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国际贸易原理名词解释

电大国际贸易原理名词解释
电大国际贸易原理名词解释

1. 保护贸易政策: 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

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

2. 自由经济区:是一国为了发展经济,扩大对外贸易,在国内适当地

区专门划出一定范围,实行豁免海关管制,减免税收等特殊优惠政策的地区。

3. 不等价交换,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以高于或低于商品的国际

价值的价格进行商品交换,实现价值转移以从中进行国际剥削的现象.交换双方用以交换和交换所得的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算的物化劳动量是不相等的.不等价交换的基础是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资本主义国际生产关系.

4. 差价税又称差额税.当某种本国生产的产品国内价格高于同类的进

口商品的价格时,为了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关税,就叫差价税.

成本性外汇管制是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实行复汇率制

度,利用外汇买卖的差异,间接的影响不同商品的进出口.

5. 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

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6. 出口向导也称出口替代发展战略,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

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如加工的初级产

品、半制成品和工业制成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化和整个经济的发展。7. 出口信贷是一国为了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由本国银行提供的一种

优惠贷款。

8. 从价税是按照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计征的关税,计算公式为:

税额=商品总值 ×从价税率

9.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的对外商品交换,它包括进口和出口两部

分,所以也称为进出口贸易或输出入贸易。

10. 对外贸易乘数原理是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将凯恩斯的驼子乘数原理

运用国际贸易的分析中而得出的原理,分析的是一国的对外贸易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11. 对外贸易量:为剔除价格变动对以货币表示的对外贸易额的影响,确

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往往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价格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当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单纯反映对贸易的量,就叫对外贸易量.

12.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对外贸易值

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13. 对外贸易依存度:也称对外贸易系数,系一国的对外贸易值对国民

生产总值的比率,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

14.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的时期内

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

15. 多边出口管制:是指几个国家政府为了共同的政治与经济目的,通

过一定方式建立国际性的多边出口管制机构,商讨和编制多边出口管制货单和出口管制国别,规定出口管制办法等,以协调彼此的出口管制政策和措施。

16. 服务贸易自由化就是各成员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降低和约束关

税,取消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本国市场准入度。实现上述目标的途径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进行贸易自由化。自由贸易政策允许货物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国际价值规律作用下,可以刺激竞争,鼓励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世界性的分工和贸易发展,扩大市场;同时使消费者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服务贸易自由化。

17. 附加税在正税歪再额外加征的关税为附加税。对进口商品加征的称

为进口附加税,对出口商品加征的称为出口附加税。

18. 关境或称为关税领域,是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也是海关所管辖并

各项有关法令和规章的区域。

19.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通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的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所

征收的一种税。

20. 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它壁垒,并对

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

21. 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

伸。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国经济的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就形成了国际分工。

22.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政府对国外生产的服务销售所设置的

有阻碍作用的政策措施。该定义中的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仅仅增加国外的服务生产者的负担,并且"壁垒"(barrier)指国际贸易政策中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体现的形式。

23. 国际服务贸易是一种跨越国境的服务行为,是服务在国际间的输入

与输出,实际上是国际间服务的提供与接受。

24. 国际技术贸易:是技术跨越国境的有偿转让,指一个国家的企业或

个人,按一定的交易条件,将其技术转让给不同国家的企业或个人的活动。

25. 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所实行的某种形式的经济结

合,它是一种区域性的、由国家出面结成的国际经济联合体。26. 国际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商品交换活动就称为国际贸易,或

者说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

27. 国际贸易服务是一种跨越国境的服务行为,是服务在国际间的输出

和输入,实际上是国际间服务的提供与接受

28.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

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29. 国际商品协定:是指某种商品的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就该商品的贸

易价格等问题,经过协商达成的政府间多边贸易协定。

30. 国民待遇原则就缔约国双方相互承担义务,保证一方公民、企业、

产品和船舶在另一方的领土上享有与本国公民、企业、产品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31. 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

进出口的应税商品和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

32. 普遍优惠制简称普惠制,是发达国家承诺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

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特别优惠的关税待遇的一种制度。

33. 进口替代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外国工业品的进口,而以国

内生产的产品来取代原先的进口工业品,从而促进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

专断的海关估价是指有些国家不采取通常的海关估价的办法,而专断地提高某些进口商品的海关估价,以增加进口商品的关税负担,阻碍商品的进口.

