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变压器·典型例题解析

合集下载

变压器典型练习题6(有答案)

变压器典型练习题6(有答案)

变压器典型练习题6(有答案)1.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A .U =66V ,k =19B .U =22V ,k =19C .U =66V ,k =13D .U =22V ,k =13 【答案】A 【知识点】变压器原理;变压器的应用【解析】【解答】设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分别大小分别为I 1、I 2,则I 1I 2=n 2n 1=13,故k =I 12R I 22R =19设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 1,则U 1U =n 1n 2=31,故U 1=3U ,而原线圈上电阻分担的电压为U R =I 1R =n 2n 1I 2R =U 3,故13U +3U =220V ,解得:U=66 V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答案为:A 。

【分析】先根据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与电流关系求得电流关系,再根据P =I 2R 计算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k ;根据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与电压关系求得电压关系,根据欧姆定律求得原线圈电阻分得的电压,根据串并联知识求得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U 。

2.如图是手机无线充电器的模型,其工作原理与理想变压器相同,已知发射、接收线圈匝数比n 1:n 2=5:1,C ,D 端输出电流i =√2sin(2π×105t)(A),则A 、B 端输入电流的( )A.频率为50kHz B.周期为2×10−5s C.有效值为0.2A D.最大值为√2A 【答案】C【知识点】变压器原理【解析】【解答】AB.变压器不改变周期和频率,所以周期为T=2πω=10−5s频率为f=1T=105Hz=100kHzAB不符合题意;CD.C,D端输出电流的最大值为√2A,由n1n2=I2mI1m可得A、B端输入电流的最大值为I1m=√25AA、B端输入电流的有效值为I1=1m√2=0.2A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变压器习题与解答

变压器习题与解答

第一章 变压器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1-1从物理意义上说明变压器为什么能变压,而不能变频率?答:变压器原副绕组套在同一个铁芯上, 原边接上电源后,流过激磁电流I 0, 产生励磁磁动势F 0, 在铁芯中产生交变主磁通ф0, 其频率与电源电压的频率相同,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原副边因交链该磁通而分别产生同频率的感应电动势 e 1和e 2, 且有 dt d N e 011φ-=, dtd Ne 022φ-=, 显然,由于原副边匝数不等, 即N 1≠N 2,原副边的感应电动势也就不等, 即e 1≠e 2, 而绕组的电压近似等于绕组电动势,即U 1≈E 1,U 2≈E 2,故原副边电压不等,即U 1≠U 2, 但频率相等。

1-2 (试)从物理意义上分析,若减少变压器一次侧线圈匝数(二次线圈匝数不变)二次线圈的电压将如何变化? 答:由dt d N e 011φ-=, dtd Ne 022φ-=, 可知 , 2211N e N e =,所以变压器原、副两边每匝感应电动势相等。

又U 1≈ E 1, U 2≈E 2 , 因此,2211N U N U ≈, 当U 1 不变时,若N 1减少, 则每匝电压11N U 增大,所以1122N U N U =将增大。

或者根据m fN E U Φ=≈11144.4,若 N 1 减小,则m Φ增大, 又m fN U Φ=2244.4,故U 2增大。

1-3 (试)变压器一次线圈若接在直流电源上,二次线圈会有稳定直流电压吗?为什么?答:不会。

因为接直流电源,稳定的直流电流在铁心中产生恒定不变的磁通,其变化率为零,不会在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1-4 变压器铁芯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它要用0.35毫米厚、表面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迭成?答:变压器的铁心构成变压器的磁路,同时又起着器身的骨架作用。

为了铁心损耗,采用0.35mm 厚、表面涂的绝缘漆的硅钢片迭成。

1-5变压器有哪些主要部件,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铁心: 构成变压器的磁路,同时又起着器身的骨架作用。

高中物理:《变压器》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

高中物理:《变压器》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

1、如图1所示,由于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绕在同一个铁心上,铁心中变化的磁场是原、副线圈共同产生的,因而原、副线圈中每一匝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总是相等的,故有成立。

当不计线圈电阻时,有成立,当变压器中无能量损失(理想变压器)时,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即P入=P出。

