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资料----有趣的汉字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生字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

三、开展猜字谜活动或举
办趣味汉字交流会。
交流会中每个人的分工要明确,流程要清楚;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除了用展板、手抄报、电子演示文稿等,还可以表演、背诵。还要积极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比如,展示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对联时,可让其他同学一起朗读、背诵,让没有搜集体现汉字趣味材料的学生在互动中充分感受汉字的趣味。
材料中谐音的字词:
照旧(舅)无(吴)用
开动(冻)了有言(盐)在先名(鸣)声在外
老虎拉车——谁敢(赶)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瓶)膝盖上钉掌——离题(蹄)太远雨打黄梅头——倒霉(梅)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4.“枇杷”和“琵琶”
课本解读
1.笑话
笑话,意思是引人发笑的话或事情。其篇幅短小,故事情节简单而巧妙,往往出人意料,给人幽默风趣的感觉。大多揭示生活中乖谬的现象,具有讽刺性和娱乐性。
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三单元
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
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
第1课时
第2课时
感受汉字的趣味,产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了解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能搜集字谜,开展一次猜字谜活动;能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状元成才路
象形法是把汉字的笔画比拟成事物,猜这种字谜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如,“河边一蜻蜓,天上双雁飞”,猜两个字。蜻蜓是细细长长的,两个翅膀一个头,形状像个“干”字,加上“河”边的三点水,就是“汗”。双雁形状像“从”,天的上面是一横,合起来就成了“丛”。
意会法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联想。比如,“客满”,猜一个字。“客满”就是人太多,谜底就是“侈”。
《门内添“活”字》讲述了发生在曹操和杨修之间的一个和字谜有关的故事。曹操用“门”里加个“活”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杨修通过字谜成功解读了曹操的心意。这个故事进一步表现了汉字在字形、字义方面的特点,反映了字谜游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字谜文化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综合实践活动《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有趣的汉字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对汉字产生兴趣,提高他们的汉字识读能力。
本文将介绍《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包括引言概述和正文内容。
正文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流程、活动评估和活动延伸。
引言概述:《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汉字识读能力。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意义,培养对汉字的热爱和认同感。
一、活动目标:1.1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通过有趣的游戏和互动,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汉字学习中。
1.2 提高学生的汉字识读能力:通过活动中的汉字解读和拼音配对等环节,提高学生的汉字识读水平,培养他们对汉字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和互动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协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2.1 准备游戏道具:准备足够的汉字卡片、拼音卡片和游戏道具,以便学生进行游戏和互动。
2.2 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人数适中,以便进行小组合作和互动。
2.3 制定活动规则:制定明确的活动规则,包括游戏流程、奖惩机制等,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活动流程:3.1 游戏环节:通过游戏道具,让学生进行汉字解读和拼音配对的游戏,以培养他们对汉字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3.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任务,如编写汉字故事、创作汉字歌曲等,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3 汇报展示: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成果,以激发更多的学习动力。
四、活动评估:4.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在汉字学习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2 教师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进行评估和点评,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建议,以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有趣的汉字》教案(精选7篇)

•••••••••••••••••《有趣的汉字》教案《有趣的汉字》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趣的汉字》教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趣的汉字》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汉字的一些基本知识,并能根据汉字的意思用生活中的物品拼出相应的汉字。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通过学习对汉字进行美化和装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有心,就能发现。
教学重点:1、利用各种方法,对汉字进行美化和装饰。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在学习中能创造出具有创意的汉字。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各种物品(沙子、海螺壳、绳、线、硬币、花生、豆······)3、范画学具准备:双面胶、彩纸、画笔、颜料、剪刀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二、教授新课1、发现感受①出示沙子师:“这是什么?”“看仔细了,老师来个超级变变变!”迅速用沙子制作成一个“沙”字。
展示给学生欣赏。
②出示扁豆“这是什么?”用扁豆拼成一个“豆”字,并展示。
“怎么样?”“有趣吗?”③欣赏师:“我们再来看一些。
”播放课件④讨论“这些作品中你们发现了什么?”⑤反馈“你们想试试?”学生制作(小组同学合作完成)讲评2、增长知识,培养感情①师:“我们刚才用物品制作了汉字,哪我们使用的汉字是这样形成的吗?”“谁知道汉字是怎样来的?”“我们来看短片,在这里能学到很多知识。
”②欣赏短片③“在这片子中你学到了什么?”④反馈⑤“我们的祖先创造出这么神奇的汉字,你觉的怎样?”⑥“那我们刚才创造出的汉字觉的怎样呢?”“想不想再学习几种方法创造出更有趣的汉字?”3、学习体验①出示汉字“果、伞、笔”②师:“这些字能用刚才的方法吗?”“用什么方法呢?"③小组讨论④反馈“把字的局部笔画进行变化。
2018新苏教版三年级上综合性学习:有趣的汉字

试着找一个喜欢的字编一个字谜故事吧!
