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的简介

海伦凯勒的简介海伦凯勒赢得全世界的尊崇,被视为20世纪最富感受召力的作家之一。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海伦凯勒的简介,欢迎阅读。
海伦凯勒的简介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
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7岁,却有86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
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
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
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海伦凯勒的贡献海伦·凯勒致力于社会主义,源于她作为残疾人的特殊经历,以及她对其他残障者的同情。
起先,她简化字母表,使之适合残障者使用﹔但是她很快意识到,单纯地解决失明问题,是治标不治本。
通过研究她发现,盲人并非随机分布在各种人口中,而是集中在社会底层。
穷人更容易由于生产事故或者得不到充分的治疗而失明。
有些穷人沦为妓女,又多了一种因梅毒而导致失明的危险。
于是,凯勒认识到,社会阶级制度控制着人一生的命运,有时甚至决定他们是否会失明。
凯勒的研究并非书斋式的:“我参观过糖果店、工厂、棚户区。
就算我看不见,我也闻得到。
”海伦·凯勒作为社会主义者,是由1920xx年开始的。
在1920xx年,她加入了马萨诸塞州的社会党。
早在从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之前,她就是一位社会激进分子。
她本人强调,这并非由于在那里所受的任何教育。
俄国革命爆发后,她对这个新生的共产主义国家大唱赞歌:“在东方,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在痛苦的挣扎中,新秩序从旧的秩序中降生。
看哪!在东方,一个男婴降生了!向前!同志们,齐向前!奔向俄罗斯的营火!迎接黎明!”凯勒在她的书房书桌上方悬挂了一面红旗。
《海伦凯勒》教案

《海伦凯勒》教案第一章:简介海伦凯勒教学目标:1. 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背景。
2. 理解海伦凯勒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韧。
教学内容:1. 介绍海伦凯勒的生平,包括她的出生、失明和失聪的经历。
2. 分析海伦凯勒面对困境时的积极态度和勇气。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海伦凯勒的生平背景。
2. 学生听教师讲述海伦凯勒的故事,并回答相关问题。
作业:1.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海伦凯勒的信息。
第二章:海伦凯勒的教育教学目标:1. 了解海伦凯勒的教育背景和她与老师安妮·沙利文的相处。
2. 理解海伦凯勒在学习中的坚持和进步。
教学内容:1. 介绍海伦凯勒的教育背景,包括她的老师和学习方法。
2. 分析海伦凯勒在学习中的坚持和进步。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海伦凯勒的教育背景。
2. 学生听教师讲述海伦凯勒与老师安妮·沙利文的相处,并回答相关问题。
作业:1.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海伦凯勒的教育背景。
第三章:海伦凯勒的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海伦凯勒对她所处时代的影响。
2. 理解海伦凯勒对社会平等和残疾人权益的贡献。
教学内容:1. 介绍海伦凯勒对她所处时代的影响,包括她对教育和社会变革的贡献。
2. 分析海伦凯勒对社会平等和残疾人权益的贡献。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海伦凯勒的影响。
2. 学生听教师讲述海伦凯勒对社会平等和残疾人权益的贡献,并回答相关问题。
作业:1.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海伦凯勒的影响。
第四章:海伦凯勒的作品教学目标:1. 了解海伦凯勒的作品和她通过作品传达的信息。
2. 理解海伦凯勒的作品对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教学内容:1. 介绍海伦凯勒的作品,包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2. 分析海伦凯勒的作品中传达的信息和对社会的启示。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海伦凯勒的作品。
2. 学生听教师讲述海伦凯勒的作品中传达的信息,并回答相关问题。
海伦凯勒励志故事

海伦凯勒励志故事海伦·凯勒(Helen Keller)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励志故事主人公,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挑战,但她却用自己的毅力和勇气,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她在18个月大的时候因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疾病,导致她失去了听觉和视觉。
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更不用说是一个孩子了。
然而,海伦·凯勒并没有被这个残酷的现实击倒。
在她6岁的时候,通过老师安妮·沙利文的帮助,她学会了用手语和触摸来沟通,这为她后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基础。
在安妮·沙利文的悉心教导下,海伦·凯勒学会了阅读、写作和讲话,她甚至考入了哈佛大学。
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遭遇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
她的一生就是对坚持和勇气的最好诠释。
在她的励志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无尽的希望和无限的可能性。
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只要我们愿意努力和坚持,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海伦·凯勒用自己的一生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点,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不断前行,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也告诉我们,生活中没有绝对的黑暗,只要我们肯去寻找,就一定能够找到光明。
海伦·凯勒失去了两大感官,但她却用自己的内心和智慧,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
她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只要我们有勇气去面对生活,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她的一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梦想和勇气,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她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迎来成功和幸福。
总之,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传奇,她的一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
海伦凯勒的事例简短概括

