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信息云计算服务平台安全规范》等8项行业标准

合集下载

自然资源部公告 第5号

自然资源部公告 第5号

自然资源部公告2018年第25号关于发布《海洋信息云计算服务平台安全规范》等8项行业标准的公告
《海洋信息云计算服务平台安全规范》等8项行业标准已经我部审核通过,现予以公布。

该文件同时在自然资源部网站进行公开。

自然资源部
2018年7月9日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1
HY/T240-2018
海洋信息云计算服务平台安全规范
2018-07-09
2018-10-01
2
HY/T243-2018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与验潮站并置建设规范
2018-07-09
2018-10-01
3
HY/T244-2018
海洋调查标准体系
2018-07-09
2018-10-01
4
HY/T245-2018
海水淡化装置能量消耗测试方法
2018-07-09
2018-10-01
5
HY/T246-2018
海岛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
2018-07-09
2018-10-01
6
HY/T247-2018
海水淡化产品水水质要求
2018-07-09
2018-10-01
7
HY/T248-2018
高纯镁砂
2018-07-09
2018-10-01
8
HY/T249-2018
大生活用海水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2018-07-09 2018-10-01。

自然资源部公告2020年第38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海啸术语》等8项行业标准的公告

自然资源部公告2020年第38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海啸术语》等8项行业标准的公告

自然资源部公告2020年第38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海啸术语》等8项行业标准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
•【公布日期】2020.05.29
•【文号】自然资源部公告2020年第38号
•【施行日期】2020.09.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海洋资源
正文
自然资源部公告
2020年第38号
自然资源部关于发布《海啸术语》等8项行业标准的公告《海啸术语》等8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已通过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现予批准、发布,自2020年9月1日起实施。

编号及名称如下:
HY/T 0281-2020 海啸术语
HY/T 0282-2020 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划定技术导则
HY/T 187.4-2020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4部分: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
HY/T 0283-2020 海水中镉的测定原子荧光法
HY/T 0284-2020 海洋信息云计算服务平台资源管理与服务规范
HY/T 0285-2020 海况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HY/T 0286-2020 海洋岸滩石油污染微生物修复指南
HY/T 0287-2020 海洋环境监测浮标运行维护管理技术指南
自然资源部2020年5月29日。

县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县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县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发布时间:2022-08-21T02:21:36.272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4月7期作者:宋楚南[导读]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通过推进实施自然资源调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宋楚南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200120摘要:近年来,自然资源部通过推进实施自然资源调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矿产资源“三查”以及数字国土工程、金土工程、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等工作,积累了海量覆盖全国、实时更新的空间数据,并依托项目建设了一批支撑自然资源部门审批、监管的信息系统和服务于政府和社会的信息共享平台。

与此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提供了技术基础。

自然资源部门通过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可以挖掘国土空间数据资源潜力,为政府进行数据管理提供支撑、为规划提供保障、为监管提供证据,提高政府管理决策水平关键词: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县级;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引言2018年,自然资源部提出自然资源相关业务系统要由二维系统向三维系统转变。

2019年,在“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时提出将“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纳入自然资源部“十四五”基础测绘重点工作。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全面增强自然资源三维动态监测与态势感知能力,提升地上、地下自然资源管理的一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形成地上地下、陆海相连、集成融合、可持续更新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大数据体系。

加快推进各类自然资源、国土空间各类要素的三维实景数据获取,开展物理空间实体对象的单体化和对象化的仿真建模,建立二三维一体化的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三维实景数据库,实现客观世界的大场景三维动态可视化管理,并努力实现动态实时实景可视化,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

1总体架构本文利用已有的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结合现有的先进技术,搭建了总体架构,一共含有五个层次和二大保障,五个层次分别是:基础设施层、信息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门户层;二大保障分别是:安全运维保障和标准规范保障。

H3C云平台介绍

H3C云平台介绍

工商质监 江苏省工商局、河南省质监局
城管 随州数字城管、巴中数字城管
环保 河北省环保厅、天津市环保局
卫生
广东省卫生厅、莆田市卫生局、靖江卫生局、从化卫生局、成都市卫生局 宁波市卫生局、宝鸡市卫生局、长沙市卫生局、山西省药监局
华三云H3Cloud进展汇报
政务云
教育云
四朵云,超过1000个用户
国内第1个部委级云平台、第1个省级 政务云平台
6.8tiles 37vm 638.6
相同硬件条件下,各厂商测试情况对比:
虚拟化软件
H3C CAS 2.0
Huawei FusionSphere 5.0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4 (KVM) VMware ESXi 5.1
服务器类型
UIS R390/ProLiant DL380p Gen8
开放性
• OpenStack • REST API • OVF
计算虚拟化 网络虚拟化
CVK
SDN
CAS
存储虚拟化 虚拟化安全
vStor
AV, TPM, …
兼容性
• 服务器 • 存储 • 网络 • 操作系统
成熟应用
• 09年研发,2012年~2015年5月,部署50000CPU以上 • 企业版为主,激活率90%,真正承载用户业务
华三·云
H3C的新愿景
新IT基础架构的领导者 新IT生态系统的构建者
云的本质
基础架构即服务 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平台即服务 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
软件即服务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

中国八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中国八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中国八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一、概述根据国家统计局给出的界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先进产业。

它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二、政府主要目标2023年8月22日,工信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四部门发布了《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下称《实施方案》),主要聚焦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标准化工作,形成“8+9”的新产业标准化重点领域。

