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9中考数学等腰三角形

合集下载

2019中考数学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8平面几何之等腰(边)三角形问题—原卷

2019中考数学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8平面几何之等腰(边)三角形问题—原卷

备考2019中考数学高频考点剖析专题十八平面几何之等腰(边)三角形问题考点扫描☆聚焦中考等腰(边)三角形,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重点内容之一,考查的知识点包括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两方面,总体来看,难度系数中游,以选择填空为主。

也有少量的解析题。

解析题主要以三角形与四边形和变换相结合进行考查为主。

结合2017、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的实例,我们从三方面进行等腰(边)三角形问题的探讨:(1)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2)等边三角形性质与判定;(3)等腰(边)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变换综合问题.考点剖析☆典型例题例1(2018?湖州)如图,AD,CE分别是△ABC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若AB=AC,∠CAD=20°,则∠ACE 的度数是()A.20° B.35° C.40°D.70°【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AB=2∠CAD=40°,∠B=∠ACB=(180°﹣∠CAB)=70°.再利用角平分线定义即可得出∠ACE=∠ACB=35°.【解答】解:∵AD是△ABC的中线,AB=AC,∠CAD=20°,∴∠CAB=2∠CAD=40°,∠B=∠ACB=(180°﹣∠CAB)=70°.∵CE是△ABC的角平分线,∴∠ACE=∠ACB=35°.故选:B.例2(2018?广安?8分)下面有4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请在方格纸中分别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所画图形各顶点必须与方格纸中小正方形的顶点重合,具体要求如下:(1)画一个直角边长为4,面积为6的直角三角形.(2)画一个底边长为4,面积为8的等腰三角形.(3)画一个面积为5的等腰直角三角形.(4)画一个边长为2,面积为6的等腰三角形.【分析】(1)利用三角形面积求法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画即可;(2)利用三角形面积求法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画出即可.(3)利用三角形面积求法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画出即可;(4)利用三角形面积求法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画出即可.【解答】解:(1)如图(1)所示:(2)如图(2)所示:(3)如图(3)所示;(4)如图(4)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作图;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关键.例3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BAC=120°,AB=AC=2,点D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 重合),在AC上取一点E,使∠ADE=30°.(1)求证:△ABD∽△DCE;(2)设BD=x,AE=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当△AD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E的长.【分析】(1)根据两角相等证明:△ABD∽△DCE;(2)如图1,作高AF,根据直角三角形30°的性质求AF的长,根据勾股定理求BF的长,则可得BC的长,根据(1)中的相似列比例式可得函数关系式,并确定取值;(3)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AD=DE时,如图2,由(1)可知:此时△ABD∽△DCE,则AB=CD,即2=2﹣x;②当AE=ED时,如图3,则ED=EC,即y=(2﹣y);③当AD=AE时,∠AED=∠EDA=30°,∠EAD=120°,此时点D与点B重合,不符合题意,此情况不存在.【解答】证明:(1)∵△ABC是等腰三角形,且∠BAC=120°,∴∠ABD=∠ACB=30°,∴∠ABD=∠ADE=30°,∵∠ADC=∠ADE+∠EDC=∠ABD+∠DAB,∴∠EDC=∠DAB,∴△ABD∽△DCE;(2)如图1,∵AB=AC=2,∠BAC=120°,过A作AF⊥BC于F,∴∠AFB=90°,∵AB=2,∠ABF=30°,∴AF=AB=1,∴BF=,∴BC=2BF=2,则DC=2﹣x,EC=2﹣y,∵△ABD∽△DCE,∴,∴,化简得:y=x+2(0<x<2);(3)当AD=DE时,如图2,由(1)可知:此时△ABD∽△DCE,则AB=CD,即2=2﹣x,x=2﹣2,代入y=x+2,解得:y=4﹣2,即AE=4﹣2,当AE=ED时,如图3,∠EAD=∠EDA=30°,∠AED=120°,∴∠DEC=60°,∠EDC=90°,则ED=EC,即y=(2﹣y),解得:y=,即AE=,当AD=AE时,∠AED=∠EDA=30°,∠EAD=120°,此时点D与点B重合,不符合题意,此情况不存在,∴当△ADE是等腰三角形时,AE=4﹣2或.【点评】本题是相似形的综合题,考查了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30°角的性质,本题的几个问题全部围绕△ABD∽△DCE,解决问题;难度适中.例4(2017?乐山)在四边形ABCD中,∠B+∠D=180°,对角线AC平分∠BAD.(1)如图1,若∠DAB=120°,且∠B=90°,试探究边AD、AB与对角线A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若将(1)中的条件“∠B=90°”去掉,(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若∠DAB=90°,探究边AD、AB与对角线A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LO: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结论:AC=AD+AB,只要证明AD=AC,AB=AC即可解决问题;(2)(1)中的结论成立.以C为顶点,AC为一边作∠ACE=60°,∠ACE的另一边交AB延长线于点E,只要证明△DAC≌△BEC即可解决问题;(3)结论:.过点C作CE⊥AC交AB的延长线于点E,只要证明△A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C≌△BEC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AC=AD+AB.理由如下:如图1中,在四边形ABCD中,∠D+∠B=180°,∠B=90°,∴∠D=90°,∵∠DAB=120°,AC平分∠DAB,∴∠DAC=∠BAC=60°,∵∠B=90°,∴,同理.∴AC=AD+AB.(2)(1)中的结论成立,理由如下:以C为顶点,AC为一边作∠ACE=60°,∠ACE的另一边交AB 延长线于点E,∵∠BAC=60°,∴△AEC为等边三角形,∴AC=AE=CE,∵∠D+∠B=180°,∠DAB=120°,∴∠DCB=60°,∴∠DCA=∠BCE,∵∠D+∠ABC=180°,∠ABC+∠EBC=180°,∴∠D=∠CBE,∵CA=CB,∴△DAC≌△BEC,∴AD=BE,∴AC=AD+AB.(3)结论:.理由如下:过点C作CE⊥AC交AB的延长线于点E,∵∠D+∠B=180°,∠DAB=90°,∴DCB=90°,∵∠ACE=90°,∴∠DCA=∠BCE,又∵AC平分∠DAB,∴∠CAB=45°,∴∠E=45°.∴AC=CE.又∵∠D+∠B=180°,∠D=∠CBE,∴△CDA≌△CBE,∴AD=BE,∴AD+AB=AE.在Rt△ACE中,∠CAB=45°,∴,∴.【点评】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考点过关☆专项突破类型一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1.(2017浙江湖州)如图,已知在Rt△ABC中,∠C=90°,AC=BC,AB=6,点P是Rt△ABC的重心,则点P到AB所在直线的距离等于()A.1 B. C. D.22. (2018·四川省攀枝花·3分)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顶点 A.C分别在直线 A.b上,若a∥b,∠1=30°,则∠2的度数为()A.30°B.15°C.10°D.20°3. (2018·台湾·分)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BC>AB>AC,甲、乙两人想找一点P,使得∠BPC 与∠A互补,其作法分别如下:(甲)以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P点,则P即为所求;(乙)作过B点且与AB垂直的直线l,作过C点且与AC垂直的直线,交l于P点,则P即为所求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两人皆正确 B.两人皆错误 C.甲正确,乙错误 D.甲错误,乙正确4. (2018?山东枣庄?3分)如图是由8个全等的矩形组成的大正方形,线段AB的端点都在小矩形的顶点上,如果点P是某个小矩形的顶点,连接PA、PB,那么使△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的个数是()A.2个 B.3个 C.4个 D.5个5. (2018?江苏扬州?3分)如图,点A在线段BD上,在BD的同侧做等腰Rt△ABC和等腰Rt△ADE,CD与BE、AE分别交于点P,M.对于下列结论:;③2CB2=CP?CM.其中正确的是()①△BAE∽△CAD;②MP?MD=MA?MEA.①②③ B.① C.①② D.②③6. (2018?山东淄博?4分)如图,P为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且P到三个顶点A,B,C的距离分别为3,4,5,则△ABC的面积为()A. B. C. D.7. (2018四川省泸州市3分)如图,等腰△ABC的底边BC=20,面积为120,点F在边BC上,且BF=3FC,EG是腰AC的垂直平分线,若点D在EG上运动,则△CDF周长的最小值为.8.(2018?山东淄博?9分)(1)操作发现:如图①,小明画了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其中AB=AC,在△ABC的外侧分别以AB,AC为腰作了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D,ACE,分别取BD,CE,BC的中点M,N,G,连接GM,GN.小明发现了:线段GM与GN的数量关系是;位置关系是.(2)类比思考:如图②,小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思考.把等腰三角形ABC换为一般的锐角三角形,其中AB>AC,其它条件不变,小明发现的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3)深入研究:如图③,小明在(2)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探究.向△ABC的内侧分别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ACE,其它条件不变,试判断△GMN的形状,并给与证明.类型二等边三角形性质与判定1. (2017广西河池)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12,D是AB上的动点,过D作DE⊥AC于点E,过E 作EF⊥BC于点F,过F作FG⊥AB于点G.当G与D重合时,AD的长是()A.3 B.4 C.8 D.92.(2018?天津)如图,在边长为4的等边△ABC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EF⊥AC于点F,G为EF的中点,连接DG,则DG的长为.3.(2018?黑龙江)如图,已知等边△ABC的边长是2,以BC边上的高AB1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一个等边△AB1C1;再以等边△AB1C1的B1C1边上的高AB2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二个等边△AB2C2;再以等边△AB2C2的B2C2边上的高AB3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三个等边△AB3C3;…,记△B1CB2的面积为S1,△B2C1B3的面积为S2,△B3C2B4的面积为S3,如此下去,则S n= .4.(2017宁夏)在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中,P是BC边上任意一点,过点 P分别作 PM⊥A B,PN⊥AC,M、N分别为垂足.(1)求证:不论点P在BC边的何处时都有PM+PN的长恰好等于三角形ABC一边上的高;(2)当BP的长为何值时,四边形AMPN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5.(浙江衢州)问题背景如图1,在正方形ABCD的内部,作∠DAE=∠ABF=∠BCG=∠CDH,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易得△DAE ≌△ABF≌△BCG≌△CDH,从而得到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类比探究如图2,在正△ABC的内部,作∠BAD=∠CBE=∠ACF,AD,BE,CF两两相交于D,E,F三点(D,E,F三点不重合)(1)△ABD,△BCE,△CAF是否全等?如果是,请选择其中一对进行证明.(2)△DEF是否为正三角形?请说明理由.(3)进一步探究发现,△ABD的三边存在一定的等量关系,设BD=a,AD=b,AB=c,请探索a,b,c 满足的等量关系.类型三等腰(边)三角形的其他问题的综合考查1.如图,下列4个三角形中,均有AB=AC,则经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的一条直线能够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的是()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2016·湖北武汉·3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2)、B(4,0).若在坐标轴上取点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的个数是()A.5 B.6 C.7 D.83.(2016·湖北荆门·3分)已知3是关于x的方程x2﹣(m+1)x+2m=0的一个实数根,并且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的周长为()A.7 B.10 C.11 D.10或114. (2016·黑龙江齐齐哈尔·3分)有一面积为5的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内角是30°,则以它的腰长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5. 在等边△ABC中,点D在BC边上,点E在AC的延长线上,DE=DA(如图1)(1)求证:∠BAD=∠EDC;(2)点E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为M,连接DM,AM.①依题意将图2补全;②小姚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DA=AM,小姚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几种想法:想法1:要证明DA=AM,只需证△ADM是等边三角形;想法2:连接CM,只需证明△ABD≌△ACM即可.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姚证明DA=AM(一种方法即可)6. 如图,等腰直角△ABC中,CA=CB,点E为△ABC外一点,CE=CA,且CD平分∠ACB交AE于D,且∠CDE=60°.(1)求证:△CBE为等边三角形;(2)若AD=5,DE=7,求CD的长.7. (2016·山东省菏泽市·3分)如图,△ACB和△DCE均为等腰三角形,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1)如图1,若∠CAB=∠CBA=∠CDE=∠CED=50°①求证:AD=BE;②求∠AEB的度数.(2)如图2,若∠ACB=∠DCE=120°,CM为△DCE中DE边上的高,BN为△ABE中AE边上的高,试证明:AE=2CM+BN.8. 如图,在△ABC中,AB=AC=10cm;BC=6cm,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1cm/s的速度由点B向点C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点C向点A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直接写出经过多少秒后,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那一条边上相遇.。

中考数学 专题19 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知识点串讲)(解析版)

