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养老院状况概述

国内外养老院状况概述
国内外养老院状况概述

国内外养老院状况的研究概述

【摘要】中国养老体制运行十多年来,对深化改革,维持社会稳定,实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养老制度时间不长,本身还不是很成熟,而快速的老龄化又给我国的养老体制带来了新的问题。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养老制度以及相对成熟,在他们的养老体系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更加注重于对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国内的养老院参考借鉴其他国家的运行模式。以促使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养老制度;国内外;比较;精神文化

一、概述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自古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旧社会甚至在新中国成立最初的几十年里,中国人的观念中都是生得越多越好。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这种古老的观念也渐渐淡化。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开始,中国大都是独生子女,这是中国特有的国情。这种情况导致的一个后果是,中国过早地迈入了老龄化社会。大约在2020左右,当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中年,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时,他们的担子将会比之前的中国子女们更重,因为大多数的80后需要赡养的是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这样的结果,无疑增加了社会负担,给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渐与世界接轨,经济

养老院的现状等

养老院现状: 1.老人概况。院内现有28位老人,年龄在60—90岁之间。其中残疾与孤老的比例为11:17。在院老人中,进院时间最长的达10年,最短的则半年。在院老人的整体身体健康状况一般,2个患有较严重的疾病,其他大部分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少部分老人为身体健康。 在院的大部分老人一年四季逢年过节会有亲人(直系或旁系)前来看望或接回去过节,少部分老人没有亲人或有亲人但常年也没人来看望,这部分老人的情感特别孤独。老人们的日常活动一般是房前走廊上坐坐、和其他老人聊聊天以及在院里闲逛,有少部分老人喜欢经常上街,这会对老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院内尚缺乏娱乐设施,老人在院内除了看电视、打牌和打麻将外,几乎没什么娱乐活动, 2.服务人员。院内现共有服务人员4名,分别为院长、副院长、报账员、勤务工和炊事员。院长和副院长负责院里日常管理活动,如早晚检查在院人数、督促老人的个人卫生和房间卫生等;报账员负责管理院里资金运转、财务上报和发放老人每月零用钱等;勤务工协助管理院里的日常事务、打扫卫生及负责给院里买菜;炊事员负责院里老人和服务人员的膳食管理等事务。 二、存在问题:(位置偏、规模小、设施差、) 养老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在院老人的生活需求,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和问题,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老人的生活状态、提供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主体工程竣工不久,配套设施需进一步完善。 1.院内尚没有小卖部、医务室等设施。老人身体欠佳,加之距离县城较远且上街不安全,没有小卖部使得老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无法购买;建院时间较短,目前尚未设置医务室,也没有配备专职的医护人员,院内老人一旦患病不便医治,平常也无法给老人提供例行的体检服务; 2.院内尚没有规范的晾晒衣被的场所,给老人们生活造成了一定的不便;3.院内建筑缺乏消防设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4.院内尚无绿化地带和老人健身娱乐场所。

云计算技术国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1)云计算技术国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云计算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前景诱人。据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172亿美元,2013年将增长至442亿美元,未来4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平均每年将增长26%。IDC 首席分析师弗兰克吉恩斯认为:云计算服务的普及正处于“跨越鸿沟”阶段。另有预测,云计算的全面普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lO年之前属于发展阶段;201-2013年为市场整合阶段;2014-2015年是该技术成熟并普及的阶段。 当前,全球云计算发展整体呈现以下态势: 一是各国政府日益关注。美国全力推进云计算计划,并重点从https://www.360docs.net/doc/156422198.html,政府网站的改革着手,进一步整合商业、社交媒体、生产力应用与云端TT服务同时,2010年美国联邦预算着重加强了对云计算的安排,美国国防信息系统部门(DISA)正在其数据中心内部搭建云环境,美国宇航局(NASA)推出了一个名为“星云”(Nebula)的云计算环境。日本内务部和通信监管机构计划建立一个大规模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以支持所有政府运作所需的信息系统该系统被命名为“Kasumigaseki Cloud”的基础设施将在2015年完工,目标是集中政府的所有TT系统到一个单一的云基础设施,以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 二是企业加快项目布局。国外云计算技术主要由大型TT企业掌握。美国硅谷目前已经约有150家涉及云计算的企业,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微软、谷歌、I]BM、亚马逊、以及业界领军人物Salesforce 等IT巨头公开宣布进入或支持云计算技术开发(见表二),Salesforce宣布会干20l0年推出https://www.360docs.net/doc/156422198.html,的应用平台,将发展重点由原来的SaaS延伸到PaaS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快捷、更具弹性、

