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教案79

合集下载

工程制图 教案

工程制图 教案

工程制图教案教案标题:工程制图教案目标:1. 了解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符号和规范;3. 能够运用工程制图技巧进行简单的图纸绘制。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接触过工程制图?它在工程领域中的作用是什么?知识讲解:2. 介绍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工程制图是一种通过图纸和符号来表达工程设计意图的方法,它能够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进行设计、施工和维护工作。

3. 解释工程制图的基本符号和规范:包括线型符号、尺寸标注、图纸比例等内容。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对这些符号和规范有初步的了解。

示范操作:4. 演示如何进行简单的工程制图:选择一个简单的工程项目,如绘制一个简单的房屋平面图。

通过步骤演示,展示如何使用工程制图的基本符号和规范完成图纸的绘制。

练习与巩固:5. 学生进行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简单的工程项目进行绘制。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工程制图技巧完成图纸的绘制,并互相交流和分享。

总结与展望:6.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符号和规范,以及绘制图纸的步骤和技巧。

7. 展望下节课内容:介绍更复杂的工程制图技巧和应用,如三维制图和工程图纸的解读。

教学辅助手段: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讲解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规范。

2. 示例图纸:用于演示如何进行简单的工程制图。

3. 练习材料:提供给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评估方式: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够正确运用工程制图的基本符号和规范进行图纸绘制。

2.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分享,评价学生对工程制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组织学生参观工地或实践工程制图,让他们亲身感受工程制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探究更高级的工程制图技术:引导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三维制图、CAD 软件等更高级的工程制图技术。

工程制图教案

工程制图教案

工程制图教案工程制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2.掌握工程制图的常用符号和常用画法。

3.能够使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工程制图。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对工程制图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工程制图的概念和分类2.工程制图的基本符号和画法3.图纸的分析和使用4.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工程制图的基本符号和画法的掌握2.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的学习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画法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图纸进行分析和理解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工程图纸和工程模型,引发学生对工程制图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工程制图的概念和分类(10分钟)通过讲解工程制图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3.讲解工程制图的基本符号和画法(20分钟)通过讲解工程制图的基本符号和画法,让学生了解工程制图的基本元素和基本操作。

4.图纸的分析和使用(10分钟)通过分析一份工程图纸,让学生了解如何读懂和使用工程图纸。

5.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30分钟)通过演示和操作CAD软件,让学生了解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练习和实践(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份简单的工程图纸,并使用CAD软件进行绘制和修改。

7.总结和讨论(5分钟)通过总结和讨论,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和经验,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工具:1.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2.CAD软件:AutoCAD等;3.学生练习册。

七、教学评价:1.学生的练习册;2.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3.学生的口头回答和讨论情况。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画法,以及CAD 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对工程制图的兴趣。

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2、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制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图纸规格、图纸布置、投影法基础、标注尺寸的基础等。

2、机械零件的表达方法:包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

3、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表达方法:包括螺纹、齿轮、轴承等。

4、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演示、图例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实践教学:通过绘制图纸、模型制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制图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新课:通过讲解、演示、图例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课的内容。

3、实践练习:让学生通过绘制图纸、模型制作等方式,实践所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4、反馈与指导:对学生的实践练习进行反馈和指导,指出不足和改进方向。

5、复习与巩固:通过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注意力、回答问题等情况。

2、作业评估:通过布置和批改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1、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哪些内容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哪些内容还需要加强。

2、对本学期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总结哪些方法比较有效,哪些方法需要改进。

机械制图课件机械制图基础知识标题:机械制图课件:机械制图基础知识一、机械制图概述机械制图是一种利用图形和符号表示机械零件或部件的形状、大小、结构以及制造工艺的技术语言。

它是机械工程领域中重要的基础技能,对于机械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二、机械制图基础知识1、投影法:投影法是机械制图的基础,它通过将物体投影到二维平面上来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尺寸。

建筑制图 教案

建筑制图 教案

建筑制图教案教案标题:建筑制图教案目标:1. 了解建筑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绘能力。

教案步骤:步骤一:引入建筑制图的概念和重要性(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建筑制图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作用。

- 介绍建筑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步骤二:讲解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要素(10分钟)- 解释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

