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140+学霸私密笔记分享
怎样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状元心得

高考语文的高分绝招——教你如何突破140分来源:滨河小区07年高考,我的学生李伟考了144分,其实,一番经历,成功的人说出来就是经验,失败的人说出来就是教训。
因此,我只是在这儿与同学们分享一下他的经历罢了1、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刚进高三时,李伟被分到了学校的重点班,班上高手如云。
那时他的语文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在100到110分之间浮动,他意识到这样的成绩在高考中对他不利。
因此,在平时他就有意识地把语文放在优先地位,也为此制定了学习计划。
在实施计划过程中,李伟主要还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走。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回顾课本,掌握基础知识。
“这一阶段一定要做到扎实,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如果将任务拖到第二轮复习,那就麻烦了。
”除了跟上老师复习的进度,李伟自己还另有“独门诀窍”。
他平时随身带有几个小笔记本,其中两个就用在语文方面。
一个是专门的字、词集锦,将平时所见的容易误读的字和容易望文生义的词语(主要是成语)全部收录,然后利用晨读大声朗读以加强记忆;一个是文摘集锦,专门收集一些俗语或从报刊中摘录一些他认为比较好的文章、段落、句子等,如果摘录的东西太长,就把它裁剪下来粘贴到本子上,晚上睡觉时躺在床上拿出来翻翻,这样既可以记忆也可以催眠。
另外,李伟躺在床上还要做一件事,在他的枕头边长期放了一本成语词典,每晚睡觉前他都要看4条成语。
他说,不要认为每次看得少,一旦长期坚持下来,一年就会记住1000多条成语。
“直到后来我才发现这些积累对我有多重要。
因为我在今年高考中,前三道考查语音、字、词、句的大题中,自己一分未失。
”2、文言文:硬骨头天天啃说到文言文,它在语文试卷中虽然只占20分左右,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很多考生一提到文言文就害怕三分,因为古代社会的语言习惯与现在有很大区别。
而李伟对付文言文也有自己的方式。
他讲究的也是积累,按他的话说就是平时要多翻翻文言文字典。
他认为,很多学生觉得文言文难,就是难在一些实词和虚词上。
学霸高三语文笔记本曝光:高分答题技巧获点赞

学霸高三语文笔记本曝光:高分答题技巧获点赞清华学霸的高三是怎么过的呢?他的高三语文笔记本都记了什么干货呢?一起来看吧。
诗歌答题模式1、意境类:描绘画面+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点出境界特点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4、炼字类:该字的本来意义及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6、感情类:运用什么手法+通过XX内容+抒发XX感情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XX手法+抒发XX感情+评价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表达效果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作用效果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现代文答题模式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3、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5、联想感悟型:A、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6、句子的作用: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8、写X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X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小说独特答题模式1、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抓住修饰语逐一举例分析2、评价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3、小说中插叙的作用:情节角度+主题角度+人物形象角度4、小说主题:通过XX人的XX事,歌颂了XX的精神5、简析人物:人物定位+举例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6、小说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结构安排+语言特色7、人物形象的塑造:正面直接写: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
高考语文141分被北大录取学霸的语文学习经验分享

• 或者你做到一篇讲垃圾分类的文本,下次作文 也可以用到其中的专业术语,数据什么的
• 做到一篇喜欢的诗歌,就当作课外阅读陶冶情 操积累好句
• 还有课堂上要跟着老师走啊 • 培养能力啥的就是基础加课堂以及自己对课文,作业的反思
回归课本,复习讲过的文言文,课文,手法…
• 文言文
• 上课老师讲的时候要做好笔记,笔记一定要是准确的,有疑问或没来 得及记下来的下课及时问老师
• 在老师讲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强迫自己去记忆
• 课下可利用零碎时间记忆(我一般没有重新整理,就在卷子上或者资 料上复习,再抄一边感觉有点费时)
• 我每次觉得自己记好了还要再巩固一遍,这一次是看古文然后自己想 意思,这样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都掌握好了
• 有不懂的问题一定要问老师 • 一定要问(特别是基础问题) • 对文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也要重视别人的想法 • 包容开放 • Love &peace
