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矿床的主要类型
中国银矿床地质控矿规律及若干找矿方向

中国银矿床地质控矿规律及若干找矿方向摘要: 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对我国银矿产出和分布的控制特点和规律:银矿赋矿地层以泥盆系最多,其次是中元古界、石炭系等,按赋矿岩性则以碳酸盐岩最多,变质岩次之;古老地块边缘裂陷槽和增生带、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多组构造汇聚部位及陆相断陷盆地是我国银矿产出和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海相火山岩、陆相火山岩、侵入岩控制着我国不同地区和类型的银矿产出。
分析了我国大型、超大型银矿的找矿前景和方向,提出川大型、超大型银矿的重要找矿区,继续加强我国陆相火山岩型大型、超大型银矿的寻找和研究;重视在萤石矿床分布区、黑色岩系分布区找银矿及火山岩地区找银锰型矿床;充分利用银矿找钨、锡等其他矿种。
关键词:银矿;大型矿床;控矿规律;矿床类型;找矿方向地层对银成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为赋矿围岩和矿源层两方面。
不同岩性的围岩对银矿体的类型、定位、展布和形态也有影响,例如当围岩为渗透性差的砂砾岩、致密的厚层状石英岩等地质体,构造裂隙不发育时,可成为矿液的封闭层,使上升的热流体不易逸散,有利于矿液在岩体顶部及近接触带围岩中富集;当围岩含银较高夹有沉积黄铁矿、菱铁矿层时,经热液叠加改造可形成似层状含银含铜黄铁矿体或含银含铜磁铁矿体等;当顶板围岩为泥岩,泥质和硅质岩、凝灰岩等密封性好,围岩中又有碳酸盐岩存在时则形成斑岩型矿化与接触交代型矿化同体共存的矿床。
一、控矿特点和规律1.1古老地块边缘裂陷槽和增生带控矿我国的银矿分布总体而言离不开固定的几个板块周边,从地区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的银矿储备要对于西部地区。
几个大型银矿通常围绕着华北地块、杨子地块以及塔里木、华夏等地块区域。
这些区域在远古时期为地壳活动频繁区域,在该地区的地城勘测中通常有裂隙或者凹陷增生的特点。
在地层凹陷的地区通常因为板块变动存积了大量的熔岩和火山碎屑,因此在该地区形成了大量的掺杂了银、铜、铅锌等硫化物的矿床。
1.2陆相断陷盆地控矿银矿多围绕盆地外围分布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如何加强实物地质资料档案中的银矿床实物资料管理

如何加强实物地质资料档案中的银矿床实物资料管理摘要根据中国银矿资源特点,包括时空分布特征、成矿背景、主要成因类型,确定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银矿床收藏目录。
选择性地收藏典型银矿床实物地质资料,永久性保存实物档案,既能够反映中国银矿床成矿特点,也可以提高中国银矿勘查水平和科研水平,为地矿事业发展服务。
关键词中国银矿床特点类型收藏名录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努力提高中国矿山银的产量,增加我国银的出口,加强银矿成矿理论和成矿预测研究是今后地质工作的长期任务,为银矿床的综合研究与找矿重大突破奠定良好基础。
因此,加强银矿床勘查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首先应重点关注银矿床实物的筛选、入库、服务及利用。
一、中国银矿床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中国银矿床形成时代从太古宙到新生代都有,不同时代在强度上有差异,不同地区在疏密上有区别。
最早形成的银矿床有新太古代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红透山含银铜锌矿床、中条山石门峪含银铜矿。
元古宙银矿的产出明显增多,中元古代含银矿床有:华北地台北缘、康滇地区、华北地台南缘、扬子地台南缘和北缘的矿床。
从太古代到震旦纪,中国银矿床的分布集中在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边缘及个别小型古地块中,矿床类型以海相喷气-沉积和海相火山-沉积为主。
1.加里东期银矿床: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一是小兴安岭地区的矿床;二是祁连造山带的矿床,如白银厂、小铁山、锡铁山等;三是雪峰古陆区的含银铅锌矿床,如渔塘、牛塘界等。