海伦凯勒的事例简短概括1. 简介海伦·凯勒,这个名字你一定听过吧?她可是个传奇人物,真的是从黑暗与沉默中走出来的一位超级女英雄!想象一下,一个小女孩,才19个月大就因病失去了听力和视力,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个巨大的打击。
但是,海伦没有被打倒,反而以一种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毅力,开启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就像老话说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海伦用她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只要心中有光,就一定能走出黑暗。
2. 她的奋斗历程2.1 学习的艰辛海伦在学习的过程中,简直是经历了“千难万险”。
她的老师安妮·沙利文,就像她的指路明灯,一直在她身边。
安妮非常有耐心,虽然海伦一开始是个“调皮捣蛋鬼”,但是她用手语一点一点地打开了海伦的心扉。
想象一下,海伦在她的手中,用手触摸字母,直到那一刻,海伦突然领悟到这些符号背后的意义,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得不得了!她简直像个小孩子一样,开始探索这个充满色彩的世界。
2.2 超越自我海伦的成长过程简直就是一部励志大片。
她不仅学会了沟通,还最终完成了大学学业,成为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聋盲人士。
这可是个不得了的成就哦!就像她常说的:“生活要么是个冒险,要么是个无聊。
”所以,海伦在面对各种困难时,总是选择迎难而上,真的是个勇敢的小姑娘。
3. 她的影响力3.1 影响世界海伦的故事不止是一个人克服困难的传奇,更是启迪了无数人的心灵。
她不仅写了很多书,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倡导残疾人权利。
她的声音像一阵春风,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她常常告诉人们,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只要我们愿意去探索、去感受,就能发现它们的存在。
就像她说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这种精神真的是深深打动了大家。
3.2 激励人心海伦的故事就像一剂强心针,激励着那些面临挑战的人们。
她让大家明白,虽然生活有时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只要心中有梦想,就一定能找到出路。
她的生活哲学就像一道光,照亮了许多人的前行道路。
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

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是:她刻苦努力,自强不息,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永不言败,身残志坚。
她热爱生活,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为残障人士奉献一生,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类的热爱。
海伦·凯勒是美国盲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
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
她在17个月的时候因为一次急性脑充血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她的导师安妮·苏利文的努力,使她学会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海伦·凯勒1882年2月,因突发疾病丧失了视觉和听觉,病因不明。
1887年3月3日,开始学习美式手语。
1888年5月,受到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的接见。
1894年10月,开始就读于赖特—赫马森聋人学校。
1896年10月,被剑桥女子学校录取,为就读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做准备。
在她生命的第 19 个月,她患上了急性胃和脑充血,视力和听力都被剥夺了。
1887年会见沙利文老师。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他于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8岁,却在沉闷无声的世界里度过了87年。
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海伦无比热爱生活和大自然,没有任何一个人,像他那样热爱周遭的环境;一片树叶也许会被我们一脚踏过,她却感叹着这片叶子神奇和准确的对称效果。
海伦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身边每一个亲人朋友,她甚至感谢上帝让他听不见也看不见,这造就了她对周围环境、知识、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她才能比正常人更加珍惜生活。
海伦凯勒的简介

