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一期景观及建筑初步规划设计说明指导书样本

合集下载

森林公园建设设计初步方案

森林公园建设设计初步方案

森林公园建设设计初步方案森林公园是一个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公共休闲场所,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空间让市民参与自然活动,并且在自然环境中享受放松和心灵的慰藉。

森林公园建设设计初步方案需要考虑地形和土壤、气候和植被、水源和水循环、土地使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等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

首先,对于森林公园建设,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和土壤特征进行设计。

森林公园可以根据地形特点分为山地公园、河流公园、湖泊公园等不同类型,因此,根据不同类型的公园,需要对景观和建筑进行改变和调整。

在进行设计前,需要对公园场地进行勘测,确定其坡度、高低差和具体的地形特征等,从而设计出符合当地环境和条件的森林公园。

其次,气候和植被也是森林公园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地气候的变化和季节的差异,如气温、降雨量、湿度等,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为游客提供舒适愉悦的环境。

对于植被的保护和保育也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修护,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其次,水源和水循环也是森林公园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在建设中,必须需要考虑到水资源的利用和水域环境的保护。

建立良好的水循环系统,将“水污染源”与公园内水体实现分离,不仅可以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还能改善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和水质量。

其次,对于土地使用,需要根据公园的功能和使用需求进行划分。

例如,露营区、野餐区、烧烤区、游泳区等,可以设置不同的露营、野餐、偷闲等娱乐区;同时,针对植物的栽种和观赏、景观的设计等,将自己独有形态表现在公园内。

对于公园内设施和建筑物的规划也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公园的主题和定位确定不同的建筑风格。

最后,对于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森林公园建设设计要协调有关的各方利益关系与干系人的需求和利益,确保森林公园建设与城市的统筹发展相协调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同时,对于森林公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垃圾分类、环境污染等,需要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保护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计划书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计划书

经济风险:如市场波动、资金链断裂等
03
04
应对策略: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管理、提高风险意识等
汇报人:
感谢您的观看
05
培训人员:负责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06
监督人员:负责监督运营管理,确保可持续发展。
市场营销与推广
目标市场定位:明确目标客户群体,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营销渠道:选择合适的营销渠道,如线上、线下、社交媒体等
营销活动:策划和组织各种营销活动,如促销活动、体验活动等
品牌建设:建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设计:符合森林公园的整体风格,融入自然元素
设施:配备完善的设施,如休息区、卫生间、母婴室等
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游客满意度
住宿餐饮设施规划
住宿设施:包括酒店、民宿、露营地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餐饮设施:包括餐厅、小吃街、自助餐等,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
服务设施:包括超市、便利店、洗衣房等,提供便利的服务
生态平衡: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防止生态失衡
恢复方法:采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进行植被恢复
保护措施: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防止人为破坏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水资源保护:保护水源地,防止污染
添加标题
水资源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
添加标题
水资源管理: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监管
添加标题
水资源监测:定期监测水资源质量,确保水质安全
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施、监控设施、急救设施等,保障游客的安全
公共卫生设施配置
厕所:数量、位置、卫生条件
洗手台:数量、位置、卫生条件
垃圾桶:数量、位置、卫生条件
吸烟区:数量、位置、卫生条件

森林公园一期景观及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书

森林公园一期景观及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书

森林公园一期景观及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书德清塔山森林公园一期景观及建筑初步设计总说明目录一、总论1.1项目基本概况1.1.1项目名称1.1.2项目业主1.1.3项目地点1.1.4编制单位1.2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1.2.1设计依据1.2.2基础资料1.3法律法规及设计标准1.4设计原则1.5设计范围1.6项目背景1.6.1城市概况1.6.2相关规划介绍1.6.3基址环境分析1.7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二、工程总体设计2.1总说明2.2景观设计说明2.3建筑设计说明2.4结构设计说明2.5电气设计说明2.6给排水设计说明2.7专项设计说明2.8节能设计说明2.9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一、总论1.1项目基本概况1.1.1项目名称德清塔山森林公园一期市政景观工程1.1.2项目业主德清县城市建设发展总公司1.1.3项目地点德清县武康镇舞阳街东南侧1.1.4编制单位杭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1.2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1.2.1设计依据1.《德清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委员会关于同意德清县塔山森林公园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德清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委员会2.《德清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2020年)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德清县建设局(2003年8月)3.《德清县塔山森林公园一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湖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4.《德清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德清县城市建设发展总公司德清县塔山森林公园一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德清县环境保护局德环【2009】27号1.2.2基础资料1.《德清县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纪要》德清县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008】5号2.《德清县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德清县建设局3.拟建塔山森林公园地形图德清县城乡测绘所4.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1.3法律法规及设计标准1.3.1相关法律法规请填写完整1.3.2设计规范标准请填写完整1.4设计原则生态性原则:充分利用山水相依的自然地势及现状良好的植被景观,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绿地对环境的改善作用。

