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变电站中通讯规约的规范
[指南]103规约定值传输标准
![[指南]103规约定值传输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aceca0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e.png)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站内通讯应用层规范1.前言本规范参考了IEC60870-5-103(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传输规约(以下简称103规约),采用103规约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本规范对103规约的通用服务作了具体的规定,采用本规范的主站系统要求实现本规范的全部内容,采用本规范的子站设备可以只实现部份功能。
2.报文类型及用途应用层报文的最大长度为240字节。
2.1.由主站发往子站的报文(控制方向)2.2. 由子站发往主站的报文(监视方向)3. 标识报文注:注站的软件板本显示为两位固定小数。
0XFFFFH 表示上送所有的数据。
4.通用分类服务本章内容根据IEC60870-5-103配套标准中所定义的通用分类服务对传输帧报文进行自描述,具有开放性。
本规范中,通用服务的访问基于组的标题及条目的标题,内容相同的条目在不同的设备中,它的GIN可能会不同。
条目描述的M/O栏中M表示该项必须实现,O 表示该项可选择实现。
数据类型栏中列出了可能实现的类型。
通用分类服务标识序号分为下列组类型,每组可定义256个条目,并规定00号条目为组标题。
X表示该项可为任意值,同时应满足相关的约束条件,如每一组的组号都应不同。
描述名称的最大长度小于等于32字节。
4.1装置描述该组用来存放装置的固定描述,其内容可以由主站读取但不可被修改,具体的条目定义如下:制造厂家装置型号Ex. RCS-9611B装置名称装置类别(同ASDU5中)版本号(同ASDU5中)版本号的值按两位固定小数显示, ex. 3.110功能描述程序形成时间校验码4.2 装置参数该组用来存放装置的系列参数,可以由主站读写,具体的条目定义如下:4. 3 定值区号该组用来存放装置的定值区号的属性,具体的条目定义如下:运行定值区(M):指该定值区中定值正在运行,可被主站召唤或修改。
4. 4 定值该组用来存放装置当前定值区中的定值,可以由主站读写,具体的条目定义如下:4. 5 动作元件该组用来存放装置动作信息,当装置有保护动作事件发生时,装置将该信息主动报告给主站,主站对该组不可以写。
电站通讯管理制度

电站通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电站通讯管理工作,保障电站通讯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电站通讯管理工作的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站通讯管理工作,包括通讯设备的配置、使用、维护、保养和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电站通讯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保障电站通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四条电站通讯管理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确保通讯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五条电站通讯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
第二章通讯设备的配置和使用第六条电站通讯设备应按照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配置和安装,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七条通讯设备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进行,禁止擅自改动设备设置和参数。
第八条通讯设备的使用应及时进行保养维护,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九条公民发现通讯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上报,并协助相关人员进行维修和处理。
第三章通讯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第十条电站通讯管理应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明确维护保养的周期和内容。
第十一条通讯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十二条通讯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应详细完整,定期进行归档保存,确保后续跟踪和回溯。
第十三条通讯设备的维护保养应严格执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防止因维护保养不当而导致设备故障。
第四章通讯设备的管理第十四条电站通讯设备的管理应建立台账,明确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配置位置等信息。
第十五条电站通讯设备的管理应定期进行盘点清点,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六条电站通讯设备的管理应建立相应档案资料,包括设备的购置、检定、维修、报废等记录。
第十七条电站通讯设备的管理应建立健全安全保密制度,严格保管重要资料和设备。
第五章应急处理第十八条电站通讯管理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快速有效地处理。
第十九条通讯故障和事故发生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安排专人进行处理和维修。
电力系统的远动通讯规约IEC 61850

电力系统的远动通讯规约IEC 61850电气班摘要:IEC-61850标准是IECTC一57技术委员会在新时代制定出具有开放性和互操作性的新一代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协议。
