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践及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王锋 赵亮)

合集下载

老旧小区改造过程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老旧小区改造过程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老旧小区改造过程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嘿,老旧小区改造,这事儿可太重要啦!老旧小区,就像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

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不少痕迹,墙面斑驳啦,设施老旧啦。

可不能就这么不管它呀,得给它来个大变身。

改造过程中,问题可不少呢。

比如说,施工噪音那叫一个大呀!就像一群小怪兽在耳边乱吼。

居民们本来安静的生活被搅得一团糟。

这可咋办呢?施工方得想想办法呀,能不能调整下施工时间,别在大家休息的时候弄出那么大动静。

还有啊,停车位不够也是个大麻烦。

老旧小区本来地方就小,车子却越来越多。

就像一群小蚂蚁在找窝,却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

难道就没办法解决了吗?可以重新规划一下呀,把一些闲置的地方利用起来,多弄几个停车位。

老旧设施的更新也不容易。

那些水管呀,电线呀,都用了好多年了,老化得厉害。

就像一个生了病的人,随时都可能出问题。

这可不行呀,得赶紧换新的。

不然哪天突然停水停电,可就麻烦大了。

绿化问题也不能忽视。

有些老旧小区的绿化太少啦,光秃秃的不好看。

这就像一个人没了头发,显得没精神。

可以多种点树,种点花,让小区变得生机勃勃。

那有啥对策建议呢?首先,得让居民们参与进来呀。

这是他们的家,他们最有发言权。

听听大家的想法,说不定能想出好多好点子呢。

施工质量得有保证。

不能为了赶进度就马虎了事。

这就像盖房子,得扎扎实实的,不然以后出问题可就糟了。

资金方面也得想办法。

可以政府出一点,居民出一点,社会力量也来帮点忙。

大家齐心协力,把老旧小区改造得漂漂亮亮的。

总之,老旧小区改造虽然问题不少,但只要大家一起努力,肯定能让这些老小区焕发出新的活力。

老旧小区和危旧房改造的工作进展、当前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

老旧小区和危旧房改造的工作进展、当前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

老旧小区和危旧房改造的工作进展、当前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当前,我国老旧小区和危旧房改造的工作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许多老旧小区和危旧房得到了改造和提升,为居民提供了更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然而,与改造任务庞大相比,改造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老旧小区和危旧房屋多年来常常缺乏有效的维护和管理。

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不到位,这些建筑存在着安全隐患,如老化的电线、堆放杂物、建筑质量问题等。

加之居民对维护费用缴纳意愿不强,改造工作进展缓慢。

在改造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强对老旧小区和危旧房屋的监管,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改造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改造资金的来源和使用也是一个难题。

由于改造花费巨大,单一的政府财政支持难以满足改造需求。

因此,需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如引入社会资本或金融机构参与,建立专项资金或基金,吸引社会捐款等。

同时,要加强资金的监管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透明、合规,杜绝浪费和贪污腐败现象。

此外,改造过程中还面临着技术难题。

老旧小区和危旧房屋的改造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供水、供电、排水等多个方面的问题,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方案设计。

因此,要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改造工作的技术水平。

并且,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确保改造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针对以上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大改造资金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并鼓励市场化机制的参与,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

同时,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和透明度,防止资金的浪费和贪污腐败。

其次,政府应加强对老旧小区和危旧房屋的管理,建立健全的长效管理机制,引导和督促居民积极参与维护和管理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改造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意识,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改造工作中来。

第三,改造工作应注重技术支持和方案设计,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改造工作的技术水平。

同时,要加强施工的监管和质量把控,确保改造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践及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王锋 赵亮)教学内容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践及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王锋 赵亮)教学内容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践及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王锋赵亮)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践及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王锋1,赵亮1,张红建2(1.水利部机关服务局,北京 100053;2.黄河小浪底水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71000)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家防震减灾、节能减排相关工作要求,2014-2016年笔者所在单位组织实施完成了近1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工作,极大改善了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消除了安全隐患,得到了住户的高度拥护和充分肯定。

同时,在综合整治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存在后续管理不能及时跟进、整治成果不能很好保持等问题。