云计算综述报告

云计算综述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摘要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已经成为了IT界的热门技术,甚至被视为将根本改变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革命技术。借助云计算,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瞬息之间,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实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的效能。云计算可以被视为网络计算和虚拟化的融合:即利用网格分布式计算处理能力,将IT资源构筑成一个资源池,再加上成熟的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技术,是用户可以实时的监控和调配资源。 本文主要首先介绍云计算的概念和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然后介绍云计算的原理、核心技术,现状,最后是关于云计算的挑战及其展望。 关键词:云计算虚拟化云存储分布式计算 1 云计算的概念 计算机的应用模式大体经历了以大型机为主体的集中式架构、以PC机为主体的客户/服务器分布式计算架构、以虚拟化技术为核心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及基于Web2.0应用特征的新型架构。计算机的应用模式、技术架构及实现特征的演变史云计算发展的时代背景。 云计算由英文Cloud computing直接翻译而来。这样通俗的得技术术语,却难以找到业界统一的定义。云概念这个术语的诞生和使用纯属偶然,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技术人员都习惯性的将互联网画成一朵“云”来代表,因为这样一来,人们就可以简化网络内部的技术细节和复杂机制来方便讨论新技术。 云计算的定义众多,目前广为认同的一点是,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云计算是一种资源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获得应用所需的资源(硬件、软件、平台)。云计算将计算从客户终端集中到“云端”,作为应用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计算通过分布式计算等技术由多台计算机共同完成。用户只关心应用的功能,而不关心应用的实现方式,应用的实现和维护由其提供商完成,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应用。云计算不是一个工具、平台或者架构,而是一种计算的方式。

中国养老机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养老机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014年5月25日,忆百孝心网携手深圳市罗湖义工协会走进了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老人颐养院,在那里我们贴身体验了颐养院老人们的生活以及居住环境;感受了老人们的快乐与忧愁。作为忆百孝心网的主编,在与老人们的闲谈与相处中,有四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一个是颐养院的生活设施不够完善,二是颐养院一床难求;三是老人们的精神需求无法达到满足;四是农村养老何去何从。 我们把中国的养老院一般被简单的划分为两种,公办的养老机构和民办的养老机构。这两种养老机构都存在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民间出资的的民办养老机构设施完善,服务全面,管理健全,但民办的养老机构瞄准的是养老市场这块蛋糕,在提供服务的目标群体上,将更多的目光关注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部分老人上,大多数收入水平比较的低的老人只能望而止步。普通民众无法享受该项待遇,无法符合社会的需求,并不是适合中国养老行业的现状。 公办办养老机构有着门槛低、数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但因为中国老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存在养老机构设施欠缺、一床难求、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一、生活设施不够完善 中国大多数的养老机构占地面积十分有限,住进去的老人虽然生活上有保障,但是,一些生活设施和娱乐设施却不到位,国家示范的养老机构政策表示:房间入住率和集中供养率达到了85%以上,生产用地人均面积不少于亩,院区绿化不低于可绿化面积的50%。很多的养老机构连租地都是一种困难,更何况是这样的标准呢!国家示范的养老机构包括了“十六个一”的建设。:一片绿地、一片果林、一片菜地、一口鱼塘、一群鸡鸭、一圈肉猪、一间娱乐活动室、一间阅览室、一间理发室、一间医务室、一间室内洗衣房、一个小卖部、一座太阳能浴室、一个沼气池、一处室外活动场地、一项院办支柱经济项目。就上述标准而言,普通的公办养老机构是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标准的。除非是一些民办的高级养老机构,但这些高级养老机构入住的门槛却十分高。 另外,据忆百孝心网调查了解,养老机构内存在专业人员队伍严重缺乏的现象,特别是中高级养老护理员、心理咨询师、康复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基本上是空白。现有养护员基本上是下岗职工或外来打工人员,没有工作技能,年龄偏大,虽然经过简单培训,但接受能力差,观念陈旧,与老人多元化需求相比差距很大。 目前解决所有养老机构生活设施不完善问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中国老年人口庞大,并不是所有老人的需要如此完善的生活设施,我们可以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分成中、低、高档次以及三个档次都有的混合型服务的同时,还要考虑老人需要照顾的程度不同分为健康自理型、需要部分护理型和需要全面护理型的养老设施,使老人能有目的地选择。例如需要全面护理型的老人在营养、护理等方面的需求较大,而在娱乐设施方面的要求较小。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养老院的设施可以有偏重,这样既利于老年人的需求,又有利于资源的高度利用。

