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杂散电流排流系统接线示意图
排流柜简介

3.5 电流电压显示功能 排流柜面板设置两个电压表及两个电流表,分 别显示两个埋四颗M12的螺栓固定,进出线采用下 进下出方式,安装示意图如下:
300
800 700
600
650
排流柜简介
李志梁
10/5/2014
坚韧·善为·创新·求精
主要内容
1 2 3 4
排流柜的系统概述 主接线图
排流柜主要功能 排流柜安装
1.排流柜系统概述 NZPLG型排流柜设在牵引变电所内,是主要用于给泄漏 的杂散电流提供至牵引直流电源负极电流回路的装置,能 有效防止杂散电流对隧道内金属设备、隧道结构钢筋的电 腐蚀破坏,同时也防止了杂散电流向铁路外部泄漏,是一 种有效的防护方法。 排流示意如下:
2.主接线图 2.1系统设置两个排流二极管支 路,每支路额定电流200A,连接 杂散电流防护收集网系统至负母 排。 2.2每个支路由快速熔断器、排 流支路断路器、电流传感器、二 极管、RC保护、压敏电阻、限流 电阻组成。
负极母线
FV1
FV2
上行排流网
下行排流网
3. 排流柜的主要功能 3.1 手动/自动排流功能 (1)手动功能:可采用就地手动或远程手动投入或退出 排流功能; (2)自动功能:系统智能控制器通过与杂散电流监测系 统通信,根据设置参数自动投入排流支路。
注:系统采用额定电流200A的带电操机构的断路器作为 排流支路投退开关。 3.2 电阻限流功能 系统设置固定电阻或可调电阻,限制和控制排流支路中 的电流。
3.3 保护功能 (1)短路保护:短路保护采用快速熔断器保护,当支路电 流超过二极管额定电流时熔断器熔断保护二极管,并向综 自或SCADA系统发出信号。 (2)过电压保护:每支路二极管设置RC回路及压敏二极管 作为过电压保护措施。 3.4 自动化及通信功能 NZPLG型排流柜设置可编程控制器及5.7”触摸屏人机界 面,实现电流、电压数据采集,二极管、断路器状态信号 采集,并可通过控制断路器实现就地、远程和自动排流控 制。系统采用标准开放的通信规约与杂散电流监测系统、 SCADA系统实现远程通信,也可采用干接点方式远传SCADA 系统。
管道杂散电流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4.杂散电流参数的测试4.1检测参数的选择及意义杂散电流的检测是地铁杂散电流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杂散电流的检测工作对保障地铁的良好运行至关重要。
地铁杂散电流难以直接测量,一般采用间接的办法来反应杂散电流的的腐蚀情况,地铁结构与设备受杂散电流腐蚀的危险性指标是由结构表面向周围电解质的泄漏电流密度和由此引起的电位极化偏移来确定的。
而电流密度难以直接测量,只有通过测量埋地金属极化电位来判断。
因此埋地金属极化电位是杂散电流腐蚀监测中的主要参数。
埋地金属极化电位的测量采用埋参比电极的方法。
参比电极与结构钢筋之间的电位差为结构钢筋的极化电位。
由于参比电极本身存在自然本体电位,且会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在测量时要对其进行修正校准,以提高测量精度,修正方法是在列车停运时,在没有杂散电流干扰的情况下测量结构钢对参比电极的电位作为参比电极的本体电位。
为了得到极化电位的正向偏移值,自然本体电位的测量也很重要。
泄露的杂散电流引起的结构钢的电位极化偏移值,即极化电位。
应取在列车运行高峰时间内测得的半小时平均值。
对于钢筋混凝土质的地铁主体结构钢,极化电位的正向偏移平均值不应超过0.5V[32]。
从理论上讲,埋地金属结构对地电位的地应该是无限远点的大地,这在实际测量中是难以实现的,一般以就近的大地作为地。
在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由于杂散电流的干扰作用使得接地电位发生偏移,所以不能以接地作为电压测量的基准点,需要使用合适的参比电极。
在实际测量中埋地金属结构对地电位的定义是指金属结构表面与电解质之间用与同一电解质接触的参比电极测得的电位差。
参比电极作为测量电位的传感器,其性能及其可靠性是影响电位测量的关键因素。
应具有以下特点:长期使用时电位稳定,重现性好,不易极化,寿命长,并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具有最低的内阻以降低电流通过时因电极内部欧姆压降而产生的误差,常用的参比电极有甘汞、银/氯化银、铜/硫酸铜电极。