最新整理森林公园建设设计初步方案.docx

最新整理森林公园建设设计初步方案.docx

最新整理森林公园建设设计初步方案第一章概况大山冲森林公园位于xxxx县东部路口镇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28023′58″—28024′58″,东经1xxxx17′46″—1xxxx19′8″。

交通便捷,距省会xxxx市约46公里,距路口集镇1公里,紧邻省道S207线,公园土地总面积525.3公顷,其中国有xxxx公顷,绿化覆盖率高达98%,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

公园内山体密集,山冲众多,群峰迭翠,古树参天,动植物种类繁多,溪水潺潺,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游人春可览莽莽花海,夏可乘林海清凉,秋可眺金果红叶,冬可赏玉琢冰雕,自然风景相当优美。

同时张吴二姓人家山林权属之争的传奇故事,中国军队抗击日寇入侵时留下的战壕遗址,以及与公园相隔不到0.5公里的东兴庵旺盛的香火等人文景观,更添公园魅力。

一、自然资源(一)地形地貌有特色公园山系为幕阜山余脉的西缘,主题公园最高峰为乔才坨,海拔216米,最低处为秧田坝,海拔55米,主题公园相对高差为161米,园内相对高差不大,便于游人游览。

地貌属高丘陵型,总地势为从东南向西北倾斜,形成一个东南—西北向长约2.5公里,东北—西南向宽约1公里的山体密集型狭长主山冲,另有十几条岔山冲与之相连,自然风景空间类型为井式。

(二)气候宜人公园地处中亚热带东南季风湿润气候区,由于受小地形影响,加上植被良好的原因,形成了特殊小气候。

光照时数要比周边少,空气湿度较周边大,特别是夏季,周边地区热浪炙人,公园内却凉爽宜人。

(三)动植物景观价值高植物有430种之多,堪称xxxx县的植物园,国内一级保护珍稀植物,如曾轰动世界的一枝叶片可换回五吨钢材的“活化石”—水杉林,珍稀植物有红豆杉,誉满全球的中国“鸽子树”珙桐和最新引种的xxxx杉、xxxx柏等;野生动物有野猪、麂子、野兔、野鸡、野鸭、白鹭、斑鸠、喜鹊、穿山甲、蛇类、螃蟹等达50种。

公园内胸径在40cm以上的大树比比皆是。

植物季相易燃明显,色彩斑斓,极具观赏价值,例如:生长在塘坡中的池杉,由于受季节性水淹的影响,树干基部膨大成纺缍形,形状奇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方案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方案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方案目录
1、概述
2、方案设计
2.1植物景观
2.2结构景观
2.3灯光设计
2.4水景设计
2.5功能区
3、方案分析
3.1光照与冬春植物
3.2景观美学设计
3.3绿地与植被布局
3.4水域景观设计
4、结论
摘要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中心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娱乐综合体,它集奥林
匹克精神、自然、艺术、文化、休闲等组成。

本文重点介绍了奥林匹克森
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景观设计的植物景观、结构景观、
灯光设计、水景设计等,通过分析景观美学设计、绿地和植被设计以及水
域景观设计,使得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方案能够更好地体
现绿色、创新和开放的城市景观精神。

1、概述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中心区是位于尼亚加拉瓜的一个以奥林匹克精神、自然、艺术、文化和休闲为主题的综合娱乐体。

该项目集室内外活动、生
态景观、自然景观和公园景观为一体,总建筑面积320-400万平方米,此
项目将由全球知名的建筑公司完成,为此需要制定出一整套全新的景观规
划方案。

