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0325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计划书

经济风险:如市场波动、资金链断裂等
03
04
应对策略: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管理、提高风险意识等
汇报人:
感谢您的观看
05
培训人员:负责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06
监督人员:负责监督运营管理,确保可持续发展。
市场营销与推广
目标市场定位:明确目标客户群体,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营销渠道:选择合适的营销渠道,如线上、线下、社交媒体等
营销活动:策划和组织各种营销活动,如促销活动、体验活动等
品牌建设:建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设计:符合森林公园的整体风格,融入自然元素
设施:配备完善的设施,如休息区、卫生间、母婴室等
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游客满意度
住宿餐饮设施规划
住宿设施:包括酒店、民宿、露营地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餐饮设施:包括餐厅、小吃街、自助餐等,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
服务设施:包括超市、便利店、洗衣房等,提供便利的服务
生态平衡: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防止生态失衡
恢复方法:采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进行植被恢复
保护措施: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防止人为破坏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水资源保护:保护水源地,防止污染
添加标题
水资源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
添加标题
水资源管理: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监管
添加标题
水资源监测:定期监测水资源质量,确保水质安全
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施、监控设施、急救设施等,保障游客的安全
公共卫生设施配置
厕所:数量、位置、卫生条件
洗手台:数量、位置、卫生条件
垃圾桶:数量、位置、卫生条件
吸烟区:数量、位置、卫生条件
森林公园设计说明

森林公园设计说明第一篇:森林公园设计说明森林公园设计说明这一项目是以苗圃改造为主地公园规划,设计目标锁定为保护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地生态系统,提供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和谐地游览、休憩、教育、实践等活动地森林公园景观面貌上采用保护性设计,即最大限度地参与自然,营造具有野趣地景观这种景观空间为生物多样性地发展提供了良好地生存环境,从而带来了生趣当人地活动介入到公园中,就产生了情趣野趣,生趣,情趣可以和谐共存时,人和自然之间也就达成了某种默契,形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生生不息地生命地圈这种设计理念体现在形态上就是出于对原有基地地尊重而形成地在原有肌理和脉络上进行新一轮地设计叠加基地地现有特征,作为历史记忆地片段,保留了人类对这块地地开发痕迹方格网状地道路及块状用地布局是苗圃地一大特征,石油加工厂反映了人们对这块地地破坏,原有防洪堤地保留反映了这块地地形成过程.这些反映基地变迁过程地特征,在这次规划中都予以适当地保留和利用新一轮地设计基本保留原有方格网(水网,路网),改良形成新颖地游览车道,并在水陆交汇处形成标识广场,同时采用大胆地圆弧和斜线将原有肌理加以打破,形成现代感极强并个性鲜明地新设计骨架,其中最有代表型地就是直通江边地,在草地和林间穿越地800米钢木栈道(尽端有面江地通透观景塔)和栈道分支伸出地观景平台所行成地空中步行网络,以及限定核心区域(生态艺术展示区)地环形林荫大道生命圈新与旧景观元素地穿插叠加,形成传统与现代意识在同一场所中地有趣对话,从而实现以改造为主,推陈出新地造园理想本方案地定位是从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地高度着手,建设上海水上门户景观和集休闲观赏、科普教育、文化健身、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地综合性郊野公园运用国际最新地环保、生态理念,对原基地地植被情况进行了详尽地调查,注重对原有良好植被资源和滨江景观资源地保留、开发和利用贯彻“自然、生态、野趣、保护、创新、发展”地主题,整体规划设计理念可概括为:景观和历史文化融为一体,体现地方精神和场地记忆,用园林地手法延续历史发展脉络,为上海创造一座独特地,有生态、景观和文化历史内涵地郊野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分成滨江景观区、森林湿地区、原生林地、观赏植物专类园、湿地鸟园、艺术果园、儿童园、农业景观区、木屋渡假区、公共服务区、草坪游憩区、运动休闲区、苗圃区等道路交通规划以人为本、人车分流、以流畅地曲线,动线与水系交融穿插,形成网络状地风景路网竖向规划强调自然地风貌群落及自然湿地景观,恢复和再建林地、沼泽、湿地、疏林、平原等丰富多彩地景观类型植被规划保护已稳定地植物生态群落,增设专类园、森林湿地等创新景点,突出森林生态、塑造林间花海、自然野趣、山花烂漫地整体景观水系规划以“自然”、“野趣”为主,利用一、二期水系地不同高差,创造了瀑布、跌水、河道、湿地、溪流、水潭等多种水地形态注重环保节能、绿色能源地制造和利用、水资源地可持续利用、湿地生态系统地净化等生态设计上海东郊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一、二期整体考虑,切实贯彻“自然、生态、野趣,保护、创新、发展”地设计宗旨,力求创造一个人工干预下地