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通风机选型及设计

离心通风机选型及设计
离心通风机选型及设计

离心通风机选型及设计

1.引言…………………………………………………………………… .(1)

2.离心式通风机的结构及原理 (3)

2.1离心式风机的基本组成 (3)

2.2离心式风机的原理 (3)

2.3离心式风机的主要结构参数 (4)

2.4离心式风机的传动方式 (5)

3离心风机的选型的一般步骤 (5)

4.离心式通风机的设计 (5)

4.1通风机设计的要求 (5)

4.2设计步骤 (6)

4.2.1叶轮尺寸的决定 (6)

4.2.2离心通风机的进气装置 (13)

4.2.3蜗壳设计 (14)

4.2.4参数计算 (20)

4.3离心风机设计时几个重要方案的选择 (24)

5.结论 (25)

附录 (25)

引言

通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通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

通风机的工作原理与透平压缩机基本相同,只是由于气体流速较低,压力变化不大,一般不需要考虑气体比容的变化,即把气体作为不可压缩流体处理。

通风机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在公元前许多年就已制造出简单的木制砻谷风车,它的作用原理与现代离心通风机基本相同。1862年,英国的圭贝尔发明离心通风机,其叶轮、机壳为同心圆型,机壳用砖制,木制叶轮采用后向直叶片,效率仅为40%左右,主要用于矿山通风。1880年,人们设计出用于矿井排送风的蜗形机壳,和后向弯曲叶片的离心通风机,结构已比较完善了。

1892年法国研制成横流通风机;1898年,爱尔兰人设计出前向叶片的西罗柯式离心通风机,并为各国所广泛采用;19世纪,轴流通风机已应用于矿井通风和冶金工业的鼓风,但其压力仅为100~300帕,效率仅为15~25%,直到二十世纪40年代以后才得到较快的发展。

1935年,德国首先采用轴流等压通风机为锅炉通风和引风;1948年,丹麦制成运行中动叶可调的轴流通风机;旋轴流通风机、子午加速轴流通风机、斜流通风机和横流通风机也都获得了发展。

按气体流动的方向,通风机可分为离心式、轴流式、斜流式和横流式等类型。

离心通风机工作时,动力机(主要是电动机)驱动叶轮在蜗形机壳内旋转,空气经吸气口从叶轮中心处吸入。由于叶片对气体的动力作用,气体压力和速度得以提高,并在离心力作用下沿着叶道甩向机壳,从排气口排出。因气体在叶轮内的流动主要是在径向平面内,故又称径流通风机。

离心通风机主要由叶轮和机壳组成,小型通风机的叶轮直接装在电动机上中、大型通风机通过联轴器或皮带轮与电动机联接。离心通风机一般为单侧进气,用单级叶轮;流量大的可双侧进气,用两个背靠背的叶轮,又称为双吸式离心通风机。

叶轮是通风机的主要部件,它的几何形状、尺寸、叶片数目和制造精度对性能有很大影响。叶轮经静平衡或动平衡校正才能保证通风机平稳地转动。按叶片出口方向的不同,叶轮分为前向、径向和后向三种型式。前向叶轮的叶片顶部向叶轮旋转方向倾斜;径向叶轮的叶片顶部是向径向的,又分直叶片式和曲线型叶片;后向叶轮的叶片顶部向叶轮旋转的反向倾斜。

前向叶轮产生的压力最大,在流量和转数一定时,所需叶轮直径最小,但效率一般较低;后向叶轮相反,所产生的压力最小,所需叶轮直径最大,而效率一般较高;径向叶轮介于两者之间。叶片的型线以直叶片最简单,机翼型叶片最复杂。

为了使叶片表面有合适的速度分布,一般采用曲线型叶片,如等厚度圆弧叶片。叶轮通常都有盖盘,以增加叶轮的强度和减少叶片与机壳间的气体泄漏。叶片与盖盘的联接采用焊接或铆接。焊接叶轮的重量较轻,流道光滑。低、中压小型离心通风机的叶轮也有采用铝合金铸造的。

轴流式通风机工作时,动力机驱动叶轮在圆筒形机壳内旋转,气体从集流器进入,通过叶轮获得能量,提高压力和速度,然后沿轴向排出。轴流通风机的布置形式有立式、卧式和倾斜式三种,小型的叶轮直径只有100毫米左右,大型的可达20米以上。

小型低压轴流通风机由叶轮、机壳和集流器等部件组成,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大型高压轴流通风机由集流器、叶轮、流线体、机壳、扩散筒和传动部件组成。叶片均匀布置在轮毂上,数目一般为2~24。叶片越多,风压越高;叶片安装角一般为10°~45°,安装角越大,风量和风压越大。轴流式通风机的主要零件大都用钢板焊接或铆接而成。

斜流通风机又称混流通风机,在这类通风机中,气体以与轴线成某一角度的方向进入叶轮,在叶道中获得能量,并沿倾斜方向流出。通风机的叶轮和机壳的形状为圆锥形。这种通风机兼有离心式和轴流式的特点,流量范围和效率均介于两者之间。

横流通风机是具有前向多翼叶轮的小型高压离心通风机。气体从转子外缘的一侧进入叶轮,然后穿过叶轮内部从另一侧排出,气体在叶轮内两次受到叶片的力的作用。在相同性能的条件下,它的尺寸小、转速低。

与其他类型低速通风机相比,横流通风机具有较高的效率。它的轴向宽度可任意选择,而不影响气体的流动状态,气体在整个转子宽度上仍保持流动均匀。它的出口截面窄而长,适宜于安装在各种扁平形的设备中用来冷却或通风。

通风机的性能参数主要有流量、压力、功率,效率和转速。另外,噪声和振动的大小也是通风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流量也称风量,以单位时间内流经通风机的气体体积表示;压力也称风压,是指气体在通风机内压力升高值,有静压、动压和全压之分;功率是指通风机的输入功率,即轴功率。通风机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称为效率。通风机全压效率可达90%。

通风机未来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通风机的气动效率、装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以降低电能消耗;用动叶可调的轴流通风机代替大型离心通风机;降低通风机噪声;提高排烟、排尘通风机叶轮和机壳的耐磨性;实现变转速调节和自动化调节。

2. 离心式通风机的结构及原理

2.1离心风机的基本组成

主要由叶轮、机壳、进口集流器、导流片、联轴器、轴、电动机等部件组成。旋转的叶轮和蜗壳式的外壳。旋转叶轮的功能是使空气获得能量;蜗壳的功能是收集空气,并将空气的动压有效地转化为静压。

2.2离心风机的原理

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空气获得动能, 然后经蜗壳和蜗壳出口扩散段将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这样,风机出口的空气就是具有一定静压的风流。

1-进气室;2-进气口;3-叶轮;4-蜗壳;5-主轴;6-出气口;7-扩散器

2.3离心风机的主要结构参数

如图所示,离心风机的主要结构参数如下。

①叶轮外径, 常用D表示;

②叶轮宽度, 常用b表示;

③叶轮出口角,一般用β表示。叶轮按叶片出口角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前向式──叶片弯曲方向与旋转方向相同, β> 90°(90°~ 160°);

后向式──叶片弯曲方向与旋转方向相反, β< 90°(20°~ 70°);径向式──叶片出口沿径向安装,β= 90°。

2.4离心风机的传动方式

如图所示。

3风机的选型一般步骤

1、计算确定场地的通风量

[1]风机风量的定义为:风速V与风道截面积F的乘积.大型风机由于能够用风速计准确测出风速.所以风量计算也很简单.直接用公式Q=VF.便可算出风量.