2、方案设计
2.1植物景观。

森林公园设计说明

森林公园设计说明

森林公园设计说明第一篇:森林公园设计说明森林公园设计说明这一项目是以苗圃改造为主地公园规划,设计目标锁定为保护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地生态系统,提供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和谐地游览、休憩、教育、实践等活动地森林公园景观面貌上采用保护性设计,即最大限度地参与自然,营造具有野趣地景观这种景观空间为生物多样性地发展提供了良好地生存环境,从而带来了生趣当人地活动介入到公园中,就产生了情趣野趣,生趣,情趣可以和谐共存时,人和自然之间也就达成了某种默契,形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生生不息地生命地圈这种设计理念体现在形态上就是出于对原有基地地尊重而形成地在原有肌理和脉络上进行新一轮地设计叠加基地地现有特征,作为历史记忆地片段,保留了人类对这块地地开发痕迹方格网状地道路及块状用地布局是苗圃地一大特征,石油加工厂反映了人们对这块地地破坏,原有防洪堤地保留反映了这块地地形成过程.这些反映基地变迁过程地特征,在这次规划中都予以适当地保留和利用新一轮地设计基本保留原有方格网(水网,路网),改良形成新颖地游览车道,并在水陆交汇处形成标识广场,同时采用大胆地圆弧和斜线将原有肌理加以打破,形成现代感极强并个性鲜明地新设计骨架,其中最有代表型地就是直通江边地,在草地和林间穿越地800米钢木栈道(尽端有面江地通透观景塔)和栈道分支伸出地观景平台所行成地空中步行网络,以及限定核心区域(生态艺术展示区)地环形林荫大道生命圈新与旧景观元素地穿插叠加,形成传统与现代意识在同一场所中地有趣对话,从而实现以改造为主,推陈出新地造园理想本方案地定位是从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地高度着手,建设上海水上门户景观和集休闲观赏、科普教育、文化健身、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地综合性郊野公园运用国际最新地环保、生态理念,对原基地地植被情况进行了详尽地调查,注重对原有良好植被资源和滨江景观资源地保留、开发和利用贯彻“自然、生态、野趣、保护、创新、发展”地主题,整体规划设计理念可概括为:景观和历史文化融为一体,体现地方精神和场地记忆,用园林地手法延续历史发展脉络,为上海创造一座独特地,有生态、景观和文化历史内涵地郊野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分成滨江景观区、森林湿地区、原生林地、观赏植物专类园、湿地鸟园、艺术果园、儿童园、农业景观区、木屋渡假区、公共服务区、草坪游憩区、运动休闲区、苗圃区等道路交通规划以人为本、人车分流、以流畅地曲线,动线与水系交融穿插,形成网络状地风景路网竖向规划强调自然地风貌群落及自然湿地景观,恢复和再建林地、沼泽、湿地、疏林、平原等丰富多彩地景观类型植被规划保护已稳定地植物生态群落,增设专类园、森林湿地等创新景点,突出森林生态、塑造林间花海、自然野趣、山花烂漫地整体景观水系规划以“自然”、“野趣”为主,利用一、二期水系地不同高差,创造了瀑布、跌水、河道、湿地、溪流、水潭等多种水地形态注重环保节能、绿色能源地制造和利用、水资源地可持续利用、湿地生态系统地净化等生态设计上海东郊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一、二期整体考虑,切实贯彻“自然、生态、野趣,保护、创新、发展”地设计宗旨,力求创造一个人工干预下地自然原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好基地现有地苗木、水系等资源;大胆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设计创新,体现特色;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顾并举,谋求发展:搭好山水骨架,创造可持续发展地生态环境;健全造血机制,以园养园;改善区域环境,辐射公园周边地区,达到社会效益地最大化公园设计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努力创造一个符合生态、环保、节能性原则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地,多元地、具有江南水乡水网地带森林特点及独创性地,富有地域文化内涵和自然、现代审美情趣地滨江城市森林公园,让市民在城市中享受森林自然之美,在森林自然中感受城市文化公园一期(三岔港苗圃)先期实施,充分利用苗圃现有条件,因地制宜,以绿化造景为主,以保护、创新、发展为目标,营造“自然、生态、野趣”地森林环境,建成东郊森林公园景观核心区二期建设分步实施,先行叠山理水、贯通道路,大力营造经济生态林,创造良好地生态自然环境,后续招商引资,开发实体项目:“江鲜”特色餐饮、会议休闲度假中心、运动康体保健中心等,以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地完美结合第二篇:风云岭森林公园设计说明从化风云岭森林公园设计说明一、基本概况从化风云岭森林公园位于从化市风云岭东北方,东临城镇干道,东北有度假区,西为风云岭。

