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计

合集下载

山区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设计

山区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设计

2017年第12期北方交通—49 —文章编号:1673 - 6052(2017)12- 0049 - 04 D O I:10.15996/j. cnki. b fjt.2017.12.013山区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设计王添荣(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太原市030012)摘要: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是大型货车刹车失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集中区段。

避险车道是降低长大 纵坡路段交通安全风险的重要公路设施,可以有效分流事故车辆,减少次生灾害。

结合山西省在避险车道设计上 的经验,探讨了避险车道设置位置及设计方法,提出了一些技术参数和注意要点,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避险车道;制动失灵;避险车道设计中图分类号:U416. 02 文献标识码:B〇引言山区高速公路长陡下坡路段,重型车辆连续制 动会使刹车鼓过热,导致车辆失去制动能力。

避险 车道是针对制动失效车辆设置的降低交通事故灾害 的一种公路设施。

避险车道设置于正常车道右侧,可以供失去制动能力的车辆驶离主线、制动消能,避 免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山西省自古以来就有表里山河之称,东有太行 山,西有吕梁山,东西向的出省干线高速公路往往需 要克服较大高差,山西省已运营的高速公路中有26 条存在长大纵坡路段,全省长大纵坡路段里程累计 长达620.6km。

近年来,避险车道在山西高速公路 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实践证明,避险车道是 减少连续下坡路段车辆刹车失灵交通事故的有效工 程措施。

1避险车道的起源与类型避险车道最早起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上世 纪五十年代,技术人员发现失控车辆常利用路侧废 弃的砂堆,或冲到路侧的施工便道上控制速度,工程 人员据此受到启发,设计实施了避险车道,并且作为 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工程保护措施迅速推广。

1998 年,我国第一条避险车道修建于八达岭高速公路。

八达岭高速共修建了四条避险车道,对制动铺装材 料有过多次实践,最终认为小粒径卵石效果最好。

浅谈山区公路紧急避险车道的设计

浅谈山区公路紧急避险车道的设计

浅谈山区公路紧急避险车道的设计摘要:文章针对近年来省内公路建设逐渐向山区发展的趋势,结合省内外避险车道的发展情况,对紧急避险车道的设计方法作一探讨。

关键词: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置原则;设计要点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vince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XiangShanOu gradually,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hedge lane, to an emergency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drivewa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Keywords: mountainous highway, Hedge lane; Setting principle; Design key points of the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避险车道,是为在行使过程中制动失灵或无法正常控制的车辆专门设置的一条应急的安全车道。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规定,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危及运行安全处应设置避险车道。

但目前相应的规范还没有出台,避险车道的设置在线形、材料、防撞等附属设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给使用避险车道的司机和车辆带来一定的隐患。

本文主要针对山区公路紧急避险车道的设计方法作一探讨。

1、避险车道的发展及作用避险车道最早起源于美国并有30多年的历史,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失控车辆经常冲出公路停在路边废料堆上,或者冲到山上用于运滚木的旧路上且未导致严重交通事故,由此道路工程技术人员受到启发修建了避险车道。

自第一条避险车道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诞生后得到很快的发展,据1990年的统计数字,美国27个州设置的避险车道数量已达170多处。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计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计

1 避险车道避险车道(Truck Escape Ramps)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为防止连续、陡下坡车辆在行驶中失控而造成事故,在山岭区长、陡下坡段的右侧山坡上的适当位置设置的紧急避险通道。

一条完善的避险车道应当由避险车道引道、避险车道、服务车道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

避险车道应具有两个作用:一是使失控车辆从主线中分流,避免对主线车辆造成干扰;二是使失控车辆平稳停车,不应出现人员伤亡、车辆严重损坏和装载货物严重散落的现象。

避险车道分为砂堆型避险车道、坡度降低型避险车道、坡度增加型避险车道、水平型避险车道4种类型,4种形式的避险车道各有优缺点,各种形式的选择主要受地形、环境、气候、造价、养护维修、容易失控驶入车辆的车型、所装载货物特点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经济合理并有效的形式是坡度增加型避险车道。

2 避险车道地点选择避险车道设置位置的确定非常重要,美国“运输工程师协会”于1989年签发了“紧急避险车道设置必要性指南”认为判断避险车道是否有必要设置应考虑三个因素。

即:事故发生机率;平面线形与载重车辆运行速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引发严重交通事故的安全隐患。