- 介绍建筑制图中常用的符号和标注方法。

步骤三:示范建筑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15分钟)- 展示建筑制图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如铅笔、尺子、三角板等。

- 演示如何绘制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并讲解绘图的步骤和技巧。

步骤四:练习建筑制图的基本技能(20分钟)- 分发练习用纸和建筑平面图的示例。

- 让学生根据示例进行练习,绘制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 教师巡视并提供指导和帮助。

步骤五: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品(10分钟)-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建筑制图作品。

-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建议。

步骤六:拓展活动(10分钟)- 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网络搜索,收集不同类型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 让学生分析和比较这些建筑制图,了解不同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

步骤七:总结和反思(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建筑制图知识和技能。

-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教学资源:- 建筑制图教材和参考书籍。

- 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示例。

- 练习用纸和绘图工具。

评估方式:- 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 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评估。

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参观建筑工地或建筑展览,加深对建筑制图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建筑设计软件进行建筑制图,提高数字化绘图技能。

注意事项:- 确保教室内的绘图工具和材料齐全,并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提高学习效果。

-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第六版)》教案(总7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比例的种类:(1)、原值比例比值为1的比例,即1:1;(2)、放大比例比值大于1的比例,如2:1等;(3)、缩小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如1:2等。

<三>、字体基本要求1、书写字体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2、字体高度(h)的公称尺寸系列为:, ,,5,7,10,14,20按照 2的比率递增(字宽与字高之比为2:3,字高代表字体的号数);3、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汉字的高度h不应小于,其字宽为h/2;4、字母和数字分A型和B 型;5、字母和数字可以写成斜体和直体;6、用作指数、分数、极限偏差、注角等的数字和字母,一般应采用小一号的字体。

<四>、图线(GB/T17450—1998、GB/—2002)1、图线的线性及应用GB/T17450—1998推荐15种基本线型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作图步骤和方法参阅表1-5正五边形的作图步骤如下:2、斜度和锥度(1)斜度定义:一直线对一直线或一平面对另一平面的倾斜程度。

表示方法: 1:n 符号“”与斜度方向一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2)锥度定义:指正圆锥体底圆直径与锥高之比。

如果是圆锥台则是上下底圆直径之差与锥台高度之比。

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3、已知长、短轴,用四心法作椭圆已知:长轴 AB短轴 CD(1)画出相互垂直的且平分的长轴AB和短轴CD;(2)连接AC,并在AC上取CF=OA-OC;(3)作AE的中垂线,与长、短轴分别交于O1、O2,再作对称点O3、O4;(4)以O1、O2、,O3、O4各点为圆心,O1A、O2C、O3B、O4D为半径,分别画弧,即得近似的椭圆。

注意:取线段要准确,四段圆弧两两相接于1、2、3、4点,必须注意连接处的光滑过渡。

具体作图如下图: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4、圆弧连接定义:用一圆弧光滑地连接另外两条已知线段(直线或圆弧)的作图方法。

机械制图教学案[全]

机械制图教学案[全]

机械制图教学案 [全]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符号和规则;3.能够根据给定的图纸完成机械零件的绘制;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机械制图基础知识:–机械制图的定义和作用;–机械制图所用的工具和材料;–机械制图的基本符号和规则;–机械制图的常用尺寸标注方法。

2.机械制图的绘制方法:–机械零件的基本绘制方法;–机械零件的投影方法;–机械零件的细节绘制方法;–机械装配图的绘制方法。

3.机械制图实践:–根据给定的图纸,完成机械零件的绘制;–根据给定的图纸,完成机械装配图的绘制;–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机械零件和装配图的设计。

三、教学过程1.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2课时)•讲解机械制图的定义和作用;•介绍机械制图所用的工具和材料;•演示机械制图的基本符号和规则的使用方法;•示范机械制图的常用尺寸标注方法。

2. 机械制图的绘制方法(4课时)•讲解机械零件的基本绘制方法,包括线段、圆弧的绘制;•示范机械零件的投影方法,包括正投影和等角投影;•演示机械零件的细节绘制方法,包括螺纹、螺孔等细节的绘制;•示范机械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包括基本组件的布局和拆装示意图。