森林公园建设设计初步方案

森林公园建设设计初步方案

森林公园建设设计初步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脸上,我揉揉惺忪的双眼,一股清晰的思路涌上心头。

想起昨天与客户的洽谈,他们希望我能给出一个既实用又具有创意的森林公园建设设计方案。

于是,我拿起笔,开始梳理我的思路。

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选择至关重要。

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城市的近郊选择一片山水相依的地带,既可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确定了地点后,就是整体规划。

一、入口景观区这里是游客进入森林公园的第一印象,我计划设计一座大型生态停车场,采用绿色屋顶,既美观又环保。

停车场旁边设置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咨询、休息、购物等服务。

入口处设有一座标志性景观大门,以自然元素为主题,如山水、动植物等。

二、休闲游览区这片区域以休闲步道为主线,沿途设置多个景观节点。

步道两旁种植丰富的植被,形成天然的氧吧。

在关键位置设置观景台,让游客可以尽情欣赏山水美景。

还可以设置一些休闲设施,如长椅、凉亭等,供游客休息。

三、亲子互动区这里主要是为家庭游客设计的,设置一些亲子互动项目,如儿童乐园、亲子拓展基地等。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亲近自然,增进与父母的感情。

四、生态保护区为了保护园区内的生态环境,我们将在这一区域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

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珍稀植物、野生动物,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科普教育设施,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五、特色餐饮区在园区内设置特色餐饮区,提供各类美食,满足游客的味蕾需求。

餐饮区的设计要注重与自然的融合,采用环保材料,打造绿色餐厅。

六、服务中心在园区内设置服务中心,提供导览、救援、投诉等服务。

同时,配备专业的导游团队,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

1.绿色交通:为了减少污染,园区内采用电动游览车和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

2.智能导览:通过手机APP、电子地图等方式,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导览服务。

3.环保设施:在园区内设置环保公厕、垃圾分类回收站等设施,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4.文化氛围:在园区内设置一些文化景点,如雕塑、壁画等,提升公园的文化内涵。

森林公园规划说明书(DOC)

森林公园规划说明书(DOC)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第三节公园现状概况……………………………………第二章森林公园开发建设条件评价………………………………第三章规划设计依据和原则………………………………………第一节规划设计依据………………………………………第二节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第四章总体布局………………………………………………………第一节森林公园范围………………………………………第二节总体布局……………………………………………第五章建设分期与分期建设目标……………………………………第六章景点与道路设计………………………………………………第一节景点建设规划………………………………………第二节道路设计……………………………………………第七章植物景观设计…………………………………………………第一节设计原则……………………………………………第二节植物景观设计………………………………………第八章资源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旅游安全保护…………………………………………第三节环境卫生设施保护措施…………………………………第九章基础设施规划……………………………………………………第一节给水规划…………………………………………………第二节排水规划…………………………………………………第三节电力弱电规划……………………………………………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森林公园位于通道县城区,东经109°46′25″,北纬26°9′57″,是***旅游风景区的中心。

东北部有万佛山—侗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陇底县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周边20公里范围内有诸多享有盛名的景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公园一期景观及建筑初步规划设计说明指导书德清塔山森林公园一期景观及建筑初步设计总说明目录二、工程总体设计一、总论一、总论德清塔山森林公园一期市政景观工程德清县城市建设发展总公司德清县武康镇舞阳街东南侧杭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1.《德清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委员会关于同意德清县塔山森林公园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德清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委员会2.《德清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2020年)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德清县建设局(2003年8月)3.《德清县塔山森林公园一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湖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4.《德清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德清县城市建设发展总公司德清县塔山森林公园一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德清县环境保护局德环【2009】27号1.《德清县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纪要》德清县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008】5号2.《德清县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德清县建设局德清县城乡测绘所请填写完整请填写完整生态性原则:充分利用山水相依的自然地势及现状良好的植被景观,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绿地对环境的改善作用。

整体性原则:把本次规划的内容放在下渚湖湿地风景区范围内整体考虑,使之成为整个风景区范围内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协调红线内各独立空间的关系,避免各自为阵。