依据以上三种因素,提出了确定避险车道设置位置的三种方法:工程经验法、事故发生频率法和坡度严重率分级系统法。

目前,我国避险车道位置的确定依靠工程经验、事故频率两种方法。

工程经验法由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考虑线形、纵坡、及货车制动性能等确定避险车道位置,事故频率法用于正在使用中的道路,由道路有关部门根据已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来确定。

3 避险车道设计3.1引道与交角引道起着连接主线与避险道的作用,可以给失控车辆驾驶员提供充分的反应时间,足够的空间沿引道安全地驶入避险车道,减少因车辆失控给驾驶员带来的恐慌。

根据车辆驾驶员的视觉及心理反应特点,驾驶员自看见引道到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时间大约需3s 。

根据这一反应时间可以计算引道的最小设置长度。

如失控车辆的速度按120km/h计算,则引道的最小长度应为100m。

避险车道专项方案

避险车道专项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络的不断扩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

在山区高速公路的长大下坡路段,由于地形复杂、坡度大,载重货车因制动失效发生的事故尤为突出。

为有效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有必要在重点路段设置避险车道。

二、方案目标1. 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因制动失效导致的交通事故。

2. 保障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驶入避险车道,避免事故扩大。

3. 提升避险车道的使用效率,确保其功能发挥到极致。

三、方案内容1. 避险车道设置原则- 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避险车道的位置和数量。

- 确保避险车道与主线道路的连接顺畅,便于驾驶员快速驶入。

- 考虑到车辆制动距离,合理设置避险车道的长度和宽度。

- 依据地形条件,合理选择避险车道的坡度。

2. 避险车道类型- 按照功能,避险车道可分为普通避险车道和紧急避险车道。

- 普通避险车道适用于一般制动失效的车辆减速。

- 紧急避险车道适用于制动失效且需要紧急减速的车辆。

3. 避险车道设计方法- 根据车辆制动性能和驾驶员反应时间,确定避险车道的长度和宽度。

- 合理设计避险车道的坡度,确保车辆在驶入时能够有效减速。

- 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标线,引导驾驶员正确驶入避险车道。

- 在避险车道两侧设置排水设施,防止积水影响车辆行驶。

4. 避险车道维护与管理- 定期对避险车道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修复损坏的设施。

- 对避险车道进行专项养护,确保其功能发挥到极致。

- 加强对驾驶员的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对避险车道重要性的认识。

四、实施计划1. 制定详细的避险车道设置方案,明确各阶段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

2. 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进行避险车道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

4. 对避险车道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五、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专项方案,预计可达到以下效果:1. 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置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置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制动砂床的深度:具有一定深度是保证材料完全发挥其滚 动阻力的必要条件。制动砂床的材料深度不应小于46厘米,一 般来说深度范围在46厘米至76厘米,沿着避险车道入口至前方 30米深度应由浅至深过渡,由7~10厘米过渡至正常深度(46 ~76厘米)。 制动砂床的排水系统:制动床集料被污染或板结的主要原 因是缺乏适当的排水系统。 对制动床造成污染的细料主要是通过水的漫流带来的。这些 细料充实在集料的孔隙中,使集料的密实度增加,导致其滚动 阻力减小。 因此,完备的排水系统是保证制动床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 障。
二、现有避险车道存在的问题
未及时维护,残存的车轮 印迹威胁后入车辆的安全
救助不及时,导致连环事故的发生
二、现有避险车道存在的问题
避险车道的作用主要有: 1.把失控车辆从主线分流,避免对主线车辆的干扰。 2.失控车辆驶入避险车道后能够安全平稳地停车,尽 可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车辆损坏和货物移位的 情况。 现有避险车道设置存在的问题:忽视了失控车 辆进入避险车道后的安全问题。
三、避险车道设置方法及类型 避险车道设置的原则:避险车道应被设置 在能够截住最大数量失控车辆的地方。 目前有三种方法: 1.工程经验法 2.事故频率法 3 . 美国的坡度严重度分级系统
三、避险车道设置方法及类型
工程经验法:一般用于规划或设计道路避险车道位置的确定。 工程经验法确定的避险车道应设置在以下两个位置。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引道终点与车道应呈垂直,可在减速前更有效地控制失控车辆, 并使失控车辆前轴两轮能够同时进入避险车道,保持相同的减速度。 否则会使车辆的前轴两轮左右受力不均匀而导致车辆侧翻,在避险车 道入口发生事故。 引道终点宜设置在避险车道的后方,使避险车道与主线分隔开并 保证一段距离,保证车辆进入车道后,不会有石子蹦到主线上,影响 正常车辆的行驶安全。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的设计应用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的设计应用

