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脑脊液检查
第5章 护士资格考试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章节练习

第5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一、传染病概述1.以昆虫为媒介传播的疾病是A.肺结核B.流行性腮腺炎C.猩红热D.流行性乙型脑炎E.禽流感2.经胃肠道传播的疾病是A.麻疹B.艾滋病C.水痘D.疟疾E.脊髓灰质炎3.属于甲类传染病的疾病是A.艾滋病B.流行性乙型脑炎C.麻疹D.鼠疫E.狂犬病4.在乙类传染病中,需要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是A.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B.艾滋病C.登革热D.布鲁斯菌病E.流行性出血热答案与解析1.D。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
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2.E。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本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接触性传染病。
3.D。
4.A。
二、麻疹病人的护理1.麻疹的出疹在发热后的A.当天B.1~2天C.2~3天D.3~4天E.7~10天2.关于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正确的是A.肺炎B.麻疹脑炎C.喉炎D.心肌炎E.急性胰腺炎3.降低麻疹发病率的关键措施是A.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麻疹患者B.一旦发现麻疹患者立即隔离C.医学检疫21天D.易感儿按时注射麻疹疫苗E.注意公共场所卫生4.对于麻疹病人应采取的隔离期是A.发热后5天B.热退后1周C.疹退后10天D.疹退后5天E.出疹后5天,有合并症隔离到出疹后10天5.针对麻疹患儿的护理措施,应除外A.高热时用乙醇擦浴或药物迅速降温B.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继发感染C.做好口腔、眼部的护理D.及时做好隔离措施E.观察有无合并症出现6.患儿,3岁,麻疹入院,目前处于麻疹恢复期。
今日当班护士发现患儿的体温突然再次升高,伴有嗜睡、惊厥。
该护士考虑患儿最可能的并发症是A.肺炎B.咽炎C.胸膜炎D.心肌炎E.脑炎答案与解析1.D。
急诊科前五种疾病诊疗规范

多发伤诊诊疗规范、概述多发伤是指人体同时或相继遭受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而这些创伤即使单独存在,也属于严重创伤。
二、临床表现1、伤情复杂、伤势严重,多表现为生理功能急剧紊乱,脉细弱、血压下降、氧合障碍。
2、有效循环量大减(含血液及第三间隙液),低容量性休克发生率高。
3、根据不同部位、脏器和损伤程度,早期临床表现各异:(1)、开放伤可自伤口流出不同性质和数量的液体。
(2)、颅脑伤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神志改变和瞳孔变化。
(3)、胸部伤多表现呼吸功能障碍、循环功能紊乱、低氧血症和低血压。
(4)、腹部伤早期表现为腹内出血、腹部刺激征或低血压。
(5)、脊柱、脊髓伤可出现肢体运动障碍或感觉丧失。
(6)、长骨干骨折可表现肢体变形或活动障碍。
三、诊断要点1、抢救生命为第一要素,危重伤员应先抢救,后诊断。
2、详细询问病史,了解致伤物体的性质及机体着力部位。
3、生命体征尚不稳定的危重伤员,以物理检查为主,初步诊断为致命伤者不宜搬动伤员进行特殊检查,以免加重伤势,耽误抢救时间。
4、多处伤的临床表现,可相互重叠或掩盖,早期应重点检查头、胸、腹部内出血和脏器伤。
5、一处伤处理后伤情、休克仍无改善,应积极寻找引起休克的其他原因,不可满足一处伤的诊断,失去手术的最佳时机。
6、多处伤、伤情复杂,伤势发展变化快,主要矛盾可能转化,因此必须动态观察伤势的演变趋向,以防漏诊、误诊。
四、治疗方案和原则1、复苏液体以晶体为主,如血细胞比容<30 %,应输入浓缩红细胞。
2、活动性出血伤员,在控制出血前维持收缩压80〜85mmHg 的可允许低血压水平,但时间愈久,纠正难度更大,并发症愈多,因此尽早控制出血仍是关键。
过量、快速输液提高血压仅会加重出血,并可能导致组织水肿。
因此应严密监测,随时调整。
3、保持呼吸道畅通和气体交换,充分氧供,保持SaO2>90%。
4、一般伤员经初期液体复苏,收缩压达80〜90mmHg 后,即可在继续输液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手术处置。
体液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