海伦凯勒的简介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作品。
1968年6月1日海伦逝世,1971年国际狮子会的国际理事宣布将每年6月1日定为“海伦·凯勒纪念日”。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海伦·凯勒和拿破仑是19世纪两个杰出的人物。
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海伦凯勒的成就1904年6月,海伦以优异的成绩从拉德克里夫学院毕业。
两年后,她被任命为麻萨诸塞州盲人委员会主席,开始了为盲人服务的社会工作。
她每天都接待来访的盲人,还要回复雪片一样飞来的信件。
后来,她又在全美巡回演讲,为促进实施聋盲人教育计划和治疗计划而奔波。
到了1921年,终于成立了美国盲人基金会民间组织。
海伦是这个组织的领导人之一,她一直为加强基金会的工作而努力。
在繁忙的工作中,她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先后完成了14部著作。
《我生活的故事》《石墙之歌》《走出黑暗》《乐观》等,都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
海伦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老师》,她曾为这本书搜集了20年的笔记和信件,而这一切和四分之三的文稿却都在一场火灾中烧毁,连同它们一起烧掉的还有布莱叶文图书室、各国赠送的精巧工艺礼品。
如果换一个人也许心灰意冷,可海伦痛定思痛,更加坚定了完成它的决心,她不声不响地坐到了打字机前,开始了又一次艰难的跋涉。
10年之后,海伦完成了书稿。
她很欣慰,这本书是献给安妮老师的一份厚礼,老师安妮也为此而感到无比骄傲。
9、海伦·凯勒

(3)海伦接着做的是什么?找出句子读一读。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 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以 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读了这一部分,你体会到了什么?
4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 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 “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 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 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 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都摸出了血。 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 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 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
身上。海伦· 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 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1、回顾全文。海伦的哪些做法最让 你感动?为看见阴影。 ——《冲出黑暗》 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的,无 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 满足。 ——《假如给我三天光 明》 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困难,只要自己努力一 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我觉得也不会 太伤心,但我坚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则是你 肯定会成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书林漫步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 的,无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 都要学会满足。 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困难,只要自己 努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我觉 得也不会太伤心,但我坚信那只是偶然,而 必然则是你肯定会成功! 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 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 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1
1880年,海伦· 凯勒出生在美国。不幸的 小海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 双耳失聪。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 个一岁半的娃娃呀!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 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 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 “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 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海伦凯勒的故事简介

