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华育中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预初数学期末考试

合集下载

上海华育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上海华育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上海华育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压轴题1.小刚运用本学期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数学探究活动.如图1,数轴上的点M ,N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0,12.将一枚棋子放置在点M 处,让这枚棋子沿数轴在线段MN 上往复运动(即棋子从点M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当运动到点N 处,随即沿数轴向左运动,当运动到点M 处,随即沿数轴向右运动,如此反复⋯).并且规定棋子按照如下的步骤运动:第1步,从点M 开始运动t 个单位长度至点1Q 处;第2步,从点1Q 继续运动2t 单位长度至点2Q 处;第3步,从点2Q 继续运动3t 个单位长度至点3Q 处…例如:当3t =时,点1Q 、2Q 、3Q 的位置如图2所示.解决如下问题:(1)如果4t =,那么线段13Q Q =______;(2)如果4t <,且点3Q 表示的数为3,那么t =______;(3)如果2t ≤,且线段242Q Q =,那么请你求出t 的值.2.如图,在数轴上的A 1,A 2,A 3,A 4,……A 20,这20个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 1,a 2,a 3,a 4,……a 20.若A 1A 2=A 2A 3=……=A 19A 20,且a 3=20,|a 1﹣a 4|=12.(1)线段A 3A 4的长度= ;a 2= ;(2)若|a 1﹣x |=a 2+a 4,求x 的值;(3)线段MN 从O 点出发向右运动,当线段MN 与线段A 1A 20开始有重叠部分到完全没有重叠部分经历了9秒.若线段MN =5,求线段MN 的运动速度.3.已知:OC 平分AOB ∠,以O 为端点作射线OD ,OE 平分AOD ∠.(1)如图1,射线OD 在AOB ∠内部,BOD 82∠=︒,求COE ∠的度数.(2)若射线OD 绕点O 旋转,BOD α∠=,(α为大于AOB ∠的钝角),COE β∠=,其他条件不变,在这个过程中,探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请补全图形并加以说明.4.某商场在黄金周促销期间规定:商场内所有商品按标价的50%打折出售;同时,当顾客在该商场消费打折后的金额满一定数额,还可按如下方案抵扣相应金额:说明:[)a,b 表示在范围a b ~中,可以取到a ,不能取到b .根据上述促销方法,顾客在该商场购物可以获得双重优惠:打折优惠与抵扣优惠. 例如:购买标价为900元的商品,则打折后消费金额为450元,获得的抵扣金额为30元,总优惠额为:()900150%30480⨯-+=元,实际付款420元. (购买商品得到的优惠率100%)=⨯购买商品获得的总优惠额商品的标价, 请问: ()1购买一件标价为500元的商品,顾客的实际付款是多少元?()2购买一件商品,实际付款375元,那么它的标价为多少元?()3请直接写出,当顾客购买标价为______元的商品,可以得到最高优惠率为______.5.如图,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4-,点B 表示的数为16,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t 0)>.()1A ,B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______,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______;()2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t 秒后,点P 表示的数为______,点Q 表示的数为______; ()3求当t 为何值时,1PQ AB 2=? ()4若点M 为PA 的中点,点N 为PB 的中点,点P 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直接写出线段MN 的长.6.已知线段30AB cm =(1)如图1,点P 沿线段AB 自点A 向点B 以2/cm s 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 沿线段点B 向点A 以3/cm s 的速度运动,几秒钟后,P Q 、两点相遇?(2)如图1,几秒后,点P Q 、两点相距10cm ? (3)如图2,4AO cm =,2PO cm =,当点P 在AB 的上方,且060=∠POB 时,点P 绕着点O 以30度/秒的速度在圆周上逆时针旋转一周停止,同时点Q 沿直线BA 自B 点向A 点运动,假若点P Q 、两点能相遇,求点Q 的运动速度.7.已知,如图,A 、B 、C 分别为数轴上的三点,A 点对应的数为60,B 点在A 点的左侧,并且与A 点的距离为30,C 点在B 点左侧,C 点到A 点距离是B 点到A 点距离的4倍.(1)求出数轴上B 点对应的数及AC 的距离.(2)点P 从A 点出发,以3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①当P 点在AB 之间运动时,则BP =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②P 点自A 点向C 点运动过程中,何时P ,A ,B 三点中其中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的中点?求出相应的时间t .③当P 点运动到B 点时,另一点Q 以5单位/秒的速度从A 点出发,也向C 点运动,点Q 到达C 点后立即原速返回到A 点,那么Q 点在往返过程中与P 点相遇几次?直.接.写.出.相遇时P 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8.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10,B 是数轴上位于点A 左侧一点,且AB=30,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1)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P 表示的数是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若M 为线段AP 的中点,N 为线段BP 的中点,在点P 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会发生变化吗?如果不变,请求出这个长度;如果会变化,请用含的代数式表示这个长度;(3)动点Q 从点B 处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点P 运动多少秒时与点Q 相距4个单位长度?9.如图,P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点,C 、D 两点分别从P 、B 出发以1cm /s 、2cm /s 的速度沿直线AB 向左运动(C 在线段AP 上,D 在线段BP 上)(1)若C 、D 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 =2AC ,请说明P 点在线段AB 上的位置:(2)在(1)的条件下,Q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AQ ﹣BQ =PQ ,求PQ AB的值.(3)在(1)的条件下,若C 、D 运动5秒后,恰好有1CD AB 2=,此时C 点停止运动,D 点继续运动(D 点在线段PB 上),M 、N 分别是CD 、PD 的中点,下列结论:①PM ﹣PN 的值不变;②MN AB的值不变,可以说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10.从特殊到一般,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探究性学习中经常用到,如下是一个具体案例,请完善整个探究过程。

