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及复习对策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备考技巧及策略

中考语文备考技巧及策略

中考语文备考技巧及策略一、备考策略概述备考中考语文,首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备考计划,明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掌握考试的基本要求和考试形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同时,要注重梳理考试重点,强化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二、阅读理解备考技巧1、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速度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提高阅读速度。

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扩大阅读量、使用速读技巧等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

2、掌握阅读方法阅读理解不仅需要理解文章的内容,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如略读、扫读、精读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3、深入理解文本阅读理解不仅需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还需要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主旨。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通过分析文本的结构、语言特点、作者意图等方面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三、写作备考技巧及策略1、写作素材积累写作需要大量的素材作为支撑,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写作素材。

可以通过阅读名著、观察生活、积累名言警句等方式来积累素材。

2、写作技巧训练写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

可以通过写作练习、模仿优秀范文、学习写作理论等方式来提高写作技巧。

3、写作审题训练写作需要准确地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意图,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写作审题的训练。

可以通过分析题目要求、理解题目意图、总结审题方法等方式来提高审题能力。

四、基础知识备考策略1、词汇积累词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词汇的积累。

可以通过背诵单词、使用词汇表、大量阅读等方式来积累词汇。

2、语法梳理语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语法的梳理。

可以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分析句子结构、使用语法工具书等方式来梳理语法知识。

3、名著阅读名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名著的阅读。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1.了解中考考纲:首先,要详细了解中考语文考纲,包括考试形式、考点、考察重点等。

掌握考纲有助于理清复习重点和着重练习。

2.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将语文知识按照模块或单元分配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复习。

3.复习重点、难点:根据中考考纲和教材的安排,明确各个模块或单元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些内容加强复习,做到心中有数。

4.多方面获取信息:除了教材,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语文辅导书籍、课外阅读、参加语文辅导班等途径获取更多的信息,帮助理解和巩固语文知识。

5.多做习题、试卷:通过解题的方式来复习语文知识,多做一些分类整理的习题和真题,对自己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6.注意语文技巧:中考语文除了基础知识,也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和答题方法。

如阅读理解时注意理解问题的关键词,审题时注重要求,写作时注重结构和表达方式等。

7.审题仔细、答题规范:中考语文要求审题仔细,明确要求,作答时要规范,注意书写、标点等细节。

8.多练习写作:写作是中考语文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多写作文,积累素材,熟悉写作技巧和结构,提高写作水平。

9.反复温习:复习需要反复温习,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要经常进行复习巩固,增强记忆力。

10.错题集总结:对于做错的题目或不会的知识点,及时总结归纳,形成错题集,通过不断强化练习,对错误进行纠正。

11.充分利用工具:可用笔记本、标记本、录音机等工具辅助复习,在记忆专业术语、成语、古文等方面有很大帮助。

12.少量持续:复习不宜过于贪多,要学会均衡分配复习时间,相对持续地进行复习,避免一口吃成个胖子的情况。

13.健康调整:适应中考复习的紧张节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14.考试心态:调整好心态,保持积极投入、乐观自信的态度,相信自己的实力,对考试保持平常心。

总之,中考语文复习需要全面系统地复习,注重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和答题能力,并且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

中考语文复习秘籍

中考语文复习秘籍

中考语文复习秘籍
引言
中考语文复习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同学们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

本秘籍旨在帮助同学们在中考语文复习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中考语文复习的策略和方法。

一、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分析
在开始复习之前,首先要对中考语文考试大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考试大纲是中考命题的基础,通过对大纲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中考语文考试的重点、难点和考试形式。

二、中考语文复习资料选择
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是中考语文复习的关键。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复习教材、练习册和模拟试题。

三、中考语文复习计划制定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可以使中考语文复习更有针对性、更加
高效。

复习计划应包括复习内容、复习时间、复习方法等。

四、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知识点众多,同学们需要对古诗文、现代文阅读、作
文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五、中考语文解题技巧与策略
掌握解题技巧和策略,可以帮助同学们在考试中迅速找到答案,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与真题演练
通过模拟考试和真题演练,可以让同学们熟悉考试环境,检验
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七、中考语文复习心态调整
中考语文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良
好的学习状态。