风机数量的确定根据所选房间的换气次数.计算厂房所需总风量.进而计算得风机数量. 计算公式:N=V×n/Q 其中:N--风机数量(台), V--场地体积(m3), n--换气次数(次/时), Q--所选风机型号的单台风量(m3/h). 风机型号的选择应该根据厂房实际情况.尽量选取与原窗口尺寸相匹配的风机型号.风机与湿帘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尽可能分别装在厂房的山墙两侧).实现良好的通风换

气效果.排风侧尽量不靠近附近建筑物.以防影响附近住户.如从室内带出的空气中含有污染环境.可以在风口安装喷水装置.吸附近污染物集中回收.不污染环境

2、计算所需总推力It

It=△P×At(N)

其中,At:隧道横截面积(m2)

△ P:各项阻力之和(Pa);一般应计及下列4项:

1) 隧道进风口阻力与出风口阻力;

2) 隧道表面摩擦阻力,悬吊风机装置、支架及路标等引起的阻力;

3) 交通阻力;

4) 隧道进出口之间因温度、气压、风速不同而生的压力差所产生的阻力.

3、确定风机布置的总体方案

根据隧道长度、所需总推力以及射流风机提供推力的范围,初步确定在隧道总长上共布置m组风机,每组n台,每台风机的推力为T.

满足m×n×T≥Tt的总推力要求,同时考虑下列限制条件:

1) n台风机并列时,其中心线横向间距应大于2倍风机直径

2) m组(台)风机串列时,纵向间距应大于10倍隧道直径

4、单台风机参数的确定

射流风机的性能以其施加于气流的推力来衡量,风机产生的推力在理论上等于风机进出口气流的动量差(动量等于气流质量流量与流速的乘积),在风机测试条件先,进口气流的动量为零,所以可以计算出在测试条件下,风机的理论推力:

理论推力=p×Q×V=pQ2/A(N)

P:空气密度(kg/m3)

Q:风量(m3/s)

A:风机出口面积(m2)

试验台架量测推力T1一般为理论推力的0.85-1.05倍.取决于流场分布与风机内部及消声器的结构.风机性能参数图表中所给出的风机推力数据均以试验台架量测推力为准,但量测推力还不等于风机装在隧道内所能产生的可用推力T,这是因为风机吊装在隧道中时会受到隧道中气流速度产生的卸荷作用的影响(柯达恩效应),可用推力减少.影响的程度可用系数K1和K2来表示和计算: T=T1×K1×K2或T1=T(K1×K2)

其中T:安装在隧道中的射流风机可用推力(N)

T1: 试验台架量测推力(N)

K1:隧道中平均气流速度以及风机出口风速对风机推力的影响系数

K2:风机轴流离隧道壁之间距离的影响系数

特定场合风机选型使用分析

仓库通风

首先,看仓储货品是否是易燃易爆货品,如:油漆仓库等,必须选择防爆系列风机。其次,看噪声要求高低,可以选择屋顶风机或环保式离心风机,(而且有款屋顶风机是风力启动,更可以省电呢。

最后,看仓库空气所需换气量的大小,可以选择最常规的轴流风机SF 型或排风扇FA型。

厨房排风

首先,对于室内直排油烟的厨房(即排风口在室内墙上),可以根据油烟大小选择SF型轴流风机或FA型排气风扇。

其次,对于油烟大,且油烟需要经由长管道,并管道里有打弯处理的厨房,强烈建议使用离心风机(4-72离心风机最为通用,11-62低噪声环保型离心

风机也很实用),这是因为离心风机的压力较轴流风机大,且油烟不经过电机,对电机的保养和换洗更容易。最后,建议油烟强烈的厨房选用以上两种方案并用,效果更佳。

高档场所通风

对于酒店、茶坊、咖啡吧、棋牌室、卡拉OK厅等高档场所通风,就不适宜用常规风机了。

首先,对于小室的通风,使通风管道连接中央通风管的房间,可以在兼顾外观与噪声基础上,选择FZY系列小型轴流风机,它体积小,塑料或铝制外观,低噪声与高风量并存。

其次,对风量与噪声要求更严格的角度说,风机箱是最好选择。箱体内部有消音棉,外接中央通风管道后可以达到减噪的显著效果。

最后,补充一下,对于健身房的室内吹风,务必选则大风量的FS型工业电风扇,而非SF型岗位式轴流风机。这是从外观及安全性方面考虑。

污水处理中风机选型应注意的问题

一、鼓风机是污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充氧设备,在污水厂风机选型时,风机厂家产品样本上给出的均是标准进气状态下的性能参数,我国规定的风机标准进气状态: 压力p0 =101. 3 kPa ,温度T0 = 20 ℃,相对湿度φ= 50 % ,空气密度ρ= 1. 2 kg/ m3 。然而风机在实际使用中并非标准状态,当鼓风机的环境工况如温度、大气压力以及海拔高度等不同时,风机的性能也将发生变化,设计选型时就不能直接使用产品样本上的性能参数,而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状态将风机的性能要求,换算成标准进气状态下的风机参数来选型。

二、风机选型中应关注鼓风机出口压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容积式鼓风机排气压力的高低并不取决于风机本身,而是气体由鼓风机排出后装置的情况,即所谓“背压”决定的 ,曝气鼓风机具有强制输气的特点。鼓风机铭牌上标出的排气压力是风机的额定排气压力。实际上,鼓风机可以在低于额定排气压力的任意压力下工作,而且只要强度和排气温度允许,也可以超过额定排气压力工作。对于污水处理厂而言,排气系统所产生的绝对压力(背压) 为管路系统的压力损失值、曝气池水深和环境大气压力之和,如图1 所示。若由于某种原因,如曝气头或管路堵

塞,使管路系统的压力损失增加,“背压”也会升高,于是鼓风机的压力也就相应升高;又若曝气头破裂或管路泄漏等原因,管路系统的压力损失则会减少“, 背压”便不断降低,鼓风机的压力也随之降低。综上所述,确定曝气鼓风机压力时,只需要鼓风机在标准状态下所能达到的绝对压力等于使用状态下的大气压力、曝气池水深和管路损失之和。

三、风机选型时应关注鼓风机空气流量因素在计算污水处理的需氧量时,其结果为标准状态下所需氧的质量流量qm (kg/ min) ,再将其换算成标准状态下所需空气的容积流量qv1(m3/ min) ,如果鼓风机的使用状态不是标准状态,例如在高原地区使用,则空气密度、含湿量会发生变化,鼓风机所供应的空气容积流量与标准状态是相同的,而所供空气的质量流量将减少,有可能导致供氧量不足。因此,必须计算出能供应相同质量流量的容积流量,即换算流量。在高原地区使用时,环境大气压力也会发生变化,压力比相应升高,那么,鼓风机的泄漏流量则会增大,这将导致鼓风机所供应的空气容积流量减少,也可能造成供氧量不足。因此,设计时必须考虑使用条件发生变化时各种因素的影响,以保证风机所供应的实际空气流量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并需计算出换算流量和泄漏流量。

四、风机选型应关注鼓风机供气流量的变化规律对于同一台鼓风机,在冬季和夏季,其容积流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但因空气密度的不同质量流量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供氧量会有所不同。鼓风机在标准状态与使用状态下的容积流量是不变的,但因为空气密度(ρ) 、含湿量等发生了变化,导致鼓风机输送至曝气池的供氧量( FOR) 在冬季温度降低时增加、夏季温度升高时降低。例如,某一污水处理厂,选用上述计算例题中的罗茨鼓风机,根据环境温度变化, 计算出鼓风机的实际供氧量,其一年的变化规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进水量、水质、水温、ML S S 等参数的变化,系统需氧量( SOR) 也会发生变化在夏季,水温较高,曝气池需氧量( SOR) 增大,但鼓风机的供氧量( FOR)在减少,这是设计时考虑需氧量的最不利工况点,此时,供氧量、需氧量基本相当;在冬季,水温降低,曝气池需氧量( SOR) 减少,但鼓风机的供氧量( FOR) 增大,此时,供氧量较需氧量大出许多。这是由于冬季气温降低,空气密度增加,那么风机所供给的干空气的质量流量较标准状态大幅度增加,从而引起供氧量增加,从运行的实际测量情况来看,每年冬季曝气池的溶解氧较夏季会高出1~3mg/ L 。因此,在生产运行过程中,需要针