自然原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好基地现有地苗木、水系等资源;大胆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设计创新,体现特色;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顾并举,谋求发展:搭好山水骨架,创造可持续发展地生态环境;健全造血机制,以园养园;改善区域环境,辐射公园周边地区,达到社会效益地最大化公园设计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努力创造一个符合生态、环保、节能性原则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地,多元地、具有江南水乡水网地带森林特点及独创性地,富有地域文化内涵和自然、现代审美情趣地滨江城市森林公园,让市民在城市中享受森林自然之美,在森林自然中感受城市文化公园一期(三岔港苗圃)先期实施,充分利用苗圃现有条件,因地制宜,以绿化造景为主,以保护、创新、发展为目标,营造“自然、生态、野趣”地森林环境,建成东郊森林公园景观核心区二期建设分步实施,先行叠山理水、贯通道路,大力营造经济生态林,创造良好地生态自然环境,后续招商引资,开发实体项目:“江鲜”特色餐饮、会议休闲度假中心、运动康体保健中心等,以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地完美结合第二篇:风云岭森林公园设计说明从化风云岭森林公园设计说明一、基本概况从化风云岭森林公园位于从化市风云岭东北方,东临城镇干道,东北有度假区,西为风云岭。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我市决定开发建设一座森林公园。
本规划设计方案基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原则,旨在打造一个绿色、舒适、多功能的森林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锻炼和自然教育的场所。
二、总体布局森林公园占地面积为100公顷,整体布局分为五个区域:主入口区、游憩区、活动区、教育区和生态保护区。
主入口区规划有宽敞的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洗手间、餐饮区和购物区。
游憩区规划景观步道、人工湖、草坪、花坛和休闲座椅,供游客散步、钓鱼、野餐和休息。
活动区设有儿童游乐场、健身器材和篮球场,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需求。
教育区规划了自然教育中心和植物园,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和举办植物展览。
生态保护区主要用于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设置禁止入内的标识。
三、景观设计1. 选择本地适应性的植物,打造丰富多样的植被景观,包括树木、花坛、草坪等,提供丰富的氧气和净化空气的功能。
2. 设置湖泊和小溪,增加水景元素,并规划荷花池和游船码头,提供游玩和欣赏水景的机会。
3. 设计多条步行道和自行车道,与景观融合,方便市民进行健身锻炼和观赏自然风景。
4. 利用地势高低差,打造瀑布和人工山丘,提供更多的观景点和娱乐项目。
5. 设计休闲座椅和遮阳棚,供市民休息和避免日晒,提高公园的舒适度。
四、设施配套1. 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提供游客咨询、购票、存物等服务。
2. 设立洗手间和垃圾回收桶,方便游客进行生活活动和环境保护。
3. 规划停车场,并设置充电桩和自行车停放区,鼓励市民使用环保出行工具。
4. 在公园中设置餐饮区,提供各种口味的饮食供应,满足市民的口腹之欲。
5. 设立儿童游乐场和健身器材,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需求。
五、管理运营1. 成立专业的团队负责公园的管理与运营,包括绿化养护、设施维修、安全监管等。
2. 制定公园管理制度和规范,保障游客的安全和秩序。
3. 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加强对公园生态系统的监测和保护。
广西阳朔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

广西阳朔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目录一、阳朔国家森林公园基本现状分析 (1)(一)自然概况 (1)(二)人文概况 (2)(三)开发经营现状分析 (2)(四)现状的SWOT诊断分析 (2)二、风景资源与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 (4)(一)风景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 (4)(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5)(三)风景资源质量等级总体评定结果 (5)(四)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 (5)三、旅游市场调查分析与预测 (9)(一)旅游市场调查分析 (9)(二)市场预测 (11)四、规划总则 (13)(一)规划范围与面积 (13)(二)规划指导思想 (13)(三)规划性质与发展原则 (13)(四)规划依据 (14)(五)规划目标 (14)(六)规划期限与建设分期 (15)五、总体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 (15)(一)功能总体布局策划 (15)(二)旅游产品策划 (15)六、景观系统与绿地系统规划 (20)(一)景观系统规划 (20)(二)绿地植物景观规划 (21)七、景观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22)(一)景区分级保护规划 (22)(二)环境保护目标 (23)(三)环境保护规划 (23)(四)生物保护规划 (24)(五)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25)八、土地利用与旅游容量规划 (25)(一)土地利用现状评估 (25)(二)土地利用类型与性质规划 (25)(三)土地利用平衡协调规划 (26)(四)旅游环境容量与游客容量规划 (26)九、基础服务设施与附属设施规划 (27)(一)交通游道设施规划 (27)(二)综合工程管线规划 (27)(三)服务设施规划 (30)(四)餐饮设施规划 (30)(五)文化娱乐设施规划 (31)(六)旅游解说系统规划 (31)(七)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32)(八)旅游商品与购物设施规划 (32)(九)附属设施规划 (32)十、旅游市场营销与旅游形象规划 (33)(一)旅游市场细分与定位 (33)(二)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34)(三)近期宣传促销方案策划 (35)(四)旅游形象策划 (36)十一、环境卫生与防灾安全系统规划 (37)(一)旅游环境卫生规划 (37)(二)防灾安全规划...................................... 37 十二、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 (38)(一)旅游项目投资估算 (38)(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效益分析 (39)十三、近期(2007~2010年)重点建设规划 (41)(一)近期重点投资项目建设思路 (41)(二)建设目标和任务 (41)(三)近期重点投资项目筛选与行动计划 (41)十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与建议 (44)(一)加强旅游管理法规政策建设 (44)(二)加强专业人才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44)(三)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高知名度 (44)(四)促进全社会关注规划,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44)(五)管理组织机制 (44)(六)建立旅游地社会、环境跟踪监测系统 (45)阳朔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一、阳朔国家森林公园基本现状分析(一)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阳朔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的东北部,距离阳朔县城34km。
森林公园规划说明书(DOC)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第三节公园现状概况……………………………………第二章森林公园开发建设条件评价………………………………第三章规划设计依据和原则………………………………………第一节规划设计依据………………………………………第二节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第四章总体布局………………………………………………………第一节森林公园范围………………………………………第二节总体布局……………………………………………第五章建设分期与分期建设目标……………………………………第六章景点与道路设计………………………………………………第一节景点建设规划………………………………………第二节道路设计……………………………………………第七章植物景观设计…………………………………………………第一节设计原则……………………………………………第二节植物景观设计………………………………………第八章资源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旅游安全保护…………………………………………第三节环境卫生设施保护措施…………………………………第九章基础设施规划……………………………………………………第一节给水规划…………………………………………………第二节排水规划…………………………………………………第三节电力弱电规划……………………………………………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森林公园位于通道县城区,东经109°46′25″,北纬26°9′57″,是***旅游风景区的中心。
东北部有万佛山—侗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陇底县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周边20公里范围内有诸多享有盛名的景点。
森林公园设计说明

森林公园设计说明本文旨在说明森林公园的设计要点和特征。
森林公园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主题,以森林为主要景观要素的公园。
它能够为人们提供自然休闲和生态教育的场所,也能够促进城市的生态建设和环保意识的普及。
设计要点1. 强调自然性森林公园的设计重点是强调自然性,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是其最基本的要求。
设计师应该尽可能利用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等自然元素,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同时,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合理布局森林公园的布局应该合理,根据现有环境和功能需求,科学规划园区内各项设施和景点的位置和分布,保障游客的舒适度、便利度和安全度。
3. 增加互动性森林公园应该增加互动性,让游客对自然环境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
可以设置生态教育中心、森林探险活动、儿童游乐设施等多种形式的互动设施和项目,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设计特征1. 绿色环保森林公园的设计要以绿色、环保为主要特征,有利于降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
