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二)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6分)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子(2分)晴初霜旦属引凄异2、一段文字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中三峡的自然景观?()(2分)A、夏季B、秋季C、冬春3、最后一句引用“渔者歌”。

用意是什么?(2分)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

(20分)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一)(9分)省教委下定决心一定让灾区孩子按时上课本报讯灾区中小学生开学在即。

目前,省委书记卢荣下令:一定要保证受灾地区中小学生在9月1日按时开学上课。

为确保灾区中小学校按时开学,确保不流失一个学生,省教委要求立即对水退后的校舍进行安全检查、消毒;对仍泡在水中的学校,要通过建简易校舍、借读等方式安排学生就读;对那些遭受水灾无家可归、分散安置的学生,要安排他们就近入学借读。

为解决水毁学校恢复重建的经费问题,省教委已先期向灾区学校拨款150万用于抗灾复校,此外,还将下拨150万帮助重灾学校重建校园。

1、标题有两行文字,上面一行叫题,下面一行叫题。

(2分)2、全文分为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第二自然段是;第三自然段是。

(可供选择的词语:导语、主体、结语)。

(3分)3、解释词语(2分)(1)在即:(2)就近:4、为了让灾区孩子按时上课,省教委做出了哪些具体要求,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对退水后的校舍进行安全检查、消毒。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学科初中毕业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学科初中毕业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学科初中毕业测试题(附答案)第I卷(每小题3分;共30分)一、(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深恶痛疾万恶不赦恶性循环B、数见不鲜屈指可数浑身解数C、解甲归天解囊相助不求甚解D、强词夺理强弩之末脾气倔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方枘圆凿无原无故乐此不疲获益匪浅B、海市蜃楼恪尽职守中流抵柱鳞次栉比C、沧海桑田义愤填膺顶礼模拜物竞天择D、销声匿迹重蹈覆辙一抔黄土闲情逸致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十•一黄金周”期间,来苗王城旅游的游客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B、为了歼-15早日上舰,舰载机总指挥罗阳呕心沥血;歼-15成功着舰之日,这位功勋英雄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四岁半的儿子特别逗,模仿电视中的镜头跳起江南s tyl e,那摸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4、结合课文所学,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苏州园林》)标本:经过加工或保留实物原形,供学习或研究的样本。

B、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月亮上的足迹》)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C、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机关:这里指秘密的意思。

D、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给他们看。

(《我的叔叔于勒》)福音书:这里指好消息、幸福的信息。

5、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修改:将“抓不抓”换成“抓好”。

B、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2024年河北省(初三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详解

2024年河北省(初三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详解

202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2题14分)今年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75周年,学校开展“红色‘冀’忆”主题活动。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太行巍巍,滹沱滔滔。

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一处松柏苍郁.的坡岭上,甲(落成/坐落)着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是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它被称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在这里,中共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同志称之为“进京赶考”。

23日11时,“赶考”的人们乘汽车从西柏坡出发,17时到达唐县淑闾村;24日4时出发,11时许到达保定,傍晚到达涿县并留宿;25日改乘平汉线火车,(líng chén)出发,6时到达北平清华园站。

这一路风尘仆.仆,向着新中国走去。

75年过去了,重温“进京赶考”这段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不断乙(激励/激荡)着我们,(bǐng chí)理想信念,砥砺奋斗前行。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líng chén)______②(bǐng chí)______(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松柏苍郁.(yú)风尘仆.仆(pú)B.松柏苍郁.(yù)风尘仆.仆(pú)C.松柏苍郁.(yú)风尘仆.仆(pū)D.松柏苍郁.(yù)风尘仆.仆(pū)(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______乙______(4)有同学读到“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时,思考“擘画”的意思。

依据“擘”的字形,他想到“擘”的意思可能与部首“手”有关。

结合语境推测,“擘画”的意思应该是______(①筹划②一幅画③管理)。

(请从括号内选择,只填序号)(5)有同学手绘了“进京赶考”路线示意图(下图),请根据文段内容在序号处补充出对应的地名。

淮安区2023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淮安区2023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淮安区2023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欢迎参加中考模拟测试,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本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立夏,携带着春天的希望,蕴含着夏日的蓬勃,从时光里缓缓走来。

立夏,是万物肆意生长的好时期。

立夏有三侯:“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立夏时节,气温升高,雨水________(充沛 充分)。

“蝼蝈”蛙开始了它高k àng 的呜叫声;醒来的蚯蚓纷纷钻出了泥土;王瓜的藤蔓日日攀爬着,藤叶牵绕,汪成一片绿洋。

目之所及,都是暖暖的气息,生机盎然,满载着热烈的希望。

①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内。

(2分)②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蕴:( ) k àng :( )③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1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④结合语境,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分)____________2.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共读好书·共享成长”阅读周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8分)【了解阅读现状】学校在校园论坛发布了“阅读兴趣调查问卷”,志愿者同学整理出有关数据,如下表。