华育中学预初周末训练(一)

华育中学预初周末训练(一)

华育预初(上)数学周末练习二一、判断题(每题2 分,共12 分)1、自然数可以分为1、素数、合数三类.()2、因为28÷7 =4,所以28 是倍数,7 是因数.()3、在正整数范围内,75 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4、两个素数的乘积一定是奇数.()5、每个合数的因数至少有3 个.()6、如果两个正整数的乘积能被素数p 整除,那么p 必能整除这两个正整数中的某一个.()二、填空题(第1~4 题每空 2 分,第5~9 题每题3 分,共33 分)1、下面几对数中,第一个数能整除第二个数的有(填序号);第一个数能除尽第二个数的有(填序号).(1)4 和54 (2)3 和51 (3)10 和2 (4)9 和4185 (5)17 和912、1 到100 这100 个正整数中,素数有个,合数有个,最大的素数是,9 的倍数有个.3、一个数是50 以内3 的最大倍数,那么这个数的因数有个,素因数有.4、已知M = 2 ⨯ 2 ⨯3⨯a ,N = 3⨯5 ⨯a ,若M ,N 的最大公因数是15,那么a = .5、试完成下图:36的因数54的因数36和54的公因数6、试写出2001 的素因数分解.7、72 和120 的公因数有.8、1 到1000 这1000 个正整数中能同时被7 和5 整除的最大的数是.9、A、B 为正整数,A 有4 个因数,B 有6 个因数,A 与B 互相不能整除,那么A 与B 的乘积的最小值为.三、选择题(每题3 分,共9 分)1、能被6 和9 整除的数()A.一定能整除54 B.一定能被54 整除C.一定能整除18 D.一定能被18 整除2、在正整数2543、8019、74272 中,能被11 整除的有()A.0 个B.1 个C.2 个D.3 个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1)若数A 能被数B 整除,那么数A 一定能被数B 除尽;(2)若数A 能被数B 除尽,那么数A 一定能被数B 整除;(3)相邻两个正整数的乘积一定是合数;(4)互素的两个数没有公因数A.1 个B.2 个C.3 个D.4 个四、简答题(8 + 8 + 5 + 5 = 26 )1、用短除法将下列各数分解素因数(1)720 (2)28052、用短除法求下列每一组数的最大公因数(1)540 和414 (4)48,60 和963、已知两个正整数的乘积是294,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7,那么这两个正整数分别为多少?4、一个两位数,用它去除391 和40,所得余数相同;用它去除283 和23,所得余数也相同,求这个两位数.五、解答题1、有苹果96 个,桔子120 个,梨168 个,现需要把这些水果全部分给若干位小朋友,使得每人得到的苹果一样多,桔子一样多,梨也一样多,那么最多能分给多少位小朋友?。

华育中学2016-2017八年级期末数学卷(含答案)

华育中学2016-2017八年级期末数学卷(含答案)

2 -------------------------------2 分 x
N 4
1 2
------------------------------------------------------------------------1 分
四 解答题 28 解 1
AB=AC
AD⊥BC 垂足为 D
价 为 B件 中点
3 6 -------------------------------------------------------------------------------2 分 −1 2
(
)
22 解
原方程整理为 解得 即
x 2 − 2 x − 2 = 0 -------------------------------------------2 分
则 k 的值是_____________.
2 x 2 − 3 x − 1 = ____________________.
均 方米为 9600 元 该地 2009 同期的 均 方米为 7600 元 假设这
该 地
均 增 长 率 均 为 x
根 据 题 意 可 列 出 关 于 x 的 方 程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8. 9 10 11 12 13 14 已知函数 f ( x ) = 已知点 A(-3,2)在 如果 f ( x ) =
-----------------------1 分
BE⊥AC
DE =
1 BC = DC ,-------------------------------------------------1 分 2
之间的函数关系 分钟 3600 米 1950 米

【15套试卷】上海华育中学小升初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15套试卷】上海华育中学小升初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4=4∶1应填的数是()A. 14B. 3C. 16D. 152.5除以的商,与这两个数的积相差()A. 25B. 20C. 24D. 423.5a=3b那么a和b成()关系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4.爸爸想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一块手表,从现在开始戒烟,每月省325元钱。

一块手表1800元,爸爸大约几个月能带上手表?()A. 5个月B. 6个月C. 7个月5.如果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一共是48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A. 36B. 24C. 166.设C为圆的周长,则表示的是()A. 圆的半径B. 圆的直径C. 圆的面积D. 圆的周长7.圆柱和圆椎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那么圆柱的高是圆锥的高的( )A. 9倍B. 3倍C.8.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A. B. C.9.把底面直径2厘米的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 )。

A. B. C.10.至少用多少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A. 4个B. 8个C. 16个11.如果a除以b得,b除以c得,那么a除以c得()A. B. C. D.12.一种盐水,盐与水的比是1:5,如果再向其中加入含盐20%的盐水若干,那么含盐率将()A. 不变B. 下降了C. 升高了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3.百米赛跑,小刚跑了17.8秒,小强跑了19.5秒.________跑得快,快________秒。

1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15.两个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柱与圆锥的底面半径这比是2:1,那么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最简比是________:________。

16.有一个储油罐,第一天用去吨,第二天用去吨,这时还剩下吨.油罐里原来有油________吨。

17.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6cm,高是4cm,它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上海华育中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含详细答案