工程科技1概述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需求日益增多,更多的公路工程建设在各地立项开建,工程人员因此积累了很多在山区修建公路的宝贵经验,也认识到了山区公路需要着重关注行车安全的重要性。

山区公路工程的建设与平坦地形条件下存在很大的不同,工程量更大,所面临的影响因素更多,还要应对上坡下坡的安全设计。

为了更好的保障山区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行车的安全性,通常要修建避险车道,避险车道就是一种避险专用车道,山区公路存在较大的坡度,而且是无法回避的,公路的线路上存在大量的陡坡,而且坡的长度较大,而且陡坡的分布较为密集,这就要求更好的控制车速,在正常行驶车道的外侧增加修建一条避险车道,如果有高速行驶的车辆出现失控情况,就可以利用这条车道为缓冲,达到减速的目的,保障行车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现象的发生。

2避险车道的设置原则及设置位置2.1设置原则分析。

避险车道的设置是为了保障行车的安全,是在车速失控的情况下紧急避险的重要保障,要根据车辆高速下的刹车或者减速的制动距离来制定避险车道的宽度,要保持足够的距离大小。

在一些上下坡的急转弯的右侧,通常要设置好避险车道,防止车速过快冲出车道,造成重大的交通事故。

2.2设置位置分析。

避险车道要达到合理的利用程度,在设计阶段要合理对避险车道进行布置和定位,将其放置在最险要的位置上,降低安全风险。

要充分的考虑到避险的作用,运用多种施工处理方法,完善避险车道的合理设置。

下面是两种避险车道位置的确定方式。

2.2.1工程法。

工程法所提供的就是过往避险车道的施工经验,它建议避险车道应该设置在连续长下坡路段中陡坡路段小半径曲线的下坡道路坡底部分,因为这一位置是失控车辆事故的多发区域,所以在小半径曲线的切线位置设置避险车道,就能极大缓解失控车辆的危险性,为他们创造安全进入避险车道的机会。

再者从驾驶员的驾驶心理角度出发,在连续长下坡路段的下半段位置设置避险车道也是合理的。

2.2.2坡度严重率的系统分级法。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联邦公路局就研究了一套关于山区公路坡路的行车研究标准,叫做“坡度严重率分级系统”。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计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计
t e e e g n y e c p n a e i he n c s iy o sa ls h m r e c s a i g L n n t e e st fe t b ihme l c t n、 e me r a a t r 、 u p rig nt o a i o g o ty p r me es s p o n t ta i nd s f t a i te t . rf c a aey fcl i se c i
路段 有 时不 可避 免 。车辆 在这 些连 续 长大下 坡 路段 上行 驶 , 为长 时间 使用行 车 制动 , 得制 动器 温度 因 使
急剧 上 升 , 动 “ 制 热衰 退 ” 象 突 出 , 重 时 车 辆 制 现 严
动 能力完 全 丧失 , 就 给行 车 安 全 带来 了严 重 的 隐 这
[ sr c]E egn yecpn n s s dt as ee egn ym aue , ei e r Abta t m re c sa i l ea l t i hp si m re c esrsi d s n df ga a a c v s g oa
r n wa e i l o e r e c s a i g a d s c r r i . i ri l ni e h o e tc a d f r in u a y v h c e t me g n y e c p n n e u e pa kng Th sa tc e u f s t e d m si n o eg i
图 1 典 型 避 险 车道
F g e 1 Ty c le e g n y e c p n an iur pia m r e c s a i g l e
患 。避 险车 道就 是 专为 失控 车辆 紧急 避险 而设 置 的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的设计应用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的设计应用

