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二章
成本会计 第2章

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 在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某种产品已全部完工, 那么,这种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之和就是这种产 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如果某种产品均未完工,那 么,这种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之和,就是这种产 品的月末在产品成本。
❖ 如果期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时,应首先正 确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数量,在此基础上采 用适当的方法,将费用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 行合理的分配,确定本月完工产品应分担的费用。
25
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止一种,那么,为了正确 地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应计入本月产品成 本的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正确地进行划分。
❖ 属于某种产品单独发生、能够直接计入该种产品 成本的生产费用,应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 费用;
❖ 属于几种产品共同发生,则应采用合理的分配方 法,分配计入这几种产品的成本。
第二章 产品成本核算概述
【案例导入】
❖ 华夏电器公司是一个拥有80个职工的小型企业,主要生产 消毒柜。该公司的成本核算方案为将产品成本项目设计为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 费用”四个成本项目。其中“直接材料”成本项目设计为 “原材料”、“主要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 小栏目详细反映其所耗,为考核所有材料耗费提供资料。 但由于其中的辅助材料所占比例非常小,决定不按实际成 本计价而按计划成本计价。
5
❖ 其中,工业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 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就是这些产品的 生产成本,简称为产品成本。而工业企业的销售 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因而也称期间费用。
6
❖ 因此,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包括生产 费用和期间费用。相应地,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 内容包括产品成本的核算和期间费用的核算。
成本会计-第2章 成本核算的原理PPT课件

14
本期随未支付,但属于本期的费用
生产费用
期间费用
资本性支出 营业外支出 利润分配支出
虽为本期支付,但不属于本期的费用
15
A产品 生产费用
B产品 生产费用
期间费用
资本性支出 营业外支出 利润分配支出
虽为本期支付,但不属于本期的费用
5
全部支出
6
资本性支出
应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支出 营业外支出
利润分配支出
7
(二)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 费用的界限
按用途和计入损益的时间划分: 生产费用——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先作为资产,
待产品销售后计入销售月份损益。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直接计入当月损益。
8
资本性支出
32
一、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内容”——都消耗了什么。 三大类: A.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 B.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 C.活劳动方面的费用
33
进一步分类(要素费用)
外购材料。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 物、修理备用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0
(五)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 品的界限
产品的生产周期通常与会计期间不一致。
完工产品——已完成全部生产工艺并验收入库。
在产品——仍处于生产过程之中,或已完成部分生 产工艺尚待继续加工,或完成全部生产工艺但尚未 验收入库。
全部完工
全部未完工
部分完工
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24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 和价值结转方法
财产物资:固定资产、原材料、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等。
成本会计第二章

【教学设计】
重点是“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即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和账户设置。
”共有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这五个费用界限的划分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密切联系的,是逐渐剔除、层层深入这样一种划分方法。
用图表来表示比较容易理解。
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要掌握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格式,包括横式和竖式,并用账务处理程序图来说明成本核算所需设置的账户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分类有按经济内容的分类和按经济用途的分类两种,它们各自的意义是不同的。
”要帮助学生了解这样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尤其是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一般分成三个成本项目,但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燃料及动力”、“废品损失”等成本项目;直接生产费用与间接生产费用、直接计入费用与间接计入费用两组概念很容易混淆,用举例说明让学生辨别。
【教学过程】。
成本会计第二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教学案例

三、成本会计原则
1、历史成本原则(实际成本原则) 2、分期核算原则(与成本计算期并不一
定一致,每个月核算成本,但成本计算 期未必以月为期。) 3、合法性原则 4、一贯性原则 5、受益性原则:谁受益谁承担 6、成本与效益原则(重要性原则)
四、制造业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
1、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6.把“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帐 户借方归集的费用按比例分配转入“生 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各有关明细 帐
7.月末,把“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 本”借方归集的费用,采用适当的方法 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计算出 完工产品成本。
生产成本
料90000 人工6000 费用4000
转出废品 成本10000
--戊产品
2.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如辅助生产车 间只生产一种产品或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 生产费用金额不大,可不设该明细科目。
3.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一车间
--二车间
4.把“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借方归集 的费用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某产品”的借方
5.把“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借方归集 的费用,根据辅助生产产品的受益比例,分别 转入各有关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的明细帐户
计量: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及验收, 盘点制度
考勤 建立定额管理制度
5、适应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 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A 制造业的生产特点 a、工艺特点
单步骤生产企业
多步骤生产企业
b、组织特点
大量连续不断生产的企业 大批生产
成批生产的企业 小批生产
单件生产的企业
B、因企业生产特点不同,产 品成本计算方法
10000
9000元转 回生产成本
成本会计(第2版)第二章

