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题
8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0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通过镜头我们参观了本次活动的教室——天和核心舱,看到了宇航员在轨锻炼时所使用的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等,与在地球上相比,太空自行车的质量()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2.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液体密度为lg/cm3B.该液体密度为1.33g/cm3C.量杯质量为80g D.10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80g3.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下面是小芳同学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对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的分析和计算,正确的是()A.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300kgB.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那么初中生身体的体积约为0.5m3C.体积为100c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体积仍为100cm3D.一个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能够装水2.5kg,用它也能装下2.5kg的酒精4.一个容器装满水后总质量为m1,若在空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2,若在空容器内放入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3,则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A.m2:m3B.(m1+m﹣m3):(m1+m﹣m2)C.(m2+m﹣m3):(m1+m﹣m2)D.(m2﹣m1):(m3﹣m1)5.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冻矿泉水完全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大B.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C.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车胎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6.小义将一杯水倒掉了一半,剩下部分的水与原来的水相比,则()A.质量是原来的一半,体积和密度与原来相同B.体积是原来的一半,质量和密度与原来相同C.质量和体积是原来的一半,密度与原来相同D.质量、体积、密度都是原来的一半7.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针静止下来B.称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C.在称物体质量前,应先估测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D.称量时,向砝码盘中加砝码的顺序是由小到大8.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研究“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得到的图象。
(人教版)初中8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检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4*10=40分)1.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铁块熔化成铁水B.一块铜压成铜片C.国旗被带到“神舟十号”宇宙飞船中,随飞船升高D.粗糙的铝锭被磨成光滑的圆柱体2.“神舟五号”绕地球载人飞行时,用某种金属做微重力实验。
在太空中,这种金属的哪个物理量一定不会改变()A.密度 B. 温度 C. 体积 D. 质量3.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
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30dm3B.60dm3C.100dm3D.120dm34.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 kg/m35.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
“适量”的标准是( )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B.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C.水面约在量筒中间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6.小明拿了一瓶可乐,刚要喝时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洒出了一些可乐,则瓶内的()A.可乐密度不变而质量减小了B.可乐密度和质量都减小了C.可乐密度增大而质量减小了D.不好判定7.在“中国好声音”比赛中,长春歌手权振东以一曲《亲爱的小孩》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在演唱过程中有人工“雪花”飘落,增加了歌曲的意境,“雪花”的材料应该是( )A.泡沫塑料B.石头C.铁D.铜8.三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有100g的盐水、酒精和水,比较它们的液面,液面最高的()A.无法确定B. 盐水C. 水D. 酒精9.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 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B. 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C. 甲的密度比乙的大D. 乙的密度为1.25×103kg/m310.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A.“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C.“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过程中密度减小D.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二.填空题(4*5=20分)11.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用托盘天平测质量”的实验中,如果使用了粘有油污的砝码,则()A.测量值比真实值小B.测量值比真实值大C.测量结果仍然很准确D.测量结果偏大偏小不能确定2.实验室里有四种规格的量筒,下列每组答案中的前一个数据是量筒的量程,后一个数据是它的分度值,想要尽可能精确地一次量出100g 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应选用的合适的量筒是( )A. 500 mL, 50 mL.B. 100 mL,2 mLC 250 mL,5 mL D.400mL,10 mL3.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是物质的疏松程度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物质的体积有关C.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它的大小与物质的体积大小无D.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如果状态发生变化,但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4.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在天平上,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C.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出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5.根据图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由图象可知它们的密度的大小关系为()A.ρ甲>ρ乙B. ρ甲<ρ乙C. ρ甲=ρ乙D.无法判断6.三个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空心铝球、铜球和铁球(ρ铜>ρ铁>ρ铝),将它们空心部分注满水后,则质量最多的是()A.铝球B.铁球C.铜球D.一样大7.质量相同的水、硫酸、酒精分别盛在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如下图,水、硫酸、酒精的顺序为(ρ水=1.0g/cm3,ρ酒精=0.8g/cm3,ρ硫酸=1.8g/cm3) ()第7题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乙、丙、甲8.有一个石雕像,其大小跟真人差不多,石头的密度是2.8103kg/m3(约是人体密度的3倍).则这尊雕像质量约为()A.2KgB.20 KgC.200 KgD.2000 Kg9.下列过程中使物体质量改变的是()A.把面团做成馒头的形状B.把一块矿石由矿井下带到地面上C.将一块金属板锻压成金属球D.正在给急救病人使用氧气的瓶中氧气10.一个质量为0.3kg的水壶,装满水后总质量为0.8k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0.7k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A.0.78×103kg/m3B.0.8×103kg/m3C.0.875×103kg/m3D.0.8 kg/m3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60_____,若苹果的密度为0.8g/cm 3,这个苹果的体积约为_______ cm 312.