国内外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56422198.html, 国内外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作者:胡晨辉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9年第11期 摘要:云计算是当代社会的信息技术的核心,对国家及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 义。云计算在国际上发展时间较短,各国在技术层面的差距较小,中国的云计算发展要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但还有反超的机会。国内应重视对国外云计算发展经验的总结与应用,建立更完善的发展环境来推进云计算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本文对国内外的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国内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国内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1-0031-02 0 前言 云计算依托于信息网络,将信息技术资源以弹性化、动态化的方式进行计算及服务,使用户能根据自身需求来使用信息资源。作为IT资源信息处理新模式,云计算加大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信息化建设的难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基础,也是调整国家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在将数据作为战略性资源的信息化社会,云计算能以更经济、更高效的方式来对数据价值进行挖掘,对国家经济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1 国外的云计算发展环境分析 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在云计算的社会环境上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云计算产业的社会发展环境差异主要在信用体系及隐私保护上有较大的体现,发达国家的信用体系相对完整,更重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美国在用户的隐私保护、信息安全保障方面有很大的工作力度,有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执行标准,也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也有相应的法律制度,营造了效果极强的云计算发展环境。美国的云计算发展环境建设在世界上居于前列,通过立法来保护用户隐私与信息安全,《电子通信隐私法案》《消费者隐私权力法案》及各州的信息安全法,全面地涵盖了用户信息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美国云计算的标准也有系统的规范,对云服务的质量及安全有非常详细的要求。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上,有《消费信用保护法》《信用机会平等法》等多项法律,对云计算环境下的在线零售及其他支付方式中的卡类数据安全风险有很高的关注程度。 欧盟的云计算发展环境营造更重视用户信心的建立。欧盟的云计算联盟发布了《数据安全法律》《云服务合同》等法规来作为云计算环境的指导方针,并在数据隐私保护工作上,发布了一系列的数据隐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云计算用户的安全。欧盟国家在国际云计

中国养老院现状分析

中国养老院现状分析 在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但养老护理人员不论是规模还是专业水平都不能适应这种严峻的现实,目前最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人员。中国社科院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达1.69亿,养老床位250万张,仅占老年人口的1.5%,也就是说中国1000名老人中只有15人拥有养老床位,而发达国家是70人。 公立养老院入院难民营养老院生存困难。民营的养老院为什么会生存困难?第一,它门槛高,这样就导致大量的民营养老院处在灰色地带,因为他没法拿到那个资质证明,按照床位数、人均居住的平米数以及人员相关硬件的门槛,如果投资,是很难达到的,尤其是在社区一级的地带里,他就不能拿到相应的补贴,因为补贴也是按照规模来的。比如50张以上床位,才能够一个床位一年拿到3000块钱的补贴,而且这个补贴更多的也都是在公立养老院里才能拿到,所以相对来说,优势的资源都集中在公立。 现在面临的就是公共服务的短缺问题。整个的社会化养老呈现出三个短缺:第一,是相关法律短缺,仅仅一个就是1999年民政部出台的《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全国的养老床位短缺。在发达国家,床位跟老人的比例是5%到7%,我们是1.5%左右;第三是护理人员非常少。按照老龄化程度,目前我们最少需要护理人员1000万,但是真正的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员只有22万,在这22万里,

真正持证上岗的只有2万人,这个缺口比例是相当大的。那么在人员缺失、法律缺失、机构缺失的情况下,这些老人也没有别的选择。 兴办养老院的入门标准太低国家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够。民办养老机构从建立之初,基础就不是特别牢靠,养老院入门的标准太低,或者说在入门时的执行力度不够,有很多资质、条件、管理水平都没有达到的情况下,就进入了养老行业。养老机构在运行的时候,由于经费的紧张,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落实不够,造成了它们低成本的运行,所以本来应该达到一个较高的服务水平,结果现在因为经费的问题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养老院就达不到这个标准。 据预测,2014年全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亿,每7个人中就有一名老年人,让老人安然养老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养老的社会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按照专家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真正进入到所谓的重度老龄化的阶段,到这个阶段以后,中国的老龄人口是4个多亿,这在全球人口里排第三位了,而且基本上3个人里有1个是老人。到这个阶段以后,如果单纯依靠家庭来养老,肯定是不现实的,那么养老的社会化是一个大趋势,而且是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 让人有尊严的活着,特别是让老人有尊严的活着,是发展经济和社会存在的一个最根本的目的。联合国有一个专门的老年人的基本原则,其中有两个基本原则非常重要,第一个是照顾原则;第二就是尊严原则。

