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时解决问题(2)
五年级上册数学.1 小数乘法第9课时 解决问题(2) (2)

爽爽文库汇编之第9课时解决问题(2)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而得出的结果却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有的问题不止一种解法,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检查。
4.学生认真倾听、思考。
28吨,应缴水费多少元?1.82×25+2.58×(28-25)=53.24(元)答:应缴水费53.24元。
5.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李丽到外婆家的路程为8km,她乘出租车去外婆家需付多少车费?8+(8-3)×1.6=16(元)答:她乘出租车去外婆家需付16元车费。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8分钟)1.完成教材第18页第6题。
2.教师讲解例题。
(1)我市市内通话的收费是这样规定的:前3分钟内共收费0.2元,以后每超过1分钟(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费)加收0.1元。
小华的爸爸打了8分14秒市内电话,需要多少电话费?(2)叔叔家住北京,小明的爸爸给叔叔打长途电话,根据中国电信长途电话的资费标准:①国内长途电话每6秒0.07元(不足6秒按6秒收取)。
②国内长途电话每日零时至7时,按通话费0.6倍优惠收取。
1.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讲解。
(1)答案:0.2+(9-3)×0.1=0.8(元)答:需要0.8元电话费。
(2)答案:①10.25×60÷6≈103103×0.07=7.21(元)②10.25×60÷6≈103103×0.07×0.6≈4.33(元)③11×0.3=3.3(元)答:选择第③种方式最省钱。
③IP卡业务,每分钟0.3元(不足1分钟按1分钟收取)。
问:如果小明的爸爸与叔叔通话10.25分钟,选择哪种方式最省钱?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5分钟)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
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第1单元 分数乘法第9课时 解决问题(2)

分析与解答
青少年: 婴儿:
75次
4 比青少年多 5
?次
预设1:
75+75×
4 5
=75+60=135(次)
研讨问题:请你结合图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先求出婴儿比青少年多的,再 加上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就是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预设2:
75×(1+
4 5
)=75×
9 5
=135(次)
研讨问题:请你结合图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求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就是求青少年的(1+ 4 )是多少。 5
第1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9 解决问题(2)
一、情景导入,探究新知
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 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4 。婴儿每
5 分钟心跳多少次?
阅读与理解
问题: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约 75 次。
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多的部分是 青少年
的
4 5
。
4 5
,
要求的是 婴儿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问题:2.怎样理解“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4 ”? 5
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与青少年心跳次数相比较,把青少
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看作单位“1”;多的部分是青少年心
跳次数的 4 5
,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是(1+
4 5
)。
3.这道题怎样解答,请你根据题意先画出线段图。
5
Hale Waihona Puke 小结:虽然两种解法不同,但都是依据了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 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回顾与反思
4 75+75× 5 =75+60=135(次)
4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新插图) 第9课时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2) 教学课件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作业设计
一、李叔叔是集邮爱好者,他收集了280枚风景邮票,收集的 动物邮票比风景邮票少 2 。李叔叔收集的动物邮票有多少
7
枚?(用两种方法解答)
① 280 280 2
7 =280-80
=200(枚)
1.生产一批零件,第一天生产了300个,第二天比
4
第一天多生产了 15 ,第二天生产了多少个?
方法一: 300 + 300× 4 15
方法二:300× (1 + 4 ) 15
= 300 + 80 = 380(个)
答:第二天生产了380个.
= 300× 19 15
= 380(个)
2.光明小学六年级有学生360人,五年级比六年级
= 75× 9 5
求的是什么?
= 135(次)
回顾与反思
➢ 结果正确吗?自主检验,稍后交流汇报。 检验:
先算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多少次: 135-75=60(次)
再算多的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 60 75 4 5
答:婴儿每分钟心跳约135次。
【课本P14 做一做】
李叔叔的餐馆过去每天的厨余垃圾大约是100 kg,实行“光
7 8
7
21
6 20
这是为什么?
6
3
4
18
5
5
5 25
发现:连乘所得的积相等,都等于
5
5
5
3
6个乘数的积。
8
16 12
8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有什么特征? 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一类问题的? 你有什么想提醒同学们的?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9解决问题(二)》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9 解决问题(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9解决问题(二)》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加减法的实际应用,二是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都处于初级阶段。
他们对加减法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还需要引导。
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知识。
此外,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关键信息,运用合适的加减法进行解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以及数学游戏、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选择合适的加减法进行解决。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3.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4.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单元 分数乘法-第9课时 解决问题(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单元分数乘法-第9课时解决问题(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第9课时解决问题(2),主要让学生掌握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乘法的知识基础,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有一定的经验。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存在表达不清楚、逻辑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以及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案例分析、实际问题等。
2.学具: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相关的道具,如水果、卡片等。
3.教学场地: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水果店促销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实际问题:水果店进行促销活动,买3斤苹果赠送1斤,小明买了5斤苹果,他实际上付了多少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9课时《用乘除两步计算 解决问题(二)——归总问题》课件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归一问题 归总问题
整理复习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先把两、三位数看成与 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 与一位数相乘,估算出结果。
估算。
76×9≈ 720 80 246×4≈ 1000 250
412×2≈ 800 400 106×5≈ 500 100
用估算解决问题
估算的过程中什么时候需要估大, 什么时候需要估小,这些都要由题目 中已知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决定。
一篇文章500字,丁叔叔平均每分钟录入 75个字,6分钟能录入完吗?
75×6≈480 75<80 80×6=480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 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 要多少钱?
18元
?元
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 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 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 买几个?
观察我们研究的这两个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想对 大家说的?
1. 左边的问题是要先计算一个碗的价格,然后求 出8个碗的总价钱,是“归一”问题。
2. 右边的问题是要先计算6个碗的总价钱,然后求 出碗的个数,是“归总”问题。
15×2=30(片) 30÷6=5(天) 答:这些药够吃5天。
提升点 2 找隐含条件解决问题
6.在一节手工课上,玲玲用火柴棒摆了4个五边形。如 果用这些火柴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的边不能重合) 4×5÷4=5(个) 答:可以摆5个。
7.同学们准备把一些月饼包装好送给敬老院的老人们 ,如果每6块装一盒,正好可以装12盒。如果每盒 多装2块,可以装几盒?
再求24箱酿多少 千克蜂蜜?
第9课时 解决问题(2)

