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昊设计之彝族文化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古城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古城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古城公园规划设计说明目录一、概述二、景区资源背景三、规划设计原则与主题构思四、景区结构及景观分区、五、植物造景与园路组织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七、工程投资框算一、概述:上海古城公园根据其地理位置和拆迁范围具体划分为A、B两块,A块位于人民路、福佑路与安仁街之间,面积约为3.8公顷;B块位于人民路南侧,河南南路东西两侧,面积约为3.4公顷。

即为原老城厢遗址,其邻近为众多文化景区如:城隍庙、豫园等。

二、景区资源背景:(一)历史沿革战国时期,上海地区为吴越分疆处,吴越文化均对上海发生影响。

楚灭吴和越后,上海地区是楚公子春申君黄歇的封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上海属会稽郡。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正式设华亭县,县治即现在的松江,这是上海地区设县之始。

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分华亭东境立上海县,今老城厢就是县治所在地,并成为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中国沿海倭患严重,仅当年上半年倭寇就三次袭扰上海县城。

因此,在三个月内就将城墙筑起。

从此,将城墙内外的地区统称为“城厢”。

上海县城墙周围4.5公里,高8米,初建有6个城门,即东大门、小东门、老北门、老西门、大南门、小南门,城外是护城河并有水门三座,至辛亥革命后,由于旧城墙严重妨碍了城市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故决定将其拆除,填平城壕,修筑道路。

该工程从1912年7月至1914年全部完成,也就形成了现在的环状圆形路。

上海老城墙拆除后修建了人民路和中华路,人民路淮海东路交叉处是老城厢的小北门。

在拆城过程中,有一小段被保留下来,这就是如今我们所能见到的旧城墙以及建在箭台上的大境阁---大境关帝庙。

古城墙、大境阁在明清时被列为沪城八景之一:江皋景点。

如今随着上海的大规模的改造建设,老城厢的容貌已逐渐隐没,所以被保留的这一段老城也就成了后人窥视前史的一处珍贵处所,被政府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一座游览胜境。

(二)丰富的文化遗韵和历史建筑老城厢是文物古迹的“富矿”。

景区规划设计方案

景区规划设计方案

景区规划设计方案一、景区概述景区规划设计是指以一定的地域范围为基本单位,利用规划的方法,综合考虑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结合景区的自然、文化等资源特征,实现景区空间结构的调整,以及景区内部道路、景观、建筑等景观要素的综合整合,使景区的空间结构和内部景观更加美观、完善、时尚,增强景区的整体效果和景观价值。

本次景区规划设计方案是以某景区为例,结合景区的现状,提出景区空间结构调整方案及景观要素设计方案,以促进景区的发展。

二、景区空间结构调整方案1、景区空间结构调整景区空间结构是指景区内部的空间组织形式,其主要内容包括:景区的总体形象、空间结构的类型、景区的主要景观功能区域布局、重要景观要素及其关系等。

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首先进行景区的空间结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空间结构效果。

首先,根据景区内部各景观要素及其功能,将景区划分为三个主要功能区域:一是游览区,主要功能是游览景观,景观要素包括景点、景观植物、院落等;二是休憩区,主要功能是休息及活动,景观要素包括休息小憩的座椅、活动场地等;三是服务区,主要功能是提供服务,景观要素包括观光服务中心、卫生间等。

其次,在景区空间结构设计方面,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采用“景观多元化、空间结构合理”的原则,将景区内各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布局,形成“中央-边缘-中心”的空间结构。

具体而言,将景区中心定位为游览区,将休憩区、服务区等功能区域设置在游览区的边缘,以达到景观的多元化和景区空间的有效利用;同时,将景区的景点、休息小憩的座椅等景观要素分布在景区的各个角落,以创造出一种“融合的”空间结构,从而达到有效的景观空间效果。

2、景区道路设计景区道路设计是指景区内道路的设计,包括景区内部道路的类型、形状、路宽等,以及道路上的景观要素布局等。

首先,根据景区实际情况,将景区内部道路分为两类:一类是旅游专用道路,主要用于游客的步行游览,其路宽一般为 1.5-2米;另一类是景区服务专用道路,主要用于景区服务车辆的通行,其路宽一般为3-4米。