大数据云计算文献综述

大数据云计算文献综述 一个大数据的调查 摘要: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回顾大数据的背景以及当前发展状况。我们首先介绍大数据的一般应用背景以及回顾涉及到的技术,例如:云计算、物联网、数据中心,以及Hadoop。接下来我们着重大数据价值链的四个阶段,也就是:数据生成,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对于每个阶段,我们介绍应用背景,讨论技术难题以及回顾最新技术。最后,我们介绍几个大数据的代表性应用,包括企业管理,物联网,在线社交网络,媒体应用,集成智慧,以及智能电网。这些讨论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概述以及对读者感兴趣的领域的蓝图。这个调查包括了对开放问题和未来方向的讨论。 关键字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数据中心Hadoop 智能电网大数据分析 1、背景 1.1大数据时代的曙光 在过去的二十年,数据在各种各样的领域内爆炸式增长。按照2011年来自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报告,世界上总共的创建及复制的数据量达到1.8zb,在五年内增长了大约九倍[1]。在未来这个数字至少每两年增加一倍。在全球数据的爆炸增长下,大数据这个词主要来描述巨大的数据集。与传统的数据集相比,大数据通常包括非结构化数据,这需要更实时的分析。 另外,大数据也能在发现新价值上带来新优势,帮助我们帮助我们获得一个深入隐藏价值的认识,也导致新挑战,例如,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这样的数据集。

近日,行业产生兴趣的大数据的高潜力,许多政府机构公布主要计划加快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2]。此外,大数据问题往往覆盖在公共媒体,如经济学[3,4],纽约时报[5],和全国公共广播电台[6,7]。这两个主要的科学期刊,Nature和Science,还开通了专栏讨论大数据的挑战和影响[8,9]。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超越一切质疑[10]。 目前,与互联网公司的业务相关联的大数据快速增长。例如,谷歌处理的数据达数百拍字节(PB),Facebook的生成日志数据每月有超过10 PB,百度一家中国公司百度,业务流程有数十PB的数据,而阿里巴巴的子公司淘宝每天的网上交易产生几十太字节(TB)的数据。图1示出的全球数据量的热潮。当大型数据集的数量急剧上升,它也带来了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如下: 图一、持续增长的数据 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IT)使其更容易以产生数据。例如,每分钟有平均72个小时的视频上传到YouTube[11]。因此,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从广泛分布的数据源中收集和整合大量的数据。 云计算和物联网(IOT)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数据的大幅增长。云计算提供了安全措施,访问网站以及数据资产的渠道。在物联网的典范,遍布世界各地的传感器正在收集和传送数据到云端进行存储和处理。这样的数据在数量和相互关系将远远超过对IT架构和现有企业的基础设施的能力,以及它的实时要求也将极大地强调可用的计算能力。日益增长的数据造成怎样在当前硬件和软件的基础上存储和管理如此庞大的异构数据集的问题。

敬老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记录

敬老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敬老院调研实践报告 摘要: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这句歌词吟唱出的几乎是每个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期待。中国以快速步入人口老龄化,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被送进敬老院安享晚年。老人需要的是子女的关爱,在敬老院的生活条件相对而言很好,但是老人也少不了孤独。每到雷锋月来临时,泛滥而至的爱心使他们惶恐不安,因为他们很怕,怕这个月过后他们周围没有志愿者的笑脸,只有冰冷的安静。 关键词:孤寡老人敬老院爱心陪伴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尊老、敬老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之精华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多少敬老、爱老的故事被传为千古美谈。关注老人,关心老人,关爱老人,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则是我们的理想。 每年三月,当雷锋月来临之时,敬老院总会迎来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捐赠,泛滥而至的爱心是他们惶恐不安,因为他们很怕这个月过后他们周围没有志愿者的笑脸,只有冰冷的安静。笔者曾在网上看见湖南理工学院外语系关于奇家岭敬老院志愿者招募的宣传视频,其实老人需要的就是平时的陪伴,一些些的小礼物足以让他们开心好久,学生们的到来总会让敬老院充满阳光,充满欢声笑语。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平时多去关心关心他们,在雷锋月之后的日子里让他们同样感觉到温暖,我们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这些老人谱写生命中最后的美好回忆。 目前我国社会处于尊老尚老以及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为发扬中华民族尊敬老人的美德,为暑假中孤独的老人送去一丝凉风,我们来到了岳阳市岳阳楼区奇家岭敬老院。我们这次的目的主要是慰问敬老院老人,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让他们老有所乐,感受社会对老人的关怀。 二.敬老院基本状况 1.敬老院定义 敬老院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又称养老院。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主办,接收靠福利救济或低收入的老人。苏联的养老院,收养没有法定赡养人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在家生活的老年人。养老院的全部费用由国家负担,个人还可以按规定领取原来享受的养老金或抚恤金的一部分。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五保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6年农业合