34. 跨国公司: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垄断组织,凡是以一国为基础,从事

国外经营,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国家设有子公司的企业。

35. 里昂惕夫之谜也称里昂惕夫反论,里昂惕夫创立和发展投入产出分

析发,并将之用于经济问题的研究而闻名于世。

36. 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

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

称“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超”。

37. 贸易创立是指在关税同盟内实行自由贸易后,国内成本高的产品为

成员国成本低的产品所代替,原来由本国生产的产品,现在从成员国进口,新的贸易得以创立。

38. 贸易创造指关税同盟形成后,在比较优势基础上使生产更加专门化;

这样,关税同盟某个成员国的一些国内产品将被其它劳动生产率高,生产成本低的产品所进口替代.

39. 贸易条件:又称贸易比价或交换比例或交换比价。就一国对外贸易

而言,是指该国一单位进口商品与其所需出口用以交换的商品数量的比率,或一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总水平与进口商品价格总水平的对比。

40. 贸易条约广义地说,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在经济、贸易关系方

面规定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各种书面协议。

41. 贸易转向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对外实行统一关税率,对第三国的歧视

导致从外部的进口减少,转向从成员国进口。

42. 贸易转移指在关税同盟成立以前,关税同盟国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

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关税同盟成立后,关税同盟国该项产品转为由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但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并不一定是世界上该产品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进口成本较前增加,消费开支扩大,使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

43. 贸易自由化:是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采取的逐步降低

关税和放松其他进口限制的政策。

44.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

思想和政策体系.它追求的目的就是在国内积累货币财富,把贵重金属留在国内.

45. 商品倾销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

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大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抛售商品的行为。

46. 世界市场价格也称国际市场价格,是指商品在世界市场上所形成的

具有代表性的市场价格。

47. 所有全球经济化,是指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

深化,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开放、相互融

合、并最终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个历史过程。

48. 易货贸易:指一国和另一国用货物相互交换的一种贸易方式。

49. 有效关税是指对某个工业每单位产品"增值"部分的从价税,它代表

着关税对本国同类产品的真正有效的保护程度.

50. 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消

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或者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间上的经济。

51. 转口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是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

过第三国进行买卖.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商品和劳务

52. 转移价格:又称调拨价格,指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利润最大化的战

略目标,在跨国公司系统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售商品时所采用的价格。

53. 自由贸易区也有称为对外贸易区,自由区,工商业自由贸易区等.无

论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都是划在关境以外,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港内或区内的商品自由储存,展览,折散.

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以达到本港或地区的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

54. 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

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口.

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它是与关税壁垒相对而言的.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是指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厂商或商业银行向外国进口厂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当外国债务人拒绝付款时,这个机构即按照承保的数额给予补偿.

出口信贷是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它是一国的出口厂商利用本国银行的贷款扩大商品出口,特别是金额较大,期限较长如成套设备,船舶等出口的一种重要手段.

55. 最惠国待遇:又称“无歧视待遇”。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

项制度,是国与国之间贸易条约和协定的法律待遇条款,在进出口

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

56. 最惠国待遇原则是国与国之间在规定彼此间经济和贸易方面的权利

和义务时所依据的一条法律原则。最惠国待遇可分为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有条件最惠国待遇。

《国际贸易原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的出现、国家的产生是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 3.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可以分为出口和进口两个组成部分。 4.一个国家或地区其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就是净出口,也可称为贸易余额。 5.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所占的比重。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构成。 7.国际分工是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的延伸,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结果。 8.企业不通过国内中间商(或机构),而是直接将产品销往国外客户的一种进入世界市场的方式称 为直接出口。 9.一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接受的并具有代表性的成交价格就是这种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10.挑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为了在国际经营业务中最大限度地减轻赋税,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为了扶植幼小的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 11.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有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类。 12.对外贸易政策内容主要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对外贸易商品(服务)政策;对外贸易关税政 策;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13.根据主张的差异,重商主义可以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 C )的总和。 A.对外贸易额 B.商品贸易额 C.进口贸易额 D.出口贸易额 2.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B)。 A.本年度进口额高于上年度进口额 B.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C.进口总额小于出口总额 D.外汇流入小于外汇流出 3.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反映(D)。 A.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B.各国或各地区的进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C.一国各类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想和进口商品来源 4.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C)。 A.各种商品在一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B.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 C.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来源 5.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 A )的比重。 A.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B.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 C.对外贸易总额占国际贸易额 D.外商投资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电大(会计本)(《国际贸易原理》)考试