•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 • 好像没什么了叭…
• 如果有具体的问题可以及时和老师沟通也 可以问我(自作多情hhhhh..)(可以加QQ的)
• 相信老师 • 特别是相信辛老师 • 没错的
语文学习的方法经验
非常凌乱请根据自身情况按需食用
1606郑亚铭
• 诗歌默写 • 主要是利用早自习时间 •背 • 翻来覆去地背
• 我曾经有几次月考的早自习把所有篇目都背一遍,其实我觉得 没有必要
• 主要是平时背熟以及理解 • 以及一定要写!!!!!! • 最好是写全篇才知道自己到底哪些不会(可以高考前做) • 还要注意虚词 • 如:《逍遥游》里是邪还是耶(曾有过惨痛的教训) • 补充:早自习要有计划安排,不要全放在背古诗文上,还可以
揭秘高考语文143分学霸笔记!教你6招完成笔记的正确方式

揭秘⾼考语⽂143分学霸笔记!教你6招完成笔记的正确⽅式⼤家都知道,语⽂成绩难以拉开差距,⽽要想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中名列前茅,就得在语⽂成绩上多花费⼯夫。
但是语⽂成绩的提升也不是⼀朝⼀⼣所能完成,很多学⽣语⽂成绩不理想,多源于⾃⾝的语⽂学习习惯不佳,学习⽅法没有⽤好。
有的同学天资聪颖,可在学习上就是不愿花时间,满⾜于现状。
有的天分极⾼,却⽐普通学⽣还要努⼒,也许这就是差距吧,所以想要提升语⽂成绩,先天的条件是⼀⽅⾯的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能⼒的提升中也起着⾮常重要的作⽤。
如何打破语⽂学习长期⽌步不前的瓶颈呢?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法和技巧上花⼼思了。
经常看到同学们羡慕那些能够在语⽂学科上取得⾼分的学霸,觉得他们成绩好就是天分⾼,再接着感叹⾃⼰怎么努⼒都赶不上⼈家。
但是你殊不知,他们在课后付出的努⼒,⽐平常的同学⾟苦⼀百倍,学霸之所以被称之为学霸,与他们的学习⽅法和技巧是密不可分的。
语⽂学科的学习没有捷径,想要提升就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和长期不懈的坚持,下⾯分享的是⼀位⾼考语⽂143分的语⽂学霸的笔记,从这个笔记中就可以看出,她是如何取得如此⾼的分数,希望对同学们能够有所启发。
1.分清每⼀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如在回答句段作⽤⼀类题型时,开头段和中间及结尾段的作⽤有何不同意义?在解读诗歌的过程中,遇到边塞诗和深宫闺怨诗,如何区分作答?遇到此类情况,需要同学们针对每⼀类题型,总结其常见出题形式,并做出每⼀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及步骤。
2.总结语基中易错的字⾳、字形和成语等语基的知识庞杂繁多,⽇常的积累则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字⾳、字形、成语和⽂学常识类知识,可以分类记录⽇常学习中遇到的知识点。
3.特殊信息重点标注任何知识点都是在限定的情境中使⽤才是正确的,⼀旦脱离此范围,便会⽤错。
例如妄⾃菲薄、漠不关⼼和求全责备这⼀类词语,它后边不能接宾语。
因此在知识点的运⽤上,⼀定要标记其特殊性质。
4.知识点的细分,其常见的形式病句是考试中的⾼频丢分点,但是你清楚病句的标志性特点吗?例如颠倒主客、两⾯对⼀⾯和指代不明等特点,当你洞悉了病句的常见知识点,考试时遇到才会从容不迫。
高考语文学霸私密笔记分享

高考语文140+学霸私密笔记分享!我整理了高考语文140+学霸的语文笔记,有很多阅读题和诗歌鉴赏的高分答题技巧,希望能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篇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指津指津一:整体把握,微观勾画1. 阅读原文后,可提出如下问题:本文说明或论证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新成果或最新观点?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作者对此新成果或新观点的态度和看法如何?2. 理清全文的脉络,把握主要内容,迅速提取每一节的主要信息。
3. 微观勾画是指随时勾勒一些关键词语,以备答题时所用。
特别要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如“一旦” “如果”“因此”“但是”“然而” 等)、副词(如“凡是”“全”“将”“基本上”“已经”“也许”“可能” 等)以及一些修饰性的词语。
此外,由于论述类文章中有些内容表达起来比较抽象,为了说得具体,有时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理解时要找出其“本体” 。
要确切理解含有修辞的句子,要注意前后对照,特点对应。
指津二:紧扣语境,把握内涵要准确理解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就要紧密联系语境,注意上下文的修饰、指代等暗示信息,从而把握其内涵。
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的词语往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词话要么是关键信息点(如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要么就或承前或蒙后省略了相关内容。
这些词语往往已突破了其原来的意义限制,与具体语境结合而有了新的意义。
因此,阅读中要对这类词语慎重考虑。
可采用如下方法:1. 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2. 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析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
3. 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句子有如下几种:一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二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三是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等)。