课题9பைடு நூலகம்
多位数乘一位数
解决问题(2)
一、教学新例
例9.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 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阅读与理解
我画线段图来表示。
分析与解答 根据6元一个的碗可以买6 个,可以算出总价钱。 知道了这笔钱有多少,再算……
6×6=36(元) 36÷9=4(个)
6×6÷9 =36÷9 =4(个)
回顾与反思
4个9元的碗和6个6元的碗, 总价钱一样。正确。 答:可以买4个。
你是怎样解答的?
二、巩固拓展
做一做
小华读一本书,每天读6页,4天可以读完。 (1)如果每天读8页,几天可以读完? 4×6÷8=3(天) 答:3天可以读完。
(2)如果他3天读完这本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4×6÷3=8(页) 答:平均每天读8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9课时 解决问题(2)

第1单元分数乘法第9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内容:教材第14~15页例9及做一做,练习三第4~7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尝试自己学会解决较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
初步构建分数乘法问题的知识结构。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相互沟通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检验习惯。
【目标解析:“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较复杂,是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类分数乘法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引申出来的,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大胆探究。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的基础上,学会解决较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构建分数乘法问题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阅读思考(一)课件出示信息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
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二)阅读信息,思考问题1.请学生认真阅读信息,思考: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预设:(1)婴儿每分钟心跳比青少年多多少次?(2)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3)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2.这些问题中,哪些你能解答出来?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就能解答。
解答完第一个问题时,说说怎样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设计意图:一方面复习解决分数乘法基本问题的方法,对解决分数乘法问题中表示数量关系的句子进行深入理解,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
】二、由浅入深,探索新知(一)改题在课件上补充前述问题(3):“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呈现例9。
(二)探索解决稍复杂分数乘法问题的方法1.认真阅读例9,理解题意。
阅读课本第14页例9及下面的“阅读与理解”和“分析与解答”的线段图,并思考:(1)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把“阅读与理解”栏目的内容填写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