若变压器只有一组副线圈,则I1U1=I2U2,故有成立。

若变压器有两组或多组副线圈,则功率关系可写为I1U1=I2U2+I3U3+……,此时电流与匝数成反比的关系不再成立,但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的关系仍成立。

图12、对变压器的工作,有几点要注意:①当原、副线圈匝数n1、n2一定时,输出电压U2由输入电压U l决定,与负载无关;②当n1、n2、U1一定时,输入电流I1由输出电流I2决定,I2则与所接负载的多少有关;③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决定;④变压器的负载越大,即指负载总电阻越小。

3、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互感现象,故对直流不起变压作用4、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都是互感变压器,自耦调压器是自感变压器变压器解题思路:思路1:电压思路.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U1/U2=n1/n2;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U1/n1=U2/n2=U3/n3=……思路2:功率思路.理想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为P入=P出,即P1=P2;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P1=P2+P3+……思路3:电流思路.由I=P/U知,对只有一个副绕组的变压器有I1/I2=n2/n1;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n1I1=n2I2+n3I3+……思路4:(变压器动态问题)制约思路:(1)电压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一定时,输出电压U2由输入电压决定,即U2=n2U1/n1,可简述为“原制约副”。

(2)电流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一定,且输入电压U1确定时,原线圈中的电流I1由副线圈中的输出电流I2决定,即I1=n2I2/n1,可简述为“副制约原”。

(3)负载制约:①变压器副线圈中的功率P2由用户负载决定,P2=P负1+P负2+…;②变压器副线圈中的电流I2由用户负载及电压U2确定,I2=P2/U2;③总功率P总=P线+P2.动态分析问题的思路程序可表示为:U1P1思路5 原理思路.变压器原线圈中磁通量发生变化,铁芯中ΔΦ/Δt相等;当遇到“”型变压器时有ΔΦ1/Δt=ΔΦ2/Δt+ΔΦ3/Δt,此式适用于交流电或电压(电流)变化的直流电,但不适用于稳压或恒定电流的情况。

高中物理变压器的典型习题归类解析

高中物理变压器的典型习题归类解析

变压器的典型习题归类解析由于变压器与电能的输送密切相关,贴近生活实际,触及能源利用等社会热点,所以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变压器部分习题灵活多变,本文将常见的题目归类进行解析,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变压器各类习题的处理方法。

一、解题思路思路1 电压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U U n n 1212=。

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只要绕在同一闭合铁芯上,任意两线圈之间总有U U n n P Q P Q=。

思路2 功率理想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为P P 入出=,即P P 12=。

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P P P 123=++…。

思路3 电流 对只有一个副绕组的变压器有I I n n 1221=。

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n I n I n I 112233=++…。

思路4 基本原理 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磁通量发生变化,铁芯中∆Φ∆t相等。

当遇到“□□”型变压器时有:∆Φ∆∆Φ∆∆Φ∆123t t t=+。

二、习题归类 1. 常规类(一原一副,“□”型铁芯)例1. 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 n 1241::=,原线圈回路中的电阻A 与原线圈回路中的负载电阻B 的阻值相等。

a 、b 端加一定交变电压后,两电阻的电功率之比P P A B :=___________,两电阻两端电压之比U U A B :=___________。

图1解析:此题很容易将变压器电阻A 消耗的功率当成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并将a 、b 两端电压当成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U 1。

从而得到错误答案为1:1,4:1。

实际上电阻A 消耗的功率并非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这是因为电阻A 串联在原线圈中,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变流公式I I n n A B ==2114。

设A 、B 的电阻均为R ,再根据电功率公式可知P P I R I R A B A B =22=116;电阻A 两端的电压也并非原线圈的输入电压,电阻A 、B 两端电压也并非原线圈的输入电压,电阻A 、B 两端电压之比为U U I R I R A B A B ==14。

高三物理理想变压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理想变压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理想变压器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是街头变压器通过降压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

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是市区电网的电压,假设负载变化时输入电压保持不变。

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输送给用户,两条输电线的总电阻用R表示,变阻器R代表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当用电器增加时,相当于R的值减小。