如何做彝族特色建筑环创方案设计

如何做彝族特色建筑环创方案设计

彝族特色建筑环创方案设计一、方案设计背景彝族是中国传统的居住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等地区。

彝族特色建筑是彝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其建筑形式、结构和装饰均具有独特的特点。

然而,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传统彝族建筑被破坏或改建,导致彝族建筑文化逐渐消失。

为了保护和传承彝族建筑文化,我们设计了一套彝族特色建筑环创方案。

通过对彝族传统建筑的研究和创新,我们希望能够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的现代元素,使之更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二、方案设计内容1. 彝族建筑特点的传承彝族建筑以“三格一簷”为基本结构特征,即一个主体房屋和两个侧翼构成一个整体,屋顶呈簷形。

在传承传统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将结合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为彝族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

2. 彝族建筑环境设计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将注重营造一个符合彝族人文特点的建筑环境。

我们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气候特点,设计出适合彝族人居住的空间,并结合景观设计,打造一个宜居宜游的建筑环境。

3. 彝族建筑艺术装饰彝族建筑的装饰艺术是其独特之处,我们将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并结合现代艺术元素,打造出具有彝族特色的建筑装饰。

通过雕刻、绘画、壁画等方式,展示彝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4. 彝族建筑功能设计彝族传统建筑通常是多功能的,既是居住空间,又是生产和娱乐场所。

在设计中,我们将继承这一传统,并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赋予建筑更多的功能,使之更适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

5. 彝族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将注重彝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节能材料,实现建筑的环保和节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方案设计实施步骤1. 调研研究:对彝族传统建筑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 设计方案:根据调研结果,设计出一套彝族特色建筑环创方案,包括建筑结构、环境设计、艺术装饰、功能设计等内容。

3. 实施计划:制定实施计划,明确项目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彝族旅游策划方案

彝族旅游策划方案

彝族旅游策划方案1. 策划背景和目的在中国的西南地区,生活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彝族。

彝族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俗习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索这个神秘的族群。

本文档旨在为彝族旅游的策划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方案,以进一步推动彝族旅游的发展,保护和传承彝族文化。

2. 目标群体彝族旅游的目标群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群: - 喜爱探险和冒险的旅游爱好者 - 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的游客 - 追求独特体验和文化交流的游客3. 主要景点推荐3.1. 彝族村落彝族村落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彝族传统文化的绝佳机会。

推荐以下几个彝族村落:3.1.1. 彝族鲁能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彝族鲁能村仍保持着传统的彝族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游客可以在村中欣赏到彝族传统歌舞表演,品尝地道的彝族美食3.1.2. 彝族阿尔泰村•位于四川省西昌市•村子坐落在高山深处,周围环境幽静美丽•游客可以参观彝族传统手工艺作坊,学习彝族特色手工艺3.2. 彝族节日彝族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不仅是彝族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

推荐以下几个彝族节日:3.2.1. 彝族火把节•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日举行•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彝族人民欢度新年的狂欢氛围,观赏壮观的火把舞和篝火晚会3.2.2. 彝族三月街节•每年农历三月初八至十五举行•游客可以参与彝族的传统游戏和体育竞技,体验独特的彝族体育文化4. 旅游线路规划4.1. 彝族文化之旅•行程:大理市 -> 丽江市 -> 西昌市 -> 昆明市•主要景点:彝族鲁能村、丽江古城、彝族阿尔泰村、西昌市区、昆明翠湖4.2. 彝族民俗之旅•行程:昆明市 -> 昭通市 -> 玉溪市 -> 大理市•主要景点:彝族火把节(昆明市)、彝族三月街节(昭通市)、彝族瑶里村(玉溪市)、彝族鲁能村(大理市)5. 活动策划为了提升旅游体验,可以组织以下活动与游客互动和丰富游客的体验:5.1. 彝族传统服饰体验•为游客提供彝族传统服饰,让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彝族的传统文化•聘请彝族专业人员为游客讲解彝族服饰的历史和文化意义5.2. 彝族手工艺制作•为游客提供彝族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机会,如彝族织布、彝族编织等•教授游客制作彝族手工艺品的技巧和方法6. 推广和宣传•在各大旅游网站和社交平台上发布相关旅游信息和活动信息•制作宣传册和海报,放置在旅游景点和旅行社进行宣传•与旅行社合作,推出优惠套餐和特色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彝族旅游7. 总结本文档提出了一个全面的彝族旅游策划方案,包括主要景点推荐、旅游线路规划、活动策划以及推广和宣传等方面。