电大(会计本)(《国际贸易原理》)考试 《国际贸易原理》一、单选题: ★(C.无形贸易)不反映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 ★(A.优惠贸易安排)是经济一体化较低级和松散的一种形式。★(A.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XXXX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转变,在经济领域表现为(美、欧、日争霸) ★(XXXX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3名成员。★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A.高于世界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 ★1998年5月,欧盟政府首脑会议决定,(A.1999年1月1日)起欧元作为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成员的非现金单一货币进入流通。★1998年5月,欧盟政府首脑会议决定,(C.XXXX年1月1日)起,欧元纸币和硬币将正式流通 ★(B、国际分工)的发展决定对外贸易的发展。 ★19世纪上半叶德国保护贸易的代表人物是(B、李斯特)。★XXXX年代美国为抵制欧洲国家和日本等低价钢材和钢制品出口,采取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C、最低限价)。 A ★按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的理论是(C、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 B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不仅在区内实行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还在成员国间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财政、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政策等,这种一体化的组织形式是(经济同盟)。 ★不等价交换是指不相等的(B、国际价值量)的交换。 ★不同时期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不同,XXXX年代中期以后,国际贸易中出现了(B、新贸易保护主义)。★比较成本论是由(B、大卫·李嘉图)提出的。 ★表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由务虚转向务实,开创了其组织发展新阶段的会议是(D、茂物会议)。 C ★超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保护对象是(B.幼稚工业)★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措施主要采用(A.关税壁垒)★出口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给予出口厂商一定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其中出口退税是出口补贴的常用方式之一,它属于一种:(B.间接补贴)★成员国之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A关税同盟)。 ★除了EDI,进出口贸易双方订立进出口贸易电子合同还有(C.数字签字)等方式。 ★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时期)。 ★产业内贸易理论由谁提出的(克鲁格曼)。

国际公法名词解释

国际公法名词解释 1.国际法: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它是为满足以国家为成员的国际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确定国家间权利义务的法律原则、规则和制度。他们是通过国际程序而形成的。 2.国际法的主体:是指能独立从事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而且能进行国际求偿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实体。 3、国际法基本原则:不仅有大量的国际文件规定,而且有许多学者著作进行研究,它们都对国际法基本原则作了阐述。 4、国际法编纂:是指国际法的法典化,即把国际习惯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制定为系统的条文,并且把正在形成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以法典的形式作出规定,以促进国际法的发展。 5、国家:是指一定范围的领土之上的居民在一个独立自主的政府之下组织的社会。国家必须具备有固定的居民、确定的领土、政府和主权四个要素,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的主体。 6、单一国:又称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地方行政区域组成的拥有统一主权的国家。 7、复合国: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州、邦、或共和国组成的国家。 8、永久中立国:是指从19世纪初期开始,一些国家先后根据国际条约或国际承认而在对外关系中承担了永久中立的义务,从而使其主权受到了特殊限制。 9、附属国:是主权受他国限制并因而对他国处于从属地位的国家,实践中分为附属国和被保护国等两种类型。 10、独立权:是指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外理本国内外事务而不受他国或国际组织的支配和干涉的权利。 11、平等权:是指国家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以平等身份和资格进行国际交住并承受国际权利义务的权利。 12、自卫权:是指国家以武力防卫外国对本国的武力攻击的权利。 13、管辖权: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等手段对特定的人、物、事进行管理和处臵的权利。 14、国家承认:是指既有国家对新国家产生的事实给予确认,表示愿意与该新国家进行交往,并接受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为。 15.国家管辖豁免:是指一个国家不受他国立法、司法、行政管辖,主要是指不受他国的司法管辖,即非经一国同意,他国司法机关不得受理针对该国或该国的行为和财产提起的诉讼,也不得对该国的财产提起诉讼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 16、政府承认:是指一国确认他国的新政府具有代表其本国的正式资格并表示愿意与之交往的行为。 17、国家继承:是指一国对某一领土的国际关系所负的责任由别国取代。18、政府继承:是指某一政府代表国家的资格被新政府所取代。 19、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对其国际不当行为(或称国际不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国际法律责任。 20、国家领土:是指隶属于国家主权之下的地球的特定部分。 21、国家责任的执行:是指从事国际不当行为的国家履行因其不当行为而对受害国所负担的有关义务,其目的和作用在于消除国际不当行为的后果,从而有效地维护受害国的权利。22.领陆:是国家疆域以内的全部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领陆是一个国家领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领陆的其他部分都是附属于领陆而存在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领陆的国家。23.领水:领水是国家陆地疆域以内的水域(称内陆水)和与陆地疆界邻接的一带海域。24.领空:领空是国家领陆和领水以上一定高度的空气空间。 25.领陆和领水的底土:是国家领陆和领水之下的部分,底土包括领陆的地层土、内水和领海的水床和地层土。 26.先占:亦称占领,是指国家通过对无主土地的占领而取得对该土地的主权的行为。先占的主体是国

