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上)
二年级上册健康教案

二年级上册健康教案【篇一:二年级上健康教案】第一课:个人卫生“五不要”教学目标:1、了解卫生“五不要”的内容,认识健康的重要性。
2、努力做到卫生“五不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卫生“五不要”,认识健康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具: ppt ,自带一小包食品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举例:外出游玩后腹泻2、师:在公共场所人群比较多,有健康的人也有患各种疾病的人,疾病包括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
如果自己卫生意识差,将会怎样?3、板书课题:个人卫生“五不要”二、学习新课。
(一)看一看:个人卫生“五不要”1、自由读课本第 2 页。
2、小组讨论:为什么要讲究个人卫生“五不要”,我们该怎么做?3、交流反馈。
⑴不随地吐痰。
痰、鼻涕落到地上经晒干或风干,细菌、病毒漂浮空中会传染给别人。
痰、鼻涕要吐在纸巾丢进废物桶。
⑵不乱扔乱倒垃圾,这个有碍环境美化、滋生细菌、“四害”繁殖,是非常不文明的行为,垃圾分类入垃圾箱。
⑶不乱涂乱画,这样会影响公共场所环境美化。
⑷不随地大小便。
粪便中带有许多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会传染细菌。
⑸不吃过期、变质的食品。
①怎样识别过期变质的食品?②按照第 3 页的方法,观察你带来的小食品。
③交流反馈。
(二)读一读 p3 儿歌三、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个人卫生“五不要”不乱扔乱倒垃圾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吐痰不吃过期、变质的食品。
不随地大小便作业设计:学会识别过期变质的食品。
课后反思:第二课:健康要“四勤”教学目标:1、了解个人卫生常识“四勤”是非常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2、要学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并做到持之以恒。
教学重点:养成从小讲卫生的好习惯教学难点:如何落实并做到持之以恒教具: ppt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并揭题。
1、师:《小学生行为规范》明确规定: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生风度翩翩,仪表堪称楷模,为中外世人所敬仰。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健康要“四勤”》。
小学二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一、爱护耳、鼻、口1.耳朵、鼻子和口腔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2.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鼻子和口腔?答:保护好耳朵、鼻子和口腔做到:①不挖耳朵,不抠鼻孔;②不把异物含在口里,不把小东西塞到耳朵和鼻孔了;③不掏耳屎,不扯别人的耳朵,不捏别人的鼻子;④擦鼻涕要用干净的纸巾或手帕。
⑤耳、鼻、口不舒服要请医生看。
二、保护眼睛1.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要有良好的视力,就要爱护眼睛2.如何保护眼睛?答:保护眼睛要做到:①不用脏手揉眼睛,不与他人共用毛巾;②读书、写字、看书、看电视姿势要端正,距离要合适;③不在光线太强、太弱的地方看书,不要在车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④不要玩烟花、鞭炮,以免损伤眼睛。
⑤有了眼病要及时请医生治疗。
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1.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哪些卫生习惯?答:①餐具专用,分餐吃饭。
②洗漱用品不共用,脸盆脚盆要分清。
③晨饮一杯水。
④洗澡最好选淋浴。
四、注意饮食卫生1.一个人生病,很多是由于不注意饮食卫生造成的。
要防止生病就必须注意饮食卫生2.怎样注意饮食卫生?答:①碗筷要洗净、消毒;②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③生吃瓜果要洗净、去皮;④食物要防蝇、虫叮爬。
五、花草树木与人的健康1.花草树木与人的健康有哪些关系?答:①花草树木能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减少污染;②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空气更加清新;③花草树木还能调节气温,减少噪音,使我们生活的空间更舒适。
2.怎样爱护花草树木?答:不摘花,不踏草,不折树枝,不摇小树,不在树干上刻画。
六、预防溺水、触电和烧伤1.不要私自到池塘、水库、江边、海边玩耍或游泳游泳要有大人带领和指导2.遇到溺水者怎么办?3.水和金属能导电,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
4.预防触电或电击伤的主要方法:①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以免引起漏电和短路。
②电扇需移动时,要先关闭电源,不要用力扯着电线拔插头。
③不要玩电。
④不要在高压电设备周围玩耍。
小学二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2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到广泛的兴趣爱好对我们生活和学习有什么影响。
2)怎样才能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广泛的兴趣爱好对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以故事的形式罗列古今中外名人的各种兴趣爱好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使我们的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增长知识,还能缓解由学习带来的紧张。
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使我们的业余生活充满了乐趣,使他们工作起来精力充沛。
三、如何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1)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爱好,不能好高骛远。
2)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要持之以恒。
四、结合自身谈谈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是什么,为什么会喜欢它。
教学后记: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到广泛的兴趣爱好对我们生活和学习有什么影响。
怎样才能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小学二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2)教案主题:保持身体健康教学内容:健康饮食、良好卫生习惯、日常锻炼教学目标:1. 了解健康饮食的原则,认识到食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了解良好的卫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了解日常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健康教育》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视等3. 视频资料:相关与健康饮食、良好卫生习惯、日常锻炼有关的视频资料4. 图片或实物:健康食物、洁净的水、卫生用品、运动器材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呈现相关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兴趣。
2.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资料介绍健康,激发学生对健康的兴趣。
3. 提出问题:你们觉得什么是健康?二、学习活动(30分钟)1. 健康饮食(1)引导学生回忆或说出一些健康食物,例如水果、蔬菜、牛奶等。
(2)播放与健康饮食相关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食物与健康的讨论。
(3)讲解健康饮食的原则,如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油炸食品和糖果等。
(4)与学生一起制定一周的健康饮食计划,并鼓励他们与家人一起实践。
二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

二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健康小卫士》一、教学目标1. 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爱护自己身体的意识。
2. 能够知道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