请说说你的发现和观点。

(3分)中学生阅读兴趣统计表我的发现和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进全民阅读】为了推动全民阅读,学校打算在校内外组织系列活动。

现在请你参照示例设计两个活动。

(2分)示例活动:图书漂流、国学经典朗诵活动设计一: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设计二:___________________【发表阅读感言】阅读周活动即将结束,你当选为“年度阅读之星”,请你发表获奖感言(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初中毕业语文升学考试卷

初中毕业语文升学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灵敏(mǐn)潮湿(shī)妩媚(wǔ)B. 瞬间(jiān)嘈杂(cáo)沉思(chén)C. 考验(yàn)灵巧(qiǎo)慷慨(kǎi)D. 气息(xī)舒服(shū)剧烈(j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所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越来越高。

C. 我国的许多科学家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D. 因为天气太冷,所以他感冒了,医生给他开了一些药。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树梢,好像一个大玉盘。

B. 两岸的树林,一望无边,仿佛绿色的海洋。

C. 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悦耳。

D.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们知道吗?”他问道,“这个谜语的答案是一个字。

”B. “不,不是的。

”他回答道,“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

”C. “你的作业呢?”老师问,“怎么没有完成?”D. “我知道了。

”他点点头,“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座山势险峻,登山的人很少。

”(险峻:危险而陡峭)B. “他性格豁达,从不计较别人的过失。

”(豁达:开阔,大度)C. “这个谜语的答案真是出人意料。

”(出人意料:出乎人们的意料)D. “他为人正直,深得大家的信任。

”(正直:品行端正,无邪念)6.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我们一定要把学习搞好。

变换后:我们必须把学习搞得好。

B. 原句: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变换后:这个问题我们要进一步研究。

C. 原句:她是我们班最勤奋的学生。

变换后:在我们班,她是最勤奋的学生。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参考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参考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参考一、拼音与书写能力考查(5分)1.将下面成语,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下面方格内,并依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出类bá 萃梦mèi 以求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25分)(一) 课内文言文实词考查(4分)2.以下各组句子和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组分别是:(① ② )A.录毕,走送之/走马观花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千秋万代C.兵革非不坚利也/兵不厌诈D.我孰与徐公美/孰是孰非(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3-5题。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

(1分)①念无与为乐者念:②相与步于中庭步: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5.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3分)(三)古诗文默写及文学常识考查(10分)6.默写填空(1)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无题》)(2)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3),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4)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读书,不仅要勤奋,还要善思。

《论语》中,谈到这二者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四)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8题。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①,而马群遂空。

夫冀北马多天下②,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马焉。

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③。

注:①野:郊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毕业语文试卷综合测试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0分)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沉淀./银锭.默契./锲.而不舍 B.续弦./玄.虚粘.贴/拈.轻怕重C.甜.美/恬.静摄.取/蹑.手蹑脚D.广.博/粗犷.阴晦./诲.人不倦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宣泄全愈断章取义断壁残垣B.慰藉剽悍心有灵犀味同嚼腊C.贮存鞭挞漠不关心彬彬有礼D.镌永狡黠纷至沓来川流不息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人们在不断改变着观点,例如昨天鼓吹革命,今天讴歌保守,昨天崇洋,今天尊儒,但是这些变化与他们的灵魂无关,我们从中看不到精神历程,只能看到时尚的投影,他们或,或,把他们先后鼓吹过的观点搜集到一起,我们只能得到一堆意见的碎片,用它们是怎么也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个性的,所以,知识分子首先要自救,在躁动中保持静观沉思,在中做智者,守护好人类和人生的那些永恒的基本价值。

A随遇而安标新立异凡夫俗子 B.随波逐流标新立异芸芸众生C.随遇而安异想天开芸芸众生D.随波逐流异想天开凡夫俗子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一尊可爱的大熊猫雕塑矗立在街心花园,独具魅力的“袖珍之国”摩洛哥用浓郁的中国元素欢迎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到访。

B.根据“智慧阅读”项目组近日开展的调查显示,我区学生每月的课外阅读量在4本以上的比例为51.6%,高于全市平均值1.7%。

C.无人驾驶技术的日渐成熟,差不多45%到53%上下的司机对全自动驾驶汽车用于机场和主题公园的载人交通系统感到满意。

D.由于不断创新和经验积累,再加上政策扶持,使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大汽年品牌都在新能源领域不断进步。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阅读是一种孤独,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地不同,后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共亭,阅读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

A.他在相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B.他在不同的时间对相同的人说过不同的话C.他在相同的时间对相同的人说过不同的话D.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6.名著阅读,(5分).进了号,见两块板摆得整整齐齐;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只因这一死,有分教:累年蹬蹬,忽然际会风云;终岁凄凉,竟得高悬月旦。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二回)(1)这段文字的主人公是,在书中和他经历最相似的人物是。

(2分)(2)关于此人的经历,有人说是喜剧,有人说是悲剧,请结合你的阅读,谈谈你的看法。

(3分)二、(1小题,10分)7.古诗文默写,(10分)(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戍鼓断行人,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C.春谷持做饭,采葵持做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E.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F.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①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②一上高城万里愁,。