国际经济学之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之名词解释 Chapter 3 1.Absolute advantage(绝对优势):A country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a production of a good if it has a lower unit labor requirement(aLW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than the foreign country in this good. https://www.360docs.net/doc/156120946.html,parative Advantage(相对优势): A country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a good if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that good in terms of other goods is lower in that country than it is in other countries. 3.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The opportunity cost of roses in terms of computers is the number of computers that could be produced with the same resources as a given number of roses. 4.The unit labor requirement: the number of hours of labor required to produce one unit of output, such as aLW (wine) and aLC (cheese) 5.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生产可能性边界):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 of an economy shows the maximum amount of a good (say wine) that can be produced for any given amount of another (say cheese). Chapter 4 1.Abundant factor: the resource of which a country has a relatively large supply(labor in home,land in foreign) 2.Biased expansion of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when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shifts out much more in one direction than in the other. 3.Equalization of factor prices: when Home and Foreign trade, the relatives prices of goods converge. This convergence, in turn, causes convergence of the relative prices of land and labor. 4.Heckscher-Ohlin theory: It shows tha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influenced by Relative factor abundance (refers to countries) and Relative factor intensity (refers to goods)It is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factor-proportions theory. 5.Scarce factor: in that country, and the resource of which it has a relatively small supply( land in Home, labor in foreign)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题·名词解释整理

名词解释 答: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用以反映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以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 答:对外贸易依存度:也称对外贸易系数,系一国的对外贸易值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 答:总贸易体系:是以国境为标准对进出口进行的贸易统计,离开国境的商品总额为总出口额,进入国境的商品总额为总进口额,总贸易额在数量上等于总出口额与总进口额之和。 专门贸易体系:是以关境为标准对进出口进行的贸易统计,离开关境的商品总额为专门出口额,进入关境及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总额为专门进口额,专门贸易等于专门出口额与专门进口额之和。 答:转口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的贸易,通过第三国转卖而成。即使商品直接由生产国运往消费国,只要生产国与消费国未直接交易而是通过第三者转卖的,也属转口贸易。 间接贸易:指商品从生产国销往消费国时通过第三国转口的买卖。对生产国和消费国来说,这种买卖属于间接贸易,对第三国来说,也可称为转口贸易。 答:国际贸易: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商品与劳务的对外交换活动就是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看,这种活动就是国际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狭义):国际服务贸易是各国或地区之间跨越国境的服务提供和接受。按照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广义):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答: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答: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产物。国际分工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产业革命后大工业生产条件下产生的,并以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前提。 答:贸易条件一般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所以贸易条件又叫“进出口交换比价”,简称“交换比价”。由于这里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种类繁多的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因此通常用一国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进行计算,其公式为: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题(电大开放本科)

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国际贸易原理》期末复习 2018.6 一、名词解释 1、产业内贸易 2、易货贸易 3、对外贸易依存度 4、贸易差额 5、转移价格 6、自由贸易政策 7、多边出口管制 8、保护贸易政策 9、自由经济区 10、最惠国待遇 11、国际服务贸易壁垒 12、服务贸易自由化 二、单项选择题 1、对外贸易额是指一定时期内()。 A、各国出口贸易额之和 B、世界各国进出口贸易额之和 C、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 D、世界各国进口贸易额之和 2、二战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 A、不断下降 B、不断上升 C、比重不大 D、没有变化 3、不等价交换是指不相等的()的交换。 A、商品价格 B、商品价值 C、国别价值 D、国际价值量 4、()的发展决定对外贸易的发展。 A、国际分工 B、生产关系 C、世界市场 D、经济