本文在介绍电力系统远动规约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电力系统的IEC-61850标准。
通过介绍IEC-61850标准的结构体系,同IEC60870-5-103/104规约,进一步突出了IEC-61850标准的优点和特点。
最后举了一个IEC-61850标准在变电站应用的例子来说明它的应用。
关键词:IEC-61850标准、IEC60870-5-103/104规约、变电站通信1、电力系统远动通信规约通信规约(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题中约定,也称为通信控制规程或传输控制规程。
通信规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传送格式,它包括信息收发方式、传送速率、帧结构、帧同步字、位同步方式、干扰措施等;一个是信息传送的具体步骤,它是指将信息分类、分循环周期传送,系统对时数据收集方式和设备状态监视方式。
通行规约按传输模式可以分为循环传输规约(CDT)、问答式传输规约(Polling),按传输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面向字符的通信规约和面向比特的通信规约。
(1)循环传输规约(CDT)CDT属于同步通信方式,其以厂站RTU为主动方,以固定速率循环地向调度端上传数据。
数据依规定的帧格式连续循环,周而复始地传送。
一个循环传送的信息字越多,其传输延时越长,传输内容出错剔除后,在下个循环可得以补传。
CDT采用可变帧长度,多种帧类别按不同循环周期传送,变位遥信优先传送重要遥测量平均循环时间较短,区分循环量、随机和插入量采用不同形式传送信息。
(2)问答式传输规约Polling属于异步通信方式,其以调度端主动向厂站端RTU发送查询命令报文,子站响应后才上传信息。
调度端收到所需信息后,才开始新一轮询问,否则继续向子站询问召唤此类信息。
RTU对遥信变为信息优先传送,模拟量超范围时传送。
变电站自动化继电保护通讯以太网传输规范

变电站以太网传输规范目录1 简介 (5)1.1 目的 (5)1.2 范围 (5)1.3 参考资料 (5)1.4 定义、术语 (5)1.5 概述 (5)2 模型定义 (5)3 约束条件 (6)4 以太网端口的定义 (7)5 厂站地址的定义 (7)6 设备地址的定义 (7)7 传输层控制报文的定义及使用方法 (7)7.1 APCI格式 (7)7.2 设备类型 (8)7.3设备状态信息的定义 (8)7.4路由转发 (9)7.5 双网的使用 (9)7.6 TCP及UDP报文的选择 (9)7.7 TCP连接的建立 (9)7.8 APDU报文的传输及处理 (9)7.9超时定义 (10)8 设备配置管理的传输层约定 (10)9 路由设备的补充说明 (11)10 其它说明 (11)1 简介1.1 目的本规范定义了变电站内统一的基于以太网的传输规范,使得站内的设备能够在一致的传输规范上通讯以及相互联系。
1.2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内需要通过以太网相互通讯的继电保护设备,也可以在其他一些相似的系统中使用。
1.3 参考资料1.4 定义、术语设备:本规范中的设备指的是逻辑上独立的应用,而不是物理设备,监控软件等同称为设备,包括虚设备。
一个物理设备可以包含多个设备。
传输协议层:负责应用报文的正确传送以及网络连接的维护。
路由设备:连通不同设备之间通讯的设备,包括规约转换设备、网关、远动设备等。
APCI: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PDU:应用规约数据单元双网:指同一个物理设备上的两个网络,这两个网络以对等方式或主备方式收发数据。
1.5概述本规范定义了站内自动化系统内部基于以太网通讯传输的规定,包括了模型定义、约束条件、以太网端口的定义、传输层控制报文的定义及使用方法、传输层通讯的管理、路由设备的补充说明、其它说明。
2 模型定义站内通讯模型分为三个层次:设备的通讯模型分为应用服务层、传输协议层、网络收发层。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IEC 61850)标准概述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IEC 61850)标准概述由于现有的规约五花八门、缺乏统一性,数字化(智能化)变电站成为发展方向,性能和速度已不再是问题,因此产生了IEC 61850标准。
IEC 61850系列标准吸收国际先进新技术,并且大量引用了目前正在使用的多个领域内的其它国际标准作为61850系列标准的一部分。
所以它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标准体系,确切地说,它是一种新的变电站自动化的设计、工程、维护、运行方法准则。
IEC 61850系列标准的全称: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in Substations),它规范了变电站内智能电子设备(IED)之间的通信行为和相关的系列要求。
IEC 61850的关键技术:1)变电站三层接口2)采用模型思想进行对变电站统一建模3)抽象通信服务和特定通信服务4)统一的配置描述语言5)IEC 61850标准包括10个部分:6)IEC 61850-1基本原则,包括了适用范围和目的,定义了变电站内IED(电子式互感器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之间的通信和相关系统要求,并论述了制定一个适合标准的途径和如何对待通信技术革新等问题。
7)IEC 61850-2术语,给出了IEC 61850文档中涉及的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特定术语及其定义。
8)IEC 61850-3总体要求,详细说明系统通信网络的总体要求,重点是质量要求(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数据完整性以及总的网络要求),还涉及了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大气压力、机械振动、电磁干扰等)和供电要求的指导方针,并根据其他标准和规范对相关的特定要求提出了建议。
9)IEC 61850-4系统和项目管理,描述了对系统和项目管理过程的要求以及对工程和试验所用的专用调度要求。
主要包括:工程过程及其支持工具,,整个系统及其IED的生命周期,系统生命期内的质量保证供三个方面。
IEC61850标准