境 关高 速公 路 因地 处 山 区 , 能 根 据 地形 合 理 采 如
用 上坡 制动砂 床 型避 险 车道 , 造价 上最 为经济 , 但
由于上 坡型 避 险 车道 坡 度 和主 线 相 差很 大 , 易 容 形 成一 个“ 台” 车 辆 一 旦 偏 移 , 从高 处 坠下 , 高 , 会 造 成更 大 的伤 害。如 何 避 免 这 种 现 象 , 就需 要 对
3 5/ 见 图 1 。在连 续 长下 坡 段 中 , . ( 9 6 ) 由于 纵坡 陡 加之 车辆高 速行 驶 , 有 故 障 或 制 动 失效 的车 辆 对 是 非常危 险的 , 别 是雨 天路 滑 时 , 可能造 成交 特 很 通事 故 , 至 车 毁 人 亡 的 悲 剧 。为 贯 彻 “ 甚 以人 为 本” 的理 念[ , 证 车 辆 的 正 常 行 驶 和人 员 的 安 2 保 ] 全, 在镇胜 高速 公路 上 设 置 了贵 州 省 第 一 条高 速
在宏 观上 首先 要确 认避 险 车道 在公路 上设 置 的具体 位置 。设置 避 险车道 是 以能停 住 大部分 失
控 车辆 , 避免 重 大 交 通 事故 发生 为 目的 。所 以应
设置 在最可 能发 生 或 是 事故 后 果 最 严 重 的 路段 。 避险 车道位 置的确 定 目前 有 3种 方 法 : 程 经 验 工
而坡度 严重 率分级 系统 法是 通过计 算 载重 车辆 对
应 的最 大安 全行驶 速 度来 确定 位置 。以上方法 各
要路段 , 点接 清镇 至镇 宁段 高速公 路 , 起 终点 在胜
境关 处进 入 云南 省 境 内 。全 线 采 用 8 m/ O k h设 计 速度 的双 向四 车道 技 术 标 准 , 体 式 路基 宽度 整 2 . I, 4 5I 分离式 路基 宽 2 2 2 , T ×l . 5m[ 路线 所 处 区域 地 形 起 伏 较 大 , 拔 高 程 多 在 l7 4 4 ~ 海 6.4 l9 8 2 0 . 2m之 间 , 属低 中山~ 中 山地形 , 岩溶 较 发 育 , 貌 为 岩 溶 地 貌 及 溶 蚀 ~ 侵 蚀 地 貌 , 中 地 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陡 下 坡 车 辆 在 行 驶 中失 控 而 造 成 事 故 , 在 位 置 设 置 的 紧 急 避 险 通 道 。 条完 善 的 避 一
山岭 区 长 、 下坡 段 的 右 侧 山坡 上 的 适 当 陡 部 门 根据 已发生 的 交通 安 全事 故 来确 定 。 险车 道 应 当由避 险 车 道 引道 、 险车 道 、 避 服 3避险车道设计 务车 道 及 其 他 附 属 设 施 组 成 。 险 车 道 应 3. 避 1引道与 交角 具 有 两 个 作 用 : 是 使 失 控 车 辆 从 主 线 中 一 分流 , 免 对 主线 车 辆 造 成 干扰 ; 是 使 失 避 二 控车辆平稳停车 , 不应 出现 人 员伤 亡 、 辆 车 引 道 起 着 连 接 主 线 与避 险 道 的 作 用 ,
果的最佳平衡点。 议各等级公路 , 建 车辆 的
驶 入 速 度 可按 表 2 取值 。
3. 3避险 车道 宽度
避险车道制动床的宽 度至少需要4 , m
才 能 容 纳 一 辆 货 车 顺 利 驶 入 。 考 虑 车 辆 但
可以 给 失 控 车 辆 驾驶 员提 供 充分 的 反应 时 在 失 速 时 驾 驶 的 不稳 定性 及 可 能 同 时有 另 间 , 够 的 空 间沿 引 道 安 全 地 驶 入 避 险 车 外 一 辆 车 驶 入 的情 况 下 , 以 避 险 车 道 制 足 所
式 是 坡 度 增 加 型避 险 车 道 。
线切出 , 进入 避 险 车 道 的驶 入 角不 应 过 大 ,
设 置应 考虑 货 车 的纵 向稳 定 性 , 保 证失 控 应
以 避 免 引 起 侧 翻 。 设 偏 角 , 角 不 宜 过 车辆 不发生 溜车 现象 。 如 偏 并综 合考 虑地 形地貌 、