长效铜/硫酸铜参比电极具有电压稳定、耐极化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内阻小等优点,完全符合阴极保护工程中对参比电极的要求,可以作为地铁杂散电流极化电压测量的基准。
交直流杂散电流综合干扰时的排流措施

交直流杂散电流综合干扰时的排流措施技术说明书河南汇龙合金材料有限公司2019年正版考虑到排流地床接地体既要保证将杂散电流排走,又要保证阴极保护电流不被排走,当管道所受的直流干扰为正电流干扰的情况下,通常接地体一般选择牺牲阳极接地体如镁阳极或者锌接地体,牺牲阳极既可以作为接地将杂散电流排入地下,还可以提供足够的阴极保护电流来抵消直流杂散电流的干扰;当管道所受的直流干扰为负电流干扰的情况下,接地体一般可选择铜接地体,因为锌接地体等牺牲阳极自身开路电位较高,加上钳位式排流器0.5V的电压差,无法将多余电流排走。
该工程正是受直流杂散电流负干扰较为严重的情况,不能选择牺牲阳极作为接地体或者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容易产生过保护。
高压输电线路与地下金属管道平行分布且相互距离较近时,由于磁性耦合的作用,管道上会产生交流电压,在测量上表现为管地交流电位,即由输电线路引起的交流干扰。
新大管道沿线高压输电线路较多,有些管段与高压线近距离平行,易受交流干扰。
为此,对管道交流电位进行了24 h连续测试,实测结果表明,新大管道存在强直流和弱交流干扰,需要采取排流保护措施。
管道上施加的强制电流阴极保护对直流干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与轻轨平行的新大管道管段应采用排流保护,以降低杂散电流对该管段的干扰;在管道两端利用阴极保护对杂散电流的抑制作用来降低对管道的干扰,并使该管段得到有效的阴极保护,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1) 在管道末端增设1座阴极保护站,以减轻轻轨穿越点处至七厂段管道直流的干扰,解决该管段的阴极保护电位不足的问题。
(2) 在管道与轻轨平行段预设6〜8处排流设施,既可消除该管段的直流干扰,又可同时减弱其交流干扰。
(3) 排流装置采用接地式排流方式,该方式位置选择灵活,对其它设施干扰小。
对于轻轨铁路引起的干扰,由于管道电位波动较大,且存在正负交变现象,为防止杂散电流倒流人管道,排流器需增设防逆流装置,即极性排流器。
排流接地极材料选用镁合金阳极,不仅可以提高排流驱动电压,而且还可为管道提供阴极保护。
杂散电流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模型分析
单边供电,排流网排流,轨道纵向电阻变化时参数分布规律
当轨道纵向电阻增加时,轨 道电压,轨道电流损失量以 及泄漏杂散电流总量均大幅 度增加
杂散电流基础知识培训
模型分析
单边供电,排流网排流,各量的分布规律 1)轨道电压:从变电所道机车处,轨道电压逐渐增加,且在变电所处为负的最大 值,在机车处为正的最大值,但是轨道电压为零的点并不是在机车与变电所的中 点。 2)轨道电流:从变电所到机车处轨道电流先减小后增加,轨道电流的值不关于某 点对称,在轨道电压为零处的轨道电流损失最严重。 3)泄漏杂散电流总量:从变电所到机车处泄漏杂散电流总量先增加后减少,在轨 道电压为零处,泄漏的杂散电流最大。
杂散电流基础知识培训
地铁供电系统
分散供电方式 沿地铁线路的城市电网(通常是10KV电压等级)分别向各沿线的地铁牵引
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供电。 前提条件是城市电网在地铁沿线有足够的变电站和备用容量,并能满足地铁
牵引供电的可靠性要求。 早期的北京地铁采取的就是这种供电方式。
杂散电流基础知识培训
地铁供电系统
接钢轨取代钢轨接头,藉以减少轨道之维修工作,并可增加使用年限,此称为长 焊钢轨
杂散电流基础知识培训
地铁常识
地铁道岔与侧线 道岔是引导车辆进入所指定的另一轨道或车场、工厂之轨道,由一组转辙器、
一个岔心(辙叉)、两根护轨、一排岔枕组成,其扳动方式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种 , 以达到切换轨道路线的目的。
侧线主要提供列车会车及待避之用。
杂散电流基础知识培训
地铁供电系统
受电方式 地铁及城市轨道交通一般采用架空接触网或接触轨两种受电方式。目前,
一般DC750均采用接触轨受电方式,DC1500V采用架空线受电,但有部分地方开 始采用DC1500V接触轨受电。