上海华育中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含详细答案

上海华育中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含详细答案一、选择题1.如果用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两种图形铺满平面,那么一个顶点处需要( ) A .三个正三角形、两个正六边形B .四个正三角形、两个正六边形C .两个正三角形、两个正六边形D .三个正三角形、一个正六边形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B .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C .所有正方形都是全等图形D .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3.若229x mxy y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 )A .8B .6C .±8D .±6 4.在△ABC 中,∠BAC=115°,DE 、FG 分别为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则∠EAG 的度数为( )A .50°B .40°C .30°D .25°5.已知:如图,下列三角形中,AB AC =,则经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的一条直线能够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6.下列式子从左到右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12xy 2=3xy •4y B .(x +1)(x ﹣3)=x 2﹣2x ﹣3C .x 2﹣4x +1=x (x ﹣4)+1D .x 3﹣x =x (x +1)(x ﹣1) 7.如图,直线a ,b ,c 表示三条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A .一处B .两处C .三处D .四处8.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AE =CD ,AD ,BE 相交于点P ,BQ ⊥AD 于Q ,PQ =4,PE =1,则AD 的长是( )A .9B .8C .7D .69.如图所示,O D O C =,BD AC =,70O ∠=︒,30C ∠=︒,则OAD ∠等于( )A .80︒B .70︒C .30D .100︒10.设,,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且满足222a b c ab bc ca ++=++,关于此三角形的形状有以下判断:①是直角三角形; ②是等边三角形; ③是锐角三角形;④是钝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二、填空题 11.若|21(3)0x x y ++-=,则22x y +=_______.12.观察下列各式:(x -1)(x +1)=x 2-1;(x -1)(x 2+x +1)=x 3-1;(x -1)(x 3+x 2+x +1)=x 4-1,根据前面各式的规律可得(x -1)(x n +x n -1+…+x +1)=______(其中n 为正整数).13.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11k x x x =---的解为正数,则满足条件的非负整数k 的值为____.14.如下所示,n (a b)+与相应的杨辉三角中的一行数相对应.由以上规律可知:222()2a b a ab b +=+++=+++33223()33a b a a b ab b4322344()464a b a a b a b ab b +=++++554322345()510105a b a a b a b a b ab b +=+++++请你写出下列式子的结果:6()a b +=_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六边形ABCDEF 的六个内角都相等.若AB=1,BC=CD=3,DE=2,则这个六边形的周长等于_________.16.a 与2b 互为相反数,则2244a ab b ++=____.17.从A 沿北偏东60︒的方向行驶到B ,再从B 沿南偏西20︒方向行驶到C ,则ABC ∠=______.18.若(x-2)(x+3)=x 2+px+q,则p+q=____________.19.如图,在Rt ABC ∆中,90BAC ︒∠=,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DE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点E 是垂足,已知8,4DC AD ==,则图中长为43的线段有______条.20.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如果∠1=64°,那么∠2=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所示,△ABC 中,AB=BC ,DE ⊥AB 于点E ,DF ⊥BC 于点D ,交AC 于F . ⑴若∠AFD=155°,求∠EDF 的度数;⑵若点F 是AC 的中点,求证:∠CFD=12∠B .22.如图,AD ,AE 和AF 分别是ABC ∆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1)对于下面的五个结论:①2BC BF =;②12CAE CAB ∠=∠;③BE CE =;④AD BC ⊥;⑤AFB AFC S S ∆∆=. 其中正确的是 (只填序号) (2)若66C ∠=︒,30ABC ∠=︒,求DAE ∠的度数.23.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90C ∠=︒,30A ∠=︒,(1)作B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作AB 的中点E ;(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作法和证明)(2)连接DE ,求证:ADE BDE ∆≅∆.24.如图,等边△ABC 的边AC ,BC 上各有一点E ,D ,AE=CD ,AD ,BE 相交于点O .(1)求证:△ABE ≌△CAD ;(2)若∠OBD =45°,求∠ADC 的度数.2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为CD 的中点,连接AE 、BE ,延长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DAE ≌△CFE ;(2)若AB =BC +AD ,求证:BE ⊥AF .26.先化简,再求值:2()()(2)()x y x y y x y x y +-++--,其中3x =,13y =-.27.如图,AB =AD =BC =DC ,∠C =∠D =∠ABE =∠BAD =90°,点E 、F 分别在边BC 、CD 上,∠EAF =45°,过点A 作∠GAB =∠FAD ,且点G 在CB 的延长线上.(1)△GAB 与△FAD 全等吗?为什么?(2)若DF =2,BE =3,求EF 的长.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B 的坐标分别为(0,3),(1,0),△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90°.(1)图1中,点C 的坐标为 ;(2)如图2,点D 的坐标为(0,1),点E 在射线CD 上,过点B 作BF ⊥BE 交y 轴于点F . ①当点E 为线段CD 的中点时,求点F 的坐标;②当点E 在第二象限时,请直接写出F 点纵坐标y 的取值范围.29.如图,在△ABC 中,AD ⊥BC ,AE 平分∠BAC(1)若∠B=70°,∠C=30°,求;①∠BAE 的度数.②∠DAE 的度数.(2)探究:如果只知道∠B=∠C+40°,那么能求岀∠DAE 的度数吗?若能,请你写出求解过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0.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成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那么称这个正整数为“巧数”,如:22420=-,221242=-,222064=-,因此4,12,20这三个数都是“巧数”.(1)400和2020这两个数是“巧数”吗?为什么?(2)设两个连续偶数为2n 和22n -(其中n 取正整数),由这两个连续偶数构造的“巧数”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3)求介于50到101之间所有“巧数”之和.【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镶嵌的概念逐一判断即可得.【详解】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为60°,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20°,A .由3×60°+2×120°=420°≠360°知三个正三角形、两个正六边形不符合题意;B .由4×60°+2×120°=480°≠360°知四个正三角形、两个正六边形不符合题意;C .由2×60°+2×120°=360°知两个正三角形、两个正六边形符合题意;D .