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1、教师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示重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是利用知觉()[单选题] *A理解性B整体性C恒常性D选择性(正确答案)2、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单选题] *A 道德认识B 道德意志C 道德情感D 道德行为(正确答案)3、杨老师在教学中对所讲的例题尽可能给出多种解法,同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杨老师的教学方式主要能促进学生哪种思维的发展?()。
[单选题] *A动作思维B直觉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正确答案)4、关于区分变态心理非标准化方法的阐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从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确定心理现象常模的偏离从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和行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做是个体心智的低下(正确答案)从人类文化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分离5、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因素是()[单选题] *A 需要B 动机C 兴趣D 个性心理特征(正确答案)6、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
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单选题] *A有意注意(正确答案)B无意注意C无意后注意D有意后注意7、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在社会支持系统中,压力的有效缓冲器是()。
[单选题] *较少的社交活动现代化的家庭居住条件较多的家庭成员亲密的和可信任的关系(正确答案)8、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单选题] *A)直观动作思维(B)形象逻辑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正确答案)D)抽象逻辑思维9、学习了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再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比较顺利,这种迁移属于()。
[单选题] *A零迁移B逆向迁移C负迁移D正迁移(正确答案)10、求助者由于气愤、恐惧或羞愧等情绪所致的沉默是()[单选题] *怀疑型思考型情绪型(正确答案)反抗型11、解释技术的含义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单选题] *描述求助者的思想状态描述求助者的情感反应描述求助者的行为特点说明求助者思想、情感、行为的原因与实质(正确答案) 12、下列事件中属于破坏性压力的事件是()。
自考《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A.霍尔B.华生C.盖塞尔D.施太伦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A.莫罗反射B.达尔文反射C.巴布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适应B.相继对比C.同时对比D.感觉相互作用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B.访谈法C.作品分析法D.实验法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A.亲社会行为B.攻击行为C.合作行为D.性别角色行为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
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A.转移法B.自我说服法C.反思法D.冷却法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这种理论属于()。
A.智力分化论B.智力复合论C.智力内容变化论D.智力多元论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A.1~1 岁半B.1 岁半~ 2、3 岁C.2 、3~4、5 岁D.4 、5~6、7 岁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A.1 岁半~ 2 岁B.1 岁~1 岁半C.2 岁~2 岁半D.2 岁半~ 3 岁11.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A.意义记忆效果好B.机械记忆效果好C.两者都很好D.两者都很差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
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广度D.注意的分散13.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自考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自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A. 婴儿期B. 学前期C. 幼儿期D. 儿童期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2-7岁儿童处于: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以下哪个选项是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A. 模仿成人行为B. 能够使用“我”来指代自己C. 喜欢与同伴玩耍D. 能够理解简单的指令4. 学前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主要受以下哪位心理学家的理论影响?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埃里克森D. 斯金纳5.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是:A. 情绪表达较为成熟B. 情绪表达较为直接和强烈C. 情绪调节能力较强D. 情绪较为稳定6. 学前儿童的社交技能包括:A. 独立玩耍B. 与成人互动C. 与同伴合作游戏D. 遵守规则7. 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 词汇量的增加B. 语法结构的复杂化C. 语言理解能力的提高D. 所有以上选项8.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里程碑?A. 掌握基本颜色识别B. 掌握基本形状识别C. 掌握基本数字概念D. 掌握基本物理定律9. 学前儿童的想象力主要表现在:A. 现实与幻想的区分B.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C. 逻辑思维的成熟D. 记忆能力的增强10. 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通常:A. 较弱B. 较强C. 与成人相当D. 无法评估答案:1. B2. B3. B4. B5. B6. C7. D8. D9. B 10. 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答: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主要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和学前期。