楚雄彝海公园绿化种植设计汇总

楚雄彝海公园绿化种植设计汇总

楚雄彝海公园绿化种植设计一、基本概况楚雄市地处滇中,位于东经100°35′~101°45′、北纬24°30′~25°14′之间。

东邻禄丰县,南连双柏县,西与南华、景东县接壤,北同牟定县毗邻。

楚雄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倾斜葫芦形。

西部山岭绵亘,沟壑纵横;东部地势呈波状起伏,多丘陵盆地。

最高海拔2 916m,最低海拔691m,中心海拔为1 773m。

土壤类型以紫色土、水稻土、红壤和黄棕壤为主,紫色土主要分布于海拔1900~2 300m的东部坝区,占土地面积的32.4%;水稻土占耕地面积的62%;红壤占26.1%;黄棕壤占8%,分布于海拔2 300m以上的冷凉地带,土层较厚。

楚雄市属亚热带冬干夏湿季风气候区域,日温差较大,年温差较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霜期较短;冬春降水偏少。

年均日照2 351h,日照百分率为54%,年有效总积温为4 954.5℃,年平均气温15.6℃,年极端最高气温33.4℃,最低气温为-4.8℃;年无霜期242d,霜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3月;年均降雨量832mm,雨季一般开始于5月下旬,80%~90%的降雨量集中在5~10月;主导风为南风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小,仅1.6m/s;属半湿润地区,平均相对湿度为72%。

二、植物资源根据楚雄现有植被的种类组成、地理特征,可将楚雄市植被划分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阔混交林、暖温性针叶林、山地次生常绿阔叶林、灌丛、草丛五大类型,主要为常绿阔叶林。

3.1常绿阔叶林为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包括元江栲(Castaopsis orthac-antha)、滇石栎(Lithocarpus dealbatus)、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滇青岗(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群落。

3.2暖性针阔混交林主要为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 des)、厚皮香(Ternst roemiagymnnanthera(Weight et Arn.)Sprague)群落。

民族街区设计分析报告范文

民族街区设计分析报告范文

民族街区设计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民族街区作为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之一,是城市中保留和展示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空间。

本报告旨在对某一民族街区的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提升该街区的文化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背景介绍某一民族街区位于城市中心,占地面积约XX平方公里。

该街区以某一民族文化为主题,建筑风格、道路布局等都体现了该民族的独特特色。

然而,目前该街区在文化活力、商业发展等方面仍有待提升,需要通过设计改善。

三、设计分析1. 空间布局该街区的空间布局较为紧凑,建筑物之间通常密集排列,道路狭窄,导致行人流动不畅。

此外,街区内公共空间相对较少,限制了人们的休闲活动。

2. 设施配套目前该街区的设施配套较为简单,公厕数量不足以满足游客的需要,停车设施也相对不足。

此外,还缺乏文化交流和展示设施,限制了街区的文化传播和吸引力。

3. 商业经营街区内的商业业态单一,缺乏创新和差异化。

大部分商铺主要以纪念品、传统手工艺品为主,缺乏多样性和现代化的产品,无法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 文化活动街区内的文化活动较为有限,在一些重要节日或传统节庆时才会有一些简单的庆祝活动。

缺乏长期、常态的文化活动,限制了游客对于该街区的参观和体验。

四、改进建议1. 优化空间布局通过扩宽道路、增加广场和绿地等公共空间,提升通行舒适度和游客休闲体验。

同时,将一些历史建筑恢复原貌,并进行改造,开放为文化展示和体验场所。

2. 完善设施配套增加公厕、停车位和自行车停放点,为游客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