为更好的推进此项工作,笔者将本单位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具体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思考和建议,希望对全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老旧小区建设标准不高、设备设施落后、功能配套不全、缺乏长效管理机制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完善城市功能,切实改善民生,北京市于2012年起组织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2013年笔者单位所属的中央国家机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也全面启动。

2014-2016年间,笔者所在单位累计完成近1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

为更好的推进此项工作,笔者将本单位老旧小区综合具体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思考和建议,希望对全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一、老旧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特点老旧小区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反映的是小区的新旧状况。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和中央国家机关进行综合整治的老旧小区主要指1990年以前建成的居住小区,其主体是享受国家房改优惠政策的售后公房和未售公房,其产权关系、管理方式等方面与目前的商品住宅小区有所不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及特点:(一)房屋老化严重由于建成时间早,随着房屋使用时间的增加,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渗水漏水多发;给排水、供暖管道锈蚀、堵塞;电梯、水泵、配电、消防等设备设施落后、老化;墙面、阳台、通廊钢窗等局部脱落、坠物;楼梯间、电梯厅等公共环境破旧、脏乱等建筑本身的问题,存在较大的火灾、坠物等安全隐患。

农村老旧社区综合整治实践及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农村老旧社区综合整治实践及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农村老旧社区综合整治实践及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1. 引言农村老旧社区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区的规模扩大和建设变化不大,导致了老旧社区的存在。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老旧社区综合整治的实践,并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建议。

2. 农村老旧社区综合整治的实践农村老旧社区综合整治的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社区的建设和环境改善,包括房屋修缮、设施更新等;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参与,提高其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在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农村老旧社区综合整治的财政投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 制定规划: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综合整治规划,明确整治目标和步骤,确保整治工作的有序进行。

- 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整治工作按照规划进行,防止出现浪费、违规等问题。

- 注重社区居民参与:积极引导和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整治工作,使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得到充分考虑。

3. 存在问题及对应建议尽管农村老旧社区综合整治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问题以及相应的建议:3.1 财政支持不足由于财政资源有限,农村老旧社区综合整治工作的财政支持往往不足。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寻找多元化的资金来源:除了财政投入外,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公益募捐等方式,多元化筹集整治资金。

-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整治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能够得到合理利用,提高使用效益。

3.2 社区居民参与度低部分农村老旧社区居民对整治工作的参与度较低,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信息透明: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及时提供工作进展情况和参与方式。

- 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宣传活动,普及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居民的意识和参与意愿。

- 引导社区自治:鼓励居民自发组织和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提高整治工作的可持续性。

城市老旧社区综合整治实践及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城市老旧社区综合整治实践及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城市老旧社区综合整治实践及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背景介绍城市老旧社区是指城市中建立较早,基础设施老化、功能落后,居民生活环境较差的社区。

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城市老旧社区综合整治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实践情况在城市老旧社区综合整治的实践中,一些进展已经取得。

政府部门通过资金投入,对老旧社区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提供更好的供水、供电等基本服务。

此外,社区中的公共设施、交通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存在问题1. 资金不足:城市老旧社区升级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限,难以满足所有社区的需求。

2. 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在整治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参与度较低。

他们对整治过程的了解不够,也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

3. 政策执行不到位:在实践中,一些政策的执行不到位,导致效果不佳。

例如,原本计划修建的公共设施因为政策调整而被搁置。

思考和建议1. 多元筹资渠道:政府可以通过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如吸引社会投资、发行城建债券等方式,增加整治资金的来源,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2. 提高居民参与度:政府可以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其对整治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鼓励居民参与社区议事会,共同参与决策和监督过程。

3. 效果评估和监督: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整治工作评估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督促和落实,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城市老旧社区综合整治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只有政府、社区居民和其他相关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老旧社区的全面改善,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践及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王锋 赵亮)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践及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王锋 赵亮)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践及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令狐采学王锋1,赵亮1,张红建2(1.水利部机关服务局,北京 100053;2.黄河小浪底水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71000)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家防震减灾、节能减排相关工作要求,2014-2016年笔者所在单位组织实施完成了近1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工作,极大改善了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消除了安全隐患,得到了住户的高度拥护和充分肯定。

同时,在综合整治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存在后续管理不能及时跟进、整治成果不能很好保持等问题。