对于第一种,可以用“抽取主干法” ,抓住句子主干,理清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含意。
高考状元笔记语文【绝密】

状元笔记---语文语文学习要注重总结,下面是几点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语文知识点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E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 E归谬法F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E反问F设问G反复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14.七种短语类型: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B数量代C副介连D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B倒叙C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B表后文跳跃转折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A表引用实际内容B表讽刺反语C表特定称谓D表着重强调二、语文学法归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听到listen B看到lookC写到write D说到speak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3.赏诗三步法:A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B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C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依据表达方式B找寻明暗线索C依据时空顺序D依据逻辑顺序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D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F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G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H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对比写法B象征写法C烘托写法D以小见大写法E先扬后抑写法F虚实结合写法G夹叙夹议写法高考语文易错的108个多音字总结1、单:单(shàn,姓)老师说,单(chán匈奴族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
高考语文学霸考140+的高分套路

高考语文学霸考140+的高分套路先说几个误区:误区1:语文主要是靠平常的积累,没什幺取巧的方法。
语文的确和积累有关,不过文化素养和考试成绩是两码事。
既然考试是一张试卷,那幺一定有技巧可以让你呈现得更好。
误区2:高三阶段想提升语文成绩,既缓慢又浪费精力。
那是你的方法不对。
坦白讲,试卷上除了作文之外,能显示你素养的东西几乎为零。
大部分还是应试的策略。
想提高成绩,就得掌握答题的方法。
有了你自己的一套策略之后,成绩的提升应该还是比较明显的。
选择题拿不准的有多少,阅读有哪道题自己的答案有两点重合了,作文是否合自己的胃口,文言文有没有读不懂的语句...高手出了考场之后,对自己这次120+,130+还是能冲击140,是有基本认识的。
几点宏观的终极秘诀这是老师教给我的语文高分秘诀!把你眼前那张答题纸当成艺术品来处理,而不仅仅是一张卷子。
艺术品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就是这幺个理儿。
工整的字迹、合理的分段标号,让它有了过人之处。
在考场上,正面写完了,先别翻过去呼呼写作文。
看一眼,如果密密麻麻的正面让你有一种舒服的感觉,大祥之兆啊!1.书写这个不多说了,硬件。
先求工整,再求美观。
两个高手,答得都对,字差的130,字好的140。
你看着办吧。
2.答题的量比较理想的应该是:(假设本题6分,答题纸上4行)(1)4行你要答4点,而不是3点。
因为你无法保证你写得3点全对,4点更安全;(2)每点答案控制在一行以内,别写到下面一行去,也最好不要空行;(3)每行前面标上序号,清晰利落;(4)关键词写在前面,如:拟人。
诗人运用拟人修辞3.时间分配以2016年的全国卷为例,列出我的时间安排,考试时间2小时30分钟(1)现代文阅读:3选择:15分钟(2)文言文阅读:3选择2翻译:20分钟(3)。
高考状元笔记

高考状元笔记
我曾经是一名高考状元,以下是我成功的笔记分享,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高效计划:
- 制定清晰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和具体的学习内容。
- 根据自己的弱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 合理分配时间,不要一味追求数量,要注重质量和效率。
2. 科学备考:
- 充分了解考试内容和考点,理清知识脉络和思维逻辑。
- 多做真题和模拟题,锻炼解题技巧和考试应对能力。
- 注重细节和考点,做到知识面广泛且扎实。
3. 积极心态:
-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 不要被压力和焦虑所困扰,充分调整心态,保持平静和专注。
- 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困惑和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和支持。
4. 注意健康:
-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 注意心理健康,避免过度压力导致的身心不适。
5. 考前冲刺:
- 把握好最后的冲刺阶段,做好最后的复习和巩固,强化对知识点的掌握。
- 针对历年真题进行重点复习,提高对考试题型和命题的理解能力。
- 注意做好模拟考试和考前模拟冲刺,提高应试能力和对时间的掌控。
以上是我在高考备考中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记住,成功来自于坚定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相信自己,努力拼搏,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指代上的混淆,颠倒主客,偷换概念。选项偷换概念,用形同义异词或形近义异词来迷惑考生。解题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混淆了概念的所指对象,是否颠倒了陈述主体与修饰语,是否省略了一些关键的修饰词,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4.现实和设想的混淆。选项在对概念的判断上时间超前或滞后。把已经成功的现实和没有成为现实的设想或可能性混为一谈。
技巧一: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技巧二:要注意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
技巧三: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认真理解。
(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
(1)采用的写作手法。
(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技巧四:利用文言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对应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去把握文句意思。
技巧五: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
技巧六: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去把握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锦囊二:以动词宾语断句
和现代汉语一样,在古汉语中,动词(有时是形容词)是构成一句话的重要成分。一般地说,只要找准了动词(或形容词),弄清楚它们的宾语,就可以宾语之后断句。
锦囊三:凭特殊虚词断句
这里的所谓“特殊虚词”,指的是一些多用于句首或句末的文言虚词和一些表示说话的词语,以及文段中的诸如地名、人名、官职名等词语,它们往往可以成为给文言断句的重要参考标志。比如,常用于句首的文言虚词有“若夫、乃夫、至于、于是、虽然、是故、是以、已而、向使、夫、焉、盖、惟”等,见了这些虚词,在它们前边就可断句;常用于句末的文言虚词有“矣、焉、乎、也、耶(邪)、欤、哉、夫、耳、者也”等,在它们后边也大多可断句;相当于“说”的词语有“曰、道、云、语、白”等,在它们之后也大多应断句。对于文段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职名、谦称和敬称等词语,断句时要分析其是作主语还是宾语。
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学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但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
锦囊五:参考他题断句
有时,我们还可以根据文本中的内容和试题中其他题所提供的信息,作为断句的参考。
总之,如果我们能在复习备考时,按照以上“锦囊”所提到的方法,深入细致地思考,适当地多做练习,那么,曾被视为畏途的文言断句题,就一定会比较容易地得出正确答案。
翻译文言语句的解题技巧
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对句意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
三、古代诗歌鉴赏篇
指津一:鉴赏诗歌形象解题指津
1.人物形象解题指津
(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例如,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所表现的抑郁难平的思想感情。
5.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上的混淆,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有些选项的设置,把肯定说成否定,或把否定说成肯定,有些混淆主要和次要关系,有些属于无中生有,牵强附会,解答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切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6.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混淆、颠倒。有些选项在设置时,将条件说成结果,或把结果说成原因,或强加条件及因果关系。要重点辨析,找准答案。
锦囊四:据句式特点断句
文言中有一些固定句式,如果能比较熟悉地掌握,对于断句也很有帮助。比如,了解了“不亦……乎?”“得无……耶?”“……之谓也。”“如(奈、若)……何?”“何……为?”“何……之有?”等固定句式,可以给我们在给文言断句时以十分明显的指示。此外,还应该知道,古汉语比较讲究句式的对称,给文言断句时可据此查看文段中有无对称句式。
2.事理分析法
在论述类文章中,常会遇到事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选择关系等,要紧紧抓住表示事理之间逻辑关系的关键词语,作出正确的判断。
3.巧用选项法
在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命题中,命题者常常在句中确定两个考查点,每个考查点按两种理解列为四个选项。遇到这种题目,可以巧妙地利用选项提供的“方便”,根据自己对某一个考查点的正确理解,排除错误的选项。
2.理清全文的脉络,把握主要内容,迅速提取每一节的主要信息。