计入产品成本
计入当期损益
2.权责发生制基础
会计分期原则 本期和非本期 待摊费用、预提费用 划清应计入本期产品成本和不应 计入本期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
35
三、将计入本期产品成本的费用在各种产品之 间进行归集和分配
直接费用
计 入 本 期 产 品 成 本 的 费 用
直接计入 分配计入 直接计入 分配计入 直接计入
32
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
1 成本计算对象是费用归集、分配的对象,是区 别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
2
在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有关的生产 成本明细账,账内设置相关的成本项目
33
二、对生产成本进行审核和控制
1.费用分类
直接费用 生产费用 间接费用 费用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9
一、对生产经营费用进行合理分类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首先要对费用进行合理
的分类。
工业企业对费用分类的方法通常有二种:
(一)按费用的经济性质分类,形成要素费用;
(二)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形成生产费用和
期 间费用。
(一)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称为要素费用。具体包括:
1 外购材料
2 外购燃料
(二)间接消耗物资的计价与价值结转
间接消耗的物资主要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服 务的劳动资料及其他长期资产,如固定资 产、无形资产等。 对间接消耗物资的计价包括初始价值计价 及磨损价值计价。
初始价值通常以历史成本原则计价,即按取得 这些物资时所发生的实际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磨损价值则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 况确定计价方法。
成本会计 第2章

抓住每一次机会不能轻易流失,这样 我们才 能真正 强大。21.3.272021年3月27日 星期六 6时7分 54秒21.3.27
谢谢大家!
2.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项目的是( )
A. 外购动力 C. 管理费用
B. 利息支出 D. 原材料
3、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产 品 成本的是( )
A、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 资产的折旧费用
B、车间产房的折旧费用 C、车间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用 D、车间辅助人员的工资
4、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制造 费用的是( )。 A、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 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应计入乙产品的 费用(未完工)
在产品 成本
应计入丙产 品的费用
完工产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
转的方法(固定资产、材料、低值易耗品等)
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p19 五、选定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 一、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
按经济 内容(即 费用要 素分类)
①管理费用 ②销售费用 ③财务费用
一定要注意区别 哦!
费用要素 ≠
成本项目
实例分析:
消耗材料费
费用 要素
10 000元
其中
成
构成产品实体7 500
直接材料
本
元 车间一般消耗2 000
元
制造费用
项 目
行政管理部门消耗500元
管理费用
消耗工资费 8 000元
费用 要素
生产工人工资及福 利费6 000元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及福利费1 500元
直接工资
成 本
项
制造费用 目
行政人员工资及福利费500元 管理费用
山东大学《成本会计》[第二章成本会计的发展及职能和种类]课程复习
![山东大学《成本会计》[第二章成本会计的发展及职能和种类]课程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f408806ba1aa8114431d9a5.png)
第二章成本会计的发展及职能和种类(一) 成本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多数学者认为,成本会计经历了三个阶段:1.早期成本会计阶段(1880一1920):成本会计仅限于对生产过程的生产消耗进行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也称记录型成本会计。
这时的成本会计主要有以下工作:建立材料的核算和管理办法;建立工时记录和人工成本计算办法;建立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配办法。
制造业采用了分批法和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成本会计专著,建立了一些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2.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l一1945):标准成本制度产生,预算控制进一步完善,成本会计形成了独立学科,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3.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5年以后):成本会计发展重点由事中控制、事后计算和分析转移到事前预测、决策和规划,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
开展成本的预测和决策、实行目标成本计算、实施责任成本计算、试行变动成本计算法、推行质量成本计算、应用了作业成本计算法、电子计算机在成本会计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二) 当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管理学的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主要有六种:适时制、全面质量管理、战略管理、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限制理论、成本企划。
其具体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成本会计电算化,不仅使计算更快更准确,而且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
二是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传统上对成本控制并不关注的行业如医院、计算机生产厂商、航空公司等都对成本控制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
当代成本会计的变化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而后两者又起因于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产品需求多样化,而且顾客对产品质量也日益苛刻;(3)国际化潮流势不可挡,国际间分工合作日趋密切,国际间竞争也趋向残酷、激烈;(4)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蔚然成风。
成本会计第2章 - 副本