3. CSF的组成
• 正常CSF的化学成分基本上与血液相似。 •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脉络丛上皮对血浆中 各种物质的透过具有选择性。 • 钠、镁、氯离子最易通过,其次为白蛋白, 葡萄糖,乳酸,氨基酸,尿素和肌酐,大分子 如纤维蛋白原,补体,抗体及胆红素胆固醇等 极难通过。
4. CSF的生理功能
• 提供浮力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损伤; • 调节颅内压力; • 参与神经组织的物质代谢; • 维持pH值,pH:7.31~7.34; • 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
外观 凝固 细胞 蛋白 糖 病菌 化脑 混 凝 多核 增 低 化脓菌 结脑 透明 薄膜 淋巴 增 低 结核菌 毒脑 透明 无 淋巴 轻 正常 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特点
疾病
外观
蛋白 G
Cl
定性
细胞总数 及分类
致病菌
化脓性脑 浑浊凝块 ++以上 重度 轻度下 显著增加,
膜炎
下降
降
可发现
脑肿瘤 清晰
+
正常或 正常 增加,淋巴为主 无
轻
度
下
降
思考
• 脑脊液理学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 脑脊液细胞计数在不同的疾病中有何
特征性改变?
细胞反应 • 修复期:淋巴细胞反应
• 红细胞增多: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 出血、脑血栓、硬膜下血肿等。
•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霉 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麻痹性痴 呆、乙型脑炎后期、脊髓灰质炎、脑肿 瘤、脑溢血、多发性神经炎。
• 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炎、脑出血、脑脓肿、 结核性脑膜炎恶化期。
新鲜出血
穿刺不顺利,压力正常
临床 脑脊液 检验 标准

临床脑脊液检验标准一、颜色和透明度脑脊液的颜色应呈现无色或轻微黄色。
透明度应清晰,无浑浊或沉淀物。
二、压力测定脑脊液的压力应在正常范围内,通常为0.69-1.96kPa(70-200mmH₂O)。
压力过高或过低可能提示颅内压异常。
三、细胞计数和分类脑脊液中的细胞计数应在正常范围内,通常为(0-5)×10⁶/L。
细胞分类应包括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异常的细胞计数和分类可能提示感染、炎症或其他病理情况。
四、蛋白质测定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应在正常范围内,通常为0.15-0.45g/L。
蛋白质含量升高可能提示炎症、感染或其他病理情况。
五、葡萄糖测定脑脊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应在正常范围内,通常为2.5-4.5mmol/L。
葡萄糖含量降低可能提示感染、炎症或其他病理情况。
六、氯化物测定脑脊液中的氯化物含量应在正常范围内,通常为120-130mmol/L。
氯化物含量降低可能提示结核性脑膜炎等疾病。
七、细菌学和真菌学检查脑脊液应进行细菌学和真菌学检查,以排除感染性疾病。
通过培养和涂片等方法,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或真菌感染。
八、寄生虫和包囊虫抗体检查对于疑似寄生虫感染的患者,应进行寄生虫和包囊虫抗体检查。
通过检测抗体水平,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寄生虫感染。
九、免疫学检查脑脊液的免疫学检查可以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免疫状态。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十、肿瘤细胞检查对于疑似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患者,应进行肿瘤细胞检查。
通过检测脑脊液中的肿瘤细胞,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脑脊液常规检验报告单

脑脊液常规检验报告单
报告人:XXX医院:XXX
检查项目:
1.外观:清澈/混浊/血性(正常)
2.红细胞计数:0-5个/μL(正常)
3.白细胞计数:0-5个/μL(正常)
4. 蛋白质:15-45mg/dL(正常)
5. 糖:40-75mg/dL(正常)
检查结果:
1.外观:清澈(正常)
2.红细胞计数:2个/μL(正常)
3.白细胞计数:3个/μL(正常)
4. 蛋白质:30mg/dL (正常)
5. 糖:60mg/dL (正常)
6.氯化物:125mEq/L(正常)
解读:
根据脑脊液常规检验结果显示,外观为清澈,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
蛋白质含量为30mg/dL,属于正常范围内。
糖含量为
60mg/dL,也在正常水平。
氯化物含量为125mEq/L,属于正常水平。
结论:
就总体的脑脊液常规检验结果来看,没有检测到任何明显异常。
这些
结果说明患者的脑脊液样本没有显示出炎症、感染或其他异常。
建议:
虽然脑脊液常规检验结果显示正常范围内,但仅通过这一项检查不能
完全排除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性。
如果患者有神经系统症状,建议继续进
行其他相关检查,如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脑脊液培养和荧光抗体法检测等,以进一步明确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备注:
本报告仅基于脑脊液常规检验结果,仅供临床参考。
最终的诊断和治
疗方案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来确定。
临床检验基础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