关 键 词 : 区 公路 交通 事 故 道 路 安 全 避 险 车道 山 中图分类 号 : u4 9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7 —0 8 2 1 ) 2c一O 6 2 1 4 9 X( 0 0 () l —0 6 2 0
1避 险车道
避险 车道( r c sa e T u k E c p Ra s最早 mp ) 起 源 于 2 世纪 5 年 代 的 美 国 , 0 0 为防 止 连 续 、
! 旦: 业 来自Sci enc and e Tec hnol y nn og I ovat o He al in r d
山 区公 路 避 险 车 道 设 计
李 国 庆 ( 山市交通 勘察 设计院有 限公 司 唐 河北唐 山
工程技术
030 ) 6 0 0
摘 要: 近年来 山区连 续长大下坡 路段 的交通 事故越 发 引人关注 , 而设置避险 车道是减 少此类事故最 常见的工程措施 , 本文 系统地总结 了 避 险 车道 的 类型 、 计 方法 , 置地 点 . 形 , 设 设 线 坡度 . 套设 施 等 ,对避 险 车 道的 设 计做 了较 为 系统地 阐述 。 配
确定依 靠工 程经验 、 故频率 两种 方法 。 事 工程 动 阻 力 系数 , 见表 l 。 经验法 由设计 人 员在设计 中考 虑线 形 、 纵坡 、
如 要 保 证 避 险 车 道 避 险车 道 长 度设 置 及货 车制 动性 能 等确 定 避险 车道 位 置 , 事故 满 足 使 用 要 求 , 对 车 辆 的 驶 入 速 度 进 行 需 频率 法 用于 正在 使用 中的道 路 , 由道 路有 关 正 确 的预 测 , 求 项 目建 设 造 价 与 安 全 效 寻
2避险 车道地点选择
避 险车道设 置位置 的确定非 常重要 , 美 国 “ 输 工 程 师 协 会 ” l 8 年 签 发 了 运 于 9 9 “ 急避 险车 道 设 置 必 要性 指 南 ” 为判 断 紧 认
大 , 保持 驾 驶 员 在 驾驶 方 向上 的 稳 定 , 为 因 工程 预算 、 避险 车道坡 床集 料 、 司机 心理和 行 此 与 主 线 的 交 角 以小 于 l 。 宜 。 为 1 3 2 避险 车道长 度 . 车稳 定性 等 因素 , 以建 议 避 险车 道纵 坡 的 所
严 重 损 坏 和 装 载 货物 严 重 散 落 的 现 象 。 避 道 , 少 因车 辆 失 控 给 驾驶 员带 来 的 恐 慌 。 动 床 的宽 度越 宽 越 好 。 荐 的 避 险 车 道 宽 减 推 险 车 道 分 为 砂 堆 型 避 险 车 道 、 度 降 低 型 根 据 车 辆 驾 驶 员的 视 觉 及 心 理 反 应 特 点 , 度 最 小 值 为 8 ; 地 形 条 件 不 允 许 的 情 况 坡 m 在 避 险 车 道 、 度 增加 型 避 险车 道 、 平 型 避 驾 驶 员 自看 见 引 道到 作 出判 断 并 采 取 行 动 下 可 适 当 减 小 , 应 不 低 于 4 坡 水 但 m。 险 车 道4 类 型 , 种 形 式 的避 险车 道 各 有 的时 间大 约 需 3 。 据 这 一 反 应 时 间 可 以 3. 避险 车道坡 度 种 4 s根 4 优缺 点 , 种 形式 的选择 主要受地 形 、 各 环 计 算 引 道 的 最 小 设 置 长 度 。 失 控 车 辆 的 如 避险车道 的纵坡应 适应地 形的变化 , 由 境、 气候 、 价 、 护维 修 、 易失 控 驶 入 车 速 度 按 l 0 m/ 计 算 , 引 道 的 最小 长 度 预 估设 置位 置 的 自然 条 件决 定 。 由于 自然 造 养 容 2k h 则 当 辆 的 车 型 、 装 载 货 物 特 点等 因素 的 影 响 , 应 为 1 O 避 险 车 道 入 I 应 尽 量 布 置 在 平 条件 限制导 致不 能满 足 引道长 度的 设置要 求 所 O m。 Z l 目前 国 内 应 用 较 多 、 济 合 理 并 有 效 的 形 面 指 标 较 高 路 段 , 尽 量 以切 线 方 式 从 主 时 , 经 并 可适 当增 加避 险 车道 的坡 度 , 同时 , 度 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