2021/3/27
32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 1.3.272 1.3.27S aturday, March 27, 2021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0 6:25:43 06:25:4 306:25 3/27/2 021 6:25:43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1. 3.2706: 25:4306 :25Mar -2127- Mar-21
9.期间费用的结转
2021/3/27
18
原材料
基本生产 库存商品
燃料
辅助生产
(6)
(4)
低值易耗品
(1)
(3)
制造费用
主营业务成本
应付工资
(5)
财务费用
应付福利费 待摊、预提费用
营业费用
累计折旧
管理费用
(2)
本年利润
无形资产
(7)
2021/3/27
19
成本核算程序
第一,横向分配阶段
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各项要素费用在各种产品 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和分配;应列为本月 期间费用的,确定其所属期间费用项目。
28
(二)辅助生产明细账 可以按辅助生产的产品品种或劳务种类开设 账页格式同“基本生产”账户一样
(三)制造费用明细账 一般按不同车间、部门设置
(四)其它费用明细账 待摊、预提费用明细账按待摊、预提的种类设
置;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明细账一般在明 细账中按其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三、产品成本、期间费用核算的帐务处理程序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06:25:4306:25:4 306:25 Saturday, March 27, 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生产要素费用的核算
二、共同性要素费用分配的方法
要素费用的发生如果是为某一个对象所发生的,就可以根据上 述原则记入各有关账户之中;如果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 所共同发生的,则需要在这些对象之间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分 配。其分配的通用公式是:
间接费用分配率=被分配的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额 各对象应负担的费用=该对象的分配标准×间接费用分配率
(一)成果类分配标准
(二)消耗类分配标准
(三)定额类分配标准
第二章 生产要素费用的核算
1.消耗定额和定额消耗量 消耗定额是指单位产品预先所规定的原材料消耗的数量限额; 定额消耗量是指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的总的数量限额。
成本会计
第二章 方法
一、要素费用核算的原则
(一)要素费用是在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时所发生,且又设 置了相应的成本项目的,发生时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账 户的借方。
(二)要素费用是在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应记入“辅助生产 成本账户的借方”。
(三)要素费用是为基本生产所发生的,又没有设置对应的成 本项目的,发生时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
217000
成本会计
第二章 生产要素费用的核算
(二)领用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例】某企业201×年5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000 元,本月收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000元,本月发出原 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60000元,原材料成本差异的月初数为 超支2000元,本月收入原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5000元,材 料成本差异率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等计算如下: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36000 2.各月分次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3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3000 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等同累计摊销) 3.报废时,残料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 借:原材料980 贷:制造费用980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36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36000
成本会计
第四步,按标准产品总量(或总系数)分配类内各种产 品的成本。
成本会计
第二章 生产要素费用的核算
【例】某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201×年6月共同耗用A材 料70584元。三种产品实际投产数量分别为320件、350件和380 件,单位产品A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360千克、300千克和240千 克。
成本会计
第二章 生产要素费用的核算
4.计算各型号产品的成本 某型号应分金额=某型号系数×分配率
甲产品应分A 材料费用:384×68=26112(元) 乙产品应分A 材料费用:350×68=23800(元) 丙产品应分A 材料费用:304×68=20672(元) 合计70584(元) 5.编制A 材料费用分配表
材料成本差异率= (2000-5000)/(100000+200000)×100%= -1%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160000×(-1%)=-1600(元)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160000-1600=158400(元) 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000+200000-160000)=140000(元) 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140000×(-1%)=-1400(元) 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140000-1400=138600(元)
成本会计
第二章 生产要素费用的核算
四、原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
(一)领用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
在实际工作中,原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应通过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
会计分录为: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60000 80000 6000 3000 8000 60000