对这种变化对设备进行及时的调整,使鼓风机的充氧能力与实际运行中的需氧量相适应。对于罗茨鼓风机来说,使用变频器,通过改变风机转速来调整供风量是很经济实用的。不同季节曝气池需氧量( SOR) 、鼓风机供氧量( FOR) 变化规律五、结论综上所述,同一台鼓风机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其性能的变化非常大,所以必须通过严谨的计算进行选型, 否则有可能导致生化系统的供氧不足; 另外,在冬季和夏季由于空气密度发生了变化,鼓风机所供应氧气的质量流量变化很大,冬季供氧量大大超过了需氧量,所以,应采取变频调速等措施使生化系统的溶解氧浓度保持稳定。

4. 离心式通风机的设计

4.1 通风机设计的要求

离心通风机在设计中根据给定的条件:容积流量,通风机全压,工作介质及以用其他要求,确定通风机的主要尺寸,例如,直径及直径比,转

速n,进出口宽度和,进出口叶片角和,叶片数Z,以及叶片的绘型和

扩压器设计,以保证通风机的性能。

对于通风机设计的要求是:

(1)满足所需流量和压力的工况点应在最高效率点附近;

(2)最高效率要高,效率曲线平坦;

(3)压力曲线的稳定工作区间要宽;

(4)结构简单,工艺性能好;

(5)足够的强度,刚度,工作安全可靠;

(6)噪音低;

(7)调节性能好;

(8)尺寸尽量小,重量经;

(9)维护方便。

对于无因次数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保证最高的效率,应选择一个适当的值来设计。

(2)选择最大的值和低的圆周速度,以保证最低的噪音。

(3)选择最大的值,以保证最小的磨损。

(4)大时选择最大的值。

4.2 设计步骤

4. 2.1 叶轮尺寸的决定

叶轮的主要参数:

:叶轮外径

:叶轮进口直径;

:叶片进口直径;

:出口宽度;

:进口宽度;

:叶片出口安装角;

:叶片进口安装角;

Z:叶片数

:叶片前盘倾斜角;

一.最佳进口宽度

在叶轮进口处如果有迴流就造成叶轮中的损失,为此应加速进口流速。一般采用,叶轮进口面积为,而进风口面积为,令为叶轮进口速度的变化系数,故有:

由此得出:

考虑到轮毂直径引起面积减少,则有:

其中

在加速20%时,即,

加速20%的叶轮图

二.最佳进口直径

由水力学计算可以知道,叶道中的损失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为此选择在一定的流量和转速条件下合适的,以使为最小。

首先讨论叶片厚度的影响。由于叶片有一定厚度;以及折边的存在,这样使进入风机的流速从增加至,即:

叶片厚度和进出口的阻塞系数计算用和分别表示进出口的阻塞系数:

式中为节距,为切向叶片厚度

同理

那么进出口的径向速度为:

当气流进入叶轮为径向流动时,,那么:

为了使最小,应选用适当的。总之在中间值时,使最小,即

考虑到进口20%加速系数,及轮毂的影响

求极小值,得出的优化值为:

出口直径不用上述类似的优化方法,只要选用合适的即可:

即:

也可以根据,求出

三.进口叶片角

1.径向进口时的优化值

同一样,根据为最小值时,优化计算进口叶片角。当气流为径向进口时,,且均布,那么从进口速度三角形(令进口无冲击=)

代入值后得出值,最后得出:

(3-5)

求极值,即

(3-6a)

这就是只考虑径向进口时的优化值。

把(3-6a)式代入(3-4a)至(3-4d)式:

(3-6b)

进而当时:

(3-6c)

或者:(3-6d)

2.当叶轮进口转弯处气流分布不均匀时的优化值。

图3-4,叶片进口处速度分布不均匀,在前盘处速度大小为和,比该面上的平均值要大,设

那么

此外:

当时:

(3-7a)

进而采用近似公式:

其中为叶轮前盘叶片进口处的曲率半径。计算出来的角比小一些。如下表所示:

: 0.2 0.4 1.0 2.0 3.0 4.0

: 0.952 0.88 0.74 0.58 0.472 0.424

:

那么

(3-7b)

式中为的平均值。

图3-4叶片进口处和分布不均匀

图3-5进口速度三角

3.当气流进入叶片时有预旋,即:

由图3-5进口速度三角形可以得出:

求极值后:

(2-8a)

可以看出当气流偏向叶轮旋转方向时(正预旋),将增大,同时得到:

4.叶轮的型式不同时有所区别

一般推荐叶片进口角稍有一个较小的冲角。后向叶轮中叶道的摩擦等损失较小,此时

的选择使叶轮进口冲击损失为最小。

冲角

一般后向叶轮:

对于前向叶轮,由于叶道内的分离损失较大,过小的进口安装角导片弯曲度过大,分离损失增加。较大的安装角虽然使进口冲击损失加大,但是流道内的损失降低,两者比较,效率反而增高。

一般前向叶轮:

当时,甚至。

4.2.2离心通风机的进气装置

离心通风机的进气装置位置

离心通风机的进气形状

一.进气室

进气室一般用于大型离心通风机上。倘若通风机进口之前需接弯管,气流要转弯,使叶轮进口截面上的气流更不均匀,因此在进口可增设进气室。进气室装设的好坏会影响性能:

1.进气室最好做成收敛形式的,要求底部与进气口对齐。

2.进气室的面积与叶轮进口截面之比

一般为矩形,为最好。

3.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相对位压,对于通风机性能也有影响。时为最好,时最差。

二,进气口

进气口有不同的形式。

一般锥形经筒形的好,弧形比锥形的好,组合型的比非组合型的好。例如锥弧型进气口的涡流区最小。此外还注意叶轮入口的间隙型式,套口间隙,比对口间隙形式好。

三,进口导流器

若需要扩大通风机的使用范围和提高调节性能,可在进气口或进气室流道装设进口导流器,分为轴向、径向两种。

可采用平板形,弧形和机翼型。导流叶片的数目为Z=8~12。

离心通风机的进气导叶

4.2.3蜗壳设计

离心通风机蜗壳

一,概述

蜗壳的作用是将离开叶轮的气体集中,导流,并将气体的部分动能扩压转变为静压。目前离心通风机普遍采用矩形蜗壳,优点是工艺简单适于焊接,离心通风机蜗壳宽度B比其叶轮宽度大得多,则气流流出叶轮后的流道突然扩大,流速骤然变化。如图所示,为叶轮出

口后的气流速度,为其气流角(分量为和),蜗壳内一点的流速为c,分量为和,为气流角,半径为r.