中考数学 专题19 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知识点串讲)(解析版)

专题19 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考点总结【思维导图】【知识要点】知识点1 图形的轴对称轴对称概念:有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叫做轴对称.轴对称的性质: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在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轴对称图形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对称轴必须是直线)轴对称图形的性质(重点):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类似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步骤:1.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2.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1、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2、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1.(2017·重庆中考模拟)下面四个手机应用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答案】D【详解】A、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2.(2018·河北中考真题)图中由“○”和“□”组成轴对称图形,该图形的对称轴是直线( )A.l1B.l2C.l3D.l4【答案】C【详解】观察可知沿l1折叠时,直线两旁的部分不能够完全重合,故l1不是对称轴;沿l2折叠时,直线两旁的部分不能够完全重合,故l2不是对称轴;沿l3折叠时,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故l3是对称轴,所以该图形的对称轴是直线l3,故选C.3.(2019·内蒙古中考真题)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不是轴对称的是( )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中考数学复习资料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4.(2018·重庆中考真题)下列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D【详解】A、40°的直角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B、两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C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D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故符合题意,故选D.5.(2019·山东中考真题)下列图形:其中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两条对称轴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详解】1有两条对称轴;2有两条对称轴;3有四条对称轴;4不是对称图形故选A.考查题型一画对称轴的方法1.(2016·甘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A(0,1),B(3,2),C(1,4)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1)画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1B1C1;(2)将△A1B1C1沿x轴方向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A2B2C2,写出顶点A2,B2,C2的坐标.【答案】(1)答案见解析;(2)A2(﹣3,﹣1),B2(0,﹣2),C2(﹣2,﹣4).【解析】(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点A2(﹣3,﹣2),B2(0,﹣3),C2(﹣2,﹣5)2.(2019·广西中考模拟)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4,5),(-2,1).(1)写出点C 及点C 关于y 轴对称的点C ′的坐标;(2)请作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B ′C ′;(3)求△ABC 的面积.【答案】 (1)点C (-1,3), 点Cˊ(1,3);(2)详见解析;(3)面积为4【详解】(1)点C (-1,3),点C ˊ(1,3);(2)如图所示;(3)S △ABC =3×42×31×22×4=12﹣3﹣1﹣4=4.12-⨯12-⨯12-⨯3.(2019·甘肃中考模拟)在的正方形格点图中,有格点和,且和关于33⨯ABC ∆DEF ∆ABC ∆DEF ∆某直线成轴对称,请在备用图中画出4个这样的.DEF∆【答案】见详解.【解析】如图,①,两个三角形关于大正方形的水平对称轴对称;②,两个三角形关于过点的水平线对称,此时C 和重合;③,两个三角形关于大正方形的竖直对称轴对称;④,两个三角形关于大正方形的过点的C F B 对角线对称轴对称,此时和重合,个即为所画.B E 4DEF ∆考查题型二 根据轴对称求坐标或字母的取值范围1.(2013·江苏中考真题)已知点P (3,2),则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P 1的坐标是 ,点P 关于原点O 的对称点P 2的坐标是 .【答案】(-3,2);(-3,-2)【解析】试题分析: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是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从而点P (3,2)关于y 轴对称的点P 1的坐标是(-3,2)。

