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高考题

合集下载

近三年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近三年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40分)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15分)(节选自《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人工智能(AI)的发展,不仅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也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关系的论述:①人工智能将改变人类的工作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②人工智能可能导致失业问题,加剧社会不平等。

③人工智能将使人类面临道德和伦理挑战。

④人工智能有助于解决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疾病防治等。

请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每题2分,共6分)(1)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完全取代人类的工作。

()(2)人工智能的发展只会带来负面影响,没有积极作用。

()(3)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人类面临道德和伦理挑战。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25分)(节选自《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的论述:①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②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

③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要注重创新。

④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要面向世界。

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每题5分,共20分)(1)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中华文明的特点。

()(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的看法。

()答案:1. (1)错误(2)错误(3)正确2. (1)中华文明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承与发展。

(2)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面向世界。

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才能使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40分)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15分)(节选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论述:①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②人类应当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高考真题近三年语文试卷

高考真题近三年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近三年的文言文阅读题目通常选取自先秦至唐宋的文学作品,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意,把握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

例如,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的文言文阅读题目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讲述了晋文公与周襄公的故事,要求学生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事件的因果关系。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型包括信息筛选、内容理解、情感态度分析等。

以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I的现代文阅读为例,选文为一篇散文,讲述了作者在生活中的感悟和思考,要求学生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古诗文鉴赏古诗文鉴赏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题型包括诗句赏析、诗歌手法分析等。

例如,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II的古诗文鉴赏题目选自《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要求学生分析诗句中的意象、手法,理解诗歌的情感。

四、作文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的压轴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近三年的作文题目多以时事热点、社会现象、人生哲理为主题,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以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的作文题目为例,要求考生以“劳动成就梦想”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五、题型特点1. 题型多样:近三年的高考语文试卷题型丰富,既有传统的选择题,也有主观题,如作文、现代文阅读等。

2. 考察全面:试卷内容涵盖了文言文、现代文、古诗文等多个方面,要求学生在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素养。

3. 注重能力:试卷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更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语言表达等能力。

4. 时事性强:作文题目多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要求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现象。

总之,近三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在题型、内容、考察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点,为广大考生提供了良好的备考方向。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行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B. 他的文章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这个城市的绿化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市民们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D.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的表现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这个小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B.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开始,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

C.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掉以轻心。

D.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引得观众掌声雷动。

3.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规范的一句是()A.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B.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C. 他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

D.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此句出自《论语》,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习,三十岁立身于世,四十岁不再困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志:立志B. 立:立身C. 惑:困惑D. 矩:规矩2. 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 吾/十有五/志于/学C. 吾/十有五/志于/于学D. 吾/十有五/志于/于学3. 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习,三十岁立身于世,四十岁不再困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B. 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岁不再困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近三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

