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检测

合集下载

脑脊液检测操作方法

脑脊液检测操作方法

脑脊液检测操作方法脑脊液检测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检测脑脊液中的生化指标、细胞数量和形态等,以辅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脑脊液检测的一般操作方法:准备工作:1. 确认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或使用抗凝剂,同时评估患者的颅内压情况。

2. 向患者解释检测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 准备好所需的检测器具和试剂,包括取样器、针头、试管、离心机等。

操作步骤:1. 患者取体位,通常采用侧卧位,使头稍微下垂。

2. 外周局部麻醉:在离插入点约2cm处,以2%利多卡因为主的局部麻醉药混合液进行皮内注射。

3. 随后进行穿刺:医生戴好手套,选择合适大小和长度的脑脊液穿刺针,通常在腰椎3-4级进行穿刺。

采用推进法,将针头置入椎间腔,直到穿入硬膜囊。

4. 采集脑脊液:当穿刺针穿越硬膜进入蛛网膜腔时,打开穿刺器,将脑脊液采集至试管中。

采集量通常为2-4毫升。

5. 检查采集的脑脊液:将采集的脑脊液分装到相应的试管中,标注上相关信息,如患者姓名、日期等。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生化指标(如蛋白质、糖等)分析、细胞计数、细胞形态检查等。

6. 完成检测后,将试管封好,送往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分析。

注意事项:1. 操作应轻柔、缓慢进行,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损伤。

2. 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生物安全要求,确保脑脊液的纯净度。

3. 在采集脑脊液时,医生需要随时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出现头痛、恶心、眩晕等不适反应,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检查前需评估患者的颅内压情况,避免因操作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或其他严重并发症。

请注意,脑脊液检测是一项需要专业医务人员操作的临床检查,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以上操作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8.30脑脊液检查诊断学课件

3.8.30脑脊液检查诊断学课件
(一) 一般性状-颜色
(一) 一般性状-颜色
(2)黄色: 呈现黄色或淡黄色-棕黄色,因脑脊液中含变性血红蛋白、胆红素、或蛋白量异常增高引起,也称为黄变症.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①出血性黄变症: 脑或脊髓出血(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后,进入CSF内的红C遭到破坏.溶解.使HB分解,胆红素增加, 深的黄变症常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结果 ②梗阻性黄变症 : 见于椎管梗阻(如髓外肿瘤),同时CSF蛋白显著升高,当蛋白升高超过1.5g/L时,CSF可呈黄变症.黄变程度与CSF蛋白含量成正比,且梗阻部位越低,黄变越明显.
授课内容
一、概述 二、脑脊液的标本的采集 三、脑脊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四、脑脊液检查的内容
脑脊液(CSF)是循环流动于脑和脊髓表面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经脑内静脉系统而 入体循环。充满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包绕于脑和脊髓四周。不断地进行交换和吸收,因而它不但是维持神经组织功能一个理想的内环境,也是一个动力学的介质.与血液循环相对应地被称为“第三循环”

化脑
显著增高
混浊,脓性
++以上
显著增加
明显减少或消失
稍低
显著增加,数千,Βιβλιοθήκη 中性粒细胞为主 可发现病原菌
结脑
增高
微混,呈毛玻璃状
+—+++
增加
减少
明显减少
数十或数百,早-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淋巴细胞为主
可找到抗酸杆菌
病脑
稍增高
清晰或微混
+—++
轻度增加
(二)化学检查-酶学检查
细胞计数及分类: 脑脊液中正常无红细胞,仅有少数白细胞 (淋巴细胞). 正常值 成人: (0--8)×106 /L 儿童: (0--15)×106 /L

脑脊液检查课件

脑脊液检查课件
细胞:10%。
浆膜腔积液 检查
学习要点
❖ 浆膜腔积液得发生机制及分类 ❖ 检查内容
一般性状 化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 ❖ 渗漏鉴别 ❖ 常见渗出液得特点 ❖ 临床应用
基本知识
❖ 人体得胸腔、腹腔、心包腔及关节腔称为浆 膜腔。
❖ 生理状态下,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 病理情况下,腔内液体增多称为浆膜腔积液
化学检查
1、蛋白质测定
正常阴性或弱阳性
①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
>0、25g/L可呈弱阳性 原理:蛋白+饱和石炭酸→蛋白盐→混浊或沉淀
②定量试验
原理:蛋白+生物碱 → 混浊 浊度与蛋白量成正比 参考值:0、2~0、45g/L(成) 0、2~0、4g/L (儿)
蛋白质测定得临床意义:
增加 减少
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
❖ 粘蛋白就是一种酸 性糖蛋白,其等点 为3∽5,因在酸性 溶液中析出,产生 白色淀。
❖ 渗出液常阳性,而 漏出液常阴性,
葡萄糖测定
❖ 渗出液
化脓菌感染↓↓↓ 结核菌感染↓↓ 恶性肿瘤↓ 类风湿<3、33mmol/L SLE基本正常
❖ 漏出液:与血糖基本相等。
神经梅毒
常见病得脑脊液特点
正常 化脑
压力 外观
蛋白

