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茎基腐病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番茄茎基腐病防治方法

番茄茎基腐病防治方法

番茄茎基腐病防治方法
针对番茄茎基腐病的发病规律,建议菜农
首先要保证蔬菜苗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尽量避免让蔬菜在运输过程中,剧烈摇动,以防止蔬菜受伤。

其次是在蔬菜定植时,也要轻拿轻放,铺地膜时,也要注意不要剧烈碰撞蔬菜苗。

总之就是要尽量减少蔬菜苗伤口的出现。

但是不管如何小心,蔬菜出现伤口总会有,又要如何防治呢。

建议在定植前,提前打药预防。

蔬菜苗运到菜农手里,占地加起来也没有几方大,这个时候打药很方面,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可以喷一些多菌灵或霜霉威,在蔬菜伤口形成一个保护膜,病菌不容易侵入。

加工番茄移栽的苗也是同上,移栽时,茎基部最易受伤,所以茎基腐容易发生。

培根护茎,补充营养,蔬菜抗病力强
首先保护番茄茎基部,移栽后,培根护茎,即使受伤的茎基,培上土后,番茄再生,土下茎基数产生气生根,使番茄苗复活。

蔬菜和人一样,人生病了,不但要吃药,而且还要补充营养。

蔬菜得了茎基腐病,菜农不要一味地打药,还应及时给蔬菜补充营养。

打药过程中,可以混着叶面肥一起喷施,主要喷施两种叶面肥,一种是含钙的叶面肥,添加在药剂中,可以提高蔬菜的抗病力,蔬菜含钙高,细胞壁就会厚,不容出现伤口。

再一个可以添加大量元素肥料,这种肥料营养比较全面,可以补充蔬菜所需要的各种营养。

采用定植前打药配肥料,既可以防治茎基腐病的发生,又能帮助蔬。

番茄筋腐病防治技术

番茄筋腐病防治技术

番茄筋腐病防治技术
1.症状幼果期多从下部开始,果实膨大期果面着色不均,局部褐变,切开果实可看到果皮内的维管束呈黑褐色或茶褐色。

横切可看见果肉维管束组织呈黑褐色。

轻者,果实外形无变化,但维管束褐变部位不转红;重时,果肉维管束全部成黑褐色,病果胎座组织发育不良,部分果实伴有空腔,表面变硬凸凹不平,不能食用,即形成褐变型老年斑果。

发病植株的茎叶没有明显变化。

2.发病原因番茄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不足和碳氮比下降,引起代谢失调,致使维管束木质化,是发病的直接原因,不良环境,如光照不足、气温偏低或过高、连续阴天、高湿、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不足、昼夜温差小、夜间温度偏高、地温低、土壤湿度过大或过小等,均会造成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不足。

偏施、过量施用氮肥,特别是铵态氮过剩时,缺钾,缺硼、钙等微量元素,导致植株体内养分失去平衡,阻碍铁的吸收。

3.防治方法坐果后,每10-15天喷施1次复合肥,或喷施叶面肥,在日照短气温低的12月份至翌年2月份,适时喷洒1%糖液或0.2%-0.3%磷酸二氢钾,或喷施复合肥,15-20天1次,连续喷2-3次。

及时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抑制病毒病的发生和发展。

- 1 -。

番茄筋腐病防治技术

番茄筋腐病防治技术

番茄筋腐病防治技术番茄筋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番茄病害,主要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发生。

该病害以果实肌肉纹理的腐烂和筋软为特征,给番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以下将介绍几种番茄筋腐病的防治技术。

1. 防病栽培措施番茄筋腐病与土壤中的真菌密切相关。

为了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可以采取以下栽培措施:- 合理轮作:避免连作,番茄不要种植在与其他番茄或茄科作物相邻的田地,以减少病原真菌的积累。

- 土壤消毒:在种植番茄前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消毒,可以使用化学消毒剂或者热水消毒等方法,减少病原菌的数量。

