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消毒隔离操作规程
疫情期间120救护车消毒隔离指南

疫情期间120救护车消毒隔离指南---尊敬的救护车工作人员,疫情期间,您的工作非常重要,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和注意安全。
为了保护您和乘客的健康,我们向您提供以下关于救护车消毒和隔离的指南。
1. 消毒物品准备在进行消毒之前,请先准备以下物品:- 消毒液(如酒精、含氯消毒液等)- 喷雾器或喷壶- 非接触式体温计- 一次性手套- 口罩和面罩- 透明塑料袋和垃圾袋2. 消毒车内空气在每次使用救护车之前,请进行以下步骤来消毒车内空气:- 打开车内通风系统,保持良好的通风。
- 使用喷雾器或喷壶,将消毒液均匀喷洒在车内各个角落和座椅上。
- 关闭车门和窗户,让消毒液在车内有效作用,持续约30分钟。
- 打开车门和窗户,让车内空气进一步循环和通风。
3. 消毒车内物品和表面在每次使用救护车之前和之后,请进行以下步骤来消毒车内物品和表面:- 使用消毒液擦拭所有可触及的表面,如方向盘、座椅、仪表板、门把手等。
特别注意消毒频率高的区域,如传染病区域。
- 使用消毒液擦拭所有医疗设备和器具,如医疗包、氧气瓶、心电图仪等。
- 清洁和消毒非接触式体温计,并放置在干净的透明塑料袋中。
- 清洁和消毒使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并将其放置在垃圾袋中。
4. 乘客隔离措施在接送乘客过程中,请采取以下措施来确保乘客和救护车人员的安全:- 救护车人员应佩戴口罩和面罩,与乘客保持足够的距离,并避免直接接触乘客。
- 预先询问乘客是否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如有疑似症状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 若乘客有疑似症状或确诊病例,应隔离乘客,并将其转移至专门的医疗机构。
- 在乘客离开后,对乘客所接触到的表面进行消毒,特别是座位和扶手等区域。
5. 个人防护措施为了保护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始终注意以下个人防护措施:- 每次工作前请正确佩戴口罩和面罩,避免接触眼睛、口鼻等部位。
- 在工作过程中,避免触摸自己的脸部,保持手部清洁。
- 使用一次性手套,并在需要更换时及时更换。
- 在救护车上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如咳嗽或打喷嚏时,请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
救护车消毒制度

救护车消毒制度救护车消毒制度篇一1.每次接送病人后,对车内用品进行终末消毒。
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救护车内物体表面及地面保留30分钟后用清水抹擦。
对经血液及致病性芽胞和结核分枝杆菌污染者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2.有血液体液污染时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3.每次接送病人后开窗、开门通风30min。
4.运送传染病人则根据病原体的特性进行处理。
5.如病人在接送途中需进行注射药物时,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完后分类装入污物袋和利器盒,回院后送医疗废物暂存处,不可途中乱扔。
篇二1、救护车每次出诊完毕应用清洁湿抹布、湿拖布擦洗担架、扶手、救护车地面等。
如被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应先清除污物,再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关闭门窗30min后再开窗通风。
2、救护车内的空气以通风换气为主,必要时行空气消毒(无人状态下紫外线照射或0.5%-1%过氧乙酸溶液(1g/M3)熏蒸消毒)。
3、止血带、氧气湿化瓶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 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
听诊器、血压计可使用75%酒精棉球或250mg/L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洗晾干备用,被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处理。
药品急救箱等物体表面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表面应用75%酒精擦拭。
4、每周对救护车进行全面清洁消毒1次,并进行终末处理。
5、运送带有血迹、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患者时,医护人员应戴手套和口罩,担架上铺一次性床单。
6、运送传染病患者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帽子、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运送结束后应对救护车进行全面综合消毒,含氯消毒剂浓度应为1000mg/L。
7、救护车内需备有快速手消毒剂,在进行抢救治疗及其它侵袭性操作时,先进行手消毒,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处理。
8、救护车上产生的废物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行分类处理。
篇三1.救护车厢内地面的清洁消毒: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后清水擦拭。
120救护车清洁、消毒制度