忽略变压器上的能量损失,不计电压表、电流表的内阻对电路的影响。

当用户的用电器增加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增大B.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C.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增大D.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减小【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 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是由输入电压和匝数比决定的,由于输入电压和匝数比不变,所以副线圈的输出的电压也不变,所以V的示数不变;当用电器增加时,相当于R的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的电阻减小,所以电流要变大,即副线圈中的电流示数变大,副线圈消耗的功率增大;由于变压器的输入的功率和输出的功率相等,由于副线圈的功率变大了,所以原线圈的输入的功率也要变大,因为输入的电压不变,所以输入的电流要变大,故C正确,A、B、D错误。

【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2.如图是街头变压器通过降压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

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是市区电网的电压,假设负载变化时输入电压保持不变。

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输送给用户,两条输电线的总电阻用R表示,变阻器R代表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当用电器增加时,相当于R的值减小。

忽略变压器上的能量损失,不计电压表、电流表的内阻对电路的影响。

当用户的用电器增加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增大B.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C.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增大D.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减小【答案】C【解析】根据,由于匝数不变,电网电压不变,因此电压表示数不变,而用户消耗的功率增加,而输入电压不变,因此输入电流增加,电流表示数增加,C正确,ABD错误。

【考点】变压器,动态分析3.如图所示,图(a)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接到U=220 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与阻值为R1的电阻接成闭合电路;图(b)中阻值为R2的电阻直接接到电压为U=220 V的交流电源上,结果发现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恰好相等,则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A.B.C.D.【答案】C【解析】图a中R1消耗的功率,图b中R2消耗的功率,由题意知,,代入数据解得,根据变压规律知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故C正确;A、B、D错误。

高中物理变压器详解

高中物理变压器详解

高中物理变压器详解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特征:正因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所以变压器只能在输送交变电流的电能过程中改变交变电压。

2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及其规律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加交变电压U1后,由于电磁感应的原因,原、副线圈中都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忽略原、副线圈内阻,有U1=E1,U2=E2另外,考虑到铁心的导磁作用而且忽略漏磁,即认为在任意时刻穿过原、副线圈的磁感线条数都相等,于是又有,由此便可得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变化规律为。

在此基础上再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失(一般包括线圈内能量损失和铁芯内能量损失这两部分,分别俗称为铜损和铁损),有P1=P2 而P1=I1U1,P2=I2U2,于是又得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变化规律为由此可见:(1)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一般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内阻上的分压,忽略原、副线圈磁通量的差别,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耗(实际上还忽略了变压器原、副线圈电路的功率因数的差别。

)(2)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实质上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上述理想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3规律小结(1)熟记两个基本公式即对同一变压器的任意两个线圈,都有电压和匝数成正比。

②P入=P出,即无论有几个副线圈在工作,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总等于所有输出功率之和。

(2)原副线圈中过每匝线圈通量的变化率相等(3)原副线圈中电流变化规律一样,电流的周期频率一样(4)公式中,原线圈中U1、I1代入有效值时,副线圈对应的U2、I2也是有效值,当原线圈中U1、I1为最大值或瞬时值时,副线圈中的U2、I2也对应最大值或瞬时值(5)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①只有当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工作时,才有:②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决定,往往用到:即在输入电压确定以后,输入功率和原线圈电压与副线圈匝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原线圈匝数的平方成反比,与副线圈电路的电阻值成反比。

式中的R表示负载电阻的阻值,而不是负载。

高三物理理想变压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理想变压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理想变压器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所示,原、副线圈匝数比为l00:1的理想变压器,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交变电压,其瞬时值表达式为=311sin314t(V),则A.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IVB.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C.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扳向b时,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小D.副线圈两端的电压频率为50Hz【答案】D【解析】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原线圈的电压的最大值为311V,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所以副线圈的电压的最大值为3.11V,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所以示数为V,A错误.若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扳向b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由100:1变为50:1,所以输出的电压升高,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大,B错误.若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扳向b 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由100:1变为50:1,副线圈电压加倍,电阻不变,输出功率P=,所以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变为原来的4倍,C错误.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当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增大,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由于电压是由变压器决定的,电压不变,所以电流变小,C错误.原线圈与副线圈两端的电压频率均为50Hz,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理想变压器上接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其中一个与该变压器的原线圈串联后接入交流电源,另外两个并联后接在副线圈两端,已知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A.1∶2B.2∶1C.2∶3D.3∶2【答案】B【解析】三个灯泡都相同,并且都正常发光,可知三个灯泡此时的电流都相同,即原线圈中的电流是副线圈中电流的一半,由和可知,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2∶1,B正确。

