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与海洋环境保护[课件资料]
《海洋污染的防治与环境保护》课件

区、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特殊自然景观保护区以及___ 海
_______ 洋环境 保护区。 名师点睛:海洋污染不仅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也
危及人类的健康,而且污染容易治理难。海洋是人类共同
拥有的财富,保护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名师精讲
海洋污染的防治与环境保护
(1)海洋污染的危害、特点、防治的目的和防治措施 危 害 特点 治理目的 治理措施 不仅威 加强环保 ①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的 胁着海 宣传力 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洋生物 度,大力 ②禁止向海洋倾倒工业废料; 污染容 的生存 防止和治 ③禁止含磷洗涤用品的销售和 易,治 环境, 理海洋污 使用;④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和 理难 也危及 染,走可 循环利用,使用可降解塑料, 人类的 持续发展 不把海洋作为废水排放地和垃 健康 之路 圾填埋场
流的关系以及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污染的范围
(3)因油膜覆盖,海水中缺氧,使鱼类窒
息;海水严重污染,使鱼类中毒
1953~1970年,日本的“水俣病”产生的原因是
A.汞污染 C.海水富营养化 B.食物中毒 D.镉污染
(
)。
解析
1953~1970年,日本九州岛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事
件,是因为工厂在生产有机产品过程中,排出含汞废水。这
油泄漏事故,在洋流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向偏________
方向漂流。洋流对石油污染所能起的作用是________。 (3)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案 运河] 本题结合世界主要石油航路,考查了石油污染与洋 (1)略 (2)西 注意:[巨型油轮(>25万吨)无法通过苏伊士 加快出事海域的海水净化速度,但扩大了
课件4: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请你为海洋环境保护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如:
♥ 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 蓝色的海洋,生命的摇篮 ♥ 关爱海洋.让我们行动起来
...
核污染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核辐射、原子尘埃 等本身引起的污染,还有这些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1986 年 4月26 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大爆炸,其放射性云团直抵西欧, 造成约八千人死于辐射导致的各种疾病。这次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及前 苏联1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那里居住着694.5万人。由于这次事故,周围 7000米内的树木都逐渐死亡。在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10公里范围以 内将不能耕作、放牧;10年内100公里范围内被禁止生产牛奶。切尔诺贝利的 核辐射通过风力、雨水等途径传播。 根据材料归纳核污染的特点,并为安全利用核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 特点: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对周围生物危害严重;传播途径广 建议:通过立法限制核能使用和核原料的买卖、交易;加快对核能安全利用
教 学 目 标
01 理解海洋污染危害人类的途径。
02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污染的来源、分布及对海洋环 境产生的危害。
03 了解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树立保护海洋环
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海洋环境问题
(一)海洋生态破坏:
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 遭到破坏。
(二)海洋环境污染:
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造成海洋环境 污染。
分布区域: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线。 形成原因:沿海石油工业和海上钻井平台采油;海上石油 运输。
海洋环境保护概论

• 然而,石油和COD在各海域中均超标。局部海域中石 油的平均浓度达0.078毫克/升,COD为10毫克/升 ;石油超标海域的总面积达11.6万平方公里,占调查 面积的33.7%。
• 以各种污染物计,我国近海海域中污染最严重的是渤 海。
三、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
• 1、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健全管理 体制
•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3、增加投入
海洋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减少油类的排放,降低废水的含油量, 禁止船舶非法排油,防止油船事故,尽力 从来源,传播上减少油类的量
二、尽量利用环保的技术处理已经被油类污 染的海域
三、在废水排入河海前,利用沉淀法,化学 反应法回收或除去有害部分,同时还可获 得大量重金属
重油暴露於空氣中,失去揮發性成分之燃料油,已形 成類似瀝青之黏稠狀之油污,使清除工作更加困難。
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的来源
一、工业污水
食品,化肥等工厂的污水富含营养物质,且污水 量大,造成海水的缺氧状态,危害生物生存
二、民用污水
生活污水除含有大量的粪便和生物残骸等有机物 质,还含有大量的磷酸盐等营养盐,许多未经处 理就排入大海
三、农业废物
日趋大型化的饲养厂排出物,化学肥料的流失
营养物质污染的危害
体排入江河湖海 ④核动力舰船造成的局部污染
海洋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①海洋生物对放射性物质具有富集作用,长 期的、大量的食用被放射性严重污染的鱼、 贝类,有可能成为患放射性病的原因之一, 基因发生突变,影响后代
②对渔业的影响,影响鱼、贝类食用价值, 影响鱼、贝类的繁殖生长
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的污染
适量增加有机物和营养盐可促进生物生长、 发育和繁殖 过量的有机物和营养盐促使生物急剧繁殖, 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 有机物的分解也需大量氧气
海洋环境保护(PPT40页)

• 简述保护海洋生物环境的主 要对策
触目惊心的海洋污染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人为影响的不断累积,海洋环 境现状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还要糟糕。这的确令我惊讶。
