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矿床成因类型及勘探类型
江西省瑞金市石下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江西省瑞金市石下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对江西石下萤石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认为矿床的成因类型为赋存于白垩纪红盆控盆断裂内的热液充填破碎带型。
区域位置处于钦杭结合带南,华夏板块东南造山带武夷山隆起带中段会昌盆地,瑞金—会昌白垩系红色盆地主要萤石矿富集北东段。
矿区南部萤石矿体及中部萤石矿体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北部狗云山矿段萤石矿体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属热液脉状充填型萤石矿床。
矿床的形成与红盆边缘的深大断裂关系密切,深大断裂活动既可带来深部的成矿热液,由其派生的次级断裂构造也为成矿物质的富集提供空间场所,形成萤石矿床。
关键词:石下萤石矿;矿体特征;成矿规律;找矿方向瑞金市石下萤石矿区位于瑞金市210°方向27千米处。
地理坐标东经115°52′36″—115°56′45″,北纬25°39′00″—25°43′07″。
石下萤石矿位于瑞金市南西部赣南重要的瑞会萤石成矿带。
谢坊萤石矿早在苏区时代就为当地群众发现,并进行过少量开采;且周边萤石矿开采已成规模。
近两年,在石下萤石矿区开展了普查工作,共发现含萤石矿破碎带14条,其中6条破碎带证实有萤石工业矿体,四条为主矿体(V6、V8、V13、V14)。
1.矿区地质矿区区处于钦杭结合带南,华夏板块东南造山带武夷山隆起带中段会昌盆地,瑞金—会昌白垩系红色盆地主要萤石矿富集北东段。
石城—寻乌大断裂穿越本区,并且沿着该段裂派生出众多的次级断裂侧幕状排列,组成一系列斜冲断裂,萤石矿脉充填于断裂之中,形成赣南重要的瑞会萤石成矿带普查区位于会昌盆地,瑞金—会昌白垩系红色盆地主要萤石矿富集北东段;本区北东向、北北东向、东西向次级构造多次活动,伴随紧密复式褶皱,对本区燕山期花岗岩与铜、钨、锡、钼、萤石矿的形成起重要控制作用。
根据区内及周边萤石矿区的勘查成果,确定了工作区的地层,构造,基本了解了区内构造形态及矿层厚度。
萤石矿形成原理

萤石矿形成原理萤石矿是一种由氟化钙(CaF2)组成的矿石。
它是一种常见的矿石,在地球上广泛分布。
萤石矿的形成与地质过程密切相关,下面将详细介绍萤石矿的形成原理。
萤石矿可以形成于不同类型的矿床中,主要包括热液矿床、沉积矿床和岩浆矿床。
其中,热液矿床是最常见的萤石矿形成地质环境之一。
热液矿床形成于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中,通过含有萤石矿物质的热液溶液的运移和沉淀作用形成。
在地壳深部,由于地热活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地下水中的溶解矿物质会被加热并溶解。
当这些热液溶液通过裂隙和岩石间隙向上运移时,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矿物质会发生沉淀反应,形成矿床。
萤石矿的形成与地下水中的溶解度有关。
当地下水中的溶解度超过饱和度时,矿物质就会开始沉淀。
而地下水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力有关,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压力越大,矿物质的溶解度越高。
因此,热液矿床中形成的萤石矿往往伴随着高温高压的地质环境。
除了热液矿床外,沉积矿床也是萤石矿形成的重要环境之一。
在一些地质构造活跃的地区,地壳的抬升和侵蚀作用会将含有萤石矿物质的岩石剥离并运输到别的地方。
随后,这些岩石会在水体中沉积,形成沉积矿床。
在沉积矿床中,萤石矿往往以砂砾、泥沙等形式存在。
岩浆矿床是另一种萤石矿形成的地质环境。
在火山活动和岩浆喷发过程中,由于岩浆中的矿物质溶解度上升,一些含有萤石矿物质的岩浆会从火山口喷发出来,并在空气中迅速冷却和凝固。
这样,萤石矿就以岩浆中的晶体形式存在于岩浆矿床中。
总的来说,萤石矿的形成与热液作用、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不同类型的矿床形成了不同形态的萤石矿。
例如,在热液矿床中,萤石矿往往以晶体的形式存在;而在沉积矿床中,萤石矿则以砂砾、泥沙等形式存在。
萤石矿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萤石矿的形成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过程。
此外,对萤石矿的形成机理的研究还能够为矿床勘探和矿产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论述萤石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条件