3.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饮食习惯。
4.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身体健康的重要性2.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保护3. 正确的洗手方法4. 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5.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正确的洗手方法和饮食习惯。
难点: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述: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保护方法。
2. 示范:老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和饮食习惯,让学生参与其中,掌握正确的技能。
3. 游戏: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体验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了解自己身体的保护和维护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2. 讲述身体保护知识:向学生介绍洗手方法、饮食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3. 示范操作:老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和饮食习惯,并要求学生模仿操作。
4. 游戏互动:开展小组游戏或个人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的重要性。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身体健康的认识和保护方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饮食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同时,老师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保护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二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照片,了解自己的外貌特点。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教师总结,强调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特点,要接纳自己。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教师介绍情绪的类型,如开心、生气、伤心等。
学生通过绘画、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三章:与人相处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与他人相处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
3.2 教学内容教师讲解与他人相处的重要性,强调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实践倾听、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教师总结,强调与人相处的技巧,如倾听、理解、尊重等。
第四章:培养良好习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学会自我管理。
4.2 教学内容教师讲解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如早睡早起、按时完成作业等。
学生通过制定计划,实践良好习惯的培养。
教师总结,强调良好习惯对身心健康和学习的影响。
第五章:应对压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来源和影响,学会应对压力。
5.2 教学内容教师讲解压力的来源和影响,强调压力是正常的生活现象。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应对压力的方法。
教师总结,提供一些应对压力的建议,如合理安排时间、寻求帮助等。
二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六章:自我肯定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我肯定的意义,学会自我肯定的方法。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认知。
6.2 教学内容教师讲解自我肯定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成就。
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列出自己的优点和成就。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肯定的练习,如“我能行”、“我值得”等。
第七章:应对挫折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学会面对和应对挫折。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小学二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上册

小学二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上册小学二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上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身体的健康保护方法,能够正确洗手、刷牙、穿戴、饮食习惯等。
3.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正确的卫生习惯。
4.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健康保护方法。
3. 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
三、教学内容1. 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身体的基本结构:头、颈、躯干、四肢。
(2)身体的基本功能:呼吸、消化、循环、排泄、运动、感觉。
2. 健康保护方法(1)洗手:洗手前、洗手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正确的洗手方法。
(2)刷牙:刷牙前、刷牙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正确的刷牙方法。
(3)穿戴:注意保暖、松紧度合适、颜色搭配等。
(4)饮食习惯:吃早餐、不能暴饮暴食、不乱吃零食等。
3. 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1)培养健康意识:了解健康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2)养成卫生习惯:保持环境干净,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
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
2. 情境模拟。
3. 讨论交流。
4. 观察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评估学生的运用能力,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洗手、刷牙实际操作:教师为学生示范正确洗手、刷牙的方法,并组织学生实际操作。
2. 看图判断:教师出示生活环境中不卫生的图片,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解决方法。
3. 视频欣赏:教师选取相关内容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引导学生谈论其中的健康问题。
4. 讲解复述: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点,然后要求学生复述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按照小学二年级的年龄特征制定,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知识点的实际操作,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
教学反思时应考虑到教案中的教学评价,从评价中反思教学方法的适应性、科学性与实用性,并做出调整以便更好的适应学生的特点,以达到与学生平衡发展的目的。
二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

第1课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过程的基础知识,掌握其特点和规律。
教学重点:重点: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难点:身体各个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协调的。
