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之三.doc

合集下载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对《奇怪的大石头》这本书产生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石头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1.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这本书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石头的不同形态和特征。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不同种类的石头,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和质地。

引导学生思考石头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例如作为建筑材料、装饰品等。

第二章:石头的历史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头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历史。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2.2 教学内容介绍石头的形成过程,例如通过沉积、岩浆冷却等过程。

讲解石头中所包含的地质历史信息,例如地层的年代和古环境。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种类的石头,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历史。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石头在地层中的分布情况。

第三章:石头的利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头在人类社会中的利用和价值。

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合理利用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石头在建筑、雕塑、装饰等领域的应用。

讲解石头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和价值。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参观石头的建筑和艺术品,了解石头在人类社会中的利用和价值。

组织学生进行石头手工艺品的制作,体验石头的可塑性和创造力。

第四章:石头的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头的保护意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4.2 教学内容介绍石头保护的原因和方法,例如防止过度开采和破坏。

讲解石头保护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价值。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石头保护的实践活动,例如参与石头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石头资源。

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石头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入思考。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石头的保护意义和人类对自然的责任。

5.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石头的认识和感受。

第六章:石头的艺术表现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头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魅力。

三年级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优秀3篇

三年级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优秀3篇

三年级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优秀3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

会写著、藏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通过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1. 整体感知师:同学们,你见过大石头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见到它时是什么感觉?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幻灯片),看看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是怎样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的。

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有什么问题吗?好,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提出的不理解的词地质学?冰川?突兀?第四纪冰川:约250万年前至今。

那时候气候异常寒冷,人们将处在这个时候的冰川称为第四纪冰川突兀:山石等物高高地立在一个地方1:同学们越来越会学习了,预习的时候就可以提出那么多的问题,。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你们通过读文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老师相信你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

现在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我们现在就来读读课文好吗?这篇课文讲了什么?生:讲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然后跑去问老师和爸爸。

然后出国学习解决疑惑的故事师:问老师和爸爸有没有解决疑惑?生:讲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问老师和爸爸没有得到答案。

靠自己出国学习解决疑惑的故事师:很好,说明你认真的读了课文并且去思考了。

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生:讲了李四光的事师:讲了他的什么事啊?我们前面学习了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你已经把人物说出来了,还有谁补充?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

师:有两个时间生: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知道了答案师:那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我们要学会善于倾听,把全面同学说的都补充起来,看看谁最善于倾听,你说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奇怪的大石头》的主要内容,了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观察、思考、推理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奇怪的大石头》的主要内容介绍2.2 大石头的形成过程的分析2.3 课文中的科学原理讲解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用于讲解课文内容和科学原理。

3.2 引导法:用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理。

3.3 互动法:用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大石头的兴趣。

4.2 讲解课文内容:详细讲解课文《奇怪的大石头》。

4.3 分析大石头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4.4 讲解科学原理:讲解课文中的科学原理。

4.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和科学原理。

5.2 研究作业:要求学生调查生活中的大石头现象。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6.2 作业完成评价:评价学生的课后作业和研究作业。

6.3 知识掌握评价: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科学原理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奇怪的大石头》课文文本。

6.2 教具准备:准备相关的大石头图片或视频资料。

6.3 教学环境准备:确保教学场所安静、整洁,有利于学生学习。

第七章:教学注意事项7.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实例讲解课文内容。

7.2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7.3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自然界中的大石头现象。

8.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大石头的认识。

8.3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究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奇特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提问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奇怪的大石头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奇怪的大石头?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利用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观点。

1.4 教学步骤展示奇怪的大石头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奇怪的大石头的特征。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关于奇怪的大石头的问题。

第二章:探索奇怪的大石头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奇怪的大石头的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奇怪的大石头的成因。

2.2 教学内容奇怪的大石头的成因。

2.3 教学方法观察和实验。

小组合作。

2.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奇怪的大石头的特征,尝试推测其成因。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各自的推测。

小组分享实验结果,共同探讨奇怪的大石头的成因。

第三章:奇怪的大石头的意义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奇怪的大石头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奇怪的大石头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保护奇怪的大石头的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

3.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思考奇怪的大石头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保护奇怪的大石头的场景。

小组分享角色扮演的经验,共同探讨保护奇怪的大石头的重要性。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奇特现象,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4.2 教学内容以奇怪的大石头为灵感,进行创意表达。

4.3 教学方法绘画、写作等艺术形式。

4.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奇怪的大石头的特征和美丽之处。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奇怪的大石头的看法和感受。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作品,共同欣赏和交流。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通用14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通用14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通用14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1【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有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具体内容写具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3、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交流材料,质疑解难针对课文内容,学生质疑。