3. 机械制图实践(6课时)•学生根据给定的图纸,完成机械零件的绘制;•学生根据给定的图纸,完成机械装配图的绘制;•组织学生进行机械零件和装配图的设计,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进行交流和评价。

四、教学评估方法1.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给予积极学习的学生鼓励和奖励;2.作业评估:布置相应的机械制图练习作业,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3.实践评估:针对机械零件和装配图的设计任务,评估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资源1.PowerPoint演示文稿: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和绘制方法的演示;2.机械制图教材:包括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和绘制方法的详细讲解;3.机械零件和装配图的样例纸质图纸;4.计算机绘图软件:用于学生进行机械制图的实践练习。

制图备课教案(wa)ngku

制图备课教案(wa)ngku

制图备课教案(wa)ngku第一章:制图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熟悉制图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1.2 教学内容制图的定义和作用。

制图的基本原理,包括透视原理、比例原理和标注原理。

制图的基本方法,包括画线、画圆、画角和画图形的技巧。

制图工具的使用,包括直尺、画圆规、三角板和橡皮擦等。

1.3 教学步骤引入制图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制图的意义和作用。

讲解制图的基本原理,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

示范制图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跟随练习。

介绍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第二章:基本图形绘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

让学生熟悉基本图形的特征和应用。

2.2 教学内容基本图形的定义和特征。

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包括直线、曲线、多边形等。

基本图形的应用,包括几何图形、建筑图形和机械图形等。

2.3 教学步骤介绍基本图形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了解不同图形的特点。

讲解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绘制不同基本图形。

引导学生思考基本图形的应用场景,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第三章:组合图形绘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组合图形的绘制方法。

让学生熟悉组合图形的特征和应用。

3.2 教学内容组合图形的定义和特征。

组合图形的绘制方法,包括图形组合、遮挡关系和透视效果等。

组合图形的应用,包括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和平面布局等。

3.3 教学步骤介绍组合图形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了解不同图形的组合方式。

讲解组合图形的绘制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绘制不同组合图形。

引导学生思考组合图形的应用场景,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第四章:尺寸标注与说明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尺寸标注的方法。

让学生熟悉尺寸标注的规则和符号。

4.2 教学内容尺寸标注的定义和作用。

尺寸标注的规则和符号,包括线性标注、角度标注和半径标注等。

尺寸标注的方法,包括实线标注、虚线标注和箭头标注等。

大学工程制图作业讲解教案

大学工程制图作业讲解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工程制图课程学生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提高学生运用工程制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常见工程图的绘制方法。

3. 工程制图中的尺寸标注和符号应用。

教学难点:1. 复杂工程图的绘制。

2. 尺寸标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教学内容:一、绪论1. 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工程图的分类和特点。

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1. 投影原理:介绍正投影、斜投影、透视投影等基本投影方法。

2. 几何作图:讲解几何图形的绘制方法,如直线、圆、圆弧、椭圆等。

三、常见工程图的绘制1. 建筑平面图:讲解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步骤,包括内外门窗位置、楼板与梁柱的位置及尺寸标注等。

2. 建筑剖面图:讲解建筑剖面图的绘制步骤,包括门窗洞口高度、层间标高等内容的标注。

3. 建筑立面图:讲解建筑立面图的绘制步骤,包括立面上的门窗、墙面装饰等内容的绘制。

4. 结构施工图:讲解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步骤,包括梁、板、柱等结构的绘制。

四、尺寸标注和符号应用1. 尺寸标注:讲解尺寸标注的方法和规范,包括尺寸线的绘制、尺寸文字的标注等。

2. 符号应用:讲解工程制图中常用的符号,如轴线、标高、坡度等。

五、作业讲解与指导1. 学生展示作业,教师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

2. 针对作业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3.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作业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引言:介绍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强调其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2. 讲解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包括投影原理和几何作图。

3. 展示常见工程图的示例,讲解绘制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1. 学生展示作业,教师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

2. 针对作业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如复杂工程图的绘制、尺寸标注的准确性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作业中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和内容时间分配(1)螺纹牙形在通过螺纹轴线的断面上,螺纹的轮廓形状,称为螺纹牙形。