2.海西期银矿床:海西期银矿床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华北地台以北的海西期造山带内;西秦岭地区;三江地区。
在扬子地台区雪峰隆起东南侧泥盆系碳酸盐岩地层中,有若干沉积特征明显的含银铅锌矿床都属海西期成矿。
3.印支期银矿床:三江地区是印支期银矿床主要分布区,由北而南有赵卡隆、嘎衣穷、胜莫隆、呷村等银多金属矿床。
在鄂拉山地区有赛什塘、铜峪沟等矿床,其他地区受印支期岩浆作用影响的矿床有辽东青城子,兴安盟孟恩套力盖等。
中国东南沿海银矿床地球化学分类及成矿规律(肖惠良

矿1998年床地质第 17卷 增 刊MINERAL DEPOSITS中国东南 沿海银矿床地球化 学 + 分 类及 成 矿规律肖惠 良(中 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南 京) 提 要 :中 国东南沿海浅成 中低温热液银矿床是环太平洋构造 -岩 浆成矿带 的重要组成部分 。
据 区内银矿床及铅 、锌 、铜 、金 、钼 、锡 、锑 、铁 、锰 、硫矿床共 生 、伴 生 组 合 关 系 、地球化学 特 征 ,将 银 矿 床 分 s)类 s)类 为 单 一 Ag类 、 Ag-Pbˉ zn类 、 Ag-Au类 :Ag-Cu(Mo)类 、 Agˉ Cu类 。
、 Ag-Cu(Mo)类 、 Ag-sn类 、 Ag-Pb-Zn类 、 Ag-sb 、 单 一 Ag类 类、 Ag-Fe(Mn、 、 Ag-Fe(Mn、。
空间分布(自 、 Agˉ东 sn类向西)为、 Agsb类、 Ag-Au类关键词:银 矿床 地 球化学 分 类 成 矿规律 东 南沿海 中国东 南 沿 海银 矿成 矿 带是 环 太 平 洋 构 造 -岩 浆 成 矿 带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根 据 郭 令 智 等 一 人研 究 ,该 区燕 山期 为 活 动 大 陆边 缘 。
侏 罗 纪 以后 ,该 区 受 到 强 烈 挤 压 ,形 成 了 系 列 以 一 NNE向 为 主 的构造 -岩 浆 成 矿带 。
中生代 强 烈 的火 山活 动及 系列 花 岗岩 的侵 人 作 用 ,产 生 了以 Ag、 Pb、 Zn、 Cu、 Au、 Sn、 Sb、 Fe、 Mn、 S、 Mo等 为代 表 的矿 化 集 中 区 。
[1]、 厚婆坳 、下溪底 、 80年 代 以来 ,该 区相继发现 了大岭 口、拔茅 、五部 、毫石 、嵩溪 、大齐岙等一 批 具较大远景 的银 矿床 ,这 些银矿床既有独立银 矿 ,也 有共生 和伴 生 梅仙 [2〕 一 银矿 ,银 矿床的广泛分布 ,使 该 区成为我 国主要银矿成矿带 之 。
中国银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谱系初探

J I ANG Bi a o ,CHEN Yu C h u a n 一,W ANG C h e n g Hu i ,Z HANG Da Qu a n 3 a n d BAI Ge
( 1 ML R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Me t a l l o g e n y a n d Mi n e r a l A s s e s s me n t ,I n s t i t u t e o f M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s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y o f G e d o g i c l a S c i e n c s, e B e O i n g 1 0 0 0 3 7 ,C h i n a ; 2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y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ci S e n c e s , B e r i n g 1 0 0 0 3 7 , C h i n a ; 3 C h i n a G 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
北京 1 0 0 0 3 7 ; 3中 国地 质 调 查 局 ,北 京 1 0 0 0 3 7 )
摘
要
中国银矿资源丰富 , 矿床 类型 多样 , 找矿潜 力 巨大 。文章运用 成矿 系列 的理 论和方 法, 对 中 国银矿 床