(许浑《咸阳坡东楼》③,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④,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⑤怒而飞,。

(庄子《北冥有鱼》)⑥,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4分)【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商末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来饿死了。

后世许多使人在表明自己心志得时候都会援用此典。

请写出你在初中三年所学含有“采薇”一词的诗句。

①,。

②,。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60分)三、(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1题。

(15分)【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乙】孟子见梁襄王。

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①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②,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注:①与:从,跟。

②人牧:治理人民的人,指国君。

8.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1)往之女.家(2)以顺为正.者(3)语.人曰(4)天下恶乎定.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而或长烟一.空定于一.B.民归.之女有归.C.杂然.相许沛然.下雨D.与民由.之由.水之就下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5分)(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分)(2)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3分)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善用类比,由很强的说服力,甲乙两文都能体现这一特点。

B.甲文从“妾妇之道”开始立论,指出了公孙衍、张仪没有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

C.甲乙两文都是以对话行文,在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仁”的思想D.乙文通过苗“槁”与“兴”的对比,表现“雨”对苗的重要,也表现人民对明君的盼望。

12.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白雪歌宋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诗中的“控”、“马行处”是什么意思?请回答。

(2分)(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并分析句中的情感。

(3分)四、(10小题,4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17分)绿道是心灵通道,连接了城市与田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

城市绿道,不仅是种草植树,更是用理念铺路。

城市的主体归根到底是人,生产之外,还有生活;建设之外,也需留白。

在发展中能看得见具体的人,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城市规划的进步南京的明城墙绿道、环紫金山绿道,广州的黄埔绿道,成都的天府绿道……绿道给城市提供了一套慢行系统。

在树林掩映之中,步行道、跑道、骑行道依次排开,如琴弦并列,在高架、环线、地铁奏响的城市“快旋律”外,写下一首舒缓的“副歌”。

快还是慢?这是辩论了很久的生活话题,最佳的答案,恐怕还是兼而有之。

即使在陆家嘴上班的金融人士,再争分夺秒,也总有一刻愿意将时钟拨慢,走到楼下滨江绿道散散心。

此时,绿道是添绿的步道,也是吟啸徐行的载体,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另一个“频道”。

城市绿道不断延伸,多少埋藏着人们对田园城市的寄望。

从现代化的进程看,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大趋势,但紧接的问题便是: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这一种最自然不过的情感,抒发的是存于每个人心底的生活理想。

南朝史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曾感叹:“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两年多前,富阳江滨大道开通,这条“最美绿道”因“望尽富春山水”引许多人徜徉其中。

此处,绿道是心灵通道,连接了城市与田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

让人心向往之的田园城市,总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支撑的。

杭州从2003年起在市区河道整治同时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历经16年努力,建成各类绿道几千公里,形成了以西湖风景名胜区为“绿芯”,钱塘江、运河绿地为“绿带”,河流、道路沿线的绿地为“绿脉”,各级公园绿地和绿化广场为“绿点”的城区绿道系统。

多少年来,杭州人一直感念白居易、苏轼两位太守,庆幸他们“前人栽树”,留下“绿杨阴里白沙堤”。

可喜的是,后人并没止于乘凉,绿色发展的理念在这里发扬,丹青妙手,点染了多少绿水青山。

(选自《让“城市绿道”不断延伸》有删改)链接一: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

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公园,自然保护,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各种景观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的开敞空间纽带。

(节选自《绿道史迹》)链接二:绿色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生活形态,也是一种文明的象征,更是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交融的一种具体契合方式,而绿道正是其具体表现,作为线形的绿色开敞空间,绿道沿着河流,溪谷、山脊和道砖铺展,就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串联起一个个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历史古迹和城镇村落,用绿色的网络在大地上编织出我们绿色生治的幸福图景。

节选自《广东绿道文化》)链接三:广东省珠三角绿道网走在了全国绿道系统建设和发展的前列,珠三角一些城市己经在小范围的局部地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有关绿道的探索,为绿道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绿道一号长约310公里,沿珠江西岸布局,以大山大海为特色,西起学庆双龙湖旅游度假区,经佛山、广州,中山,至珠海观澳平台,途经50多个发展节点。

绿道二号长约470公里,沿珠江东岸布局,以山川田海为特色,北起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经增城、东莞,深圳,南至惠州巽寮湾休闲度假区,经50多个发展节点。

绿道三号长约360公里,横贯珠江三角洲,以文化休闲为特色,西起江门帝都温泉,经中山、广州、东莞、惠州,东至惠州黄沙洞自然保护区,经60多个节点。

绿道四号长均220公里,纵贯珠江三角洲中部,以生态休闲为特色,北起广州芙蓉嶂水源保护区,向南经佛山、珠海,南至珠海御温泉度假村,经20多个发展节点。

绿道五号长约120公里,纵贯珠江三角东部,以生态休闲为特色,北起惠州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经东莞,深圳,南至深圳银湖森林公园,经20多个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