-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番茄品种进行种植,以提高植株对筋腐病的抵抗力。

2. 合理施肥管理番茄筋腐病与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关系密切。

充分供给植株所需的营养元素有助于提高其抵抗病害的能力。

- 土壤调整:通过分析土壤的养分状况,根据需求合理施加有机肥或者化学肥料,调整土壤的养分平衡。

- 钙质供应:筋腐病与钙缺乏有关,因此在番茄生长期间应适时补充钙肥,可以使用钙镁磷肥、钙硝酸盐等进行追施。

3. 病害防治药剂应用番茄筋腐病发生时,合理使用药剂可以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扩散。

- 杀菌剂:可以使用有效的杀菌剂来防治番茄筋腐病。

常用的药剂包括甲基托布津、Metalaxyl、三唑酮等。

- 喷洒方法:在番茄生长季节中,定期喷洒药剂,特别是在果实开始发育的阶段,增加防治效果。

4. 病害源头处理一旦发现病害的症状,及时处理病害部分是防止病害继续蔓延的重要措施。

- 及时摘除病变果实:一旦发现植株上有病变果实,应及时摘除并彻底销毁,防止病害的继续传播。

- 落叶处理:枯黄的叶子或者植株上的残留部分可能存在病原菌,应及时清理并焚烧,防止病害再次发生。

番茄筋腐病的防治主要包括合理的栽培措施、施肥管理、药剂应用以及病害源头处理等方面。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治番茄筋腐病,减少病害对番茄生产的影响。

西红柿脐腐病综合防治技术

西红柿脐腐病综合防治技术

西红柿脐腐病综合防治技术刘红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西红柿脐腐病又称茎腐病,是西红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

很多地区都均有发生,但保护地比开放地更重要。

病害严重的时候,往往导致西红柿的果实长出黑斑、变腐烂,从而你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

西红柿脐腐病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生理病害。

在西红柿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土壤养分缺乏或植物吸收养分能力低,就会导致农作物的营养不良。

水分过量、温度过低,根系受到损伤和病害侵染可导致植物、茎、叶和果实营养不良。

其中,西红柿肚脐腐烂特别突出,还有是由于缺钙引起的果实,症状首先出现在中间的果实,然后延伸到西红柿肚脐部位。

轻型果实变扁、轻、甜、失光,全果黑腐病严重时,产量降低10%~20%,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

一、症状表现西红柿植株生长缓慢,脐腐病后叶片褪绿。

在病害的早期,果实发育不良,果实数量减少。

幼果和绿色果实的肚脐处形成水状绿斑,随着果实的生长逐渐变成深褐色。

斑点扩展到果实的顶部,并延伸到果实的大部分表面。

病变部位形成革质、褐色或黑色坏死区,病变组织腐烂、失水收缩、顶部凹陷。

在潮湿的条件下,黑色或红色的霉菌形成,严重的情况下,果实的基部腐烂或出现斑点。

果实硬褐色部位可延伸至果实内部,病果提前变红,是一种典型的生理病害。

二、发病原因西红柿脐腐病是一种复杂的生理病害,植株和果实缺钙是引起该病害的主要因素。

试验结果表明,当西红柿果实中钙含量低于0.2%时,西红柿果实可能发生病害。

植物和果实缺钙的原因是土壤缺钙,土壤溶液中钙离子浓度低。

1、干旱、缺水、土壤供水不平衡或不稳定,特别是在果期,土壤干旱、供水不足,水分不及时浇灌,土壤水分变化剧烈,幼果和绿果脐大量失水,造成组织坏死,或因根系过度集中燃烧而施用未熟肥料或肥料,影响水分的正常吸收。

2、过量施用氮肥促进植株生长,但消耗对果实有益的钙,土壤钙不足,西红柿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导致脐周细胞生理失调。

如何有效防治西红柿的茎基腐病

如何有效防治西红柿的茎基腐病

如何有效防治西红柿的茎基腐病
西红柿的茎基腐病如果发病严重可以造成植株死亡,属于一种土传病害,很多菜农朋友反映,对于茎基腐病这种病害不是很熟悉,在防治起来感觉力不从心,菜医网专家就将这种病害具体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一、西红柿茎基腐病简述
大家可能对立枯病比较熟悉,都知道是发生在苗期的一种病害,导致幼苗茎基部或者中部皮层坏死,只是残留木质部,苗子站立死亡,主要发生在苗床幼苗的中后期。