定性 定量
氯化物 细胞
80~180 透明
↑↑↑
混浊
- 0、2~0、 2、5~4、120~130 0~8
4
5
+++ ↑源自↑↓↓↓↓↑↑↑
细菌
- +
结脑 ↑↑
微混 ++ ↑↑
↓↓
↓↓↓

脑脊液实验检查实验报告

脑脊液实验检查实验报告

脑脊液实验检查实验报告脑脊液实验检查实验报告脑脊液实验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脑脊液中的生化指标和细胞成分,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

本文将介绍脑脊液实验检查的一般过程和结果解读。

一、脑脊液实验检查的过程脑脊液实验检查需要进行腰穿,即将一根细长的针插入患者的腰椎间隙,以取得脑脊液样本。

在进行腰穿前,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该检查,并排除可能的并发症风险。

通常,患者需要采取特定的体位,如侧卧位或坐位,以便医生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腰穿。

在腰穿过程中,医生会使用局部麻醉药物麻醉穿刺点,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然后,医生会小心地插入针头,直到进入脊髓腔,并开始收集脑脊液样本。

通常,医生会收集3-5毫升的脑脊液,足够进行各种实验检查。

在采集样本后,医生会缓慢地将针头拔出,并对穿刺点进行处理,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二、脑脊液实验检查的结果解读脑脊液实验检查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脊液实验检查指标及其解读:1. 脑脊液压力:正常脑脊液压力为5-15厘米水柱。

异常的脑脊液压力可能提示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如脑肿瘤或脑积水。

2. 脑脊液外观:正常脑脊液呈清亮无色,类似于水。

异常的外观可能暗示感染、出血或其他病理变化。

3. 脑脊液细胞计数:正常脑脊液中的细胞数通常很低,正常值为0-5个/微升。

增高的细胞计数可能提示感染、炎症或肿瘤。

4. 脑脊液蛋白质:正常脑脊液中的总蛋白质浓度通常在15-45毫克/分升之间。

异常的蛋白质水平可能暗示感染、炎症、出血或肿瘤。

5. 脑脊液糖和乳酸:正常脑脊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通常与血糖水平相似,而乳酸浓度较低。

异常的糖和乳酸水平可能提示脑脊液感染或代谢紊乱。

除了上述指标外,脑脊液实验检查还可以进行其他特殊检测,如脑脊液免疫球蛋白、肿瘤标志物和病毒DNA检测等,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病情。

三、脑脊液实验检查的临床应用脑脊液实验检查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脑脊液检验ppt课件

脑脊液检验ppt课件

A.脉络丛C
B.室管膜C
C.蛛网膜C
临床意义:见于气脑造影,小儿脑积
水.
5.CSF肿瘤C
在CSF脱落C中,肿瘤C最具有诊断价值. CSF中肿瘤C多为转移肿瘤C.
CSF中肿瘤C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原发性肿瘤C. 继发性肿瘤C. 白血病C L瘤C.
肿瘤C的异5常.特CS征F:肿瘤C
(1).C本身的改变:
米水柱(相当于60滴/分).
(二).CSF外观检查
正常CSF外观无色.透明,久置不 凝.
出现混浊,提示含有少量红.白细 胞.霉菌.瘤细胞.
当细胞含量达300~700/mm3即可出 现混浊.
出现尘埃状微混,提示细胞轻度增 多,见于CNS急性感染早期.
呈毛玻璃状,提示细胞中度增多. 见于结核.霉菌.性脑膜炎.
(二).CSF的分布
CSF的总量为120~180ml, (平均为150ml).
占体内水分总量的1.5%.分布如下: 1. 每个侧脑室10~15ml. 2.第三.四脑室共约含5~10ml. 3.脑蛛网膜下腔与各脑池(脚间池.桥脑 池.小脑延髓池)约含25~30ml. 4.脊髓蛛网膜下腔约含70~75ml.
七.CSF细胞学的检测与诊断
(一)正常CSF C成分: 正常成人CSF C (0~5个/mm3). 儿童CSF C(0~10个/mm3). 其C学分类为小L.C,M.C(二者之比为
7:3).比例相当恒定.仅占1~3%激活性 单核样 C. 正常人CSF中不含红 C.
(二).CSF的正常C及其演变C
A.核的改变:▲ 核大,核浆比例失常,
核的染色质增多.
▲核的形态和结构异常.
▲.核分裂的活跃.
B.胞浆的改变:可有胞浆色素颗粒