天津市中心城六区养老机构现状调查分析

天津市中心城六区养老机构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本文立足当下老龄化社会问题,选取天津市市内六区这一严重老龄化地区为研究范围,系统调研了该地区的养老机构现状。从天津市市内六区养老机构数量、床位数、入住率、供需比及类型划分等方面分类研究,力求对市内六区养老机构现状做以较为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天津市市内六区养老机构现状分析 引言:天津于1988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是我国继北京和上海后第三个老龄化城市,且老年人口始终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增速也在不断加大。其中,天津市市内六区的老龄化程度又明显高于周边郊县,六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均在20%以上,按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天津市市内六区已进入极为严重的老龄化社会。在来势凶猛的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的政策背景下,建立和规范完善的机构养老设施市场,成为当下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论文对天津市市内六区的养老机构现状做以较为详尽的调

研、分类和分析,希望在理清现状的基础上,为天津市机构养老设施市场的下一步建设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1养老机构数量、床位数、入住率与供需比 据笔者2015年7月调查统计,目前市内六区共有养老机构150家,总机构养老床位数17332张,其中,和平区10家,机构养老床位836张,河东区30家,机构养老床位3060张,河西区25家,机构养老床位2765张,南开区28家,机构养老床位5134张,红桥区15家,机构养老床位1557张,河北区42家,机构养老床位3980张。 按照我市“973”养老规划,可计算出各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人数,与各区实际养老床位数相比,可发现现有的养老床位数并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入住需求。市内六区已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人数占有入住需求的老人人数的63.57%,仍有8932名需要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无床可住。按照国家十二五计划中千名老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的规划,目前我市市内六区千名老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是19张,也不能达到十二五计划的要求,在市内六区中,没有任何一个区能达到千名老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的规划,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最高的南开区为25张,排名第二的河北区为

云计算研究现状文献综述及外文文献

本文档包括该专题的:外文文献、文献综述 文献标题:An exploratory study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cloud computing by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作者:Aharony, Noa 期刊:The Electronic Library, 33(2), 308-328. 年份:2015 一、外文文献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cloud computing by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影响云计算采用与否的一个探索性研究) Aharony, Noa Purpose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explores what factors may influence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to adopt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cloud computing in their organization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to what extent does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explain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intentions towards cloud computing, and to what extent do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ognitive appraisal and openness to experience, explain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intentions to use cloud computing. 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 -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Israel during the second semester of the 2013 academic year and encompassed two groups of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librarians and information specialists. Researchers used seven questionnaires to gather the following data: personal details, computer competence, attitudes to cloud computing, behavioral intention, openness to experience, cognitive appraisal and self-efficacy. Findings - The current study found that the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cloud computing was impacted by several of the TAM variable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uter competence. Originality/value - The study expands the scope of research about the TAM by applying it to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and cloud computing and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 traits, such as cognitive appraisal, personal innovativeness, openness to experience and computer competence when considering technology acceptance. Further, the current study proposes that if directors of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s assume that novel technologies may improve their organizations' functioning, they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both the TAM and the issu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se factors may help them choose the most appropriate workers. Keywords: Keywords Cloud computing, TAM, Cognitive appraisal,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Openness to experience Introduction One of the innovations tha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has recently presented is the

上海养老院现状调查及其发展研究

2009年度市西中学研究课课题 课题:上海养老院现状调查及其发展研究 指导老师:张海霞 课题组成员:张尹张韵 陆珉坤奚明悦 2010年5月

上海养老院现状调查及其发展研究 分工 组长:张尹撰写论文,采访老人,撰写问卷内容,问卷发放 组员:陆珉坤撰写论文,与老人对话,做记录拍照,问卷发放 张韵制作PPT及柱形图,做对话记录打印,问卷发放 奚明悦统计问卷调查数据,问卷发放 一、研究目的 我们所研究的是上海养老院问题。选择此课题一是为了清晰地展现如今养老院的现状,并看到一些随着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人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也在日益上升。老年化的现实和养老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其重要性已十分突出,目前城市出现的“空穴家庭和单身老人、无保老人”并因此延伸出来的社会问题无法忽视,由养老而引发的社会、家庭问题更是十分棘手。所以,面对这些社会问题,我们会进行归纳分析,人们对于养老院的质疑和问题我们也会对其进行调查阐明,让人们去了解养老院的真实现状,让人们更好地去了解如今的养老院。 二是通过各种调查研究的方式去看出养老院在未来的发展可行性和前景。由于人们对养老院的看法不一,城市对于养老院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展现养老院的发展前景可以让社会对养老院的建设更加重视,让人们对于养老这一观念有了更充分的思考,有意识的去关注身边的养老情况,对于社会的发展生活也有很大利处。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查阅养老院发展历史 二、问卷调查法:了解公众对养老院的认知与态度 三、访谈调查法:以两个养老院为个案,深入了解养老院的认识。 三、研究过程 (一)实施研究方案 查找资料,以走访养老院并与老人深入对话对话为主,以问卷调查为辅,发放问