由3×60°+120°=300°≠360°知三个正三角形、一个正六边形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镶嵌(密铺),判断一种或几种图形是否能够镶嵌,只要看一看拼在同一顶点处的几个角能否构成周角,若能构成360°,则说明能够进行平面镶嵌,反之则不能.2.C解析:C【解析】解:A .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说法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 .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说法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 .所有正方形不一定都是全等图形,说法错误,故本选项正确;D .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说法正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3.D解析:D【解析】【分析】先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二倍项即可确定m 的值.【详解】22229(3)x mxy y x mxy y -+=-+,∵229x mxy y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23mxy x y -=±⋅,解得6m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根据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难点,熟记完全平方公式对解题非常重要.4.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C ,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A=EB ,GA=GC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详解】∵∠BAC=115°,∴∠B+∠C=65°,∵DE 、FG 分别为AB 、AC 的垂直平分线,∴EA=EB ,GA=GC ,∴∠EAB=∠B ,∠GAC=∠C ,∴∠EAG=∠BAC-(∠EAB+∠GAC )=∠BAC-(∠B+∠C )=5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解析】【分析】顶角为:36°,90°,108°的等腰三角形都可以用一条直线把等腰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小的等腰三角形,再用一条直线分其中一个等腰三角形变成两个更小的等腰三角形.【详解】由题意知,要求“被一条直线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①中分成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的角的度数分别为:36°,36°,108°和36°,72°,72°,能; ②不能;③显然原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高把它还分为了两个小等腰直角三角形,能; ④中的为36°,72,72°和36°,36°,108°,能.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在等腰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线段,分原三角形为两个新的等腰三角形,必须存在新出现的一个小等腰三角形与原等腰三角形相似才有可能.6.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详解】A、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定义,能熟记因式分解的定义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7.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作图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如图所示,可供选择的地址有4个,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A【解析】【分析】在Rt △BPQ ,易求∠PBQ =30°,于是可求BP ,进而可求BE ,而△BAE ≌△ACD ,那么有AD =BE =9.【详解】解:∵BQ ⊥AD ,∴∠BQP =90°,又∵∠BPQ =60°,∴∠PBQ =30°,∴BP =2PQ =2×4=8,∴BE =BP +PE =8+1=9,∵△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AC ,∠BAE =∠ACD =60°,又∵AE =CD ,∴△BAE ≌△ACD ,∴AD =BE =9,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含有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明△BAE ≌△ACD .9.A解析:A【解析】【分析】先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OA OB =,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可得30D C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详解】,O BD AC D OC ==,BD D C O A OC ∴-=-,即OB OA =,在OAD △和OBC 中,OA OB O O OD OC =⎧⎪∠=∠⎨⎪=⎩, ()OAD OBC SAS ∴≅,30D C ∴∠=∠=︒,180180703080OAD O D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是解题关键.10.B解析:B【解析】【分析】先将原式转化为完全平方公式,再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出a b c ==.进而判断即可.【详解】∵222a b c ab bc ca ++=++,∴222222222a b c ab bc ca ++=++,即()()()2220a b b c a c -+-+-=,∴a b c ==,∴此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同时也是锐角三角形.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根据式子特点,将原式转化为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 、y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以及代数式的求值.解题解析:5-【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 、y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 ∵21(3)0x x y ++-=,∴10x +=,30x y -=,∴1x =-,3y =-,∴222(1)2(3)165x y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以及代数式的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2.xn +1-1【解析】观察其右边的结果:第一个是x2-1;第二个是x3-1;…依此类推,则第n 个的结果即可求得.(x-1)(xn+xn-1+…x+1)=xn+1-1.解析:x n +1-1【解析】观察其右边的结果:第一个是x 2-1;第二个是x 3-1;…依此类推,则第n 个的结果即可求得.(x-1)(x n +x n-1+…x+1)=x n+1-1.13.【解析】【分析】首先解分式方程,然后根据方程的解为正数,可得x >0,据此求出满足条件的非负整数K 的值为多少即可.【详解】∵,∴.∵x >0,∴,∴,∴满足条件的非负整数的值为0、1解析:【解析】【分析】 首先解分式方程211k x x x =---,然后根据方程的解为正数,可得x >0,据此求出满足条件的非负整数K 的值为多少即可.【详解】 ∵211k x x x =---, ∴2x k =-.∵x >0,∴20k ->,∴2k <,∴满足条件的非负整数k 的值为0、1,0k =时,解得:x =2,符合题意;1k =时,解得:x =1,不符合题意;∴满足条件的非负整数k的值为0.故答案为:0.【点睛】此题考查分式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增根是令分母等于0的值,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14.【解析】【分析】利用杨辉三角写出两式子的结果.【详解】解:(a+b)6=a6+6a5b+15a4b2+20a3b3+15a2b4++6ab5+b6.故答案为:a6+6a5b+15a4b2解析:6542332456++++++a ab a b a b a b ab b61520156【解析】【分析】利用杨辉三角写出两式子的结果.【详解】解:(a+b)6=a6+6a5b+15a4b2+20a3b3+15a2b4++6ab5+b6.故答案为:a6+6a5b+15a4b2+20a3b3+15a2b4++6ab5+b6.