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等腰三角形》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等腰三角形》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等腰三角形专题综合训练题1.在△ABC中,∠ABC=30°,∠BAC=70°.在△ABC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 )A.7条 B.8条C.9条D.10条2. 如图,在△ABC中,AB=AC,∠A=30°,DE垂直平分AC,则∠BCD的度数为( )A.80° B.75° C.65° D.45°3. 如图,已知∠AOB=60°,点P在边OA上,OP=12,点M,N在边OB上,PM=PN,若MN=2,则OM=( )A.3 B.4 C.5 D.64. 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4,BC=6.将该矩形纸片剪去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所有剪法中剩余部分面积的最小值是( )A.6 B.3 C.2.5 D.25. 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 AC的平分线.已知AB=5,AD=3,则BC的长为( )A.5 B.6 C.8 D.106. 如图,已知直线l1∥l2,将等边三角形如图放置,若∠α=40°,则∠β等于____.7. 如图钢架中,焊上等长的13根钢条来加固钢架.若AP1=P1P2=P2P3=…=P13P14=P14A,则∠A的度数是____.8. 在△ABC中,∠C是最小内角.若过顶点B的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为等腰三角形,另一个为直角三角形,则称这条直线为△ABC的关于点B的伴侣分割线.例如:如图1,△ABC 中,∠A=90°,∠C=20°,若过顶点B的一条直线BD交AC于点D,且∠DBC=20°,则直线BD是△ABC 的关于点B的伴侣分割线.(1)如图2,△ABC中,∠C=20°,∠ABC=110°.请在图中画出△ABC关于点B的伴侣分割线,并注明角度;(2)△ABC中,设∠B的度数为y,最小内角∠C的度数为x.试探索y与x应满足什么要求时,△ABC存在关于点B的伴侣分割线.9. 如图,抛物线y=ax2+bx过A(4,0),B(1,3)两点,点C,B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过点B作直线BH⊥x轴,交x轴于点H.(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点M在直线BH上运动,点N在x轴上运动,当以点C、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此时△CMN的面积.解析:第(2)题分别以点C,M,N为直角顶点分三类进行讨论,利用全等三角形和勾股定理求CM或CN的长,利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10. 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请画出以A为一个顶点,另外两个顶点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且含边长为3的所有大小不同的等腰三角形.(要求:只要画出示意图,并在所画等腰三角形长为3的边上标注数字3)11. 在等腰Rt△ABC中,∠C=90°,AC=1,过点C作直线l∥AB,F是l上的一点,且AB=AF,求点F 到直线BC的距离.12. 如图,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a ≠0)经过A(-1,0),B(3,0),C(0,-3)三点,直线l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点M 是直线l 上的动点,且△MAC 为等腰三角形,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13. 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90°,BD 是∠ABC 的平分线,CE ⊥BD ,垂足是E ,BA 和CE 的延长线交于点F.(1) 在图中找出与△ABD 全等的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2) 证明:BD =2EC.参考答案: 1. C2. D 【解析】∠BCA=12(180°-∠A)=75°,∠BCD =∠BCA-∠DCA=∠BCA-∠A=75°-30°=45°.3. C【解析】作PQ⊥MN 于Q ,由PM =PN 知PQ 垂直平分MN∴MQ=1.∠AOB=60°,OP =12,∴OQ =12OP =6,OM=OQ -MQ =6-1=5. 4. C【解析】 如图,以BC 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EBC,延长BE 交AD 于F ,得△AB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作EG⊥CD 于G ,得△EG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在矩形ABCD 中剪去△ABF,△BCE ,△ECG 得到四边形EFDG ,此时剩余部分的面积最小,最小值为4×6-12×4×4-12×3×6-12×3×3=2.5,故选C.5. C 【解析】∵AB=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AD ⊥BC ,BD =CD ,∴BD =AB 2-AD 2=4,∴BC =2BD =8,故选C. 6. 20° 【解析】过点A 作AD∥l 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D=∠β.AD∥l 2,从而得到∠DAC=∠α=40°.再根据等边△ABC 可得到∠BAC=60°,∴∠β=∠BAD=∠BAC-∠DAC=60°-40°=20°.7. 12° 【解析】设∠A=x ,∵AP 1=P 1P 2=P 2P 3=…=P 13P 14=P 14A ,∴∠A =∠AP 2P 1=∠AP 13P 14=x ,∴∠P 2P 1P 3=∠P 13P 14P 12=2x ,∴∠P 3P 2P 4=∠P 12P 13P 11=3x ,……,∠P 7P 6P 8=∠P 8P 9P 7=7x ,∴∠AP 7P 8=7x ,∠AP 8P 7=7x.在△AP 7P 8中,∠A +∠AP 7P 8+∠AP 8P 7=180°,即x +7x +7x =180°,解得x =12°.8. 解:(1)画图正确,角度标注正确,如图① (2)考虑直角顶点,只有点A ,B ,D 三种情况.当点A 为直角顶点时,如图②,此时y =90°-x.当点B 为直角顶点时,再分两种情况:若∠DBC=90°,如图③,此时y =90°+12(90°-x)=135°-12x.若∠ABD=90°,如图④,此时y =90°+x.当点D 为直角顶点时,又分两种情况:若△ABD 是等腰三角形,如图⑤,此时y =45°+(90°-x)=135°-x.若△DBC 是等腰三角形,如图⑥,此时x =45°,45°<y <90°9. 解:(1)把点A(4,0),B(1,3)代入抛物线y =ax 2+bx 中,得⎩⎪⎨⎪⎧0=16a +4b ,3=a +b ,解得⎩⎪⎨⎪⎧a =-1,b =4,∴抛物线表达式为:y =-x 2+4x (2)点C 的坐标为(3,3),点B 的坐标为(1,3),以点C ,M ,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分三类情况讨论:①以点M 为直角顶点且M 在x 轴上方时,如图2,CM =MN ,∠CMN=90°,则△CBM≌△MHN,∴BC =MH =2,BM =HN =3-2=1,∴M(1,2),N(2,0),由勾股定理得MC =22+12=5,∴S △CMN =12×5×5=52;②以点M 为直角顶点且M 在x 轴下方时,如图3,作辅助线,构建如图所示的两直角三角形:Rt △NEM 和Rt △MDC ,得Rt △NEM ≌Rt △MDC ,∴MD =ME =2,EM =CD =5,由勾股定理得CM =22+52=29,∴S △CMN=12×29×29=292;③以点N 为直角顶点且N 在y 轴左侧时,如图4,CN =MN ,∠MNC =90°,作辅助线,同理得CN =32+52=34,∴S △CMN =12×34×34=17;④以点N 为直角顶点且N 在y 轴右侧时,作辅助线,如图5,同理得CN =32+12=10,∴S △CMN =12×10×10=5;⑤以C 为直角顶点时,不能构成满足条件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综上所述,△CMN 的面积为52或292或17或510. 解:满足条件的所有等腰三角形如下图所示:解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以长度为3的边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腰长进行分类.11. 解:①如图a ,延长AC ,作FD⊥BC 于点D ,FE ⊥AC 于点E ,易得四边形CDFE 是正方形,则CD =DF=FE =EC.∵在等腰直角△ABC 中,AC =BC =1,AB =AF ,∴AB =AC 2+BC 2=12+12=2,∴AF = 2.在Rt △AEF 中,(1+EC)2+EF 2=AF 2,即 (1+DF)2+DF 2=(2)2,解得DF =3-12;②如图b ,延长BC ,作FD⊥BC 于点D ,延长CA ,作FE⊥CA 于点E ,易得四边形CDFE 是正方形,则CD =DF =FE =EC.在Rt △AEF 中,(EC -1)2+EF 2=AF 2,即(FD -1)2+FD 2=(2)2,解得FD =3+12.综上可知,点F 到BC 的距离为3+12或3-1212. 解:(1)将A(-1,0),B(3,0),C(0,-3)代入抛物线y =ax 2+bx +c 中,得⎩⎪⎨⎪⎧a -b +c =0,9a +3b +c =0,c =-3,解得⎩⎪⎨⎪⎧a =1,b =-2,c =-3,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x -3 (2)如图,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b 2a=1,设M(1,m),已知A(-1,0),C(0,-3),则MA 2=m 2+4,MC 2=(3+m)2+1=m 2+6m +10,AC 2=10.①若MA =MC ,则MA 2=MC 2,得m 2+4=m 2+6m +10,解得m =-1;②若MA =AC ,则MA 2=AC 2,得m 2+4=10,得m =±6;③若MC =AC ,则MC 2=AC 2,得m 2+6m +10=10,得m 1=0,m 2=-6,当m =-6时,M ,A ,C 三点共线,不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故舍去.综上可知,符合条件的M 点的坐标为 (1,6)(1,-6)(1,-1)(1,0)13. 解:(1)△ABD≌△ACF,证明:∵AB =AC ,∠BAC =90°,∴∠FAC =∠BAC=90°,∵BD ⊥CE ,∠BAC =90°,∠ADB =∠EDC,∴∠ABD =∠ACF,∴△ABD ≌△ACF(ASA)(2)∵△ABD≌△ACF,∴BD =CF ,∵BD ⊥CE ,∴∠BEF =∠BEC,∵BD 是∠ABC 的平分线,∴∠FBE =∠CBE,∵BE =BE ,∴△FBE ≌△CBE(ASA),∴CF =2CE ,∴BD =2CE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以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各定点为圆心,以a 为半径在对边之外作弧,由这三段圆弧组成的曲线是一种常宽曲线.此曲线的周长与直径为a 的圆的周长之比是( )A .1:1B .1:3C .3:1D .1:22.昆明市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年昆明市的地铁修建资金将达到亿元,将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B.C. D.3.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 =90°,AC =3,BC =4,点P 在边AB 上,∠CPB 的平分线交边BC 于点D ,DE ⊥CP 于点E ,DF ⊥AB 于点F .当△PED 与△BFD 的面积相等时,BP 的值为( )A. B. C. D.4.下列计算的结果是a 6的为( ) A .a 12÷a 2B .a 7﹣aC .a 2•a 4D .(﹣a 2)35.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标注的数据可求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2πB .24πC .36πD .48π6.如图,抛物线()()142L y x t x t =---+:(常数0t >),双曲线6(0)y x x=>.设L 与双曲线有个交点的横坐标为0x ,且满足034x <<,在L 位置随t 变化的过程中,t 的取值范围是( )A .322t << B .34t << C .45t << D .57t <<7.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A .B .C .D .8.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B 是⊙O 的直径,若∠BAC =20°,则∠ADC 的度数是( )A .90°B .100°C .110°D .130°9.如图,一次函数y =kx+b 与y =x+2的图象相交于点P (m ,4),则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kx y by x -=-⎧⎨-=⎩的解是( )A .34x y =⎧⎨=⎩B . 1.84x y =⎧⎨=⎩C .24x y =⎧⎨=⎩D . 2.44x y =⎧⎨=⎩10.如图1,△ABC 中,∠A =30°,点P 从点A 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折线A→C→B 运动,点Q 从点A 出发以vcm/s 的速度沿AB 运动,P ,Q 两点同时出发,当某一点运动到点B 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 (s ),△APQ 的面积为y (cm 2),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由C 1,C 2两段组成,如图2所示,有下列结论:①v =1;②sinB =13;③图象C 2段的函数表达式为y =﹣13x 2+103x ;④△APQ 面积的最大值为8,其中正确有( )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1.已知函数6y x -= 与y =﹣x+1的图象的交点坐标是(m ,n ),则11m n+的值为( ) A .﹣16B .16C .﹣6D .612.整数a 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使不等式﹣2≤352x +<12a+1恰好只有3个整数解,使得分式方程135-22ax x x x----=1的解为整数,则所有满足条件的a 的和为( )A .2B .3C .5D .6二、填空题13.任意写出一个3的倍数(例如:111),首先把这个数各数位上的数字都立方,再相加,得到一个新数,然后把这个新数重复上述运算,运算结果最终会得到一个固定不变的数M ,它会掉入一个数字“黑洞”.那么最终掉入“黑洞”的那个数M 是______.14.如图,在两个同心圆中,四条直径把大圆分成八等份,若往圆面投掷飞镖,则飞镖落在黑色区域的概率是_______.15.如图,已知在△ABC 中,AB=AC ,BC=8,D 、E 两点分别在边BC 、AB 上,将△ABC 沿着直线DE 翻折,点B 正好落在边AC 上的点M 处,并且AC=4AM ,设BD=m ,那么∠ACD 的正切值是______(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x+1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点A1、A2、A3,…在3x轴的正半轴上,点B1、B2、B3,…在直线l上.若△OB1A1,△A1B2A2,△A2B3A3,…均为等边三角形,则△A6B7A7的周长是______.17 ______.18.如图,AB是圆O的弦,AB=,点C是圆O上的一个动点,且∠ACB=45°,若点M、N分别是AB、BC的中点,则MN的最大值是_____.三、解答题19.如图,以D为顶点的抛物线y=﹣x2+bx+c交x轴于点A,B(3,0),交y轴于点C(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直线BC上有一点P,使PO+PA的值最小,求点P的坐标;(3)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以A,C,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如图,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且对角线AC为直径,AD=BC,过点D作DG⊥AC,垂足为E,DG分别与AB,⊙O及CB延长线交于点F、G、M.(1)求证:四边形ABCD为矩形;(2)若N为MF中点,求证:NB是⊙O的切线;(3)若F为GE中点,且DE=6,求⊙O的半径.21.某水果店在两周内,将标价为10元/斤的某种水果,经过两次降价后的价格为8.1元/斤,并且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1)求该种水果每次降价的百分率;(2)从第一次降价的第1天算起,第x天(x为整数)的售价、销量及储存和损耗费用的相关信息如表所示.已知该种水果的进价为4.1元/斤,设销售该水果第x(天)的利润为y(元),求y与x(1≤x<15)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第几天时销售利润最大.22.已知二次函数y=ax2+4x+c,当x=﹣2时,y=﹣5;当x=1时,y=4(1)求这个二次函数表达式.(2)此函数图象与x轴交于点A,B(A在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求点A,B,C点的坐标及△ABC的面积.(3)该函数值y能否取到﹣6?为什么?23.某高速铁路位于某省南部,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连接通道,也是某省“三横五纵”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起日照,向西贯穿临沂、曲阜、济宁、菏泽,与郑徐客运专线兰考南站接轨.工程有一段在一条河边,且刚好为东西走向.B处是一个高铁维护站,如图①,现在想过B处在河上修一座桥,需要知道河宽,一测量员在河对岸的A处测得B在它的东北方向,测量员从A点开始沿岸边向正东方向前进300米到达点C处,测得B在C的北偏西30度方向上.(1)求所测之处河的宽度;(结果保留的十分位)(2)除(1)的测量方案外,请你再设计一种测量河宽的方案,并在图②中画出图形.24.如图,已知△ABC.