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室效应的预防对策和解决对策

合集下载

温室效应及其防治

温室效应及其防治

温室效应及其防治指导老师:组长:组员:引言:由地球温室效应引起的地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已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气候变暖的危机感正笼罩着全世界。

不少国家的首脑一致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必须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报告内容:(一)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地球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不断向大气层大量排放各种各样有害气体而造成的。

在这些有害气体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

此外,还有氟、氯化碳、臭氧、甲烷、氢氧化物、氯化物等40多种微量气体。

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不能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而让太阳辐射热顺利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而且它们能够吸收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地面辐射热无法散发到外层空间去,只好在像温室一样的、被有害气体污染的大气层里不断贮存和积累起来,从而导致地面和低层大气温度逐渐升高。

这就是所谓的地球温室效应。

引起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称为温室效应气体。

(1)自然原因:工业革命之前,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原因,(如太阳辐射变化、地球轨道变化、火山爆发等,不用说出来)。

地球上没有人类时肯定是这样,即使有了人类,工业革命之前的人口很少,到1830年地球上总共才10亿人,而且破坏“能力”有限,基本不会对全球环境产生太大的影响。

年最近14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2)人类活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而且有了越来越强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如:工厂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

)对气候的影响就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明显。

从上图表中可以看出,过去的一千年,地球上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但是最近一百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的速度明显加快。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为90%~95%。

(二)防治温室效应的重要性:实例:1月29日,英国《独立报》援引多国气候专家的预测结果说,本世纪全球气温有可能上升2摄氏度至4.5摄氏度,有的地区气温甚至有可能上升6摄氏度。

这是一艘巡航船驶过冰岛瓦特纳冰原附近漂移的冰山(2006年7月13日摄)。

温室效应预防保证措施

温室效应预防保证措施

温室效应预防保证措施温室效应是指地球上的温度逐渐升高,导致气候变化的现象。

全球气候变暖对于人类以及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为了预防和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是主要引起地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

而人类活动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头。

因此,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预防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之一。

1. 降低能源消耗:我们可以通过倡导节能意识,采用高效能源设备,如LED照明等,来减少日常生活中的能源消耗。

2. 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能够大幅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3. 控制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占比较大。

为了控制工业排放,政府应当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促使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

二、增加碳汇除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碳汇也是降低温室效应的重要手段。

碳汇是指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二氧化碳的生态系统,如森林和海洋。

1. 森林保护与再造:森林是地球最大的碳汇之一,有效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为了保护和扩大森林资源,政府应加强森林保护力度,防止滥伐和毁林行为,并鼓励森林资源的再造。

2. 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海洋也是重要的碳汇,海洋中的浮游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需要控制海洋污染,禁止滥捕滥捞,重视海洋保护区建设。

三、适应气候变化由于温室效应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气候变化,我们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适应这种变化。

1. 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因气候变暖,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品质可能会受到影响。

我们可以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适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选择适应性强的作物品种。

2. 提高灾害防范能力:由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

为了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应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灾害防范能力。

关于温室效应的预防对策和解决对策

关于温室效应的预防对策和解决对策

关于温室效应的预防对策和解决对策目录摘要 (1)关键字 (1)1 温室效应导致有全球气候 (1)2.温室效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3 温室效应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3.1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3.1.1 对温带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3.1.2 对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3.1.3 对沿海湿地和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3.1.4 对鸟类种群的影响 (3)3.2 温室气体直接影响生物种群变化 (3)4 针对温室效应的对策 (3)4.1 控制CO2向大气的排放量 (3)4.2采取措施吸收CO2 (3)4.2.1 通过植物吸收CO2 (3)4.2.2人工吸收CO2 (4)4.2.3 向海中施铁 (4)参考文献··············· ·4关于温室效应的预防对策和解决对策摘要: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棘手的热点问题,是在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

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字:温室效应变暖发展1 温室效应导致有全球气候变暖大气层中CO2、CH4和氮氧化合物等气体,可以让阳光可见光透过,但对地球向宇宙释放的红外线起阻碍作用,并吸收转化为热量,使地球表面湿度升高。

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即为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以CO2为主,约占60%左右。

温室气体浓度愈高,近地表的温度就愈高。

没有温室气体,地球上的温度就会降到很低。

亿万年来,地球一直受益于温室效应,因为温室效应创造了一个适宜生物栖息的环境。

然而,人类活动使温室效应日益加剧,以至于影响气候。

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源与能源大量消耗,特别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古物然的燃烧所排放的大量CO2含量增加。