120救护车清洁、消毒制度第一篇:120救护车清洁、消毒制度120救护车清洁、消毒制度1、执行任务必须保持救护车车身、医疗仓、警报器、随车物品的干净整洁。
2、驾驶员必须做好救护车除医疗仓外其他部分的清洁工作。
3、下班时要做好车辆清洁,锁好门窗。
4、不定期清洁发动机、电瓶、底盘。
第二篇:救护车消毒制度救护车消毒制度为减少医院感染,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我们制定了救护车的消毒管理制度,对救护车内空气、物品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1、建立救护车的消毒管理制度消毒管理制度:(1)急诊科护士长负责救护车的消毒管理工作,救护车使用后,必须报告救护车污染情况,以便对救护车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2)建立救护车消毒登记制度,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3)医院感染管理科将其纳入监控范围,监控内容包括制度是否完善、消毒的措施是否得当、消毒效果是否符合要求等。
2、救护车内空气、物品的消毒措施:(1)每次救护车出诊完毕,用1∶200“84”消毒液擦拭救护车地面,同时、开窗、开门通风15 min。
(2)救护车内每日用30W紫外线灯照射30 min,为确保此项措施落到实处,并做好记录。
(3)救护车内的物品,在每次紫外线照射时,将止血带、听诊器、面罩等物品直接照射。
(4)救护车内的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并及时补充,以保证完整状态。
第三篇:医院救护车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救护车消毒隔离制度1.目的规范救护车消毒隔离,消除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保证患者及工作人员安全。
2.范围适用于救护车。
3.内容3.1救护车应专车专用,不能与普通车混用;转运烧伤、血液病、免疫力低下患者以及老年患者时,使用监护型救护车,一人一车。
3.2车内备有一次性防护用品、消毒用品以及医疗废物包装用物。
3.3根据感染性疾病传播途径及可能发生的感染风险,使用个人防护品,包括医用防护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面罩、胶围裙、防护服(最好为防渗漏)、鞋套等,司机及患者、陪护人员在医护人员指导做好相应隔离防护措施,详见《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程》。
2016年救护车消毒隔离操作规程

1.目的:消除感染隐患,保证患者及工作人员安全。
2.范围:适用于救护车。
3.定义:无4.内容:4.1救护车应专车专用,不能与普通车混用;转运老年患者、烧伤、血液病及免疫力低下患者时,使用监护型救护车,一人一车。
4.2车内备有一次性防护用品、消毒用品以及医疗废物包装用物。
4.3根据感染性疾病传播途径及可能发生的感染风险,使用个人防护品,包括医用防护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面罩、胶围裙、防护服(最好为防渗漏)、鞋套等,司机及患者、陪护人员在医护人员指导做好相应隔离防护措施。
参见《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程》。
4.4转运传染性疾病患者时,使用指定急救车辆,出诊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急救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应隔离要求,如转运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患者,如肺结核患者,应使用负压急救车。
转运任务完成后立即进行车厢内空气、设备、用品的消毒。
4.5发生职业暴露时,应立即现场处理,如被患者血液、体液溅入眼内,先清洁手,用手指撑开上下眼睑,并用大量清水交替冲洗双眼5~15min;如溅到皮肤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污染衣服及时更换,详细参见《感染性职业暴露处置规程》。
4.6救护车出诊后,应根据车辆的污染情况,及时对救护车进行清洁消毒并保留记录。
接送普通患者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救护车内壁、坐椅、扶手等物体表面,并开窗通风30min以上。
4.7使用后的锐器、一次性器材、患者的排泄物等,应分别置于锐器盒和黄色医疗废物袋中,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处理,禁止途中乱扔。
5.相关文件:5.1WS/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6.使用表单及附件:无。
第一医院120救护车消毒管理工作制度

第一医院120救护车消毒管理工作制度
第一医院120救护车消毒管理工作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为建立医院规范安全的病人运送环境设施,强化运送病人120救护车的消毒管理工作,防止交叉感染,确保院前急救医务人员身体健康,制定我院120救护车消毒管理工作制度如下:
一、120救护车队须专人负责120救护车消毒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二、120救护车必须实行定期消毒制度。
要求每天进行一次消毒,紫外线灯照射消毒(30分钟─1小时),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200─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擦拭。
三、120救护车必须实行即时消毒制度。
凡用120救护车运送可疑病人或确诊病人的,完成转运任务后必须立即对车内空间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推车及担架等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200─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擦拭。
四、120救护车须配备符合医疗机构相关消毒隔离规范要求的防护口罩、隔离衣、帽子、手套和鞋套等,救护车上必须配置0.3─0.5%碘伏消毒液。
五、建立《120救护车消毒登记本》。
感谢您的阅读!。
医院感控管理制度120救护车的消毒隔离制度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120救护车的消毒隔离制
度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120救护车的消毒隔离制度
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实施标准预防,加强个人防护。
2. 接送病人时应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新鲜。
3. 救护车上应配快速手消毒剂,医疗废物容器、包装袋、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帽子、手套等。
保持急救车内清洁、干燥、无污染。
4. 每次接送病人后,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车内的物表进行擦拭消毒,30分钟以上,再用清水擦拭。
如车内被体液、血液污染,先用吸水纸清除,再用2000~5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消毒处理,作用30分钟,再清洗,保持车内清洁。
5. 做好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
体温计用后先清洗再以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以上,流动水冲净擦干备用。
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用后以500mg/L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消毒,再用清水擦试备用。
6. 抢救箱内设备使用后及时清洁消毒,可根据设备说明书进行。
7. 每季度根据120急救中心提供的管理质量考核细则要求进行救护车的医院卫生学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追踪,确保质量合格。
8. 救护车在出诊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参照《医疗废
物管理办法》执行。
救护车消毒隔离制度