按如下步骤作图:①以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②以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D;③连结BD,与AC交于点E,连结AD,CD(1)求证:△ABC≌△ADC;(2)若∠BAC =30°,∠BCA =45°,BC =2; ①求∠BAD 所对的弧BD 的长;②直接写出AC 的长.25.解不等式组1531x x x +≤⎧⎨->⎩①②请结合题意填空,完成本题的解答. (Ⅰ)解不等式①,得_________; (Ⅱ)解不等式②,得_________;(Ⅲ)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Ⅳ)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________.【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二、填空题 13.153 14.1215.316. 17.18.20 三、解答题19.(1)y =﹣x 2+2x+3;(2)点P 的坐标为(97,127);(3)当Q 的坐标为(0,0)或(9,0)时,以A ,C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 相似. 【解析】 【分析】(1)根据点B ,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点A 的坐标,由点B ,C 的坐标可得出直线BC 的解析式,作O关于BC的对称点O′,则点O′的坐标为(3,3),由两地之间线段最短可得出当A,P,O′共线时,PO+PA取最小值,由点O′,A的坐标可求出该最小值,由点A,O′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AO′的解析式,联立直线AO′和直线BC的解析式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可求出点P的坐标;(3)由点B,C,D的坐标可得出BC,BD,CD的长,由CD2+BC2=BD2可得出∠BCD=90°,由点A,C的坐标可得出OA,OC的长度,进而可得出OA OCCD CB=,结合∠AOC=∠DCB=90°可得出△AOC∽△DCB,进而可得出点Q与点O重合时△AQC∽△DCB;连接AC,过点C作CQ⊥AC,交x轴与点Q,则△ACQ∽△AOC∽△DCB,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AQ的长度,进而可得出点Q的坐标.综上,此题得解.【详解】(1)将B(3,0),C(0,3)代入y=﹣x2+bx+c,得:9303b cc-++=⎧⎨=⎩,解得:23bc=⎧⎨=⎩,∴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当y=0时,﹣x2+2x+3=0,解得:x1=﹣1,x2=3,∴点A的坐标为(﹣1,0).∵点B的坐标为(3,0),点C的坐标为(0,3),∴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如图1,作O关于BC的对称点O′,则点O′的坐标为(3,3).∵O与O′关于直线BC对称,∴PO=PO′,∴PO+PA=5.设直线AO′的解析式为y=kx+m,将A(﹣1,0),Q′(3,3)代入y=kx+m,得:-k0 33mk m+=⎧⎨+=⎩,解得:3k434m⎧=⎪⎪⎨⎪=⎪⎩,∴直线AO′的解析式为y =34x+34. 联立直线AO′和直线BC 的解析式成方程组,得:33y 443x y x ⎧=+⎪⎨⎪=-+⎩,解得:9x 7127y ⎧=⎪⎪⎨⎪=⎪⎩,∴点P 的坐标为(97,127). (3)∵y =﹣x 2+2x+3=﹣(x ﹣1)2+4, ∴点D 的坐标为(1,4).又∵点C 的坐标为(0,3),点B 的坐标为(3,0), ∴CD,BC,BD∴CD 2+BC 2=BD 2, ∴∠BCD =90°.∵点A 的坐标(﹣1,0),点C 的坐标为(0,3), ∴OA =1,OC =3, ∴OA OC CD CB ==. 又∵∠AOC =∠DCB =90°, ∴△AOC ∽△DCB ,∴当Q 的坐标为(0,0)时,△AQC ∽△DCB . 如图2,连接AC ,过点C 作CQ ⊥AC ,交x 轴与点Q . ∵△ACQ 为直角三角形,CO ⊥AQ , ∴△ACQ ∽△AOC . 又∵△AOC ∽△DCB , ∴△ACQ ∽DCB ,∴AC AQDC DB =AQ=, ∴AQ =10,∴点Q 的坐标为(9,0).综上所述:当Q 的坐标为(0,0)或(9,0)时,以A ,C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 相似. 【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2)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确定点P 的位置;(3)分两种情况,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点Q 的坐标.20.(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O 的半径是2. 【解析】 【分析】(1)根据AC 为⊙O 直径,得到∠ADC =∠CBA =90°,通过全等三角形得到CD =AB ,推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得到结论; (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NB =12MF =NF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余角的性质即可得到NB 是⊙O 的切线;(3)根据垂径定理得到DE =GE =6,根据四边形ABCD 是矩形,得到∠BAD =90°,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FAE =∠ADE ,推出△AEF ∽△DEA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比例式得到AE =,连接OD ,设⊙O 的半径为r ,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1)∵AC 为⊙O 直径, ∴∠ADC =∠CBA =90°,在Rt △ADC 与Rt △CBA 中,AC ACAD BC =⎧⎨=⎩,∴Rt △ADC ≌Rt △CBA , ∴CD =AB , ∵AD =BC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CBA =90°,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2)连接OB ,∵∠MBF =∠ABC =90°, ∴NB =12MF =NF , ∴∠1=∠2,∵∠2=∠3,∴∠1=∠3,∵OB=OA,∴∠5=∠4,∵DG⊥AC,∴∠AEF=90°,∴∠3+∠4=90°,∴∠1+∠5=90°,∴OB⊥NB,∴NB是⊙O的切线;(3)∵AC为⊙O直径,AC⊥DG,∴DE=GE=6,∵F为GE中点,∴EF=GF=3,∵四边形ABCD是矩形,∴∠BAD=90°,∴∠FAE+∠DAE=90°,∵∠ADE+∠DAE=90°,∴∠FAE=∠ADE,∵∠AEF=∠DEA=90°,∴△AEF∽△DEA,∴AE EF DE AE,∴AE=,连接OD,设⊙O的半径为r,∴OA=OD=r,OE=r﹣,∵OE2+DE2=OD2,∴(r﹣)2+62=r2,∴r,∴⊙O的半径是2.【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证得AEF∽△DEA是解决(3)的关键.21.(1)该种水果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10%;(2)第10天时销售利润最大;【解析】【分析】(1)设这个百分率是x,根据某商品原价为10元,由于各种原因连续两次降价,降价后的价格为8.1元,可列方程求解;(2)根据两个取值先计算:当1≤x<9时和9≤x<15时销售单价,由利润=(售价-进价)×销量-费用列函数关系式,并根据增减性求最大值,作对比;【详解】(1)设该种水果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x,10(1﹣x)2=8.1,x=10%或x=190%(舍去),答:该种水果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10%;(2)当1≤x<9时,第1次降价后的价格:10×(1﹣10%)=9,∴y=(9﹣4.1)(80﹣3x)﹣(40+3x)=﹣17.7x+352,∵﹣17.7<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1时,y有最大值,y大=﹣17.7×1+352=334.3(元),当9≤x<15时,第2次降价后的价格:8.1元,∴y=(8.1﹣4.1)﹣(3x2﹣64x+400)=﹣3x2+60x+80=﹣3(x﹣10)2+380,∵﹣3<0,∴当9≤x≤1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10<x<15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10时,y有最大值,y大=380(元),综上所述,第10天时销售利润最大.【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及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且利用其列出方程,注意第2问中x 的取值,两个取值中的最大值才是最大利润.22.(1)y =x 2+4x ﹣1;(3)函数值y 不能取到﹣6;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把x =﹣2时,y =﹣5;x =1时,y =4代入y =ax 2+4x+c ,求得a 、c 的值即可求得;(2)令y =0,解方程求得A 、B 点的坐标,令x =0,求得y =﹣1,得到C 点的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得△ABC 的面积;(3)把(1)中求得的解析式化成顶点式,求得函数y 的最小值为﹣5,故函数值y 不能取到﹣6. 【详解】解:(1)把x =﹣2时,y =﹣5;x =1时,y =4代入y =ax 2+4x+c 得48544a c a c -+=-⎧⎨++=⎩,解得11a c =⎧⎨=-⎩,∴这个二次函数表达式为y =x 2+4x ﹣1; (2)令y =0,则x 2+4x ﹣1=0,解得x∴A(﹣20),B(﹣0), 令x =0,则y =﹣1, ∴C(0,﹣1),∴△ABC 的面积:12AB•OC=12(﹣ (3)∵y =x 2+4x ﹣1=(x+2)2﹣5, ∴函数y 的最小值为﹣5, ∴函数值y 不能取到﹣6. 【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和x 轴的交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适合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23.(1)所测之处江的宽度为190.5m ;(2)见解析. 【解析】 【分析】解:(1)过点B 作BF ⊥AC 于F ,根据题意得到∠EAB =45°,∠GCB =30°,AC =300m ,求得∠FBA =45°,∠CBF =30°,得到BF =AF ,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2)构造相似三角形,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过点B 作BF ⊥AC 于F ,由题意得:∠EAB =45°,∠GCB =30°,AC =300m , ∴∠FBA =45°,∠CBF =30°,∴FC =300﹣AF =300﹣BF (m ), 在Rt △BFC 中,tan ∠CBF =FCFB, ∴tan30°=300BFBF-,300BFBF-=,解得:BF ﹣150(3m ), 答:所测之处江的宽度为190.5m ;(2)①在河岸取点A ,使B 垂直于河岸,延长BA 至C ,测得AC 做记录, ②从C 沿平行于河岸的方向走到D ,测得CD ,做记录, ③B0与河岸交于E ,测AE ,做记录.根据△BAE ~△BCD , 得到比例线段,从而求出河宽AB .【点睛】此题考查了方向角问题.此题难度适中,注意能构造直角三角形,并能借助于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是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24.(1)见解析;(2)①BD ;②AC =【解析】 【分析】(1)由“SSS”可证△ABC ≌△ADC ;(2)①由题意可得AC 垂直平分BD ,可得BE=DE ,AC ⊥BD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D=2∠BAC=60°,由弧长公式可求弧BD 的长;②由AC=AE+CE 可求解. 【详解】证明:(1)由题意可得AB =AD ,BC =CD ,∴△ABC ≌△ADC (SSS ); (2)①∵AB =AD ,BC =CD ∴AC 垂直平分BD ∴BE =DE ,AC ⊥BD ∵∠BCA =45°,BC =2;∴BE =CE ,且∠BAC =30°,AC ⊥BD∴AB =2BE =,AE ∵AB =AD ,AC ⊥BD ∴∠BAD =2∠BAC =60°∴60BD 1803π︒︒⨯⨯==②∵AC =AE+CE∴A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弧长公式,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 25.(Ⅰ)4x ≤;(Ⅱ)12x >;(Ⅲ)见解析;(Ⅳ)142x <≤. 【解析】 【分析】(Ⅰ)直接移项即可得出答案;(Ⅱ)移项,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得答案;(Ⅲ)根据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表示出①②的解集即可;(Ⅳ)根据数轴找出两个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 【详解】 (Ⅰ)15x +≤ 移项得:x≤4, 故答案为:x≤4 (Ⅱ) 31x x -> 移项得:2x>1,解得:x>12, 故答案为:x>12(Ⅲ)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Ⅳ) 由数轴可得①和②的解集的公共解集为142x<≤,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42x<≤,故答案为:14 2x<≤【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会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借助数轴找公共部分或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某商品价格为a 元,降价10%后,又降价10%,因销售量猛增,商店决定再提价20%,提价后这种商品的价格为( )A.0.96a 元B.0.972a 元C.1.08a 元D.a 元 2.如图,一次函数y=-x 与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相交于点M 、N ,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1)x+c=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D.以上结论都正确 3.把抛物线y =ax 2+bx+c 图象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的图象的解析式是y =x 2+5x+6,则a ﹣b+c 的值为( )A.2B.3C.5D.12 4.如图所示,小兰用尺规作图作△ABC 边AC 上的高BH ,作法如下:①分别以点DE 为圆心,大于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F ;②作射线BF ,交边AC 于点H ;③以B 为圆心,BK 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AC 于点D 和E ;④取一点K 使K 和B 在AC 的两侧;所以BH 就是所求作的高.其中顺序正确的作图步骤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④③①D.④③②①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5)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 .(3,5)B .(3,-5)C .(-3,-5)D .(-3,5)6.使用家用燃气灶烧开同一壶水所需的燃气量y (单位:3m )与旋钮的旋转角度x (单位:度)(090x <≤)近似满足函数关系y=ax 2+bx+c(a≠0).如图记录了某种家用燃气灶烧开同一壶水的旋钮角度x 与燃气量y 的三组数据,根据上述函数模型和数据,可推断出此燃气灶烧开一壶水最节省燃气的旋钮角度约为( )A .18B .36C .41D .58o7.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导,向西横跨伶仃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港湾,全长55千米,设计时速10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269亿元为( )A .1269×108B .1.269×108C .1.269×1010D .1.269×10118.如图,在△ABC 中,AC =BC ,∠C =90°,AD 是∠BAC 的平分线且交BC 于点D ,DE ⊥AB ,垂足为点E ,若AB =8cm ,则△DBE 的周长( )A .B .cmC .8cmD .cm9.如图,在锐角ABC 中,延长BC 到点D ,点O 是AC 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 作直线MN BC ,MN 分别交ACB ∠、ACD ∠的平分线于E ,F 两点,连接AE 、AF .在下列结论中.①OE OF =;②CE CF =;③若12CE =,5CF =,则OC 的长为6;④当AO CO =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④B .①②C .①②③D .②③④ 10.如图,在菱形中,,,点是这个菱形内部或边上的一点,若以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两点不重合)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 )A. B. C. D.11.如图,在Rt ABC ∆中,90,6,8ACB AC BC ∠=︒==,则Rt ABC ∆的中线CD 的长为( )A.5B.6C.8D.1012.如果方程x 2﹣8x+15=0的两个根分别是Rt △ABC 的两条边,△ABC 最小的角为A ,那么tanA 的值为( ) A.34 B.35 C.45 D.34或35二、填空题13.据报道,目前我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位居全球第一,其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338 600 000亿次,数字338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可简洁表示为_______。