5、国际价值是由()决定的。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国别价值 C、中等劳动强度 D、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6、二战以来,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最基本变化是()。 A、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和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一样 B、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明显地低于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 C、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明显地超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 D、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比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有一点增加 7、不同时期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不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贸易中出现了()。 A、自由贸易 B、新贸易保护主义 C、贸易自由化 D、超保护贸易 8、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A、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B、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 C、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学说 D、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 9、19世纪上半叶德国保护贸易的代表人物是()。 A、凯恩斯 B、李嘉图 C、李斯特 D、汉密尔顿 10、国民待遇原则是缔约国双方相互承担义务,保证一方的()在另一方的领土上享有与本国同等待遇。 A、公民、企业、产品、船舶 B、公民、企业、产品 C、公民、产品、船舶 D、企业、产品、船舶 1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商品交换活动,称为该国的()。 A、国际贸易 B、对外贸易 C、货物进出口 D、国际服务贸易 12、对于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而言()。 A、关境大于国境 B、关境小于国境 C、关境等于国境 D、关境与任何成员国的国境无关 13、当前最重要的特惠税是()。 A、《洛美协定》 B、英联邦特惠制

国际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国际法: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主要用以调整国家间关系的,具有 法律约束力的各种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2.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和使国际法的规范具有合法性的 法律形式。它的渊源有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以及国际组织的决定和决议。其中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一般法律原则是补充渊源。还有司法判例、权威公法学家的学说是辅助性资料。国际组织的决定和决议是重要渊源。3.国际法的编纂是指国际法的法典化,即把国际法的规则以类似法典的形式使之明确化 和系统化。严格来说,是指对现有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明确化和系统化;广义上说,还包括对正在形成中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明确化和系统化,即国际法的逐渐发展。 4.国际法的主体:即国际法律关系的主体,一般指能独立参加国际法律关系并依国际法直 接享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行为者 5.国际法基本原则国际社会公认,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国际法各个领域的并构成国际 法的基础的法律原则。 6.国际法基本原则:国际社会公认,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国际法各个领域并构成国际法 基础的法律原则。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这是现在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8.独立权:是指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外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外来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9.平等权: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平等,而不问其大小强弱,也不问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和 发展水平如何 10.自卫权:是指国家以武力反击外来武力攻击的权利。 11.管辖权:是指国家国家依据国家,对其领域内一切人、物和所发生的事件,以及对其在 领域外的本国人行使管辖权的权利。 12.单一国:又称单一制国家,是指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单一国拥有统一代表国家处理 对内对外事务的中央机关和在该中央机关领导下行使地方性职权的地方机关。在单一制形式下,国家只有一部宪法,公民有统一的国籍,它在国际交往中是单一的主体。国家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表现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3.联邦是由两个以上的成员邦(国或州)组成的国家,即联邦国 14.国家承认:是指一个既存国家确认特定领土范围内居民已组成一个国家并具有国际法上 的人格,同时表示愿意与其交往。 15.国家豁免:又称国家主权豁免、国家管辖豁免或国家司法豁免,通常指国家及其财产不 受他国管辖的特权。 16.国家继承:是指一国丧失其国际法律资格或者丧失一部分领土时,它在国际法上的权利 和义务转移给他国(一国或数国)的情况。 17.政府继承:是指因革命或者政导致政权更迭,旧政府在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由新政 府取代。与国家继承政府承认:只是对既存国家内部通过政变或革命所产生的新政府的承认。 18.对交战团体的承认:是指其他国家将一国内战中反抗政府的一方承认为享有 国际法上交战者资格的叛乱团体的行为。 19.对叛乱团体的承认:是指其他国家将一国内反抗政府的叛乱者承认为叛乱团 体的行为。 20.明示承认:是一种直接的、明文表示的承认。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2、罗伯津斯基定理: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3、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 4、购买力平价: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也就是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 6、贸易条件:指该国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价格的比。 7、幼稚产业理论:对于某些产业,当其还处于最适度规模的初创时期时,可能经不起外国的竞争。如果通过对该产业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提高其竞争能力,将来可以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出口并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就应采取过渡性的保护、扶植政策。 9、跨国银行:也称为多国银行。一般是指拥有广泛的国外分行或附属机构,在一些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经营存放款及其他业务的国际性银行。 10、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记录。 11、单一价格定律: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存在价格歧视前提是很少或几乎不存在套利 12、倾销:是指一国出口商以低于该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外国销售商品的行为 13、重商主义 :一国药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进行国际贸易,并且在这种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14、进口配额:是指政府在特定时期内对特定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者金额给予直接限制的政策措施。 15、最惠国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16、里昂惕夫之迷:根据H-O理论,里昂惕夫用美国1947年200个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其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验证时,结果却得出了与H-O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 17、关税壁垒:是指用征收高额进口税和各种进口附加税的办法,以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手段。 18、非关税壁垒: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题开放本科含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国际贸易原理》期末 复习 一、名词解释 1、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2、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超”。 3、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对外贸易值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4、易货贸易:指一国和另一国用货物相互交换的一种贸易方式。 5、转移价格:又称调拨价格,指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利润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在跨国公司系统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售商品时所采用的价格。 6、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也就是说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 7、多边出口管制:是指几个国家政府为了共同的政治与经济目的,通过一定方式建立国际性的多边出口管制机构,商讨和编制多边出口管制货单和出口管制国别,规定出口管制办法等,以协调彼此的出口管制政策和措施。 8、保护贸易政策: 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 9、自由经济区:是一国为了发展经济,扩大对外贸易,在国内适当地区专门划出一定范围,实行豁免海关管制,减免税收等特殊优惠政策的地区。 10、最惠国待遇:又称“无歧视待遇”。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项制度,是国与国之间贸易条约和协定的法律待遇条款,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 11、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政府对国外生产的服务销售所设置的有阻碍作用的政策措施。该定义中的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仅仅增加国外的服务生产者的负担,并且"壁垒"(barrier)指国际贸易政策中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体现的形式。 12、服务贸易自由化就是各成员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降低和约束关税,取消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本国市场准入度。实现上述目标的途径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进行贸易自由化。自由贸易政策允许货物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国际价值规律作用下,可以刺激竞 1 / 8