———美国海洋污染地图绘制者之一本·哈尔彭
研究发现,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严重的海域包括北海、中国 东海和南海、加勒比海、北美洲东海岸、地中海、红海、 波斯湾、白令海和西太平洋部分海域等。
• 70年代初,大量有毒物质向海上倾倒,以及 沿海一些国家对海洋倾倒出现的污染危害事 件表示不满,从而激发了国际社会对海洋倾 倒控制的强烈要求,开始了全面控制海洋倾 倒的努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筹委会于1971年2月设立了一 个政府间海洋污染工作组,着手研究建立海洋倾倒 公约的有关问题,经过多次协商,终于1972年12月, 在伦敦召开的第三次政府间海上倾倒会议上通过了 《防止因倾倒废弃物及其他物质而引起海洋污染的 公约》即伦敦公约。这是第一个专以控制海洋倾倒 为目的的全球性公约。由此,各沿海国家以此为依 据也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法律和制度,使海洋倾 倒正式纳入法制管理范畴之内。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8月27 日星期 四上午7 时37分 49秒07 :37:492 0.8.27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8 月上午7 时37分 20.8.27 07:37A ugust 27, 2020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8 月27日 星期四7 时37分 49秒07 :37:492 7 August 2020
天津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
浙江 平 阳
深沪弯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 保护区
海洋环境保护ppt课件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3-12-29
目录
• 标题页 • 海洋简介 • 海洋污染现状 • 海洋污染的后果 • 海洋保护措施 • 恢复海洋生态的方法
01
标题页
标题
• 海洋环境保护
副标题:珍爱蓝色家园,共建美好未来
副标题
从我做起,为海洋 生态贡献一份力量
副标题
了解海洋生态系统 的重要性,倡导绿 色发展理念
总结词
促进海洋垃圾清理是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措 施之一,可以清理海滩、河流和近海水域的 垃圾。
详细描述
海洋垃圾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还会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因此,需要 采取措施促进海洋垃圾清理,清理海滩、河 流和近海水域的垃圾。同时,也需要加强宣 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减少垃圾的产 生和排放。
。
海洋中的生物种类繁多,是地球上最丰 富的生物资源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起 着重要的作用。
海洋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对人 类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洋中含有大量的盐、碱、硫等资源, 可用于化工、制药等领域,对人类经济 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03
海洋污染现状
塑料垃圾数量
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这些塑料垃圾在海洋 中分解成微小颗粒,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海洋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能源 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这些 资源对人类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
义。
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地球 上总水量的97%左右,但可用于
人类直接饮用的水仅占2%。
海洋对全球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和调 节器,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海洋污染防治及环境保护课件

保护环境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和传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和健康水平。
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环境破坏会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灾难等严重后果,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保护环境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实现经济和环境 的双重目标。
04
个人及社区环保行动
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
总结词
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是个人和社区在环保行动中的重要一环,可以有效减轻海洋塑料污染。
详细描述
随着塑料污染日益严重,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已成为环保行动的关键。个人和社区可以通过减 少使用塑料袋、塑料瓶、塑料餐具等一次性塑料制品,转而使用可重复使用的替代品,如布袋、玻璃 瓶、不锈钢餐具等,以降低塑料垃圾的产生。
定期举办国际环保会议和论坛, 分享各国在环保领域的最新进展
和成功案例。
加强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共同 研发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技术和方
法。
建立跨国环保项目和合作机制, 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06
未来展望与建议
技术创新与环保产业的发展
创新技术
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更高效、环保的 海洋污染治理技术,如智能监测、清 洁能源等。
节约用水用电
总结词
节约用水和用电是个人和社区在环保行动中的基础,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 污染。
详细描述
合理利用水资源和电力资源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个人和社区可以通过修缮漏水 的水龙头、安装节水型卫生器具、合理使用家用电器等措施,节约用水和用电, 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大气沉降
大气中的污染物通过降水 等途径进入海洋。
海洋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PPT教学课件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 屋顶坡度大, 墙体较厚 墙体高
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解释开始上课时 候提及的下面这个现象:
• 我国古代文献《周礼·考工记》中说: “橘逾淮而北为枳……”意思是说南方 的橘树移栽到淮河以北,就会变为小 灌木,橘子也会变成不能吃的“枳”。
• 橘树是喜温作物,移栽到淮北以北, 因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热量不足, 所以树木本身和果实就发生了变化。
• 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人文特征.
• 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性与自然 因素的关系.
《晏子使楚》
• 齐国的晏子到楚国,楚王想戏弄他,故意将一 个犯人从堂下押过.楚王问:此人犯了什么 罪 .回答:一个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 楚王就对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是不是都很喜 欢偷东西
• 晏子回答:淮南有橘又大又甜,一移栽到淮北, 就变成了枳,又酸又小,为什么呢 ?因为土壤 不同也.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
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 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 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 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 生态现象。
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 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 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 或砖红色、绿色、黄色、
棕色等。
赤潮形成的原因
• 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人为) 1. 农民施用的化肥、农药等随径流入海, 2. 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 3. 海水养殖投喂大量饲料, 4. 使有机质和营养盐在水体中富集。
接海起平来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4)A为预实案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天变然暖气需广遵泛取循代的煤最
主要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共同B 性预案原则。这是一个全球性问维题持能(源或消跨费国结构界的问原状 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海洋污染的定义分类抑制海洋污染保护海洋措施宣传课件PPT

首先
保护海洋也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必须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器内,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一节废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如果流到清洁的水中,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厉害的。
第二
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纸饭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来代,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产生。减小了海洋垃圾的来源。
我国的治理措施
建立健全海洋法律体系与管理体制。制定一系列海洋和涉海法规,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涉海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促进我国海洋管理和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逐步建立了海洋综合管理制度。
抑制和防止海洋污染的措施。
防止和控制沿海工业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
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防治污染和破坏,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措施。它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持续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前提和保证。防止、减少和控制海洋环境污染的措施,包括防止来自陆地污染源、海底活动、倾倒废弃物、“区域”内活动、船舶、大气的污染,以及防止兴建海岸工程造成的污染损害
抑制和防止海洋污染的措施。
抑制和防止海洋污染的措施。
栽培海藻群体特别具有减低富营养化的潜力,大力发展海藻栽培来调节养殖环境中动植物生态平衡,是解决上述问题有希望的途径,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设想和理念。
为确保我国海洋环境减少污染,在加强监测预报的同时,应大力开展海洋污染机理与防治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
不要随意捕杀海洋生物,有些动物可能是世界的濒危品种,也许你不是有意的,但是,你的一个不小心可能会使一个物种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污染与海洋环境保护[课件资料] 海洋污染与海洋环境保护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权益”“海权之争”……越来越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海洋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也是国际斗争的重要舞台,海洋环境是我们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平台,因此,海洋污染与海洋环境保护就必然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海洋污染”在地理学、环境地理学上的定义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海洋中,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引起海水质量下降的现象。
就海洋科技、海洋科学、环境海洋学学科来讲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以致发生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渔业在内的海洋活动、损害海水使用素质和降低或毁坏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
海洋污染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损害海洋的生物资源,妨碍捕鱼和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海洋污染主要发生在靠近大陆的海湾,由于密集的人口和工业,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废物倾入海水,加上海岸曲折造成水流交换不畅,使得海水的温度、pH、含盐量、透明度、生物种类和数量等性状发生改变,对海洋的生态平衡构成危害。