结语
中考语文复习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同学们长期坚持,用心去学、去练。

希望本秘籍能对同学们的复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祝愿大
家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与备考建议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与备考建议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与备考建议中考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考试科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复习策略和备考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中考语文复习策略与备考建议。

一、复习策略1.制定合理的计划在复习语文的时候,要给自己规划一份合理的复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内容安排和复习重点。

要分出足够的时间来进行重点知识的复习和答题技巧的训练,合理安排时间可以提高效率。

2.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中考语文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很高,包括词语的理解、古诗文的背诵、修辞手法的辨析等。

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可以通过刷题、抽卡片等方式来进行记忆和巩固。

3.多读多背中考语文对阅读理解和古文阅读的要求较高,所以要多读一些经典的文章和古文,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感。

另外,背诵一些优秀的文章和古诗文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学修养。

4.做好试题的分析和总结中考语文试题大多是应用题,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多做一些试题,并对错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提高解题的能力和应试技巧。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考语文的复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定时定量地进行复习、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

只有在平时多做积累和训练,才能在考试时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题型。

二、备考建议1.关注考纲和命题趋势中考语文的考纲是备考的重要依据,要认真阅读考纲,了解每个考点的要求和命题规律。

同时还要关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分析考题的命题趋势,了解出题者的出题思路。

2.制定备考计划制定一份详细的备考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内容和复习重点。

要有针对性地安排每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间,分清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时间,做到高效备考。

3.多做模拟试题做模拟试题是备考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应试能力和解题技巧。

可以通过做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等来进行训练,对照标准答案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补充和提高。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与建议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与建议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与建议中考是初中生要面临的重要考试,每一科的成绩都很重要,语文是内容比较多比较复杂的科目,更要做好考试前的备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适合中考语文复习策略与备考建议,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中考语文复习策略与备考建议一、理清考试大纲,积累核心知识点中考语文的复习重点就是理清考试大纲,掌握核心知识点。

中考语文考察内容比较综合,有现代文阅读、古代文献阅读、诗歌鉴赏等,所以考生要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复习各项内容。

掌握重点知识点,培养答题能力。

二、注重写作练习中考语文除了复习那些知识点之外,还要注重写作的练习。

提高写作能力,就能够提高考试成绩,对中高考和日后的生活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考生要练习并提高写作水平。

可以参加作文指导班或刻意练习写作等,都能够有效地锻炼写作能力,提高作文分数。

三、多做真题,总结答题技巧中考要注意做好真题。

通过做真题,考生可以了解考试形式,熟悉答题技巧和方法,提高考试成绩。

每做一道题,都要反思和总结一下,找出做错的原因,分析答题思路,积累答题技巧和方法,在复习中慢慢提高答题水平。

四、复习古文词语和现代文基础语言知识古文是中考语文考试中一定会有的内容,所以考生要掌握古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理解古文的表达意图和词汇含义。

还有现代文基础语言知识也是复习中很重要的内容,比如词语搭配、语法分析、修辞手法等,都要在课堂学习中认真掌握,确保能够在复习中运用自如。

五、适度放松,保持良好的心态决定考试成绩的好坏有很多因素,好的心态就是其中一个。

在中考语文复习的时候,我们要适度放松,保持良好的心态,更有利于我们面对压力和挑战,保持良好的思考状态和答题能力。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对策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对策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对策首先,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课本知识的复习:回顾重要的篇章和知识点,特别是课本中的重点例句和词语。

可以通过做几年的中考题目进行巩固,加深对课本知识的记忆。

2.基础概念的复习:主要包括句子成分、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基本概念。

可以通过整理笔记和做相关习题进行复习。

3.语文素养的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写作、多听讲座等方式提升。

接下来,我们可以制定一些对策来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备考水平:1.制定学习计划:要合理规划复习和备考的时间,每天坚持进行一定的语文练习和知识记忆,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2.多做模拟试题:模拟试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考试的形式和题型,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可以选择一些中考模拟试题进行练习,提高答题技巧和时间管理能力。

3.多做阅读练习:阅读理解是中考语文考试的重点。

可以多读一些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要注意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锻炼准确理解和推理能力。

4.注重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将重要的知识点和例句整理成笔记,方便日后的复习和记忆。