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

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

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大气中某些气体(例如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等)的增加,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的程度。

为了防治温室效应,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是防治温室效应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工业和交通的排放。

工业和交通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工业和交通的监管,降低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量,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的灯具、空调等家电产品。

3.发展清洁能源。

清洁能源是指不会产生温室气体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发展清洁能源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温室气体的吸收与减排除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温室气体的吸收与减排:1.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面积,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少它们对大气的影响。

2.加强海洋保护。

海洋是地球最大的碳汇,可以吸收大量的温室气体。

因此,加强海洋保护,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3.开展碳捕集和地质封存技术研究。

碳捕集和地质封存技术可以将温室气体从大气中捕集并储存在地下,从而减少它们对大气的影响。

三、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环境教育。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2.加强宣传。

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向公众传递环保知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共同抵制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努力才能解决。

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强温室气体的吸收与减排、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等措施,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为防治温室效应做出贡献。

改善温室效应的措施

改善温室效应的措施

改善温室效应的措施关于改善温室效应的措施如下: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

温室有两个特点:室内温度高,不散热。

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

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

之所以称这一效应为温室效应,亦与此原理有关。

改善温室效应的措施包括:1.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1)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2)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3)鼓励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4)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专家学者指出,影响并破坏地球大气臭氧层最烈的元凶是氟氯碳化物的气体。

这种气体大多用做家庭冰箱的冷媒剂。

如果能够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的使用,预估可对温室效应起到3%左右的抑制效果。

2. 增强温室气体的吸收(1)增加森林覆盖率,保护“地球之肺”。

森林作为“地球之肺”,能够靠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维系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缓解温室效应。

(2)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利用好海洋碳汇。

海洋碳汇是指将海洋作为一个特定载体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化的过程和机制。

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碳和绿色碳是由海洋生物(浮游生物、细菌、海草、盐沼植物和红树林)捕获的。

温室效应的原因危害及应对策略

温室效应的原因危害及应对策略

的别 煎让 熬他 在 温 室 里 受 炙 烤
参考文献
• 1全球变暖与二氧化碳减排 邝生鲁 • 2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徐世晓; 赵新全; 孙平; 赵同 标; 赵伟 • 3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影响 傅桦 • 4浅析温室效应及控制对策 刘宏文; 夏秀丽 • 5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控制 李春鞠; 顾国维 • 6温室气体的源与汇 王明星; 张仁健; 郑循华
全球有40个左右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领土。它们面临 着许多不利处境,包括资源种类缺少、经济上被孤立、 土地和海洋环境退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可能引起的海 平面升高的问题。应地球问题首脑会议的要求,联合 国于1994年在巴巴多斯召开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 持续发展全球会议”。会议强调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 面临的经济和生态脆弱性问题,并通过了一个议程 (即《关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巴巴多斯 议程》)。该议程阐明了各国政府及国际社会需要采 取的各种政策、行动和措施,以支持这些小岛屿发展 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温室效应
法国学者Jean-Baptiste Joseph Fourier(1768~1830) 于1824年第一个提出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英文:Greenhouse gases),又称“花房效应”, 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 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 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 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 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 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 列极其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3)全球变暖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温室效应的应对策略
碳循环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生物地化循环,它支 配着大部分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深刻影 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全球气候变化与 碳循环动态及其反馈效应密切相关。碳循环失 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因此,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素我们有以下措施:

全球变暖对策

全球变暖对策

全球变暖对策全球变暖已成为21世纪最迫切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影响遍及生态系统、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效应对全球变暖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行动。

本文将探讨几种重要的应对策略。

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全球变暖的核心手段。

各国政府应致力于制定并实施严格的减排政策,如:1. 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取代化石燃料的使用。

2. 提高能源效率: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提升工业、交通及建筑等各个领域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3. 推动清洁交通:鼓励使用公共交通、步行和骑行,推广电动车和氢燃料车,以减少交通领域的碳排放。

二、增强碳汇功能增加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碳汇功能是减缓全球变暖的重要方法。

1. 植树造林:恢复和保护森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有助于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2. 湿地保护: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这些区域具有较高的碳储存能力。