【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15.15【解析】【分析】凸六边形ABCDEF,并不是一规则的六边形,但六个角都是120°,所以通过适当的向外作延长线,可得到等边三角形,进而求解.【详解】解:如图,分别作直线AB、CD、EF的解析:15【解析】【分析】凸六边形ABCDEF,并不是一规则的六边形,但六个角都是120°,所以通过适当的向外作延长线,可得到等边三角形,进而求解.【详解】解:如图,分别作直线AB、CD、EF的延长线和反向延长线使它们交于点G、H、P.∵六边形ABCDEF的六个角都是120°,∴六边形ABCDEF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都是60°.∴△AHF、△BGC、△DPE、△GHP都是等边三角形.∴GC=BC=3,DP=DE=2.∴GH=GP=GC+CD+DP=3+3+2=8,FA=HA=GH-AB-BG=8-1-3=4,EF=PH-HF-EP=8-4-2=2.∴六边形的周长为1+3+3+2+4+2=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解题中巧妙地构造了等边三角形,从而求得周长.是非常完美的解题方法,注意学习并掌握.16.0【解析】【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定义得出a+2b=0,再把a2+4ab+4b2变形为(a+2b)2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a与2b互为相反数,∴a+2b=0,∴a2+4ab+4b解析:0【解析】【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定义得出a+2b=0,再把a2+4ab+4b2变形为(a+2b)2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a与2b互为相反数,∴a+2b=0,∴a2+4ab+4b2=(a+2b)2=0故答案为: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互为相反数以及完全平方公式,正确把握互为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7.40【解析】【分析】根据方位角的概念,画图正确表示出行驶的过程,再根据已知转向的角度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的关系求解.【详解】如图,A沿北偏东60°的方向行驶到B,则∠BAC=90°-解析:40【解析】【分析】根据方位角的概念,画图正确表示出行驶的过程,再根据已知转向的角度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的关系求解.【详解】如图,A沿北偏东60°的方向行驶到B,则∠BAC=90°-60°=30°,B沿南偏西20°的方向行驶到C,则∠BCO=90°-20°=70°,又∵∠ABC=∠BCO-∠BAC,∴∠ABC=70°-30°=40°.故答案为40°【点睛】解答此类题需要从运动的角度,正确画出方位角,再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的关系求解.18.-5【解析】【分析】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直接去括号,再得出p和q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x-2)(x+3)=x2+x-6=x2+px+q,∴p=1,q=-6,∴p+q的解析:-5【解析】【分析】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直接去括号,再得出p 和q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x-2)(x+3)=x 2+x-6=x 2+px+q ,∴p=1,q=-6,∴p+q 的值为-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9.3【解析】【分析】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E=EC ,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AB=BE ,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BAC=90°,∠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DE 是解析:3【解析】【分析】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E=EC ,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AB=BE ,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BAC=90°,∠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DE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点E 是垂足,∴AD=DE=4,BE=EC ,∵DC=8,AD=4,∴BE=EC=在△ABD 和△EBD 中A BED ABD DBE BD DB ∠=∠⎧⎪∠=∠⎨⎪=⎩, ∴△ABD ≌△EBD (AAS ),∴AB=BE=∴图中长为3条.【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得出BE=AB是解题关键.20.58°.【解析】【分析】由折叠可得,∠2=∠CAB,依据∠1=64°,即可得到∠2= (180°-64°)=58°.【详解】由折叠可得,∠2=∠CAB,又∵∠1=64°,∴∠2=(18解析:58°.【解析】【分析】由折叠可得,∠2=∠CAB,依据∠1=64°,即可得到∠2=12(180°-64°)=58°.【详解】由折叠可得,∠2=∠CAB,又∵∠1=64°,∴∠2=12(180°-62°)=58°,故答案为58°.【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性质,平行线性质的应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三、解答题21.(1)50°;(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⑴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可求得所求角的度数.⑵连接BF,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知12CFD ABC ∠=∠.试题解析:⑴ ∵∠AFD =155°,∴∠DFC =25°,∵DF ⊥BC ,DE ⊥AB ,∴∠FDC =∠AED =90°,在Rt △EDC 中,∴∠C =90°﹣25°=65°,∵AB =BC ,∴∠C =∠A =65°,∴∠EDF=360°﹣65°﹣155°﹣90°=50°.⑵ 连接BF ,∵AB =BC ,且点F 是AC 的中点,∴BF ⊥AC ,12ABF CBF ABC ∠=∠=∠, ∴∠CFD +∠BFD =90°,∠CBF +∠BFD =90°,∴∠CFD =∠CBF , ∴12CFD ABC ∠=∠. 22.解:(1)①②④⑤;(2)18DAE ∠=︒【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的定义即可得到AD ⊥BC ,∠CAE=12∠CAB ,BC=2BF ,S △AFB =S △AFC .(2)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到∠CAB=180°-∠ABC-∠C=84°,再根据角平分线与高线的定义得到∠CAE=12∠CAB=42°,∠ADC=90°,则∠DAC=90°-∠C=24°,然后利用∠DAE=∠CAE-∠DAC 计算即可.【详解】(1)∵AD ,AE 和AF 分别是△ABC 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AD ⊥BC ,∠CAE=∠BAE=12∠CAB ,BF=CF ,BC=2BF , ∵S △AFB =12BF•AD ,S △AFC =12CF•AD , ∴S △AFB =S △AFC ,故①②④⑤正确,③错误,故答案为①②④⑤;(2)∵∠C=66°,∠ABC=30°,∴∠CAB=180°-∠ABC-∠C=84°,∴∠CAE=12∠CAB=42°, ∵∠ADC=90°,∠C=66°,∴∠DAC=24°∴∠DAE=∠CAE-∠DAC=42°-24°=18°.【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也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3.(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①以B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B 、BC 于F 、N ,再以F 、N 为圆心,大于12FN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 ,过B 、M 画射线,交AC 于D ,线段BD 就是∠B 的平分线;②分别以A 、B 为圆心,大于12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X 、Y ,过X 、Y 画直线与AB 交于点E ,点E 就是AB 的中点;(2)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BD 的度数,进而得到∠ABD =∠A ,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AD =BD ,再加上条件AE =BE ,ED =ED ,即可利用SSS 证明△ADE ≌△BDE .