论述萤石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条件摘要:本文笔者着重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条件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关键词:萤石矿构造特征找矿一、矿区地质特征(一)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自南向北,自老至新依次有寒武系中上流浊流相粉屑灰岩夹多层竹叶状灰岩和同生灰质角砾岩;奥陶系下统仑山组潮上带及潮间带的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色岩;奥陶系中统汤山组潮间带一潮下带的旋涡状砂屑灰岩,凝块灰岩和纯灰岩;奥陶系上统汤山组潮间带的瘤状灰岩;志留系下统梨树窝组浅海相粉砂质页岩、粘土页岩夹砂岩透镜体。
(二)岩浆岩浅部不发育,仅见少量规模有限的闪斜煌斑岩等中基性脉岩贯入到矿体底板围(灰)岩的各种节理裂隙中,深部见透辉石大理岩等接触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岩分布广泛。
(三)构造矿区处于彭山短轴背斜西北翼,褶皱呈内单斜构造,不明显。
主要表现为断裂构造,大致可分为三组。
1、北东—南向断裂破碎带,是矿区的主干断裂。
该断裂斜切志留系、奥陶系,在断裂下盘的奥陶系灰岩中伴有数条相互平行的次级断裂,形成大的萤石矿化硅化断裂带。
矿山开采时偶见在断裂带或次级裂隙中有煌斑岩脉充填或其捕虏体。
断裂带沿走向由西往东其倾向由3200渐变为3400,宽度时宽时窄,在断裂带弧形转折附近宽度较大,最宽达200m,窄的地段也有50~60m。
倾向面上呈舒缓波状,倾角上部为250,下部为50~650。
局部可见明显的挤压带,岩石片理化,有压性透镜体,发育劈理裂隙。
岩石破碎成碎粒岩、糜棱岩,有近于水平的擦痕,显左行亦有右行的压扭性质,但在断裂带内具有巨大的灰岩残留体和大的角砾岩带,角砾棱角明显,大少混杂,大者直经达1米以上,小者数公分。
角砾成分为砂岩,灰岩,硅化灰岩及闪斜煌斑岩,被萤石矿或石英萤石脉胶结,呈张性特征。
说明此断裂经历多次活动。
早期为左形压扭性质,后期则以张扭性为主。
该断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
断裂带本身及次级裂隙中有萤石矿脉或多金属矿脉充填。
由于断裂的多次活动,导致成矿的多次性,可见矿脉的互相穿插、切割,早期的矿石破碎被后期矿脉切割包裸。
浙西南萤石矿床成矿背景及矿床类型

关键词 : 氟地球化学异常; 萤石矿床 ; 热液充
填 型 ; 热液 交代 型; 找矿 潜力 ; 浙 西南 近 年 来浙 西 南萤 石矿 勘 查取 得 重要 进 展 ,相 继勘 查 出常 山岩 前 ( 八 面 山 )和开 化黄 山两个 大 型萤 石矿 床 ,对 区 内 ( 隐伏 )萤石 矿床 的勘查 具 有 重 要 的指 导意 义 。本 文总 结 了 区域成 矿 背景 及 矿 床 类 型 ,结合 区 域地 质矿 产 、物 化 探异 常特 征 等 并 简要 探讨 了找 矿潜 力 。
域 地球 物 理解 疑成 果 显示 有儒 洪 一铜 山一 马金一
萤 石矿 少 见 ,仅局 部 见极 少量 自形 萤石 晶体 赋存 于 构造 角砾 岩 的孔 洞 中或 以萤 石细 脉充 填于 闪长 玢岩 脉岩 中。初 步勘查 出 C a F 2 矿 物量 近 1 . 5 0 Mt , 主矿 体垂 深距 地表 最大 可达 1 0 0 0 r n ,矿体 最厚 处
NW 向构 造控 制 。地表 表现 为硅 化蚀 变 断裂带 ,
高氟岩体 以及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另一条位于岩
前一 杜 泽一 邓 家一 三 都一 线 ,南 西端 岩 前一 虹桥 附近与 前 者类 似 ,北 东端 九华 一 邓家 一 三都 一 带 与 火 山岩 地层 、潜 火 山岩 以及 断裂构 造 相关 。区
生 了江 山一 绍兴 、 萧山一球 川、 马金一乌镇三条 NE 向深 大断裂 ,初步奠 定了区域构造格架 。印支运动 该区 以褶皱变形为主 ,形成 了一系 列 N E 向紧密褶 皱 ( 钱塘 台褶 带 ) ,伴生 部分 NE 向压扭性 断裂和 NW 向张 陛断裂 ,奠定 了该 区基本构造格架 。晚中 生代 区 内岩浆 、构造 活动异常强烈 ,形成 了一系列 高氟 ( 隐伏 )岩体和 新的次级断裂 ,并导致老 断裂 再活化成为导矿 构造 或容矿构造 ,形成 了众 多铁 、 锡、银 、铅 、锌等 多金属和 萤石矿床/ 点。
矿物晶体石篇,萤石的简介以及产地、特点、种类

矿物晶体石篇,萤石的简介以及产地、特点、种类萤石又称氟石,主要的成分为氟化钙,等轴晶系。
纯净的萤石是无色的,但是含微量元素的萤石较为觉,几乎各种颜色都有.萤石的成因萤石是一种多成因的矿物,主要产于热液矿脉中。
一是通过内生作用与热液作用形成,与中低温的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共生。
热液的萤石矿床有两类,一种是于流纹岩、花岗岩、片岩中产出的萤石脉,共生矿物主要是方解石,石英很少,有时候与重晶石、铅锌硫化物伴生。
二是在沉积岩中成层状。
与石膏、硬石膏、方解石和白云石共生,或许为胶结物以及砂岩中的碎屑矿物产出。
萤石的产地萤石主要产于热液矿脉中。
无色透明的萤石晶体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或萤石脉的晶洞中,十分珍贵。