[整理版]武汉市民办养老院发展状况调查

[整理版]武汉市民办养老院发展状况调查武汉市民办养老院发展状况调查 武汉市社科院杨莉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与日俱增,许多大中城市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建立健全社会福利网络,发展养老院产业成为迫切之需。 2010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改善老年人生活条件,新建市社会福利院综合大楼,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新增床位按每张床位2000元给予一次性补贴,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以上。每个中心城区新建1家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今年政府为市民办理的十大实事中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一、发展社会养老事业适应老年人口变化的需求 1、武汉市老年人口的现状及特点 按国际通用标准,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以上,社会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武汉市已于1996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目前武汉市老年人口显现出数量大、老龄化快、高龄化的特点。截止2009年12月底,武汉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21.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835.5万人的14.59%,;2009年武汉老龄化程度比2008年增长了6.12%;70岁以上的中高龄老年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46.67%;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13.92万人,100岁以上老年人为800人。 2、中国养老市场的“未富先老”状况 相对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口老化时雄厚的经济实力,中国面临的状况是“未富先老”,即在人均收入很低的情况下人口就已经老化。据统计,1980年,全国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2005年供养比是4:1,预计到2020年,抚养比例将达到2.5:1。

另一方面,医疗保障也是养老服务的最要内容。卫生部曾经有过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但目前老年人看病难、看不起病仍是一个普遍现象。 3、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渐弱化 老年人口增加,独生子女政策,让“四二一家庭”(一对夫妻同时赡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小孩)越来越多。同时经济发展使得住房条件改善,“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空巢老人家庭迅速增加,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正面临困境。远城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出现“三化”(老龄化、少儿化、女性化)并存的局面。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缺位,留守老人不但要自我养老,还要担负隔代抚育责任,特别是贫困老人、病残老人、失地农户老人、独生子女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加严重。 4、社会化养老需求激增 国家的“未富先老”状况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使得目前的养老方式和国办养老福利机构已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的养老需求。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社会养老,福利院因此也越来越俏。在汉口、武昌的中心城区,条件稍好的公办福利院,都是常年满员,有的老人甚至已经排队两年多,仍一床难求。 二、武汉市民办养老福利机构的发展现状 1、政府鼓励、政策支持,民办养老机构数量增加 近年来,由于社会化养老需求激增,武汉市政府在规划立项、资质审批、税收规费、培训用工、社会捐赠、特殊资助等六个方面出台19项优惠政策,鼓励养老服务社会化,采取民办公助的经营方式,补贴民办养老机构。投资养老福利事业的民营资金逐年增多,民办养老院快递扩张。

养老院护理老人基本要求及服务内容之欧阳歌谷创作

养老院护理老人基本要求及服务内 容 欧阳歌谷(2021.02.01) 一、协助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要 食物的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膳食营养,为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喂食和喂水。 排泄的需要:帮助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进行排便、排尿,及时清除排泄物。 舒适的需要:营造安静、清洁、温度适宜的休养环境。 活动和休息的需要:帮助老年人适当活动,并尽可能促进老年人的正常睡眠。 安全的需要:防止老年人跌倒、噎食、误吸、损伤,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爱和归属的需要: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和人际环境,促进老年人的人际交往,帮助老年人及时与家人联系与沟通,并给予精神上的关心。 尊重的需要:运用沟通技巧,维护老年人的自尊,保护老年人的隐私。 审美的需要:协助老年人的容貌、衣着修饰,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内容