2015离心式通风机设计和选型手册

离心式通风机设计 通风机的设计包括气动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等内容。这一章主要讲第一方面,而且通风机的气动设计分相似设计和理论设计两种方法。相似设计方法简单,可靠,在工业上广泛使用。而理论设讲方法用于设计新系列的通风机。本章主要叙述离心通风机气动设计的一般方法。 离心通风机在设计中根据给定的条件:容积流量,通风机全压,工作介质及其密度 ,以用其他要求,确定通风机的主要尺寸,例如,直径及直径比,转速n,进出口 宽度和,进出口叶片角和,叶片数Z,以及叶片的绘型和扩压器设计,以保证通风机的性能。 对于通风机设计的要求是: (1)满足所需流量和压力的工况点应在最高效率点附近; (2)最高效率要高,效率曲线平坦; (3)压力曲线的稳定工作区间要宽; (4)结构简单,工艺性能好; (5)足够的强度,刚度,工作安全可靠; (6)噪音低; (7)调节性能好; (8)尺寸尽量小,重量经; (9)维护方便。 对于无因次数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保证最高的效率,应选择一个适当的值来设计。 (2)选择最大的值和低的圆周速度,以保证最低的噪音。 (3)选择最大的值,以保证最小的磨损。

(4)大时选择最大的值。 §1 叶轮尺寸的决定 图3-1叶轮的主要参数:图3-1为叶轮的主要参数: :叶轮外径 :叶轮进口直径; :叶片进口直径; :出口宽度; :进口宽度; :叶片出口安装角;

:叶片进口安装角; Z:叶片数; :叶片前盘倾斜角; 一.最佳进口宽度 在叶轮进口处如果有迴流就造成叶轮中的损失,为此应加速进口流速。一般采用,叶轮进口面积为,而进风口面积为,令为叶轮进口速度的变化系数,故有: 由此得出: (3-1a) 考虑到轮毂直径引起面积减少,则有: (3-1b) 其中 在加速20%时,即, (3-1c)

2015离心式通风机设计和选型手册

通风机的设计包括气动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等内容。这一章主要讲第一方面,而且通风机的气动设计分相似设计和理论设计两种方法。相似设计方法简单,可靠,在工业上广泛使用。而理论设讲方法用于设计新系列的通风机。本章主要叙述离心通风机气动设计的一般方法。 离心通风机在设计中根据给定的条件:容积流量,通风机全压,工作介质及其密度 ,以用其他要求,确定通风机的主要尺寸,例如,直径及直径比,转速n,进出口 宽度和,进出口叶片角和,叶片数Z,以及叶片的绘型和扩压器设计,以保证通风机的性能。 对于通风机设计的要求是: (1)满足所需流量和压力的工况点应在最高效率点附近; (2)最高效率要高,效率曲线平坦; (3)压力曲线的稳定工作区间要宽; (4)结构简单,工艺性能好; (5)足够的强度,刚度,工作安全可靠; (6)噪音低; (7)调节性能好; (8)尺寸尽量小,重量经; (9)维护方便。 对于无因次数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保证最高的效率,应选择一个适当的值来设计。 (2)选择最大的值和低的圆周速度,以保证最低的噪音。 (3)选择最大的值,以保证最小的磨损。

(4)大时选择最大的值。 §1 叶轮尺寸的决定 图3-1叶轮的主要参数:图3-1为叶轮的主要参数: :叶轮外径 :叶轮进口直径; :叶片进口直径; :出口宽度; :进口宽度; :叶片出口安装角;

:叶片进口安装角; Z:叶片数; :叶片前盘倾斜角; 一.最佳进口宽度 在叶轮进口处如果有迴流就造成叶轮中的损失,为此应加速进口流速。一般采用,叶轮进口面积为,而进风口面积为,令为叶轮进口速度的变化系数,故有: 由此得出: (3-1a) 考虑到轮毂直径引起面积减少,则有: (3-1b) 其中 在加速20%时,即, (3-1c)

矿井提升机毕业设计

摘要 矿井提升机是沿井筒提升煤炭、矸石、升降人员、下放材料的大型机械设备。它是矿山井下生产系统和地面工业广场相连接的枢纽,故要求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其成本和耗电量也比较高。因此本次在矿井提升机选型设计中, 主要是根据所给参数确定矿井提升设备,包括选择提升容器、钢丝绳、提升机、卷筒及校核提升能力,并经过多方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结合矿井的具体条件,做到设计切合实际。保证提升机的选型及其的,确定具有经济安全合适的提升系统。 矿井排水是通过排水泵经过管路把井下的水排到地面,保证正常生产。本次设计主要是通过计算,设计从中央泵房把水从立井中的管路排放到地面。 矿井通风是采矿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井下各工作地点都有良好的通风,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使其中有毒,有害,粉尘不超过规定值。矿井通风在矿业工程中占重要地位。通风机分为轴流式和离心式,本次设计中主要是做到对通风机有合理的选型。 关键词:矿井提升机矿井排水矿井通风选型设计

绪论 本设计选题根据是解决煤矿矿井生产中的提升;排水及通风问题。 矿山提升设备是矿井运输中的非常重要设备,占有特殊地位,是井下与地面联系的主要工具。矿井提升机是矿山运输中的主装式交-交变频提升机。后者主回路和磁场回路均采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变频和整流。由于采集设备,是井下与地面联系的重要工具。矿井提升机又是矿山最大的固定设备之一,它的耗电量占矿山总耗电量的30~40%。电力电子技术较早就用于矿井提升机的传动,并且发展迅速,从60年代的模拟控制SCR-D直流提升机发展到目前最先进的同步机内用交流电机,没有电刷问题,提升机容量可以大幅度增加,例如南非帕拉波矿井内装式提升机电机功率达6300kW。我国东欢坨、大雁、陈四楼等矿均引进了内装式提升机。目前,全数字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国产直流提升机已占领了国内市场,并开始出口。但是由于我国的科技和生产水平的限制,我国的矿井提升机还有很大一部分需要依赖于进口发达国家的设备。矿山提升机是大型固定机械之一。矿山提升机从最初的蒸汽拖动的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发展到今天的变频拖动的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和 双绳缠绕式提升机,经历了17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国内外经常使用的提升机有单绳式和多绳摩擦式两种形式。国产单绳缠绕式提升机有JT和JM两个系列。JT系列提升机卷筒直径为800—1600mm,主要用于井下运输提升工作;JM系列提升机卷筒直径2—5主要用于地面井口提升工作。 按提升钢丝绳(简称提升绳)的工作原理,可分为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和摩擦式矿井提升机两类。缠绕式矿井提升机,有单卷筒和双卷筒两种,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方式与一般绞车类似。单筒大多只有一根钢丝绳,连接一个容器。双筒的每个卷筒各配一根钢丝绳,连接两个容器,提升机运转时一个容器上升,另一个容器下降。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大多用于年产量在120万吨以下、井深小于400米的矿井中。摩擦式矿井提升机适用于凿井以外的各种竖井提升。提升绳搭挂在摩擦轮上,利用与摩擦轮衬垫的摩擦力使容器上升。提升绳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容器,或一端连接容器,另一端连接平衡重。为提高经济效益和安全性,摩擦式矿井提升机采用尾绳平衡提升方式,即配有与提升绳重量相等的尾绳。尾绳两端分别与两个容器(或容器和平衡重)的底部连接,形成提升绳-容器-尾绳-容器(或平衡重)-提升绳的封闭环路。容器处于井筒中的任何位置时,摩擦轮两侧的提升绳和尾绳的重量之和总是相等的。一般将布置在井筒顶部塔架上的这种提升机称为塔式摩擦式矿井提升机。塔架高出地面几十米,在地震区和地表土层特厚的矿区建造井塔耗资较大。提升机布置在地