完整word版2016年电大国际贸易原理期末考试答案必备

国际贸易原理动,目前得到飞速发展,是电子商务的主要形式。(错) 57. 判断题间接电子商务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采购并通过传统物流配送 系统完成从供应商到购买者的有形物品的交易活动。( 对“金砖五国”中的印度被称为“世界工厂”,中国被称为“世界办公室”。(错) ) 58. 接待外国游客属于自然人流1. 动。(错“乌拉圭回合”谈判的议题是历届谈判中议题最多的一次。(对) ) 2. 59. ) 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即进口商要预先按照进口金额 3. “自动”出口配额制实际上很少是自愿的。( 对的一定比率,在规定时间到指定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才能进口。该措施增加了进口4. 16~18世纪的西欧各国普遍实行重商主义的自由贸易政策。(错) 商的资金负担,影响了资金的流转,从而起到了限制进口的作用。(对205. 19世纪末世纪初资本主义各国先后实行了维护本国垄断资本利益的贸易保护政策。) 60. 经过五次扩大后欧盟成员国已由最早的6个成员发展成( 对) 27个 成员。((错) 对) B 6. 巴西是美洲人口和面积都最大的国家。61. 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具备完全的经济国家地(7.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 位。(错C 8. 产业革命的完成使得英国等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和现代工厂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生) 62. 经济一体化的规律是由低级的组织形式向高级组织形式逐渐演进。( 对产体系,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形成。(对) ) K 63. 跨国公司的发展对国际贸易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作用,但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保护垄断工业。错) 10.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关键是提高出口9. 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对) ) 商品的竞争力,开拓和扩大国际市场。(对64. 跨国公司的扩张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错) 11. 传统国际分工以跨国公司为主体,而当代国际分工则是以国 65. 跨国公司的形成可以追溯至16世纪末17世纪初欧洲的特许经营。(错) 家为主体。(错) L 66. 绿色壁垒属于非关税壁垒。(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以为区域性贸易壁垒基础,而新贸易保护12. 对) M 67. 买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金融机构或银行向本国出口厂商(卖方)提供的贷款。主义趋向国家贸易壁垒。( 错) (错) 68. 贸易创造效应使得关税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错) 69. 13. 从单个国家的角度看,有关国际贸易的政策即是一国的对外贸易议定书是对已签订的贸易协定的修改、补充和解释。) 贸易政策。( 对( 对) D ) 错14. 从性质上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具有法人资格。(70. 15. 当净出口为正值时,可称为贸易盈余、贸易顺差或出超。贸易与环境、贸易与劳工标准、贸易与竞争政策、贸易与商) (对业腐败等问题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贸易矛盾的新领域。( 对) 当两国之间人均收入水平趋于接近时,其需求结构也趋于接16. 71. 近,产业间的贸易发展倾向因此也就越强。( 错) 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应当是属于“出口型”的,而不是属于“国外投资型的”。(错) 72. 名义关税税率只考虑关税对某种成品的价格影响17. 当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一定时,对所需原材料所征收的,而不考虑对其投入材料的价格影响。() ( 对对) 名义关税税率越低,对最终产品的保护作用越大。73. 错1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世界贸易地位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冷战的结束。( ) 目前,巴西是中国在拉美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对) N 74. 内部化理论认为跨国公司通过构建公司外部市场,用外部市场代替内部市场,可以对) 19. 电子市场是全天候开放的市场。( 克服内部市场上的交易障碍,弥补市场机制不完整缺陷所造成的风险与损失。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一国进出口交易的地区分布或国别分布。20. (错) ( 错)