同样,还应增加文化交流中心和展览馆等设施,举办多样性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游客。

3. 丰富商业业态引入更多与民族文化相关的创意产品和工艺品,丰富商业品牌的内涵和多样性。

同时,还可以引进当地特色小吃、民族舞蹈表演等,提升游客的消费体验和文化感受。

4. 开展常态化的文化活动街区管理部门可以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节庆、艺术展览等活动,丰富街区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游客到访。

新农村田园综合体古镇旅游规划案例汇报PPT教学模板

新农村田园综合体古镇旅游规划案例汇报PPT教学模板
项目概况:
彝人古镇是以仿古建筑为平台、彝文化为“灵魂”的大型文化旅游地产项目,其显著的特点是把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建筑文化相结合,形成集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为一体的文化精品项目,成为特色鲜明、层次多样、内容丰富、功能齐备的综合型、高品质的文化旅游新区。
2
项目规模:
占地3161亩,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总投资32亿元。
拿地
地价
基础建设
住宅启动
住宅方案
目前进度
商业建设
商业销售、招商工作持续跟进,住宅在2012年底或者2013年初面市。
前期洽谈
长寿区政府主动到云南彝人古镇进行招商引资的洽谈。
古镇商业一期动工修建。
商业销售
商业招商
商业招商
2012年2月,二期商业开始销售。
商业开街
2012年1月,商业试营业,4月28日,一期部分商业正式开街。
住宅:多层住宅区,80—150㎡,小高层、高层住宅40—140㎡,从公寓,2房至4房共四十多种户型。前4期为多层房,5—7期为定向团购房,第8期为小高层17—18层和25—33层高层住宅。 别墅:主要集中于别墅区,西边靠近龙川江部分。有多种形式: 商墅:云南民居半颗印、一半颗印、三坊一照碧、四合五天井以及北京三合院、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两进院等,面积230—900。 普通别墅:联排别墅、双拼别墅、独栋别墅,面积230—300。共三十多种户型。 商业:外观要素采用了滇、川、黔、桂等省区彝族土司头人的建筑文化。贯穿整个项目1—4期,5—8期以底商为主。 自持部分:特色主题场景:水源广场、梅葛广场、望江楼、威楚楼、土司府、高氏相府等。 出售产品:商铺50—200㎡;商住楼250—400㎡;客栈800—1000㎡;大型独栋商业1000—2600㎡。 小面积商铺以批发和零售业态为主,250㎡以上大面积商业以酒吧、大型餐饮、客栈和酒店业态为主。

民俗文化公园设计方案

民俗文化公园设计方案

四季花卉图二
睡莲
百 子 莲
八仙花
雪松
杨树
腊梅
秋季植物配置
节点效果图三
红松
枫叶 大丽菊
银杏 荷兰菊
枫叶 荷兰菊
枫叶 银杏 梧桐树
地面铺设
圆 形 石 踏 螺 旋 草 坪
铺地布置图
曲线铺路
甲骨造型








鱼 鳞 造 型
棋 子 路
行浓缩和提炼充分围绕主题布局,结合四季的变化创造出无限飘渺的意境,让更多的 人了解我国古老灿烂的民俗文化,
二、设计取材
总平面图
交通分析图
景观视线图
功能分析图
景观夜视图
节点效果图一
节点效果图二
节点效果图三
春季植物配置
四季花卉图一
报春花 花桃
桃花
杏花
炮仗花
翠竹
银翘
垂柳
夏季植物配置 冬季植物配置
民俗文化公园设计方案
看山看水独坐 听风听雨高眠 花开花落年年 客去客来日日

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 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目录
设计说明
一、设计构想
1 景观的主题文化:民俗文化主题 2 设计主题:梦回远古神话 3 设计风格:四季迥异的自然园林风格 4 设计目标:借助梦回远古神话这一主题,对古代各种神话、传说文化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雄·彝族文化公园规划设计说明明昊(香港)设计有限公司一、现状分析项目位于云南省楚雄东片区程家坝;320国道两侧;龙川江南侧。

