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中图片的处理方法
SCI论文写作中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SCI论文写作中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科学论文的写作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在SCI论文中,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则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SCI 论文写作中常用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一、数据处理方法在SCI论文写作中,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数据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去噪、数据标准化和数据验证等。
1. 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和整理,去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保证数据的可信度和可用性。
常用的数据清洗方法有重复数据去重、缺失数据填补和异常数据处理等。
2. 数据去噪数据去噪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中的噪声进行处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常用的数据去噪方法有平滑算法、滤波算法和去噪模型等。
3. 数据标准化数据标准化是将不同量纲的数据转化为统一的标准尺度,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常用的数据标准化方法有最大最小值标准化、z-score标准化和小数定标标准化等。
4. 数据验证数据验证是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验证和检查,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常用的数据验证方法有数据对比、逻辑验证和异常检测等。
二、统计分析方法在SCI论文中,为了对研究对象的特征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统计分析方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等。
1. 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是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以了解数据的分布和特征。
常用的描述统计分析方法有频数分析、均值分析、方差分析和箱线图等。
2. 推断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对总体的推断和结论。
常用的推断统计分析方法有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
3. 多变量统计分析多变量统计分析是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常用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有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
总结:SCI论文写作中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在确保数据可靠性和分析结果准确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科研论文配图设计与制作从入门到精通》随笔

《科研论文配图设计与制作从入门到精通》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概要 (2)1. 科研论文配图的作用与意义 (3)1.1 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4)1.2 直观展示实验数据和研究成果 (6)1.3 促进读者对研究内容的理解和接受 (7)2. 科研论文配图的基本要求 (9)2.1 准确性 (9)2.2 简洁性 (10)2.3 清晰度 (11)二、科研论文配图设计基础 (12)1. 图表类型选择 (14)1.1 柱状图 (15)1.2 折线图 (16)2. 图像设计原则与技巧 (17)2.1 设计原则 (18)2.2 色彩搭配 (20)2.3 布局规划 (21)三、科研论文配图制作实践 (22)1. 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24)1.1 收集并整理实验数据 (25)1.2 数据清洗和格式化 (26)1.3 数据可视化准备 (27)2. 制作软件使用教程 (29)2.1 Excel软件在科研论文配图中的应用 (29)2.2 PowerPoint软件在科研论文配图中的应用 (31)2.3 专业软件的使用技巧 (32)四、高级技能提升 (35)一、内容概要在科研论文的撰写中,配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幅精心设计的配图不仅能直观地展示研究数据,还能增强论文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对于许多科研工作者来说,如何设计并制作出既美观又科学的配图,曾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科研论文配图设计与制作从入门到精通》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撰写的。
