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原理(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10.2阿基米德原理(学案).doc

八年级物理10.2阿基米德原理(学案).doc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姓名:班级:●知识回顾1、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浮力。

2、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液体密度越大,浮力。

3、结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和。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出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内容;3、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浮力计算。

●自学自测(自学教材53-56页)一、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思考:此实验我们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呢?又该怎么测呢?测量时要注意什么呢?实验步骤如图: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

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 = =公式:F浮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例1、已知物体体积,计算物体所受浮力。

边长为1米的一个正方体铜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如果立方体铜块处于更深的位置,浮力又是多少?如果把这个铜块压扁再让它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把它浸没在酒精中,它受到的浮力变大还是变小?例2.知道浮力,求物体密度。

假设阿基米德在判定皇冠真假时,其中皇冠的重力是10N,完全浸没在水中称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多少?该皇冠的密度是多少?(金子的密度为19.3×103kg/m3)●当堂达标1.将一块重为10N的物体放入一装满水的溢水杯,从杯中溢出3N的水,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A、10NB、3NC、13ND、7N2.铁球的一半浸入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为5牛,铁球受到的浮力为牛。

当铁球全部浸入水中后,它受到的浮力为牛。

3.某同学将一金属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它浸没在水中后,溢出了重3N的水,则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是。

如果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则受到盐水的浮力将 3N。

(填“>”“=”或“<”)4.同材料制成的相同体积的三个小球,放入同种液体中,最后静止时如右图所示,则它们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A F甲=F乙=F丙B F甲<F乙<F丙C F甲<F乙=F丙D F甲=F乙<F丙5.1783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氢气球,体积是620m3.这个气球在地面附近受到的浮力有多大?(已知ρ空气=1.29Kg/m3;ρ氢气=0.09Kg/m3)(g取10N/Kg)6.宪宪从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带回一个“小美人鱼”工艺品,他想知道这个工艺品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导学案》

《阿基米德原理导学案》

《阿基米德原理》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观点和内容;2. 掌握如何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导学内容:1. 阿基米德原理的观点和表述;2.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3. 实验操作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三、导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浮力的观点,引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2. 进修: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观点和表述,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放在水中的物体会浮起来;3. 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并观察实验结果;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讨论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并解决相关问题。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一个容器、水、一个小物体(如橡皮泥);2. 将容器填满水,放入小物体,观察其在水中的状态;3. 记录实验结果,分析为什么小物体会浮起来;4. 思考:如果将小物体换成其他物体,结果会有什么不同?五、实验结果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小物体在水中会浮起来,这是由于水对物体的浮力作用;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在液体表面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量;3.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六、拓展延伸:1. 给学生提供更多实际应用的例子,让他们思考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问题;2.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其他应用途景;3. 引导学生思考,阿基米德原理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七、小结: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如何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息探索和创新。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设计(热门6篇)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设计(热门6篇)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设计(热门6篇)阿基米德原理教案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3.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一、复习提问:1.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2.如何用弹簧秤测出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浮力的大小。

要求学生说出方法,并进行实验,说出结果。

3.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是什么?二、进行新课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浮力产生的原因。

下面来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2.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实验:实验1。

①简介溢水杯的使用:将水倒入溢水杯中,水面到达溢水口。

将物体浸入溢水杯的水中,被物体排开的这部分水从溢水口流出。

用空小桶接住流出的水,桶中水的体积和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相等。

②按本节课文实验进行实验。

用溢水杯替代“作溢水杯用的烧杯”。

教师简介实验步骤。

说明注意事项:用细线把石块拴牢。

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不要使石块触及杯底或杯壁。

接水的小桶要干净,不要有水。

③将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课上出示写好的小黑板)并写出实验结论。

资源库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由几个实验小组汇报实验记录和结果。

总结得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相等。

说明:如果换用其他液体来做上述实验,结论也是一样。

即使物体不是浸没,而是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中,它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也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学生实验本节课文中的实验2。

①明确实验目的: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②实验步骤按课本12-7进行③将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并写出结论。

阿基米德原理学案

阿基米德原理学案

阿基米德原理一、学习目标:1.通过科学探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2. 以极度热情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重点:阿基米德原理难点: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问题。

【课前预习】利用25分钟时间预习课本53—56页,用红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学案;鼓励提前在组内及组间进行相互讨论研究或请教老师,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