蜡从液态变成固态,中间会凹陷下去,蜡的质量________,蜡的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3.一个瓶子里装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投入到瓶子里,水面上升到瓶口,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450mL,内有0.2kg 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cm 3,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kg(ρ石=2.6×kg/m 3)14.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 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密度是________kg/m 3,容积是10L 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 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______kg,将煤油倒去4kg 后,瓶内剩余煤油密度是________kg/m 315.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为1:2,则它们密度之比为_____,若甲切去,乙切去后,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13,1416.一块金属,把它浸没在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时,从容器中溢出16g 酒精来,若把它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时,会从容器中溢出______cm 3的水,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g(ρ水=1g/cm 3,ρ精=0.8g/cm 3)17.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操作情况如右图,指出其中两处错误:(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18.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19.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四、实验题.(每空1.5分,共27分)20.小李在“测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他将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将螺母向_____左移,使天平平衡.(2)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得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g.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g/cm3甲乙丙(3)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g21.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1)把天平放在_______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2)将装有适量盐水的小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小烧杯的质量为20g,则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______g.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cm3,由此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盐水密度值________(选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小邱同学用最大量程为210g ,最小刻度为0.2g ,最小砝码为5g 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衡时,他读出铁块的质量是86.4g ,测量结束后,他还未觉察出自己的失误,则铁块的真实质量应是( )A .83.6gB .85.2gC .86.4gD .87.8g2.甲、乙两种物质的m -V 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ρρ甲乙为4:1D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ρρ甲乙为1:43.小华在实验室里测量石块的密度,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
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B .石块的质量是50.2gC .石块的体积是20m 3D .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 3 4.小于同学把调好的糖水装满玻璃瓶,盖紧盖子,放进冰箱急冻室冷藏。
一段时间后拿出,发现玻璃瓶已经胀破。
你认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玻璃瓶因温度降底,体积膨胀B .玻璃瓶内的糖水凝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 .玻璃瓶内的糖水凝结成冰后,体积变大D .玻璃瓶内的糖水凝结成冰后,密度变大5.如图所示是李洋同学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6.用容器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与液体和容器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线段AB所示,请你观察图像,根据图像可知()①容器的质量是20g②液体的密度是3×103kg/m3③5L这种液体的质量为5kg④这种液体可能是水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D.只有③④都正确7.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约为18cmB.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C.体育课所用铅球的质量约为600gD.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约为70℃8.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初中生跑200m所需的时间约为10sB.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dmC.一个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9℃D.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9.12月3日24时,我国进行2020年的第二十三次汽柴油调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4*10=40分)1.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 )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A. NB. kgC. mD. s3.在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B.向左调节平衡螺母C.在右盘增加砝码D.在右盘减去砝码4.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5.一个瓶子能盛1kg水,可用该瓶子盛1kg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ρ水银>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A. 水银B. 汽油C. 植物油D. 酒精6.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密度为已知)的原理,小丽采用了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水泥篮球场上,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接着她应该测出下列哪个选项中的物理量,就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A.积雪的厚度B.脚印的面积C.脚印的深度D.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7.两个由不同材料制成质量相同的实心物体,其体积之比为V1∶V2=3∶2,则其密度之比ρ1∶ρ2是()A. 3∶2B. 5∶2C. 2∶3D. 2∶58.学习质量与密度的知识后,小强同学想用天平、量筒、烧杯、细线和水,完成下列实验课题: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别小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⑤用天平测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
你认为他结合物理实验能够完成的是(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9.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10.铜雕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如图所示是茶馆人物雕像,假设其密度为8×103 kg/m3,则每一尊雕像的质量约为()A.5 kgB.50 kgC.500 kgD.5000 kg二.填空题(4*5=20分)11. 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的密度要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同步训练一、填空题1.小东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矿泉水的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2.某合金块的体积是20cm3,用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时,砝码质量和游码的如图所示,则该合金块的质量是________g,密度是________kg/m3.3.某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天平和一个小塑料杯测量酸奶的密度。