教学过程:1.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1)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年龄期: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幼儿前期:1至3岁幼儿期:3至7岁童年期:7至12岁青春发育期:12至18岁青年期:约18至25岁(2)各个年龄期按顺序接,不能跳越;前一年龄期的发育为后一年龄期的发育奠定基础。
(3)器官和功能的发育都有决定性的时期,如该期的正常发育受到干扰,常可残存为永久性缺陷或功能障碍。
(4)身体各部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度。
2.生长发育速度程波浪式,身体各部的速度亦不均等。
3.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平衡,但统一协调。
(1)一般型;(2)神经系统型;(3)淋巴系统型;(4)生殖系统型。
4.生长发育有个体差异,一般符号正态分布。
第2课儿童生长发育期应注意的事项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是受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遗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可能性,环境条件影响发育的速度和最后达到的程度。
教学重点:重点:营养,体育锻炼、生活制度和疾病等后天因素,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难点:先天、后天因素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1.生长发育的概念。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1)营养:充足的营养,是保持身体健康,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2)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促进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有效方法。
(3)生活制度:合理安排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制度,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和适当的学习时间,定时定量进餐及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各部分的活动休息都得到适当的交替,有利于身体各部分的充分发育。
(4)疾病:无论什么疾病,都可使正常的新陈代谢遭到破坏,影响发育。
第3课身高与体重的测量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已便观察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4篇】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4篇】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学生会通过表扬自己提升自信和自尊。
3.学生能够成为一个爱自己、自信的少年。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通过表扬自己提升自信和自尊。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去寻找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环节:一、导入教师跟学生们讲述了自信和自尊是什么,然后带领学生讨论自信和自尊的重要性。
二、让学生夸夸自己1.教师给学生详细讲解优点和长处的概念,并示范如何夸夸自己。
2.学生一起列举出可能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告诉自己别人可能没有发现的东西。
3.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夸夸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4.学生将自己列举的优点和长处写在卡片上放到墙上,这样,整个班级都知道彼此的优点和长处。
三、教师给学生些表扬。
1.老师先夸夸自己的一个优点或长处,再向学生展示如何在不伤害其他人的情况下表扬自己。
2.老师鼓励学生夸奖别人,以增加大家的公正和正面情绪。
3.老师给学生一些表扬,并请他们说出表扬的感受和所想要改掉的缺点,以提高学生的热情和自信。
四、解决问题,回答问题1.老师问学生自信和自尊的好处是什么,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2.老师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难以克服的自我怀疑和焦虑,并给予展示和解决方案。
五、总结1. 老师与学生一起回忆这节课的'重点和收获,然后再次鼓励学生要多夸夸自己,以提高自信和自尊。
2. 教师与学生强调了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夸夸自己,并鼓励他们去夸夸别人。
六、拓展延伸为了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夸夸自己,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拓展延伸活动来进一步巩固这个概念。
1. 制作优点小卡片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自己的优点小卡片,将自己的优点写在卡片上。
学生可以在学校或家里将这些卡片用夹子与相框挂起,作为自我夸奖的一种方式。
2. 组织自我夸奖比赛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自我夸奖比赛,要求学生准备一份自我介绍,让他们在介绍过程中夸夸自己,展现自己的自信和自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教学目标:
让学生观察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了解儿童期的正常生长发育。
教学重点:
身高、体重增加代表生长发育情况。
教学难点:
营养、运动、睡眠对生长发育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能说出你自己的身高、体重是多少吗?
2、与上次体检时对比身高和体重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
代表了什么?
3、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1)儿童正常生长发育表现在哪些地方?
(2)怎样才能维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2、学生读后回答以上问题。
3、正常儿童生长发育有什么规律?
4、阅读课本第1叶6—12岁正常儿童身高、体重标准。
三、小结。
四、练习。
1、第2页填空、回答问题。
2、出示选择题引导学生完成。
第二课儿童生长发育期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结合第一课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正常的生长发育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重点:
正常发育需要充足营养适当运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预防疾病。
教学难点:
预防疾病对正常生长发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一课内容,引入新课。
二、结合上节课学习课文。
1、读课文、思考。
儿童生长发育期应注意的事项?
2、指名回答。
3、齐读课文。
三、明事理、懂饮食。
1、让学生注意饮食和营养。
2、教育学生多锻炼身体、增强本质。
3、让学生理解合理生活制度培养良好的作息时间。
4、如何预防疾病。
四、练习。
1、填空。
2、选择。
第三课身高与体重的测量
教学目的:
学习测量身高与体重,了解身体生长发育情况。
教学重点:
掌握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
教学难点:
测量身高、体重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略)
二、指导学习课文。
1、认识身高和体重。
2、学生带着问阅读课文。
(1)为什么要测量身高和体重?
(2)怎样测量身高和体重?
3、集体读课文。
4、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5、测量工具是什么?
6、教师小结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教育学生注意身体健康
四、练习。
1、课本第6页(连一连)
2、选择题。
第四课保护眼睛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保护眼睛。
教学重点:
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
教学难点:
患了眼病要及时找医生疹治。
教学过程:
1、导入。
2、学习课文
(1)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要保护好眼睛?怎样保护眼睛?