1、一小黑狗,不叫也不吼。
默
哭 乒、乓 告
2、一只狗,两个口,谁遇它,谁发愁。
3、他俩差点都当兵。 4、一口咬掉牛尾巴
5、多一笔,教学生,少一笔,带士兵。 师、帅
6、再会。
观
我来玩一玩 有人给字形相像的两个汉字编了有趣的 对话,读一读。 1、“日”对“曰”(yuē)说:“兄弟几日不见胖 了不少呀!” 2、“个”对“人”说:“不比你们年轻人,没手杖 寸步难行了。”
许多汉字字形非常相近,胖一点或瘦一点, 长一点或短一点,就成了另一个字。
1、“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就 身价百倍了。” 2、“长”对“张”说:“你没事整天背张弓干 吗? 3、“全”对“金”说:“你那两点,就真的那么 值钱?” 4、“旦”对“但”说:“胆小鬼,还请什么保镖!”
你也来试一试吧!
综合性学习
一封战书
传说古时候有两个部 落打仗。有一天,一个 部落寄给另一个部落 的王子一封信,信上画 着一幅图。看看图上 画了什么?
画面上有一只鸟, 一只土拨鼠,一只青蛙, 还有正对着它们的五 支箭。 你能猜出来部落首领想 说什么吗? 如果你们不像鸟那样飞上天,像青 蛙那样逃跑,像老鼠那样躲藏,那么 我们就一定会用箭将你们消灭!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博大而神奇,是中国文化 的象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都应该热爱自己的文字。
1、结绳记事:上古 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事大,大结其绳;事小, 小结其绳,之多少,随 物众寡。
2、刻契记事:在木 头、竹片、石块上 刻画各种符号,表示 一定的意思。
仓颉(jié)造字
传说中仓颉是黄帝手下 的一个官,他生有“双瞳四 目”。仓颉到南方巡狩,受到 “羊马蹄印”启发,按照天 上日月星辰的分布,地上山 川河流的样子,鸟兽虫鱼的 模样,草木器具的形状,描 摹绘写,造出各种不同符号。
《有趣的汉字》

2、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步骤
① 选题——确定学习内容 ② 策划——制定学习计划 一般包括:确定活动主题,明确目的要求; 商定活动的形式;安排时间,合理分工;确定 学习成果的表达和交流方式。 ③ 实施——组织开展学习活动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要时时关心,给 予即时性点拨指导。 ④ 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⑤ 评价——全面总结与提高
阅读主题 第 一 板 块 汉字之趣
阅读材料
汉字之源
汉字之奇
第 二 版 块
汉字之用 汉字之美 汉字之情
字谜七则 有趣的谐音(歇后语 笑话) 仓颉造字 “册”“典”“删”的来历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的发现 一点值万金 街头错别字 赞汉字 书法作品欣赏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有趣的汉字
我们平时看书、读报、写信、作文, 都离不开汉字。你了解关于汉字的哪些 知识?