综合性原则:坚持从功能设定、景观变化、生态改善及体现城市文化、便利城市生活等多方面综合性的解决问题,强调空间的复合属性,杜绝单纯从视觉景观角度看待问题。

场地性原则:"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把握地段特征,抓住场所精神,展示地方自然、历史、人文景观特色,因地制宜营造有场地肌理和烙印的景观,使得景观具独特性。

公共性原则:城市绿地不对城市行人竖起屏障,而是通过一定的退让和视线的导入,使得绿地更深入渗透到城市内部。

充分利用公园的公共属性,创造多种公园与城市的亲近空间。

参与性原则:游客可参与乡村山林以及寺庙庵堂的各种活动,旨在于给游者以更多的亲身体验。

塔山森林公园位于德清县城武康东南侧,。

塔山森林公园一期主要建设内容:舞阳街自然风光景观带、烟霞洞天景区、石溪竹韵景区、净心庵入口道路景观区和山林游步道景观区,(详见工程概算书)。

参考《德清塔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参考《德清塔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参考《德清塔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1)本工程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美化城市形象的需要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繁荣,德清县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正在向城市经济更繁荣、社会更文明、功能更齐全、环境更优美的现代化小型城市的目标迈进。

德清县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地对城市进行环境的改造工作。

但原有的城市绿化布局己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城市综合改造工程在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关注下己摆到议事日程。

德清县政府根据高起点建设城市的思路,大刀阔斧地花大代价、大手笔进行拆迁房屋、搬迁企业,大面积造绿,旨在改善德清县的市容,使区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形成一条以营造生态环境为前提的绿色长廊。

并在总体的规划构思中将郊区大片农田、风景林地通过沿河绿化及道路绿化引入城市,将城市公园,滨河林荫道和城市道路带状绿地,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大环境绿化网络。

本工程的建设是整个绿化网络中的重要工程之一,对美化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德清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将德清旅游发展的愿景定位为:中国江南休闲度假第一县,明确提出了将休闲度假产品作为旅游产业的核心产品。

规划同时提出了“一轴两环金三角”的旅游开放格局,并以下渚湖及周边地区为金三角的结构核,充分利用下渚湖湿地的良好生态,注重展现江南水乡的民俗文化,建设江南休闲名城,使之成为德清旅游的接待中心和集散中心。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改造和建设对武康镇的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发展旅游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本工程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需要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城市环境的改善就意味着投资环境的改善,良好的绿化、净化、美化和亮化等状况直接与该区的工业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有关。

因此,加快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环境、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将有力促进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构筑新平台,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是德清县委、县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德清与上海、杭州的地域相连,双向交往增多,合作关系紧密。

为了更好的接受上海,苏杭等大都市的辐射,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参与长三角都市圈经济分工合作,德清必须加大城市建设,提高自身城市品味,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德清特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和土地资源,快速发展的经济实力,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有利于吸引中外客商投资工业企业、房地产和旅游项目,促进德清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使南京、上海、杭州人流与德清连接更加紧密。

本项目建设将有力的提高武康中心城市的品位,增加后续土地开发的吸引力,为城市周边土地的开发带来巨大的潜力,土地出让的价格预期将有很大的升值,必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有利于武康真正成为县域经济中心而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3)建设塔山森林公园对于德清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对德清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品质提升,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提升德清整体城市品位,改善环境品质和整体水平;2、改善和提升生活品质,促进城市开发。

建设本项目将营造德清城市休闲性的“前花园”和展示性的“城市大厅”。

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极大的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改善城区居民的休闲娱乐质量;从经济意义上来说,可以提升周边的土地价值,促进房地产业等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实现德清“接轨沪杭,建设新德清”的发展战略;3、建设本项目将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

完善原有的城市整体绿化布局,营造生态环境,开放城市绿地活动空间,扩大和提升社会效益。

4、城市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保持经济总量较快增长的基础上改善增长的质量。

城市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是城市功能的竞争,为满足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建设,使德清县城市功能全起来、环境美起来、品味高起来,全面增强城市对德清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

二、工程总体设计一、工程概况塔山森林公园位于德清县城武康东南侧,省级风景名胜区下渚湖湿地的西北角,是城区与风景区相互交融的地块,背靠风景区面向城区,地理位置优越,是城市中的公园,。