世界萤石的产地主要有南非、墨西哥、蒙古、俄罗斯、美国、泰国、西班牙等。
截至2012年,世界萤石总储量约为4.7亿吨,中国是世界上萤石矿产最多的国家之一,占世界储量的10%,主要产地为浙江、福建、湖南、内蒙古等地。
萤石的特点萤石颜色有很多,常见的有绿、蓝、黄、棕、粉、紫、无色等。
同一晶体常常有多种颜色,各种颜色条带显示其生长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变化。
萤石单晶体多呈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及聚形,立方体晶面上常有与棱平行的网格状条纹,集合体国粒状、晶簇状、条带状、块状等。
单晶体小的为数毫米,大的为几十厘米。
萤石是透明到半透明的,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发紫或紫红色荧光,阴极射线下可发紫或紫红色光。
紫色萤石具有摩擦发光的特性,某些萤石还具有热发光性,既加热或者曝晒后可以发磷光。
萤石硬度低,保存的时候需要注意,直接从矿上采下来的萤石有辐射,不宜在卧室摆放。
萤石的种类萤石可以按照颜色和工艺用途来划分品种。
按照颜色,萤石可以分为蓝、紫、绿等品种。
蓝色萤石呈绿蓝、灰蓝、浅蓝色,表面深,中心浅;紫色萤石是深紫、紫色,常呈条带状分布;绿色萤石是蓝绿、绿、浅绿色,常见的为晶簇;无色萤石是无色透明至半透明,心单晶体或晶簇出现。
按照工艺用途,萤石可以分为玉石级与宝石级两种。
河南省桐柏县顾老庄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河南省桐柏县顾老庄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勘查院,河南郑州450000)矿区位于华北地台与秦岭褶皱带的接合部位。
矿区北西向、北西西向、北东向构造发育,北东向断裂是本区萤石矿的赋矿构造。
通过工程揭露,区内圈出K1、K2、K3三个萤石矿体,矿体形态呈脉状、透镜状。
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属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萤石矿床。
燕山晚期花岗岩体、发育于碳酸盐岩中的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标签:萤石矿断裂构造地质特征顾老庄河南桐柏Abstract:The mining area i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North China platform and Qinling Mountains fold belt. The north west direction,northwestern and northward structure of the mining area are developed,and the NE trending fault is the ore bearing structure of the fluorite ore in this area. Through the project,three fluorite ore bodies of K1,K2 and K3 are found in the area,and the form of the ore body is in the form of pulse and lens. The preliminary study holds that the deposit belongs to the cryogenic hydrothermal fissure filling type deposit. The late Yanshan granite body and the north-east tectonic fracture zone developed in carbonate rocks are important ore prospecting markers.Keywords:Fluotite deposit;Faulted structure;Geological features;Gu Lao-zhuang;Tongbai County of Henan province河南省桐柏县顾老庄萤石矿位于豫南萤石矿成矿带[1],该成矿带位于陕西省洛南县—河南省信阳市一线,呈NW-SE向展布。
福建建阳回潭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阳回潭矿区的勘探工作始于 1966 ~ 1971 年ꎬ 并在 1979 年探明矿石储量 39 2 万 tꎬ 其中露采
储量 19 6 万 tꎮ 该矿床的开采工作始于 1984 ~ 1987 年ꎬ 进行过小规模露天开采ꎬ 采出的矿
组岩性为中酸性熔岩夹火山碎屑岩ꎬ 与长林组呈喷发不整合接触ꎮ 地层走向北东ꎬ 倾向南东
或北西ꎬ 倾角 15° ~ 35°ꎮ 长林组与南园组呈喷发不整合接触ꎮ 三叠纪地层主要为焦坑组ꎬ
主要岩性为炭质泥岩、 粉砂岩、 砂岩ꎬ 夹煤线ꎮ
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ꎬ 主要断裂有纵贯全区的呈北东 30° ~ 45°走向的五夫—兴田和