《实施方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

为兼顾新产业标准化中长期发展,《实施方案》以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分别提出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三步走”目标,工程化推进实施。

到2025年,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准加快形成。

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成果的比例达到60%以上,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更加高效。

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00项以上,培育先进团体标准300项以上,以标准指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加有力。

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10000家以上,以标准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效更加凸显。

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00项以上,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支撑和引领新产业国际化发展。

到2030年,满足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持续完善、标准化工作体系更加健全。

新产业标准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以标准引领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能更加显著。

到2035年,满足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标准供给更加充分,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开放融合的新产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全面形成。

新产业标准化发展基础更加巩固,以标准引领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全面显现,为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中办 国办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全文)

中办 国办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全文)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发展新动力,需要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

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本战略纲要是根据新形势对《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发展,是规范和指导未来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领域规划、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一、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形势(一)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

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以绿色、智能、泛在中办 国办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全文)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

信息、资本、技术、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互联网推动产业变革,促进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国际分工新体系正在形成。

网信事业代表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推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空前提升,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生产力质的飞跃,引发生产关系重大变革,成为重塑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发展新格局的主导力量。

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安全、赢得未来。

发达国家持续推动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进程,全力巩固领先优势。

发展中国家抢抓产业链重组和调整机遇,以信息化促转型发展,积极谋求掌握发展主动权。

世界各国加快网络空间战略布局,围绕关键资源获取、国际规则制定的博弈日趋尖锐复杂。

AIS:构建我国“水上物联网”的信息平台——专访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黄何

AIS:构建我国“水上物联网”的信息平台——专访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黄何
正 式生 效 。
了内河AS 基 网络 系统 与现 有沿 海AS 基 网络 系统 的 I岸 I岸
互联 互 通。 目前 ,我国的AI岸基 网络 系统 已成 为全球最 大的AI S S
岸 基网络 系统 ,国际航 标协 会 已将 我国AS I岸基 网络建 设
的核 心技术纳入 世界AI岸基 系统建设 的国际标准规范。 S
对航 运经 济复 苏 的决策 提供 了基 础参 考数 据 。
本 刊记 者 :请 问我 国M S 基 网络 系统 在 建设 过 程 岸 中有何技 术创新 ? 黄 何 :作 为交 通运 输部 的重 点工 程 ,中国海 事局 在
AI岸 基 网络 系统 建设 过程 中 ,一共 获得4 国 家发 明专 S 项 利和 1 项 国家认 定 的软 件著 作权 ,这 个技 术被 评 为 国家 4 科 技 进步 ~ 等 奖 ,项 目中 的很 多 技术 创 新 为AI 岸 基 系 S
为世 界 上仅 有 的三 大 国际AJ 数据 中心 之 一 ,还 不 断拓 S
油 、危 险品泄 漏污 染 水域 ,变事后 处理 为事前 预 防 ,有 效 地保 护 了海洋 环境 。 在 提高搜 救 效 率 、保 护 人命 安全 方面 ,发生 水上 交 通 事故 后 ,通 过A S 息可 ; I信 隹确定 位 查 找 遇 险船 舶 ,掌 握 事发 水域 周边 环境 及 通航 状 况 ,为及 时开 展 海上 搜救 创造 有 利时 机 ,缩短 救 助 时间 ,提 高搜 救效 率 ,最 大 限
后投 资 近5 元建设 中 国沿海和 内河Al岸基 网络 系统 。 亿 S
AI S系统 由船 载AI 设 备 ̄ AI 岸 基 网络 系统 两 个部 S u S
分组 成 。AS 台主 要 配备在 船舶 上 ,船 舶通 过船 载A S I船 l 设 备 ,将其 各 类AI信 息 通 过 无 线 电广 播 形式 在V F S H 频

我国海洋数据平台综述研究

我国海洋数据平台综述研究

0引言我国拥有300多万km 2的管辖海域和1.8万km大陆岸线,海洋资源丰富,构建协同性海洋数字平台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临海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23年8月24日13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根据计划,排海时间至少持续30年[1]。

这对全球公海环境及我国临海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极大压力,也对海洋水环境监测提出更明确的要求。

国务院2015年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水环境监控预警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实行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明确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预警预报与响应程序、加强水环境监控预警国际交流合作[2]。

2021年,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总体方案(2021—2025年),方案包括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典型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海洋生态分类分区、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协同监测、监测能力建设等[3]。

我国海洋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智慧海洋信息技术和平台建设总体上能力不强,不能满足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总体需求[4]。

针对水污染预警及海洋生态多样性保护,建立综合性、预警性海洋大数据平台有深远意义。

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以综述方式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海洋数据平台的研究现状,并对海洋数据平台建设提出具体意见,以期为高融合、协同性海洋数据提供信息支撑。

1数据平台及海洋数据平台研究现状1.1可视化及聚类分析1.1.1以“数据平台”为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为更加直观地分析海洋数据平台的发展状况,本文利用中国知网学术平台,以“数据平台”为主题词,设检索时间为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29日,得到1387篇期刊论文,利用Vosviewer 软件制作关键词聚类表(见表1)。

通过关键词聚类可以快速定位数据平台中的热点探究领域。

聚类区1区突出了数据平台的概念性特征,如信息化、全产业链及大数据平台等;聚类2区重点突出数据平台的技术,如区块链技术,同时可以看到,数字平台在医疗和政府政务服务中普及度较高;聚类3区聚焦于医疗临床科研、智慧校园及数据平台的安全性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