离心通风机使用说明书

离心通风机 使 用 说 明 书

Jiangsu Sanji Environmental Protect Engineering Equipments CO.,LTD 江苏三机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用途 4-72型离心通风机作为一般工厂及大建筑物的室内通风换气,即可用作输入气体,也可用作输出气体。空气和其它不自燃、对人体无害的、对钢铁材料无腐蚀性的气体。气体内不许有粘性物质,所含的尘土及硬质颗粒不大于150mg/m3。气体的温度:不超过80℃。 4-72型离心通风机在我国是使用最早的风机,然而也是使用最普通的风机,从高层建筑到地下铁道,从锅炉鼓风到厂房换气,4-72型风机随处可见。 二、型式 从电机一侧正视,叶轮顺时针旋转者称右旋风机,以“右”表示;叶轮逆进针旋转者称左旋风机,以“左”表示。 风机的出口位置,以机壳的出风口角度表示。4-72型风机№2.8~6出厂时均做成一种型式,使用单位根据要求再安装成所需要的位置,订货时不需注明。其中№2.8出风口位置调整范围是0°~255°,间隔是45°;№16、20出风口位置制成固定的三种0°、90°、180°,不能调整,订货时需注明。 风机的传动方式有A、B、C、D四种:4-72型风机中,№2.8~6采用A式传动,№8~12采用C、D式传动,№16~20采用B式传动。 三、结构 4-72型风机中№2.8~6主要由叶轮、机壳、进风口、电机等部分组成。№8~20除具有上述部分外,还有传动部分。 (1)叶轮:由10个后倾机翼型叶片、曲线型前盘和平板后盘组成,用钢板制造,并经动、静平衡校正,空气性能良好,效率高,运转平稳。 (2)机壳:做成二种不同型式。其中№2.8~12机壳作成整体,不能拆开,№16~20的机壳制成三开式,除沿中分水平面分为两半外,上半部再沿中心线垂直分为两半,用螺栓连接。 (3)进风口:制成整体,装于风机一侧,与轴向平行的截面为曲线开关作用是能使气流顺畅时入叶轮,且损失较小。 (4)传动:由主轴、轴承箱、流动轴承、皮带轮或联轴器组成。 四、性能与选择 本样本只给出№10样机的无因次性能和曲线,由性能和曲线计算№10以上风机的有因次性能参数。 1、4-72型离心通风机特点和用途

离心风机气动设计方法的发展及其应用

离心风机气动设计方法的发展及其应用 从1975年开始,我们一直致力于风机气动设计方法研究及高性能风机产品开发,本文结合我们工作实践讨论离心风机气动设计方法的发展及其应用。 1 离心风机气动设计的工程方法(1990年前)——不能预估工况性能 国际公认的离心和轴流风机气动设计工程方法的权威著作是德国著名风机专家B.Eck的专著《风机》(1973年英文版)[1],关于离心风机气动设计的主要思想为基于一维、二维不可压理想均匀流假定及进口速度三角形无预旋假定,通过离心风机内部流动及其损失机理分析,结合70年代以前的气动设计经验和性能试验数据,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离心风机气动设计工程方法,奠定了离心风机气动设计的基础。其核心内容是确定叶轮参数两个公式,一是连续方程,可确定叶轮进口直径d1,见公式(1),另一个是叶轮机械做功的欧拉方程(又称全压公式,对于不可压流体,也就是动量方程的积分),可确定叶片的几何出口角β2j,见公式(2)。 式中,Q-,H-分别为流量系数和全压系数,ε,β1j,ψ,μ和i分别为叶轮进口加速系数、几何进口角、进口充满系数、有限叶片修正系数和进口冲角,ηi为叶轮流动效率,d2,b2和β2j分别为叶轮出口直径、宽度和几何出口角。Eck还对两个重要的设计参数,即叶轮进口加速系数(定义为进风口出口和叶轮进口截面的面积比值)和几何进口角提出具体建议,前者应大于1,具体推荐取值为1.2,使进入叶轮的流动是较强的加速流,可减少分离,后者,建议采用i+35.4°,这是根据在同样流量下,进口速度最小,因而可使

叶轮内的流动损失最小推导得到的优化值。Eck还提出叶片型线应使叶片通道内的流速具有相同的减速,这样在流道中就没有大的减速出现,可减少分离,这种型线称为等减速流型(dw/dt=wdw/ds=const),我们在学习Eck方法的基础上,引用了透平机械和航空工程中的一些设计思想,结合9-19风机开发,经过多次设计—样机—性能试验,突破了风机行业和Eck的一些设计思想和经验系数的取值,1977年研制成功的9-19№.6风机样机全压效率,η=86%,A声压级L PA=94.5dB,比A声压级L PA=17.1dB,比当时市场流行的高压风机系列产品8-18№.6风机效率提高21%,A声压级下降5.5dB,比A声压级下降6.5dB,且具有效率高、噪声低、性能曲线平坦及高效区宽广的优点,结构简单,工艺可行。在9-19风机开发的基础上,又开发了其姐妹系列9-26风机,由于其优良性能,很快被机械工业部指定为全国推广的优秀高压离心风机产品系列,替代当时流行的8-18和9-27 系列风机,直到现在9-19和9-26风机还是风机市场高压风机主力产品。1980年提出了9-19风机的气动力设计方法[2],对Eck方法提出以下主要改进:1)采用叶轮进口加速系数小于1,具体建议为0.7~0.8,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叶轮进口流速,不仅可以减少叶轮损失,也有利于减少噪声,因为噪声和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理由是这种扩压流动,虽然会有一些分离流,但考虑到高速旋转叶轮产生的离心力,会将流入叶轮的少量分离流甩开;2)对前向风机采用很小的叶轮出口宽度和叶轮直径比值,约为0.09,以减少叶片的出口角(见公式(2)),并由连续方程可知,它能提高w2/w1值,因而减少叶片通道的扩压度,可减少分离,提高效率;3)提出等当量扩张角流型(w-1.5 dw/ds=const)代替Eck的等减速流型,认为这样更为合理,理由是前者将整个叶片通道设计为一个等当量扩张角的圆锥通道,这样的扩张才更为均匀,而且容易控制,只要这个锥角设计在一个合理值以内即可;4)离心风机噪声主要是叶片通过频率(BPF)的离散噪声和湍流和旋涡引起的宽带噪声,其中蜗舌间隙δ(蜗舌与叶轮间的最小距离和叶轮直径的比值)是影响BPF噪声的主要

矿井提升机的选型原则

矿井提升机的选型原则 在选择提升设备之前,首先应确定合理的提升方式,它对提升设备的选型,矿山机械设备对矿山的基本建设投资、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及吨煤成本都有直接的影响。 当矿井的年产量、井深及开采水平确定之后,就要决定合理的提升方式。提升方式与井简的开拓、井上井下运输等环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则上应考虑下列几个因素: (1)对于年产量大于600kt的大、中型矿井,由于提升煤炭及辅助工作最均较大,一般均设主、副井2套提升设备。主井采用箕斗提升煤炭,副井采用罐笼完成辅助提升任务,如提升矸石、升降入员和下放材料、设备等。矿山机械设备对于年产量小于300kt的小型矿井,如果仅用1套罐笼提升设备就可以完成全部主、副井的提升仟务时,则采用丨套提升设备是经济的。对于年产量大于1800kt的大型矿井,主井往往需要2套箕斗提升设备,副井除配备1套罐笼提升设备外,多数尚需要设置1套单容器平衡锤系统专门提升矸石。 (2)一般情况下,主井均采用箕斗提升方式。但在特殊条件下,例如矿井生产的煤质品种多,且需分别运送,或是保证煤炭有足够的块度,只好采用罐笼作为主井的提升设备。 (3)为了提高生产率,中型以上的矿井原则上都要采用双钩提升。矿山机械设备如果矿井同时开采水平数过多,采用平衡锤单容器提升方式也是比较方便的。 (4)根据我国H前的实际情况,对于小型矿并,以采用单绳缠绕式提升系统为宜。对于年产量9001ct以上的大甩矿井,以采用多绳摩擦提升系统为宜。矿山机械设备对于中型矿并,如井较浅,可采用单绳缠绕系统;井较深时,也可采用多绳摩擦提升系统,或主井采用单绳箕斗,副井采用多绳摩擦罐笼提升。 (5)矿井若有2个水平,且分前、后期开采时,提升机、井架或井塔等大型固定设备要按最终水平选择。提升容器、钢丝绳和提升电动机根据实际情况也可按第一水平选择,待井筒延伸到第二水平时,另行更换,但电动机以换装一次为宜。 (6)对于斜井,目前应采用单绳缠绕式提升机。 (7)地面生产系统靠近井口时,采用箕斗提升可以简化煤的生产流程;若远离井口,地面尚需一段窄轨铁路运输,应采用罐笼提升。 以上所述,仅提出了决定提升方式的一般原则。矿山机械设备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要根据矿井的具体条件,提出若干可行的方案,然后对基建投资、运转费用、技术的先进性诸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同时还要考虑到我国提升设备的生产和供应情况,才能决定合理的方案。矿山机械设备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煤矿的日益广泛应用,为矿井设计和优化设计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离心通风机选型及设计