海伦凯勒的故事简介海伦·凯勒(Helen Keller)是美国著名的聋哑盲作家、社会活动家,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海伦·凯勒于1880年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
在她还是幼小的时候,因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疾病,使她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从而陷入了黑暗与寂静之中。
在她年仅6岁的时候,她的家人请来了一位名叫安妮·沙利文的女教师,她成为了海伦·凯勒的导师和伙伴。
安妮·沙利文用尽各种方法和耐心,教会了海伦·凯勒很多东西,包括手语和触摸字母等。
通过安妮·沙利文的教导,海伦·凯勒学会了与人交流,她的内心世界也得到了开拓。
在安妮·沙利文的帮助下,海伦·凯勒顺利地进入了学校学习,她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学习能力。
她不仅学会了盲文和手语,还精通了英语、法语和德语等多种语言。
她还阅读了许多世界名著,对文学和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她后来考入了哈佛大学,成为了第一个获得学士学位的聋哑盲人。
海伦·凯勒一生都在为残疾人的权利和福利事业奋斗。
她多次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向世人展示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她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呼吁社会关注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她的努力和奉献为残疾人争取了更多的尊重和关爱,她被誉为“残疾人的光芒”。
海伦·凯勒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挑战,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残疾并不是生活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她的故事鼓舞了无数人,成为了世界上残疾人的楷模和榜样。
总之,海伦·凯勒是一个充满勇气和智慧的女性,她的一生充满了奇迹和感动。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够战胜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
有一个弱女子,她一生都生活在又聋又瞎的环境中,要她竟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她一生写了14部著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人物之一。
你猜:她是谁?(海伦·凯勒)
二、体验:
我们知道,聋子很可怜,他听不到各式各样的声音。
你能体会他的孤独吗?(学生交流。
)
(2)我们也知道,瞎子很可怜,他们看不到这个世界的样子。
请你蒙上眼睛,从你的座位上站起来,然后从教室的前门走出去,再从教室的后门进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你可以先用眼睛测量一下它们的距离。
(学生交流体验后的感受。
)随机提问:你为什么能准确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你为什么撞上了那张凳子?
(3)可是,聋子的世界也很多彩,因为他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以观看这个世界;瞎子的世界也很多彩,因为他们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但是,海伦·凯勒既看不见,也听不到。
你能体会她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
一、导入。
海伦·凯勒有篇著名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她幻想着她的一生中能有三天的光明。
那么,在这三天里,她想看什么呢?
1.学生交流,并根据学生的交流展示课件。
第一天:看望安妮·莎莉文老师,约朋友来家里,看看忠实的小狗们,去树林散步,看日落。
第二天: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
晚上看戏。
第三天:游纽约城,看日常人的生活和世界。
晚上看戏剧。
2.为什么,在这宝贵的三天里,她头一天要看的是安妮·莎莉文老师呢?(1)学生交流。
(2)我们一起来读读有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
首先,我希望长久地凝望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庞,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我的面前,为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
我将不仅要看到她面庞的轮廓,以便我能够将它珍藏在我的记忆中,而且还要研究她的容貌,发现她出自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迹象,她正是以此来完成教育我的艰巨任务的。
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性格,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
◎师读片段。
(如果学生在交流中答到,教师就直接出示并请学生朗读。
)◎读后请学生交流,为什么要长久地凝望安妮·莎莉文老师?
(3)过渡:是啊,安妮·莎莉文老师是海伦·凯勒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可以说:没有安妮·莎莉文老师,就没有海伦·凯勒奇迹般的一生。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再塑生命的人》之“杯子与水”片断。
课件展示:一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
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
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
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
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
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
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
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
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读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自由谈感受。
◎小结:是啊,正如海伦·凯勒自己所说的那样: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所以她永远也不会忘记唤醒了她灵魂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再次出示海伦·凯勒对老师的赞美: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这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6岁零9个月。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叹万分。
◎教师小结: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到来,犹如爱的阳光照在了海伦·凯勒的身上,让她有勇气地,有毅力地,坚持着一步步迈向她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3.在其后的时间里,海伦·凯勒为自己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看忠实的小狗们,去树林散步,看日落,有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
晚上看戏。
她为什么为自己安排如此多的活动?
(1)学生讨论。
(2)教师小结。
4.读完这篇散文,你一定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海伦·凯勒。
是的,爱的光明一直照耀着海伦·凯勒长达50年之久,让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寻找到了光明。
让我们来读读这本书的扉页部分的一段话。
(1)课件出示: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式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
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2)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
1.看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相信你肯定会有很多的感受,老师在推荐这本书时,也说过如果你看完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可以马上写下来。
不知道你们写了没有?那好,下面我们就请写过的同学来读读她的感受。
2.海伦·凯勒希望自己能有三天的光明,你不缺光明,但你心中一定有希望,有梦想。
你希望能有三天的什么呢?
学生交流(自由[离开父母的日子、不要上学的日子]、上天空的机会、神奇的力量……)
3.把以上两个内容选择其中的一项写一写。
一、导入:
读了这本书,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我最感动的是……;我最伤心的是……;我最悲痛的是……;我最快乐的是……;)
二、探究海伦·凯勒不平凡的一生:
1.今天,我们坐在一起,再次细细地品读这本书,相信你有更多的收获。
海伦·凯勒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创建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
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战,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困难。
年华似水,岁月如歌,时隔100多年,当我们穿过悠长的时光隧道,再次回眸凝望这位伟大的女性,亲爱的同学们,你如何看待海伦·凯勒的一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一谈。
2.交流:从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并结合这些例子谈谈你的感受。
(1)坎坷的一生(生命中仅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能见到光明,听到声音);
(2)不屈不挠的一生(从不向困难低头、屈服);[出示书中《开口说话》一节中的部分语句,体会其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气和力量。
]
(3)勤奋好学的一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学习);
(4)乐观的一生(想象的这个世界);
◎出示课文中她对落日情景的描述,读,你觉得海伦·凯勒描写的落日景观包含着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出示本书目录,你还有什么发现?(海伦·凯勒总是能在困难中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看到勇气……)
(5)幸运的一生;(有沙利文老师为伴)[引导:你如何评价沙利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帮助?]
(6)乐于奉献的一生(一生不断地在帮助他人);
(7)……
三、小结。
海伦•凯勒一生一共写了14部著作,为世人留下了一首首永难遗忘的生命之歌。
书中海伦用细腻的笔触,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使人很难相信出自一位盲聋人之笔。
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用心来享受生命。
她远比我们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10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从书中体会到人类的精神远远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书中人物所展现出的品质、意志、耐力等依然强烈的震撼我们。
现在,如果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读书的感受,你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