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诊输液室工作制度
医院急、门诊输液室工作制度

医院急、门诊输液室工作制度
一、输液室主要负责门诊、急诊患者的注射、输液治疗,以方便患者。
二、各种注射治疗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必须按规定进行过敏试验,结果阴性方可给药。
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治疗前必须严格核对医嘱、处方、药物和治疗单,做到“三看、三查、七对”(三看:看药物有无浑浊变质、看是否在有效期内、看包装有无损毁;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对姓名、ID 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确认患者身份后实施操作。
嘱患者保管好门诊病历和治疗单。
四、随时巡视输液患者,观察病情变化和输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做好记录。
五、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治疗室、穿刺室、常规消毒,并登记。
六、备好抢救药品、物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更换,用后及时补充,并严格交接登记。
七、各种物品分类放置,位置固定,标签完整,字迹清楚,保存清洁、有序,做好交接登记。
八、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手卫生管理,医疗、生活垃圾,分类放置,集中处理。
九、保持输液室安静、清洁、环境优雅。
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急诊科门急诊输液室管理制度

急诊科门急诊输液室管理制度
(1)无特殊情况只接受本院患者的输液及注射治疗。
(2)输液室内保持清洁,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
(3)护士着装整齐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4)遵医嘱执行所有注射操作。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工作,防止差错事故。
(5)操作前询问患者过敏史,按规定执行过敏试验,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患者输液结束观察15分钟后方可离开。
(6)熟悉药物剂量、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避免不良后果。
(7)加强配置间管理,保持清洁整齐,物品定点放置。
配液工作人员按要求统一着装,限制无关人员入内。
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
(8)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观察输液反应,发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9)保证抢救仪器设备处于应急状态,抢救药品完好率100%。
(10)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操作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
遇传染病患者,按常规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加强医疗安全防范措施,谨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医院门急诊输液室注射室工作制度

医院门急诊输液室注射室工作制度一、工作时间1.工作时间为每周七天,包括法定节假日。
根据医院的需要,工作时间可以进行调整,并提前通知。
2.工作班次分为早班、中班和晚班,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
具体班次安排由输液室、注射室主管根据科室需求进行制定。
3.每位员工需按时到岗,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准时上班,需提前请假并获得批准。
二、工作内容1.输液室工作内容:1.1根据医嘱和病患情况,准确计算和配制输液液体,并确保输入正确的剂量。
1.2对输液液体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液体无菌、无污染。
1.3严格按照医嘱和操作规范进行输液操作。
1.4监测患者的输液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并向医生报告。
1.5注册和整理输液室相关工作记录,包括每位患者的输液情况、液体用量等。
2.注射室工作内容:2.1根据医嘱准备和配制注射类药物,并确保准确剂量。
2.2注射前检查药物名称、规格、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物的正常使用。
2.3严格按照医嘱和操作规范进行注射,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无痛苦。
2.4监测患者对注射药物的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并向医生报告。
2.5注册和整理注射室相关工作记录,包括每位患者的注射情况和药物使用等。
三、工作流程1.接受医嘱1.1接收医生开出的药物治疗医嘱。
1.2核对医嘱内容和患者基本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2.配制药物2.1根据医嘱中的药物名称和剂量,准备所需药物。
2.2核对药物的规格、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物的正常使用。
2.3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和要求,进行药物配制。
3.输液或注射3.1根据药物配制完成后的液体,进行输液或注射操作。
3.2根据医嘱和操作规范,准确计算和输入药物剂量。
3.3进行输液或注射时,确保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标记和鉴别。
4.监测患者反应4.1针对输液或注射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观察和处理。
4.2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立即向医生报告,采取相应紧急救治措施。
5.记录工作5.1输液室、注射室员工需进行详细的工作记录,包括患者信息、药物信息、用量和反应等。
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输液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为了确保输液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1.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输液室、病房、急诊科、手术室等涉及输液操作的各部门。
二、基本原则2.1安全第一原则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是第一位的,任何工作都不能影响患者的安全。
2.2质量第一原则提供高质量的输液服务是每位医务人员的基本职责。
2.3规范操作原则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和一致性。
三、责任和义务3.1总体责任医疗机构应确保输液操作人员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同时,还应建立科学的质控机制,监督和评估输液操作的质量。
3.2内容和任务输液操作人员在输液过程中负责药物的配置、输送和注射等环节,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且要负有维护患者安全和健康的责任。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输液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并确保其持续更新专业知识。
四、输液操作流程4.1药物准备4.1.1药物采购医疗机构应采购符合国家药物质量标准的药品,确保使用的药物纯度和有效性。
4.1.2药物储存药物应按规定要求储存,并定期检查药物有效期。
4.2输液操作4.2.1输液前准备操作人员应在进行输液前,对自身和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并检查输液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2.2输液操作流程操作人员应按规定操作流程进行输液,保证输液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4.2.3输液时的观察和监测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输液速度,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4.3输液后处理4.3.1用于输液的废弃物处理输液后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4.3.2输液设备的清洁和消毒输液设备应及时清洁和消毒,确保设备的干净和安全。
五、质量控制5.1技能培训和考核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输液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掌握最新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
5.2定期检查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输液操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保证输液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最新)医院输液室工作制度