离心通风机选型及设计 1.引言…………………………………………………………………… .(1) 2.离心式通风机的结构及原理 (3) 2.1离心式风机的基本组成 (3) 2.2离心式风机的原理 (3) 2.3离心式风机的主要结构参数 (4) 2.4离心式风机的传动方式 (5) 3离心风机的选型的一般步骤 (5) 4.离心式通风机的设计 (5) 4.1通风机设计的要求 (5) 4.2设计步骤 (6) 4.2.1叶轮尺寸的决定 (6) 4.2.2离心通风机的进气装置 (13) 4.2.3蜗壳设计 (14) 4.2.4参数计算 (20) 4.3离心风机设计时几个重要方案的选择 (24) 5.结论 (25) 附录 (25)

引言 通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通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 通风机的工作原理与透平压缩机基本相同,只是由于气体流速较低,压力变化不大,一般不需要考虑气体比容的变化,即把气体作为不可压缩流体处理。 通风机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在公元前许多年就已制造出简单的木制砻谷风车,它的作用原理与现代离心通风机基本相同。1862年,英国的圭贝尔发明离心通风机,其叶轮、机壳为同心圆型,机壳用砖制,木制叶轮采用后向直叶片,效率仅为40%左右,主要用于矿山通风。1880年,人们设计出用于矿井排送风的蜗形机壳,和后向弯曲叶片的离心通风机,结构已比较完善了。 1892年法国研制成横流通风机;1898年,爱尔兰人设计出前向叶片的西罗柯式离心通风机,并为各国所广泛采用;19世纪,轴流通风机已应用于矿井通风和冶金工业的鼓风,但其压力仅为100~300帕,效率仅为15~25%,直到二十世纪40年代以后才得到较快的发展。 1935年,德国首先采用轴流等压通风机为锅炉通风和引风;1948年,丹麦制成运行中动叶可调的轴流通风机;旋轴流通风机、子午加速轴流通风机、斜流通风机和横流通风机也都获得了发展。 按气体流动的方向,通风机可分为离心式、轴流式、斜流式和横流式等类型。 离心通风机工作时,动力机(主要是电动机)驱动叶轮在蜗形机壳内旋转,空气经吸气口从叶轮中心处吸入。由于叶片对气体的动力作用,气体压力和速度得以提高,并在离心力作用下沿着叶道甩向机壳,从排气口排出。因气体在叶轮内的流动主要是在径向平面内,故又称径流通风机。 离心通风机主要由叶轮和机壳组成,小型通风机的叶轮直接装在电动机上中、大型通风机通过联轴器或皮带轮与电动机联接。离心通风机一般为单侧进气,用单级叶轮;流量大的可双侧进气,用两个背靠背的叶轮,又称为双吸式离心通风机。 叶轮是通风机的主要部件,它的几何形状、尺寸、叶片数目和制造精度对性能有很大影响。叶轮经静平衡或动平衡校正才能保证通风机平稳地转动。按叶片出口方向的不同,叶轮分为前向、径向和后向三种型式。前向叶轮的叶片顶部向叶轮旋转方向倾斜;径向叶轮的叶片顶部是向径向的,又分直叶片式和曲线型叶片;后向叶轮的叶片顶部向叶轮旋转的反向倾斜。 前向叶轮产生的压力最大,在流量和转数一定时,所需叶轮直径最小,但效率一般较低;后向叶轮相反,所产生的压力最小,所需叶轮直径最大,而效率一般较高;径向叶轮介于两者之间。叶片的型线以直叶片最简单,机翼型叶片最复杂。 为了使叶片表面有合适的速度分布,一般采用曲线型叶片,如等厚度圆弧叶片。叶轮通常都有盖盘,以增加叶轮的强度和减少叶片与机壳间的气体泄漏。叶片与盖盘的联接采用焊接或铆接。焊接叶轮的重量较轻,流道光滑。低、中压小型离心通风机的叶轮也有采用铝合金铸造的。 轴流式通风机工作时,动力机驱动叶轮在圆筒形机壳内旋转,气体从集流器进入,通过叶轮获得能量,提高压力和速度,然后沿轴向排出。轴流通风机的布置形式有立式、卧式和倾斜式三种,小型的叶轮直径只有100毫米左右,大型的可达20米以上。

【精编】毕业设计矿井提升机图

毕业设计矿井提升 机图

目录 前言4 1、绪论5 1.1矿井提升机的任务及其地位5 1.2矿井提升机的发展历程9 1.2.1缠绕式提升机的发展状况9 1.2.2各个系列提升机的主要特点9 1.3矿井提升机的类型和工作原理12 1.3.1矿井提升机的类型及其组成部分的特点12 1.3.2矿井提升机的工作原理10 2提升机的选型和计算20 2.1.1罐笼选择20 2.1.2钢丝绳设计及选择21 2.1.3提升机的选用21 2.2提升机的运动学计算22 2.2.1选择加减速度22 2.2.2速度各参数的计算22 2.3提升动力学计算23

2.3.1预选电动机23 2.3.2提升系统的变位质量23 2.3.3力图的计算24 3提升机减速器的设计25 3.1减速器的作用25 3.2减速器的国内外现状25 3.3减速器的总体设计27 3.3.1拟定传动方案27 3.3.2电机选型28 3.3.3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其分配28 3.3.4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28 3.4齿轮设计29 3.4.1高速级齿轮设计29 3.4.2低速级齿轮设计33 3.5轴的设计37 3.5.1减速器高速轴1的设计37 3.5.2中间轴2的设计41 3.5.3低速级轴3的设计42

4提升机制动装置的结构设计44 4.1矿井提升机制动装置的功用及类型44 4.1.1制动装置的功用44 4.1.2制动装置的类型45 4.1.3制动系统的要求45 4.2制动装置的有关规定和要求46 4.3制动器的主要类型47 4.3.1块闸制动器47 4.3.2综合式制动器49 4.3.3盘式制动器50 4.4液压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51 4.4.1液压盘式制动器的结构51 4.4.2液压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52 4.5盘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53 4.5.1盘式制动器工作时所需制动力53 4.5.2每副闸应有的制动力矩55 4.6盘式制动器的调整和维护55 4.6.1闸瓦间隙的调整55