临床检验基础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痰液理学检查内容不包括( )。
A、性状B、颜色C、气味D、细胞E、痰量正确答案:D2、蛋白尿、糖尿检查首选的尿液标本类型是( )。
A、餐后尿B、24h尿C、12h尿D、随机尿E、晨尿正确答案:A3、关于粪便中红细胞数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阿米巴痢疾时,红细胞多粘连成堆,并有碎片B、正常粪便中可存在少量红细胞C、细菌性痢疾细胞增多,红细胞少于白细胞D、阿米巴痢疾细胞增多,红细胞多于白细胞E、上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已经破坏正确答案:B4、采用ACD保存的血液在4℃可保存( )A、21dB、35dC、15dD、30dE、28d正确答案:A5、脑脊液新型隐球菌检查( )A、Rivalta实验B、墨汁染色C、比浊法D、Pandy实验E、电泳法正确答案:B6、关于ABO血型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玻片法反应时间不能少于10minB、先加血清,然后再加红细胞悬液C、溶血与红细胞凝集意义相同D、正、反定型结果一致才可发报告E、最适温度为37℃正确答案:E7、尿液游离血红蛋白量异常,尿隐血阳性,称为( )A、肉眼血尿B、镜下血尿C、血红蛋白尿D、胆红素尿E、乳糜尿正确答案:C8、关于尿血红蛋白检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应设立阳性对照B、为防止假阴性,可将尿液煮沸2minC、试带要干燥、避光保存D、3%过氧化氢浓度必须准确E、标本应新鲜正确答案:B9、关于成分输血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代替全血输注B、提高疗效C、减少输全血引起各种不良的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D、经济E、减少感染传染疾病的危险正确答案:C10、尿液细胞学检查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细胞为( )。
A、移行细胞癌B、非上皮性肿瘤D、肾细胞癌E、鳞癌正确答案:A11、脑脊液第3管标本适合于( )A、理学和细胞学检查B、颅内压测定C、寄生虫检查D、化学检查或免疫学检查E、病原生物学检查正确答案:A12、能定量分析尿液本一周蛋白Ig和λ轻链浓度的方法是( )。
脑脊液采集标准流程

脑脊液采集标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准备工作: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取得患者的配合。
患者需要侧卧于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部尽量向前屈,使脊柱尽量后突,以增加椎间隙的宽度,便于穿刺。
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解读