婴儿期的儿童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来认识世界,幼儿期的儿童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学前期的儿童则在认知、语言和社交技能上都有显著的发展。
2. 描述学前儿童如何通过游戏进行学习。
答:学前儿童通过游戏学习,游戏是他们探索世界、发展社交技能和认知能力的主要方式。
4月全国自考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38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 ) A.转折期 B.敏感期C.危机期D.过渡期2.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性,初生时并不齐备,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的。
这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总趋势是( )A.由笼统到分化B.由具体到抽象C.由被动到主动D.由不齐全到齐全3.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最初的生活自理的年龄阶段是(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4.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 )A.记忆B.感觉C.知觉D.思维5.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A.胆汁质的孩子B.多血质的孩子C.粘液质的孩子D.抑郁质的孩子6.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的行为都会有很相似的表现,这是个性的( )A.整体性B.独特性C.稳定性D.社会性7.学前儿童自我评价发展迅速的时期是( )A.1~2岁B.3~4岁C.4~5岁D.5~6岁8.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以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年龄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爱活动、爱游戏等特点基本相同。
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A.可变性B.整体性C.阶段性D.稳定性9.幼儿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
这说明情绪对学前儿童的( )1A.个性形成的作用B.认知发展的作用C.交往发展的作用D.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10.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1.从记忆发生的顺序来看,儿童最晚出现的是( )A.情绪记忆B.形象记忆C.语词记忆D.运动记忆12.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变化中,语词的作用( )A.越来越小B.越来越大C.始终很大D.始终很小13.就儿童注意发生的先后来说,是( )A.有意注意在先B.无意注意在先C.有意后注意在先D.三者无所谓先后14.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1~3岁儿童属于( )A.新生儿期B.先学前期C.幼儿初期D.幼儿晚期15.我们在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当实事求是,而不能想当然,这样才符合研究儿童心理的( )A.客观性原则B.活动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主观性原则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最近发展区17.情境言语18.具体形象思维19.亲社会行为20.意志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具体到页数)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0882)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o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
A.心理现象 B.学习行为 C.教育行为 D.实践活动2.如果应激水平适中,或者一个人有较强的抵抗力和较高的适应技能,就会避免出现()。
A.警觉阶段 B.初始阶段 C.抵抗阶段 D.衰竭阶段3.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主要有执行者、治疗者、解放者和()。
A.辅助者 B.支持者 C.指导者 D.养护者4.不能表现出新教师和专家教师区别的是()。
A.活动计划的差异 B.活动内容的差异C.活动过程的差异 D.课后评价的差异5.以下哪位科学家是操作条件作用学习论的代表?()。
A.布鲁纳 B.苛勒 C.斯金纳 D.皮亚杰6.世界上第一个学习理论是()。
A.学习的联结说 B.经典条件反射学说C.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D.顿悟说7.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A.外部动机 B.内部动机C.辅助动机 D.主导动机8.从发展过程考察儿童学习,把幼儿学习划分为非正式学习、结构化学习和()。
A.倾听学习 B.概念学习 C.自然学习 D.意义学习9.人类学习得以发生的最关键的物质基础是()。
A.大脑 B.情感 C.智力 D.技能10.婴儿理解听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学习图式属于()。
(全新整理)7月自考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38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解释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测验法2.儿童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在【】A.0到1岁B.1岁到2岁C.2岁到4岁D.3岁到6岁3.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A.稳定性比较差B.范围比较小C.转移能力有限D.分配能力较差4.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出现在儿童【】A.5个月左右B.8个月左右C.10个月左右D.1岁左右5.在幼儿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B.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C.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D.幼儿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17.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包糖果”的“工人”,这说明幼儿【】A.以想像过程为满足B.想像内容零散,无系统C.想像的主题不稳定D.想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8.3—4岁的幼儿认为,球会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上”,这反映儿童的判断【】A.以直接判断为主B.判断内容不够深入C.判断根据不够客观D.判断论据不够明确9.幼儿期是思维【】A.发展的最高阶段B.稳定的时期C.迅速发展的时期D.发展减缓的时期10.2、3岁~6、7岁,是儿童【】A.前言语阶段B.言语发生阶段C.言语发展阶段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11.儿童喜欢提问题,这是下列哪一种情感发展的表现?【】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好奇心12.幼儿初期,成人额外给他加的目的在其行动中占有重要作用,表现为【】A.独立性强B.直接动机C.间接动机D.受暗示性强13.幼儿期(3~6岁)是儿童个性【】A.开始萌芽的时期B.初步形成的时期C.稳定发展的时期D.完善成熟的时期14.最有益于幼儿个性良好发展的亲子关系类型是【】A.民主型B.专制型C.放任型D.溺爱型15.学前阶段,最好的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形式是【】A.及物活动B.游戏活动C.教学活动D.日常生活2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适应17.创造想像18.具体形象思维19.积极词汇20.移情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