实际上西红柿的茎基腐病与立枯病的病原菌是一样的,即半知菌中的丝核菌,也就是说只要防治好立枯病,茎基腐病也是不会得的。

二、发病症状
茎基腐病主要侵染西红柿第一穗果实刚刚膨大的时候,在植株的生长后期发病较少,所以这是一个关键的防治时期。

主要症状是在西红柿的茎基部皮层出现褐色坏死,从一侧逐渐向茎干内部扩展,导致一侧坏死,根系不受侵染,发病中后期,病斑绕茎一周,导致植株死亡。

三、防治方法
防治西红柿茎基腐病需要讲求一定的方法,如果只是通过叶面喷雾防治效果不佳,菜医网专家建议大家选择药剂拌土撒施在茎基部坏死处,对于尚未发病的植株要用药剂喷淋茎基部,这样效果较好。

防治西红柿茎基腐病经常用到的药剂有:甲基立枯磷、咯菌腈(适乐时)、多.福等,其中多福+恶霉灵或者适乐时对该病防治效果较好,可以将以上两个配方中的药剂按照一定比例拌土或者喷淋茎基部。

番茄筋腐病防治技术

番茄筋腐病防治技术

番茄筋腐病防治技术番茄筋腐病是一种由毒素引起的病害,病原微生物通过侵入植物组织滋生繁殖,进而形成病斑,并最终感染整株植物。

由于番茄筋腐病的发病机制比较特殊,因此防治起来比较困难。

本文将从番茄筋腐病的病因分析入手,介绍番茄筋腐病的预防和防治技术。

一、病因分析1. 气温和湿度对病害的影响气温和湿度对番茄筋腐病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当温度和湿度均高的时候,病害会迅速扩散。

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多雨时期,番茄筋腐病更容易发生和传播。

此时可以通过及时清除杂草和拔除感染植株附近的野草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2. 种植环境对病害的影响番茄筋腐病喜欢在湿润的土壤中繁殖生长,因此对于土壤的排水性、通风量和肥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此外,任何有害的物质或有害的细菌或病毒都会影响到番茄筋腐病的繁殖和传染。

在种植番茄时,可以适当进行喷洒化学药品或有机肥料,如有机磷肥和有机氮肥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状况。

二、预防技术1. 选择抗病优良品种在番茄种植过程中,如果能选用抗病优良品种,就可以减少番茄田的病害漫延。

植物品种的抗病性可以通过交配育种的方法培育,开发新的品种。

因此,在番茄种植过程中,可以选择具有高抗病性的品种,比如一些针对性的杂交品种,相对于传统的种植模式来说,抗病性更好,而且品质也更加优良。

2. 合理施肥调控环境温湿度番茄筋腐病对肥料和土壤中的营养还是有要求的,因此,适当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帮助番茄植物有效抵御病害的感染。

此外,在种植过程中也要注意调控环境温湿度,尽可能保持土壤的通风性和排水性。

1. 力争早期治疗番茄筋腐病治疗应该尽早进行,尽量不要等到病情升级严重后再采取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采取具有代表性的药物和消毒剂,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使用高科技成果,以便迅速治愈病情。

2. 番茄植株管理在种植过程中要定期巡视和监控并及时发现病害,对于已经感染的植株要及时除去,以防后续传染。

同时,还要注意清除病害部位散落的残渣,保持田间环境整洁。

怎样防治番茄茎基腐病番茄茎基腐病的防治措施.pptx

怎样防治番茄茎基腐病番茄茎基腐病的防治措施.pptx

03
防治番茄茎基腐病的措施
农业防治
轮作换茬
合理安排茬口,与非茄果类、非瓜类 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以降低土壤 中病原菌残留。
选用抗病品种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 湿度;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 土壤肥力;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 少菌源。
选用对茎基腐病抗性较强的品种,增 强植株的抗病性。
化学防治
01
种子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40%福尔马林200
倍液浸种1.5小时,然后捞出晾干播种。
02
土壤消毒
定植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处理土壤
,每平方米用药10克,加适量细土拌匀后撒于畦面。
03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药剂,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
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防治2-3次。
生物防治
利用拮抗微生物
通过筛选拮抗微生物,如木霉、放线菌等,制成生物农药进行防治,能够降低 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减轻病害发生。
生物农药防治
使用生物农药如井冈霉素、农抗120等,对茎基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环 境友好。
04
防治效果评估与监控
病因与传播途径
病因
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通过灌溉、施 肥等农事操作传播。
传播途径
病原菌可随水流、农具等传播,在田 间形成再侵染。
对番茄的影响
01
02
03
影响产量
茎基腐病会导致番茄植株 死亡,降低单位面积产量 。
影响品质
染病植株所结的果实品质 下降,易出现烂果、畸形 果等问题。