专题19 等腰三角形(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之必考点题型全归纳与分层精练

专题19 等腰三角形(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之必考点题型全归纳与分层精练

专题19等腰三角形【专题目录】技巧1:等腰三角形中四种常用作辅助线的方法技巧2:巧用特殊角构造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技巧3:分类讨论思想在等腰三角形中的应用【题型】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题型】二、根据等边对等角求角度【题型】三、根据三线合一求解【题型】四、根据等角对等边证明等腰三角形【题型】五、根据等角对等边求边长【题型】六、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综合【题型】七、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题型】八、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考纲要求】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其性质及判定.2.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其性质及判定.3.掌握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及判定.【考点总结】一、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概念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角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考点总结】二、等边三角形【考点总结】三、直角三角形【技巧归纳】技巧1:等腰三角形中四种常用作辅助线的方法【类型】一、作“三线”中的“一线”1.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过点A 作EF ∥BC ,且AE =AF.求证:DE =DF.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概念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它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º。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60º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º,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补充:(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等。

(2)三角形三个边的中垂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中考数学第19讲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中考数学第19讲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由(1)知 BA=BC=BE,
∴∠EAB=∠AEB.
∴∠BAG=∠BEF=∠BCF.
课堂精讲
又∵BA=BC, ∴△GAB≌△FCB(SAS). ∴∠GBA=∠FBC,BG=BF. ∴∠GBF=∠GBA+∠ABF=∠FBC+∠ABF=∠ABC=120°.
GF ∴BF= 3. ∵AE=5,EF=CE=CF=2,∴GF=9. ∴BF= GF3= 93=3 3.
答案图 ∵∠ADB=∠EDC, ∴△ABD∽△ECD.∴BDDC=AEBC. ∵AD 平分∠BAC,∴∠BAD=∠CAD. ∴∠CAD=∠E.∴AC=CE.∴BDDC=AACB.
课堂精讲
例 8 下面是有关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的探究,阅读后按要求作答: 探究 1:如图 1,在△ABC 中,点 O 是∠ABC 与∠ACB 的平分线 BO 和 CO 的交点,通过分析发现:∠BOC=90°+12∠A.理由如下: ∵BO 和 CO 分别是∠ABC 和∠ACB 的平分线, ∴∠1=12∠ABC,∠2=12∠ACB. ∴∠1+∠2=12(∠ABC+∠ACB). 又∵∠ABC+∠ACB=180°-∠A, ∴∠1+∠2=12(180°-∠A)=90°-12∠A. ∴∠BOC=180°-(∠1+∠2)=180°-90°-12∠A=90°+12∠A.
课堂精讲
考点一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例1 (1)(2018·成都)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 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 【答案】80°
课堂精讲
(2)(2018·湖州)如图,AD,CE 分别是△ABC 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若 AB= AC,∠CAD=20°,则∠ACE 的度数是( )
知识回顾
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定义: 垂直于 一条线段且 平分 这 条线段的直线叫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 线段两端点 的距离相 等. 3.判定: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__这__条__线__段__的___

