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习题与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凡对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
(1)现测得两个共射放大电路空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均为-100,将它们连成两级放大电路,其电压放大倍数应为10000。
( )(2)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独立,( )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 )(3)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影响,( )它只能放大直流信号。
( )(4)只有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晶休管的参数才随温度而变化。
( )(5)互补输出级应采用共集或共漏接法。
( )二、现有基本放大电路:A.共射电路B.共集电路C.共基电路D.共源电路E.共漏电路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
(1)要求输入电阻为1kΩ至2k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2)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M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3)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Ω~200k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4)要求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大于10,输入电阻大于10MΩ,输出电阻小于100Ω,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5)设信号源为内阻很大的电压源,要求将输入电流转换成输出电压,且,输出电阻R o<1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三、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是。
A.电阻阻值有误差B.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C.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D.电源电压不稳定(2)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
A.便于设计B.放大交流信号C.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3)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A.克服温漂B. 提高输入电阻C.稳定放入倍数(4)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共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
A.差B.和C.平均值(5)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 e,将使电路的。
A.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B.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C.差模输入电阻增大(6)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答案3

=
444(������������)
(5)半通角c
由c
1 2
g1
(c
)
可得g1
(������������
)
=
2������������ ������
=
2×0.833 22.5/24
=
1.257,查表,������������
=
60°。
3-9 某高频功率放大器,晶体管的理想化输出特性如图 3-25 所示。已知Vcc 12V , Vbb 0.4V ,输入电压 ub 0.4cost(V) ,输出电压 uc 10cost(V) ,试求:
高频输出功率 Po ;(3)集电极损耗功率 Pc ;(4)集电极效率c ;(5)输出回路的谐振电阻 RP 。 题意分析 此题是利用在临界工作状态已知 ICM 、 gcr 、 Vcc 求出 Ucm ,然后根据
cosc (UbZ Vbb ) /Ubm 计算出c ,查表得0 (c ) 、1(c ) ,则可解出各项值。
由于 A 点在 ubemax 与饱和临界线的交点上,放大器工作于临界状态。集电极电流 ic 和 uce
的波形如图 3-25 所示。
(2)根据动态特性可知,集电极电流脉冲的幅值 ICM 600mA ,而
cosc
UbZ Vbb Ubm
0.5 0.4 0.4
0.25
可得c 75.5 ,查表0 (c ) 0.271,1(c ) 0.457 ,则
而Vbb 由 500 mV 变为 112.135 mV。