国际法名词解释

国际法名词解释汇总 一、国际公法名词解释 1.Archipelagic sea lane passage群岛海道通过 baseline直线基线 economic zone专署经济区 clause 5.jus cogens强行法 7.neutralized states中立国 p.77/ sector principle扇形原则 9.attaches附属国/添附 10.natural prolongation principles自然延长原则 11.pacta sunt servanda约定必须遵守批 of effectiveness有效原则 13.par in parem non habet jurisdictionem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 14.accretion添附 sanguinis血统主义 sic stantibus 17.retortion报复 18.extra territorial asylum领事庇护、域外庇护 19.a delict jure genetium 20.treaty-contracts 21.international comity国际法院 22.Drago Doctrine 23.trust territories 24.cession割让 26.signature ad referendum暂签 shelf大陆架 Congress维斯特法利亚国会/立法会 29.Diplomatic Corps外交团 legation premises使馆(外交人员的经营场所) 31.nuncios 32.the peaceful co-existence principle和平共处原则 34.Full Power全权证书 35.change's daffaires 36.exequatur 37.letter of Credence国书 ;LiHaopei;ShiJiuyong;He Qizhi;Zhaolihai 39.Caonnally https://www.360docs.net/doc/156120946.html,w-making contract造法性条约 41.Super-national Law超国法 42.the right of collective self-defence集体自卫权 43.jus non scriptum 44.the nation's penal obligation国家刑事责任 Usage/ International Custom国际习惯/国际惯例 46.Instant International Customary Law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1) 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或在劳动成本上低于另一国,则认为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每一国只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全世界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完全由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来生产。 贸易三角:贸易三角是衡量贸易利益的重要工具,主要由均衡时的国家贸易条件、一国的出口量和进口量三条线围成,反映一国的出口在均衡的国际贸易条件下,能够换回多少进口。 不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各国将只部分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同时也要生产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是因为随着某种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呈现递增态势,因此原来在该产量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会因为专业化生产而导致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兴盛于15世纪到18世纪中叶,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因此主张采取奖出罚入的政策,主张取消进口

以避免本国贵金属的流失,鼓励出口以增加贵金属的流入。重商主义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金属的认识。 国际贸易:通常从狭义上讲,国际贸易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而在广义上,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 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者劳务的最大产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在只有两种要素劳动L和资本K的情况下,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可以记做:MRTSLK=-△K/△L 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此外,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对于单一厂商来说,均衡时,即厂商达到利润最大化时,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之比,MRTS=w/r。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一般情况下,生产中的机会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不变和机会成本递减三种情况。 当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凹向原点时,机会成本递增;当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直线时,机会成本不变,根据前面的假设,机会成本用-△Y/△X来表示。

电大国际贸易原理名词解释

1. 保护贸易政策: 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 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 2. 自由经济区:是一国为了发展经济,扩大对外贸易,在国内适当地 区专门划出一定范围,实行豁免海关管制,减免税收等特殊优惠政策的地区。 3. 不等价交换,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以高于或低于商品的国际 价值的价格进行商品交换,实现价值转移以从中进行国际剥削的现象.交换双方用以交换和交换所得的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算的物化劳动量是不相等的.不等价交换的基础是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资本主义国际生产关系. 4. 差价税又称差额税.当某种本国生产的产品国内价格高于同类的进 口商品的价格时,为了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关税,就叫差价税. 成本性外汇管制是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实行复汇率制 度,利用外汇买卖的差异,间接的影响不同商品的进出口. 5. 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 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6. 出口向导也称出口替代发展战略,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 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如加工的初级产 品、半制成品和工业制成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化和整个经济的发展。7. 出口信贷是一国为了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由本国银行提供的一种 优惠贷款。 8. 从价税是按照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计征的关税,计算公式为: 税额=商品总值 ×从价税率 9.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的对外商品交换,它包括进口和出口两部 分,所以也称为进出口贸易或输出入贸易。 10. 对外贸易乘数原理是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将凯恩斯的驼子乘数原理 运用国际贸易的分析中而得出的原理,分析的是一国的对外贸易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11. 对外贸易量:为剔除价格变动对以货币表示的对外贸易额的影响,确 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往往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价格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当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单纯反映对贸易的量,就叫对外贸易量. 12.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对外贸易值 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13. 对外贸易依存度:也称对外贸易系数,系一国的对外贸易值对国民 生产总值的比率,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