[精品]2019届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四章几何初步第4节等腰三角形试题7

[精品]2019届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四章几何初步第4节等腰三角形试题7

第四节等腰三角形课标呈现指引方向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

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等于60°,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或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反之,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4.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反之,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考点梳理夯实基础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简称为“等边对”【答案】相等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答案】三线合一(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答案】底边的垂直平分线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为“等角对”.【答案】两角等边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且都等于.【答案】相等 60°(2)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上都有;【答案】三线合一(3)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条.【答案】34.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答案】三边(2)有两个角是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答案】60°(3)有一个角为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答案】60°5.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1)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答案】距离相等(2)判定: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答案】角平分线上6.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1)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答案】相等(2)判定: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考点精析 专项突破考点一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例1】(1)(2016泰安)如图,在△PAB 中,PA =PB ,M 、N 、K 分别是边PA 、PB 、AB 上的点,且AM =BK ,BN =AK ,若∠MKN =44°,则∠P 的度数为( )A .44°B .66°C .88°D .92° 【答案】D解题点拨:通过题中所给的条件AM =BK ,BN =AK ,以及由PA =PB ,可证∠A =∠B 所以△AKM ≌△BNK ,得到对应角相等,再利用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便可求出∠A 与∠MKN 相等,最后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P 的度数. (2)(2015巴中)如图,在△ABC 中,AB =5,AC =3,AD 、AE 分别为△ABC 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过点C 作CH ⊥AE 于点H ,并延长交AB 于点F ,连接DH ,则线段DH 的长为 . 【答案】1解题点拨:由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可证得△AFC 是等腰三角形,所以H 为FC 中点,再由已知条件可得DH 为△CBF 的中位线,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即可求出线段DH 的长.考点二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例2】如图,D 是等边△ABC 的边AB 上一点,E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CE =DA ,连接DE 交AC 于F ,过D 点作DG ⊥AC 于G 点. (1)证明:AG =21AD ; (2)证明:GF =FC +AG .解题点拨: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是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 解:(1)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 ∴∠A =60°, ∵DG ⊥AC ,∴∠AGD =90°,∵∠ADG =30°,∴AG =21AD ;(2)过点D 作DH ∥BC 交AC 于点H ,∴∠ADH =∠B ,∠AHD =∠ACB ,∠FDH =∠E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B =∠ACB =∠A =60°, ∴∠A =∠ADH =∠AHD =60°, ∴△ADH 是等边三角形, ∴DH =AD , ∵AD =CE ∴DH =CE在△DHF 和△ECF 中,⎪⎩⎪⎨⎧=∠=∠∠=∠CE DH EFC DFH E FDH ,∴△DHF ≌△ECF (AAS ), ∴HF =FC , 又∵AG =GH∴GF =GH +HF =AG +FC .课堂训练 当堂检测1.(2016安顺)已知实数x 、y满足|4|0x -=,则以x 、y 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20或16 B .20 C .16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答案】B2.(2016武汉)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2,2)、B (4,0).若在坐标轴上取点C ,使△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 的个数是( )A .5B .6C .7D .8 【答案】A3.(2016达州)如图,P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一点,将线段AP 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Q ,连接BQ .若PA =6,PB =8,PC =10,则四边形APBQ 的面积为 .【答案】24+9 34.(2016菏泽)如图,△ACB 和△DCE 均为等腰三角形,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 (1)如图1,若∠CAB =∠CBA =∠CDE =∠CED =50°, ① 求证:AD =BE ;② 求∠AEB 的度数.(2)如图2,若∠ACB =∠DCE =120°,CM 为△DCE 中DE 边上的高,BN 为△ABE 中AE 边上的高,试证明:AE =23CM +332BN .解:(1)①证明:∵△ACB 和△DCE 均为等腰三角形,∴AC =BC ,CD =CE .∵∠CAB =∠CBA =∠CDE =∠CED ,∴∠ACB =∠DCE ,∴∠ACD =∠BCE ,∴△ACD ≌△BCE (SAS ),∴AD =BE . ②解:由①得△ACD ≌△BCE ,∴∠CAD =∠CBE .在△ABE 中,∠AEB =180°―∠EAB ―∠ABE =180°―∠EAB ―∠ABC -∠CBE =180°―∠EAB ―∠ABC -∠CAD =180°―∠CAB -∠ABC =180°-50°-50°=80°.(2)证明:在等腰△DCE 中,∵CD =CE ,∠DCE =120°,CM ⊥DE ,∴∠DCM =21∠DCE =60°,DM =EM . 在Rt △CDM 中,DM =CM ·tan ∠DCM = CM ·tan 60°=3CM ,∴DE =23CM .由(1)中②,得∠AEB =180°―∠CAB -∠ABC =180°―(180°-120°)=120°,∴∠BEN =60°. 在Rt △BEN 中,sin ∠BEN =BEBN,∴BE =BN ÷sin 60°=332BN .由(1)中①知AD =BE ,∴AD =332BN . ∴AE =DE +AD =23CM +332BN ,即AE =23CM +332BN . 中考达标 模拟自测A 组 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2016荆门))如图,△ABC 中,AB =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已知AB =5,AD =3,则BC 的长为( ) A .5 B .6 C .8 D .10【答案】C 2.(2016黄石)如图所示,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AB 于点D ,∠A =50°,则∠BDC =( )DCBA第1题图ABCDE图1ACDMEN图2A .50°B .100°C .120°D .130°【答案】B .3.(2016荆门)已知3是关于x 的方程x 2-(m +1)x +2m =0的一个实数根,并且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恰好是等腰△ABC 的两条边长,则△ABC 的周长为( )A .7B .10C .11D .10或11 【答案】D 4.(2016扬州)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AB =4,BC =6.将该矩形纸片剪去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所有剪法中剩余部分面积的最小值是 ( )A .6B .3C .2.5D .2(第8题)BC【答案】C 二、填空题 5.(2016资阳)如图,在3×3的方格中,A 、B 、C 、D 、E 、F 分别位于格点上,从C 、D 、E 、F 四点中任取一点,与点A 、B 为顶点作三角形,则所作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的概率是.【答案】436.(2016乐山)如图,在等腰△ABC 中,AB =AC ,DE 垂直平分AB ,已知∠ADE =40°,则∠DBC = . 【答案】15° 7.(2015南通)如图,△ABC 中,D 是BC 上一点,AC =AD =DB ,∠BAC =102°,则∠ADC = . 【答案】52°三、解答题CDA8.(2016贺州)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AC 、BC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CD 和等边三角形BCE ,连接AE 、BD 交于点O ,求∠AOB 的度数.解:如图:AC 与BD 交于点H . ∵△ACD ,△BCE 都是等边三角形, ∴CD =CA ,CB =CE ,∠ACD =∠BCE =60°, ∴∠DCB =∠ACE ,在△DCB 和△ACE 中,⎪⎩⎪⎨⎧=∠=∠=CE CB ACE DCB CACD ,∴△DCB ≌△ACE , ∴∠CAE =∠CDB ,∵∠DCH +∠CHD +∠BDC =180°,∠AOH +∠AHO +∠CAE =180°,∠DHC =∠OHA , ∴∠AOH =∠DCH =60°, ∴∠AOB =180°﹣∠AOH =120°.9.如图,△ABC 中,AD 平分∠BAC ,DG ⊥BC 且平分BC ,DE ⊥AB 于E ,DF ⊥AC 于F ,求证:BE =CF .解:(1)连接DB 、DC , ∵DG ⊥BC 且平分BC , ∴DB =DC .∵AD 为∠BAC 的平分线,DE ⊥AB ,DF ⊥AC ,∴DE =DF .∠AED =∠BED =∠ACD =∠DCF =90° 在Rt △DBE 和Rt △DCF 中⎩⎨⎧==DFDE DCDB , Rt △DBE ≌Rt △DCF (HL ),GD BC ∴BE =CF .B 组 提高练习10.(2016内江)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 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 )A .2 B . 2 C . 32D.不能确定 【答案】B ..【提示】解:如图,过点A 作AG ⊥BC 于G ,连接PA ,PB ,PC , ∵△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 =60°, BC =AC =AB . ∴AG =AB ·sin 60°=3×2=2∵S △ABC =12BC ·PD +12AC ·PE +12AB ·PF =12BC ·AG ∴PD +PE +PF =AG=2, 11.(2016江西)如图是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已知AB =8,AD =7,E 为AB 上一点,AE =5,现要剪下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AEP ),使点P 落在长方形ABCD 的某一条边上,则等腰三角形AEP 的底边长是 .【答案】52或45或5. 解:如图所示: ①当AP =AE =5时, ∵∠BAD =90°,∴△AE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底边PE =2AE =52; ②当PE =AE =5时,∵BE =AB ﹣AE =8﹣5=3,∠B =90°,∴PB =422=-BE PE ,∴底边AP =54482222=+=+PB AB ;③当PA =PE 时,底边AE =5;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AEP 的对边长为52或45或5;12.(2016沈阳)在△ABC 中,AB =6,AC =BC =5,将△ABC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DE ,旋转角为()0180αα<<,点B 的对应点为D ,点C 的对应点为E ,连接BD ,BE .(1)如图,当60α=时,延长BE 交AD 于点F . ①求证:△ABD 是等边三角形; ②求证:BF ⊥AD ,AF =DF ; ③请直接..写出BE 的长; (2)在旋转过程中,过点D 作DG 垂直于直线AB ,垂足为点G ,连接CE ,当∠DAG =∠ACB ,且线段DG 与线段AE 无公共点时,请直接..写出BE +CE 的值. 温馨提示:考生可以根据题意,在备用图中补充图形,以便作答.解:(1)①证明:∵△ABC 绕点A 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DE ∴AB =AD ,∠BAD =60° ∴△ABD 是等边三角形.②证明:由①得△ABD 是等边三角形 ∴AB =BD∵△ABC 绕点A 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DE ∴AC =AE ,BC =DE 又∵AC =BC ∴EA =ED∴点B ,E 在AD 的中垂线上 ∴BE 是AD 的中垂线∵点F在BE的延长线上∴BF⊥AD,AF=DF.③4由②知BF⊥AD,AF=DF.∴AF=DF=3,∵AE=AC=5,∴EF=4,∵在等边三角形ABD中,BF=AB·sin∠BAF=6,∴BE=BF-EF=-4;(2)13如图所示,∵∠DAG=∠ACB,∠DAE=∠BAC,∴∠ACB+∠BAC+∠ABC=∠DAG+∠DAE+∠ABC=180°,又∠DAG+∠DAE+∠BAE=180°,∴∠BAE=∠ABC,∵AC=BC=AE,∴∠BAC=∠ABC,∴∠BAE=∠BAC,∴AB⊥CE,且CH=HE=12 CE,∵AC=BC,∴AH=BH=12AB=3,则DE=2CH=8,BE=5,。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 三角形 第23讲 等腰三角形试题(含解析)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 三角形 第23讲 等腰三角形试题(含解析)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第23讲 等腰三角形1. (2011,河北)如图①,等边三角形ABD ,等边三角形CBD 的边长均为1,将△ABD 沿AC 方向向右平移到△A ′B ′D ′的位置,得到图②,则阴影部分的周长为 2 .第1题图【解析】 如答图.∵等边三角形ABD ,等边三角形CBD 的边长均为1,将△ABD 沿AC 方向向右平移到△A ′B ′D ′的位置,∴A ′M =A ′N =MN ,MO =DM =DO ,OD ′=D ′E =OE ,EG =EC =GC ,B ′G =RG =RB ′,RB =RN =BN .∴OM +MN +NR +GR +EG +OE =A ′B ′+CD =1+1=2.第1题答图2. (2013,河北)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70°方向的M 处,它以每小时40 n mile 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2 h 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北偏东40°方向的N 处,则N 处与灯塔P 间的距离为(D)第2题图A. 40 n mileB. 60 n mileC. 70 n mileD. 80 n mile【解析】 根据题意,得MN =2×40=80(n mile).∵∠M =70°,∠N =40°,∴∠NPM =180°-∠M -∠N =180°-70°-40°=70°.∴∠NPM =∠M .∴NP =MN =80 n mile.3. (2014,河北)如图,边长为a 的正六边形内有两个三角形(数据如图),则S 阴影S 空白的值为(C)第3题图A. 3B. 4C. 5D. 6【解析】 如答图.因为六边形是正六边形,所以△OAC 是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即两个空白三角形的面积等于S △OAC ,即S 阴影S 空白=5.第3题答图4. (2016,河北)如图,∠AOB =120°,OP 平分∠AOB ,且OP =2.若点M ,N 分别在OA ,OB 上,且△PMN 为等边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PMN 有(D)第4题图A. 1个B. 2个C. 3个D. 3个以上【解析】 只需要满足∠MPN =60°即可.