3.微观勾画是指随时勾勒一些关键词语,以备答题时所用。特别要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如“一旦”“如果”“因此”“但是”“然而”等)、副词(如“凡是”“全”“将”“基本上”“已经”“也许”“可能”等)以及一些修饰性的词语。
此外,由于论述类文章中有些内容表达起来比较抽象,为了说得具体,有时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理解时要找出其“本体”。要确切理解含有修辞的句子,要注意前后对照,特点对应。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3)本诗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
(4)用有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答题步骤:
(1)点明语言特色;
(2)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指津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解题指津
1.提问方式:
指津四: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和情感态度题目解题指津
1.读题目
题目是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时我们可以从题目中得到写作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内容。而这些有时又是理解诗歌内容、思想感情必不可少的提示。
2.关注作者
(1)关注作者,可以从他的风格特点上获得提示,对鉴赏诗歌的语言和理解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帮助。
如王维,以创作山水田园诗为主,语言清新自然,诗中有画,内容上主要写山水隐逸生活,特别是清静优美的景物,渗透着佛家思想,艺术成就更高。
指津二:鉴赏诗歌语言解题指津
(一)炼字题
1.设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来历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请对某字进行赏析。
(4)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1.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
2.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析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
3.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句子有如下几种:一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二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三是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等)。对于第一种,可以用“抽取主干法”,抓住句子主干,理清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含意。对于第二种,应该按照“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领会,整体解析。第三种句子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有的画龙点睛,有的承上启下,有的阐明要旨。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含意,既要注意它在文中的位置,还要看清来龙去脉。
高考语文140+学霸私密笔记分享!
我整理了高考语文140+学霸的语文笔记,有很多阅读题和诗歌鉴赏的高分答题技巧,希望能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篇
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指津
指津一:整体把握,微观勾画
1.阅读原文后,可提出如下问题:本文说明或论证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新成果或最新观点?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作者对此新成果或新观点的态度和看法如何?
指津三:抓住概念,识别混淆
论述类文章阅读题目,在设置选项上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其干扰项的设置方法主要有:
1.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是外延过小,以偏概全;或是外延太大,判断过宽,以“面”代“点”。阅读时要特别留心材料和选项中的“凡”“一切”“全”“都“等修饰词语。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2.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
1.设问方式
2.鉴赏意象解题指津
(1)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2)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抒发的寓意)。
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在这首二十字的千古绝唱中,粗线条地描绘了落日、晚山、黄河、大海等意象,显示出登高远眺的特点,“落日”在西,“大海”在东,视野开阔。既有落日近山的奇异风光,又有千里黄河归大海的壮丽景象,甚至还有滔滔黄河水的声响,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一幅登楼远眺的无限广阔的艺术图画,而且能够有力地激发人们“更上一层楼”的思想愿望,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