3-3 某谐振高频功率放大器,已知晶体管饱和临界线斜率 gcr 0.9s ,UbZ 0.6V ,电 源 电 压 Vcc 18V , Vbb 0.5V , 输 入 电 压 振 幅 Ubm 2.5V , 集 电 极 电 流 脉 冲 幅 值 ICM 1.8A ,且放大器工作于临界状态。试求:(1)直流电源Vcc 提供的输入功率 P ;(2)
计量经济学第三章练习题及参考全部解答

第三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3.1为研究中国各地区入境旅游状况,建立了各省市旅游外汇收入(Y,百万美元)、旅行社职工人数(X1,人)、国际旅游人数(X2,万人次)的模型,用某年31个省市的截面数据估计结果如下:Y = -151.0263 0.1179X1i1.5452X2it=(-3.066806)(6.652983)(3.378064)2 2R2=0.934331 R 0.92964 F=191.1894 n=311)从经济意义上考察估计模型的合理性。
2)在5%显著性水平上,分别检验参数M, :2的显著性。
3)在5%显著性水平上,检验模型的整体显著性。
练习题3.1参考解答:(1)由模型估计结果可看出:从经济意义上说明,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均与旅游外汇收入正相关。
平均说来,旅行社职工人数增加1人,旅游外汇收入将增加0.1179百万美元;国际旅游人数增加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增加 1.5452百万美元。
这与经济理论及经验符合,是合理的。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2)取。
=0.05,查表得t0.025(31 — 3) = 2.048因为3个参数t统计量的绝对值均大于t0.025(31 — 3) =2.048,说明经t检验3个参数均显著不为0,即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分别对旅游外汇收入都有显著影响。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3)取G =0.05,查表得F0.O5(2,28) =3.34,由于F =199.1894 a F0.05(2,28^ 3.34,说明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联合起来对旅游外汇收入有显著影响,线性回归方程显著成立。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3.2表3.6给出了有两个解释变量X2和.X3的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的部分结果:n=14+1=15因为TSS=RSS+ESS 残差平方和RSS=TSS-ESS=66042-65965=77回归平方和的自由度为:k-仁3-仁2残差平方和RSS的自由度为:n-k=15-3=12(2)可决系数为:R2=65965 =0£98834TSS 660422 n -1 ' e215 -1 77修正的可决系数:R 1 "2=1 0.9986n —k送y, 15—3 66042(3)这说明两个解释变量X2和.X3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有很显著的影响,但是还不能确定两个解释变量X2和.X3各自对Y 都有显著影响。
(完整版)第三章金融学利息与利率习题与解答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习题一、名词解说(6 题,每题 4 分)1、利率2、钱币时间价值3、到期利润率4、利润资本化5、公定利率6、利率的限时构造二、单项选择题( 12 题,每题 1 分)1、在众多利率中,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实质利率 B .浮动利率 C .日利率 D .基准利率2、西方国家的基准利率是。
A.再贷款利率 B .再贴现利率C.伦敦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D .国库券利率3、我国居民储蓄利率是。
A.官定利率 B .浮动利率 C .市场利率 D .优惠利率4、年息 5 厘,是指年利率为。
A. 5% B. 50% C. 0.5% D . 0.05%5、目前在我国,哪一个利率是市场利率。
A.居民储蓄藏款利率 B .贷款利率C.同业拆借利率D.活期存款利率6、马克思经济学以为利息是。
A.劳动者创办的B.根源于地租C.放弃钱币流动性的赔偿D.放弃钱币使用权的酬劳7、权衡利率最精准的指标平常是。
A.存款利率 B.贷款利率 C.到期利润率D.基准利率8、名义利率适应通货膨胀的变化而变化应。
A. 同向,同步B. 同向,不同样样步C.不同样样向,但同步D.不同样样向,不同样样步9、随市场供求变化而自由改动的利率就是。
A.固定利率B .浮动利率C .市场利率D .名义利率10、当经济处于“流动性骗局”时,扩大钱币供应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是。
A. 利率上升B. 利率不变C. 利率降落D. 先上升后降落11、在可贷资本理论中,若政府赤字经过刊行债券填补,赤字增添意味着。
A.利率上升B.利率降落C.利率不变D.利率难以确立12、凯恩斯以为利率是由所决定。
A. 资本供求B. 借贷资本供求C.利润的均匀水平 D . 钱币供求三、判断题( 12 题,每题 1 分)1、在通胀条件下,市场上各样利率均为名义利率。
2、公定利率即政府确立利率。