0088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0088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讨论者依据讨论假设,主动干预或掌握讨论对象的发生、进展过程,并通过观看、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究、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讨论方法,通常被称为A.观看法B.试验法C.调查法D.测量法2、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学前教育心理学的进展趋势?A.讨论手段的现代化B.讨论程序的规范化C.讨论内容的多元化D.讨论内容的国际化3、广义的师幼互动包括A.幼儿园全部情境中发生在老师与幼儿之间的交互作用B.生活活动C.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D.区域活动4、先于新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种在概况和包涵水平上都高于新学习材料的引导性材料,被奥苏伯尔称为A.意义学习B.先行组织者C.应答性条件作用学习D.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5、叶克斯和多德森的讨论发觉,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A.U型关系B.V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倒V型关系6、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通常被称为A.学问整合B.学问迁移C.学问理解D.学问应用7、通常认为,一套特别教育模式——感觉教育的建构者是()。
A.欧文B.卢梭C.福禄贝尔D.蒙台梭利8、运用戏剧表演的方法,将个人临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地位,并根据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社会角色和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技术,通常被称为A.师幼互动B.同伴交往C.角色扮演D.观看学习9、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制造性学习的特点?A.学习的主动性B.学习结果的新奇性C.心情的影响性D.借助想象10、幼儿的学习活动依据老师对其的掌握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发觉学习、接受学习和A.有指导的发觉学习B.有指导的接受学习C.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DABC6~10ADCB。
2018年10月自考(00384)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384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先学前期是指A. 0-12 个月B. 12-24 个月C. 1-3 岁D. 3-6 岁2. 儿童脊柱弯曲基本成熟的时期一般是A. 出生时B. 6-7 个月C. 1 岁D. 2 岁3. 出生第一年,婴儿认识事物所依靠的是知觉的A. 整体性B. 恒常性C. 理解性D. 选择性4. 幼儿有一种特殊的记忆现象,即在幼儿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这种现象称为A. 幼儿健忘B. 记忆潜伏C. 记忆保持D. 记忆恢复5. 4 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分钟。
A. 10B. 15C. 5D. 20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6. 让儿童比较大小相同的两个泥团,当着他的面把其中一个泥团搓成长形,幼儿会认为搓长了的泥团比原来的体积大了。
当儿童成长到运算阶段时,儿童会逐渐掌握 ,知道两个泥团形状改变后体积仍然相同,即对客观事物有了稳定的本质的认识,不为其非本质变化所迷惑。
7. 儿童学认字,可分为三个阶段:(1) ;(2)识字阶段;(3)再现阶段。
8. 关于婴儿情绪分化,最有代表性的是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A.0-3岁
B.3-6岁
C.6-12岁
D.0-18岁
3.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A.胆汁质的孩子
B.多血质的孩子
C.粘液质的孩子
D.抑郁质的孩子
4.生活在当前信息社会时代的儿童,与生活在过去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在心理特点方面会有所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
A.稳定性
B.可变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5.1-1岁半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A.单词句
B.电报句
C.简单句
D.复合句
6.在对学前儿童心理进行研究中,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这种方法称为()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访问法
D.测验法
7.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
A.愉快与惊奇
B.愉快与悲伤
C.愉快与厌恶
D.愉快与不愉快
8.著名的“哨兵持枪姿势”实验主要是研究幼儿的()
A.坚持性
B.目的性
C.暗示性
D.果断性
9.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通过对100多个婴儿的观察指出,儿童出生时的情绪反应是()
A.完全未分化
B.高度分化
C.相继分化
D.基本分化
10.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作()
A.记忆的潜伏期
B.回忆
C.客体永久性
D.习惯化
11.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A.痛觉
B.听觉
C.味觉
D.视觉
12.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A.先学前期
B.幼儿中期
C.幼儿初期
D.幼儿晚期
13.儿童的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是()
A.0-1岁
B.1-3岁
C.3-6岁
D.6-12岁
14.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和知觉
B.感觉和记忆
C.知觉和记忆
D.记忆和想像
15.小朋友在活动室内进行活动时,突然窗外飞进一只小鸟,小朋友都兴奋地去看小鸟。
小朋友这时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敏感期
17.时间知觉
18.再认
19.亲社会行为
20.儿童动作发展的“首尾规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