全书从基础到高级,详细阐述了配图设计的基本原则、技巧和工具使用,同时结合大量实例,展示了从简单图表到复杂生物图像的制作过程。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作者对科研配图制作的热情和专注。
通过学习本书,我不仅掌握了配图设计的基本方法,还了解了如何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配图类型,以及如何运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来优化和完善配图。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强调了配图与论文内容的紧密关联。
一幅好的配图不仅要能够准确传达研究信息,还要与论文的整体风格和逻辑保持一致。
科研绘图技巧必看参考幻灯片

2020/4/4
5
2. 科技杂志对论文图片的要求
会议文章对图片质量的要求比较低,一般投了后基本都没 有修改的机会,而杂志文章对图片质量的要求相当高,可 能来回改几次才能满足要求。如果论文投稿前就达到了较 高的质量,相信修改时会轻松很多。比较牛的科技杂志对 论文的基本要求是:
(1) 表达清晰。图片中各元素都清楚无误,不能出现多个 字母堆在一起难在分辨的情况。
2020/4/4
8
关于矢量图
矢量图,也称为面向对象的图像或绘图图像,在数学上定义为一系 列由线连接的点。矢量图是根据几何特性来绘制图形,矢量可以是一个 点或一条线,矢量图只能靠软件生成,文件占用内在空间较小,因为这 种类型的图像文件包含独立的分离图像,可以自由无限制的重新组合。 它的特点是放大后图像不会失真,和分辨率无关,文件占用空间较小, 适用于图形设计、文字设计和一些标志设计、版式设计等。
Photoshop估计大家也都熟悉,图片处理界的老大,功能 强大,但科技论文一般只用到它的部分功能,如调节图片 大小、亮度、对比度、锐度、柔和度,或者擦除图元、颜 色反相、以任意角度旋转图像等。
2020/4/4
3
画图软件能干的活,Photoshop都能搞定。一些简单的任 务,如调节图片尺寸、擦除图元等,用它就可以了,再开 Photoshop就有点牛刀杀鸡的感觉了。
Origin
文和书刊等出版物支持最广的图形文件格式,打印出来清 晰度特别好; wmf和emf是一种矢量图形格式,Word中内部存储的图片 或绘制的图形对象属于这种格式,无论放大还是缩小,图 形的清晰度不变,而且所需的存储空间非常小; jpg是一种常用的有损压缩方案,用来压缩存储批量图片 ,对于科研论文达到600dpi即可;
科研论文中图片的处理技巧

(2) 分辨率要高。这里所说的分辨率不是我们拍照时所说 的总像素数,它的单位是dpi(dot per inch),它代表了一 英寸中的点数,科技杂志的要求一般是600dpi,这也是打 印机的最高分辨率。关于如何做到600dpi的分辨率,会在 后面Visio的使用技巧中讲到。
(3) 所有图中的字号、箭头大小要保持一致,粗线、细线 分明,各种线型粗细一致。
Photoshop估计大家也都熟悉,图片处理界的老大,功能 强大,但科技论文一般只用到它的部分功能,如调节图片 大小、亮度、对比度、锐度、柔和度,或者擦除图元、颜 色反相、以任意角度旋转图像等。
画图软件能干的活,Photoshop都能搞定。一些简单的任 务,如调节图片尺寸、擦除图元等,用它就可以了,再开 Photoshop就有点牛刀杀鸡的感觉了自己的博文中写道:“我审稿时 看稿件的顺序是题目、摘要、图表、前言、参考文 献和正文”。可见论文中图片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处理一张图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图片质量的 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论文能否被录用。
本PPT将介绍一下科技论文中图片的处理方法及常 用的处理软件,有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恳请大家 指出,希望为大家能写出更完美的论文提供一些参 考。
1. 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
常用的图片绘制与处理软件有SnagIt、Photoshop、画图 、Visio、Origin、Autocad、Matlab等。
科研干货-SCI论文中插图的规范表达,避免踩雷!

科研干货 SCI论文中插图的规范表达,避免踩雷!实验数据是科研文章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是文章观点最直接的证明,也是审稿人和读者最关注的部分。
规范、美观的实验数据表达会让人眼前一亮,很好地完成说明文章观点的任务。
本文将主要针对实验数据的绘图,阐述这类论文插图表达的规范性。
一、插图的组成科技论文中的插图,最主要的类型是数据信息图,主要用以描述数据的信息和趋势,包括点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
数据图的主要构成部分由图1表示:以上部分是数据图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们往往都是不可或缺的。
除了数据图以外,论文的插图还包括照片、流程图、示意图等类型。
二、插图的清晰度与尺寸不同期刊对论文插图的要求不同,但是基本的要求往往是一致的,即要求图的清晰度足够。
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对照期刊的Guides for authors,对于不符合期刊要求的图应作出相应的修改。