目前,海洋污染突出表现为石油污染、赤潮、有毒物质累积、塑料污染和核污染等几个方面。
由于污染已造成渔场外迁、鱼群死亡、赤潮泛滥、有些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
由于海洋是一个完整的水体,海洋本身对污染物有着巨大的搬运、稀释、扩散、氧化、还原和降解等净化能力。
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局部海域接受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它本身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该海域的污染。
海洋污染物通过风、陆上径流、沿海工程建设、人类海上活动排放入海。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和毒性,以及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方式,主要的污染物有农药;石油及其产品;重金属
和酸碱;有机物和营养盐类;放射性污染;废热污染。
其主要污染途径是通过废水、废渣和废气的排放最终入海。
海洋污染将造成局部海域水体富营养化;油海域至陆域使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海洋生物死亡后产生的毒素通过食物链毒害人体;破坏海滨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对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开发、海洋环境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最将危害人类自身。
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难以控制。
一污染源广:不仅人类在海洋的活动可以污染海洋,而且人类在陆地和其他活动方面所产生的污染物,也将通过江河径流、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形式,最终都将汇入海洋。
二是持续性强,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不可能像大气和江河那样,通过一次暴雨或一个汛期,使污染物转移或消除;一旦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很难再转移出去,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质在海洋中越积越多,往往通过生物的浓缩作用和食物链传递,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
三是扩散范围广,全球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一个海域污染了,往往会扩散到周边,甚至有的后期效应还会波及全球。
四是防治难、危害大。
海洋污染有很
长和积累过程,不易及时发现,一旦形成污染,需要长期治理才能消除影响,且治理费用大,造成的危害会影响到各方面,特别是对人体产生的毒害,更是难以彻底清除干净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多、扩散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
海洋环境从海洋科技、海洋科学、环境海洋学学科方面的定义是地球上海和洋的总水域,按照海洋环境的区域性可分为河口、海湾、近海、外海和大洋等,按照海洋环境要素可分为海水、沉积物、海洋生物和海面上空大气等。
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任何改变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变化,海水的有机统一性及其流动交换等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的有机联系,使海洋的整体性和组成要素之间密切相关,任何海域某一要素的变化(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都不可能仅仅局限在产生的具体地点上,都有可能对邻近海域或者其他要素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和作用。
生物依赖于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的生存和繁衍。
当外界环境变化量超过生物群落的忍受限度,就要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海洋生态平衡的打破,一般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本身的变化,如自然灾害。
二是来自人类的活动,这也是海洋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
一类是不合理的、超强度的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例如近海区域的酷渔滥捕,使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另一类是海洋环境空间不适当地利用,致使海域污染的发生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例如对沿海湿地的围垦必然改变海岸形态,降低海岸线的曲折度,危及红树林等生物资源,造成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海洋生物多样
性的减少,是人类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恶化的一个信号,这一趋势目前还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影响固然直接危及当代人的利益,但更为主要的是对后代人未来持续发展的积累性后果。
因此,只有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真正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海洋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海洋污染的恶劣后果警示我们:保护海洋,迫在眉睫。
海洋环境保护首先应该对海洋环境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海洋战略,大力促进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以达到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的目的。
针对海洋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健全环境保护法制,加强监测监视和管理。
积极进行海洋污染监测,包括水质监测、底质监测、大气监测和生物监测等。
依据海洋生态平衡的要求制定科学的相关政策,并把海洋的开发、利用、保护等纳入整体发展规划而制定的关于海洋的全局计划和策略。
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调整海洋开发和环境生态间的关系,建立海上消除污染的组织;通过海洋知识的普及和专业教育,增强公众保护意识,促进海洋事业的公众参与,建立新的海洋价值观;海洋污染,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
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是各国的共同要求。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海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