(2)读后回答以上问题。
3、引导学生观察例图并指出图中那些做得对,那些
做得不对。
(判断后说明原因)
4、教师指出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5、指出如何保护眼睛
6、教师小结。
7、练习。
(1)判断题。
(2)选择题。
第五课用眼卫生
教学目的:
使学生注意用眼卫生,保护自己视力。
教学重点:
读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
教学难点:
注意“三个不要”看电视、看书、打电脑不要超过40分钟。
教学过程:
1、导入。
(1)同学们,眼睛是人体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眼睛?(联系眼睛内容回答)
(2)如何注意用眼卫生?
(3)出示主题。
2、学习课文。
(1)带着问题读课文。
A、为何要用眼讲卫生。
B、保护视力应做到什么?
C、三个“不要”是什么?
(2)学生读后回答以上问题。
3、看图指出哪些是不良的用眼习惯?
4、指出用眼卫生应注意做到什么?
5、教师小结(略)
6、练习(略)
第六课我们的牙齿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牙齿的基本结构以及乳牙与恒牙的关系,懂得乳牙脱落后和恒牙长出后要注意保护。
教学重点:
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教学难点:
6—7岁开始换牙要注意保护。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一种组织。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
自己的牙齿呢?
2、揭示课题。
二、学习保眼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
2、指名回答。
(1)人的一生会出几次牙?第几次牙叫乳牙?共几颗?(2)第二次牙叫什么牙?共几颗?
(3)什么时候换牙?
3、小结。
三、给学生讲牙齿的基本结构。
四、认识什么叫乳牙与恒牙?
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本课例图使学生学会辩别乳牙与恒
牙。
六、练习(课本第12页)。
第七课预防龋齿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龋齿的危害性和龋齿造成的原因,并初步掌握预防龋齿的方法,懂得预防龋齿关键在于养成早晚刷牙,吃东西后嗽口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预防龋齿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造成龋齿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牙齿?你平时有没有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二、学习课文。
1、板书课题。
2、什么叫龋齿?它是怎样形成的?
3、龋齿什么危害?
4、预防龋齿的方法。
(1)、注意口腔卫生。
(2)、用儿童牙膏或含氟防保健牙膏、牙刷、按正确的
方法刷牙。
(3)少吃零食。
(4)多吃水果、蔬菜。
(5)定期做口腔检查。
5、读课文。
三、总结。
四、练习。
(课本第14页)
第八课耳朵的保健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耳朵的简单生理构造,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
教学重点:
保护耳朵要做到的几点。
教学难点:
有耳朵病要及时找医生治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除了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和牙齿外,还要保护什么?(揭示课题)
二、利用挂图或模型给学生讲解耳朵的简单生理结构。
三、让学生在原地做运动后说自我感觉。
四、学习课文。
1、学生阅读课文。
2、回答:怎样保护耳朵?
五、教师小结。
1、怎样保护耳朵?(共6点略)
2、教育学生不要挖耳朵
六、集体读课文。
七、练习。
1、看图明辨是非。
(课本)
2、选择题。
(题略)
第九课鼻子的保健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爱抚鼻子的重要性,注意鼻子的保健卫生。
教学重点:
鼻子保健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为什么擤鼻涕不能大用力。
为什么不能用手指挖鼻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人体的五官都非常重要,前面学过了什么知识?
怎样保护眼、耳、牙、呢?
2、出示课题。
二、利用道具或挂图介绍鼻子的简单结构。
三、学习课文。
思考并回答:
1、鼻子有什么作用?当失去鼻子功能时对我们日
常生活有什么不便?
2、为什么不能用手指挖鼻孔?
3、为什么不能大力擤鼻涕?
4、为什么不能将东西塞进鼻孔?
5、当闻到有害汽体时怎么办?
6、怎样清洁鼻孔?
7、鼻子出血时,你该怎么办?
四、自由读课文。
五、教师小结。
六、练习。
1、课后判断题。
2、出示选择题,让学生做。
第十课阳光、空气、水的健康
教学目的:
让学生认识阳光、空气、水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充分利用大自然锻炼身体,增进健康。
教学重点:
阳光、空气、和水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为什么晒太阳能使身体强壮、新鲜空气为什么能使人头脑清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请你说说外出旅游、爬山、游泳时的感觉、联想阳光、
空气、水对人体的作用。
2、揭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内容。
1、学生读课文。
2、指名回答。
阳光、空气和水与健康有什么关系?
3、阳光与人体健康有什么关系?人呼吸了新鲜空气能怎
样?
4、自由读课文。
三、教师小结,让学生明理。
1、阳光对人体的作用。
2、空气对人体的锻炼作用。
3、游泳的好处。
4、一个人一天需要多少水?
四、练习。
1、填空。
2、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