它有三角形、梯形、锯齿形和矩形等。

不同的螺纹牙形,有不同的用途。

(2)螺纹直径①大径(公称直径)是螺纹的最大直径,即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面的直径,用d(外螺纹)或D(内螺纹)表示。

②小径是螺纹的最小直径,即与外螺纹牙底或内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想圆柱面的直径,称为小径,用d1(外螺纹)或D1(内螺纹)表示。

③中径在大径与小径圆柱面之间有一假想圆柱,在母线上牙形的沟槽和凸起宽度相等。

此假想圆柱称为中径圆柱,其直径称为中径。

它是控制螺纹精度的主要参数之一。

(3)螺纹线数(n)螺纹有单线(常用)和多线之分,沿一条螺旋线形成的螺纹为单线螺纹;沿轴向等距分布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螺旋线所形成的螺纹为多线螺纹。

(4)螺距(P)和导程(Ph)螺纹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称为螺距。

同一条螺纹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称为导程,由图7—5可知,螺距和导程的关系:单线螺纹 P=Ph;多线螺纹 Ph=nP(5)旋向: 螺纹分右旋和左旋两种。

顺时针旋转时旋入的螺纹,称为右旋螺纹。

逆时针旋转时旋入的螺纹,称为左旋螺纹。

二、螺纹的规定画法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对螺纹画法作了详细的规定。

1、外螺纹的画法\教学过程和内容时间分配2、内螺纹的画法在剖视图中,小径用粗实线表示,大径用细实线表示;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上,表示大径圆用细实线只画约3/4圈,倒角圆省略不画,螺纹的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剖面线画到粗实线处。

绘制不穿通的螺纹时应将螺纹孔和钻孔深度分别画出,一般钻孔应比螺纹孔深约4倍的螺距,钻孔底部的锥角应画成120ο。

表示不可见螺纹所有图线均画成虚线。

3、内外螺纹连接的画法以剖视图表示内外螺纹连接时,其旋合部分按外螺纹的画法表示,其余部分仍按各自的规定画法表示。

要注意的是要使内外螺纹的大小径对齐。

在剖视图中,剖面线应画到粗实线;当两零件相邻接时,在同一剖视图中,其剖面线的倾斜方向相反或方向一致但间隔距离不同。

三、常用螺纹的分类和标注1、螺纹的分类螺纹按用途分为连接螺纹和传动螺纹两类,前者起连接作用,后者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

2、螺纹的标注螺纹按国标的规定画法画出后,图上并未标明牙型、公称直径、螺距、线数和旋向等要素,因此,需要用标注代号或标记的方式来说明。

(1)普通螺纹普通螺纹的牙形角为60ο,有粗牙和细牙之分,即在相同的大径下,有几种不同规格的螺距,螺距最大的一种,为粗牙普通螺纹,其余为细牙普通螺纹。

螺纹代号:粗牙普通螺纹代号用牙型符号“M”及“公称直径”表示;细牙普通螺纹的代号用牙型符号“M”及“公称直径×螺距”表示。

当螺纹为左旋时,用代号LH表示。

右旋省略标注。

标注时注意:粗牙螺纹允许不标注螺距。

旋合长度是指内外螺纹旋合在一起的有效长度,分为短、中、长三种,分别用代号S、N、L表示,相应的长度可根据螺纹公称直径及螺距从标准中查出。

当旋合长度为中等时,“N”可省略。

例:已知细牙普通螺纹,公称直径为20mm,螺距为2mm,中径公差带代号为5g,顶径公差带代号为6g,短旋合长度。

其标注形式为:(2)梯形和锯齿形螺纹梯形螺纹用来传递双向动力。

其牙形角为30ο,不按粗细牙分类;教学过程和内容时间分配锯齿形螺纹用来传递单向动力。

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只标注中径公差带代号;旋合长度只分为N、L两组,当旋合长度为N时不标注。

如梯形螺纹的标记形式为:例: Tr40×7-6H “Tr”表示梯形螺纹,“40”为公称直径,“7”为螺距,“6H”为中径公差带代号,中旋合长度。

(3)管螺纹在水管、油管、煤气管的管道连接中常用管螺纹,管螺纹分为非螺纹密封的内、外管螺纹和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