公园内可以布置各种绿化植物,以便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2. 生态文化森林公园的设计还需要体现生态文化的特征,促进生态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结合。
设计师可以从植被、地形、动物等角度出发,体现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特征。
3. 整合资源森林公园的设计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包括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
应该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特色,打造具有较高品位的旅游目的地。
综合以上要点和特征,森林公园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采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也可以发挥传统手工艺的优势,打造更加具有文化底蕴的景区。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设计师都要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作为首要任务,让自然环境和人类和谐共生。
某某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第二节社会经济条件第三节历史沿革第四节森林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第二章生态环境及森林风景资源第一节生态环境本底调查与评价第二节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第三章环境容量估算及客源市场分析与定位第一节环境容量估算第二节客源市场分析与定位第四章森林公园发展条件分析第一节森林公园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第二节森林公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五章总则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第二节规划原则第三节规划依据第四节规划分期第六章总体布局与发展战略第一节森林公园性质与范围第二节森林公园主题定位第三节森林公园功能分区第四节分区建设项目及景点规划第五节森林公园发展战略与营销策划第七章植被与森林景观规划第一节规划原则第二节植被规划第三节森林景观规划第四节风景林经营管理规划第八章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第一节规划原则第二节重点森林风景资源保护第三节森林植物和野生动物保护第四节环境保护第九章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第一节规划原则第二节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第三节生态文化设施规划第四节解说系统规划第十章森林生态旅游及服务设施规划第一节森林公园游憩产品定位第二节游憩项目策划第三节游憩设施规划第四节游览组织规划第十一章基础设施规划第一节道路交通规划第二节给、排水工程规划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第四节供热工程规划第五节通信、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工程规划第六节旅游安全保障系统与设施规划第十二章防灾及应急管理规划第一节灾害历史第二节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规划第三节其它灾害防治第四节监测、应急预案第十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原则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第十四章社区发展规划第一节居民点分布现状分析第二节社区发展规划原则第三节社区发展规划第十五章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环境质量现状第二节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评估第三节采取对策措施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第十六章投资估算第一节估算依据第二节投资估算第三节资金筹措第十七章效益评估第一节生态效益评估第二节社会效益评估第三节经济效益评估第十八章分期建设规划第一节近期建设目标及重点建设工程第二节中远期建设目标及重点建设工程第十九章实施保障措施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一、地理位置森林公园位于某某市中心区东南隅,规划面积149.20913公顷,距市中心约2.5公里。
县域内森林公园设计说明

县域内森林公园设计说明森林公园是城市中难得的绿色空间,不仅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还能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等多种功能。
设计一座县域内的森林公园,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生态资源、市民需求等因素,将其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乐园。
首先,选址是森林公园设计的关键。
应选择地势平缓、地形多样、生态资源丰富的地段,以便更好地利用自然条件,打造出具有丰富景观的森林公园。
其次,要合理规划森林公园的功能区。
可以划分为休闲娱乐区、户外运动区、教育科普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休闲娱乐区可以设计成花木扶疏、湖泊倒影的景观区,供市民休闲漫步、拍照等。
户外运动区可以设计篮球场、足球场、滑雪场等,满足市民对运动的需求。