输液室工作制度
1、负责24小时门、急诊病人的输液工作。
2、热心接待输液病人,态度和蔼,解释耐心,礼仪接待。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按输液流程规范操作。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输液反应和药物反应,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请医师诊治,及时处理。
病情危重者,及时护送至急诊室救治。
5、准备好各类抢救药品和物品,专人管理,固定放置,定期更换。
6、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加强一次性物品管理,及时浸泡消毒,做好一人一巾一管一筒管理。
7、输液服务流程:接待→核对→配制药液→小儿:在位置上注射→护送至座位;成人:安置座位→在位置上为病员输液→巡视。
急诊输液室的管理的制度

急诊输液室的管理的制度急诊输液室的管理制度1. 简介急诊输液室是医院急诊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需要紧急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迅速、安全、高质量的输液服务。
为了保障急诊输液室的管理效率和患者的安全,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2. 招聘与培训为了确保急诊输液室能够顺利运作,医院应制定相关招聘和培训制度。
招聘时要考虑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与输液相关的操作技术。
新员工入职后,应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急救措施等方面的培训,以确保其能够胜任工作。
3. 设备与物资管理急诊输液室的设备和物资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医院需要建立设备和物资的采购、入库、使用和维护制度。
对于设备,应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于物资,需要建立库存管理制度,保证库存充足,且在使用过期前及时更换。
另外,应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设备故障和物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
4. 输液操作规范为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输液效果,急诊输液室应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
包括穿刺部位选择、消毒程序、注射器和输液管路更换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并定期接受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
这样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输液的质量和安全。
5. 输液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对于急诊输液室的管理至关重要。
医院应制定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的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期培训。
所有操作人员都应按照规范进行废物分类和包装,以避免废物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6. 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是急诊输液室管理的重要环节。
医院应建立质量指标和评估体系,对输液室的各项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以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7. 患者安全与满意度管理患者安全和满意度是急诊输液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
急诊输液室应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告知患者输液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提高他们的合作度和主动性。
急诊门诊输液室制度模板

急诊门诊输液室制度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急诊门诊输液室的各项工作,确保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急诊门诊输液室(以下简称输液室)是我院急诊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全院门诊患者的输液治疗工作。
输液室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安全的输液治疗。
第三条输液室应配备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和护理操作规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
二、工作流程第四条输液室工作人员应提前到岗,做好准备工作,确保输液室环境整洁、安静、舒适。
第五条接诊护士应认真核对患者病历、身份证等资料,了解患者病情,评估输液风险。
对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应提前做好相应准备。
第六条输液前,护士应向患者解释输液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输液器、药品和针头的清洁、无菌。
第七条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医生。
定时巡视输液室,了解患者需求,提供相应服务。
第八条输液结束后,护士应核对患者身份,确保输液顺利进行。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合理休息,注意输液部位的护理。
第九条输液室应定期清理输液器具,消毒、灭菌,确保医疗安全。
第十条输液室应建立健全病历管理制度,妥善保存患者病历资料,以备查阅。
三、护理安全第十一条输液室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医嘱准确、执行无误。
护士在执行医嘱前,应再次核对患者身份、药品、剂量、时间等信息。
第十二条输液室应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
护士在领取、分发药品时,应认真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避免差错发生。
第十三条输液室应加强医疗器械管理,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输液室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如发生突发事件,护士应迅速采取措施,组织救援,并及时报告上级。
四、服务态度第十五条输液室工作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热情服务。
观察室制度

观察室(输液室)工作制度1.急诊、门诊病人根据病情尚需观察,一时不能住院或不符合住院条件的,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2.值班医生和护士,对留观病人要严密观察,及时治疗,随时记录病情和处理经过。
3.值班护士,要随时主动巡视观察室(输液室)病人,并及时记录和反映情况.4.门诊医师对输液病人,应详细书写病历和处理经过,及时处理输液中出现的问题。
5.值班医护人员对留观病人和有试敏的输液病人,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交接班工作,重要情况应做书面记录。
6.病人输液结束后要留观20—30分钟方可离开。
工作人员守则一、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二、维护部门声誉,保护部门利益。
三、服从领导,踏实工作,态度和蔼。
四、爱护公物,勤俭节约,杜绝浪费。
五、不断学习,提高水平,精通业务。
六、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求实创新。
七、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
注射室工作制度1、护理人员在工作时间必须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操作前洗手、戴口罩,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2、工作态度严谨,认真负责,手法轻巧,以减轻病人痛苦。
3、注射药物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注射时需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4、对需做皮试的药物,在注射前必须做皮试,观察20分钟,无过敏反应者方可注射。
5、严密观察注射后病人的病情变化,如发生注射反应或药物过敏等意外,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抢救措施.6、抢救药品的放置要定点定位,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7、室内空气、地面每天消毒一次,可采用药物喷洒或紫外线照射,并做好记录。
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和护理人员双手细菌培养一次,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并有检验报告单。
8、做好一次性物品使用后的处置工作。
药房调剂室工作制度1、药房负责门诊处方调配发药,为医护人员和病人提供药物咨询服务。
2、收处方后必须对处方内容,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单位、科别,年、月、日,药品名称、剂量、剂型、服用方法、配伍禁忌等认真审查核对无误后方能调配.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急诊输液室工作制度
1.操作时应按规定着装,戴口罩、帽子。
2.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查对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进行工作。
3.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有过敏反应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4.配药时注意配伍禁忌,并应在瓶签上注明床号、姓名、药名、剂量。
5.密切观察输液中的情况,发生输液反应或意外应及时处置,并立即报告医师。
6.抢救药品、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严格交接手续。
7.室内保持清洁,严禁吸烟,每天空气消毒,定期采样培养。
8.医疗废弃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分类收集,定点放置,处理,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9.认真做好交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