3、有违约风险的公司债券的风险溢价必然为负,违约风险越大,风险溢价越低。
4、切割市场理论以为利润率曲线的形状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短期利率改动的预期。
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3章 力学基本定律与守恒律 习题及答案1.作用在质量为10 kg 的物体上的力为i t F)210(+=N ,式中t 的单位是s ,(1)求4s 后,这物体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2)为了使这力的冲量为200 N ·s ,该力应在这物体上作用多久,试就一原来静止的物体和一个具有初速度j 6-m ·s -1的物体,回答这两个问题.解: (1)若物体原来静止,则i t i t t F p t 1401s m kg 56d )210(d -⋅⋅=+==∆⎰⎰,沿x 轴正向,ip I imp v111111s m kg 56s m 6.5--⋅⋅=∆=⋅=∆=∆ 若物体原来具有6-1s m -⋅初速,则⎰⎰+-=+-=-=t tt F v m t m F v m p v m p 000000d )d (,于是⎰∆==-=∆t p t F p p p 0102d,同理, 12v v ∆=∆,12I I=这说明,只要力函数不变,作用时间相同,则不管物体有无初动量,也不管初动量有多大,那么物体获得的动量的增量(亦即冲量)就一定相同,这就是动量定理. (2)同上理,两种情况中的作用时间相同,即⎰+=+=tt t t t I 0210d )210(亦即 0200102=-+t t 解得s 10=t ,(s 20='t 舍去)2.一颗子弹由枪口射出时速率为10s m -⋅v ,当子弹在枪筒内被加速时,它所受的合力为 F =(bt a -)N(b a ,为常数),其中t 以秒为单位:(1)假设子弹运行到枪口处合力刚好为零,试计算子弹走完枪筒全长所需时间;(2)求子弹所受的冲量.(3)求子弹的质量. 解: (1)由题意,子弹到枪口时,有0)(=-=bt a F ,得ba t =(2)子弹所受的冲量⎰-=-=tbt at t bt a I 0221d )(将bat =代入,得 ba I 22=(3)由动量定理可求得子弹的质量202bv a v I m == 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球,在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1/4圆弧形滑槽中从静止滑下。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三章)

第三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1. 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1)两种分子酸HX 溶液和HY 溶液有同样的pH ,则这两种酸的浓度(3mol dm -⋅)相同。
(-) (2)0.103mol dm -⋅NaCN 溶液的pH 比相同浓度的NaF 溶液的pH 要大,这表明CN -的b K 值比F -的b K 值大。
(+)(3)有一由HAc Ac --组成的缓冲溶液,若溶液中()()c HAc c Ac ->,则该缓冲溶液抵抗外来酸的能力大于抵抗外来碱的能力。
(-)(4)2PbI 和3CaCO 的溶度积均近似为10-9,从而可知在它们的饱和溶液中,前者的2Pb +浓度与后者的2Ca +浓度近似相等。
(-)(5)3MgCO 的溶度积均为66.8210s K -=⨯,这意味着所有含有固体3MgCO 的溶液中,223()()c Mg c CO +-=,而且2263()() 6.8210c Mg c CO +--⋅=⨯。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往13dm 0.103mol dm -⋅HAc 溶液中加入一些NaAc 晶体并使之溶解,会发生的情况是 (bc ) (a )HAc 的α值增大 (b )HAc 的α值减小(c )溶液的pH 值增大 (d )溶液的pH 值减小(2)设氨水的浓度为c ,若将其稀释1倍,则溶液中()c OH -为 (c) (a ) (b )(c (d )2c (3)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浓度均为0.013mol dm -⋅,按它们的渗透压递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a )61262HAc NaCl C H O CaCl ---(b )61262C H O HAc NaCl CaCl ---12c(c )26126CaCl NaCl HAc C H O ---(d )26126CaCl HAc C H O NaCl ---(4)设AgCl 在水中,在0.013mol dm -⋅2CaCl 中,在0. 013mol dm -⋅NaCl 中,以及在0.053mol dm -⋅3AgNO 中的溶解度分别为0s 、1s 、2s 和3s ,这些量之间对的正确关系是 (b ) (a )0123s s s s >>>(b )0213s s s s >>>(c )0123s s s s >=>(d )0231s s s s >>>(5)下列固体物质在同浓度223Na S O 溶液中溶解度(以13dm 溶液中223Na S O 能溶解该物质的物质的量计)最大的是 (c) (a )2Ag S (b )AgBr (c )AgCl (d )AgI3、填空题在下列各系统中,各加入约1.00g 4NH Cl 固体,并使其溶解,对所指定的性质(定性地)影响如何?并简单指明原因。