第7章脑脊液检测

第7章脑脊液检测


Chloride; Magnesium;
Ethanol

Protein; Glucose; Calcium ions; Lactic acid; Amino acid;
Urea; Creatinine
t; Antibody ;
Poison ; Cholesterol; Some drugs
薄膜,该薄膜Tb的检出率极高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静置1~2hr可出现凝块或沉淀物 蛛网膜下腔阻塞:蛋白质含量高,呈黄色胶冻状
4.压力
正常:成人0.78~1.76kPa,儿童 0.4~1.0kPa, 婴儿0.29~0.78kPa
压力↑: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肿瘤、 脑出血、脑积水、高血压、动脉硬化、咳 嗽、哭泣、静脉注射低渗溶液等
脑脊液检查的目的:根据颜色、浊度、细 胞数量和化学成分的改变、颅内压的增减, 对神经系统疾病,如感染、炎症、肿瘤、 外伤、水肿、出血、缺血、阻塞等,进行 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标本采集
一般通过腰椎穿刺术获 得CSF
腰椎穿刺的步骤 压力测定
收集CSF于3个无菌试管内
细菌学、生化和免疫学、 细胞计数和分类
IgG↑:多发性硬化、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结核 性与梅毒性脑膜炎
IgA↑:各种脑膜炎及脑血管疾病 IgM: 正常无,若出现,提示CNS近期有感染、
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症
结核性脑膜炎抗体检测:结核杆菌抗原特异
性IgG抗体
乙型脑炎病毒抗原检测: 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CSF中癌细胞:
六、CSF蛋白电泳
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同时存在
病毒性脑膜炎:细胞数↑,淋巴细胞为主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细胞数↑↑,淋巴细胞为主

脑脊液检测

脑脊液检测

第一管:生化
三、氯化物 原理:离子选择电极法 参考范围 成人:120-130mmol/L;儿童:111-123mmol/L 临床意义 脑脊液低蛋白含量较少,为了维持脑脊液和血浆渗透压平
衡,氯化物含量为血浆的1.2-1.3倍 (1)减低:细菌性或真菌性脑膜炎早期、细菌性脑膜炎的后期、血氯减 低;病毒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脑肿瘤时,氯化物稍减低或不减低 (2)增高:主要见于浆液性脑膜炎。
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
目录 /CONTENTS
01 脑脊液标本应如何采集与处理 02 如何对一份脑脊液标本进行检验 03 血性脑脊液检查的质量控制 04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如何改变
01 脑脊液标本应如何
采集与处理
一、脑脊液采集 腰椎穿刺 小脑延髓池穿刺 侧脑室穿刺
成人脑脊液总量约120180ml,新生儿为10-60ml, 健康儿童脑脊液总量100150ml
= -112.785 ×106/L ???
二、脑脊液显微镜检查
问题: 用校正公式进行脑脊液白细胞计数的校正,结果为什么会 出现负值?
校正后脑脊液白细胞=校正前白细胞 -
脑脊液红细胞数 ×血液白细胞数
血液红细胞数
实际来源于血液的白细 胞和脑脊液本身白细胞
理论上来源于血液的白 细胞
三、脑脊液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
2.形态:如发现较多的红细 胞有皱缩现象,应予以描 述报告,以协助临床鉴别 陈旧或新鲜性出血。
三、脑脊液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
3.辨别:注意红细胞和淋巴细胞与新型 隐球菌相区别 (1)新型隐球菌具有“出芽”现象,不 溶于乙酸,滴加0.35mol/L的乙酸后, 显微镜下保持原型,淋巴细胞则细胞核 和细胞质更为明显 (2)加印度墨汁一滴,加盖玻片,高 倍镜下新型隐球菌有后荚膜,不着色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