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内容有:个人清洁卫生服务、衣着服务、修饰服务、饮食服务、如厕服务、口腔清洁服务、皮肤清洁服务、压疮预防、便溺护理等。 1.个人清洁卫生服务包括洗脸、洗手、洗头(包括床上洗头)、洗脚,协助整理个人物品,清洁平整床铺,更换床单等。 2.衣着服务包括协助穿脱衣裤、帮助扣扣子、更换衣裤、整理衣物等。 3.修饰服务包括梳头、化妆、剪指甲和协助理发、修面等。 4做食服务包括协助用膳、饮水,或喂饭、喂水、管饲等。 5.如厕服务包括定时提醒人厕、协助如厕,使用便盆、尿壶等。 6.口腔清洁护理包括刷牙、漱口,协助清洁口腔、假牙的清洁保养等。 7.皮肤清洁护理包括清洗会阴、擦浴、沐浴等。 8压疮预防包括保持床单位干燥、清洁、平整;定时翻身更换卧位,防局部受压过久,受压部位按摩增进血液循环;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预防皮肤受伤等。 9.便溺护理包括大小便失禁、尿潴留、便秘、腹泻老人的照护,实施人工排便、清洗、更换尿布等。 三、老人生活照料服务要求 1.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提供个人生活照料服务的范围、内容、时间、地点、人员、服务须知。 2.老年人居室做到清洁、整齐,空气清新无异味。

云计算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云计算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摘要:云计算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场合被广泛运用,同各行业逐渐走向深度融合,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引发了人们对云计算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是全面的。文章通过阐述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分析云计算的特点,国内外云计算的发展现状,以及云计算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云计算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云计算;趋势;现状 20世纪60年代,约翰?麦卡锡提出,“计算迟早有一天会变成公用基础设施”,这就意味着计算能力将来有可能和普通商品一样进行流通,这是云计算最初的起源。2007年10月,美国两大互联网巨头IBM和Google,宣布在云计算技术领域的合作。云计算吸引了大众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媒体、公司、技术人员开始追逐云计算。 1 云计算的概述 1.1 云计算的定义 对于云计算的认识,仍在持续的变化之中,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云计算的理解会有些许偏差。但是云计算最基本的概念是相通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它拆分成3个步骤:(1)通过网络将大量的需要处理的程序自动地拆分成

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2)交由多部服务器组成的庞大系统搜寻分析。(3)将分析的结果回传给用户。这样处理能使用户按照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等,并且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2 云计算的特点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上看,云计算系统具有以下几个外部特征。(1)超大规模。云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大型互联网企业能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公司甚至拥有一百多万台服务器,云能让客户拥有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2)虚拟化。云计算虚拟化是指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但用户无需了解,只需要一部终端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实现需要的一切。(3)按需服务。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用户可以按需购买,云可以像自?硭?、电、煤气这些生活用品一样按需计费。(4)可伸缩性。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在一定限度内变动,以适应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变化。(5)服务可度量。云计算资源的优化和控制能力都具备可度量的特征。 2 云计算的发展现状 当前,虽然世界云计算正在蓬勃发展,但是比如安全问题等关键技术还在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还在持续创新。然而,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2016年全球云服务市场规模金额为2 094.8亿美元,2017年全球云服务市场规

中国敬老院现状及养老模式调查研究

中国敬老院现状及养老模式调查研究 ——基于江西省泰和县禾市镇养老院的调查实例一调查主题及意义 我觉得让人有尊严的活着,特别是让老人有尊严的活着,是我们发展经济和社会存在的一个最根本的目的。联合国有一个专门的老年人的基本原则,其中有两个基本原则非常重要,第一个是照顾原则;第二就是尊严原则。 通过在敬老院进行长达半个多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敬老院老人日常生活状况及心理健康情况,通过调查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实地调查泰和县几个敬老院的现状,分析研究探索出一条合理、高效、低成本、准入低的贫困老年人社会救助途径,引起人们对老年人的重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让大学生们以实际行动为老人家送温暖、献爱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青春力量作为己任。 二调查时间 2012年7月7日—2012年7月28日 三调查地点 江西省泰和县禾市镇中心敬老院 四调查过程(暑期社会实践) 1、实践活动背景 中国老龄化已敲响警钟,老年人的健康、养老等方面都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银发族的情感却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人们普遍认为,少年夫妻老来伴儿――不过是个伴儿,却殊不知老伴儿对于一个老年人的重要性。老年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亲情、友情、乡情,更重要的,还有爱情。 2、实践活动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预计到2040年,中国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0%。 为更好的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中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区卫生站、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学校、老年休闲广场等老年服务设施逐渐增加,服