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解读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解读:1、脑脊液常规检查(1)颜色:正常为透明至淡黄,深黄至棕褐可能是血清吸收过程中由于有氧代谢产生的代谢物;(2)弹性:正常为黏性;(3)粘度:正常为清澈,不清晰者可能是混有细胞浆;(4)混浊度:可能是脑脊液中细胞聚集导致;(5)尿素氮(UN):正常值在4-20mg/dl之间,偏低可能是脊髓功能受损或者疾病早期;(6)葡萄糖(GLU):正常值在3.3-7.8mg/dL,偏高可能有感染或者出血等;2、脑脊液生物化学检验(1)细胞检查:正常脑脊液中细胞基本为零,但可能会有少量白血球、红血球微量存在;(2)盐酸谷氨酰胺(GAP):正常值在4-20mg/dl之间,偏高可能是头颅出血;(3)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在5-140u/L,偏高可能是由于肝脏胞质损伤;(4)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值在5-45IU/L,偏高可能是中毒、病毒感染或肝脏病变等;(5)磷酸脢(ALP):正常值在35-115u/L,偏高可能是因脑膜病变、损伤等;(6)乳酸脢:正常值在25-45u/L,偏高可能是由于头部外伤或者脊髓病变;3、其他检查(1)细胞学检查:正常下细胞类型有粒细胞、颗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浆细胞,当细胞类型比例异常及异型细胞明显时可能有炎性反应、感染等;(2)抗原特异性抗体检测:可能是由感染、炎症引起,可用于诊断脑脊液中特定有害细胞的存在;(3)脑炎抗体检测:可能是由于脑膜炎诱发,可鉴别微生物感染;(4)蛋白质定量检测:可能是由于脑积水而引起,可以用来判断脑脊液的渗出状态;(5)抗体识别检查:可分析脑脊液中的抗体和抗原,可鉴别不同类型的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脊液检查目录
1.脑脊液检查的临床意义
2.脑脊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3.一般性状检查
4.化学检查
5.显微镜检查
6.微生物学检查
复习思考题
1.脑脊液检查的临床意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炎症、肿瘤、外伤、水肿和阻塞等时,脑脊液的压力、性状和成分可随之发生改变。
脑脊液检查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等具有重要意义。
2.脑脊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由医师经无菌腰椎穿刺术采集。
置于3根无菌试管内分别作细菌学、化学及一般检查与显微镜检查,疑有恶性肿瘤,另留1管作脱落细胞检查。
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一般不超过1小时。
患者应去枕俯伏,如有困难则去枕平卧4~6小时,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性头痛。
3.一般性状检查
(一)颜色:
1. 正常:无色水样。
2. 异常及临床意义:红色,脑及蛛网膜下隙出血、穿刺损
伤。
黄色,脑及蛛网膜下隙陈旧性出血、蛛网膜下隙梗阻、重症黄疸。
乳白色或灰白色,化脓性脑膜炎。
微绿色,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感染所致脑膜炎。
(二)透明度:
1. 正常:清晰透明。
2. 异常及临床意义:清晰或微浑,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
乙型脑炎或神经梅毒。
毛玻璃样浑浊,结核性脑膜炎。
明显混浊,化脓性脑膜炎。
(三)凝固性:
1. 正常:静置24小时不凝固
2. 异常及临床意义:化脓性脑膜炎,静置1~2小时即出现
凝块。
结核性脑膜炎,静置12~24小时后在液面形成膜状物或纤维凝块。
蛛网膜下腔阻塞,黄色胶冻状。
(四)压力:
1. 正常成人卧位压力80~180mmh2o
2. 异常及临床意义:压力增高,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
膜炎、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等颅内病变,也可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压力减低,脑脊液循环受阻、脑脊液流失过多。
4.化学检查
(一)蛋白定性与定量试验:
1. 参考范围:(1)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阴性。
(2)
蛋白定量试验:成人腰池蛋白质:0.20~0.40g/l ,小脑延髓池蛋白质:0.10~0.25g/l ,脑室内蛋白质:0.05~0.15g/l ,新生儿:因血-脑脊液屏障尚不完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6个月后接近成人水平。
2. 临床意义:蛋白质定性试验阳性或蛋白质含量增高。
脑炎或脑膜炎:化脓性脑炎明显增加、结脑中度增加、病毒性脑炎、乙脑轻度增加。
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轻度增加。
脑脊液循环障碍:脑肿瘤、脊髓肿瘤、蛛网膜下腔黏连等时显著增加。
(二)葡萄糖测定
1. 参考范围:成人:
2.5~4.5mmol/l 。
儿童:2.8~4.5mmol/l。
2. 葡萄糖降低的临床意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化脓性脑膜炎最为显著,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轻度降低,病毒性脑膜炎、脑脓肿多无显著变化。
颅内肿瘤,也可致脑脊液葡萄糖含量减少。
(三)氯化物测定
1. 参考范围:成人:119~129mmol/l。
2. 氯化物降低的临床意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细菌性脑膜炎时减少,尤以结核性脑膜炎时降低明显;病毒性脑膜炎、脑
脓肿等无显著变化。
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呕吐、脱水、腹泻等大量丢失氯化物情况造成血氯减低时,脑脊液氯化物也可减少。
5.显微镜检查
(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
1. 参考范围:(1)细胞计数:无红细胞,仅少量白细胞;白
细胞:成人(0~8)×106/l ,儿童(0~15)×106/l 。
(2)白细胞分类:成人:淋巴细胞62%±34 ,单核细胞36%±20 ,嗜中性粒细胞2%±5 ,其他细胞罕见。
2. 临床意义: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化脓性脑膜炎:中性粒细胞高度增多;结核性脑膜炎: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并存为特征;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细胞数轻度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细胞数中度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2)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见大量红细胞。
(3)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细胞数正常或稍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脑脊液中找到白血病细胞是白血病脑膜转移的重要证据。
(4)寄生虫性脑病: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二)细胞学检查
1. 正常:无肿瘤细胞。
2. 异常及临床意义:脑肿瘤病人肿瘤细胞检查可阳性,以转
移性肿瘤阳性率高。
6.微生物学检查
1. 方法:将脑脊液直接涂片或离心沉淀后取沉淀物涂片经革兰染色后显微镜检查,或经抗酸染色查找结核杆菌、用墨汁染色查找隐球菌,还可用培养法检查。
2. 正常:阴性。
3. 异常及临床意义:阳性可确诊中枢神经系统微生物感染。
七、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脊液的特点
复习思考题
1.脑脊液检查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2.比较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和流行性乙型
脑炎脑脊液检查结果的异同。
3.脑肿瘤(包含脑转移瘤)脑脊液检查可见哪些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