项目总用地面积63.06亩,分南北两个地块,南片区为37.94亩,北片区25.12亩,南片区中间有一占地7.5亩加油站,初步定位北地块为彝族文化公园,南地块为小区商业住宅楼。

加油站初步规划为小区社区公园,跟彝族文化公园一起形成一个连片的公园社区带。

楚雄地处滇中高原中部,东连省会昆明,西邻大理和丽江,南毗玉溪和思茅,北接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州,320国道、108国道、安楚-楚大高速公路,以及成昆铁路、广大铁路穿境而过,是省会昆明通往滇西七个地州市的必经要道和北上四川省的重要通道,素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之称。

不仅是滇中经济区与滇西经济区的连接点,也是中国通往缅甸和澜沧江流域南下东南亚的门户。

东得昆明中心城市辐射之利,北有攀枝花市带动之便,西为滇西交通枢纽。

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客观上决定了楚雄州必然要融入滇中城市群建设的大潮。

项目地块位置重要,是安楚-楚大高速公路入城的第一站,是城区的主入口通道,是楚雄州城市的门面地段。

320国道从地块中间穿插而过,把地块分为南北两块,北地块面临龙川江,南地块背山面水,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4、《楚雄市总体规划》5、《楚雄欣业.河湾公园小区规划设计方案》6、建设单位有关建设意见三、目标定位:根据项目的地理位置,项目建设完成后可以达到以下三高目标:提高楚雄对外形象;提高楼盘品质;提高市民活动停留的空间和时间,以达到提升楼盘商业价值的目的。

四、设计理念根据项目的目标定位和地理位置,从彝族文化出发,我们以“三古彝州,和谐家园”为设计理念。

提炼彝族文化精髓,以彝族符号、图形及“红、黑、黄、白、褐”为主色调打造项目。

使游人达到“感悟彝族、认识彝族、了解彝族、体验彝族、留驻彝族”的效果。

用抽象现代的设计手法,达到提高楚雄对外形象;提高楼盘品质;提高市民活动停留的空间和时间,以达到提升楼盘商业价值的三高目的。

五、设计原则1、文化性原则以文化为脉络,将“三古彝州”的文化以景点的形式表现出来,提升景观品味和情趣。

设计中我们运用彝族文化符号来组织景观的表达。

充分展示楚雄彝族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古人类,古生物,古文化”为依托来构造整个园区,本次主要以“古文化”为核心来打造,预留“古人类,古生物”以后根据城市发展扩造。

2、山水景观原则青山相伴,碧水相连,林荫苍翠,树木葱荣。

通过舒展奔放的水景和高低错落的景观植物巧妙运用,表达和谐家园的美好愿望。

3、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表达人性的关爱,通过人性场所的合理布置使公园的交通更安全、更有序、更能满足人体行为学的要求。

六、景观设计布局根据项目地域特色和设计理念,我们将设计按照“四带三轴”来规划设计。

四带分别为:龙川江景观带、公园景观带、320国道景观带和小区景观带。

三轴是在四带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公园设计的三条景观轴,分别为:穿越公园中心的和谐景观轴、公园西面的三弦景观轴和公园东面的火焰景观轴,三弦景观轴和火焰景观轴相交于和谐景观轴上,形成一个发散型的设计格局。

(1)、龙川江景观带在龙川江下游适当位置设置一橡胶坝提升河道水位,橡胶坝是由高强度、耐水性较好的锦纶帆布做拉力骨架与耐老化的合成橡胶构成,用水或者气压力充胀形成挡水坝。