1、字词:理解陨石、地质学家、第四纪、冰川、秦岭等词的意思。

2、内容:交流收集的李四光生平材料,图片或童年故事。

3、自由读文,谈谈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四、指导写字1、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第二课时一、认读词语二、全班交流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

如: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奇怪的地方吗?可用因为______所以______让学生说说原因。

让学生感受巨石的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______想像情景,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跑去怎样问老师?同桌演一演对话。

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______。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说话练习: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______,应该会把草地______,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______。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奇怪的大石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一块大石头产生的疑问,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

课文通过李四光与老师、父亲的对话,以及他自己的不懈探索,展现了李四光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执着追求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

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品质。

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2、教学难点体会李四光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叫李四光。

在他小时候,发生了一件和大石头有关的有趣的事情。

想不想知道是什么?那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奇怪的大石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大石头写了哪些内容?(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习第 1、2 自然段指名读第 1、2 自然段,思考:这块大石头“怪”在哪里?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大小、形状、位置等方面来说)指导朗读,读出大石头的“怪”。

2、学习第 3 10 自然段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面对这个问题,李四光的老师和爸爸分别是怎么说的?李四光又是怎么想的?学生自由读第 3 10 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小组交流讨论。

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李四光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3、学习第 11、12 自然段李四光长大后是怎么做的?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

奇怪的大石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入奇怪的大石头1.1 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奇怪的大石头的兴趣和好奇心。

帮助学生观察和描述大石头的特征。

1.2 教学内容通过展示一张奇怪的大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大石头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

询问学生对奇怪的大石头的疑问和猜测。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展示大石头,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1.4 教学活动展示奇怪的大石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大石头的特征。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测,讨论大石头的来源和形成原因。

第二章:探索大石头的来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大石头的来源和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大石头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如河流冲刷、地壳运动等。

引导学生了解大石头的形成与地球科学的关系。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大石头形成过程的理解。

2.4 教学活动展示大石头的形成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大石头的来源。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大石头形成过程的理解和想法。

第三章:大石头的生态影响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大石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大石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提供栖息地、影响水流等。

引导学生了解保护大石头及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大石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大石头生态影响的看法。

3.4 教学活动展示大石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大石头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大石头生态影响的看法和建议。

第四章:大石头的利用与保护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大石头的利用价值。

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大石头的利用价值,如建筑材料、景观设计等。

引导学生了解保护大石头及其资源的必要性。

三年级语文上册《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石头的奇怪之处,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利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奇怪的大石头》是一篇描述自然界中奇怪现象的短文。

课文通过讲述一块大石头的奇特形态,引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思考和探索。

2.2 生字词学习:石头、奇怪、大石头、形状、奇特、大自然、观察、思考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分析课文中石头的奇怪之处。

3.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课文中的一些科学概念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讨论法: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4.2 教学手段:课文朗读:通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图片展示: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实物展示:展示大石头的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石头的奇特形态。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石头,引发学生对石头的兴趣和好奇心。

5.2 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解答学生的疑问。

5.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5.4 分析课文: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石头的奇怪之处。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之三-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

会写著、藏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搜集有关李四光其人的资料
2.准备生字卡片
3.准备冰山推动巨石的科普录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汇报预习效果
a、《奇怪的石头》讲的是谁的故事?(李四光)
b、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其人。

2.切入本课主题
刚才同学们的介绍非常精彩。

李四光是怎么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现在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咱们也去取取经。

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

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解疑惑。

现在你认为李四光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吗?请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说说。

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朗读感悟
1.复习切入,精读课文
上节课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发现了我们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学不倦。

2、请同学们画出李四光幼年时围绕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提出的问题。

a、出示所有问题,指导朗读,你认为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来的呢?
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石头)说说你从哪看出来的?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相机理解孤零零严严实实
c、分角色朗读(第一到第八自然段)
3.观看录像,明白原理。

a、有关巨石如何毫无痕迹来到故乡的这个疑惑一直困扰着李四光,二十年后他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妙,你想知道吗?
b、观看科普录象,演示冰川推动巨石的情景。

c、情景再现:假如你是李四光,你来我们学校做有关冰川移石的科普讲座,你准备怎么把这个知识讲清楚,现在请你整理好你的演讲稿。

4.齐读课文
交流感想
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了哪些启发?用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 的句式说一说。

分组交流。

课外拓展
1.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们从小就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最后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回去找找这方面的材料。

2.我的奋斗计划:拟订一份奋斗计划,看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向这些伟大的人靠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