15% ) 组成ꎮ 岩石受热液蚀变影响多发生绢云母化、 叶蜡石化、 绿泥石化等ꎮ 其次为燕山
晚期花岗斑岩ꎬ 呈岩株状侵入于加里东期中细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中ꎮ 岩石为灰白色ꎬ 斑状
结构ꎬ 斑晶主要由斜长石 (10% ~ 15% ) 、 钾长石 (3% ~ 6% ) 、 石英 (10% ~ 15% ) 组成ꎬ
(2) 有害组 分: 有 害 组 分 主 要 为 SiO2 ꎬ 主 要 来 自 石 英 和 蛋 白 石ꎮ 其 次 为 CaCO3 和
Fe2 O3 ꎬ CaCO3 主要以方解石矿物产出ꎬ Fe2 O3 主要来自黄铁矿ꎮ BaSO4 、 S、 Pb、 Zn 含量极
微ꎬ 主要贮存于萤石等矿物中ꎮ 据光谱分析未见铍、 镓、 镱等稀散元素ꎮ
第 1 期
福 建 地 质 Geology of Fujian
13
福建建阳回潭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李泽俊
( 邵武市自然资源局ꎬ 邵武ꎬ 354000)
赣南兴国—宁都成矿带萤石矿床成因

赣南兴国—宁都成矿带萤石矿床成因一、研究背景赣南兴国—宁都成矿带位于华南地区,是一个主要的萤石矿集区。
其中,兴国、会昌和宁都三县是该区域的萤石矿产集中区,矿床类型为长石岩型、石英闪长岩型、钙碳酸盐岩型等。
那么,这些矿床的成因是什么呢?二、研究对象本研究将重点对赣南兴国-宁都成矿带内的萤石矿床进行成因研究,着重分析该区域的地质结构、岩石构成、地球化学特征等,以揭示该区域萤石矿床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制。
三、研究进展对于萤石矿床的形成,众说纷纭,相关研究可追溯至上世纪中叶。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国内就有研究者认为,赣南地区的萤石矿床是在碳酸盐岩中通过热液作用形成的。
但在之后的研究中,也有学者认为这些矿床的形成可能与岩浆作用有关,或者是与地下水的流动、升华作用有关。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萤石矿床的形成确实存在多种成因方式,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1.热液成因萤石矿床大部分是在岩浆或者热液环境下形成的。
在长期的地质过程中,矿床矿物含量和质量都会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热液的作用和地质构造的影响。
因此,在萤石矿床的氢氧同位素、稳定同位素等方面可揭示形成机制。
2.沉积成因一些萤石矿床是在沉积环境下形成的,主要是产于河流、湖泊沉积中,通过生物作用,水文化学作用等作用而形成。
这类矿床一般不是很大,资源含量相对较低。
3.变质成因一些萤石矿床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
这些矿床主要分布在太古宙和早古生代的岩石中,是由于巨型构造共同作用和变质作用形成的。
以赣南兴国-宁都成矿带为例,根据之前的研究结果,该区域萤石矿床主要是在热液成因的作用下形成的。
其中,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矿床成因的水系与地下热水、地表雨水和大气水等有密切关系;萤石的测年结果则证明了这些矿床的形成年代大致在晚三叠世到早侏罗纪之间。
四、研究展望虽然对于萤石矿床的成因,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但由于矿床特征、成因机制、地质背景等因素的差异,这些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并不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志当早,存高远
萤石矿床成因类型及勘探类型
,生产萤石精矿粉的重要类型
武义杨家、衡南、红安、陈楼、高台等萤石矿
碳酸盐岩石中的充填交代型脉状、透镜状萤石矿床
产于碳酸盐岩层的断裂构造带中,形态复杂多样,常呈脉状、透镜状和囊状,甚至形成复杂的矿巢
矿石矿物组合较复杂,有萤石、方解石、重晶石、常组成石英-萤石型、重晶石-萤石型、方解石-重晶石-萤石型矿石,一般属难选矿石
部分矿石经手选能获得高品位块矿。
以中、小型为主,亦有大型
德安、老厂、二河水等萤石矿
碳酸盐岩中的沉积改造型层状、似层状萤石矿床
产于特定层位的碳酸盐岩层中,严格受层位或层间构造控制,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体
矿石矿物组合简单,以萤石型、石英-萤石型矿石为主
是很有远景的矿床类型。
大型
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
(二)伴生萤石矿床
是指萤石矿物以伴生组分产于铁、钨、锡、钼、铋等多金属及铅、锌等硫化物矿床中的伴生萤石矿床。
根据矿物组合特征,划分为下列三种类型:
1、铅锌硫化物伴生萤石矿床
这类矿床萤石与铅、锌矿伴生,三者经济价值接近。
如桃林铅锌矿伴生萤石矿床,CaF2 含量12~15%,储量规模达到中型,是我国目前回收利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