【考点】理想变压器的电流与匝数的关系3.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1=1000匝,副线圈匝数为n2=200匝,将原线圈接在u=220sin100πt(V)的交流电压上,副线圈上电阻R和理想交流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现在A、B两点间接人不同的电子元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两点间串联一只电阻R,穿过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0.2 Wb/sB.在A、B两点间接入理想二极管,电压表读数约为31VC.在A、B两点间接人一只电容器,如果只缓慢提高交流电频率,电压表读数将缓慢增大D.在A、B两点间接入一只电感线圈,如果只缓慢提高交流电频率,电阻R消耗电功率将缓慢增大【答案】BC【解析】在A、B两点间串联一只电阻R,输入电压最大值为220V≈311V,故平均每匝电压为0.311V,故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0.311Wb/s,A错误;输入电压有效值为220V,根据,故输出电压为44V;在A、B两点间接入理想二极管,会过滤掉负半周电流,设电压表读数为U,则根据有效值定义,有得:U=≈31V,B正确;在A、B两点间接入一只电容器,只提高交流电频率,电容器容抗减小,R分得的电压增加,电压表读数增加,C 正确;在A、B两点间接入一只电感线圈,只提高交流电频率,感抗增加,R分得的电压减小,电压表读数减小,D错误。

高二物理变压器·典型例题解析

高二物理变压器·典型例题解析

变压器·典型例题解析【*例1】一只电阻、一只电容器、一只电感线圈并联后接入手摇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端.摇动频率不断增加,则通过它们的电流I R、I C、I L如何改变[ ] A.I R不变、I C增大、I L减小B.I R增大、I C增大、I L减小C.I R增大、I C增大、I L不变D.I R不变、I C增大、I L不变解答:应选C.点拨:手摇发电机的磁场、线圈形状和匝数都是不变的,输出电压与频率成正比.纯电阻电路中,电阻R与频率无关,I R=U/R,所以I R与频率成正比;纯电容电路中,容抗X C=1/2πfC,I C=U/X C=2πfCU,与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纯电感电路中,X L=2πfL,I L=U/X L=U/2πfL,与频率无关.【例2】图18-17为理想变压器,它的初级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次级线圈接在一个标有“12V 100W”的灯泡上.已知变压器初、次级线圈匝数之比为18∶1,那么灯泡正常工作时,图中的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V,电流表读数为________A.解答:由公式U1/U2=n1/n2,得U1=U2n1/n2=216(V);因理想变压器的初、次级功率相等,所以I1=P1/U1=P2/U2=0.46(A)即电压表、电流表读数分别为216V、0.46A.点拨:分析理想变压器问题时应注意正确应用电压关系和电流关系、特别是初、次级功率相等的关系.【例3】如图18-18所示,甲、乙两电路是电容器的两种不同的接法,它们各在什么条件下采用?应怎样选择电容器?点拨:关键是注意容抗与交流电的频率成反比.甲应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乙应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参考答案甲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通交流,阻直流、乙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通直流,去掉交流.【例4】如图18-19所示,理想变压器的两个次级线圈分别接有“24V 12W”、“12V 24W”的灯泡,且都正常发光,求当开关断开和闭合时,通过初级线圈的电流之比.点拨:关键是初、次级功率始终相等.参考答案:1∶3.跟踪反馈1.如图18-20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与一个灯泡串联,接到交流电源上,灯泡正常发光,下列哪种情况可使灯泡变暗[ ] A.在电容器两极间插入电介质B.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增大C.错开电容器两极的正对面积D.在电容器两极间插入金属板(不碰及极板)2.关于电子电路中的扼流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扼流圈是利用电感线圈对交流的阻碍作用来工作的B.