为更好的推进此项工作,笔者将本单位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具体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思考和建议,希望对全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老旧小区建设标准不高、设备设施落后、功能配套不全、缺乏长效管理机制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完善城市功能,切实改善民生,北京市于2012年起组织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2013年笔者单位所属的中央国家机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也全面启动。

2014-2016年间,笔者所在单位累计完成近1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

为更好的推进此项工作,笔者将本单位老旧小区综合具体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思考和建议,希望对全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一、老旧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特点老旧小区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反映的是小区的新旧状况。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和中央国家机关进行综合整治的老旧小区主要指1990年以前建成的居住小区,其主体是享受国家房改优惠政策的售后公房和未售公房,其产权关系、管理方式等方面与目前的商品住宅小区有所不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及特点:(一)房屋老化严重由于建成时间早,随着房屋使用时间的增加,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渗水漏水多发;给排水、供暖管道锈蚀、堵塞;电梯、水泵、配电、消防等设备设施落后、老化;墙面、阳台、通廊钢窗等局部脱落、坠物;楼梯间、电梯厅等公共环境破旧、脏乱等建筑本身的问题,存在较大的火灾、坠物等安全隐患。

既有老旧小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难点问题分析及探讨(王锋-赵亮)教程文件

既有老旧小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难点问题分析及探讨(王锋-赵亮)教程文件

既有老旧多层住宅增设电梯难点问题分析及探讨王锋1,赵亮1,张红建 2(1.水利部机关服务局,北京 100053;2.黄河小浪底水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71000)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逐步来临,既有老旧多层住宅由于大部分没有安装电梯,已逐渐难以满足老年人上下楼的基本生活要求。

2008年起,广东、北京等几个省市陆续出台了既有老旧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性意见,但总体进展并不顺利。

2013年笔者单位拟对1栋老旧住宅增设电梯,最终也因住户意愿等具体原因未能实施。

结合具体实践,笔者对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思考和建议,希望对其他地区或单位增设电梯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老旧小区增设电梯难点问题分析一直以来,我国《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七层以及七层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对于七层以下则没有强制性要求。

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我国六层及以下的多层住宅普遍没有安装电梯。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来临,这些没有安装电梯的住宅已逐渐难以满足老年人上下楼的基本生活要求,既有老旧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呼声日益强烈。

2008年起,广东、北京等几个省市陆续出台了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性意见,但由于资金来源、规划审批、住户意愿等一系列问题,总体进展并不顺利。

2013年笔者单位所在系统组织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其中包含增设电梯试点。

2015年笔者单位拟对1栋多层住宅增设电梯,最终因住户意愿等具体原因未能实施。

本文就该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思考和建议,希望对其他地区或单位增设电梯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一、基本情况该项目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为6层住宅,建成于1989年,共有96户住户。

该楼共有7个单元,呈L型布置,其中1-3单元为东西朝向,4-7单元为南北朝向。

经设计单位现场勘查,除拐角处3单元空间不够外,其余6个单元都具备增设电梯的条件。

老旧小区改造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老旧小区改造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老旧小区改造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建议一、旧改基本情况本次改造将对10个老旧小区按照智安小区标准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化手段,提供积极探索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新路径,释放潜力、迸发活力、张扬魅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统筹协调问题。

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通常涉及建设、规划、电力、通信、供水、城管等十几个部门和单位,而且改造的时间较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需要协调的情况。

施工单位在作业中有时也会与业主出现矛盾,如不能有效协调解决,会拖延项目进度,给居民带来不便。

2、工程质量问题。

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预算有限,但是小区改造的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党群关系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务必要保证工程质量。

而同时,也存在部分居民期望值过高的问题,后期容易出现纠纷。

3、后续管理问题。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后,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为更好更长久保持小区的良好环境,必须同步建立小区后续管理机制。

许多老旧小区居民习惯于无偿物业服务模式,居民“花钱买服务”的意识淡薄,部分居民拒不缴纳物业费,小区缺乏维护保养和物业管理。

4、相关法律问题。

经初步梳理我国有关老旧小区改造的法律法规,发现涉及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的内容散见于《物权法》《城乡规划法》《建筑法》《节约能法》《消防法》《防震减灾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缺乏专门性、位阶高的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适用有关法条时容易出现多头适用或互相制约、互为前提的情况,且规范效力不足,实践指导性不够强。