进行 了成矿 系列和成矿谱系的初步研究 , 并将其 初步划分 为 3 8个 银矿床 成矿 系列( 组) , 5 9个亚系列 。结合 区域 地 质构造演 化与各成矿系列的演化关系归结 出中 国银矿 床成 矿谱 系。研究表 明, 中 国银矿 床成矿 系列 结构及演化 具 有时空不均衡 性、 银矿床类型演化渐趋 多样 化、 矿石建 造类 型演化渐 趋复杂 化等特 点, 文 章指 出 了成矿 系列和成 矿 谱系研 究对全 国银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实践 的指 导意义 , 并 结合银 矿床成矿 系列 和成矿 谱系特 点分析 了银矿床今 后
中国银矿调研报告

中国银矿调研报告中国银矿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金属矿产生产国之一,银矿作为一种重要的贵金属矿石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金属矿产资源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国银矿开采情况、资源分布以及影响因素,为中国银矿的长期可持续开发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文献调研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调研报告,了解国内外银矿开采技术、资源储量、产业发展情况,并在山西、广西和新疆等地的银矿开采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银矿的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开采状况。
三、调研结果1. 银矿资源分布中国的银矿主要分布在山西、山东、广西、四川和新疆等地。
其中,山西是中国银矿最主要的产区,主要矿产类型为银矿石(含银量大于150克/吨),资源储量较大。
广西和四川等地也有一定的银矿资源储量。
2. 银矿开采技术国内银矿开采主要采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相结合的方式。
露天开采适用于资源储量较大、分布较集中的矿区,而地下开采适用于资源较为零散的矿区。
目前,国内银矿开采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3. 银矿产业发展中国的银矿产业发展较为良好,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有部分出口。
银矿产业链较为完整,包括勘探开发、选矿冶炼以及深加工等环节。
目前,中国的银矿产业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导,但也逐渐引入了民营资本。
未来,中国的银矿产业有望进一步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由于中国银矿资源分布较为零散,部分矿区资源储量有限,因此,应加强资源调查评估,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银矿资源,避免过度开采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2.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目前,国内银矿开采技术相对成熟,但与国际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因此,应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提高银矿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3.加强产业链协调发展银矿产业链涵盖了勘探开发、选矿冶炼和深加工等环节,但目前各环节之间协调不足。
银矿床工业类型及勘探要求

立志当早,存高远
银矿床工业类型及勘探要求
一、银矿床工业类型
世界上有70~80%的白银是铅、锌、铜、钼和金等矿床的副产品,以单独开采白银为主的矿床只是极少数。
因此银矿床工业类型很难划分。
大体上将其分为伴生银矿床和单独银矿床两个工业类型。
(一)伴生银矿床
目前已知的与铅锌铜矿伴生的银矿床,主要为热液充填交代型的铅锌矿、层控矿床、块状硫化物矿床、砂页岩铜矿床和斑岩型铜矿床。
其中以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为主,银与铅的关系密切,其矿石含银品位较高、矿床储量规模较大。