实验过程如下: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塑料杯的质量为5g,将塑料杯中装满水,测出塑料杯和水的总质量为77g;再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净擦干后装满酸奶,测出塑料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95g,则塑料杯中酸奶的质量为_____g,酸奶的密度为_____g/cm34.小明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然后将苹果放到天平的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如图乙所示,则苹果质量为_____g。
5.有一辆汽车,油箱的容积为250L,每千米消耗汽油0.4kg。
如果一箱油加满后在相距15km 的甲、乙两地往返运输,汽车开始从甲地出发,往返______次后需在甲地重新加油。
(汽油密度是0.71×103kg/m3)6.现在树脂镜片广泛取代了玻璃镜片,已知某种树脂镜片的密度为1.3g/cm3,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3,每一只眼镜片的体积约为4×10-6m3,则用树脂镜片代替玻璃镜片后,一副眼镜质量约可以减少__________g。
7.某小组测量酱油的密度,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824g,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如甲图所示,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乙图所示,那么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_g,由此可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8.用天平正确测量盛水烧杯质量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干燥的空烧杯质量为33.4g,则烧杯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g,大约含有_____________个水分子(不考虑分子间空隙,水分子的体积约为10-29m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A.帕斯卡B.千克米C.千克D.牛顿2 . 某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最小的砝码取出,指针偏左,要测出物体的质量,正确方法是A.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B.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C.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3 .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一个装满水后的质量是350克,另一个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后质量是310克,则()A.该瓶子可以装下200g盐水B.水的体积是150cm3C.瓶子的质量是140g D.酒精的质量是200g4 . 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相符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g B.教室门的高度约2mC.物理课本的重力约20N D.人一次脉搏的时间约4s5 . 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0℃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B.当0℃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大C.当水从O℃上升到4℃的过程中,其密度逐渐增大D.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的6 . 某同学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用了10g,5g和1g砝码各一个,游码放在0.1g处横梁正好平衡;结果发现原来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砝码被放在左边,而物体被放在了右边,该同学打算从头再做一遍,另一个同学说,这样也可以,那么另一位同学所讲的正确读数为A.16.9B.16.1C.15.9D.157 . 对下列图象中的物理信息描述错误的是()A.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B.该物质可能是水C.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D.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度-52.3℃)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8 . 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在家用普通茶壶烧开水,沸水的温度可达100℃B.两个鸡蛋的重约为1NC.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6×103N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1.2m9 . 舒娴同学是个集邮爱好者,如图是她收集的2010年世博会纪念邮票珍藏版,她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其长度时,记录了如下数据,其中正确的是A.3.5 cm B.3 cm C.3.51 cm D.3.512 cm10 . 铜雕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如图所示,是茶馆人物雕像(雕像与真人大小相同),假设其密度为8×103kg/m3,则每一尊雕像的质量约为:()A.5 kg B.50 kg C.500 kg D.5000 kg二、多选题11 .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C.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6cm12 . 如图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在0℃~4℃范围内具有热缩冷胀性质B.水在4℃~10℃范围内具有热缩冷胀性质C.水在任何时候都只具有热胀冷缩性质D.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13 . 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时候,可能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是()A.测量前,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左边B.测量时,使用已磨损的砝码C.装有物体的盘上粘有一小块泥(调平时就有,未发现)D.使用生锈的砝码14 . 天舟一号运货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35秒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约603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小华在实验室里测量石块的密度,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
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B.石块的质量是50.2gC.石块的体积是20m3D.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2.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物体3.以你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经验估计,以下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B.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10sC.初中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100kg4.如图所示是李洋同学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 .5.一些气体的密度(0℃,标准大气压)如下表所示: 物质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 密度/(kg /m 3)1.251.431.980.09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根据表中一些气体密度估算你所在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合理的是( ) A .20kgB .200kgC .2000kgD .2.0×104kg 6.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以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 .在0~4℃范围内,水具有温度升高收缩温度降低膨胀的性质B .温度等于4℃时,同体积水的质量最大C .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 、B 、C 、E 处的温度分别为0℃、1℃、2℃、3℃、4℃D .湖水的温度只要达到0℃,就会凝固成冰7.“今日翼城”的公众号中设置了“安全365”栏目,进行安全科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目前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的很多,“轻”说明“碳海绵”( )A.密度小B.体积小C.硬度小D.弹性小2. 