其中一期设计范围包括舞阳街沿线自然风光景观带、烟霞洞天景区、石溪竹韵景区、净心庵及道路入口景观和山林游步道景观,。

塔山森林公园一期主要建设内容:舞阳街沿线自然风光景观带(包括药园、田园、花园和树园),烟霞洞天景区(包括百岫寺周围景观、纪念园、梅园、秋园、上山道路、溪流整治、悠然亭、清源廊等),石溪竹韵景区(包括道路及溪流整治、草园、桃园、茶园、菊园、竹园),净心庵入口道路及溪流整治、公园一期西入口等,。

塔山森林公园一期工程位于塔山西北角,重山连绵、地形复杂,整体呈四周低中间高的趋势。

山峰最高处海拔156米,最低处海拔在5米左右。

山林整体植被状况良好,水源涵养丰富,在多个山坞中形成了山涧,局部开山地块还形成了水塘。

山涧以烟霞溪、石溪两条为最大,常年水流不断。

烟霞溪在山脚高差较大处形成瀑布,地势平缓处汇集成开阔水库,水质良好。

舞阳街沿线由于山体破坏严重,景观修复的难度较大。

工程用地范围内现状多为自然山林地,还有少量的棚屋建筑。

二、设计编制依据《德清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德清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浙江·德清下渚湖湿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0)》《德清县志》甲方提供1:500电子地形图三、设计遵循规范《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建设部199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建标[1997]259号《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四、设计指导思想根据用地特别的自然条件,结合山林植被改造要求,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以市民和周边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多种尺度和各具内容的山林空间为主体,总体上强调山体景观表现和文化趣味设计,建设清新、自然、开放的城市山林休闲景观空间。

第二章景观设计说明依据现状自然地形、地貌,将一期工程设计范围内分为五个分区:舞阳街自然风光景观带、烟霞洞天景区、石溪竹韵景区、净心庵入口道路景观区和山林游步道景观区。

一、舞阳街自然风光景观带:沿线位于森林公园面向城市的开敞界面,是城市与山林的过渡地带,主要以大尺度的景观林带形成自然的野趣特色,同时在局部重点区块以精细的种植突出主题分别设置了:药园、田园、花园和树园四个主题。

人行道沿线绿化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根据相邻山体、平地的不同特征进行不同的处理,丰富沿线景观。

二、烟霞洞天景区:烟霞坞以水库为特色入口景观,以百岫寺为佛教文化聚集点,以纪念园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以山中的度假酒店为休闲活动的中心,形成一个植被丰富、景观优美的自然山坞。

依据地块特征,将整个烟霞坞内的种植景观分为两个特色区域:梅园、秋园。

梅园包括水库直至百岫寺、纪念园的区块,以梅花、腊梅、竹等植物为主,强调冬季景观特色;秋园包括了放生池以上的烟霞坞区块,以适宜山林、谷底生长的枫香、三角枫、鸡爪槭等等秋色叶植物为主,强调秋季绚丽的色彩。

三、石溪竹韵景区:石溪坞整体为东西走向,西头与塔山村相接,东边连接烟霞坞,是一个将山林游赏与体验农趣相结合的区块。

在本次设计中内容主要包括坞中的主要游步道及两侧的山涧、植被景观,重点以现有良好的竹林为景观基调,通过农趣体验园是设置,形成专类园:草园、桃园、茶园、菊园、竹园五个特色农趣体验园。

四、净心庵及道路入口景观:位于玉屏路上,是进入净心庵唯一通道,同时是山林游步道重要的出入口。

设计以相邻山体的大片松、竹为绿色背景,以七叶树为行道树形成主景,突出季相变换景观的同时,隐寓佛教文化内涵。

入口处以毛石景墙围合形成铺装场地,草亭位于一角,景石点缀于铺装中央,配以大树突出森林公园主题。

五、山林游步道景观:重点突出野趣,在山林整体植被景观改造的前提下,对游步道两侧因修路而被破坏的山体进行植被修复,还山林以自然本色。

游步道沿线设置合理的休憩平台,平台依山就势,或是依附在山体缓坡上的场地,或是悬挑在陡坡上的平台,周边都适当精心点缀植被,形成山野中的精致之所。

第三章建筑设计说明塔山森林公园一期工程中设计的建筑总面积约为960平方米,除纪念园管理房外,其余各单体的建筑面积建筑均小于300平方米。

所设计的建筑按功能类型可分为管理服务建筑和景观建筑两种,建筑均采用德清本地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结合山地公园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