近三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

《苏武传》苏武,字子卿,西汉人。

武帝时,为郎中。

天汉元年,匈奴单于遣使请和,武帝使武以中郎将持节送匈奴使者还,匈奴留武不遣。

匈奴欲使武为相,武不从。

匈奴单于怒,幽武于大窖中,不与饮食。

武穷饿,卧起自叹,终不降志。

武母闻之,病困,使人问武:“女闻否?必大当死,而莫之使。

女苟在,尚求良死。

”武闻之,哭,曰:“母,大幸!余遇此辈,幸而得全,岂有他哉!”武母卒,武不复出。

后匈奴与汉和亲,汉使复至匈奴,匈奴乃放武归。

武既至长安,拜为典属国。

武帝赐武牛酒,武以酒赐汉使,使知其意。

汉使还,具以闻。

武帝大惊,乃召武拜为光禄大夫。

武为人刚强,不苟合,与上官桀、霍光等有隙。

光欲杀武,武乃亡命至匈奴。

匈奴单于闻武名,欲以为相,武不从。

单于怒,使武牧羊,武乃牧羊于北海。

武牧羊数年,单于欲杀武,武终不屈。

单于乃使武牧羊于北海,武乃牧羊于北海。

单于闻武终不屈,乃放武归。

武还至长安,拜为光禄大夫。

武帝问武:“尔何时归国?”武曰:“臣自匈奴归,闻圣上威德,思归之心益切。

臣在匈奴,虽困苦,然思归之情,未尝一日懈怠。

”武帝感武之忠诚,赐武金帛,拜为右将军。

武在匈奴十九年,胡人皆敬重之。

武归国,汉使至匈奴,胡人皆问:“汉使来,何言?”匈奴单于曰:“汉使来,必言苏武。

”匈奴单于闻武归国,大惊,曰:“苏武乃忠臣也,吾之敬之,如敬神明。

今武归国,吾当以礼送之。

”单于乃遣使者送武归国。

武归国,武帝大喜,拜武为光禄勋。

武既归,拜为光禄勋,赐田宅,封为平陵侯。

武帝问武:“尔在匈奴,胡人皆敬重尔,尔有何德?”武曰:“臣无德,然臣有忠心耳。

臣在匈奴,虽困苦,然思归之心,未尝一日懈怠。

”武帝叹曰:“尔乃忠臣也!”后武帝崩,昭帝立,武迁为光禄大夫。

昭帝崩,宣帝立,武迁为左光禄大夫。

宣帝崩,元帝立,武迁为右光禄大夫。

元帝崩,成帝立,武迁为光禄大夫。

成帝崩,哀帝立,武迁为光禄大夫。

哀帝崩,平帝立,武迁为光禄大夫。

武在朝中,位至三公,历事五帝,历事五帝,忠诚不渝。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一、2019年高考全国卷三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1. 真题回顾(1)选择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文化常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2)现代文阅读:考查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古诗文阅读:考查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4)作文: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 答案解析(1)选择题:答案正确,学生应熟练掌握文学常识。

(2)现代文阅读:答案正确,学生应具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古诗文阅读:答案正确,学生应具备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4)作文:答案正确,学生应具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1. 真题回顾(1)选择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文化常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2)现代文阅读:考查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古诗文阅读:考查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4)作文: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 答案解析(1)选择题:答案正确,学生应熟练掌握文学常识。

(2)现代文阅读:答案正确,学生应具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古诗文阅读:答案正确,学生应具备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4)作文:答案正确,学生应具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1. 真题回顾(1)选择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文化常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2)现代文阅读:考查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古诗文阅读:考查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4)作文: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 答案解析(1)选择题:答案正确,学生应熟练掌握文学常识。

(2)现代文阅读:答案正确,学生应具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古诗文阅读:答案正确,学生应具备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4)作文:答案正确,学生应具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结: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答案解析表明,高考语文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能力。

语文高考试卷近三年真题

语文高考试卷近三年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精疲力竭(jīng jīng lì jié)B. 谈笑风生(tán xiào fēng shēng)C. 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D. 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我们必须加快科技发展的步伐。

B.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C. 通过这次比赛,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决心今后更加努力学习。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优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在学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B.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整个城市陷入了瘫痪状态。

C. 她长得非常漂亮,简直是出水芙蓉。

D.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发挥了团队精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月亮升起来了,仿佛是一个银盘。

B.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刺痛了我的心。

C. 他的成绩斐然,真是“才子佳人”。

D.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5.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工作认真负责,堪称“楷模”。

B. 她的演讲水平很高,简直是“炉火纯青”。

C. 他精通多门外语,被誉为“博学多才”。

D. 她对待朋友真诚热情,真是“古道热肠”。

6. 下列各句中,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十分高兴,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B.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希望大家能准时参加。

C. 他的文章写得非常精彩,引人入胜。

D. “这个方法怎么样?”“好!”7.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非常谦虚,从不炫耀自己的成就。

近三年语文高考试卷全国卷一

近三年语文高考试卷全国卷一

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络的发展,既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了问题。

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现象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因此,加强网络治理,提高网民素质,成为当务之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

B. 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现象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C. 加强网络治理,提高网民素质,是解决网络问题的根本途径。

D. 文章主要论述了网络治理的重要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首先提出网络发展带来的问题,然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B.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C. 文章在论述问题时,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了网络问题的严重性。