如答图,过点P 作PC ⊥OB 于点C ,PD ⊥OA 于点D ,则PC =PD ,∠DPC =360°-90°×2-120°=60°.∵∠DPC =∠DPM +∠MPC =60°,∠MPN=∠MPC +∠CPN =60°,∴∠DPM =∠CPN .在△DPM 和△CPN 中,⎩⎪⎨⎪⎧∠MDP =∠NCP ,PD =PC ,∠DPM =∠CPN ,∴△DPM ≌△CPN .∴PM =PN .∴∠PMN =∠PNM .∵∠MPN =60°,∴△PMN 为等边三角形,而满足∠MPN =60°的△PMN 有无数个.第4题答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例1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C)A. 70°B. 20°C. 20°或70°D. 40°或140°【解析】 本题分两种情况.①如答图①,当该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50°,∴底角=12×(90°-50°)=20°.②如答图②,当该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50°,∴底角=12×[180°-(90°-50°)]=70°.综上所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20°或70°.例1答图针对训练1 (2018,无锡模拟)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则它的一个底角的度数为(B)A. 20°B. 50°C. 80°D. 100°【解析】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它的一个底角为(180°-80°)÷2=50°. 针对训练2 (2018,钦州二模)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 ,3,2x -1,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11或8__.【解析】 当x =3时,2x -1=5.∵3+3>5,∴能组成三角形.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3+3+5=11.当x =2x -1时,x =1.∵1+1<3,∴不能组成三角形.当2x -1=3时,x =2.∵3+2>3,∴能组成三角形.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3+3+2=8.综上所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1或8.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例2 (2018,桂林)如图,在△ABC 中,∠A =36°,AB =AC ,BD 平分∠ABC ,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3 .例2题图【解析】 ∵AB =AC ,∠A =36°,∴△ABC 是等腰三角形,∠ABC =∠C =180°-36°2=72°.∵BD 平分∠ABC ,∴∠ABD =∠DBC =36°.∵在△ABD 中,∠A =∠ABD =36°,∴△ABD 是等腰三角形.∵∠ABD =∠A =36°,∴∠BDC =72°.∵在△BDC 中,∠C =∠BDC =72°,∴△BDC 是等腰三角形.所以共有3个等腰三角形.针对训练3 (导学号5892921)如图,在△ABC 中,BC =4,BD 平分∠ABC ,过点A 作AD ⊥BD 于点D ,过点D 作DE ∥CB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若EF =2DF ,则AB 的长为(B)训练3题图A. 4B. 6C. 8D. 10【解析】 如答图,延长AD ,BC 交于点G .∵BD 平分∠ABC ,AD ⊥BD ,∴∠BAD =∠G .∴AB =BG .∴D 是AG 的中点.∵DE ∥BG ,∴E 是AB 的中点,F 是AC 的中点.∴DE 是△ABG 的中位线,EF 是△ABC 的中位线.∴EF =12BC =2.∵EF =2DF ,∴DF =1.∴DE =3.∴BG =2DE =6.∴AB =6.训练3答图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例3 (导学号5892921)如图,在△ABC 中,AB =AC ,D ,E 是△ABC 内的两点,AD 平分∠BAC ,∠EBC =∠E =60°.若BE =6 cm ,DE =2 cm ,则BC 的长为(C)例3题图A. 4 cmB. 6 cmC. 8 cmD. 12 cm【解析】 如答图,延长ED 交BC 于点M ,延长AD 交BC 于点N .∵AB =AC ,AD 平分∠BAC ,∴AN ⊥BC ,BN =CN .∵∠EBC =∠E =60°,∴∠EMB =60°.∴△BEM 为等边三角形,∠NDM =30°.∴BE =BM =EM .∵BE =6 cm ,DE =2 cm ,∴DM =4 cm.∴NM =2 cm.∴BN =4 cm.∴BC =2BN =8(cm).例3答图针对训练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A (0,3),B (-1,0),平行于AB 的直线l 交y 轴于点C .若直线l 上存在点P ,使得△PAB 是等边三角形,则点C 的坐标为(C)训练4题图A. (1,0)或(-3,0)B. (0,1)或(0,-3)C. (0,-3)或(0,33)D. (-3,0)或(3,3)【解析】 如答图.∵A (0,3),B (-1,0),∴OA =3,OB =1.∴tan ∠ABO = 3. ∴∠ABO =60°.∴AB =2OB =2.在x 轴的正半轴上取一点P (1,0),连接PA ,则△APB 是等边三角形.易得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3x +3,∴直线PC 的解析式为y =3x - 3.∴C (0,-3).作点P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P ′(-2,3),过点P ′平行于AB 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3x+33,∴可得C′(0,33).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C的坐标为(0,-3)或(0,33).训练4答图一、选择题1. (2018,宿迁)若实数m,n满足等式|m-2|+n-4=0,且m,n恰好是等腰三角形ABC的两边长,则△ABC的周长是(B)A. 12B. 10C. 8D. 6【解析】∵|m-2|+n-4=0,∴m-2=0,n-4=0.解得m=2,n=4.当m=2为腰长时,三边长为2,2,4,不符合三边关系.当n=4为腰长时,三边长为2,4,4,符合三边关系,所以周长为2+4+4=10.2. 如图,AB∥CD,AD=CD,∠1=70°30′,则∠2的度数是(D)第2题图A. 40°30′B. 39°30′C. 40°D. 39°【解析】∵AB∥CD,∴∠ACD=∠1=70°30′.∵AD=CD,∴∠CAD=∠ACD=70°30′.∴∠2=180°-∠ACD-∠CAD=180°-70°30′-70°30′=39°.3. (2018,石家庄模拟)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与底边上的高AD相等,高AD 在数轴上,其中点A,D分别表示数轴上的实数-2,2,则AC的长为(C)第3题图A. 2B. 4C. 2 5D. 45【解析】∵点A,D分别表示实数-2,2,∴AD=4.∵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与底边上的高AD相等,∴BC=4.∴CD=2.在Rt△ACD中,AC=AD2+CD2=42+22=2 5.4. (2018,连云港东海县二模)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底边长y是腰长x的函数,在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C)A B C D【解析】 由题意,得2x +y =10.∴y =-2x +10.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2x >-2x +10,x +(-2x +10)>x .解得2.5<x <5.所以正确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选项C. 5. (2018,保定模拟)如图,在△ABC 中,AB =AC =6,由作图痕迹可得DE 的长为(B)第5题图A. 2B. 3C. 4D. 6【解析】 由作图,可知AD =BD =3,AE 平分∠BAC .∵AB =AC ,∴∠AEB =90°.∴DE =AD =BD =3.6. (2018,湖州)如图,AD ,CE 分别是△ABC 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若AB =AC ,∠CAD =20°,则∠ACE 的度数是(B)第6题图A. 20°B. 35°C. 40°D. 70°【解析】 ∵AD 是△ABC 的中线,AB =AC ,∠CAD =20°,∴∠CAB =2∠CAD =40°,∠B=∠ACB =12(180°-∠CAB )=70°.∵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ACE =12∠ACB = 35°.7. (2018,福建A)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D ⊥BC ,垂足为D ,点E 在线段AD 上,∠EBC =45°,则∠ACE 等于(A)第7题图A. 15°B. 30°C. 45°D. 60°【解析】 ∵△ABC 是等边三角形,AD ⊥BC ,∴∠ACB =60°,BD =CD ,即AD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点E 在AD 上,∴BE =CE .∴∠EBC =∠ECB .∵∠EBC =45°,∴∠ECB =45°.∴∠ACE =∠ACB -∠ECB =15°.8. (2018,兰州模拟,导学号5892921)如图,在⊙O 内有折线OABC ,其中OA =10,AB =16,∠A =∠B =60°,则⊙O 的半径为(B)第8题图A. 13B. 14C. 16D. 18【解析】 如答图,延长AO 交BC 于点D ,作OE ⊥BC 于点E ,连接OB .∵∠A =∠ABC =60°,∴∠ADB =60°.∴△ADB 为等边三角形.∴BD =AD =AB =16.∴OD =6.∵∠ADB =60°,∴DE =12OD =3,OE =3 3.∴BE =13.∴OB 2=OE 2+BE 2=27+169=196.∴OB =14.第8题答图二、 填空题9. (2018,长春)如图,在△ABC 中,AB =AC .以点C 为圆心,以CB 长为半径作圆弧,交AC 的延长线于点D ,连接BD .若∠A =32°,则∠CDB 的度数为 37° .第9题图【解析】 ∵AB =AC ,∠A =32°,∴∠ABC =∠ACB =74°.∵BC =DC ,∴∠CDB =∠CBD =12∠ACB =37°.10. (2018,乐山)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延长AB 到点E ,使AE =AC ,连接CE ,则∠BCE 的度数是22.5°.第10题图【解析】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CAB =∠ACB =45°.∵AC =AE ,∴∠ACE =∠AEC =12(180°-∠CAE )=67.5°.∴∠BCE =∠ACE -∠ACB =22.5°.11. (2018,吉林)我们规定: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度数的比值叫做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值”,记作k .若k =12,则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36°. 【解析】 如答图.∵在△ABC 中,AB =AC ,∴∠B =∠C .∵k =12,∴∠A ∶∠B =1∶2,即5∠A =180°.∴∠A =36°.第11题答图12. (2018,娄底)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BC 于点D ,DE ⊥AB 于点E ,BF ⊥AC 于点F ,DE =3 cm ,则BF = 6 cm.第12题图【解析】 在Rt △ADB 和Rt △ADC 中,⎩⎪⎨⎪⎧AB =AC ,AD =AD ,∴Rt △ADB ≌Rt △ADC .∴S △ABC = 2S △ABD =2×12AB ·DE =AB ·DE =3AB .∵S △ABC =12AC ·BF ,AC =AB ,∴12BF =3.∴BF =6. 13. (2018,遵义)如图,在△ABC 中,点D 在BC 边上,BD =AD =AC ,E 为CD 的中点.若∠CAE =16°,则∠B 为 37° .第13题图【解析】 ∵AD =AC ,E 是CD 的中点,∴∠ADC =∠C ,AE ⊥CD .∴∠AEC =90°.∴∠ADC =∠C =90°-∠CAE =74°.∵AD =BD ,∴∠B =∠BAD .∴2∠B =∠ADC =74°.∴∠B =37°.三、 解答题14. (2018,唐山路南区三模)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已知:如图,在△ABC 中,∠B =∠C ,求证:AB =AC .第14题图【思路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知:已知缺少的条件为∠B =∠C ,要证的结论为AB =AC .过点A 作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由∠BAD =∠CAD ,∠B =∠C 及AD =AD 可证出△ABD ≌△ACD ,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出AB =AC .解:∠C AC证明:如答图,过点A 作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在△ABD 和△ACD 中,⎩⎪⎨⎪⎧∠BAD =∠CAD ,∠B =∠C ,AD =AD ,∴△ABD ≌△ACD (AAS).∴AB =AC .第14题答图15. 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E ,F 分别在AB ,BC ,AC 边上,且BE =CF ,BD =CE .(1)求证:△DEF 是等腰三角形;(2)当∠A =40°时,求∠DEF 的度数.第15题图【思路分析】 (1)由AB =AC ,得∠B =∠C .利用SAS 证明△DBE ≌△ECF ,然后即可证明△DEF 是等腰三角形.(2)根据∠A =40°可求出∠B =∠C =70°.根据△DBE ≌△ECF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平角定义即可求出∠DEF 的度数.(1)证明:∵AB =AC ,∴∠B =∠C .在△DBE 和△ECF 中,⎩⎪⎨⎪⎧BE =CF ,∠B =∠C ,BD =CE ,∴△DBE ≌△ECF .∴DE =EF .∴△DEF 是等腰三角形.(2)解:如答图.∵△DBE ≌△ECF ,∴∠1=∠3,∠2=∠4.∵∠A =40°,∠A +∠B +∠C =180°,AB =AC ,∴∠B =∠C =12×(180°-40°)=70°. ∴∠1+∠2=110°.∴∠3+∠2=110°.∴∠DEF =70°.第15题答图1. (2018,连云港模拟,导学号5892921)如图,在△ABC 中,∠A =60°,BC 为定长,以BC 为直径的⊙O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连接DE ,DE =EC .下列结论:①BC =2DE ;②BD +CE =2DE .其中一定正确的有(A)第1题图A. 2个B. 1个C. 0个D. 无法判断【解析】 如答图,连接CD ,OD ,则∠ADC =90°.∵∠A =60°,∴∠ACD =30°.∴∠DOE =2∠DCE =60°.∵OD =OE ,∴△DOE 是等边三角形.∴DE =OD ,即BC =2DE ,①正确.∵DE =EC ,∴∠COE =∠DOE =60°.∴∠BOD =60°.∴BD =DE =CE .∴BD +CE =2DE ,②正确.第1题答图2. (2018,玉林)如图,∠AOB =60°,OA =OB ,动点C 从点O 出发,沿射线OB 方向移动,以AC 为边在右侧作等边三角形ACD ,连接BD ,则BD 所在直线与OA 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第2题图A. 平行B. 相交C. 垂直D. 平行、相交或垂直【解析】 ∵∠AOB =60°,OA =OB ,∴△OAB 是等边三角形.∴OA =AB ,∠OAB =∠ABO =60°.①当点C 在线段OB 上时,如答图①.∵△ACD 是等边三角形,∴AC =AD ,∠CAD =60°.∴∠OAC =∠BAD .在△AOC 和△ABD 中,⎩⎪⎨⎪⎧OA =BA ,∠OAC =∠BAD ,AC =AD ,∴△AOC ≌△ABD .∴∠ABD =∠AOC =60°.∴∠DBE =180°-∠ABO -∠ABD =60°=∠AOB .∴BD ∥OA . ②当点C 在OB 的延长线上时,如答图②.同①的方法得出OA ∥BD .第2题答图3. 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在边AC 上,且BD =DA =BC .(1)如图①,∠A = 36°,∠C = 72°;(2)如图②,若M 为线段AC 上的点,过点M 作直线MH ⊥BD 于点H ,分别交直线AB ,BC 于尚水出品 点N ,E .①求证:△BNE 是等腰三角形;②试写出线段AN ,CE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第3题图【思路分析】 (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 =∠DBA =12∠BDC =12∠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①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BD =36°,∠CBD =36°,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BHN =∠EHB =9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②由①知,BN =BE ,根据线段的和差和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1)解:36° 72°(2)①证明:∵BD =DA ,∴∠ABD =∠A =36°.∵BD =BC ,∴∠BDC =∠C =72°.∴∠CBD =36°.∵BH ⊥EN ,∴∠BHN =∠EHB =90°.在△BNH 和△BEH 中,⎩⎪⎨⎪⎧∠NBH =∠EBH ,BH =BH ,∠BHN =∠BHE ,∴△BNH ≌△BEH .∴BN =BE .∴△BNE 是等腰三角形.②解:CD =AN +CE .证明:由①知,BN =BE .∵AB =AC ,∴AN =AB -BN =AC -BE .∵CE =BE -BC ,∴AN +CE =AC -BC .∵BD =DA =BC ,∴CD =AC -AD =AC -BC .∴CD =AN +CE .。