管螺纹应标注螺纹特征代号和尺寸代号;非螺纹密封的外管螺纹还应标注公差等级。

标记形式为:标注时注意:尺寸代号不是管子的外径,也不是螺纹的大径,而是指管螺纹用于管子孔径英寸的近似值;公差等级代号对外螺纹分A、B两级标注,内螺纹不标记;右旋螺纹的旋向不标注,左旋螺纹标注“LH”。

管螺纹在图样上一律标注在引出线上,引出线应由大径或由对称中心处引出。

总结与巩固(小结、考核知识点、作业等)(课堂小结)1、螺纹的基本要素;2、内外螺纹的画法;3、螺纹的标注。

(作业布置)习题集P99-100小结螺纹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螺纹的画法和标注方法作业习题册第99-100页课后教学回顾教学过程和内容时间分配2、画图时应遵守三条基本规定:①两零件的接触面只画一条线,不接触面必须画两条线。

②在剖视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螺纹紧固件的轴线时,这些件都按不剖处理,即只画外形,不画剖面线。

③相邻两被连接件的剖面线方向应相反,必要时可以相同,但必须相互错开或间隔不一致;在同一张图上,同一零件的剖面线在各个视图上,其方向和二、螺栓连接的画法1、螺栓连接螺栓用来连接不太厚、而且又允许钻成通孔的零件。

在被连接的零件上先加工出通孔,通孔略大于螺栓直径,一般为1.1d。

将螺栓插入孔中垫上垫圈,旋紧螺母,螺栓连接的画法如图。

画螺栓连接图的已知条件是螺栓的型式规格、螺母、垫圈的标记,被连接件的厚度等。

2、螺柱连接当两个连接件中有一个较厚,加工通孔困难或因频繁拆卸,又不宜采用螺钉连接时,一般用螺柱连接。

如图7—13所示,δ1加工成通孔,δ2上加工出螺纹孔,然后将双头螺柱的一端(旋入端)旋紧在螺孔内,再在双头螺柱的另一端(紧固端)套上带通孔的被连接零件加上垫片,拧紧螺母。

螺孔深度与螺柱的旋入端bm有关。

用螺柱连接时,应根据螺孔件的材料选择螺柱的标准号,即确定bm长度。

钢:bm=d,铸铁:bm=(1.25~1.5)d,铝:bm=2d。

画螺柱连接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连接图中,螺柱旋入端的螺纹终止线应与结合面平齐,表示旋入端全部拧入,足够拧紧。

②弹簧垫圈用作防松,外径比普通垫圈小,以保证紧压在螺母底面范围之内。

弹簧垫圈开槽的方向应是阻止螺母松动的方向,在图中应画成与水平线成60ο上向左,下向右的两条线。

教学过程和内容时间分配螺孔深度的画法螺柱连接的画法3、螺钉连接的画法螺钉连接用于不经常拆卸,并且受力不大的零件。

它的两个被连接零件较厚的加工出螺孔,较薄的零件加工出通孔,不用螺母,直接将螺钉穿过通孔拧入螺孔中。

图7—15所示为螺钉连接的简化画法。

螺钉的公称长度L≥δ+ bm –t间隔必须一致。

教学过程和内容时间分配总结与巩固(小结、考核知识点、作业等)(课堂小结)1、螺栓连接的规定画法;2、螺柱连接的画法;3、螺钉连接的画法;(作业布置)习题集P99-100②齿顶圆d a通过齿轮各齿顶端的圆,称为齿顶圆③齿根圆d f通过齿轮各齿槽根部的圆,称为齿根圆④分度圆d 在该圆上齿槽宽e与齿厚s相等,即e = s 。

⑤齿距p、齿厚s、齿槽e 在分度圆上,相邻两齿廓对应点之间的弧长为齿距;在标准齿轮中,分度圆上e = s ,p=s+e⑥齿高h、齿顶高h a、齿根高h f轮齿在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为齿高;齿顶圆与分度圆的径向距离为齿顶高;分度圆与齿根圆的径向距离为齿根高。