怎样防治番茄茎基腐病

怎样防治番茄茎基腐病

1、病原及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在病残体内越冬,是一种土传病害。

植株的根茎或者茎部叶片接触病土、菌丝,即开始发病侵染。

田间主要靠接触传染,或者带菌的农具、堆肥等传播蔓延,种子也可带菌。

此外,田间管理不当,土壤过湿,或土温过高、过低,植株生长衰弱均有利于发病。

2、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大苗或定植后的番茄苗,引致番茄的茎基部或地下主、侧根发病。

病部初呈暗褐色,病斑扩展后绕茎基、根茎一圈至皮层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植株枝叶由下向上逐渐萎蔫枯死。

仔细观察,可见病部有蛛丝状的菌丝,后期有时可以形成黑褐色大小不等的菌核。

3、防治方法
(1)苗床药剂消毒:每千斤营养基质兑德民欣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500g,进行土壤消毒。

(2)在番茄定植后病害初发期,用德民欣50%氯溴异氰尿酸800--1000倍液均匀喷雾,同时进行灌根,每株不少于50ml药液或浇水时顺水冲施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1500g/亩,对番茄茎基腐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兼治根腐病,能很好控制病情蔓延。

(3)个别严重的病株应拔除,拔除后一定要带到田外集中销毁,同时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800—1000倍液对整块番茄田进行均匀喷雾。

德民欣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新包装上市,
规格有20g,120g,500g,1000g,25kg.产品质量严格按标准执行,证件齐全,1物1追溯码,1县1代理商,签订正式合同,请认准德民欣商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红柿茎基腐病
(一)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茎基部或地下主侧根,病部开始为暗褐色,以后绕茎基部扩展一周,使皮层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萎蔫,后期整株枯死,病部表面常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

病重时病部环绕茎基部一周,可致使整个植株萎蔫枯死(见图5-30)。

(二)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并可在土壤中腐生一段时间。

可以在土中生存2~3年,病菌以菌丝直接侵染,在田间通过雨水、灌溉水、农具传播。

(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1.采用高垄栽培
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块种植,或采用高垄高畦栽培。

定植前精细整地。

保护地要提早扣棚膜烤田。

2.培育无病壮苗
育苗期苗床换新土或用甲醛:高锰酸钾=2:1对土壤消毒。

育苗时先用55℃水浸种10~15分钟,然后用0.1%高锰酸钾浸种后播种。

定植时要注意剔除病苗,幼苗定植时不宜过深,雨天及时排除地上积水,培土不宜过高。

3.精细定植
适时精细定植。

定植时要注意剔除病苗。

育苗期做好苗立枯病的防治,定植前清除田间病残体,同时深耕,结合浇水撒施多菌灵、百菌清等广谱性杀菌剂。

4.合理灌水
施足充分腐熟的粪肥,合理灌水,避免大水温灌,雨后注意排除田间积水。

加强田间管理。

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切忌大水漫灌,发现地温过高,扒开茎基部土壤晾晒。

5.施用药土
定植后发病,可在茎基部施用药土:每平方米表土,施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9克,充分混匀后,把病部埋上,促其在病斑上方长出不定根。

6.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可用20%甲基立枯磷1200倍液,或40%拌种双800倍液,或五福合
剂(五氯硝基苯与福美双1:1混合)500倍液。

喷布茎基部。

也可向茎基部撒施拌种双药土或五福合剂药土。

发病初期可用根茎保与克菌康500倍液涂抹患部,也可用96%“天达恶霉灵”粉剂3000倍液+ “天达2116” 1000倍液、根茎保和阿波罗500倍液、60%百泰可分散粒剂1500倍液、克菌康500倍液、“阿波罗963”100倍液喷液、70%百菌清可湿性剂600倍液灌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