可以制作知识点卡片,将知识点与例句对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5.提高写作能力:写作是考试中的一部分内容,要提前积累一些写作素材,并学习一些常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可以多写一些作文,结合教师的评语进行改进。

6.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升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多读好书,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同时,要注重语言的修养,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复习习惯和心态。

复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和持续努力。

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同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过分焦虑和压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总之,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备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从课本知识、基础概念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中考语文备考策略和技巧

中考语文备考策略和技巧

中考语文备考策略和技巧中考语文备考是每位学生都需要认真对待的学科之一。

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备考策略和技巧。

本文将从七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基础知识掌握中考语文考试中,基础知识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学生们需要认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如汉字、词语、语法、修辞等。

对于这些知识,学生们需要不断练习,熟能生巧,同时要注意积累和总结。

二、阅读理解训练阅读理解是中考语文中的重要考点之一,难度较大。

学生们需要进行广泛的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在训练中,学生们需要注意文章的结构、主旨、细节等方面,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三、作文写作技巧作文是中考语文的重要考点之一,也是学生们的薄弱环节之一。

在备考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作文写作技巧,如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

同时,学生们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多读、多写、多练。

四、模拟考试训练模拟考试是中考备考的必要环节之一,也是学生们适应考试的重要途径。

在模拟考试中,学生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同时,学生们需要注意模拟考试的题目质量和难易程度,做到针对性地备考。

五、答题技巧提升答题技巧是中考语文备考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考试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如时间分配、答题顺序、做题方法等。

同时,学生们需要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到精益求精。

六、文学素养积累文学素养是中考语文备考的重要基础之一。

学生们需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和积累,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备考中,学生们可以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优秀作文等,积累好词好句和写作素材,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七、应试心态调整应试心态是中考语文备考的关键因素之一。