橡胶坝具有造价低、使用寿命长、运行维修方便、抗震能力强等优点。

在龙川江洪水季节,泄空坝袋内的水或气,恢复河床,让洪水顺利通过。

旱季充水或者充气,把龙川江水位提升到一定水平,以达到如下的目的:提升了城市形象,城市入口经过河水的改造,给人对楚雄形象产生第一眼好印象。

改善楼盘风水,楼盘背山面水,风水极佳。

提升公园的景观效果,达到公园与河道自然结合,景水交融,美不胜收。

(2)、320国道景观带320国道是进入楚雄的入口,是楚雄的主要交通干线,是楚雄的门面。

根据320国道车速较快的特点,国道景观应给驾驶者气派和震撼的效果。

该景观的打造不仅关乎楚雄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对整个城市文化品位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合彝族文化特点及320国道的现实条件,在下高速进入320国道处建造一入城牌坊,牌坊以“红、黑、黄”三基调颜色进行打造,牌坊上写着“三古彝州,和谐家园“八个大字。

一方面可以提高楚雄的整体形象,增加牌坊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醒司机朋友“已入城,请小心驾驶”。

在320国道处两旁用彝文打造出“三古彝州,和谐家园”两组雕塑,每个文字为一个单独的雕塑,每个雕塑高度为5-6米。

以表达楚雄彝族人民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及在新时代彝族人民以更加和谐、包容的心态建设自己的家园。

用灯光工程打造雕塑的夜景效果,提高320国道段作为楚雄的地标式门面景观。

(3)、公园景观带公园设计以提炼彝族文化符号为景观要素,用彝族色彩红、黑、黄、白、褐和彝族符号来打造公园铺地和小品立面等。

沿河景观采用台地园林和跌落园林的设计手法,打破原有河岸的单调,使公园与河岸融合在一起。

通过对栈桥和休息亭、廊的处理,使公园与滨河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互相渗透,产生更多的亲水空间,使游人体验更多的愉悦。

公园总体规划以三轴和若干景观点进行。

和谐景观轴:和谐景观轴位于项目的中轴线上,由南到北分别为住宅小区前的彝人商业广场,320国道、和谐共生与和谐广场,在和谐景观轴的尽端大型的瀑布和牛角栈道,把我们的整个景观设计推上高潮。

商业广场为小区一层商业前广场,商业广场与公园整体设计,以增加人们停留的空间,提高商业广场的商业价值。

在商业广场前我们设置表演舞台,以增加广场的人气。

在320国道上设置人行道、地下通道或者人行天桥,以连通公园和商业广场的人流。

和谐共生是通过牛头与虎脸的相互融会来进行景观构成,以“牛”中有“虎”,“虎”中有牛来达到“牛虎和谐”。

同时通过水和火焰的符号为设计元素,达到水火交融的效果。

当牛虎都能和谐,水火都能交融的时候,这是和谐的最高境界。

和谐广场位于和谐共生的核心位置,这里形成一个较大的广场,满足市民的日常活动需求,和谐广场铺装用彝族民族符号来打造的,广场四周布置回纹和火焰图案,在我国,回纹是福运的象征,彝族图案中也大量运用了回纹,所以我们从回纹文化出发,打造和谐家园中的和谐文化。

在和谐广场的北端,我们通过一个大型的瀑布,把和谐景观轴的设计推上高潮,通过河水跟广场的落差,我们把河水抽上广场,然后在跌落进河道中,形成瀑布,为市民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和谐广场继续北移,为木栈道形成的两个“牛角”,牛角可以满足人们休闲和观景需求。

三弦景观轴:从彝族乐器三弦文化出发,以三弦的神型为景观构筑骨架,用音乐衍生出与音乐最为密切的爱情文化,打造彝人爱情文化风俗。

在三弦景观轴上分别用与爱情有关的彝族文化打造爱情景观元素。

三弦景观轴起源于彝人公园(原加油站处),穿过320国道,然后向西北延伸,经过爱情广场,然后到达鸡冠帽广场,在三弦景观轴的两边,是爱情林和大小三弦广场。

彝人公园:彝人公园和河道彝族文化公园一起形成一个大的彝族文化公园,把原加油站搬迁,把彝人公园打造成为一个社区商业公园,以提高楼盘的品质和商业价值,公园局部下沉,从下沉部分过地下通道与对面公园连接。

公园设置较大面积广场和湿地公园,湿地公园的水系来源于小区“中水”的回收,经过湿地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然后用于绿化浇灌。