【详解】解:(1)作出B 的平分线BD ; 作出AB 的中点E .(2)证明:160302ABD ∠=⨯︒=︒,30A ∠=︒, ABD A ∴∠=∠,AD BD ∴=,在ADE ∆和BDE ∆中, AE BE ED ED AD BD =⎧⎪=⎨⎪=⎩()ADE BDE SSS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基本作图的方法和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24.(1)见解析;(2)∠ADC =105°【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C ,∠BAE =∠C=60 °,再根据SAS 即可证得结论;(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E =∠CAD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角的和差即可求出∠BOD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详解】(1)证明:∵△ABC 为等边三角形,∴AB=AC ,∠BAE =∠C=60 °,在△ABE 与△CAD 中,∵AB=AC ,∠BAE =∠C ,AE=CD ,∴△ABE ≌△CAD (SAS );(2)解:∵△ABE ≌△CAD ,∴∠ABE =∠CAD ,∴∠BOD =∠ABO+∠BAO =∠CAD +∠BAO =∠BAC=60°,∴∠ADC =∠OBD+∠BOD =45°+60°=105°.【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属于常考题目,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答的关键.25.(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AD ∥BC 可知∠ADC=∠ECF ,再根据E 是CD 的中点可求出△ADE ≌△FCE ; (2)由(1)知△ADE ≌△FCE ,得到AE=EF ,AD=CF ,由于AB=BC+AD ,等量代换得到AB=BC+CF ,即AB=BF ,证得△ABE ≌△FBE ,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证明:(1)∵AD ∥BC (已知),∴∠ADC =∠EC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 是CD 的中点(已知),∴DE =EC (中点的定义).∵在△ADE 与△FCE 中,ADC ECF DE ECAED CEF ∠=∠⎧⎪=⎨⎪∠=∠⎩, ∴△ADE ≌△FCE (ASA );(2)由(1)知△ADE ≌△FCE ,∴AE =EF ,AD =CF ,∵AB =BC +AD ,∴AB =BC +CF ,即AB =BF ,在△ABE 与△FBE 中,AB BF AE EF BE BE =⎧⎪=⎨⎪=⎩, ∴△ABE ≌△FBE (SSS ),∴∠AEB =∠FEB =90°,∴BE ⊥AF .【点睛】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26.3xy ,3-.【解析】【分析】先计算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整式的乘法,再计算整式的加减法,然后将x 、y 的值代入即可得.【详解】原式222222(2)x y xy y x xy y =-++--+,2222222x y xy y x xy y =-++-+-,3xy =,将3x =,13y =-代入得:原式133333xy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整式的加减法与乘法,熟记公式和整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7.(1)全等,理由详见解析;(2)5【解析】【分析】(1)由题意易得∠ABG =90°=∠D ,然后问题可求证;(2)由(1)及题意易得△GAE ≌△FAE ,GB =DF ,进而问题可求解.【详解】解:(1)全等.理由如下∵∠D =∠ABE =90°,∴∠ABG =90°=∠D ,在△ABG 和△ADF 中, GAB FAD AB AD ABG D ∠=∠⎧⎪=⎨⎪∠=∠⎩, ∴△GAB ≌△FAD (ASA );(2)∵∠BAD =90°,∠EAF =45°,∴∠DAF +∠BAE =45°,∵△GAB ≌△FAD ,∴∠GAB =∠FAD ,AG =AF ,∴∠GAB +∠BAE =45°,∴∠GAE =45°,∴∠GAE =∠EAF ,在△GAE 和△FAE 中,AG AF GAE EAF AE AE =⎧⎪∠=∠⎨⎪=⎩, ∴△GAE ≌△FAE (SAS )∴EF =GE∵△GAB ≌△FAD ,∴GB =DF ,∴EF =GE =GB +BE =FD +BE =2+3=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28.(1 ) C(4,1);(2)①F( 0 , 1 ),②1y <-【解析】试题分析:()1过点C 向x 轴作垂线,通过三角形全等,即可求出点C 坐标.()2过点E 作EM ⊥x 轴于点M ,根据,C D 的坐标求出点E 的坐标,OM =2,得到1OB BM EM ===, BE BF ⊥,得到△OB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点F 的坐标.()3直接写出F 点纵坐标y 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1 ) C (4,1),(2)法一:过点E 作EM ⊥x 轴于点M ,∵C (4,1),D (0,1),E 为CD 中点,∴CD ∥x 轴,EM =OD =1,()21E ∴,,∴OM =2,()10.B ,1OB BM EM ∴===,45EBM ∴∠=︒,BE BF ⊥,∴∠OBF =45°,∴ △OB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F =OB =1.()0,1.F∴法二:在O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M.∵∠ABC=∠AOB=90°.∴∠ABO+∠CBM=90° .∠ABO+∠BAO =90°.∴∠BAO=∠CBM .∵C(4,1).D(0,1).又∵CD∥OM ,CD=4.∴∠DCB=∠CBM.∴∠BAO=∠ECB.∵∠ABC=∠FBE=90°.∴∠ABF=∠CBE.∵AB=BC.∴△ABF≌△CBE(ASA).∴AF=CE=12CD=2,∵A(0,3),OA=3,∴OF=1.∴F(0,1) ,(3) 1y<-.29.(1)①∠BAE=40°;②∠DAE=20°;(2)∠DAE=20°.【解析】【分析】(1)①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AC,再利用角平分线定义求∠BAE.②先求出∠BAD,就可知道∠DAE的度数.(2)用∠B,∠C表示∠DAE,即可求岀∠DAE的度数.【详解】解:(1)①∵∠B=70°,∠C=30°,∴∠BAC=180°-70°-30°=80°,∵AE 平分∠BAC ,∴∠BAE=40°;②∵AD ⊥BC ,∠B=70°,∴∠BAD=90°-∠B=90°-70°=20°,而∠BAE=40°,∴∠DAE=20°;(2)∵AE 为角平分线,∴∠BAE=12(180°-∠B-∠C ), ∵∠BAD=90°-∠B , ∴∠DAE=∠BAE-∠BAD=12(180°-∠B-∠C )-(90°-∠B )=12(∠B-∠C ), 又∵∠B=∠C+40°,∴∠B-∠C=40°,∴∠DAE=20°.【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运用角平分线定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0.(1)400不是“巧数”,2020是“巧数”,理由见解析;(2)是,理由见解析;(3)532.【解析】【分析】(1)根据“巧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2)列出这两数的平方差,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对结果进行分析即可; (3)介于50到100之间的所有“巧数”中,最小的为:142-122=52,最大的为:262-242=100,将它们全部列出不难求出他们的和.【详解】解:(1)400不是“巧数”,2020是“巧数”.原因如下:因为2240010199=-,故400不是“巧数”,因为2020=5062-5042,故2020是“巧数”;(2)22(2)(22)(222)(222)2(42)4(21)n n n n n n n n --=+--+=-=-∵n 为正整数,∴2n -1一定为正整数,∴4(2n -1)一定能被4整除,即由这两个连续偶数构造的“巧数”是4的倍数;(3)介于50到100之间的所有“巧数”之和,S=(142-122)+(162-142)+(182-162)+…+(262-242)=262-122=532.故答案是:532.【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能根据“巧数”的定义进行计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中能利用因式分解把所求的代数式进行变形是解题关键;(3)中不要先计算50到100之间的每一个巧数,根据题意先把它们的和列出来,会发现可以抵消部分,然后计算简单.。