三、建议1、成立统筹协调专班。

为保障改造的顺利推进,有必要成立分层次统筹协调专班,社区遇到需要协调的问题先提交街道协调专班,街道无法协调再提交区专班。

比如,在楼道管线上改下过程中,经过与水、电、燃气、通信等有关部门协调,发现存在较大难度,一些企业以当年没有计划安排请业主自行申报列入明年计划为由表示难以安排。

这些都容易造成工期停滞或者重复迁改等后续问题,对项目进度和预算支出等都有较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践及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王锋1,赵亮1,张红建2
(1.水利部机关服务局,北京100053;2.黄河小浪底水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71000)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家防震减灾、节能减排相关工作要求,2014-2016年笔者所在单位组织实施完成了近1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工作,极大改善了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消除了安全隐患,得到了住户的高度拥护和充分肯定。

同时,在综合整治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存在后续管理不能及时跟进、整治成果不能很好保持等问题。

为更好的推进此项工作,笔者将本单位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具体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思考和建议,希望对全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老旧小区建设标准不高、设备设施落后、功能配套不全、缺乏长效管理机制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完善城市功能,切实改善民生,北京市于2012年起组织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2013年笔者单位所属的中央国家机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也全面启动。

2014-2016年间,笔者所在单位累计完成近1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

为更好的推进此项工作,笔者将本单位老旧小区综合具体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思考和建议,希望对全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一、老旧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特点
老旧小区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反映的是小区的新旧状况。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和中央国家机关进行综合整治的老旧小区主要指1990年以前建成的居住小区,其主体是享受国家房改优惠政策的售后公房和未售公房,其产权关系、管理方式等方面与目前的商品住宅小区有所不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及特点:
(一)房屋老化严重
由于建成时间早,随着房屋使用时间的增加,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渗水漏水多发;给排水、供暖管道锈蚀、堵塞;电梯、水泵、配电、消防等设备设施落后、老化;墙面、阳台、通廊钢窗等局部脱落、坠物;楼梯间、电梯厅等公共环境破旧、脏乱等建筑本身的问题,存在较大的火灾、坠物等安全隐患。

(二)配套设施不全
由于建设时期标准偏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原因,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停车位不足、安防监控措施缺乏、绿化景观面积偏小、无障碍和养老服务设施缺乏等问题,有的小区还存在没有接入市政燃气和热力的情况。

(三)物业管理缺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逐步推进,老旧小区逐渐形成房改房、承租房、回迁房、商品房等多种房屋产权形式共存的局面,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所有权结构,产权界定模糊不清,有的产权单位已逐步灭失[1]。

与此同时,与之配套的物业改革相对滞后,物业服务和收费标准无法统一,物业费收缴困难,造成老旧小区普遍缺乏必要的物业管理服务,缺少必要的维护维修,有的小区甚至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这是造成老旧小区加速老化的主要原因。

老旧小区存在的上述问题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具有普遍性。

各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如房屋渗水漏水、管网跑冒滴漏、设备老化失效等问题。

二是具有特殊性。

由于某些特定原因,有些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具有特殊性。

如笔者单位的某处房产,因历史原因于上世纪50年代建设在文物保护范围内,在和平门地区整体拆迁改造时未能列入改造范围,造成该楼不能接入燃气和使用燃油锅炉单独供暖的特殊情况。

三是具有累积性。

由于缺乏必要的维护维修,在问题发生时如不能及时处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问题会逐年累积,危害性会逐渐增大。

如墙面出现渗水漏水问题后,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经冬季雪水冻融后会产生墙面空鼓,继而造成脱落、坠物的严重问题。

四是问题的解决具有迫切性,由于存在问题的普遍性和累积性,老旧小区所面临的安全隐患日益严重,停暖、停水等突发情况多发,除了造成住户不便,也会产生不和谐的声音。

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主要内容和效果
(一)综合整治主要内容
笔者所在单位管理的老旧小区约20万平方米,目前已累计完成近18万平方米,依据北京市和中央国家机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政策,结合本单位老旧小区实际情况,主要进行以下具体内容的整治:
1、房屋本体改造,包括房屋结构加固;屋面防水、保温改造;外墙保温改造;外门窗改造;楼栋、单元热计量等节能改造措施和外墙及公共区域粉刷;楼内给排水、供暖管线改造;公共照明系统改造;补建门禁及访客对讲系统;更新维修电梯;生活供水系统改造等综合改造措施。