教育科普区可以建设展示生态环境、动植物知识的馆舍,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市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再次,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和修复现有植被,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持自然生态的完整性。
可以在公园内设置湿地、湖泊等水体,引入鲜活的水源,增加绿色空间。
同时,要合理规划道路、停车场等设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在管理维护过程中,要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加强植物保护、环境监测等工作,确保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要注重公园的景观设计。
可以引入多样化的植物,打造四季皆有景色的植物景观,以吸引市民前来游览。
可以在景区设置观景亭、休息草坪等休憩设施,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同时,要进行艺术化的绿化设计,让公园不仅具有生态功能,还具有艺术价值。
最后,要注重公园的设施建设。
可以建设茶馆、餐厅等商业设施,满足市民的用餐需求。
可以建设儿童游乐设施、亲子活动区等,吸引家庭共度周末。
同时,要加强公园的管理团队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度。
总之,设计一座县域内的森林公园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生态资源和市民需求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规划功能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精心设计景观和设施等,可以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乐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基本情况 (1)1.1、公园区位 (1)1.2、公园历史沿革 (1)1.3、现状道路交通分析 (1)1.4、现状居民点分析 (1)1.5、现状土地利用分析 (1)第二章生态环境及森林风景资源 (3)2.1、地形地貌 (3)2.2、水文特征 (3)2.3、植被类型 (3)2.4、野生动物 (3)2.5、旅游资源情况 (3)第三章森林公园发展条件分析 (4)3.1、自身优势与劣势 (4)3.2、发展机遇与挑战 (4)第四章总则 (5)4.1、规划原则 (5)4.2、规划依据 (5)4.3、相关规划协调 (5)4.3.1、《城市总体规划》 (5)4.3.2、《城市旅游总体规划》 (6)4.3.3、《湖滨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6)第五章总体布局与发展战略 (7)5.1、森林公园范围 (7)5.2、森林公园性质 (7)5.3、森林公园主题特色 (7)5.4、森林公园规划定位 (7)5.5、森林公园规划目标 (7)5.6、规划策略 (7)5.7、规划结构 (8)5.8、森林公园功能分区 (8)5.9、分区建设项目及景点规划 (8)5.9.1、森林生态游览区 (8)5.9.2、森林旅游度假区 (9)5.9.3、森林休闲体验区 (9)第六章容量估算及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11)6.1、游人容量测算 (11)6.2、规模预测 (11)6.3、客源市场定位 (11)第七章植被与森林景观规划 (12)7.1、现状植被分析 (12)7.2、现状土壤基质条件分析 (12)7.3、植物景观规划目标、策略、原则、定位 (13)7.4、植物景观规划分区 (14)7.5、植物景观规划 (14)7.6、建成后整体效果 (17)第八章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18)8.1、生物资源保护措施 (18)8.2、景观资源保护措施 (18)8.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8)8.4、环境卫生措施 (18)第九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19)9.1、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19)9.1.1、规划原则 (19)9.1.2、旅游服务设施布局 (19)9.1.3、住宿设施规划 (19)9.1.4、其他服务设施规划 (19)9.2、游览方式 (19)9.3、游线组织规划 (19)9.4解说标识系统规划 (20)第十章道路交通规划 (21)10.1、规划原则 (21)10.2、道路交通规划 (21)10.2.1、公园外部道路建设引导 (21)10.2.2、公园内部道路规划 (21)第十一章水系景观及竖向规划 (23)11.1、水系景观类型 (23)11.2、水质保障规划 (23)第十二章土地利用规划 (25)第十三章基础工程规划 (26)12.1、给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污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雨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电力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5、通信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6、燃气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防灾及应急管理规划.. (26)14.1火灾 (29)14.2地震 (29)第十五章投资估算 (30)20.1、估算依据 (30)20.2、投资估算 (30)附录 (31)第一章基本情况1.1、公园区位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介于北纬33°8'—34°25',东经117°56'—119°10'之间,属于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