D. 文章在论述解决网络问题的方法时,采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网络治理需要政府、企业、网民等多方共同努力。

B. 提高网民素质是解决网络问题的关键。

C. 网络治理的重点是打击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

D. 网络治理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1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增长10.9%和3.5%。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52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和157.5%。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88.7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6.9%。

材料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免征车辆购置税、建设充电桩等。

近三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近三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文章:《流浪地球》节选题目: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流浪地球”为背景,描绘了人类面临地球毁灭危机时,勇敢抗击外星入侵者的壮丽场景。

B. 文章通过刘启和韩子昂的对话,展现了主人公们在危机面前的坚定信念和勇敢担当。

C.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地球发动机”、“流浪者”等,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和艺术感染力。

D. 文章以未来科技为背景,展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面对困境时的团结协作。

答案:A解析:选项A中,“抗击外星入侵者”与原文不符,原文中并未提及外星入侵者。

二、古代诗文阅读文章:《红楼梦》节选题目: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2】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B. 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如贾宝玉的叛逆、林黛玉的柔弱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C.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如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象征着他对自由和真爱的追求。

D. 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贾府的繁华景象,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奢华和腐朽。

答案:C解析:选项C中,“通灵宝玉”并非象征着对自由和真爱的追求,而是象征着贾宝玉与众不同的性格和命运。

三、文学常识【小题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B.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以唐僧师徒取经为主线,充满了神话色彩。

C. 《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众多英雄人物。

D. 《水浒传》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讲述了梁山好汉起义的故事,反映了农民起义的斗争精神。

答案:D解析:选项D中,“反映了农民起义的斗争精神”表述不准确,虽然《水浒传》中有农民起义的元素,但并非其主要内容。

四、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6.[答案] ①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 ②除了大量节省 宝贵时间 ③上网浏览商品信息
•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 根据上下文的提示。第①空,前句已经说了“节省消费 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下句就要阐述其意义,从 “方便快捷”或“提高效率”等角度来填写;第②空, 前句说“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后面则可填 “节省时间”等内容;第③空,前句有“信息多元化” 内容,因此后面可填“上网浏览商品信息”等。
• 16.[2015·全国卷Ⅰ]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 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 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 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 ________①________。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 ________②________,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 物的目的。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________③ ________,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及图文转换的能 力。解答此题分三步:第一步,观察,看图形的构成 要素,这里主要是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等;第 二步,思考构图要素之间的联系,这里的关键是“人 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第三步,提取 寓意,即“表达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 心”。
• 14.E[2015·全国卷Ⅰ]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
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 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 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
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做了修订,因加大了惩
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 14.B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语序不当,应将“从现在起到年底,”
置于“国家大剧院宣布”之后,并在“宣布”后加“,”;C项,结构混乱,应改为“这类形象 会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或“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陷入深深的思索”;D项,成分残缺,“因 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前缺少主语,应在“因”前加“其”(指代《食 品安全法》)。 • 15.JH1[2015·全国卷Ⅰ]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 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________。有鉴于此, 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 • A.即使现有汽车不做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 • B.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 • C.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 • 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 • 15.A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及选用句式的能力。根据所给语段的语境可知,本语段主 要是说车辆使用的成品油质量要符合新标准,成品油质量需要升级。横线上的内容应主要陈述使 用符合新标准的成品油,汽车尾气就可减少。综合四个选项可知,A项与上下文衔接较好。B项, 重点是说“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C项,是说二者的共同作用;D项,过于绝对。
•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 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 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
•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___,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 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 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 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 C.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 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 13.C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 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与①中的“经验丰富”相吻合。深思熟虑: 反复深入地考虑。与“几天”相吻合。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 很长远。与“早在上个世纪末”相吻合。
• 17.J[2015·全国卷Ⅰ] 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 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 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 个字。(6分)
• 17.[答案] 示例: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 构成。地球上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 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 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
• 15年全国卷
• 第Ⅱ卷 表达题
•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13.D[2015·全国卷Ⅰ]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________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 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 ②经过几天的________,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 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 六、写作(60分)
• 18.X3[2015·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 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 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 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