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

合集下载

第4—6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4—6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4-6单元理解性默写(检测版)刘禹锡《陋室铭》1.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2.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3.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4.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

5.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

6.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

7.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8.写陋室主人远离嘈杂的音乐和伤神的公务,这种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之士向往和羡慕的句子:,。

9.文中主人在陋室的主要的活动的句子是:,。

10.文中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借陋室喻志的)句子是:,。

用类比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周敦颐《爱莲说》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2.赋予莲丰富的象征意味,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的句子:,。

3.咏莲名句:,,,,,,。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6.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方面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8.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9.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10.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

11.文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是:,。

12.慨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暗示作者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暗讽而不明说,意味深长的句子:,。

13.与习总书记在党内开展反腐倡廉行动,号召大家要能经得起各种考验,保有洁身自爱的君子作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情景性默写(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情景性默写(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情景性默写(附答案)1.读古诗文,传承优秀文化,培养高雅情趣。

同是陆游,在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_________,(2)_________”中,我读到了一位虽然老弱多病内心却燃烧着为国戍边的爱国诗人形象;在他的《游山西村》“(3)_________,(4)_________”中,借趁月色闲游,表达了他对山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同是登高,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发出“念天地之悠悠,(5)_________!”的慨叹;王安石借《登飞来峰》“(6)________,(7)__________”表达了不怕奸邪小人,立志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

同是托物言志短文,刘禹锡借《陋室铭》抒写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安贫乐道节操;周敦颐借《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8)_________”表达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不哗众取宠的高尚品质。

2.一百年来我们的党历经坎坷,走过风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是他们的奉献精神;“______,_____ ”(杜甫《望岳》)是他们的豪情壮志;“____,_____”(《木兰诗》)是他们的战斗情怀;即使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今天,我们的党依然高瞻远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前进,正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所说的“______,__ _”。

3.山川有意。

“(1)________,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望着神秀巍峨的泰山,发出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2)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这是杨万里行走在万山深处,领悟生活的真意;“不畏浮云遮望眼,(3)________”,这是王安石高瞻远瞩,给人以哲理的深思。

草木多情。

“草树知春不久归,(4)________”,这是春将离去,花木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山重水复疑无路,(5)________”,这是陆游迷失山水,得到草木的指引;“(6)________,________”,这是龚自珍辞官还乡,借花倾吐心曲;“(7)________,________”,这是周敦颐独善其身,对莲的至高赞美。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含答案)古诗专项试题(答案)1.XXX在《登幽州台歌》中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诗人在《登幽州台歌》中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望岳》中“造化XXX,阴阳割昏晓”一句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和秀丽景色。

4.诗人在《望岳》中表现了勇攀高峰的壮志和气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追求卓越的哲理。

6.XXX在《游山西村》中写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话不仅描绘了山西村的美景,还寓意着希望在困境中仍然存在。

7.XXX在《己亥杂诗(其五)》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了他不畏挫折、坚强献身的精神。

1.XXX在《竹里馆》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表现了她孤独的情感;同时,“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则描绘了夜晚的美景。

2.《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听到《折杨柳》的曲调,不禁思念家乡和亲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XXX在《逢入京使》中表达了思乡怀亲之情:“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中,诗人用杨花XXX的托物来表现自己勤奋努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XXX。

”1.XXX在《泊秦淮》中反映了官僚贵族以声色、歌舞、纸醉XXX来填补内心空虚的现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XXX在《贾生》中表现了当权者表面上重视人才、求贤若渴的态度:“宣室求贤访逐臣,XXX才调更无伦。

”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的“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富有哲理,表达了人生中的困境和挑战。

4.《约客》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

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1.《木兰诗》写道,XXX从军是因为她看到了可汗大点兵的军令:“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精选好文档】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默写题(含答案版)

【精选好文档】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默写题(含答案版)

七年级下学期古诗默写姓名:班级:1.《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3.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5.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6.《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的句子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7.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8.通过拟人的修辞写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的句子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9.《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商女”而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一句诗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1.李商隐的《贾生》表现汉文帝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12.《贾生》中笔锋一转,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3.登山、下山这一日常生活现象中总结哲理的句子是: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14.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

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及答案1.古诗词默写填空:1)惟解漫天作XXX。

(XXX《晚春》)2)凭君传语报平安。

(XXX《逢人京使》)3)弹坐琴复长啸。

(XXX《竹里馆》)4)故园东望路漫漫。

(XXX《逢人京使》)5)XXX不久归。

(XXX《晚春》)6)隔江犹唱后庭花。

(XXX《泊秦淮》)7)决眦入归鸟。

(XXX《望岳》)8)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9)何人不起故园情。

(XXX《春夜洛城闻笛》)10)政入万山围子里。

(XXX《过松源晨炊漆公店》)11)闲敲棋子落灯花。

(XXX《约客》)1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13)东市买骏马,南市买辔头。

(《木兰诗》)14)明月来相照。

(XXX《竹里馆》)15)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16)非复吴下XXX!(《孙权劝学》)17)谁家玉笛暗飞声。