【冶金行业类】毕业设计矿井提升机的选型设计

(冶金行业)毕业设计矿井提升机的选型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说明书) 题目: 姓名: 学号: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年月日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 专业班级 任务下达日期年月日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系(部)主任 年月日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 系专业,学生于年月日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设计题目: 专题(论文)题目: 指导老师: 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定,给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人,出席人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副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委员:,,,,,。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第页 共页 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语: 矿井提升机的选型设计

前言 矿井提升需要用壹些专用的提升设备,主要有提升容器,提升钢丝绳,提升机,井架,装卸载设备以及壹些辅助设备。矿井提升设备是矿山较复杂而庞大的几点设备,它不仅承担无聊的提升和下放任务,同时仍上下人员。矿井运输是煤炭生产过程的壹部分,煤炭的井工生产中,运输线路长,巷道条件多种多样,运输若不畅通,采掘工作就无法继续进行,井工生产的煤矿运输作业,包括从工作面到矿井地面的煤炭运输和辅助运输,辅助运输包括矸石、材料、设备和人员运输。本次毕业设计主要对中型矿井生产所用的运输设备以及固定机械设备的选型及电气控制进行的壹次合理选择。选择系统配套附件,根据各设备外形尺寸及安装要求,且考虑其运行条件,最终确定提升机房的布置图。 毕业设计,作为毕业前夕壹次综合性训练,是对我们所学理论知识的壹次总结、检验和完善。通过这次设计,对我们所学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有很大帮助。对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融会贯通和巩固发展所学知识也受益非浅;我们要较系统的了解矿用提升设备和排水设备在设计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从总体选型原则,从煤的开采、运输,及提升设备的选型、校核以及强度计算和经济合理性等等。 且通过这壹实践,开阔了思维,丰富了知识,为我们即将做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能够说,毕业设计是壹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毕业设计是壹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毕业实习使我们了解到壹些实际和理论之间的差异。在各位老师及有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锻炼自己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我们所学的课本知识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真正达到学为所用。 矿井提升机是矿山的大型固定设备之壹,是联系井下和地面的主要运输工具。矿井提升工作是整个采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地下采出的煤炭、矿石必须提升至地面才有实际应用价值。废石的提升,工作人员、材料及设备的升降等都要靠提升工作来完成。 提升设备的安全运行,不仅直接影响整个矿井生产,而且涉及人身安全。随着工业进步以及对人的价值的更加重视,矿井提升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已经成为提升设备设计思想的重要内容。

矿井液压提升机设计

摘要 目前我国许多煤矿矿井已经转向中、深部开采,矿井提升设备作为煤矿的关键设备,在矿井机械化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制动器是提升机(提升绞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关系着提升机设备的安全运行。 多绳摩擦提升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安全可靠、提升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较深的矿井提升。本文针对JKMD型(φ4.5米?4多绳摩擦轮)提升机,对其制动系统进行设计。 在对提升机的制动器选型过程中,因盘式制动器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种新型制动器,它以其独特的优点及良好的安全性能被广大用户认可,特别是在结合了液压系统和PLC 控制之后,液压系统和PLC 超强的控制性能为盘式制动器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工作平台。制动盘的制动力,靠油缸内充入油液而推动活塞来压缩盘式弹簧来实现。 液压盘式制动器作为最新一种制动器,具有许多优点,所以它在现代多种类型提升机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它具有制动力大、工作灵活性稳定、敏感度高等特点,对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提升机;制动器;设计。

Abstract Currently many of our coal mine has turned to, deep mining, the mine hoist equipment as the key equipment of coal min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the mine. Brake is hoist (win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afe operation of hoist equipment. Hois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light weight, safe and reliable, enhance the ability of multi rope friction, apply to the deeper mine hois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ype of JKMD (4.5 m 4 of multi-rope friction hoist), its braking system design. In the process of hoist brake selection, because the disc brake is a new brake used more often in recent years, 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s and good safety performance recognized by the majority of users, especially in the light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PLC control,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hydraulic system and PLC super offers great working platform for the application of disc brake. Brake disc braking force, rely on the fuel tank filled with oil that drives the piston to compress the spring to achieve disc. Hydraulic disc brakes a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a brake, which has many advantages, so many types it in the modern elevator in the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t is the braking force, flexibility stability, high sensitiv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afety in production. Keywords: Elevator; brake; design.

离心通风机的设计

离心通风机的设计 已知条件:风机全压P tf =2554 Pa,风机流量q v =5700 m 3/h, 风机进口压力P in =101324.72Pa 风机进口温度t m =25°C 空气气体常数R=287J/ ㎏×k 风机转速n=2900r/min 1.空气密度ρ ()()33in 1847.16.3027328732.133*760273m kg m kg t R P in =??????+=+=ρ 2.风机的比转速 432.154.5???? ??=iF in v s q n n ρρ 4325541847.12.13600 5700290054.5??? ?????=s n =55.73 3.选择叶片出口角A 2β A 2β=?35 由于比转速较小,选择后弯圆弧叶片。 4.估算全压系数t ψ []210439.1107966.23835.02523??-?+=--s A t n βψ []273.5510439.135107966.23835.0253???-??+=-- =0.873

5.估算叶轮外缘圆周速度2u s m s m p u t tF 772.70873.0187.1212554212=??==ρψ 6. 估算叶轮外缘出口直径2D m m n u D 462.029001416.3772.70606022=?? ? ????==π 选择2D =0.46m ,相应地s m 85.692=u 7. 计算风机的t ψ、?、s D 、σ 884.085.691847.1212554u 21p 2 22tF t =??==ρψ 136.085.6946.045700/3600u D 4q 22 22v =??==ππ ? 611.20.136884.0993.0993 .0412141t s =?==?ψD 405.0884.0136.04321 43t 21===ψ?σ 8.确定叶轮进口直径0D ????? ? ??+=2 004d c q D v π 选择悬臂式叶轮,d=0,参考表3-11a 选0c =30s m ;

矿井提升机的提升方式的选择

矿井提升机的提升方式的选择 斜井提升在我国矿井应用极其广泛,它包括斜井串车、斜井箕斗及斜井带式输送机三种提升方式。采用斜井开拓具有初期投资少、建井快、地面布置简单等优点。但一般斜井提升能力小,钢丝绳磨损快,井筒维护费用高。 (1)斜井矿井提升机可分为单钩与双钩串车两种。其中,单钩串车提升井筒断面小,投资小,生产能力小,耗电量大,但可以用于多水平提升。双钩串车提升生产能力较大,但只能用于单水平提升。一般年产量在21万吨以下的小型矿井多采用单钩,年产量在30万吨左右的矿井多采用双钩,两者均适用于倾角在25°以下。 (2)斜井箕斗提升与串车提升相比,具有提升速度大,生产能力高,容器自重小及装卸载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但需设置装卸载设备、建造煤仓,基建投资大。此外,为了提升矸石、下放材料、升降人员,需要外设置一套副井提升设备。箕斗提升一般采用双钩,适用于井筒倾角为25°~30°,年产量在30万t~60万t的矿井中。 (3)带式输送机提升这种提升方式具有安全可靠、运输量大,且易实现自动化,但初期投资较大,设备安装时间较长,并需要安装卸载煤仓等设备,一般用于年产量在60万吨以上,倾角小于18°的斜井中。《煤炭工业设计规定》规定:大型矿井的主斜井宜采用带式输送机提升。 注:矿井提升机按车场形式不同,又可以分为平车场和甩车场两种方式。甩车场提升方式的优点:地面车场及井口设备简单、布置紧凑、井架低、摘挂钩安全方便;缺点是提升循环时间长、提升能力小、每次提升电动机换向次数多、操纵复杂。矿井提升机平车场没有上述缺点,车场通过能力大,提升操作简单方便。但是,平车场需设置阻车器等辅助设备,故一般情况下甩车场多用于单钩提升,平车场多用于双钩提升。在串车提升中,为在车场内调车和组车方便,应注意一次升降的矿车数尽可能与电机车一次牵引的矿车数成倍数关系。