据初步统计,我国银伴生在铅锌矿床中的占57.4%、在铜矿床中占
34.9%、在石英脉状矿床中的占1.7%,其它占6%。
另据156 个含银的矿床统计,品位较高者占矿床个数的10%、品位中等者占30%,品位较低者占60%。
虽然高品位银矿床为数较少,但其储量所占比例较大,而有的矿床可以银为主进行开采。
(二)单独银矿床
世界上已知以银为主的矿床,多是与中-新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热液矿床。
此外,一些中深热液型的铅-锌-铜-银矿床和钴-铀-银矿床,曾作为以银为主的矿床开采过。
近年来,由于加强了对银矿的找矿勘探工作,我国已不断发现以银为主的矿床和单独银矿床,如海相沉积变质的含银菱铁矿床、沉积变质金银矿床、银矾矿床、多金属和热液充填交代矿床等,其储量较大、品位较高,有的已着手开发利用。
我国目前尚未制定银矿地质勘探规范,且多数银矿与其它金属矿床伴生,因此一般以勘探其它金属矿床为主,同时加强矿石质量及回收银的研究,计算。
皇城山银矿床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模型

皇城山银矿床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模型皇城山银矿床位于中国青海省冷湖地区,属于中脉型多金属矿床。
矿体规模大、富含银、铅、锌、钴等多种金属元素,是一座有着巨大经济价值的矿山。
对于该矿床的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模型进行研究,对矿床的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地球物理特征:1.矿床周围存在多个蚀变带,表明地质构造复杂,具有较大的找矿可能性。
2.磁场异常明显,矿床与区域背景的磁场特征差异明显。
3.电法勘探结果表明,矿体主要分布在磁性较强的地层中,矿体的电性参数与区域背景的电性参数存在较大差异。
4.地震勘探显示,矿体的速度与密度等物理特征与周围地层不同,可以作为指示矿体的物理参数。
综上可知,皇城山银矿床具有较为明显的磁性、电性、地震特征,但不同方法所探测到的矿体物理特征存在差异,因此在综合分析不同物理方法所获得的资料时,需要结合地质、水文等其他因素进行分析。
找矿模型:皇城山银矿床多属于银、铅、锌多金属矿类型,其综合找矿模型一般包括地质找矿、物化找矿、矿床成因及矿床控制因素四部分。
1.地质找矿模型:皇城山银矿床位于太古宙地层中,须具有特定的构造背景、岩性及物化特征才能形成。
矿床主要位于节理、蚀变带等构造中,地质找矿重点在于研究区域构造背景及岩性特征,确定矿床在构造和岩石特征上的富集规律。
2.物化找矿模型:该矿床富含多种金属元素,需要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热流场以及岩石学参数等,提出形成机理的物化条件,以便寻找矿床富集的规律。
3.矿床成因模型:根据该矿床的地质、岩相、构造等特征,可以得出该矿床为多次成矿期的叠加,成因模型主要是针对各个成矿期的成因模式进行研究,并分析各个矿体的相互构成关系。
4.矿床控制因素模型:该矿床的成因与控制因素相互作用,矿床的富集与控制因素密不可分。
矿床控制因素模型应该从矿区构造、岩性、地形、水文地质等各个方向进行研究,以寻找主要控制因素及其深层关系。
综上所述,皇城山银矿床的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模型,是矿产资源调查和开发的关键。
中国银矿床分类

矿床分类方案是矿业生产活动由个体手工业式向 工业化生产转化过程中逐步提出的 ! 自 "# 世纪中叶 由 $! %&’()*+, - "./.—"000 1 按矿床形态及位置提出矿 床分类方案后,矿床分类经历了由形态分类到简单成 因分类, 再到复杂成因分类几个阶段 ! 总体上看, 矿床 分类的逐步细化反映了人们对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形成 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化,银矿床类型的划分当然也不例 外 !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根据矿床产出的内、外部地质 特征对银矿床类型的划分曾提出许多方案,这些方案 对指导银矿床勘查与评价起到了积极作用 ! 本文就银 矿床分类研究的现状和一些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案作一 简要评述 ! " 银矿床成因分类研究现状 许多矿床地质学者一直比较重视按成因或矿床产 出的地质环境对银矿床进行分类,并做了大量的研究 工作, 广泛见于各种文献 ! 随着银矿床新类型的 发现和银矿床地质资料及测试数据的不断丰富,许多