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word版+详解答案)

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word版+详解答案)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考题研究】近几年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中,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频频出现,这类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广,综合性较强,题意构思精巧,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问题符合课标对学生能力提高的要求。

【解题攻略】在讨论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时,一般都要先分类.如果△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存在①AB=AC,②BA=BC,③CA=CB三种情况.解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有几何法和代数法,把几何法和代数法相结合,可以使得解题又好又快.几何法一般分三步:分类、画图、计算.哪些题目适合用几何法呢?如果△ABC的∠A(的余弦值)是确定的,夹∠A的两边AB和AC可以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那么就用几何法.①如图1,如果AB=AC,直接列方程;②如图2,如果BA=BC,那么;③如图3,如果CA=CB,那么.代数法一般也分三步:罗列三边长,分类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如果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不确定的,而三个顶点的坐标可以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那么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三边长(的平方)就可以罗列出来.【解题类型及其思路】解题类型:动态类型:1.一动点类型问题;2.双动点或多动点类型问题背景类型:1.几何图形背景;2.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背景解题思路:几何法一般分三步:分类、画图、计算;代数法一般也分三步:罗列三边长,分类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如果△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存在①AB=AC,②BA=BC,③CA=CB三种情况.已知腰长画等腰三角形用圆规画圆,已知底边画等腰三角形用刻度尺画垂直平分线.解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有几何法和代数法,把几何法和代数法相结合,可以使得解题又好又快.【典例指引】类型一【二次函数综合题中根据条件判定三角形的形状】典例指引1.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点A ,点B (1,0),与y 轴交于点C (0,﹣3),点M 是其顶点. (1)求抛物线解析式;(2)第一象限抛物线上有一点D,满足∠DAB=45°,求点D 的坐标;(3)直线x t = (﹣3<t <﹣1)与x 轴相交于点H .与线段AC ,AM 和抛物线分别相交于点E ,F ,P .证明线段HE ,EF ,FP 总能组成等腰三角形.【举一反三】(2020·江西初三期中)如图①,已知抛物线y=ax 2+bx+3(a≠0)与x 轴交于点A (1,0)和点B (-3,0),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M ,问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CM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②,若点E 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BE 、CE ,求四边形BOCE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E 点的坐标.类型二【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确定点的坐标】典例指引2.(2019·山东初三期末)如图1,已知抛物线2()30y ax bx a =++≠与x 轴交于点(1,0)A 和点(3,0)B -,与y 轴交于点C .(l )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图l ,若点E 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BE CE ,求四边形BOCE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E 点的坐标;(3)如图2,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D 使得ACD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举一反三】(2019·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初三期中)如图,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2,0),B (﹣8,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8).(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F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点,当△BCF的面积最大时,求出点F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0,m),使得△BFQ为等腰三角形?如果有,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类型三【确定满足等腰三角形的动点的运动时间】典例指引3.(2018济南中考)如图1,抛物线平移后过点A(8,,0)和原点,顶点为B,对称轴与轴相交于点C,与原抛物线相交于点D.(1)求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并直接写出阴影部分的面积;(2)如图2,直线AB与轴相交于点P,点M为线段OA上一动点,为直角,边MN与AP相交于点N,设,试探求:①为何值时为等腰三角形;②为何值时线段PN的长度最小,最小长度是多少.【举一反三】如图所示,抛物线y=ax2+bx+c(a≠0)经过A(﹣1,0)、B(3,0)、C(0,3)三点.点D从C出发,沿线段CO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O运动,过点D作OC的垂线交BC于点E,作EF∥OC,交抛物线于点F.(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小明在探究点D运动时发现,①当点D与点C重合时,EF长度可看作O;②当点D与点O重合时,EF长度也可以看作O,于是他猜想:设点D运动到OC中点位置时,当线段EF最长,你认为他猜想是否正确,为什么?(3)连接CF、DF,请直接写出△CDF为等腰三角形时所有t的值.【新题训练】1.(2020·江西初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4),直线x=﹣2与x轴相交于点B,连接OA,抛物线y=﹣x2从点O沿OA方向平移,与直线x=﹣2交于点P,顶点M到点A时停止移动.(1)线段OA 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是 ;(2)设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M 的横坐标为m ,问:当m 为何值时,线段PA 最长?并求出此时PA 的长. (3)若平移后抛物线交y 轴于点Q ,是否存在点Q 使得△OMQ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18·山东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2y ax bx c =++交x 轴于点()4,0A -、()2,0B ,交y 轴于点()0,6C ,在y 轴上有一点()0,2E -,连接AE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D 为抛物线在x 轴负半轴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DE ∆面积的最大值;(3)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AE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016·广西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B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 (1)请直接写出点A ,C ,D 的坐标;(2)如图(1),在x 轴上找一点E ,使得△CDE 的周长最小,求点E 的坐标;(3)如图(2),F 为直线AC 上的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AF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2019·广东广州市第二中学初三)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O,B点坐标为(4,3),抛物线y=12-x2+bx+c经过矩形ABCO的顶点B、C,D为BC的中点,直线AD与y轴交于E点,与抛物线y=12-x2+bx+c交于第四象限的F点.(1)求该抛物线解析式与F点坐标;(2)如图,动点P从点C出发,沿线段C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同时,动点M从点A出发,沿线段AE 1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E运动.过点P作PH⊥OA,垂足为H,连接MP,MH.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①问EP+PH+HF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求出t的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②若△PMH是等腰三角形,求出此时t的值.5.(2019·湖南中考模拟)如图,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与y 轴交于点C(0,3),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B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3)有一个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在AB上向点B运动,另一个点N从点D与点M 同时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运动,当点M到达点B时,点M、N同时停止运动,问点M、N运动到何处时,△MNB面积最大,试求出最大面积.6.(2018·山东中考模拟)如图,抛物线y=﹣x2+mx+n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D,已知A(﹣1,0),C(0,2).(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CD是以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E时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E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F,当点E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CDBF的面积最大?求出四边形CDBF的最大面积及此时E点的坐标.7.(2019·山东中考模拟)已知: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0,6),B(6,0),C (﹣2,0),点P是线段AB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AB的面积有最大值?(3)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线段AB于点D,再过点P做PE∥x轴交抛物线于点E,连结DE,请问是否存在点P 使△P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8.(2018·广东中考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24y ax bx =+-(0a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2,0)、B (8,0)两点,与y 轴交于点B ,其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D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1,连结BC ,在线段BC 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CDE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若点P (m ,n )是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其中m >0,n <0),连结PB ,PD ,BD ,求△BDP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9.(2019·四川中考模拟)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 =﹣x 2+bx+c (c >0)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且OB =OC =3,顶点为M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P 为线段BM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PQ ,垂足为Q ,若OQ =m ,四边形ACPQ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m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m 的取值范围;(3)探索:线段BM 上是否存在点N ,使△NMC 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N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2019·甘肃中考模拟)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与x 轴相交于A (﹣1,0),B (3,0)两点,与y 轴相交于点C (0,﹣3).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P 是第四象限内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PH ⊥x 轴于点H ,与BC 交于点M ,连接PC . ①求线段PM 的最大值;②当△PCM 是以PM 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11.(2019·安徽中考模拟)如图,已知直线1y x =+与抛物线2y ax 2x c =++相交于点()1,0A -和点()2,B m 两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P 是位于直线AB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PAB ∆的面积S 最大时,求此时PAB ∆的面积S 及点P 的坐标;(3)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QAB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Q 点的坐标(不用说理);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2018·江苏中考模拟)(2017南宁,第26题,10分)如图,已知抛物线2239y ax ax a =--与坐标轴交于A ,B ,C 三点,其中C (0,3),∠BAC 的平分线AE 交y 轴于点D ,交BC 于点E ,过点D 的直线l 与射线AC ,AB 分别交于点M ,N .(1)直接写出a的值、点A的坐标及抛物线的对称轴;(2)点P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一动点,若△PAD为等腰三角形,求出点P的坐标;(3)证明:当直线l绕点D旋转时,11AM AN均为定值,并求出该定值.13.(2019·重庆中考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与y轴负半轴交于C点,与x轴交于A、B两点,其中B点的坐标为(3,0),且OB=OC.(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G(2,y)是该抛物线上一点,点P是直线AG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PG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APG的最大面积.(3)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该抛物线交于M、N两点(其中点M在点N的右侧),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MN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2019·辽宁中考模拟)抛物线y=ax2+bx﹣3(a≠0)与直线y=kx+c(k≠0)相交于A(﹣1,0)、B(2,﹣3)两点,且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出C、D两点的坐标(3)在第四象限抛物线上有一点P,若△PCD是以CD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出点P的坐标.15.(2020·浙江初三期末)如图,抛物线y=﹣12x2+2x+6交x轴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右侧),交y轴于点C,顶点为D,对称轴分別交x轴、线段AC于点E、F.(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点A的坐标;(2)连结AD,CD,求△ACD的面积;(3)设动点P从点D出发,沿线段DE匀速向终点E运动,取△ACD一边的两端点和点P,若以这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P为顶角顶点,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16.(2020·湖北初三期末)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4,4),B(5,0)和原点O,P为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D(m,0),并与直线OA相较于点C.(1)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点P在直线OA的上方时,求线段PC的最大值;(3)当点P在直线OA的上方时,是否存在一点P,使射线OP平分∠AOy,若存在,请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当m>0时,探索是否存在点P,使得△PCO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2019·吉林初三)如图1,抛物线与y =﹣211433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AC 、BC ,点D 是线段AB 上一点,且AD =CA ,连接CD .(1)如图2,点P 是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在线段BC 上有一动点Q ,连接PC 、PD 、PQ ,当△PCD 面积最大时,求PQ +10CQ 的最小值; (2)将过点D 的直线绕点D 旋转,设旋转中的直线l 分别与直线AC 、直线CO 交于点M 、N ,当△CMN 为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CM 的长.18.(2020·江苏初三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y x mx n =-++与x 轴交于点A,B ( A 在B的左侧)(1)如图1,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3,4x AB =-= .①点A 的坐标为( , ),点B 的坐标为( , ); ②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2,将(1)中的抛物线向右平移若干个单位,再向下平移若干个单位,使平移后的抛物线经过点O ,且与x 正半轴交于点C ,记平移后的抛物线顶点为P ,若OC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P 的坐标.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考题研究】近几年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中,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频频出现,这类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广,综合性较强,题意构思精巧,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问题符合课标对学生能力提高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腰三角形一、选择题1.(2018?山东枣庄?3 分)如图是由8个全等的矩形组成的大正方形,线段AB的端点都在小矩形的顶点上,如果点P 是某个小矩形的顶点,连接PA、PB,那么使△ 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 的个数是()A.2 个B. 3 个C.4 个D.5个【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所示,使△ 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的个数是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正确的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 是解题的关键.2 2018?山东枣庄?3 分)如图,在Rt △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AF平分∠CAB,交CD于点E,交CB于点F.若AC=3,AB=5,则CE的长为()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 CAF+∠CFA=90°,∠ FAD+∠AED=90°,根据角平分和对顶角相等得出∠ CEF=∠CFE,即可得出EC=FC,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F作FG⊥AB于点G,∵∠ACB=90°,CD⊥AB,C.A.B.∴∠CDA=9°0 ,∴∠CAF+∠CFA=90°,∠ FAD+∠AED=90°,∵AF平分∠CAB,∴∠CAF=∠FAD,∴∠CFA=∠AED=∠CEF,∴CE=C,F∵AF平分∠CAB,∠ACF=∠AGF=90°,∴FC=FG,∵∠B=∠B,∠FGB=∠ACB=90°,∴△BFG∽△BAC,==∵AC=3,AB=5,∠ ACB=90°,∴BC=4,FC=FG,解得:FC= ,即CE .故选:【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关键是推出∠CEF=∠CFE.3. (2018?山东淄博?4 分)如图,P为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且P到三个顶点A,B,C 的距离分别为3,4,5,则△ ABC的面积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相考点】R2:旋转的性质;KK:等边三角形的性质;KS: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将△ 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 BEA,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E=BP=4,AE=PC=5,∠PBE=60°,则△ BPE 为等边三角形,得到PE=PB=4,∠BPE=60°,在△ AEP 中,AE=5,延长BP,作AF⊥BP 于点FAP=3,PE=4,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到△ APE 为直角三角形,且∠APE=90°,即可得到∠ APB 的度数,在直角△ APF 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AF和PF 的长,则在直角△ AB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长,进而求得三角形ABC的面积.【解答】解:∵△ ABC为等边三角形,∴BA=BC,可将△ 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 BEA,连EP,且延长BP,作AF⊥BP于点F.如图,∴△BPE为等边三角形,∴PE=PB=,4 ∠ BPE=60°,在△AEP中,AE=5,AP=3,PE=4,222∴AE2=PE2+PA2,∴△ APE为直角三角形,且∠ APE=90°,∴∠APB=90°+60°=150°∴∠APF=30°,【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旋转的性质: 旋转前 后 的两个图形全等,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 离相 等.4. (2018?江苏扬州?3 分)如图,点 A 在线段BD 上 ,在 BD 的 同侧做等腰 Rt △ABC 和等 腰Rt △ADE , CD 与 BE 、AE 分 别交于点 P ,M .对于下列结论:12)通由等过等腰积Rt 式△倒A 推BC 可和 知等,腰证R 明t △ADPE 三A M ∽边△份E 数M 关D 系即可可证;23)2CB 2 转化为 AC2,证明△ ACP ∽△ MCA ,问题可证.解答】解:由已知: AC= AB ,AD= AE∴∵∠BAC=∠EAD ∴∠BAE=∠CAD ∴△BAE ∽△CAD所以①正确 ∵△BAE ∽△CAD ∴∠BEA=∠CDA ∵∠ PME ∠= AMD ∴△PME ∽△AMD∴∴ ∴MP?MD=MA?ME 所以②正确 ∵∠BEA=∠CDA ∠PME ∠= AMD ∴P 、 E 、 D 、 A 四 点共圆 ∴∠APD=∠EAD=90°∵∠CAE=18°0 ﹣∠ BAC ﹣∠EAD=90°∴△CAP ∽△CMA∴AC 2=CP?CM∵AC= AB∴在直角△ APF AP= , PF= AP= .∴在直角△ ABF ) +△ABC ?AB 2=)2=25+12 ?(25+12则 故选: A .所以③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在等积式和比例式的证明中应注意应用倒推方法寻找相似三角形进行证明,进而得到答案.(2018·湖南省常德·3 分)如图,已知BD是△A BC的角平分线,ED是BC的垂直平分线,∠BAC=90°,AD=3,则CE的长为()A.6 B. 5 C.4 D.3【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B=D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出∠C=∠DBC=∠ABD=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解答】解:∵ ED 是BC的垂直平分线,∴DB=D,C∴∠C=∠DBC,∵BD是△ABC的角平分线,∴∠ABD=∠DBC,∴∠C=∠DBC=∠ABD=30°,∴BD=2AD=,6∴ CE=CD× co s∠ C=3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6. (2018·台湾·分)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BC>AB>AC,甲、乙两人想找一点P,得∠BPC与∠A互补,其作法分别如下:(甲)以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P点,则P即为所求;(乙)作过B点且与AB垂直的直线l ,作过C点且与AC垂直的直线,交l于P点,则P即为所求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叙述何者正确?()C.甲正【分析】甲:根据作图可得AC=AP,利用等边对等角得:∠ APC=∠ACP,由平角的定义可知:∠BPC+∠APC=18°0 ,根据等量代换可作判断;乙: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可得:∠BPC+∠A=180°.【解答】解:甲:如图1,∵ AC=AP,∴∠APC=∠ACP,∵∠BPC+∠APC=18°0 ∴∠ BPC+∠ACP=18°0 ,∴甲错误;乙:如图2,∵ AB⊥PB,AC⊥PC,∴∠ABP=∠ACP=90°,∴∠BPC+∠A=180°,∴乙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7.( 2018?湖北荆门?3分)如图,等腰 Rt △ABC 中,斜边 AB 的 长为 2,O 为AB 的中点,P 为AC 边上的动点, OQ ⊥OP 交BC 于 点Q ,M 为 PQ 的 中点,当点 P 从点A 运动到点 C 时,点M 所经过的路线MH ⊥AB 于 H ,QF ⊥AB 于F ,如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 的性质得 ,∠A=∠B=45°,OC ⊥AB , OC=OA=OB ,=1∠ OCB=4°5 ,再证明 Rt △AOP∵O 为AB 的 中点, ∴OC ⊥AB , OC 平 分∠ACB , OC=OA=OB ,=1∴∠ OCB=4°5 , ∵∠POQ=9°0 ,∠ COA=9°0 , ∴∠AOP=∠COQ , 在Rt △AOP 和△COQ 中,∴Rt △AOP ≌△COQ , ∴AP=CQ ,易得△ APE 和 △BFQ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OQ 得 到 AP=CQ ,接着利用△ APE 和△ BFQ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 AP=CQ , QF= BQ , 所以 BC=1,然后证明 MH 为 梯形 PEFQ 的 中位线得到 AB ,从而得到点 M 的运动路线为△ ABC 的中位线, 所经过的,即可判定最后利用三角形中位 线性质得到点 M 【解答】解:连接 OC ,作 PE ⊥AB 于E ,MH ⊥AB 于H ,QF ⊥AB 于F ,如图, ∵△ACB 为到等腰直角三角形,1 D . 2,∠A=∠B=45°,∴MH为梯形PEFQ的中位线,CO=1,∴点M的运动路线为△ ABC的中位线,点评】本题考查了轨迹:通过计算确定动点在运动过程中不变的量,从而得到运动的轨8. (2018?河北?3 分)已知:如图 4 ,点P在线段AB 外,且PA PB .求证: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在证明该结论时,需添加辅助线,则作法不.正确的是()A.作APB 的平分线PC 交AB 于点C B.过点P 作PC AB 于点C 且AC BC C.取AB 中点C ,连接PC D.过点P作PC AB ,垂足为CAP= CQ,QF= BQ,CQ+BQ) = B∴PE=∴PE+QF=∵M点为PQ的中点,C= ×=1,∴MH= PE+QF)=即点M到AB ,∴当点P 从点 A 运动到点 C 时,点M AB=1.故迹.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9. (2018 四川省绵阳市)如图,△ 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CB,CE=CD,△ACB的顶点 A 在△ECD 的斜边DE 上,若AE= ,AD= ,则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腰直角三角形A.C.答案】 D解析】【解答】解:连接BD,作CH⊥DE,∵△ 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 ,∠ADC=∠CAB=45°, 即∠ACD+∠DCB=∠ACD+∠ACE=90°,∴∠DCB=∠ACE,在△DCB和△ECA中,∴△DCB≌△ECA,∴DB=EA= ,∠CDB=∠E=45°,∴∠CDB+∠ADC=∠ADB=90°,在Rt △ABD中,∴AB= =2 ,在Rt △ABC中,∴2AC2=AB2=8,∴AC=BC=,2在Rt △ECD中,∵∠ACO∠= DCA,∠ CAO∠= CDA,∴△CAO∽△CDA,∴CH=∴=(4-2 )× =3- .即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3-故答案为: D.【分析】解:连接BD,作CH⊥D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ACB=∠ECD=9°0 , ∠ADC=∠CAB=45°, 再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 DCB=∠ACE;由SAS 得△DCB≌△EC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知DB=EA= , ∠CDB=∠E=45°, 从而得∠ ADB=90°,在Rt△AB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2 ,同理可得AC=BC=2,CD=CE= +1;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 CAO∽△ CD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从而得出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 二. 填空题1.(2018四川省泸州市 3 分)如图,等腰△ ABC的底边BC=20,面积为120,点 F 在边BC 上,且∴2CD2=DE2= ,∴ CD=CE= +1,∴:=又∵ = CE = DE·CH,∴ = AD·CH= × ×=4-2 ,BF=3FC,EG是腰AC的垂直平分线,若点D在EG上运动,则△ CDF周长的最小值为18 .【分析】如图作AH⊥BC于H,连接AD.由EG垂直平分线段AC,推出DA=D,C推出DF+DC=AD+D,F 可得当A、D、F 共线时,DF+DC的值最小,最小值就是线段AF 的长;【解答】解:如图作AH⊥BC于H,连接AD.∵EG垂直平分线段AC,∴DA=D,C∴DF+DC=AD+,DF∴当A、D、F 共线时,DF+DC的值最小,最小值就是线段AF的长,∵ ?BC?AH=12,0∴AH=12,∵AB=AC,AH⊥BC,∴BH=CH=1,0∵BF=3FC,∴CF=FH=,5∴AF= = =13,∴DF+DC的最小值为13.∴△ CDF周长的最小值为13+5=18;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问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轴对称,解决最短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 (2018?广西桂林?3 分)如图,在ΔABC中,∠A=36°,AB=AC,BD平分∠ A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详解:∵ AB=AC,∴△ ABC 是等腰三角形.∵∠A=36°,∴∠ C=∠ABC=72°.BD 平分∠ ABC交AC于D,∴∠ ABD=∠DBC=3°6 ,∵∠A=∠ABD=36°,∴△ABD是等腰三角形.∠BDC=∠A+∠ABD=36°+36°=72°=∠C,∴△BDC是等腰三角形.∴共有3个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角的度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 (201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 分)如图,△ ABC是⊙O的内接正三角形,⊙O 的半径为2,则图中阴影部的面积是.【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及圆周角定理可得扇形对应的圆心角度数,再根据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 ABC是等边三角形,∴∠ C=60°,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OB=∠2 C=120°,∴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π ,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扇形面积的计算和圆周角定理,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圆周角定理求得圆心角度数是解题的关键.4. (2018·四川宜宾· 3 分)刘徽是中国古代卓越的数学家之一,他在《九章算术》中提出了“割圆术”,即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逐步逼近圆来近似计算圆的面积,设圆O 的半径为1,若用圆O 的外切正六边形的面积来近似估计圆O 的面积,则S= 2 .(结果保留根号)【考点】MM:正多边形和圆;1O:数学常识.【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定义可得出△ ABO 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OM 的长度可求出AB的长度,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的值.【解答】解:依照题意画出图象,如图所示.∵六边形ABCDEF为正六边形,∴△ABO为等边三角形,∵⊙O的半径为1,∴OM=,1 ∴BM=AM= ,,∴AB,∴S=6S△ABO=6×1=2【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 三角形的面积以及数学常识,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 出 正六边形的边长是解题的关键.∴DE ∥AC , DE=AC 边∵长Δ ABC 是 等边三角形,且 BC=4 为∴∠DEB=60°,DE=2 ∵EF ⊥AC ,∠C=60°,EC=24∴∠ FEC=30°, EF=∴∠DEG=18°0 - 60° - 30°=90°,分别为 的中点 则 的长为∵G 是EF 的 中点, ∴EG= .天津【解析】 分析:连接 DE ,根据题意可得 ΔDEG 是 直角三角形, 的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DG于点,为 的中点,连接故答案为: 2 .在RtΔDEG中,DG=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记住和熟练运用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2018·湖北省武汉· 3 分)如图.在△ ABC中,∠ACB=60°,AC=1,D是边AB的中点, E 是边BC上一点.若DE平分△ ABC的周长,则DE的长是.【分析】延长BC至M,使CM=CA,连接AM,作CN⊥AM于N,根据题意得到ME=EB,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AM,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 ACN,根据正弦的概念求出AN,计算即可.【解答】解:延长BC至M,使CM=CA,连接AM,作CN⊥AM于N,∵DE平分△ABC的周长,∴ME=E,B 又AD=DB,∴DE= AM,DE∥AM,∵∠ACB=60°,∴∠ACM=12°0 ,∵CM=C,A ∴∠ ACN=6°0 ,AN=MN,∴AM= ,∴AN=AC?sin ∠ACN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直角三角形,掌握三角形中 位线定理、正确作出辅助性是解题的关键.”或 答案】解析】如下图所示,△ AF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FAG BAC 45 ,∴ BAC DAE . 另:此题也可直接测量得到结果.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8. (2018?江苏盐城 ?3 分)如图,在直角 中, , , ,、分别为边 、 上的两个动点, 若要使 是等腰三角形且 是直角三角 形, 则.16. 【答案】7.(2018?北京?2分)右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 BAC DAE .(填“或【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解:当△ BP是Q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 BPQ=90度,∠ BQP=90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