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章 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习题与答案3.1 问答题:1.什么是反馈?答:在电子线路中,把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以某种方式反送回输入回路,与输入量(电压或电流)进行比较的过程。
2.什么是正反馈?什么是负反馈?放大电路中正、负反馈如何判断?答:正反馈:反馈回输人端的信号加强原输入端的信号,多用于振荡电路。
负反馈:反馈回输入端的信号削弱原输入端的信号,使放大倍数下降,主要用于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反馈极性的判断,通常采用瞬时极性法来判别。
通常假设某一瞬间信号变化为增加量时.我们定义其为正极性,用“+”表示。
假设某一瞬间信号变化为减少量时,我们定义其为负极性,用“-”表示。
首先假定输入信号某一瞬时的极性,一般都假设为正极性.再通过基本放大电路各级输入输出之间的相位变化关系,导出输出信号的瞬时极性;然后通过反馈通路确定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最后由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判别净输入是增加还是减少。
凡是增强为正反馈,减弱为负反馈。
3.什么是电压负反馈?什么是电流负反馈?如何判断?答:根据反馈信号的取样方式,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凡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压,称为电压反馈;凡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流,称为电流反馈。
反馈信号的取样方式的判别方法,通常采用输出端短路法,方法是将放大器的输出端交流短路时,使输出电压等于零,如反馈信号消失,则为电压反馈,如反馈信号仍能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这是因为电压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如输出电压为零,则反馈信号也为零;而电流反馈信号与输出电流成比例,只有当输出电流为零时,反馈信号才为零,因此,在将负载交流短路后,反馈信号不为零。
4.什么是串联负反馈?什么是并联负反馈?如何判断?答: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分别加在两个输入端,是串联反馈;加在同一输入端的是并联反馈。
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减小的,是负反馈。
判断反馈的极性,要采用瞬时极性法。
3.2 填空题:1.放大电路中,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可以引入直流负反馈;如果要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交流负反馈;希望扩展频带,可以引入交流负反馈;如果增大输入电阻,应引入串联负反馈;如果降低输比电阻,应引入电压负反馈。
第三章部分习题解答

(b) ( A + B)(AB ) = AAB + BAB = AB
(c) ABC(B + C ) = ( A + B + C )(B + C ) = C + B( A + B ) = C + AB
(d) A + ABC + ABC + CB + CB = A(1 + BC + BC) + C(B + B ) = A + C
L3 = A3 ⊕ C
可分别用异或门、三态门设计逻辑电路,如图题解 3.4.4a、b 所示。
图题解 3.4.4
7
3.4.7 某雷达站有 3 部雷达 A、B、C,其中 A 和 B 功率消耗相等,C 的 功率是 A 的两倍。这些雷达由两台发电机 X 和 Y 供电,发电机 X 的最大输出功 率等于雷达 A 的功率消耗,发电机 Y 的最大输出功率是 X 的 3 倍。要求设计一 个逻辑电路,能够根据各雷达的启动和关闭信号,以最节约电能的方式启、停 发电机。
X = ABC + ABC + ABC + ABC = AB ⊕ C + B A ⊕ C
Y =AB+C 由逻辑表达式可设计出最节约电能的发电机启、停方式的逻辑电路,如图 题解 3.4.7b 所示。
表题解 3.4.7
A
B
C
X
Y
0
0
0
0
0
0
0
1
0
1
0
1
0
1
0
0
1
1
0
1
1
0
0
1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权数起作用的前提之一是各组的变量值必须互相有差异
E. 权数起作用的前提之一是各组的频率必须有差别
10.下面时期指标有(BCDE )
A 耕地面积 B 播种面积 C 扩大的耕 地面积 D 新建的住宅面积 E国民生产总值
11.有5个经济指标:
A 进出口贸易总额 B储蓄存款余额 C平均 工资 D股票价格 E年末工人数 属于总量指标有( ABE ),时点指标有 ( BE )。
得分组合 0, 0 0, 1 0, 2 1, 0 1, 1 1, 2 2, 0 2, 1 2, 2
得分和x 0 1 2 3 4 合计
得分和
频率
0 1 2 1 2 3 2 3 4
频率 0. 06 0. 17 0. 33 0. 29 0.15 1
0. 06 0. 08 0. 06 0. 09 0. 12 0. 09 0. 15 0. 20 0.15