论 H 另外, 不同的研究者采用的分类基础、 分类原则和 分类方法不尽相同以及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人们掌握 的矿床地质事实也有不够充分之处,故难以形成一致 公认的银矿床分类方案 H 因此,越来越多的矿床地质 工作者在进行银矿床分类时,倾向于尽可能不涉及有 争议的要素, 尽可能把银矿床的一些自然属性、 表部特 征等作为分类的基础, 并加之对成矿系统的逐步认识, 使银矿床的分类更加科学实用 H 参考文献:
/2 $ /3 矿床 ! 瓜那华托式 # /2 多金属矿床 ! 克里德式 # /2 $ /3 矿床 ! 德拉马尔式 # /2 $ 45 矿床 ! 波托西式 #
海相钙 $ 碱性火 山岩和火山沉积 岩容矿的矿床
年 轻 火 山 岩 带 中 的 /2 $ /3 多 金 属 硫 化物矿床 ! 黑矿 # 古 火 山 岩 带 中 的 /2 $ /3 $ 67 $ 85 $ 93 硫化物矿床 ! 罗斯伯里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银矿床的主要类型2012年02月21日 09:16 来源:金银家中国有骨干八大银矿(业内简称“八大银矿”),我国的银资源分为独立银矿和伴生银矿,独立银矿储量为11.65万吨,为银总储量的29%。
各主要独立银矿山简况1.河南桐柏破山银矿位于南阳市桐柏县朱庄乡,东南距银洞坡金矿3.5公里,1975—1984年陕西地质八队对破银山银矿勘探,银金属储量2662t,是国内已探明的特大规模的独立银矿,银品位平均278g/t.1985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建立桐柏银矿,设计日采选矿800t,具备采、选、冶生产能力,年产白银40t,为上世纪末中国第一大银矿山1999年6月划转进入中国铜铅锌集团,2000年10月下放河南省管理。
2000年企业改制分为矿业公司(采矿、选矿)和银业公司(冶炼厂),但冶炼厂生产工艺一直不过关。
由于管理不善、内部矛盾重重,2004年企业破产重组,为民营企业所收购。
桐柏银矿组建的桐柏鑫泓银制品有限公司专门进行白银深加工,在中科院感光所帮助下建设的年产100孙硝酸银生产线1999年建成并投产,主要生产化学纯、分析纯、优质纯和照相级及高纯照相级等不同档次硝酸银。
2.陕西银矿(陕西柞水银硐子银铅多金属矿)位于陕西柞水县城东南16公里,为陕西省有色金属集团成员单位。
矿石平均含银107克/吨,铅+锌3.1%,铜0.56%,探明银为大型,铅达中型。
陕西银矿1991年一期工程完成,形成600吨/日采选能力,1995年二期工程竣工,形成900吨/日采选能力年产白银30吨以上。
企业另设控股公司四个,总资产1.9亿元,生产能力为采选矿石60万吨/年,为全国生产规模最大的银矿。
1999年6月划转进入中国铜铅锌集团,后划归陕西省管理。
该矿积极介入陕南钒矿资源开发,取得不菲业绩。
该矿还成功承包了西部矿业股份公司获各琦铜矿(处理矿量50万吨/年)的经营,和青海赛什塘铜业公司铜峪沟铜矿的采矿、探矿工程,承包后生产。
该矿还积极向产品线下游发展,投资建成可年产300吨硝酸银,年产值可达6亿元以上的化学试剂厂。
3.湖北银矿(湖北竹山银洞沟银金矿)位于竹山县茅塔,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湖北省第五地质大队勘探,矿石量792万吨,银金属量1398吨,金14吨,地质品味164克/吨。
1987年由原中国有色总公司、湖北省、竹山县等联合投资建设。
设计生产能力400吨/日,年处理原矿12万吨。
经2000年以来的扩产改造,现生产能力近20万吨,年产白银20吨,黄金200公斤左右。
为国内首家采选冶一体化白银矿山和最早进行白银深加工的独立银矿山。
1997-2000年企业改制,原矿山分成湖北银矿(矿山部分)和湖北鑫银贵贵金属股份公司。
4.河北丰宁银矿5.即丰宁牛圈子银金矿,平均品味达到290克/吨。
露天开采资源枯竭后,该矿陷入困境。
该矿投资2500万元开发南部矿区,使矿业开发等由露天转入井下开采,这一举措使企业服务年限延长15年,企业实现扭亏为赢盈,逐步成为丰宁县重点利税大户。
2003年丰宁银矿进行改制,成立承德市丰宁燕山银业有限公司,现年产白银40吨、黄金200公斤,日处理矿石600余吨,是集采选冶及白银深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矿山企业。