爱情广场和鸡冠帽广场都是为了表现彝族文化的爱情婚嫁文化。

彝族的爱情和婚嫁文化是彝人文化的精华,我们用彝族姑娘头戴的鸡冠帽来组织景观构成,通过景观表达鸡冠帽的历史文化,从而映射出彝人的爱情文化。

设计上我们通过开放和私密空间的相互融合,兼顾平常游人及相约而来的情侣,给情侣以相对私密的空间。

大小三弦广场是爱情文化与彝族音乐文化的交融,我们通过彝族历史文化长廊和爱情林的布置,让彝族的风俗人物、歌舞风情、彝族服饰、文艺等文化逐一表现出来。

火焰景观轴:以彝族火把中的火焰为设计形式,整个轴线看起来像高举的火把,在火把的中心位置设计彝文广场,火把顶端为火焰状的单牛角栈道。

轴线东边我们提炼彝族土司房的原始精华设计一条彝族文化走廊,走廊的尽端为本次设计的核心雕塑彝祖。

轴线的西边是用马缨花打造的阳光草地和观景木栈道。

火把起端为火焰大道,火焰大道用马缨花为行道树,在行道树下面用红色的彩叶植物造出火焰的形态,在马缨花盛开的时节,整个大道一眼望去好似一片熊熊燃烧的篝火,让游人感觉到了古彝族“祭火”现场。

经过火焰大道,我们来到融合彝族文字和彝族发明十月太阳历作为背景打造的彝文广场,广场中10个表现彝文的看台根据十月太阳历的10个神柱点布置展开,外圆的8个看台就着台阶沿阶而下,形成向心斜形,高于地面四五十公分,可用大理石雕刻或砂岩浮雕形式表现。

彝文广场设计灵感来源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对中国文字的表现,彝族文字和十月太阳历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智慧结晶,设计中要充分表达文化的意境。

广场的四周分别布置四座由彝族土司房、土撑房和垛木房衍生出来的景观亭子。

集彝人建筑之大成为一体,做一个真正的彝人古镇。

单牛角栈道为和谐景观轴上的双牛角栈道的又一诠释。

站在栈道上,人们可以仰视彝祖,全面瞻仰祖先的灵魂。

从彝文广场往东,我们经过一个长长的彝族文化走廊,走廊的建筑风格按照古彝族土司的建筑风貌打造,在走廊中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彝族文化精神,在打造走廊的同时周围布置如竹子、马缨花植物景观,让游人在欣赏到竹子刚柔之美、马缨花娇艳之美的同时,又一次沐浴在彝族古文化的氛围之中。

竹子的打造也为游人休息时提供了一个暂时的私密空间。

走廊的尽端是彝族文化公园的核心项目,彝祖大型雕塑,结合彝族祖先阿普笃摩和彝族人对火、牛头、虎、铜鼓的崇拜以及彝族特有图腾符号和对红、黑、黄、褐和白等颜色的偏爱,设计出一个全新的雕像,雕像共分三层,放在一个双层铜鼓状的建筑底座上,雕塑一层用牛头和虎脸融合设计,大道牛虎融合的效果,雕像第二层为火焰,熊熊燃烧的火热包裹着顶层的阿普笃摩头像,使得阿普笃摩头像光辉灿烂。

雕像共三个面,从任何一个方向都只能能看到两个面(参照海南三亚南山海上观音),另外雕塑取彝族吉列数字9为基数,共27米,色彩采用红、黑、黄为主调展开。

雕像内部可以设计为功能房,可以设置儿童活动区和老年活动空间等。

(4)、小区景观带小区景观带主要是考虑与河道公园融合以及提升楼盘品质。

商业广场铺装采用彝族民族符号,在聚集商业气氛的同时,给购物者身处愉快的彝族文化的氛围之中。

广场的四周种植花期长、红色花系的植物,预示着商业越来越火。

小区景观设计充分依托背山面水进行,打造空中花园的休闲措施,让人在空中花园中享受远方的公园和水,背后的青山。

七、绿化规划1、绿化原则绿化设计是公园环境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