矿井提升机选型及控制设计——毕业设计

矿井提升机选型及控制设计——毕业设计

矿井提升机选型及控制设计 摘要 矿井提升机是矿井运输的重要设备,是沟通矿井上下的纽带的,其任务是沿井筒提煤、矿石、矸石,下放材料,升降人员和设备。矿井提升机是煤矿、铁矿、有色金属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它的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的安全,矿井提升机信号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是矿井提升和安全运输的重要保证。 本设计主要对矿井生产所用的提升机械设备选型及控制进行的一次合理选择,了解了煤矿生产矿井的提升系统的基构造和原理,对提升设备的选型和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对井下大巷和采区的机械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对提升机,皮带,以及绞车的设计和选择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设计中运用PLC控制技术,PLC系统采用三菱公司的FX2N系列作为主控制器,对井口、井底、机房信号台进行信号联络。组态设计使用WINCC完成,能够实现上位监控功能。使用编程软件实现信号的联络。 采用PLC控制不但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而且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在不改变系统硬件的前提下,仅靠改变PLC内部的程序就可满足用户要求。有效地解决了信号系统中的远距离传输和可靠性问题。 关键词:矿井提升机信号系统;提升机;钢丝绳;电

动机PLC;上位监控; WINCC 前言 毕业设计是培训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三年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同样,也促使了同学们之间的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谨慎、塌实、一步一步的完成设计,给我们三年的学习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毕业实习使我们了解到一些实际与理 论之间的差异。通过毕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且还可以培养和熟练使用资料,运用工具书的能力.在各位老师及有关技术人 员的指导下锻炼自己独立思考、分析、解决的能力,把我们所学的课本知识与实

离心通风机设计

离心通风机选型及设计 1.引言?????????????????????.(1?) ???? 2.离心式通风机的结构及原理????????????...?..(?3)?离心式风机的基本组成??????????????????(3) 离心式风机的原理 ????????????????????(3) 离心式风机的主要结构参数 ????????????????(4) 3 离心风机的选型的一般步骤?????????????????(5) 4.离心式通风机的设计????????????????????(5) 通风机设计的要求????????????????????(5) 设计步骤 ????????????????????????(6) 4.2.1叶轮尺寸的决定????????????????????(6) 4.2.2离心通风机的进气装置?????????????????(13) 4.2.3蜗壳设计???????????????????????(14) 4.2.4参数计算???????????????????????(20) 离心风机设计时几个重要方案的选择?????????(24) 5.结论???????????????????????????(25) 附录????????????????????????????(25)

引言 通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通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 通风机的工作原理与透平压缩机基本相同,只是由于气体流速较低,压力变化不大,一般不需要考虑气体比容的变化,即把气体作为不可压缩流体处理。 能有很大影响。叶轮经静平衡或动平衡校正才能保证通风机平稳地转动。按叶片出口方 向的不同,叶轮分为前向、径向和后向三种型式。前向叶轮的叶片顶部向叶轮旋转方向倾斜;径向叶轮的叶片顶部是向径向的,又分直叶片式和曲线型叶片;后向叶轮的叶片顶部向叶轮旋转的反向倾斜。 前向叶轮产生的压力最大,在流量和转数一定时,所需叶轮直径最小,但效率一般较低;后向叶轮相反,所产生的压力最小,所需叶轮直径最大,而效率一般较高;径向叶轮介于两者之间。叶片的型线以直叶片最简单,机翼型叶片最复杂。 为了使叶片表面有合适的速度分布,一般采用曲线型叶片,如等厚度圆弧叶片。叶轮通常都有盖盘,以增加叶轮的强度和减少叶片与机壳间的气体泄漏。叶片与盖盘的联接采用焊接或铆接。焊接叶轮的重量较轻,流道光滑。低、中压小型离心通风机的叶轮也有采用铝合金铸造的。 轴流式通风机工作时,动力机驱动叶轮在圆筒形机壳内旋转,气体从集流器进入,通过叶轮获得能量,提高压力和速度,然后沿轴向排出。轴流通风机的布置形式有立式、卧式和倾斜式三种,小型的叶轮直径只有100 毫米左右,大型的可达20 米以上。 小型低压轴流通风机由叶轮、机壳和集流器等部件组成,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墙壁 或天花板上;大型高压轴流通风机由集流器、叶轮、流线体、机壳、扩散筒和传动部件组成。叶片均匀布置在轮毂上,数目一般为2~24。叶片越多,风压越高;叶片安装角一般为10°~45°,安装角越大,风量和风压越大。轴流式通风机的主要零件大都用钢板焊接或铆接而成。 斜流通风机又称混流通风机,在这类通风机中,气体以与轴线成某一角度的方向进 入叶轮,在叶道中获得能量,并沿倾斜方向流出。通风机的叶轮和机壳的形状为圆锥形。这种通风机兼有离心式和轴流式的特点,流量范围和效率均介于两者之间。 横流通风机是具有前向多翼叶轮的小型高压离心通风机。气体从转子外缘的一侧进入叶轮,然后穿过叶轮内部从另一侧排出,气体在叶轮内两次受到叶片的力的作用。在相同性能的条件下,它的尺寸小、转速低。 与其他类型低速通风机相比,横流通风机具有较高的效率。它的轴向宽度可任意选择,而不影响气体的流动状态,气体在整个转子宽度上仍保持流动均匀。它的出口截面窄而长,适宜于安装在各种扁平形的设备中用来冷却或通风。 通风机的性能参数主要有流量、压力、功率,效率和转速。另外,噪声和振动的大小也是通风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流量也称风量,以单位时间内流经通风机的气体体积表示;压力也称风压,是指气体在通风机内压力升高值,有静压、动压和全压之分;功率是指通风机的输入功率,即轴功率。通风机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称为效率。通风机全压效率可达90%。 通风机未来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通风机的气动效率、装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以降低 电能消耗;用动叶可调的轴流通风机代替大型离心通风机;降低通风机噪声;提高排烟、排

矿井提升机直流电控系统设计

学士学位论文 矿井提升机直流电控系统设计 作者姓名:董佩 导师姓名:张开如 专业名称:自动化 所在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 2009年6月

摘要 矿井直流提升机电控系统由直流电动机、卷筒、制动系统、深度指示系统、测速限速系统和操作系统等组成。与传统提升机电控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单机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起动平滑性好、调速范围宽、精度高和安全可靠性高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该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保护电路的设计和系统的工作原理。 根据课题的设计要求,本系统从主电路结构的选择和计算、控制方案的选择、保护电路的设计和系统的动静态特性的分析计算等方面出发,进行矿井直流提升机电控系统的设计。该系统能完成对矿井直流提升机的起动、加速运行、匀速运行、减速运行和回馈制动的控制,并且可以实现提升机的四象限运行。 关键词:提升机电控系统磁场可逆逻辑无环流

ABSTRACT The mine DC hoist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consists of the DC motor, drum, brake system, in-depth instruction systems, gun systems and operating systems and so on. With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upgrade; this system has a single large capacity, small size, light weight, a good smooth start-up feature,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security and reliability. This paper describes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protection circuit design 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subject, the design of the mine DC hoist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is from the choice and calculation of the main circuit of the system, the choice of the control program, the design of the protection system and system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static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The system is able to complete the start, the running of speed up, uniform running, deceleration running and feedback control, furthermore it can run in the four quadrants. Key words:Hoist The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Reversible magnetic field The logic of non-circul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