下列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是天平平衡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避免超过量程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A.质量B.形状C.密度D.体积3. 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A.①② B.①②④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4. 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5.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根据下表中一些其他密度估算你所在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合理的是()物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密度/(kg·m-3) 1.25 1.43 1.98 0.09A.20kgB. 200kgC. 1000kgD. 2.0×l05kg6.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0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纯水 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5×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 2.7×103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7.一个瓶子能盛1 kg水,则可用该瓶子盛1 kg下列哪种液体(已知ρ水银>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 )A.酒精B.汽油C.植物油D.水银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6-3所示的图象。
从图中可知,水温从2 ℃升到8 ℃的过程中,其密度 ( )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一直变大D.保持不变图6-3图6-49.如图6-4所示是用烧杯盛装某种液体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和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根据图象不能求得烧杯的质量B.根据图象可以求得烧杯的质量为60 gC.根据图象可以求得液体的密度为1.0×103 kg/m3D.因图象不过原点,所以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不成正比关系10.甲、乙两块金属,它们的质量之比是2∶5,体积之比是2∶1,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A.2∶5B.1∶2C.3∶5D.1∶5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分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1.(1)填上合适的单位:①一瓶酒的质量是500 ;②一卡车煤的质量是4 。
图6-5(2)某同学用天平称一木块的质量,盘中共有50 g砝码1个、20 g砝码2个,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6-5所示,则所测木块的质量为,当他记录好数据以后,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正确的质量为。
12.战斗机质量越小越灵活,据此应选用密度较,但硬度较大的铝合金制造;落地式电风扇,底座质量越大越稳定,据此应选密度较而成本较低的铸铁制造较合理。
13.台秤是一种称量质量的工具,使用前,将台秤放在水平面上,游码置于零刻度线处,调节,使秤杆水平平衡,某次称量时的情景如图6-6所示,则被称货物的质量是kg。
图6-614.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6-7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选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g/cm3;然后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球浸没在装有等量水的同样的两只烧杯里(均未溢出),则烧杯中水位较高的是(选填“浸甲球”或“浸乙球”)的杯子。
图6-7图6-815.(1)某钢瓶内装的氧气密度是8 kg/m3,在一次气焊中用去了的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kg/m3。
(2)如图6-8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
若瓶子的容积为450 mL,内有0.2 kg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石块的质量是。
(石块的密度为2.6×103kg/m3)16.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为81 g,体积为30 cm3,b的质量为50 g,体积为25 cm3。
如果其中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实心球是,它的密度是g/cm3。
三、实验探究题(共23分)17.(9分)定西的土豆将代表甘肃省参加“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届时,昔日以“苦瘠甲天下”而闻名的定西将举握“土豆”大旗在国际舞台上展示风采。
在学完《质量与密度》一章之后,李强和刘丽决定测出土豆的密度,他们取了一小块土豆进行实验。
图6-9(1)实验时,李强使用天平测量土豆的质量。
①他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将移至零刻度线处,最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②测量时,他加在天平右盘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6-9甲所示,则这块土豆的质量是g。
(2)刘丽负责测量土豆的体积,她先在量筒中倒入一定体积的水,然后将土豆完全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则她测得这块土豆的体积为cm3。
(3)根据以上测量结果,土豆的密度为kg/m3。
18.(14分)在做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芳第一个完成了实验。
请完成下列问题:(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
(2)她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用调好的天平称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 g。
图6-10B.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6-10甲所示,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g。
C.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当量筒内液面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cm3。
(3)小芳根据实验中的测量数据得出盐水的密度ρ=g/cm3。
(4)小芳同学的实验会带来很大的误差,你认为测量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
另一个同学很快想到: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小芳同学主要实验步骤的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小上述误差。
这个同学调整后的主要实验步骤顺序是(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四、计算题(共15分)19.(6分)一个可装食品的塑料桶,其质量为0.2 k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0.2 kg。
问:(1)用它来装煤油,最多装多少千克?(煤油的密度为ρ煤油=0.8×103 kg/m3)(2)如果将该桶装满蜂蜜,称得桶和蜂蜜的总质量为13.8 kg,则蜂蜜的密度为多少?20.(9分)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
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
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 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 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 g。
请根据小明的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值相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答案1.A2.B3.C4.C5.B6.D7.D8.A9.C 10.D11.(1)g t (2)93.5 g 86.5 g12.小大13.调零螺丝 2.214.甲 1.5 浸乙球15.(1)6 (2)250 cm30.65 kg16.a 2.717.(1)游码平衡螺母18.4 (2)18 (3)1.02×10318.(1)零刻度线左(2)26.5 15 (3)1.1(4)偏大BCA19.(1)水的质量为m水=10.2 kg-0.2 kg=10 kg,塑料桶的容积为V=V水===1×10-2 m3,煤油质量为m煤油=ρ煤油V=0.8×103 kg/m3×1×10-2 m3=8 kg。
(2)蜂蜜质量为m'=13.8 kg-0.2 kg=13.6 kg,蜂蜜密度为ρ蜂蜜===1.36×103 kg/m3。
20.(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m排=m总-m剩=360 g-240 g=120 g。
(2)柑橘的体积:V橘=V排===120 cm3;柑橘的密度:ρ橘===0.95 g/cm3。
(3)实验中,测柑橘的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时,柑橘会带出一部分水,使排开水的质量变大、测得柑橘的体积变大,因此测得的密度值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