二、检验项目
3、凝固物: 凝固物: 正常CSF静置24h不会凝固,如果发生凝固,则为病理现象。 正常CSF静置24h不会凝固,如果发生凝固,则为病理现象。 CSF静置24h不会凝固 凝固主要有三种形式: 凝固主要有三种形式:
蛛网样凝固:结核性脑膜炎(将CSF静置一夜,于液面形成 蛛网样凝固:结核性脑膜炎( CSF静置一夜, 静置一夜 纤细凝块,此膜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率高) 纤细凝块,此膜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率高) 块状凝固:化脓性脑膜炎(CSF抽出1 2h形成明显凝块) 块状凝固:化脓性脑膜炎(CSF抽出1-2h形成明显凝块) (CSF抽出 形成明显凝块 胶样凝固:CSF浓缩(脊髓肿瘤、蛛网膜下腔梗阻) 胶样凝固:CSF浓缩(脊髓肿瘤、蛛网膜下腔梗阻) 浓缩
第四节 脑脊液检测
内容
标本采集 一般性状检查 化学检查 显微镜检查 细菌学检查
第四节 脑脊液检测
脑脊液(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内的 fluid,CSF) 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大约70%来自脑室系统脉络膜丛的超滤和分泌, 70%来自脑室系统脉络膜丛的超滤和分泌 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大约70%来自脑室系统脉络膜丛的超滤和分泌, 其余由脑室的室管膜和蛛网膜下腔所产生, 其余由脑室的室管膜和蛛网膜下腔所产生,通过蛛网膜绒毛回吸收入 静脉。正常成人:90-150ml,新生儿:10-60ml。CSF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 静脉。正常成人:90-150ml,新生儿:10-60ml。CSF主要功能: 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界损伤 调节颅内压力变化 供给脑、脊髓的营养物质, 供给脑、脊髓的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产物 调节神经系统碱储量,维持正常PH值 调节神经系统碱储量,维持正常PH值 P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 念
血脑屏血障脑(屏b障lo(odblboroadinbbrairnriebra,rrBieBr,B)BBB) 对血浆各种成分通透性各有不同,其中
通透性高的有:Na、Cl、Mg离子及乙醇等
其次为:清蛋白、葡萄糖、Ca离子、尿素和肌酐 等
最难通过有:Fbg、补体、抗体、胆固醇、胆红 素等
生理 30%细胞间隙 主动分泌
脑脊液和浆膜腔积液检验
一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的生理 脑脊液标本的采集 检测项目 脑脊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脑脊液生理
脑脊脑液脊(液ce(recberoresbprinoaspl ifnluaildf,luCidS,F)CSF)
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中的无色透明液体。
成人平均总量约150ml.
沉淀
CSF的凝固性的临床意义
正常正CS常FC标S本F:静置12~24h不不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
化脓化性脓脑性膜:炎 标本静置1~2h可形成凝块或沉淀;
结核结性核脑性膜:炎 静置12~24h标本表面有纤细网膜形成,
黄色胶冻 蛛网膜下腔梗阻,
黄色胶冻状
CSF循环受阻,蛋白质高达15g/L时。
比密测定
结核性脑膜炎 中度升高
病毒性脑膜炎、 脑炎
新型隐球菌性脑 膜炎
轻度增高 中度增高
早期N为主 后期以L为主,可 有浆细胞 以L为主
以L为主
CSF细胞计数和分类的临床意义2
2.蛛网膜下腔出血
3.中枢神经肿瘤

4.脑寄生虫病
均匀血性脑脊液,可见大量红细胞 N明显增高 出血2~3天后可见吞噬细胞
细胞数正常或稍高,L为主, 可见肿瘤细胞。 找到白血病细胞是脑膜白血病证据
正常人腰穿CSF比密为:1.006-1.008 比密增高:见于颅内高压 比密降低:见于脑脊液分泌增多
显微镜检查