国际公法名词解释(1)

国际公法名词解释 1、Hugo Grotius 格劳秀斯 A Dutch senolar and diplomat,is known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law 2、The peace of Westphalia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The peace of Westphalia established a treaty-based system or framework for peace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that endured for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了一个以条约为基础的体系,给欧洲带来了100多年的和平与合作 3、the “declaratory theory of recognition”“承认宣告说” P37 A defined territory ,a permanent population , an effective government, and the capacity to enter into relations with other states, an entity is ipso facto a state once these conditions are met,regardless of what other states do or say 当这些条件(特定的领土,永久性人口,有效运作的政府,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能力)具备时,一个实体就可以依照事实本身成为一个国家,无需取决于其他国家的态度和行为 4、the “constitutive theory of recognition”“承认构成说’ P 37 The theorist contend that only when other states decide that such condition haven been met ,and consequently acknowledge the legal capacity of the new state , is a new state actually constituted . 只有当其他国家认为这些条件都已具备,并最终承认这个新国家的法律地位时,一个新国家才算构成 5、The 1930 Estrada Doctrine 埃斯特拉达主义 P 40 A new government comes to power is wholly a matter if national concern. 一个新政府上台的方式完全属于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 6、The General Assembly 联合国大会 P 46 The only U.N. organ in which all member states have the right to be represented and to vote 联合国大会是联合国唯一的所有会员国都具有代表权和投票权的机关 7、The Security Council 安全理事会P 46—47 The Security Council has “primar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maintenance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It consists of fifteen member states,five of them are permanent members. 安理会的职责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它包含15个理事国和5个常任理事国。 8、double veto双重否决 49 It permits each permanent members to use its first veto to prevent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 resolution as“procedural”and the second veto to defeat the resolution itself. 双重否决容许一个常任理事国运用其第一次否决权,避免一项决议被定性为“程序性”的决议,然后再动用其第二次否决权去挫败这项决议。 9、U.N specialized agencies联合国专门机构 P 52 They are autonomou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having an institution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相对价格:Px/Py为X的相对价格,含义是用Y代替货币作为X的计价单位,表示用一个单位的X与Y进行交换,所能得到的Y的数量。相对价格曲线又可以表示国民收入预算线。 贸易条件:(对出口X的国家来说)。贸易后的国际均衡价格与贸易前的均衡价格差距越大,贸易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贸易利益越大。贸易条件的改善(贸易条件变大)意味着一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交换利益:如果个体之间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或者不同的偏好,通过相互之间的商品交易,他们均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图示:生产者来不及调整产量条件下,消费者福利的改善) 专业化利益:个体或国家可以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较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强调国库和王室成员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寡是衡量国家是否繁荣昌盛的最重要标志。故主张取消进口、鼓励出口。 比较优势:如果,则称A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人均资本存量:是要素禀赋实际衡量的估算值。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两种商品的资本劳

动投入比例为:kx=Kx/Lx,ky=Ky/Ly,若kx>ky ,在相同的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H-O定理: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不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S-S定理的引申(S-S定理在H-O基础上的应用):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罗伯津斯基线():新旧均衡点的连线,向右下方倾斜 偏向出口的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出口部门 偏向进口的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 纯粹的增长利益:在不考虑贸易条件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一国福利的改善 转移支付利益:贸易条件的恶化抵消了部分经济增长利益,这不扽利益一转移支付的形式为他国享有 悲惨增长():如果转移支付的那部分利益超过了经济增长的利益,那么A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前提:偏向出口部门增长、大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出口产品需求弹性低 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特定要素(): 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其他部门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