二、导入新课:由阿基米德原理的灵感导入新课。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阿基米德原理(重难点)问题1:通过教材图10.2–1的操作,试试看,当饮料罐浸入水中更深、排开的水更多时,浮力是否更大?问题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猜想:讨论:过程:(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a.如图1,放置烧杯,使水正好不溢出b.如图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G.c.如图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桶重G1d.如图4,将石块浸入烧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 ____,石块排开的水从溢水口流到小桶中,当石块完全浸没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e.如图5,测出小桶和排开水的重力G2.则G排=______ ___.f.利用公式F浮=_______ ______,算出石块受到的浮力.g.比较所得的实验数据可得结论:,这就是著名的,用公式表示就是。

问题3:推导理解公式F浮=G排= 适用于1、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注:与物体密度、物体体积无关。

)2、单位:3、关于v排:(1)完全浸没:(2)未完全浸没:针对训练:1.关于阿基米德原理,正确的叙述是:()A.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B.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C.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D.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2.有一个重为5N、体积为300cm3的物体。

《阿基米德原理》学案

《阿基米德原理》学案

高效课堂“12345”教学案课题《阿基米德原理》导学案课时 1 主备人沈国宁时间高效课堂“12345”“1”—“确立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

“2”—落实“两个基本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精细“三个过程”(课前酝课、课中导学、课后反思)。

“4”—研究“四个维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活动方法、学科思想)。

“5”—做好“五个环节”(情境创设——自主探究——知识导学——基础训练——能力创新)。

教学目标1. 通过科学探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2. 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问题。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教学难点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问题一、情境创设阿基米德鉴别皇冠真假的故事引入。

二、探究展示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是:F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导学导学一:1、同学们回顾第一节并通过查找课本53页,完成下列问题:(1).已知的求浮力的方法:。

(2).实验表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和有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越大,液体的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

①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也能自在的漂浮,这是因为死海海水的密度较大,可以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与有关。

②在游泳池里,越往深水区走,越感觉到水向上的浮力越大,可以猜想,物体,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阅读53页,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10.2-1所示,将饮料罐正立着按入水中,饮料罐按入水中越深,所需的力越大,可以猜想,物体________________,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物体的体积与密度的乘积等于_____。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_______有关。

而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跟它的成正比,进一步推想,浮力大小跟有关。

阿基米德原理 导学案

阿基米德原理  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导学稿备课时间:2015.05设计人:孙娜娜总第课时阿基米德原理一、学习目标:1. 通过科学探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2. 以极度热情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二、重点:阿基米德原理难点: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问题。

三、【知识链接】: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同学们想知道阿基米德用什么办法检验出皇冠的真假的吗?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1)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也能自在的漂浮,这是因为死海海水的密度较大,可以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2)在游泳池里,越往深水区走,越感觉到水向上的浮力越大,可以猜想,物体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如图8-2-1所示,将饮料罐正立着按入水中,饮料罐按入水中越深,所需的力越大,可以猜想,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根据猜想,你能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研究吗?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1)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线、铝块、溢水杯、小桶、水(2)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物物;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小桶的重力G桶桶;③将铝块浸没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拉‘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溢出水和小桶的总重力G溢水和桶桶水;⑤计算出铝块受到的浮力F浮和排出水的重力G排。

(3)记录实验数据:物体重G物/N 浸没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N浮力F浮/N小桶重G桶/N小桶和水的重 G桶+水/N排出水的重G排/N分析与论证:F浮= G物—F拉=G排= G桶+水—G桶=(4)归纳总结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____________的浮力,其大小等于它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达为: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5)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阿基米德原理学案

阿基米德原理学案

1 阿基米德原理学案 1. 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 (填方向)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 2. 一个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上,在空气中称时,示数为 27牛 ,把它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为17牛,它受到的浮力是 牛? 3. 探究浮力的大小

圆柱体的 重力/N 浸没后对圆柱体的 拉力 吊桶受到的 浮力F浮 空筒的 重力/N 筒和排出的水的 总重 排出的水的 重力G排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___________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阿基米德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F浮= ___ 将一重为80N的物体,放人一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了30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 4. 将金属块的一半浸没水中,排开了0.6kg的水,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

阿基米德定律用公式还可以表示为: F浮= ____= 5. 一个物体浸入水中排开了1000厘米3的水,求受到的浮力?

阿基米德定律用公式还可以表示为: F浮= == 从公式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只与 和 有关。 6. 一个物体浸入酒精中排开了1分米3的酒精,求受到的浮力?