学生们需要在考试中保持冷静、自信和积极的心态。

在备考中,学生们需要注意心理调整和压力释放,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同时,学生们可以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调整方法,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中考语文备考需要学生们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准备和提升。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梳理一、阅读理解1.阅读理解的分类和特点2.阅读理解中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技巧3.阅读理解的常用词语和表达方式4.阅读理解中的推理和判断题,如何准确判断答案5.阅读理解中的细节理解,如何从文章中获取具体信息二、写作1.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写作结构2.写作中的修辞手法和常用句式3.写作中的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4.写作中的文体要求和语言表达技巧5.写作中的主题和观点表达,如何选取合适的写作素材三、词语运用1.同义词、反义词和词义辨析的基本规则2.词语的搭配和固定搭配的用法3.词语的义项辨析和词汇拓展4.词语的意义变化和词形变化规律5.词语运用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四、古代文学1.古代文学作品的分类和特点2.古代文学作家的代表作品和创作风格3.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重要意义4.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5.古代文学作品的评析和欣赏五、现代文学1.现代文学作品的分类和特点2.现代文学作家的代表作品和创作风格3.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涵4.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5.现代文学作品的评析和欣赏六、修辞手法1.修辞手法的分类和特点2.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和效果3.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和辨析4.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和分析5.修辞手法的创造和运用技巧七、语法知识1.词语的分类和基本属性2.句子的组成和基本结构3.语法规则的运用和遣词造句4.语法错误的辨析和纠正5.语法知识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八、修辞格1.修辞格的分类和特点2.修辞格的具体表现和辨析3.修辞格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和分析5.修辞格的创造和运用技巧九、文言文阅读1.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特点2.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3.文言文中的典故和文化背景4.文言文阅读中的解题技巧和答题方法5.文言文的欣赏和思考十、作品赏析1.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方法2.作品的结构和情感表达3.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4.作品中的语言表达和文化内涵5.作品的欣赏和批评分析以上是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的梳理,在复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巩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复习生活:“眯起眼睛看生活” 把生活具体化,才能深入生活(以家庭生活为例) • 亲情主题(父子、母子) • 爱情主题(父母之间、爷爷奶奶之间……) • 几代人的相处(冲突与和谐) • 家庭与社会(家庭的喜怒哀乐、变与不变……) • 家庭类型与特点(平淡型、情趣型、民主型、专 制型……) • 家庭成员档案(从一个角度看家庭成员:妈妈的 穿着、爸爸的习惯、节假日的妈妈、作为女儿的 妈妈……)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 及复习对策
2010-4-7
• 考什么?怎么考? • 依据在哪里?
一、熟悉考点
• 依据《考试手册》,结合典型例题,深入 细致研究考点含义和出题形式与角度,研 究考查重点、变化点、空白点,研究题干 的表述,研究答案要求,研究题型特点 (如选择题),研究试题的编排顺序等。 • 典型例题:上海中考语文卷,各区模拟卷, 重点是08、09年上海中考卷
• 08、09年没直接考 • 注意:结合标点的理解来理解文意
(3)能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和反 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 08:加点词“肥料”在文中的意思是 。 • 09:依次填入第①段横线上的词语应是(3分) A.丰富 陶冶 美化 B.美化 丰富 陶冶 C.美化 陶冶 丰富 D.丰富 美化 陶冶
• 能分析句子或段落的表达作用:
• 08:请具体说明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6 分) (1) (2) • 09:没考
• 能概括文章要点或主旨:
08:从全文看,深层海水具有 、 和 的特点, 它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的新机遇是 (1) (2) (3) 。(12分) • 08:从全文看,对标题“年轻的国旗”理解最贴切 的一项是(3分) A.年轻的姑娘们让国旗在异国的小镇上第一次升起 B.年轻姑娘们的行动表明她们就像那面飘扬的国旗 C.国旗在小镇的清晨升起,为小镇增添了勃勃生机 D.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寓示着伟大祖国的勃勃生机
• 09:本文围绕城市景观花卉装饰介绍的内容有 (9分) (1)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发展的原因;(2)___ _;(3)____;(4)____。 • 09: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懂得了生活的道理。 B.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决定回家完成学业。 C.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理解了父母,决定回家。 D.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觉得无能为力,决定返乡。
(11)能依据文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表 达方式、结构、语言特点,表达自己的感 受和见解。
• 08:姑娘们为国旗所付出的努力,哪一点 最令你感动?说说它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启 示。(80字左右)(8分) • 09:没考 • 注意:加强对“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特 点”的感受见解
(1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根据要求作 适当的拓展;能进行仿写、扩写、缩写、 改写、续写。
• 其它:家庭的权力分配、经济收入、日常 开销、妈妈出差、爸爸升迁、爷爷生病、 子女的教育问题、长辈的赡养问题、父母 的相处问题…… • 复习生活(回忆、交谈)——记录生活 (梗概、细节)——抒写感受(真情、哲 思)
(三)用思想照亮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家是什么? ——家庭是温馨的港湾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 ——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有子女的地方才 是家 ——家是一个只讲感情不讲道理的地方
• 考点清楚了,我们怎么办? • 加强反思,查漏补缺
二、对策建议(作文)
(一)审题:审出题目的规定性和开放性 • • • • • • • • • • • 09:在学海中游泳 08:我眼中的色彩 07:记住这一天 06:我们的名字叫______ 05:充满活力的岁月 04:(1)我们是初升的太阳(2)我的视线 03:我想唱首歌 02: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01:有家真好 00: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99:生活中的发现