数据属性〔DA〕 功用约束 〔FC〕
每一个数据对象〔DO〕有多个数据属性: 〝定值〞 、〝单位〞、〝步长〞、〝范围〞、〝
描画〞……
每一个数据属性依照不同用途、不同功用再做进一步 分类,就是功用约束〔Function Constrait〕
〝定值〞属性可以用于表示以后区定值,SE 〝定值〞属性可以用于表示编辑区定值,SG 〝单位〞、〝步长〞、〝步长〞、〝范围〞属性 用于表示定值的一种配置,CF 〝描画〞属性用于说明定值的称号或详细解释, DC
本通信结构(ACSI)
映射
章节8-1 SCSM映射到MMS和ISO/IEC 8802-3
章节9-1 SCSM映射-通过单向多路点对点串行
通信链路的采样值
章节9-2 SCSM映射-通过ISO/IEC 8802-3 的采样值
通信网络
IEC61850的简介
• 设备建模
为什么要树立设备模型?
以前通讯规范〔协议〕没有模型概念,一 切信息都是与规约报文组织方式逐一对应, 通用性及自定义性不强。
GOOSE通讯进程
传输时间
事情
GOOSE运用
IED之间逻辑闭锁信息传输
交流机应用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 控制GOOSE发送方向
发布方 组播地址x
发布方 组播地址y
订阅方 组播地址x
订阅方 组播地址y
发布方 组播地址x
GOOSE运用
一台IED向多台IED发送GOOSE跳闸信息 快速性〔<4ms〕
A 自动控制 (2) G 通用功用 (3) L 系统逻辑 (2) P 维护功用 (28) S 传感器和监视 (4) X 开关设备 (2) Z 其他设备 (15)
C 监控 (5) I 接口和存档 (4) M 计量和测量 (8) R 维护相关功用 (10) T 仪用互感器 (2) Y 变压器及相关 (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的协议规约及标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的协议规约及标准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通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保证变电站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顺利进行,需要制定一套协议规约和标准。
本文将重点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的协议规约及标准。
一、概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的协议规约及标准是指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个智能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所遵循的一系列协议和标准。
这些协议和标准的制定,旨在保证变电站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准确传递,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和安全性。
二、IEC 61850协议IEC 61850协议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用于变电站通信的标准协议。
该协议基于通用对象模型(GOM),定义了变电站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数据模型。
IEC 61850协议具有高度的扩展性和互操作性,可以适用于不同厂家的设备,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三、DL/T 634.5104-2002规约DL/T 634.5104-2002规约是中国电力公司制定的关于国内变电站通信的协议规约。
该规约是在IEC 61850协议基础上进行了本地化的改进和优化,使得其更符合国内变电站自动化的实际需求。
DL/T 634.5104-2002规约规定了变电站中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格式、通信接口、命名规则等。
通过遵循该规约,可以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高效运行。
四、MODBUS协议MODBUS协议是一种流行的工业通信协议,常用于现场设备和上位机之间的通信。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一些辅助设备如断路器、遥控终端等使用MODBUS协议与上位机进行通信。
该协议具有简单易懂、操作方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变电站系统中。
五、DNP3协议DNP3(Distributed Network Protocol)协议是一种用于远程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的协议。
该协议具有高度可靠、安全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系统的通信。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DNP3协议可以用于远程监控和控制变电站设备,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属于变电所的综合自动化通信规约

属于变电所的综合自动化通信规约
在现代社会中,电力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变电所的自动化通信系统更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各个变电所都需要严格遵守综合自动化通信规约,以确保设备之间的通信畅通、数据准确传输。
综合自动化通信规约是变电所自动化系统中的基础。
它规定了各个设备之间通信的协议、格式、频率等内容,确保设备之间可以有效地交换信息。