(XXX《春夜洛城闻笛》)18)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19)XXX下岭便无难。

(XXX《过松源晨炊漆公店》)20)雄兔脚扑朔。

(《木兰诗》)2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XXX《爱莲说》)22)往来无白丁。

(XXX《陋室铭》)23)可怜夜半虚前席。

(XXX《贾生》)24)青草池塘处处蛙。

(XXX《约客》)25)一切都是瞬息,而那过去了的。

(XXX《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6)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XXX《未选择的路》)27)念天地之悠悠!(XXX《登幽州台歌》)28)无丝竹之乱耳。

(XXX《陋室铭》)29)造化XXX。

(XXX《望岳》)30)衣冠简朴古风存。

(XXX《游山西村》)31)化作春泥更护花。

(XXX《己亥杂诗》)32)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XXX《假如生活欺骗了你》)33)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XXX《未选择的路》)34)双兔傍地走?(《木兰诗》)3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XXX《爱莲说》)36)荡胸生XXX。

(XXX《望岳》)37.XXX在《河中石兽》中写道:“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呼吁,认为传统文化不能被现代化的浪潮所淹没。

06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部编版)

06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陋室铭》(刘禹锡)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7.读《陋室铭》,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中,我们明白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中,也要保持自己高尚的品格。

8.“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出无妨有卧龙”与《陋室铭》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两句意思相近。

9.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先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10.刘禹锡《陋室铭》中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1.刘禹锡《陋室铭》中以淡雅之色展现盎然生机,表现作者的恬淡之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出居室主人交往人物博学儒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3.刘禹锡《陋室铭》中用类比方式,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就借“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清幽环境,道出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

1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1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就借“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清幽环境,道出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

部编版七下语文古诗文默写

部编版七下语文古诗文默写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诗中以声传情的诗句: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6、《逢入京使》反映诗人面对前路迢迢,不禁 回首故乡,却愁思萦怀的诗句: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7、诗中描绘诗人偶遇老友,万分喜悦,并托友 人捎信向家人报平安的诗句: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韩愈的《晚春》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 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 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
1、《竹里馆》抒写诗人悠然自得,把明月视为知音 的诗句: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2、诗中以动衬静,表现诗人悠然自得情怀的诗句: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3、诗中充满了诗情画意,体现了诗中有画的优美语 句: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 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1、《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 的语句是: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 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3、《陋室铭》中描写了陋室幽静淡雅的景色, 居室环境的句子的句子是: 4、“ , ”再次证明了“物以类聚,人以 群分”的道理。(填《陋室铭》中的句子) 5、点明主旨的语句是: 6、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 子是: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字斗芳菲。
9、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无才思,实则是对 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0、《木兰诗》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
11、《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12、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 13、《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 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 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 诗句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竹里馆》1.诗中抒写自己独坐竹丛,独具雅兴的诗句:,。

2.诗中以动衬静,表现诗人悠然自得情怀的诗句:,。

3.诗中抒写诗人悠然自得,把明月视为知音的诗句是:,。

《春夜洛城闻笛》1.《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2.《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的情状的诗句是:,。

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

”的乐声引发了人们的思想之情。

《逢入京使》1.诗中借写眼前景色,点明路途遥远的句子:,。

2.反映诗人面对前路迢迢,不禁回首故乡,却愁思萦怀的诗句:,。

3.诗人极具夸张地写自己的思乡情结,暗暗透露想要鸿雁传书想法的诗句:,。

《晚春》1.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

2.(诗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泊秦淮》1.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2.鞭打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告诉他们将重蹈南朝亡国覆辙的诗句是:,。

3.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

4.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句是:,。

《贾生》1.表现汉文帝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

2.笔锋一转,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1.登山、下山这一日常生活现象中总结哲理的句子是:,。

2.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

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约客》1.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的景色,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诗句是:,。

2.诗人一直伴着孤灯,焦急地等待所约的客人,营造出孤灯、夜雨、独坐的清寂氛围的诗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里《小池》)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33.请写出与战争有关的诗句。

【示例】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34.古诗文中有许多含“雨”字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示例】①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②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35.“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一首名为《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催发了人们对珍惜时间的思考,让人不禁联想起古诗文中“【示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

36.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带“柳”字的诗句。

【示例一】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示例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示例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示例四】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7.面对沙尘暴肆虐,雾霾遮天……人们对蓝天碧水备加期盼,请你借用两句连贯的古诗词,来表达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

【示例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示例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示例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8.“明月”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之一。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含“月”字的古诗词名句。

【示例一】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示例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