七年级上册上海民办华育中学数学期末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上海民办华育中学数学期末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上海民办华育中学数学期末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数轴上A, B, C, D四点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1, 3, -5, -8(1)计算以下各点之间的距离:①A、B两点, ②B、C两点,③C、D两点,(2)若点M、N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m、n,求M、N两点之间的距离.【答案】(1)AB=3-1=2;BC=3-(-5)=8;CD=-5-(-8)=-5+8=3.(2)MN=【解析】【分析】(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数值较大的数减去数值较小的数,据此计算即可;(2)因为m、n的大小未知,则M、N两点间的距离为它们所表示的有理数之差的绝对值. 2.点在线段上, .(1)如图1,,两点同时从,出发,分别以,的速度沿直线向左运动;①在还未到达点时,求的值;②当在右侧时(点与不重合),取中点,的中点是,求的值;(2)若是直线上一点,且 .求的值.【答案】(1)解:①AP=AC-PC,CQ=CB-QB,∵BC=2AC,P、Q速度分别为1cm/s、2cm/s,∴QB=2PC,∴CQ=2AC-2PC=2AP,∴②设运动秒,分两种情况A: 在右侧,,分别是,的中点,,∴B: 在左侧,,分别是,的中点,,∴(2)解:∵BC=2AC.设AC=x,则BC=2x,∴AB=3x,①当D在A点左侧时,|AD-BD|=BD-AD=AB= CD,∴CD=6x,∴;②当D在AC之间时,|AD-BD|=BD-AD= CD,∴2x+CD-x+CD= CD,x=- CD(不成立),③当D在BC之间时,|AD-BD|=AD-BD= CD,∴x+CD-2x+CD= CD,CD= x,∴;|AD-BD|=BD-AD= CD,∴2x-CD-x-CD= CD,∴CD=;④当D在B的右侧时,|AD-BD|=BD-AD= CD,∴2x-CD-x-CD= CD,CD=6x,∴ .综上所述,的值为或或或【解析】【分析】(1)由线段的和差关系,以及QB=2PC,BC=2AC,即可求解;(2)设AC=x,则BC=2x,∴AB=3x,D点分四种位置进行讨论,①当D在A点左侧时,②当D在AC之间时,③当D在BC之间时,④当D在B的右侧时求解即可.3.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在角的内部引两条射线,如果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等于这个角的一半,那么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这个角的内半角.如图1,若∠COD= ∠AOB,则∠COD是∠AOB的内半角.(1)如图1,已知∠AOB=70°,∠AOC=25°,∠COD是∠AOB的内半角,则∠BOD=________.(2)如图2,已知∠AOB=60°,将∠AO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口(0<a<60°)至∠COD,当旋转的角度a为何值时,∠COB是∠AOD的内半角.(3)已知∠AOB=30°,把一块含有30°角的三角板如图3叠放,将三角板绕顶点O以3度/秒的速度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4),问: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射线OA,OB,OC,OD 能否构成内半角,若能,请求出旋转的时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10°(2)解:∵∠AO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口(0<a<60°)至∠COD,∴∠AOB=∠COD=60°∴∠AOC=∠BOD=a∴a+∠COB=60°∵∠COB是∠AOD的内半角∴∠COB=∠AOD∴2∠COB=∠COB+2a∴∠COB=2a∴a+2a=60°解之:a=20°即当旋转的角度a为20°时,∠COB是∠AOD的内半角。