此外,插入论文的图应保持纵横比,防止对图片进行横向拉伸和纵向拉伸,从而导致图形失真,如图2所示:图2 横向拉伸导致图形失真对于摘要图(Graphic abstract)的尺寸,很多期刊都会给出详细的规定,而对于论文插图的尺寸,期刊往往不会严格限定。
但是为了插图的阅读性,以及为了版面的利用率,作者需要特别注意图的尺寸问题。
关于插图的尺寸问题,其实就是掌握好三者的比例:图框、图线、文字。
三者的比例需要适中,如果比例不协调就会造成图片的不规范和不美观。
图3 图框的尺寸过大因为图框选择得过大,所以导致图中的文字和图线都显得较小,读不便和版面的浪费。
图4 误差棒超过图框所示,由于尺寸选择的不合理,导致图线的误差棒超过了图框。
三、图线数据图线是论文插图最核心的部分,是对数据的直接表达。
关于论文图线绘制的规范性,主要有以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对于点线图来说,各个数据点之间的连接需要使用直线,在不少论文中对于数据点的连接采用的是平滑曲线,如图5所示。
平滑曲线过度预测了数据的走向规律,提供了超出实测数据的信息,应避免使用。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论文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摘要图像的三维重建和显示是科学计算可视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尤其在医学领域得到很大的重视,也成为现今的一大研究热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设计实现了基于断层投影(CT)、核磁共振(MRI)二维断层图像序列的三维重建系统,并同时介绍了三维重建的典型面绘制算法比如MC算法,以及在这过程中相关的图像处理关键技术,比如:图像平滑、图像分割、图像配准、和插值等。
同时还着重介绍了可视化工具VTK(Visualization Toolkit)特点及其在VC++6.0编程中的配合使用,最后还讨论了运用matlab实现单张CT图片上感兴趣区域的测量功能,以结合重建出来的三维图形辅助分析和诊断,具有实用意义。
该系统采用VC++6.0和VTK作为开发工具,以Windows XP操作系统为开发平台.通过VC++实现在图像处理中的核心算法,并调用VTK库类来实现图像的重建和显示以及旋转和缩放,实现全方位的观察。
并可根据不同需要自行选取多种不同的重建方法来实现。
整个系统的设计遵循面向对象的指导思想,保证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充性。
关键词:三维重建;VTK;面绘制;图像分割;图像配准Medical Image 3D ReconstructionAbstractImage’s 3D reconstruction and display is an important embranchment of the 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Especially in medical field, it becomes a hot research today, and we can set eyes on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future.In this paper, we realize a Medical Image 3D Reconstruction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the 2D image sequences such as CT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typical Surface rendering arithmetic such as MC and other key technologies of image processing are discussed, which are well related to this design. For example, Image Registration, Image Segmentation, pixel data set construction and interpolation. The traits of VTK (Visualization Toolkit) and how to use it in the VC++ program are also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At last, it realizes the measure function of a piece of CT image by using matlab. So people can do the analysis and diagnosis work better by combining this function to the 3D reconstructed image.The reconstruction system uses VC++6.0 and VTK (Visualization Toolkit) as its developing tools, and it’s based on the Windows XP platform. It uses VC++ to realize the key algorithm in the image processing, and calls the VTK Library Class to implement the reconstruction, display, rotation and zoom. This will help us to observe the reconstructed image in all direction. And you can choose the different reconstruc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your