通过规范的通信规约,变电所内部的设备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协调工作,提高运行效率,减少人为干预,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综合自动化通信规约还可以提高变电所的自动化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变电所内部的设备越来越智能化,需要更加高效的通信方式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遵守规范的通信规约可以有效地整合各种设备,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提高运行的智能化水平,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综合自动化通信规约还可以提升变电所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通过规范的通信规约,变电所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传输,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
这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还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综合自动化通信规约对于变电所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规约,合理设计通信系统,才能确保设备之间的通信畅通、数据准确传输,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希望各个变电所能够高度重视通信规约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完善通信系统,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化设备的研究单位和制造厂都能够采用和遵行 这个标准, 就能够很方便的实现站内不同设备之间 的互联。
103 规约由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和通用分类服务 两部分组成。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是用来实现标准化 报文的传输; 通用分类服务采用由间隔层各个单元、 不同的设备自我描述和自我定义的方法, 在初始化 的时候对要求传输的信息按照目录和条目对数据的 属性、 描述、 类型和格式进行定义, 并进行自我描
b) 103 规约作为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内通讯规 约是—个相当成熟, 实用性强的规约。 但现阶段综 合自动化变电站在实现无人值班远方集控时, 常采 用的是 DL 451- 91 部颁 CD T 规约, 其规约定义遥 信最大量为 l 024 点, 而按 103 规约传输的保护信 息是以通信来处理的, 故向集控中心传输的信息量 远远超出了规约定义的范围, 只能压缩传输信息量, 这将使远方集控中心接收到的信息不全面, 并且对 故障录波, 定值调取和修改等功能得不到进一步的 开发。 故在统一站端通讯规约的同时, 也应在集控 主站端开发适合于远方传输的规约, 如 101, 103, 104 等, 这样变电站综自功能将更加完善。
表 1 103 规约中通用传输服务项目
组号 00H 01H 02H 03H 04H 05H 06H 07H 08H
功能 系统类 系统类 定值类 定值类 事件类 事件类 遥测类 遥测类 遥信类
组号 09H 0A H 0BH 0CH 0DH 0EH 0FH 18H
功能 通信类 电量类 遥控开关类 遥控分头类 遥调类 遥控压板类 调试及操作信息类 带时标的遥信类
增刊 2 (总第 117 期) 2003 年 12 月
山 西 电 力 SHAN X I EL ECTR IC POW ER
Supp 12 (Ser1117) D ec12003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中通讯规约的规范化
李庆良
(忻州供电分公司继电保护所, 山西 太原 034000)
摘要: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规约, 使得站内设备间的通讯接 口比较困难, 极大的限制了对设备的选型, 限制了新技术、 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故建议推广使用 IEC60870- 5- 103 规约。 关键词: 变电站自动化; 规约; 接口; IEC 60870- 5- 103 中图分类号: TM 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20320 (2003) 增刊 220040202
in terface standa rd ru les. T h is lim its the selection of equ ipm en t, new techno logy and app lica tion of new p roduction s. So , it suggests to u se the standa rd of IEC60870- 5- 103. Key words: sub sta tion au tom a tion; standa rd; in terface; IEC 60870- 5- 103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003年12月 李庆良: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中通讯规约的规范化
·41·
力, 如不及时的在现阶段对新投变电站的规约和接 口进行统一标准, 使系统的开放性更好, 则将对日 后的系统扩容、 设备更新改造产生很大的阻力, 也 严重地阻碍了电网自动化水平长足、 健康地发展。
体是保护装置, 而保护装置又由其生产厂家、 功能 或设计原理的不同, 使用不同的通讯规约, 如: 我
2 IEC 60870- 5- 103 规约的提出和简介
过程中将站内通讯规约作为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来 抓, 以明确详尽的技术协议来约束各厂家, 把凡能 满足技术要求的产品做为选择对象。 把不符合要求 的拒之门外, 让市场来说话, 适者生存, 只要把好 这道关, 就能让市场规律来左右生产厂家, 促使其 及早开发和应用 IEC 6087- 5- 103 规约。
b) 行业管理力度较弱。没有在行业内大力推广 IEC 6870- 5- 103 规约, 没有强制性指导政策。
c) 我们用户对此问题的认识能力较低, 没有长 远规划, 或已深感其弊, 但又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只 能让厂家牵着鼻子走。