3. 可持续农业:推动可持续农业实践,如轮作、覆盖作物及有机农耕,以提高土壤的碳储存能力。

三、推广环保意识全民参与是应对全球变暖的重要基础。

1. 宣传教育:通过各类媒体和社会活动,提高公众对全球变暖及其影响的认识,鼓励个人采取行动。

2. 社区活动:组织社区绿化、垃圾分类等活动,提升居民的环保参与感。

3. 企业责任:鼓励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引导其在生产过程和产品设计中考虑环境影响。

四、促进国际合作全球变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均无法独自应对,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1. 国际协议:各国应积极参与《巴黎协定》等国际气候协定,共同制定减排目标与行动计划。

2. 技术共享: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的技术与资金支持,帮助其开展绿色发展。

3. 加强科研合作:推动各国科研机构在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研究与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五、推动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旨在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再生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减少资源浪费: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原材料的消耗,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

全球变暖的应对方法

全球变暖的应对方法

全球变暖的应对方法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个人都应该采取行动,共同努力保护地球家园。

下面将介绍一些全球变暖的应对方法。

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应对全球变暖的首要任务。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鼓励企业和民众减少能源消耗,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

同时,加强工业、农业和交通等领域的污染治理,减少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也是应对全球变暖的重要举措。

二、促进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长远之策。

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

此外,还应推广可持续的农业、林业和城市规划,减少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个人也应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减少浪费,节约能源和水资源,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三、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变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加强合作,制定全球气候政策和行动计划。

签署和执行国际气候协议,如《巴黎协定》,共同努力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同时,加大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力度,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全球变暖的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全球变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研究和监测来支撑决策和行动。

政府应加大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科学研究投入,提高气候监测和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立健全的全球变暖监测网络,及时收集和分析全球变暖的数据和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是应对全球变暖的重要推动力量。

政府和媒体应加大对全球变暖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全球变暖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环境责任感。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鼓励公众采取环保行动,共同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

全球变暖是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就能够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室效应特点
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 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 生活 温度较室外高 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 型的温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 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 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 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 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 (允许太阳热辐射透过,阻止热量和水分散失) 允许太阳热辐射透过,阻止热量和水分散失)
目录
1.温室效应的由来 2.温室效应的概括 3.温室效应的特点 4.温室效应的危害 5.温室效应对策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 大量排放尾气, 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 大气造成的。 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 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 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 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 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 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 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 CFC〕 甲烷、低空臭氧 臭氧、 氮氧化物气体 气体、 (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地球上可以吸收大 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 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 林。 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 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 因为发电烧煤〕 少开汽车。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 (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 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 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 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 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 用木材〕 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 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 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温度升高统计图
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
1、海平面上升的危害 2、对动植物的危害 3、对农业的危害 4、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经济危害——温室效应危害堪比世界大战 经济危害——温室效应危害堪比世界大战
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 4cm,我国上升了11.5cm。 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 14. 我国上升了11 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 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 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 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 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低地被淹: (1) 低地被淹: 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政治 面目 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 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 20年中 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 年中, 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 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 88次加高防洪堤坝 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 。,据悉 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 据悉, 全。,据悉,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在 2030年以前 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 年以前, 30次 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次。钟和 中国环 境报2004 10境报2004-10-19 2004(2) 海岸被冲蚀
温室培育
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 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 土地干旱, 大。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 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 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 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 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 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加, 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加,即 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 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 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 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今 月份CCTV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 CCTV报道 年8月份CCTV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 降了1.3 1.3米 降了1.3米。 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 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上个 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 亿立方米 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 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 年均2 2.6米的速度上升 专家分析,冰川退缩, 米的速度上升。 年均2-2.6米的速度上升。专家分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自 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超牧, 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超牧,过度开 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 中国环境报》2004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中国环境报》2004-9-16
2、对动植物的危害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 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自 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 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 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 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 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 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 人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 人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 争对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争对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 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 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冬天 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 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但现在我们校园里的桔子树都长得 很好。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小的地带, 很好。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小的地带, 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 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这是从我省的局部地 区来讲。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 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 区来讲。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 目前这一界线处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 目前这一界线处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 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州、 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 的杭州、武汉相似。 的杭州、武汉相似。
温室效应概括
温室效应( Invernadero) 温室效应(西班牙语 Efecto Invernadero)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 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 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 射入地面, 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 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 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 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 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 ——23℃ 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 23℃, 15℃, 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 38℃。 高38℃。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中的二氧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 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 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 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 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 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 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 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 称为“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 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 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 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 碳还强。 碳还强。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 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 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 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 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 约330℃或更多。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 330℃或更多。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 或更多 自工业革命以来, 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 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 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 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