高压线对管道杂散电流排流方案

排流方案高压线对管道干扰杂散电流解决方案项目号:文件号:LLYB20150513A CADD号:设计阶段:方案设计日期:2015.05.130 版高压线对管道杂散电流排流(文件号:LL20150513A)0 戴碧辉2015.05.13 版次说明编制校对审核审定日期目次1概述 (3)2设计原则 (3)3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 (3)4设计基本参数 (4)5保护对象和保护方法 (4)6排流方案设计内容 (4)7施工技术要求 (8)8排流保护准则 (8)9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8)10卫生、安全和环境 (9)11材料表 (10)1.概述项目为银川环城高压燃气管道,全长98公里,设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站两座。
燃气管道设计压力4.0MPa,管径及壁厚为D610×8.7,材质为L360M,采用3PE加强级防腐,管顶覆土1.5米。
银川的土壤电阻率约为50Ω,地质状况以粉砂层为主。
1、燃气管道与110KV的高压电线平行敷设,平行距离在3公里左右,与高压线塔的距离为30米左右。
2、燃气管道与110KV的高压电线平行敷设,平行距离在1公里左右,与高压线塔的距离为10-15米左右。
3、燃气管道与110KV的高压电线交叉敷设,与高压线塔的距离为20米左右,交叉角度为30-45°左右。
4、燃气管道在发电厂外围墙一侧敷设,距离围墙与30米左右,围墙长度为500左右。
5、燃气管道垂直穿越包兰电气化铁路。
6、燃气管道与750KV双回路高压电线平行敷设,平行距离在3公里左右,与高压线塔的距离为50米左右。
7、燃气管道与750KV双回路高压电线平行敷设,平行距离在1公里左右,与高压线塔的距离为20米左右。
8、燃气管道从750KV双回路高压塔的两塔线之间穿越通过,与两侧高压线塔的距离为20米左右,交叉角度为15-30°左右。
9、燃气管道与750KV双回路高压电线平行交叉敷设,与高压线塔的距离为20米左右,交叉角度为30-45°左右。
铁路对管道杂散电流排流方案单点

项目号:文件号:GLYB08—CAD 号:设计阶段:方案设计 日期铁路对管道杂散电流排流设计方案 (此方案为单交叉点的方案)(文件号:) 西安冠霖电气有限公司排流方案铁路对管道干扰杂散电流解决方案目次1. 概述铁路与埋地管道交叉或平行时,会对埋地管道形成电磁干扰,从而使管道电位升高或降低,导致管道腐蚀加剧。
所以,在铁路和管道交叉或平行时,必须对管道进行固态去耦合器排流处理,以消除或降低铁路对管道的干扰。
铁路干扰的相关参数:1)、铁路为单回路供电,供电电压一般为;2)、铁路对管道主要产生交流干扰,但也有相当大的直流分量;3)、干扰电压呈波动状态,最高可达到100V;4)、交叉多处,交叉斜角为70--90 度;5)、设计排流防雷系统寿命为25年。
严格遵守埋地钢质管道排流有关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和技术规定;采用成熟技术、材料,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3. 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埋地钢质管道强制电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 SY/T0036-2000) 钢制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 SY0007-1999)长输管道阴极保护施工及验收规范》( SY/J4006-90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参数测量方法》GB/T 21246-2007 ) 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 ( GB/T 21447-2008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GB/T 21448-2008)埋地钢质管道直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SY/T 0017-2006 )埋地钢质管道交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 GB/T 50698—2011) 减轻交流电和雷电对金属构筑物和腐蚀控制系统影响的措施》 阴极保护管道的电绝缘标准》 (SY/T 0086-2003)埋地钢质管道交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0032-2000) 埋地钢质管道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0019-97)。
