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爱国运动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1、根据教师拟好的专题,分组选题,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整理工作,在课堂上表达观点、质疑解疑,增强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选取优秀的影视片断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2、通过课堂学习展示活动,掌握重点内容,培养能力,培育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地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教学方法:在师生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学习展示活动。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五四运动中北京旅游队伍。
学生从天安门广场出发,到东交民巷使馆区示威,在受到外国巡捕的无理阻拦后,转向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
曹宅戒备森严,几个学生撞破围墙上的窗栏,跳入院内,打开大门。
学生们在这里意外地抓到章宗祥,揍了他一顿。
学生们找不到曹汝霖,便放火烧毁赵家楼曹宅。
思考讨论:五四运动是怎样开展起来的?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如何理解“五四精神”?【新课教学】:一、北京学生掀起爱国运动1、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1)、社会背景辛亥革命后确立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北洋军阀历届政府对外向帝国主义妥协,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必须继续进行民主主义革命。
(2)、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前,中国工人阶级力量迅速发展壮大,为革命的新发展准备了新的领导力量。
(3)、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青年知识分子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思想觉悟大大提高。
(4)、外部环境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从俄国革命的胜利中受到鼓舞和激励,看到了革命的曙光和前进的方向。
2、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主要表现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五四时期的北京
1919年 1919年5月4日, 北京学生群众大 会现场
统 一 的 标 语 国 贼 , 谋 求 国 土 完 整 青 年 学 生 高 举 声 讨 卖
五四时期的上海
1919年 1919年5月7日,上 海各界两万多人在 公共体育场举行国 民大会。 民大会。
1919年 1919年6月“五四” 五四” 运动中上海工人的 游行队伍。 游行队伍。
人道的警钟响了! 人道的警钟响了!自 由的曙光出现了! 由的曙光出现了! 试看将来的环球,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 是赤旗的世界。 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 李大钊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 利》
三、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追求真理、 追求真理、勇于解放
四、弘扬五四
问题五: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而设的,讨论 我们现在怎样做才能真正弘扬五四精神?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 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 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 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 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 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 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 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 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 陈独秀《 陈独秀 新青年》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表现在哪?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 提示: 提示:与辛亥革命作比较
【历史知识点】五四运动的口号和意义

【历史知识点】五四运动的口号和意义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接下来看一下五四运动的口号和意义。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
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五四运动的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
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头可断,青岛不可失"、“抵制日货”等。
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
五.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
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
主义。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条件,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
道路。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五四爱国运动

第二节五四爱国运动1.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历史必然性)国际:①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华,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方向。
国内:①北洋军阀政府卖国、独裁、混战。
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使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阶级条件)。
③新文化运动中形成了一个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庞大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
新文化运动特别是对社会主义的宣传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思想条件)。
说明: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是必然的。
革命爆发的基础在于中国内部正在发生的变化。
中国人民不屈的探索与抗争及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结构的大变动,是爆发革命运动的内在因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使更多的中国人清醒,认识到必须寻求新的出路。
而十月革命,恰好为在黑暗中苦斗的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新的方向。
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因为:(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将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
(2)五四运动启发广大人民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联合,因此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使更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并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4)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这样,五四运动后,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旧民主革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不同点:①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知识点归纳

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知识点归纳初中八年级历史知识点:五四爱国运动(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也是导火线)。
(2)斗争中心:北京(前期) 上海(后期)(3)主力:学生工人(6月初)(4)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5)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6)结果:取得初步的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8)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并起了巨大的作用。
)初中八年级历史知识点:中共一大的召开(1)时间:1921年7月(2)地点:上海(3)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4)主要内容: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选举成立了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央局。
(5)中共一大(中共诞生)的意义:中共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初中八年级历史知识点:北伐战争1.黄埔军校的建立: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胜利进军(1)时间:1926年(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5)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6)胜利进军: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在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7)国民革命失败原因: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五四爱国运动