5.廉江银矿(广东庞西洞银矿)储量为676.15吨,品位极高,达500克/吨。
2002-2004年被强行罚没、扣押资产、拖延办证而至企业停产,最终导致倒闭。
2006年廉江银矿剩余矿产资源采矿权被拍卖。
6.江西万年银矿即江西万年县虎家尖银金矿,是一个以银为主,伴生金的热液充填石英脉型矿床。
由江西省地矿局赣东北大队勘探,共探明C+D级银656.4吨,金3.068吨。
主矿体银平均品位为196.76克/吨。
该矿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建于万年县西北石镇,据县城14公里。
1997年10月改制成立万年银业、矿业公司,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由国家鑫达金银开发中心与万年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出资共同经营。
公司2006年共生产原矿4.7万吨,电解铅5187吨,白银16.4吨,黄金29.71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2007年4月中国水务集团(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大型外资企业)注资2000万元,和北京鑫达金银开发中心和万年县人民政府共同将万年银业公司和矿业公司合并更名为江西万年鑫银矿业有限公司。
7.吉林四平煤矿即吉林四平市山门银矿,为典型的与侵入岩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银矿床,银储量为1265吨,属中型矿床。
该矿地处省四平市山门镇,始建于1988年,1993年正式投产。
为中国有色总公司延边州天宝山矿务局下属矿山,为采选一体化企业,主要产品为银精矿粉。
1996年曾建设一座冶炼厂踢来你白银黄金成品,后因技术不成熟严重亏损被迫关闭。
2004年该矿因经营管理不善关闭破产,2006年7月采用国有控股与个人入股模式改制重组为昊融银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吉林省昊融矿业集团。
现选矿处理矿量520吨/日。
8.贵溪银矿贵溪银矿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是江西稀土金属钨业集团公司直属中型企业。
矿区即贵溪鲍家银矿,探明储量银376吨,品位Ag229.9g/t.原中国有的金属工业南昌公司与鹰潭市政府共同投资8000万元,于1995年5月建成一座日处理矿石500吨,年处理矿石16.5万吨的贵金属采选企业。
1999年6月划转进入中国铜铅锌集团,后划归地方管理。
2004年贵溪银矿破产倒闭,原企业分为贵溪银矿矿区委员会(无实业)和以银矿开发为主的“贵溪鲍家矿业公司”、“银海公司矿业公司”三家兄弟单位。
贵溪鲍家矿业公司由蓝翔公司和北京鑫达金银开发中心合资,承接原贵溪银矿部分业务,生产铅、锌、银,日处理矿石500吨。
截至2007年6月矿山保有储量银94吨。
以上八家银矿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的独立银矿。
三“十五”期间我国投资兴建的其他大型银矿河南省洛宁县铁炉坪银矿:位于洛宁县下峪乡铁炉坪,企业注册资金800万元,现有职工36人。
铁炉坪银铅矿区是洛阳市规模较大的独立银矿区,并伴生有铅矿,累计探明矿石量372万吨,银金属量1079吨,十五期间规划对龙门银矿区进行勘探,有望在规划期内探明2000吨以上银金属量。
原生产规模为250吨/日,十五期间扩建到1000吨/日的采购规模,年可产银79吨。
同时该矿床伴生铅矿品位3.5%,年综合回收铅精矿金属量8400吨。
灵丘支家地银矿(大同晋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矿石总储量400万吨,银金属量1110吨、铅3万吨、锌3万吨。
大同晋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与2000年由山西煤运总公司控股,中国冶勘三局、大同国资司和灵丘白银公司参股组建的华北地区最大的白银采选冶生产基地。
注册资金5024万元,总资产2.1亿元,年设计采、选矿石16.5万吨,年产白银50吨,铅锌个1000吨。
2004年该公司正式投产,2004-2005年来你过年共生产白银80吨,铅锌4000多吨。
近年来该公司开始实施白银精炼项目和银质旅游纪念品加工项目。
拜仁达坝银多金属矿(内蒙古银都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克什克腾旗巴彦高勒苏木境内,由内蒙古第九地勘院勘查,矿床类型为断裂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