own need. The whole system’s design follow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object-oriented; it has great maintainability and extendibility.Keywords:3D reconstruction;VTK;Surface mapping ;Image Segmentation;Image Registration;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绪论 (1)1.1 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概论 (1)1.2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概况 (1)1.2.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2.2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的原理 (2)1.3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的目的和意义 (3)2. VTK介绍及应用程序设计 (5)2.1 VTK简介 (5)2.2 VTK进行三维重构的技术特点 (5)2.2.1 VTK的框架结构 (5)2.2.2 VTK绘制过程 (7)2.2.3 VTK可视化模型 (8)2.2.4 VTK图形处理 (10)2.3 VTK在VC++环境下进行三维重建 (12)2.3.1 使用VTK处理大量数据 (12)2.3.2 用VTK进行CT图像重建 (13)3 三维重建体数据预处理的关键技术 (15)3.1 图像平滑 (15)3.1.1 Gaussian smooth (15)3.1.2 中值滤波 (16)3.1.3 开运算 (17)3.2 图像分割 (18)3.2.1 全局阈值法 (18)3.2.2 大津法 (19)3.3 构建体数据集 (20)3.3.1 图像配准 (22)3.3.2 插值 (24)3.4 提取所需要的等值面 (27)3.5 图像的旋转 (27)3.6 图像的缩放 (28)4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 (29)4.1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算法概述 (29)4.2 面绘制 (29)4.2.1 边界轮廓线表示算法 (30)4.2.2 移动立方体(MC)算法 (31)5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系统 (35)5.1 功能设计 (35)5.1.1 基本功能 (35)5.1.2 辅助功能 (35)5.2 系统结构 (36)5.3 重建系统程序流程 (36)5.4系统界面 (37)5.5 交互 (38)5.5.1 旋转和缩放 (38)5.5.2 图像测量 (39)6论文总结及改进 (41)致谢 (42)参考文献 (43)1 绪论1.1 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概论科学计算可视化是指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科学计算过程中及计算结果的数据转换成图形及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它是当前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方向[1]。
科研论文中插图的规范要求(学术参考)

科研论文中插图的规范要求(学术参考)科研论文中插图的规范要求科研论文的写作应遵循一定的规范,严格按规范进行论文写作不但可使研究者撰写论文的难度降低,而且也能使读者更方便地对论文进行判断,同行之间也可更便捷地交流。
插图作为科研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也有一定的规范要求。
论文中所有非表格的图示都可以被称为图,包括线形图、条形图、圆型图、散点图、结构图、示意图与照片等多种常见类型。
在描述变量间的相互作用或非线性关系时,用插图来表达是非常有效的。
但插图占用篇幅大,且数据的表达没有表格那么准确,有时和需要读者去估计,所以对其使用要适度。
与表格类似,在文中也要对插图作足够的说明以便于理解。
医刊汇编译认为,一幅好的插图应该具备如下几个特点:一是补充而不是重复文字的描述;二是只描述基本事实;三是简明,省略不必要的细节;四是清楚,插图的要素(类型、线条、符号、文字等)要让人容易看清楚;五是容易理解,目的明确;六是同一篇文章中同一性质的插图要有一致性,即字体号、主辅线条粗细、单位符号等要一致。
插图中各要素及其要求如下:1.图序和图题:图序即插图的序号。
根据插图在正文中被提及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进行排序,如“图1”、“图2”等。
并尽量把图安排在靠近第1次提及它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写成“上/下图”或“第X页的图”,因为这些提法在重新排版时可能会导致错误。
图题即插图的标题,要求简明准确,要有较好的说明性和专指性,不要为了追求简洁而选用过于泛指的图题,图序和图题之间空1个字距,不用任何点号,置于图的下面。
2.图例:当插图中用某一符号来代表某一变量时,就要用图例来说明符号的意义。
图例常被放置于图内并成为插图的一部分,因此其字体和字号应与图的其他部分一致。
如有可能,最好把图例放置在坐标轴的区域之内。
3.图注:图中未能表达又需要表达的信息应在图注中说明,如度量单位、符号以及缩略语等。
如在图中标出了显著性的值,那么在图注中就要说明(同表注的要求)。
《科研论文配图绘制指南》札记