救护车消毒隔离制度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对救护车一般消毒及运载SARS、人禽流感、甲流病人后的消毒隔离进行管理。
二、救护车的一般消毒1、救护车每天使用紫外线灯对车厢进行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
2、每天用500mg/L消毒液对车内座椅、担架以及推车等进行擦拭消毒。
3、救护车所用床单、床罩、枕套等每天更换,平日若有污染,应随时更换。
4、接送隔离病人后,救护车需严格消毒。
5、病人离车后,应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
6、紫外线消毒后,应立即对车内空间及担架、推车等物品进行喷雾消毒。
消毒时工作人员应处于上风位置,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由里到外进行消毒。
一般使用有效氯1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用量为20-30ml/m³,作用30分钟;消毒时密闭门窗进行喷雾,喷雾完毕,作用时间充分方能开门窗通风。
7、喷雾消毒完毕,再用上述消毒液擦拭消毒车上担架、推车等物品,以及门把手,再开门窗通风30分钟后方可再次使用,或备用。
三、运载SARS、人禽流感、甲流病人的救护车消毒隔离措施1、救护车运载甲型H1N1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必须开窗通风,保持车内外空气的交换。
2、消毒人员进行救护车消毒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防护眼镜、穿工作服、隔离衣和胶鞋等,做好个人防护。
3、病人离车后,即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车厢及驾驶室,每次不少于1小时。
4、紫外线消毒后,应立即对车内空间及担架、推车等物品用2.0%过氧乙酸或有效氯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用量20~30ml/m³,作用30分钟;或3%过氧化氢喷雾,用量为20-40ml/m³,作用60分钟;消毒时密闭门窗进行喷雾,喷雾完毕,作用时间充分方能开门窗通风。
5、喷雾消毒完毕,再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车上担架、推车、车厢、地板以及门把手等物品,用75%的酒精擦拭精密设备仪器表面2次,再开门窗通风30分钟后方可再次使用,或备用。
疫情期间120救护车消毒隔离方案

疫情期间120救护车消毒隔离方案一、背景在疫情期间,保障救护车的安全和消毒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制定一份120救护车消毒隔离方案就变得必要。
二、目标这份方案的目标是保证救护车内部的清洁环境,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感染风险。
三、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配备合适的消毒设备:救护车应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如喷雾器、消毒液等。
2.定期消毒: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对救护车进行定期消毒,包括车内空气消毒和表面消毒。
3.提供防护用品:为救护人员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以确保其自身的安全。
4.人员防护:救护人员在进入救护车前应进行专业的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手部消毒、穿戴防护服等。
5.监测和记录:定期监测救护车的消毒情况,并记录下来,以便追踪和评估消毒效果。
6.疫情期间的特殊要求:根据当地疫情和防控政策的要求,制定针对性的额外措施和要求。
四、责任与执行为了确保该方案的有效执行,我们建议以下责任和执行措施:1.指定专人负责:指定专人负责救护车的消毒工作,并确保其具备相关的培训和知识。
2.建立消毒记录:建立详细的消毒记录,包括消毒时间、消毒人员和使用的消毒剂等信息。
3.监督和检查:制定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救护车的消毒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4.更新和改进:定期评估和改进该方案,随时根据疫情和相关要求进行更新和调整。
五、总结通过制定并执行该方案,我们可以有效减少救护车内部病毒传播的风险,保障救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健康。
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以确保疫情期间救护车的消毒隔离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以上为疫情期间120救护车消毒隔离方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救护车消毒隔离操作规程
救护车消毒隔离操作规程
1.目的:
消除感染隐患,保证患者及工作人员安全。
2.范围:
适用于救护车。
3.定义:无
4.内容:
4.1救护车应专车专用,不能与普通车混用;转运老年患者、烧伤、血液病及免疫力低下患者时,使用监护型救护车,一人一车。
4.2车内备有一次性防护用品、消毒用品以及医疗废物包装用物。
4.3根据感染性疾病传播途径及可能发生的感染风险,使用个人防护品,包括医用防护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面罩、胶围裙、防护服(最好为防渗漏)、鞋套等,司机及患者、陪护人员在医护人员指导做好相应隔离防护措施。
参见《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程》。
4.4转运传染性疾病患者时,使用指定急救车辆,出诊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急救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应隔离要求,如转运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患者,如肺结核患者,应使用负压急救车。
转运任务完成后立即进行车厢内空气、设备、用品的消毒。
4.5发生职业暴露时,应立即现场处理,如被患者血液、体液溅入眼内,先清洁手,用手指撑开上下眼睑,并用大量清水交替冲洗双
眼5~15min;如溅到皮肤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污染衣服及时更换,详细参见《感染性职业暴露处置规程》。
4.6救护车出诊后,应根据车辆的污染情况,及时对救护车进行清洁消毒并保留记录。
接送普通患者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救护车内壁、坐椅、扶手等物体表面,并开窗通风30min以上。
4.7使用后的锐器、一次性器材、患者的排泄物等,应分别置于锐器盒和黄色医疗废物袋中,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处理,禁止途中乱扔。
5.相关文件:
5.1WS/367-20XX《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6.使用表单及附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