2、基础设施改造,包括雨污排水管道设施改造;供热管网设施改造;新建安防监控设施;锅炉房、热交换设备设施改造;配套附属用房改造等。

3、环境整治改善,包括室外道路绿化照明等设施改造;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改造;架空线缆和空调规整;增设无障碍设施;增设科普橱窗、宣传栏;更新补建信报箱等。

(二)综合整治效果
1、房屋节能保温性能明显提升。

笔者单位某住宅楼住户常年反映冬季室内温度低,2013年11
月曾对65户住户测温,平均温度为19.1℃。

2014年该楼完成综合整治,2014年11月在相同室外温度时对32户住户测温,室内平均温度23.4℃,改造后室内平均温度提高4.3℃。

2、房屋本身存在的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笔者对本单位已完成改造的10个老旧小区2010-2014年和2016年报修情况进行了统计,其中:房屋漏水渗水问题整治前5年年均报修32.6起,2016年为5起;水暖管网跑冒滴漏问题整治前5年年均报修43.3起,2016年为3起;高空坠物问题整治前5年报修共7起,2016年为0起。

3、公共及小区环境明显改善,小区配套设施得到完善,安防水平明显提高,设备设施得到更新,安全隐患得以消除。

4、得到了广大住户的拥护和支持,有效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保障居民生存权益,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三、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其自身的问题:
(一)受规划、住户意愿等因素限制,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具有其局限性,如部分老旧小区不具备增加停车位等住户需求强烈的改造内容的实施条件,涉及户内加固、增加电梯等的改造内容很难顺利推进,户内管线不能彻底更新,违章建筑难以拆除等。

(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能很大程度上解决房屋和小区本身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造成老旧小区各种问题的历史和管理问题,改造成果的维护和保持将成为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面临的最大问题。

(三)老旧小区改造不同于新建项目,但项目在设计、建设及验收等各环节都按新建标准规范执行,虽然北京市陆续出台了一些针对老旧小区整治的办法和政策,但仍有一些如消防、结构等标准规范造成改造内容如果实施就无法通过验收、而不实施又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矛盾。

(四)北京市和中央国家机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施工单位选择采取的是合格承包人名录制度,全部为一级或特级企业,与项目规模并不完全匹配,如笔者单位的10个项目中,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下的就有5个,易发生施工单位挂靠的情况。

(五)与商业化运作模式不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主要依靠政府主导出资,组织推动,缺乏资本收益基础,难以实现社会资本收益,不具备可持续性[2]。

四、思考和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笔者近4年的综合整治实践,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一)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需要与住房制度改革、物业管理制度改革等工作配套进行,从根本上解决老旧小区产权混乱、脱管缺管的历史问题,理顺责权关系,明确管理办法,才能有效保障整治
成果,避免资金浪费,达到老旧小区综合治理的最终目的。

(二)据初步统计,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近16万个、约40亿平方米老旧小区[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指出“要有序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

如此大规模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有必要充分调研老旧小区的实际情况及特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标准规范及政策,以解决老旧小区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现行标准规范不完全适用的问题。

(三)对于一部分特别老旧,改造价值不高或完全不具有改造价值的老旧小区,应结合棚户区改造、商业开发等其他手段综合考虑。

(四)目前北京市和中央国家机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资金还只能覆盖北京市直接管辖和中央国家机关本级的老旧小区,还有一部分如国企、中央国家机关下属等单位的老旧小区因资金问题尚未开始进行,这些老旧小区也同样普遍存在问题,迫切需要改造。

因此,有必要从小区二次开发、使用售房款等方面探索研究综合整治资金筹措方式和来源渠道等新问题,以保证社会公平性。

参考文献:
[1] 陈幽泓,张丽曼,郑扬.老旧小区症结-产权制度混乱与福利制后遗症[C].北京:和谐社区通讯,2014:55-64.
[2] 谭军.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走过“十二五”[J].城乡建设,2016(5):12-13.
[3] 梁传志,李超. 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主要做法与思考[J].建设科技,2016(9):20-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