结 绳 说
河图洛书说
八卦说
汉 字 的 来 历
仓颉造字说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 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 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 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 “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 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 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 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 者。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 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 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 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 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 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 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你一定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吧!让我 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 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 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 做些力所能及有事。
综合性学习—有趣的汉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有趣的汉字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难点: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四、教学时间:第六课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一定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这节课,我们就来汇报大家开展学习活动的情况。
今天,老师要退居幕后,让我们每个同学成为活动的主角。
首先有请主持人上场。
二、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师:同学们知道今天展示活动的主题是什么吗?(有趣的汉字)对,说起汉字,他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也各不相同,下面有请第一小组给我们说一说汉字的历史吧!(一)介绍汉字的历史1、组长(蒋子乙”:大家好,我是第一学习小组的组长蒋子乙,我们有16名组员,主要给大家展示汉字的历史。
我们先分头找资料,把在网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在一起,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把资料制成了幻灯片。
下面,由我来给大家介绍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接下来由杨雨欣同学给大家介绍几种字体不同的特点。
)2、杨雨欣:(甲骨文、金文、篆书)现在请王冬梅同学给大家介绍另外几种字体的特点。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汉字》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4.“册”“典”“删”的来历
习题解答 (1)我知道“册”“典”“删”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了。 点拨:古时人们常常将一篇文章写在一大块竹片上,卷起来捆好, 就是一“册”。古人根据竹片穿起来的形状,创造了“册”字,在
甲骨文和金文中,“册”的字形是
、
,后来逐渐演变,形成
了现在的“册”字。“典”是重要的、特殊保存的、作为典范来遵 守的文册,古人就在“册”字的下面加上“双手”或“底座”的形
底。这四个文字谜的谜底分别是“日、香、立、曼”。 ⑤⑥是画谜。其中⑤画的是一个人(亻)靠着一棵 树(木),谜底是“休”;⑥画的是一个钟表,根据钟表 所指的时间,可以猜出谜底是“斗”。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⑦是动作谜。篮球运动员指指前面的两棵树,暗示
两个木,二木合在一起为“林”,因此篮球运动员姓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一、综合性学习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的来 历三项内容。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围绕 “有趣的汉字”这一主题,开展交流、汇报活动。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活动内容】 1.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
2.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
话,和组内同学交流。 3.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 4.通过其他活动,体会汉字的神奇、有趣。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活动方法】
1.由于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内容较多,因此,班级可以根据
实际情况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2.各小组在活动前应认真学习“阅读材料”,初步了解汉字的
相关知识。
3.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订活动计划,做好人员分工。 4.各小组可以围绕活动内容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5.每项活动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制订活动计划;开展社会 调查或资料搜集活动;组内交流、整理与展示。
综合实践活动《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有趣的汉字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增加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有趣的汉字》活动的计划和实施方法。
一、活动目标1.1 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1.2 增加学生对汉字的理解。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意义,提高对汉字的认知水平。
1.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团队合作和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2.1 确定活动形式。
可以采用游戏、互动问答、拼字比赛等形式,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
2.2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
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预其中。
2.3 准备活动材料。
根据活动形式的不同,准备相应的游戏道具、题目和奖品等,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活动实施3.1 游戏环节。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猜字游戏”、“拼字接龙”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理解。
3.2 互动问答环节。
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回答,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3.3 创意设计环节。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一些有趣的汉字图案或者故事,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活动总结4.1 总结活动成果。
在活动结束后,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选,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4.2 反思活动过程。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活动中的收获和难点,以及对活动的改进意见。
4.3 活动延伸。
可以鼓励学生继续参预与汉字相关的活动,如汉字书法、汉字故事创作等,进一步提高对汉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有趣的汉字》活动,学生可以在游戏和互动中增加对汉字的兴趣和理解,培养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活动的总结和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汉字的认知水平和应用能力。
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能够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故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资料----有趣的汉字
【汉字的发展】
1 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2 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3 大篆
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文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
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
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
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
4 小篆
也叫“秦篆”。
通行于秦代。
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
5 隶书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6 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
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始于东汉。
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盂附)等。
7 草书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
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8 行书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
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汉字字体】
目前可将各类汉字的字体分为三大类型。
第一类是从宋代活字印刷发展起来的宋体、黑体(包括粗、细等线体)等;第二类是由书法演变而来的字体,如楷体、仿宋体、行楷、隶体、魏体、舒体、颜体、瘦金体以及钢笔书写的字体等;第三类是属于美术字体,如综艺、美黑、琥珀、水柱等。
其他字体多是属于以上三类字体的变异,例如:由宋体演变的大标宋、小标宋、报宋、长宋、中宋、姚体等;由黑体演变而成的大黑、平黑、粗黑、等线体(包括粗、中、细等线体,后又演变出粗、准、细圆体)等;由楷体、仿宋体等演变而来的中楷和细仿宋等;由黑体和宋体演变而来的美黑;由隶体演变而来的隶变体等。
【造字原理】
汉字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
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指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
如卜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
形声:此乃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特有的音。
例如:胡,这个字也可为一个字根,结合不同的属性字根,可合成为:蝴、蝴、湖、葫、瑚、醐等等,而以同样的发音(也有的只有声母一样),表达不同的事物。
但形声字,也因古今语言音韵变迁,不少古代同类形声字在今天的官话已无共同音素了。
会意:这个造字法,是将两个字根组合起来,使衍生出新的含意。
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
“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都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
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汉代许慎解释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这怎么说呢?此二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
假借:这法简言之,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
一般来说,是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
例如:“又”,本来是指右手(最早可见于甲骨文),但后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