地铁车站杂散电流施工.pptx

采用混凝土泵车输送混凝土入仓。衬墙混凝土浇筑高度最大值约为 4.8m,混凝土由顶入仓时,混凝土下落度大于3m。为此,采取以下施 工方法:
1.利用混凝土泵管直接伸入墙模内下料,避免了在墙模上开口入混凝土 而带来的施工不便,以及影响墙体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2.下料点间距不超过1.5m,使混凝土能够自然摊平。不得堆积下料用振 捣棒平仓,以免混凝土离析。
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插点要均 匀,插点之间距离控制在50cm左右。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不要与交错 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捣点时间要掌握好,一般控制在20~30s 之间,直 至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混凝土不再下沉为止。
在振捣时振捣器不得碰撞钢筋、模板和预埋件。振捣时严格控制振 动棒的移动距离,特别要注意混凝土的入仓振捣,防止离析和漏振。
焊缝厚6mm,长6倍钢筋直径
见附图
涉及到中板开孔、风道、人行通道在结构墙开孔,焊接 要求如下:
1、围绕孔洞的内外层纵向、横向钢筋在交叉点应焊接,围绕孔洞 形成钢筋环。在内外层钢筋环的四个角处,通过内外层钢筋环的联络 钢筋与内外层钢筋环焊接,将两个钢筋环焊接起来。
2、与钢筋环相交的横向、纵向钢筋应与钢筋环焊接。
混凝土浇筑
➢一、工程概况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三、混凝土养护
1、工程概况
浑南大道站十号线车站底板厚0.9m(扩大端厚1.0m),底板梁厚2.2m ,混凝土为C40P10。中板厚0.4m。混凝土为C40。侧墙标准段地下二层及 地下三层厚0.6m,标准段地下三层及扩大端侧墙厚0.7m,混凝土为 C40P10。顶板厚0.7m,扩大端部分为0.8m,混凝土为C40P10。结构柱主 要尺寸为1100mm×800mm,混凝土为C50。
杂散电流监测系统由杂散电流收集网

I.杂散电流监测系统由杂散电流收集网、测量端子、参考电极、区
间接线盒、测量用信号电缆、信号测量端子箱和便携式微机测控装置构成。
II.主要通过阅读图纸,查阅相关资料学习了牵引供电系统杂散电流防护的原理、杂散电流收集网测防端子引出图、杂散电流防护测试电缆联系图等。
III.杂散电流防护主要采取一下防护措施:
1)建立畅通和电气连续的牵引负回流通路,以保证在每个轨缝的电阻不大于1m钢轨的电阻值;
2)钢轨绝缘安装,车辆断、停车场和车站引入及引出轨道交通系统的给排水管采用绝缘隔离开关。
3)利用新建非盾构方式施工结构钢筋和新建整体道床结构钢筋的可靠焊接作为杂散电流收集网。
4)设立完备的杂散电流监测系统。
I.在既有段主要采用杂散电流防护的“堵”、“测”两类措施,在
该段不设杂散电流收集网。
在本线开通运营后,每隔半年时间,利用综合测控装置再高峰小时期间期间测试土建结构钢筋相
对周围混凝土介质的平均电位,以此电位作为有无杂散电流对
结构钢筋腐蚀的依据;如果测到某段结构钢筋电位超过0.5V
的标准,则该区段杂散电流超标,应对钢轨回路和钢轨泄漏电
阻进行测试检查,并结合测试结果进行维护。
5.主杂散电流收集网利用整体道床结构钢筋构成;辅助杂散电流收集
网利用隧道、车站结构钢筋构成。
在既有地下线改建段(西站至新华路段),整体道床结构钢筋以及隧道和车站的结构钢筋由于纵向不连续,不进行测防端子的电缆连接来形成杂散电流防护的收集网,只能从中引出测防端子供杂散电流监测用;而且该段的牵引变电所中也不设排流柜;对于本线的地面段,由于路基采用碎石道床,在该段不设杂散电流防护的收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