高频扼流圈的作用是允许低频交流通过,而阻碍高频交流通过C.低频扼流圈的作用是不仅要阻碍高频交流通过,还要阻碍低频交流通过D.高频扼流圈的电感比低频扼流圈的电感大3.变压器原线圈1400匝,副线圈700匝,并接有电阻R,当变压器工作时原副线圈中[ ] A.电流频率之比为2∶1B.功率之比为2∶1C.电流之比为2∶1D.电压之比为2∶14.如图18-21用理想变压器给变阻器R供电,设输入交变电压不变.当变阻器R上的滑动触头P向上移动时,图中四只电表的示数和输入功率P变化情况是:V1________,V2________,A1________,A2________,P________.参考答案1.B、C,2.A、B、C,3.D,4.不变、不变、变小、变小、变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压器·典型例题解析
【*例1】一只电阻、一只电容器、一只电感线圈并联后接入手摇交流发
电机的输出端.摇动频率不断增加,则通过它们的电流I R、I C、I L如何改变
[ ] A.I R不变、I C增大、I L减小
B.I R增大、I C增大、I L减小
C.I R增大、I C增大、I L不变
D.I R不变、I C增大、I L不变
解答:应选C.
点拨:手摇发电机的磁场、线圈形状和匝数都是不变的,输出电压与频率
成正比.纯电阻电路中,电阻R与频率无关,I R=U/R,所以I R与频率成正比;纯电容电路中,容抗X C=1/2πfC,I C=U/X C=2πfCU,与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纯电感电路中,X L=2πfL,I L=U/X L=U/2πfL,与频率无关.
【例2】图18-17为理想变压器,它的初级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次级线圈接在一个标有“12V 100W”的灯泡上.已知变压器初、次级线圈匝数之比为18∶1,那么灯泡正常工作时,图中的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V,电流表读数为________A.
解答:由公式U1/U2=n1/n2,得U1=U2n1/n2=216(V);
因理想变压器的初、次级功率相等,
所以I1=P1/U1=P2/U2=0.46(A)
即电压表、电流表读数分别为216V、0.46A.
点拨:分析理想变压器问题时应注意正确应用电压关系和电流关系、特别是初、次级功率相等的关系.
【例3】如图18-18所示,甲、乙两电路是电容器的两种不同的接法,它们各在什么条件下采用?应怎样选择电容器?
点拨:关键是注意容抗与交流电的频率成反比.甲应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乙应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
参考答案
甲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通交流,阻直流、乙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通直流,去掉交流.
【例4】如图18-19所示,理想变压器的两个次级线圈分别接有“24V 12W”、“12V 24W”的灯泡,且都正常发光,求当开关断开和闭合时,通过初级线圈的电流之比.
点拨:关键是初、次级功率始终相等.
参考答案:1∶3.
跟踪反馈
1.如图18-20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与一个灯泡串联,接到交流电源上,灯泡正常发光,下列哪种情况可使灯泡变暗
[ ] A.在电容器两极间插入电介质
B.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增大
C.错开电容器两极的正对面积
D.在电容器两极间插入金属板(不碰及极板)
2.关于电子电路中的扼流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扼流圈是利用电感线圈对交流的阻碍作用来工作的
B.高频扼流圈的作用是允许低频交流通过,而阻碍高频交流通过
C.低频扼流圈的作用是不仅要阻碍高频交流通过,还要阻碍低频交流通过
D.高频扼流圈的电感比低频扼流圈的电感大
3.变压器原线圈1400匝,副线圈700匝,并接有电阻R,当变压器工作时原副线圈中
[ ] A.电流频率之比为2∶1
B.功率之比为2∶1
C.电流之比为2∶1
D.电压之比为2∶1
4.如图18-21用理想变压器给变阻器R供电,设输入交变电压不变.当变阻器R上的滑动触头P向上移动时,图中四只电表的示数和输入功率P变化情况是:
V1________,V2________,A1________,A2________,P________.
参考答案
1.B、C,2.A、B、C,3.D,4.不变、不变、变小、变小、变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