成本会计
第二章 生产要素费用的核算
二、原材料费用的核算方法
原材料费用的核算,包括正确计算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消耗的数量、 金额和共同性原材料费用的分配。
(一)消耗材料数量的计算
1.永续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也叫账面盘存制或连续记录法,它是指每次收入、发出 材料时,都根据有关收发材料的原始凭证将材料收入和发出的数量逐笔 记入材料明细账,材料消耗的数量就是根据材料发出的原始记录确定的, 在材料明细账中能随时计算材料消耗数量和结存数量。 2.实地盘存制 实地盘存制也叫定期盘存制或盘存计耗法,它是指在材料明细账中, 平时只记录材料的增加数,而发出材料时不作记录,期末根据实地盘点的 结存数量,倒挤出本期发出(消耗)材料的数量。 本期消耗材料数量=期初结存材料数量+本期收入材料数量-
定额消耗量=消耗定额×生产产量 2.费用定额和定额费用 费用定额是指单位产品预先所规定的消耗原材料的价值量限额; 定额费用是指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的总的价值量限额。
费用定额=消耗定额×材料单价 定额费用=费用定额×生产产量
=消耗定额×材料单价×生产产量 3.工时定额和定额工时 工时定额是指单位产品预先所规定的生产的时间限额;定额工 时是指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消耗的总的时间限额。
1.计算总定额 甲产品的定额耗用量=400×5=2000(千克) 乙产品的定额耗用量=800×3=2400(千克) 丙产品的定额耗用量=500×2=1000(千克)
2.编制材料定额耗用量计算表
成本会计
第二章 生产要素费用的核算
3.分配材料费用
材料实际耗用量分配率=5940÷(2000+2400+1000)=1.1
A 材料费用分配率=520000÷(24000+26000)=10.4 甲产品应分A 材料费用=24000×10.4=249600(元) 乙产品应分A 材料费用=26000×10.4=270400(元)
成本会计
第二章 生产要素费用的核算
(二)定额耗用量分配法
【例】 东方公司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201×年6月份 共同耗用某种原材料5940千克,每千克单价10元,计材料费用59400元, 本期生产甲产品400件,乙产品800件,丙产品500件,单位产品消耗定额为 甲产品5千克,乙产品3千克,丙产品2千克,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分 配材料费用。
定额工时=工时定额×生产产量
成本会计
第二章 生产要素费用的核算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核算
一、材料费用的分类
• 原料及主要材料 • 辅助材料 • 外购半成品 • 修理用备件 • 燃料 • 周转材料
材料费用包括企业在生产 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 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 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 用备件配件、燃料、包装 物和低值易耗品等的费用。
五、周转材料的核算
(一)一次摊销法
成本会计
第二章 生产要素费用的核算
【例】昌茂公司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基本生产车间本 月领用生产工具一批,实际成本1000元。本月报废以前月份 领用的生产工具一批,残料入库作价80元。
1.生产车间领用 借:制造费用 1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1000 用计划成本核算: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差异 2.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80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2000×1.1=2200(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2400×1.1=2640(千克)
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1000×1.1=1100(千克)
甲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2200×10=22000(元)
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2640×10=26400(元)
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1100×10=11000(元)
期末结存材料数量
成本会计
第二章 生产要素费用的核算
(二)消耗材料价格的计算
1.按实际成本核算 企业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材料核算时,材料明细账中收 入材料的金额,应根据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收料凭证登记。
2.按计划成本核算 企业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材料核算时,消耗材料的实际 成本等于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加上(或减去)应分摊的材料成 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存料差异额+本月购料差异额)/
贷:制造费用 80
成本会计
第二章 生产要素费用的核算
(二)分次摊销法
【例】昌茂公司低值易耗品采用分次摊销法,铸造生产车间1月领用生产专 用模具一批,实际成本36000元.在一年内按月平均分摊.该专用模具本年12月 份报废,残料入库作价980元.
1.领用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36000
合计
59400(元)
4.编制A 材料费用分配表
成本会计
第二章 生产要素费用的核算
(三)定额费用分配法
【例】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1×年6月共同耗用A 材料3000千 克,每千克6元,共计18000元。本月生产甲产品350件,每件产品材料定额 成本20元。乙产品620件,每件材料定额成本25元。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 比例分配。 1.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 甲产品材料定额成本=350×20=7000(元) 乙产品材料定额成本=620×25=15500(元) 材料费用分配率=18000/(7000+15500)=0.8 2.计算甲、乙产品应分材料费用 甲产品应分材料费用=7000×0.8=5600(元) 乙产品应分材料费用=15500×0.8=12400(元) 3.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
(月初存料计划成本+本月购料计划成本) = Σ 差异额/Σ 计划成本 发料应摊差异=发料计划成本×差异率
成本会计
第二章 生产要素费用的核算
三、原材料费用的分配
(一)重量比例分配法
【例】东方公司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1×年6月份 共同领用A材料52000千克,每千克单价10元,计材料费用520000元,本 期生产甲产品重量为24000千克,乙产品重量为26000千克,按产品重 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编制A材料费用分配计算见表2-1。 材料费用分配步骤和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