关于养老院老人生活状态的调查报告

关于养老院老人生活状态 的调查报告

关于养老院老人生活状态的调查报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家庭中独处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民生问题。由于子女工作、婚姻等问题,许多老人走进了社区养老院,其心理满足感和生活满意度是我们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 值此国庆假期,特向东陵路的常青藤老年公寓做了一番调查。该养老院是一个小型养老院,属于社区养老院。总床位有90个左右,并未全部使用。院中的老人呈现出男性多女性少的特点,其中70-80岁的老人所占比例较大,达到45%,60-70岁的老人占20%;对老人子女人数调查中发现,两个或以上子女的老人占到60%,只有一名子女的老人占比30%,这些老人选择养老院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减轻子女负担,部分则是喜欢养老院的养老环境或者是家中无人照顾,无奈选择的原因。该养老院老人个人月收入在1000-5000元的比较集中,月收入高的人数比较少。入住养老院的费用承担主要由老人自己担付,仅有15%的入院费用由子女承担。逢年过节时,大多数老人会被接回家里,与家人共享欢乐时光。许多子女或亲人周一次或月一次前来看望,半年以上不来的就会被通知。老人们对院中饮食满意度达90%,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满意度达85%,对生活住宿条件也十分满意。为了增加老人们的生活乐趣,避免他们孤单无聊,通常情况下,院里会组织大家进行各种活动,大多数老人们会参加养老院里的活动,但也有老人不愿参加此类活动。老人们在养老院里的娱乐活动还是很丰富的,大家可以自由分配自己的时间,比如看书、看报、下棋、打牌、唱歌、跳舞、看电视、看电影、散步和锻炼等等。 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该院床位并不是十分紧张,还有一些空床位,可以随时为想入住的老人提供。通过调查我了解到,院中的许多工作人员拥有专业机构认证的专业医疗急救的资格证,部分工作人员曾接受过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培训,如果出现突发事件,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决策。与老人的交流中发现丝丝的无奈和感伤,当提到关于他们的子女是否经常来看他们的时候,老人们有点嘴上虽说:“来呀,儿女经常来看我的啦”之类的话,但脸上却显得十分沮丧。有的泪眼汪汪的,不想说话,让我很痛心。有的则不断地说子女忙,可以理解之类

云计算发展现状分析

1.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是2007年底正式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至今为止,几乎所有的IT行业巨头都将云计算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相关商业媒体也将云计算视为计算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其商业前景和应用需求已勿庸置疑。 云计算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其核心部分依然是云后端的数据中心,它使用的硬件设备主要是成千上万的工业标准服务器,它们由英特尔或AMD生产的处理器以及其他硬件厂商的产品组成。企业和 个人用户通过高速互联网得到计算能力,从而避免了大量的硬件投资。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使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更加类似于使用互联网。从而使企业能够将随时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狭义的云计算指的是厂商通过分布式计算和虚拟化技术搭建数 据中心或超级计算机,以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向技术开发者或者企业客户提供数据存储、分析以及科学计算等服务,比如亚马逊数据仓库出租生意。广义的云计算指厂商通过建立网络服务器集群,向各种不同类型客户提供在线软件服务、硬件租借、数据存储、计算分析等不同类型的服务。广义的云计算包括了更多的厂商和服务类型,例如国内用友、金蝶等管理软件厂商推出的在线财务软件,谷歌发布的Google应用程序套装等。 2.云计算发展国内外现状 IBM于2007年8月高调推出“蓝云(Blue Cloud)一计划。IBM的Willy

Chiu透露,“云计算将是IBM接下来的一个重点业务。"这也是IBM扩张自身领地的绝佳机会,IBM具有发展云计算业务的一切有利因素:应用服务器、存储、管理软件、中间件等等,IBM抓住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机会,提出了“蓝云”计划。2008年8月,IBM斥资3.6亿美元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开始建立云计算数据中心,并将该数据中心称为史上最复杂的数据中心,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IBM还在东京建立了一所新的研究机构,建立帮助用户使用云计算基础设施。该数据中心占地6万平方英尺,预计将于2009年下半年投入运营。IBM表示:“使用该数据中心的用户能够获得空前的互联网计算能力,并获得业内领先的环保优势和成本”。IBM在东京的专家将为大企业、大学和政府提供云计算咨询,帮助他们利用云计算设施,设计云计算应用,以及向他们的用户提供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在2009年的计划中,IBM计划于推出数种云计算服务产品。 Google于2007年10月在全球宣布了云计划,同时与IBM合作,把全球很多大学纳入搿云计算”计划当中。当月,Google与IBM开始在美国大学校园,包括卡耐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马里兰大学等,推广云计算的计划。希望从而降低分布式计算技术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本,并为这些大学提供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及技术支援(包括数百台个人计算机及Blade Center与System X服务器,以及Linux、Xen、Hadoop等开源平台)。而这些学校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开发各项以大规模计算为基础的研究计划。2008年1月30日,Google宣布在台湾启动“云计算学术计划".与台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