探明金属储量银为1880吨,远景储量为4600吨,铅金属储量为50.3万吨,锌金属储量为105.42万吨,银品位为250克/吨、铅为2.67%、锌为5.6%,为我国北方最大银矿。
2004年内蒙古矿业开发公司、赤峰红花沟金矿有限公司、甘肃盛达集团、内蒙古第九地勘院6价单位联合出资5000万元组建内蒙古银都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对该矿东区进行开发设计采选生产能力为2000吨/日,年处理矿石量为60万吨,计划年产银98吨,铅1251吨,锌2013吨,总投资为2.9亿元,2004年5月开工建设,于2005年9月26日正式投产,为目前我国生产能力和白银产量最大的白银矿山。
四川甘孜州白玉呷村很多金属矿(四川鑫源矿业有限公司):位于四川甘孜州白玉县境内昌台区麻邛乡境内,发现于1973年,已探明矿石储量超过781万吨,其中银金属量1867吨,铜8万吨,铅40万吨,锌65万吨,金5.2吨,被誉为全国多金属矿“三大明珠”之一。
该矿由四川鑫源矿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7月开工建设,2006年8月投产,设计年采选规模50万吨,产白银100吨,产品为银精矿。
四川鑫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3亿元,为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76%的子公司。
四川夏塞银业公司巴塘县夏塞银铅锌矿;夏塞银多金属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措拉区茶洛乡境内,金沙江东畔海拔4100到5000米的地区。
夏塞银矿矿山储量共求获(332)资源量为:银5200吨、铅72万吨、锌39万吨;相应平均品位为:银550g/t、铅4.5%、锌2.8%。
四川夏塞银业有限公司是西部矿业股份公司的子公司,由西部矿业来你和鑫达金银开发中心、内蒙古华域地勘公司、青海新力绒纺股份有限公司、巴塘县矿产工业总公司共六家公司于2004奶奶9月发起设立,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5000万元。
该矿由该公司于2002年以现金购得。
计划总投资2亿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原矿500吨,年处理矿石量为13.5万吨。
计划2007年投产,年产银80吨、铅加锌2000吨。
河南罗宁月亮沟银铅矿(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该矿区位于洛宁县下峪乡,探区面积52.64平方公里,采矿区面积9.98平方公里,包括沙沟、月亮沟两勘查区。
河南发恩德矿业公司自2004年7月起,投入资金5000万元,探明银铅矿石量297万吨,银金属量2000吨,铅金属量10.85万吨。
已建成500T/d的才选规模,年产白银120吨左右。
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是河南省有色地勘局与加拿大希尔威金属矿业有限公司(SilvercorpMetalslnc.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成立的中外合作公司。
该公司拥有洛阳市洛宁县境内52平方千米的探矿权。
公司的主要矿山是洛阳市洛宁县月亮沟铅银矿。
1.中国银矿床的主要类型综合考虑银矿床的产出的地质环境、含矿岩系和成矿特征等因素,可将我国的银矿床划分为六种类型:一是矽卡岩型银矿床和产于碳酸盐岩中的热液型银矿床。
两类矿床的主岩都是碳酸盐,矽卡岩型接触变质深,碳酸盐岩型接触变质弱。
典型矿床如四平山门银矿、高家堡子、凤凰山等。
储量占银产的36.62%。
二是赋存于变质岩和碎屑岩中的热液型银矿床。
变质岩中热液型银矿床多呈脉状,物质来源有于陆相火山热液有关的(浙江银坑山),有与斑岩热液有关的,有与岩浆热液、构造热液双重有关的(庞西洞)。
此类型矿床储量占银储量的24.3%。
三是岩浆型和产于侵入体中的热液脉形银矿床。
岩浆型矿床是指赋存于基性和超基性岩中与铜镍硫化物伴生的银矿床,典型矿床为新疆喀什通克矿区;产于侵入体中的热液型矿床的赋矿床围岩多为酸性岩基或大岩体,银矿壹石英脉为主,爆破角砾次之,典型矿床为丰宁牛圈子银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