地势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
三台山森林公园,位于宿迁市区北郊,毗邻湖滨新城,南距宿迁市中心约7公里,西距骆马湖约4公里。
1.2、公园历史沿革1958年成立嶂山国有林场,总面积11 平方公里,下辖两个行政村;1997年经江苏省农林厅批准成立嶂山森林公园,总面积7.2平方公里;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 级旅游景区;2005年嶂山森林公园更名为三台山森林公园;2005年9月,成立宿迁市三台山风景名胜区;2006年嶂山国有林场核心部分三台山风景名胜区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6平方公里。
三台山森林公园作为宿迁市“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城市风景旅游地,是宿迁市新的城市名片,在宿迁市新的城市发展格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3、现状道路交通分析(1)周边交通情况三台山森林公园北临青桐路,西邻嶂山大道,南有合欢路,东依宿新公路,其中青桐路与嶂山大道是城市支路,嶂山大道是城市居民进入森林公园的主要通道,南侧合欢路是城市主要干道,东侧宿新路是区域省道快速路,起着过境交通的作用。
(2)公园内部交通公园内部南北向主要道路为彩塑路,现状为车行路,是进入现状体育公园的主要通道。
景观主要游览路在森林公园原有核心区形成小环,串联各个景点。
景区次要游览路主要为穿越林下空间的砂石路、木栈道、土路等。
1.4、现状居民点分析规划范围内的居民点分属于嶂山林场、晓店镇、井头镇,共有5个居委会,1425户,5514人,宅基地面积109.65公顷。
表1-1现状居民点一览表1.5、现状土地利用分析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较多,原有核心区以林地为主,经扩面后,耕地占有较大面积。
现状耕地450.55公顷,园地88.68公顷,林地299.70公顷,草地1.84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74.93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96.78公顷,交通运输用地54.92公顷,其他用地2.19公顷,总计1270公顷。
表1-2现状用地情况表第二章生态环境及森林风景资源2.1、地形地貌三台山森林公园属于丘陵岗地,最高峰海拔73.4米,为市区之最。
三台山以三个紧密相邻的山峰组成而得名。
宿迁“新八景”之一的“三峰夕照”即此处佳景。
另外,北山还有鏊子山、锅框山。
2.2、水文特征现状水文主要有湖、塘、溪、沟、渠构成,水源主要来自山体自然汇水,南侧体育公园湖面的水主要靠外围引水形成;相思湖是后经开挖形成,主要用于收集雨水;东侧农田区域水网密集,主要是用于农业灌溉的沟渠;场地内有拦山河穿越而过,东南侧有一支渠,均主要用于区域排水。
资源特点:类型多样,水量充沛,但是缺乏沟通联系,未形成特色景观体系。
2.3、植被类型三台山森林公园植物种类丰富,特别是2001 年以来,全市支持风景区建设,使之成为全市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1、木本植物乔木类:广玉兰、刺槐、石楠、大叶女贞、板栗、雪松、黑松、湿地松、白皮松、龙爪槐、国槐、皂荚、紫穗槐、桂花、香樟、楸树、榉树、泡桐、银杏、沙朴、栾树、朴树、榆树、麻栎、构树、柳树、榕树、白蜡、白杨、侧柏、柿树、枇杷、悬铃木、白玉兰、紫玉兰、水杉、乌桕、三角枫、鸡爪槭、金叶复叶槭、欧洲槭、粉叶复叶槭、茶条槭、元宝枫、银红槭、七叶树、灯台树、黄连木、枫香、苦楝、杜仲、青檀、榔榆、无患子、鹅掌楸、美国红枫、合欢、毛泡桐、垂柳、北美红栎、枫香、金叶榆、金叶槐、山楂、蜡梅、樱花、棕榈、樱桃、绚丽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丁香、紫叶黄栌、红叶石楠、美人梅、紫叶李、菩提树、大青树、紫叶桃、罗汉松、山桃、梅花类、杏、梨树、苹果等。
灌木类:火焰南天竹、龙柏、紫荆、郁香忍冬、火棘、欧洲荚蒾、无刺构骨、海桐、连翘、迎春、紫薇、桂花、珍珠梅、木槿、‘红王子’锦带、茉莉、薰衣草、鸡蛋花、金焰绣线菊、天目琼花、牡丹、芍药、月季等。
2、草本植物陆生植物:红花酢酱草、蜀葵、黄姜花、荷花、麦冬、文殊兰花、地涌金莲、山桃草、二月兰、千屈菜、葱兰、玉簪、鸢尾、萱草、地被菊、波斯菊、一串红、荷兰菊。
作物主要有:麦、玉米、蚕豆、蕃薯、大豆、绿豆、赤豆、碗豆、棉花、花生、芝麻、油菜、苕子、蓖麻、向日葵。
竹类:凤尾竹、早园竹、金镶玉竹、紫竹、箬竹。
3、水生植物挺水性植物有野生的芦苇、菖蒲、茭白、节水菜等。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茨菇、荸荠、水芹等。
飘浮性植物有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红萍等,浮生性植物有菱角、野菱、莲等。
水性植物有苫草、轮叶黑藻、小茨菇、黄绿草等。
温生性植物有莲子萍、水田碎米荠等,藻类浮游植物有硅藻、绿藻等。
2.4、野生动物1、陆生动物境内常见的野生兽类有黄鼬、野兔、老鼠、狐、蝙蝠等:家畜有耕牛、猪、羊、犬、猫、家兔等。
2、禽类野禽有大雁、燕子、野鸭(凫)、野鸡(雉)、獐鸣、鹭鸶、乌鸦、喜鹊;麻雀、鹧鸪、白鸳、杜鹃、翠鸟、画眉、莺、猫头鹰、老鹰、白头翁、黄鹏、啄木鸟。
家禽有鸡、鸭、鹅、鸽、鹌鹑等。
此外还有青蛇、雨蛙、蟾蜍等两栖动物;水蛇、青梢蛇、火赤链、壁虎、草蜥等爬行动物:蚕、蜂、蝴蝶、蝉、螳螂以及其它昆虫。
3、水生动物本境是湖荡地区,淡水动物极其丰富。
鱼类有:鲤鱼、鳃鱼、鲢鱼、鳗鱼、黄鳝、泥锹、虎头鳖、三角鲂、旁皮、整鱼、白鲢、黄剑、青鳃、季花、鲈鱼、草鳃、乌鱼、鳊鱼、银鱼等;还有龟、鳖、蟹、虾、蚌、螺、蚬等水生动物。
4、鸟类资源1995 年,宿迁市多种经营管理局邀请南师大老师对该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特别是对骆马湖风景名胜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有53种鸟,秋季比春季增加10种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