华育中学2016-2017八年级期末数学卷(含答案)

华育中学2016-2017八年级期末数学卷(含答案)

27 解 B 4 2 --------------------------------------------------------------------------1 分
BC=4 CM=1 M 1 2 ----------------------------------------------------2 分
华育中学 2016 学 第一学期期 考试
八 数学试卷
(满分 100 分 考试 90 分钟 )
题号



2017.1

总分
得分
一 填空题
大题共 15 题 空 2 分 满分 30 分
1. 如果二次根式 2 + 3x 在实数范围内 意 那 末 应满足的条 是____________. 2. 如果关于 末 的方程 2x 2 − (m + 4)x + m − 6 = 0 一个根为零 则 m =__________.
M
简答题 ( 大题共 7 题 题 6 分 满分 42 分)
C
B
第 20 题
21. 计算
1 2


1 3+
+ 2
12
22. 解方程
x

x2 −1 2
=

1 2
列结论中错误的
23.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x 2 + m − 2 x − 2m = 0 其中 m 是实数 求证 这个方程一定 实数根
4.

1 9
6. 7600(1+ x)2 = 9600
7. 3 2
8.在
9. 两个内角互余的 角形是直角 角形
10.线段 AB 的垂直 分线

华育中学初二数学试卷

华育中学初二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 下列数中,有理数是()A. √9B. √16C. √25D. √362. 若a > b,则下列不等式中错误的是()A. a + 2 > b + 2B. a - 3 > b - 3C. a - 5 < b - 5D. 2a > 2b3. 已知方程2x - 3 = 5的解为x = 4,则方程3x - 7 = 2的解为()A. x = 5B. x = 3C. x = 2D. x = 14.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3,2)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A.(-3,-2)B.(3,-2)C.(3,2)D.(-3,2)5. 下列函数中,反比例函数是()A. y = 2x + 3B. y = x^2 - 1C. y = kx (k ≠ 0)D. y = √x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6. 0.3 + 0.4 × 0.5 = ________7. 2^3 ÷ 2^2 = ________8. (a - b)^2 = ________9. 若x + y = 5,则x^2 + y^2 = ________10.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腰长为8cm,则其面积为 ________cm^2。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10分)解下列方程:(1)3x - 5 = 2x + 4(2)2(x - 3) = 5(x + 2)12. (10分)已知函数y = 2x - 3,求:(1)当x = 2时,y的值;(2)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

13. (10分)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AD是BC的中线,且AD = 6cm,求BC的长度。

四、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15分)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200个,10天完成。

后来因为改进工艺,每天能多生产20个,实际用了8天完成。

求改进工艺后每天能生产多少个零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如图所示,直角梯形ABCD 中,∠D=∠DAB=90°,AD=3cm ,CD=4cm ,对角线AC=5cm ,将该直角梯形绕点A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直角梯形AB’C’D’,则旋转过程中上底CD 扫过的图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cm (此.计算结果保留π.......);若将该直角梯形绕点D 旋转一周,对角线AC 扫过的图形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2cm (此.计算结果....保留π...
);
第10题图 第14图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5、下列各选项中的比例成立的是( ) A 、1110.6:
=:2124 B 、6:10=8:20 C 、116:8=:43 D 、3311:=:4554
16、下图的四个正方形边长均相等,则阴影部分面积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圆的周长和半径的比为6.28; ②圆的半径增加1cm ,周长增加πcm;③一个圆环的外圆和
内圆半径都增大
13倍,则其面积增大7
9倍;④一个扇形的圆心角增大为原来的2倍,半径减小为原来的13,那么面积变为原来的29,周长变为原来的2
3

A 、1
B 、2
C 、3
D 、4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由x x =-一定可以得出x 是非负数;②分数是无限小数;③形如
(,0)a
a b b b
≠为有理数且的数都是有理数;④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0,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也是0;⑤任意一个有理
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⑥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与差同号,那么这两个有理数同号。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A
G
C
2(预初数学)
三、计算题:(19~22每题4分,第23题5分,共21分) 19、6
1
2)3125.1()753(÷-⨯- 20、)9
44(51.3)1536(409-%1--
÷+⨯
21、2
3
22151121433468⎛⎫
⎛⎫-÷--⨯÷- ⎪ ⎪⎝⎭
⎝⎭
22、3411110.2527()5(9)1216918⎡⎤⎡⎤
⎛⎫⎛⎫--⨯÷⨯-+÷-+⨯-
⎪ ⎪⎢⎥⎢⎥⎝⎭⎝⎭⎣⎦⎣⎦
23、解绝对值方程:12232x x +++=
四、图形计算题:
24、(5分)已知大圆的直径为8cm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5、(10分) 如图是某同学几何画板课上设计的子叶形状的图案,阴影部分是三条圆心角为90度的圆弧围成,圆弧的圆心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和BC 边、CD 边的中点E 、F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4cm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3(预初数学)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装…………订……………线……………………………………………………………
五、应用题: 26、(7分)如图所示,一片正六边形花圃建在围墙AB 旁,边长为4米,为了保护花圃免受行人和宠物踩踏,紧贴六边形花圃的外圈围了一圈篱笆,某天一只小狗被主人拴在点A ,狗绳长度为10米。

(1)求小狗的活动范围有多少平方米?
(2)若在边ED 上有一个小门宽为1米,如图2所示,门边G 和篱笆的顶点E 的距离为1米,即EG 的长为1米,如果此门被小狗发现,花圃内的植物有没有可能被小狗踩踏,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若可能被小狗踩踏,那么花圃中可能被踩踏的最大 范围是多少平方米? (注: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20°,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图1 图2
27、(7分)国税局文件规定,自2011年9月1日起,中国内地个税免征额调至3500元,即每月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低于3500元则不用纳税,超过3500元的部分称为应纳税所得额,
(背面还有题)
E
E
4(预初数学)
六、综合题(6分)
28、已知,一个半径为1cm 的圆沿着边长为5cm 的等边三角形的边滚动。

(1)如图1所示,若该圆在三角形外,沿着等边三角形的三边滚动一周,求此过程中圆扫过的面积;
(2)如图2所示,若该圆在三角形内,沿着等边三角形的三边滚动一周,图3的阴影部分画出了该圆扫过的面积,求此阴影部分的面积;
(注:等边三角形面积的近似计算公式2S=0.4a ,其中a 为等边三角形的边长)
图1 图2 图
3
…………………………………………………………装…………订……………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