《科研论文配图绘制指南》阅读随笔目录一、前言 (2)1.1 本书的目的和适用对象 (2)1.2 阅读建议 (3)二、科研论文配图绘制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4)2.1 图片格式与分辨率 (5)2.2 图像尺寸与比例 (6)2.3 网络图片的使用限制 (8)2.4 图表设计规范 (8)三、配图类型与选择 (10)3.1 描述性图表 (11)3.2 流程图 (12)3.3 统计图 (14)3.4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图 (15)四、配图绘制技巧与步骤 (18)4.1 图片的截取与编辑 (20)4.2 图形的绘制与修改 (21)4.3 图表的创建与调整 (22)4.4 图像的色彩与风格调整 (24)五、配图在科研论文中的作用与意义 (25)5.1 提升论文的可读性与吸引力 (26)5.2 增强论文的说服力与影响力 (27)5.3 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内容 (28)六、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28)6.1 成功案例介绍 (30)6.2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1)6.3 实践经验与教训总结 (32)七、总结与展望 (33)7.2 对未来科研配图绘制的展望 (36)一、前言在科研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配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幅精心绘制的图片往往能够用简明的方式传达复杂的概念,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研究内容。
对于许多科研工作者来说,如何绘制出既美观又科学的科研配图却是一个挑战。
《科研论文配图绘制指南》是一本专为科研工作者编写的配图绘制指南,旨在帮助读者掌握配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科研论文的视觉效果。
本书从配图的目的、基本原则、绘制步骤到常用软件的使用技巧,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配图在科研论文中的作用和意义,还可以学到实用的配图技巧和方法。
书中还包含了一些案例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1.1 本书的目的和适用对象在科研论文的撰写中,配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们不仅能够直观地展示研究数据,还能增强论文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从审稿人的角度讲,审理一篇稿件,看完 摘要后最想看的就是图片。
科研论文图片概述
科研论文中图或表要求: 1、表达清晰 2、分辨率高
此处的分辨率是指一英寸中的点数,单位DPI(dot per inch)。一般杂志 对图片要求:图片最低分辨率300DPI,部分杂志要求不低于600DPI,点 线图及柱状图部分杂志要求达800DPI甚至1200DPI。
科研论文图片来源
1、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图片
一般是彩图,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包括显 微镜下拍照、扫描仪及摄像机等所拍照片, 这一部分照片就是你的第一手资料,所以拍 过后可能会无法再重复,因此一定要在最刚 开始时就拍成高清的(设置成高分辨率)
科研论文图片来源
2、由数据生成的图
一般是黑白和点线图,分辨率不低于600DPI。 主要包括各种点线图、柱状图、饼图和各种 统计图等。由数据生成的图片是可重复修改 的,因此一定要保存好原始数据,一旦发现 图片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再修改。
科研论文中图片的处理方法
武汉市中心医院 唐和孝
重症医学科
内容提要
• • • • • 科研论文图片概述 科研论文图片来源 科研论文图片组合 常用图片处理软件 部分技巧总结
科研论文图片概述
• 科研论文中图或表隐含着成千上万个文字 信息,在写论文时,应该省略大部分的文 字,而用图或表来解释,以此更好地让读 者发挥他的想象力。
原始图片、原始数据及可修改文件要保存好 可以创建5个文件夹: ①、保存原始图片,主要是摄像或拍照的图片(彩图)。
②、保存原始数据,主要是EXCEL文件。
③、保存统计数据,主要是SPSS数据文件。
④、保存软件作图文件,主要是sigmaplot、AI及SPSS作图可修改原始图片数据。
⑤、保存最终实验数据,主要是手稿、PPT及图片。
科研论文图片组合
1、组图工具:PPT、photoshop 2、组图原则: 意义到位、层次清楚、美观、紧凑 3、组图后处理: PPT →PDF→TIF格式图片 photoshop →TIF格式图片
常用图片处理软件
• • • • •
Photoshop PPT QQ截图 SPSS GraphPad
部分技巧总结
部分技巧总结
关于文章数据和图片的处理,需要一些软件,我用的最多的 就是SPSS、Graphad、Endnote、Photoshop、Noteexpress、 IPP等等,具体的使用方法其实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并且还能 下载到这些软件的破解版。软件的使用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慢 慢琢磨,这个时间是花的很值的,因为到后面遇到该使用的 时候你自己心中有数,知道哪些该怎么用,用的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