1、细胞计数
微 镜
2、白细胞分类计数


3、细胞学检查
1 细胞计数
1、细细胞胞计计数数 细胞总数计数
白细胞计数
细胞计数方法
手工显微镜计数
参考值 1.红细胞:无。 2.白细胞:
白细胞
不增高
陈旧性出血
清晰、透明 不易凝 红色、黄褐色或柠檬色 皱缩 阳性 继发性或反应性增高
黄色:黄变症
黄变症 原因
临床意义
出血性 红细胞破坏、胆红 陈旧性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
素增加
黄疸性 血中胆红素增加 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胆管梗阻、新生
儿溶血
淤滞性 红细胞渗出、胆红 颅内静脉、脑脊液循环淤滞
成人(0~10)×106/L; 儿童(0~15)×106/L; 新生儿(0~30)×106/L。
2 白细胞分类计数
方法:直接分类和染色分类 参考值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两者之比约7:3。 中性粒细胞可见少量 偶见软脑膜和蛛网膜细胞、室管膜细胞、脉络
膜细胞。
3 细胞学检查
细胞成分:
色素增高
白色
白 细 胞 增 高 脑 膜 炎 球 菌 、肺 炎 双 球 菌 、溶 血 性 链 球 菌 引 起 的 化
脓性感染
绿色
脓 性 分 泌 物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
增多
褐色
色素增多
脑膜黑色素瘤
红色时新旧出血鉴别
项目
新鲜性出血
外观
浑浊
易凝性
易凝
离心后上清液 无色透明
红细胞形态
无变化
上清液OB试验 多为阴性
Nonne-Apelt test
球蛋白在饱和硫酸铵 溶液中产生白色混浊
或沉淀。
方法学 灵敏度高 评价:
参考值:
阴性或弱阳性
对球蛋白敏感,灵敏 度较差
蛋白质定量试验
1.蛋白沉淀剂比浊法
2.染料结合比色法
可见免疫活性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 肿瘤细胞。
细胞收集方法:离心沉淀、细胞玻片离心仪 染色方法
可用综合应用多种染色鉴别
(吖啶橙荧光染色---肿瘤细胞等) PAS染色---------------鉴别原淋与腺癌细胞
CSF细胞计数和分类的临床意义1
增高常见于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性疾病
采集:采CSF于3支无菌试管中,每管1~2ml,采 集顺序如下
1
2
3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细胞破坏或CSF凝固影响细胞计数和分类
送 检
糖分解致GLU结果偏低,
及 时
细菌自溶或死亡影响细菌检出率
抗 凝
化学检查
剂 选
一般性状检查

肝素抗凝 EDTA抗凝
CSF检查项目
理 学 检 查
素增加
梗阻性 蛋白质含量显著 髓外肿瘤等所致椎管梗阻
增加
透明度
脑脊液中细胞成分增多混 浊 Nhomakorabea脑脊液中细菌、真菌增多
原 因
脑脊液中蛋白质增多
正常脑脊液
清晰透明
几 种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

脊 液
病毒性脑炎、神经梅毒
明显混浊 毛玻璃样轻度混浊
透明外观
凝固性
薄膜(pellicle)
CSF的凝固性表现形式 凝块(clot)
显 微 镜 检 查
化 学 检 查










理学检查
颜色 透明度 凝固性 压力
CSF颜色
颜色
原因
临床意义
无色
正 常 脑 脊 液 、病 毒 性 脑 炎 、轻 型 结 核 性 脑 膜 炎 、脊
髓灰质炎、神经梅毒
红色 出血
穿刺损伤出血、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
黄色 黄变症
出 血 、黄疸 、淤滞 和 梗阻 ,黄色 素 、胡 萝 卜素 、脂
细胞数可增高, 可见E及浆细胞增高, 沉淀可查出虫卵、原虫、幼虫等
(二)化学检查
蛋白质检查
蛋白质定性试验 蛋白质定量试验
葡萄糖测定
氯化物测定 酶学检查
ALT、AST、 CK、LD、NSE
蛋白定性试验
Pandy test
蛋白质与苯酚结合成 原理: 不溶性蛋白盐而产生
白色混浊。
(Ross-Jone test)和
蛛网膜下腔出 血
中枢神经肿瘤
脑寄生虫病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1.常见NS系统感染性疾病细胞计数与分类 特点 细胞数(10~50)×106/L为轻度升高,(50~100)×106/L为中度
增高, 200×106/L以上为显著增高
化脓性脑膜炎
白细胞数量 显著升高
细胞分类 以N为主
70%脉络丛 超滤作用
侧脑室 室间孔
第四脑室
中脑导水管
第三脑室
两侧孔 中间孔
蛛网膜下腔及脑池
蛛网膜绒毛
吸收
血管及神经根间隙
标本采集
CSF标本一般通过穿刺取得,
部位:腰椎,特殊情况下可由小脑延髓池或侧脑 室
压力测试:穿刺成功后先作压力测定,正常在 8在无0蛛2—m网1l8内膜0m,下m低腔H于阻2O8塞超0。m过m2H002Om可mH作2O动放力出试C验SF以量了应解控有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