嘉兴南湖
出席的几个主要代表
二、中国共产党二大
中共二大召开:
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 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 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 然一新了!
指导思想 代表阶级 奋斗目标 共产党
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
马克思 主义
三民主义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 和人民大 共产主义 众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 国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 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 义的革命。 时间:1919年—1949年 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过程: 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一人:李大钊) 五四爱国运动
第一阶段: (1)时间: (2)地点:
1919年5月4日 北京
(3)参加者: 北京大学等校学生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4)斗争口号: 取消“二十一条”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 字 (5)领导者: 陈独秀、李大钊
3、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
第二阶段:
斗争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斗争的主力:由学生变成工人 阶级
1、工人阶级第一 B.是中国新民主 次登上政治舞台; 2、具有初步共产 主义革命的开始。主义思想的知识分 子起了领导作用; 3、社会主义成为 中国社会发展的方 向
爱国 有民 顽 族责 强 任感 不 屈
五 四 精 神
不畏强权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成立的条件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 (2)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 义小组的建立 (3)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 发展和壮大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 中国革命焕 然一新!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

1、哪一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谁是国贼?他们做了什么? 反 反 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帝 封 代表北洋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3、从中体现出青年学生的什么精神?被称为什么精神?核心 是什么?把5月4日定为什么节日?让我们继承什么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五四精神。爱国精神。五四青年节。
3、(2017.青岛)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 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漫画(右图)反映的事 件是 (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4、(2016·连云港)“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 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 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博爱
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斗争坚决 2、意义: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名称
相同点
难点:理解五四精神。
1、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 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2、请列举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其中,哪一口号最能体现五 四运动的性质?从口号中体现出什么精神? 3、五四爱国运动初期的主力是谁?结果如何?后期的主力是 谁?工人罢工后,当时政府做出了什么反应?这说明了什么? 4、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请归纳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主力军:工 人 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
五四运动简介

五四运动简介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背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
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
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
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五四运动的过程5月1日,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获悉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
当天,学生代表就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礼堂举行全体学生临时大会。
5月3日晚,北京大学学生举行大会,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法政专门、高等工业等学校也有代表参加。
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
最后定出四条办法,其中就有第二天齐集天安门示威的计划。
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货币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
随后,军警给予镇压,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
被学生烧掉的赵家楼学生游行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给予关注和支持,抗议逮捕学生,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严禁抗议公告,大总统徐世昌下令镇压。
但是,学生团体和社会团体纷纷支持。
5月11日,上海成立学生联合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学案二
【学习目标】
1、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义等史实。
2、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不懈探索和奋斗的结果,他们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习难点】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游行示威。
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陈独秀、李大钊积极营救被捕学生。
全国各地学生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6月初,消息传到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确立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二、新课导学
【自主梳理】(5分钟)
请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
(一)、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游行示威。
要求“外争国权、”,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德“”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李大钊积极营救被捕学生。
全国各地学生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6月初,消息传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
步胜利。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秘密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大会确立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大会选举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党诞生了。
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三、【合作探究】(20分钟)
1、思索篇:
这次运动以彻底的不妥协的精神取得了哪些初步胜利?为什么说只是初步的胜利?为什么能取得初步的胜利?
2、比较篇:比较新旧民主革命的不同之处?
四、【延伸拓展】(10分钟)
1、一战中,中国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呢?
2、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个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爆发以后,你会怎么做?如果是现在你又会怎么做?
五、知识网络建构速记(5分钟)
六、【智能跟踪训练】(5分钟)
1、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
”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国共合作的实现
2、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和下列哪个事件有关?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开国大典
3、将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D.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4.阅读材料: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国贼曹汝霖等人。
——“五四”口号材料二:“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
‘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李长春讲话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在“五四”运动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3)90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释放被捕学生、撤销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只是实现了直接目标;无产阶级的斗争起了决定性作用。
2、
【智能训练答案】
1-3 B C D
4、(1)反帝反封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五四运动;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以天下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