(一)现代文阅读13条
(1)能正确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
• 08:第②段加点词“名付其实”中的错别 字是 ,正确的写法是 。(2分) • 09: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水草丰mào____
(2)能运用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 问号、感叹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 书名号等11种标点符号。
• 聚焦在一个物体上:爸爸的书、妈妈的化 妆品、我的篮球、我家的自行车、我家的 珍藏…… • 聚焦在一件事上:做家务、看电视、逛街、 走亲访友、客人来访、饭桌上的话题、生 日、生病、争吵…… • 聚焦在一个时间段:早晨起床后、晚饭后、 节假日、家长会后…… • 聚焦在一个地点:客厅、厨房、阳台、书 房……
• 08:没考 • 09:请将上文缩写成“思贤的故事”。 (80字左右)(8分)
• 注意:理解文意是基础
(13)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生活场景,运 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决问 题。 • 08:没考 • 09:2010年5月1日,学校为庆祝上海世博 会开幕,计划在校门口摆放花卉。请依据 文中花卉装饰设计原则,从下表中选择两 种最合适的花,并从欣赏角度写出观赏效 果。(6分) • 注意: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生活场景
(6)能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说明文(时间 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记叙文 (顺叙、倒叙、插叙);议论文(总分、 并列、层进、对照)。 • 08、09年没直接考 • 注意:如何进行直接的考查?如段落插入, 顺序调整等
(7)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含义,能分析句子或段落 的表达作用,能概括文章要点或主旨。 • 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含义: • 08:珍妮两次“脸红”的原因各不相同:第⑤段 中“珍妮的脸涨得通红”,原因是 ;第⑨段 中“珍妮红着脸低下头”,原因是 。(4分) • 09:第③段中“大家总是莫名其妙地被彼此感动” 的原因是____。(3分) • 09: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懂得了生活的道理。 B.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决定回家完成学业。 C.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理解了父母,决定回家。 D.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觉得无能为力,决定返乡。
• 作文水平分类标准: • 具有较强的审题能力(优秀)——具有一定的审题能力 (良好)——基本读懂作文题目(合格)——题意理解偏 颇(不合格) • 切合题意(优)——符合题意(良)——基本符合题意 (合格)—— • 中心突出,有新意(优)——中心明确(良)——中心基 本明确(合格)——中心不明确(不合格) • 选材 • 内容充实-内容较充实-内容基本充实-内容空洞 • 思路、层次 • 真情实感 • 语言 • 字迹、书写、文面
(9)能辨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 表等4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 08:第⑤段的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 。(3分) • 09:第⑥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 其作用是____。(3分) • 注意:答题要用“(具体)说明”之类词 语
(10)能分析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 心理)、环境描写(自然、社会)的作用。 • 08、09年没直接考 • 注意:环节描写的作用是空白
(2)掌握150个文言实词的含义。 • 0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幸至丞相府归我( )(2)乃诣丞相 府归马( ) • 0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结合语境
(3)掌握“之、其、而、以、何、于”等虚 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 08、09年没直接考, • 注意:在句子翻译中考
成长是什么? ——成长是知识的扩展,还是性格的完善?成长是 体格的壮大,还是心灵的升华? • ——在不断“告别”中成长(爸爸的花儿落了) • ——成长是桔子,从开花到蒂落,风霜给了他花的 芬芳,雨水给了它滋润,而秋就给了他信心让他 蒂落。 最后尝起来还有点酸。 酸是成长的本味, 甜是短小的插曲。 • ——成长就是一个又一个死亡与新生。成长中, 我们会学会感恩、学会团结、学会自立...... • ——成长是一种坦然的面对,面对、接受、解决、 放下 • ——成长是,不再任性,不再乱发臭脾气 • ——成长是,明白什么是“责任”;
• 小结:注意近两年没考的内容,如标点, 句式,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特点的赏析, 环境描写等。注意选择题的考查方式。注 意这些考点在议论文中的具体形式。
(二)文言文8条
(1)能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 08:《桃花源记》中交代源中人来到桃花 源原因的句子是:“ ”。 • 09:____,佳木秀而繁阴。(《醉翁 亭记》) • 注意:比分大,求准确(错别字)。
(三)作文
• 三类题型: 全命题,如“在学海中游泳” 半命题,如“我们的名字叫____” 导语题,如“充满活力的岁月”(在成长的 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一个人 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在丰富多彩的校 园活动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 谐温馨的家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日 新月异变化着的社区、家乡、祖国……蒸 蒸日上,充满活力。)
注意:这是考查重点
(8)能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 设问、反问、对比等7种修辞方法,能在具 体语言环境中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 08:第⑦段的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 法,表达效果是 。(3分) • 09:第段“思贤忽然泪如泉涌”这句话 运用了_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_。(4 分)
• 注意:必须答第一层
(7)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 08:上文具体描写了“船头”和“舟尾” 人物各异的情态,其目的是 。(3分) • 09:没考 • 注意:联系全文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问题 答题
(8)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 感情倾向。 • 09:诗中的“王孙”指的是____。(2 分) • 09: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 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注意:全面理解诗词的字面含义
(6)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 08:卓茂问“子亡马几何时矣”的用意是 。(2分) • 08:这件小事表现了卓茂 的品质,表现了“马 主” 的品质。(4分)
• 0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 09:文中的“一德”指的是____。(3分) • 注意:尽可能利用文中词句信息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