年 收 入 水 平 2 万元以下 20 以下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 以上 合计 恩 格 尔 系 数 % 0 0 15 26 48 35 16 140 2——5 万元 0 24 60 96 57 35 8 280 5 万元以上 6 14 32 15 9 4 0 80
1.在下列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 数.( ADE)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 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2.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变异程度, 就必须计算(D ) A.平均差 B. 全距 C.均方差 D.变异系数 3.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C ) A. 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大小 B. 权数的绝对数大小 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 D.总体单位总数的多少
甲射手
得分 x1 0 1 2 频率(%) 20 30 50
乙射手
得分 x2 0 1 2 频率(%) 30 40 30
若用有关性质,非常简单:
2 0.61 x1 1.3,1
xf x 0 0.06 4 0.15 2.3 x x x x 1.3 1 2.3 1 2 1 2 1 f ( x x )2 f 2 2 0.61 0.6 1.21 1.21 2 12 2 f x1 x2
4.三种白菜,一种是每斤1元,一种是每斤1.5元,一种是 每斤2元,计算各买一元的平均价格,公式是( C ) 1 x n n B. x C. A. n x D . n 1 x
5.是非标志不存在变异时,意味着:(BCD ) A.各标志值(1或0)遇到同样的成数(0.5) B.总体所有单位都只具有某属性——只运用变量值“1” C.总体所有单位都只具有某属性——只运用变量值“0 D.所计算的方差为0 E.所计算的方差为0.25
6.能够把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都加以综合起来,以便对 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有客观全面评定的指标有(AC ) A.平均差 B.算术平均数 C.标准差 D. 全距 E.众数和中位数
7. 某地区1月份一级大米每公斤3.6元,二级大米每公斤3.0元, 2月份大米销售价格不变,但一级大米销售量增加13%,二级 大米销售量增加10%,2月份大米的平均销售价格是(B)
A. 不变 B. 提高 C. 下降 D. 无法确定 8. 市场上有三种价格不同的水果,则各买一公斤和各买一元的 平均价格(C)。 A. 两者相等 B. 前者低于后者 C. 前者高于后者 D. 无法判断 9. 下列关于权数的描述,正确的有( ABDE) A. 权数是衡量相应的变量对总平均数作用的强度 B. 权数起作用在于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大小 C. 权数起作用在于次数本身绝对值的大小
计算:
1.设甲乙两公司进行招员考试,甲公司用百分制记分,乙公 司用五分制记分,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甲公司
百分制组别 参考人数(人)
乙公司
五分制组别 参考人数(人)
60分以下 60——70 70——80 80——90 90分以上
1 15 20 12 2
1 2 3 4 5
1 3 13 17 16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有关指标以说明哪个公司招员考试的成绩比较 整齐
2 0.6 x2 1, 2
1.21 1.1
x1 x2
1.21 1.1
xf x1 1 1 15 0 25 0 7516 55.7857(%) 140 f1 ( x1 x1)2 f1 (15 55.7857)2 0 (75 55.7587)2 16 2 1 131.5255(%2 ) 140 f1 x f x3 f 3 37.375(%) 第 x2 2 2 46.5357(%) 第 x 3 f2 二 f3 三 2 2 组 2 ( x2 x2 ) f 2 2 149.4273(%2 ) 组 3 ( x3 x3 ) f 3 150.6094(%2 ) 3 f2 f3 i2 131.5255140 149.4273 280 150.609480 144.6039(%2 )
合计 6 38 107 137 114 74 24 500
1.
x甲
xf f
74.8
甲 8.829 乙 0.993
x乙
xf f
3.88
8.829 V甲 0.118 x甲 74.8
0.993 V乙 0.256 x乙 3.88
2.甲、乙两射手的得分的所有组合如下:
• 2.甲、乙两射手得分的频率分布分别如下表:
甲射手
得分 0 1 2 频率(%) 20 30 5
• 求两射手得分总和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3.根据某城市居民家计调查结果,将500户居民按年收入水平 分组后,分别观察其恩格尔系数,整理得如下资料。试以恩格 尔系数作为考察变量,利用上表资料分别计算该变量的总方差, 组内方差和组间方差,并验证三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