解决方案。 a) 让行业管理组织向业界明确规约 103 规约 标准和发展方向, 应用行政指导和市场导向等手段 来引导厂商开发并向 103 规约靠拢。 b) 让我们的工程技术部门在招标和订购设备
能设备间进行数据交换, 制定了 IEC 60870- 5103 规约, 即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我们 国家将其等同采用作为电力行业标准, 这也是我国 电网自动化设备应该遵循的标准。 如果各个变电站
不便。 尤其对于两网改造中旧设备改造或扩容时保 护和监控装置的接口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像在 今年城南区 110 kV 站新增 2 号主变、扩建 110 kV 匡南线间隔等工作中, 由于原使用的 D ISA 21 监控 系统中未有 D SA 主变保护和 L FP2941A 线路保护 的通讯规约和通讯接口, 所以只能对原监控进行改 造, 这样不仅增加了工程预算, 而且浪费了大量的 人力、 物力, 经过多次攻关试验方取得成功。 这里 已经充分暴露出了一个问题: 综自站内设备间通讯
先进行约定, 而是利用规约中通用服务的各功能组
(见表 1) 就可以实现测量信息、控制信息、定值调
取和切换、 保护动作和故障信息, 还有故障录波等
采集、 控制功能。 从而解决了无法协调各个制造厂
传输信息的矛盾, 其良好的兼容性、 开放性为将来
新技术、 新产品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所以执行和应
用 IEC 60870- 5- 103 规约已经势在必行。
The Standard iza tion of Comm um ica tion Standard in Substa tion Automa tion System
L I Q ing- lang (X inzhou Power Supply Com pany Protection In stitute, X inzhou, Shanx i 034000, Ch ina) Abstract: In the app lica tion of sub sta tion au tom a tion s system techno logy. T here a re som e d ifficu ties in comm un ica tion
4 现阶段存在的几点问题
a ) 103 规约仅仅是一个大的框架。 不同的厂 商、 不同的人理解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性, 这样有可 能同样是使用 103 规约, 但不能完全接口。我呼吁 由行业管理部门对 103 规约作出详尽的解释, 并组 织学习, 要求采用统一的语言、 统一的专业名词术 语, 这样才便于互相理解和勾通, 防止歧意性的发 生, 而滋生新一轮的规约危机。
5 结束语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项技术密集、 涉及
面广、 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从设备的选型、 功能的
实现, 规约和端口的商定, 都需要统一规划、 统一
指挥, 如果统一了接口标准和规约, 则在电网建设
中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选择有更大的自由空
间, 也将使得我们电网的自动化水平达到一个新的
高度。
(责任编辑 杨林也)
收稿日期: 2003208225, 修回日期: 2003210209 作者简介: 李庆良 (19702) , 男, 山西忻州人, 1987 年毕业于太原电
力学校电力系统自动化, 助理工程师。
述, 将这些目录和条目传输到变电站层的控制系统 后, 在控制系统按照描述就能够理解间隔层所传输 的内容, 这样不管什么样类型和格式的数据, 均可 以进行传输, 而不必对所要传输的数据的含义, 预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行推广使用, 而导致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生命周期缩 短, 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浪费。 综自站内通讯规约
用直流系统、 绝缘监测仪、 电度表、 小电流接地选 和接口的不统一现己成为电网自动化发展的严重阻
线装置、GPS 天文时钟等, 以一定的规约进行接口、 解释, 来实现计算机监控站内自动化装置的运行状 况、 故障告警、 硬件自检信息的监视并实现其相应 的测量、 控制功能。 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中通讯的主
们常用的南瑞继保公司生产的 L FP 系列和 RCS 系 列的线路保护使用的就有十几种规约, 主变保护若
早在 1997 年国际电工委员会 TC- 57 技术委 员会为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内保护装置和其它智
干种规约。 还有使用其他厂家如烟台东方电子代理 的 SEL 保护、南瑞其他公司生产的 D SA 保护、D FP 系列保护设备, 这么多产品都各自使用自己的通讯 规约, 这给自动化系统的设备配置和调试带来很多
3 具体的实施和执行
行业标准推出已有几年时间了, 没能进行大范 围的推广实施,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a) 由于现阶段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生产厂商 很多, 竞争比较激烈, 各生产厂商为了巩固其垄断 性, 进行技术封锁, 制造技术壁垒。 假如在某综自 站内使用了某自动化产品, 通常为了便于配合和接 口, 则在保护选型或口后该系统的扩展中也倾向于 该公司的产品, 否则不容易进行接口通讯。
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通讯规约使用现状
规约如不能进行统一并执行一定的行业标准, 这将 对日后系统的扩容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比如: 由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 辅 于兼容性能差, 使得好的产品、 先进的技术不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