7. 一个铝球,体积为0、5分米3,如果把这个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8. 重48.06N的铜块,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ρ铜= 8.9×103kg/m3) 2

9. 把重17.8N的实心钢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5.8N,铜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钢球的质量是多沙?钢球的体积是多少cm3?

10. 同样重的铁块甲和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 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因为 ; 11. 一个烧杯装满水,将一个体积为120厘米3的物体放入烧杯中,溢出的水重为1牛,此物体所受的浮力是 。 12. 一物体放入盛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10g酒精, 物体在酒精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学案】9.2 阿基米德原理(第一课时)学案

【学案】9.2 阿基米德原理(第一课时)学案

《9.2 阿基米德原理》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2. 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3. 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完成下列问题:
(一)复习巩固
求浮力大小的方法有:
(二) 新课
小组交流:
1. 质量相等的王冠和金块排开的水体积不等,就说明王冠掺了假,你明白其中
的道理吗?
2. 某同学“探究浮力的大小”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

(2)指出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3. 把图中观察到的弹簧秤和量筒的示数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并完成表格。

实验结论:
四、作业:
1. 巩固阿基米德原理,理解记忆各个公式,预习9.2未学内容。

2. 补充问题:课本93页作业第三题,并补充一问,若已知ρ金=19.3×103kg/m 3,,这顶王冠是纯金的吗?
物 重 物体在水中弹簧秤示数 物体受到的浮力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汗淖尔学校师生共用教学案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物理
执笔:
訾刚 审核: 陈杰 内容: 阿基米德原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总案数 19 备课时间:
2014.4.21
授课时间:
2014.4.22
学生姓名:

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浮力大小等于什么。

(重点)
2、会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计算。

(重、难点)
3、体会实验探究的乐趣,培养科学的探究习惯。

学法指导 “读·议·展·点·练”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浮力的方向是 ,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是物体浸入液体的 和液体的 。

2、浮力的测量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 ,把物体浸人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则浮力F 浮= 。

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53-56页,完成下列问题 )
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用公式表示就是 。

2、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还适用于 。

三、合作探究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探究 1、通过教材图10.2–1的操作,试试看,当饮料罐浸入水中更深、排开的水更多时,汽水罐对手的力会增大还是减小,这说明了什么? 。

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猜想: 。

实验(1)器材: 、 、 、细线、圆柱体(金属块)、水 (2)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圆柱体的重力G 物;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小桶的重力G 桶;③将圆柱体浸没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拉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水小桶的总重力G 桶+水;
图2 图3 图4
圆柱体重物G/N 小桶重G 桶/N 浸没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浮力 F 浮/N 小桶和水的重 G 桶+水/N 排出水的重G 排/N
(3)归纳总结结论:
==排浮G F . 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需要把
气液换成ρρ。

(4)关于v 物与v 排的关系:(1)完全浸没: (2)未完全浸没: 。

3、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有一个重8.1N 的铝块,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g=10N/kg ;33m /kg 107.2×=铝ρ)
四、当堂检测
1、铁球的一半浸入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为5牛,铁球受到的浮力为 N 。

当铁球全部浸入水中后,它受到的浮力为 N 。

2、体积为100cm 3的铜块浸没在水中5米深处,受到水的浮力为 N ;若把它浸
入10米深处受到水的浮力又为 N 。

若把他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 /m 3
的煤油中受到的浮力是 N 。

(g=10N/kg )
3、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它们的质量相同,其密度分别为ρ甲=7×103kg/m 3
,ρ己=14×103
kg/m 3。

甲球挂在甲弹簧秤下,乙球挂在乙弹簧秤下,并让金属球全部浸入水中,则甲、乙两球所浮力之比为 ;两种情况下液体对底部的压强甲 乙(填“>”“<”“=”) (g=10N/kg )
4、不同材料制成的相同体积的三个小球,放入同种液体中,最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它们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 A 、F 甲=F 乙=F 丙 B 、F 甲<F 乙<F 丙 C 、F 甲<F 乙=F 丙 D 、F 甲=F 乙<F 丙 五、拓展提升
1、一木块漂浮在水面时,露出水面部分是它总体积的2/5,放入另一种液体中露出液面部分是它总体积的1/3,求此液体的密度。

(水ρ=33/100.1m kg × g=10N/kg )
六、安全教育:严禁中小学生私自外出钓鱼,因为钓鱼蹲在水边,水边的泥土、沙石长期被水浸泡,而变很松散,有些水边长年累月被水浸泡还长了一层苔藓,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伤的危险。

教后(学)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