⑦模数m 由于齿轮的分度圆周长=zp=πd,则d=zp/π,为计算方便,将p/π称为模数m,则d=mz。

模数的数值已标准化。

⑧压力角(啮合角)α在节点处,两啮合齿轮齿廓曲线的公法线与两节圆的公切线所夹的锐角,称为压力角,我国采用的压力角一般为20ο。

⑨中心距齿轮副的两轴线之间的最短距离,称为中心距。

二、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①单个齿轮的画法国家标准只对齿轮的轮齿部分作了规定画法,其余结构按齿轮轮廓的真实投影绘制。

②两齿轮啮合的画法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上,两分度圆画成相切。

也可将齿根圆及啮合区内的齿顶圆省略不画。

教学过程和内容时间分配三、圆锥齿轮简介锥齿轮常用于垂直相交轴齿轮副传动。

轮齿分布在圆锥面上,齿厚、模数和直径,由大端到小端是逐渐变小的。

为了便于设计和制造,规定以大端模数为标准来计算各部分尺寸。

(1)直齿圆锥齿轮的画法直齿圆锥齿轮的齿坯如下图所示,其基本形体结构由前锥、顶锥、背锥等组成。

由于圆锥齿轮的轮齿在锥面上,所以齿形和模数沿轴向是变化的。

大端的法向模数为标准模数,法向齿形为标准渐开线。

在轴剖面内,大端背锥素线与分度锥素线垂直,轴线与分度锥素线的夹角δ称为分度圆锥角。

如图8-23所示。

圆锥齿轮坯圆锥齿轮参数直齿圆锥齿轮的画法如下图1所示。

直齿圆柱齿轮的计算公式仍适用于圆锥齿轮大端法线方向的参数计算。

圆锥齿轮啮合的画图步骤如图2所示。

安装准确的标准齿轮,两分度圆锥相切,分度锥角δ1和δ2互为余角,啮合区轮齿的画法同直齿圆柱齿轮。

圆1 锥齿轮的画图步骤圆2 锥齿轮啮合的画图步骤四、蜗杆、蜗轮传动教学过程和内容时间分配蜗轮和蜗杆通常用于垂直交叉的两轴之间的传动,蜗杆是主动件,蜗轮是从动件,它们的齿向是螺旋形的,蜗轮的轮齿顶面常制成环面。

蜗杆的齿数称为头数,相当于螺杆上螺纹的线数,有单头和多头之分。

蜗轮蜗杆传动,其传动比较大,且传动平稳,但效率较低。

相互啮合的蜗轮蜗杆,其模数必须相同,蜗杆的导程角与蜗轮的螺旋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蜗杆的画法,如书上图7-38所示,与圆柱齿轮画法基本相同。

为了表达蜗杆上的牙型,一般采用局部放大图。

蜗轮的画法如书上图7-39所示。

蜗轮蜗杆啮合的画法如书上图7-40,在蜗轮投影为非圆的视图上,蜗轮与蜗杆重合的部分,只画蜗杆不画蜗轮。

在蜗轮投影为圆的视图上,蜗杆的节线与蜗轮的节圆画成相切。

在剖视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蜗杆的轴线时,齿顶圆或齿顶线均可省略不画。

总结与巩固(小结、考核知识点、作业等)(课堂小结)1、齿轮的要素2、各种齿轮及齿轮啮合的画法(作业布置)小结齿轮的概念和分类,掌握齿轮的画法和标注方法作业习题册第101-103页课后教学回顾课机械制图第七章机械图样中的特殊表示法审批签字(1)普通平键联接图7-1 普通平键联接普通平键的基本尺寸有键宽b、高h和长度L,例如b=8,h=7,L=25,A型平键,则标记为:键8×25(GB/T 1096-1979)。

轴上键槽的深度t和轮毂上键槽的深度t1可由相关手册中查出。

轴、轮毂键槽的表示方法和尺寸标注见图7-1。

(2)半圆键联接图7-2 半圆键半圆键的基本尺寸有键宽b、高h、直径d1和长度L,例如b=6,d1=25,L=24.5,则标记为:键6×25(GB/T1099-1979)。

轴上键槽的深度t可由相关手册中查出。

轴、轮毂键槽的表示方法和尺寸标注见图7-2。

(3)钩头楔键钩头楔键的基本尺寸有键宽b、高h和长度L,例如b=18,h=11,L=100,则标记为:键18×100(GB1565-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