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古建筑的保护》PPT课件

我国古代建筑有哪些特点?
1. 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榫卯结构。 2. 屋顶样式繁多。 3. 单体建筑、整体中轴对称,结构严谨。 4. 建筑装饰变化多样。
④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色彩
古建筑在用色上,往往采用黄色的琉璃瓦顶、朱红色的屋身,檐下 绘以蓝绿色中略施金粉的彩画,衬以洁白的石雕台基。
我们可以用哪些行动去保护古建筑? 海报 手抄报
建筑模型制作 撰写调查报告
学生作品
作业要求
1. 用绘画的形式,绘制一个古建筑。 2. 注意体现出建筑的风格、特点和色彩。 3. 用简短的文字介绍所画的建筑。
闽派:福建
皖派:安徽
晋派:山西、陕西、甘肃、宁夏 川派:四川、云南、贵州晋
中国古建筑主的六大流派:皖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川派。
② 中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 对比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组成。屋顶的样式有多种; 屋身正面多为开敞的门扉;台基常以白石雕刻而成,配以栏杆和台阶。
古建筑的保护
六年级
-.
(1)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
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中国建筑在世界独树一帜,它和欧 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既大方又实用,体现着中国式建筑
的独特魅力。
你能看出这些建筑属于哪个地区吗?它们又有哪些不同 的特点呢?
京派、苏派
土楼乡土建筑PPT课件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在漳州沿海设置镇海卫城。 明万历十八年(1590 年)建成华安齐云楼,在楼匾上有明确纪年, 是福建省当然也 是全国有明确纪年的最早圆形土楼。
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清代、民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生态环境认识的提高,居民对 住宅的要求更加迫切,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 ,由于人口的增长,为维护家族的共同利益,以适 应家族的兴旺,居住的安全,方形、圆形和府第式 等丰富多彩的土楼应运而生,建筑形式渐趋考究, 功能也向多样化发展,出现了以土楼建筑为主体的 村庄。
三处陈元光兵寨遗址: 乌石山寨遗址、 赤鬼寨遗址、 烘炉寨遗址。
第4页/共31页
宋元明时期由于社会动乱,许多战事延至福建境内,再加上沿海地区时常遭受海寇 侵袭,百姓深受其苦。明嘉靖年间倭寇多次进攻,倭寇的侵扰是漳州土楼土包土城兴起 的重要契机和主要动因。这些具有强烈军事防御性质的堡、寨形式所具有的功能,逐渐 被移植到民居建筑上。以四周夯土墙与围墙内部木结构建筑共同承重的土楼建筑形式, 逐渐大量出现。
庞大庄闭,又可掌握开启的大小 ,既简单又实用。
朴实粗狂的墙身
活泼统一的窗洞 端庄显眼的入口 富有韵律的木构
装饰华丽的祖堂
第12页/共31页
朴实完美的土楼细部处理
庞大庄重的屋顶 朴实粗狂的墙身 活泼统一的窗洞 端庄显眼的入口 富有韵律的木构 装饰华丽的祖堂
祖堂是福建土楼的中心,它不但是家族内部 祭祀祖先和冠昏丧祭的场所,也是土楼居民的精 神中心。因此外围环楼的木构件不加装饰,祖堂 却毫无例外的要特别加以装饰。成为中轴线空间 序列的艺术高潮。
第19页/共31页
团队探索历程
2016年04月02日,常云君前往福建南靖土楼云水谣进行第二次探索发现。
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清代、民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生态环境认识的提高,居民对 住宅的要求更加迫切,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 ,由于人口的增长,为维护家族的共同利益,以适 应家族的兴旺,居住的安全,方形、圆形和府第式 等丰富多彩的土楼应运而生,建筑形式渐趋考究, 功能也向多样化发展,出现了以土楼建筑为主体的 村庄。
三处陈元光兵寨遗址: 乌石山寨遗址、 赤鬼寨遗址、 烘炉寨遗址。
第4页/共31页
宋元明时期由于社会动乱,许多战事延至福建境内,再加上沿海地区时常遭受海寇 侵袭,百姓深受其苦。明嘉靖年间倭寇多次进攻,倭寇的侵扰是漳州土楼土包土城兴起 的重要契机和主要动因。这些具有强烈军事防御性质的堡、寨形式所具有的功能,逐渐 被移植到民居建筑上。以四周夯土墙与围墙内部木结构建筑共同承重的土楼建筑形式, 逐渐大量出现。
庞大庄闭,又可掌握开启的大小 ,既简单又实用。
朴实粗狂的墙身
活泼统一的窗洞 端庄显眼的入口 富有韵律的木构
装饰华丽的祖堂
第12页/共31页
朴实完美的土楼细部处理
庞大庄重的屋顶 朴实粗狂的墙身 活泼统一的窗洞 端庄显眼的入口 富有韵律的木构 装饰华丽的祖堂
祖堂是福建土楼的中心,它不但是家族内部 祭祀祖先和冠昏丧祭的场所,也是土楼居民的精 神中心。因此外围环楼的木构件不加装饰,祖堂 却毫无例外的要特别加以装饰。成为中轴线空间 序列的艺术高潮。
第19页/共31页
团队探索历程
2016年04月02日,常云君前往福建南靖土楼云水谣进行第二次探索发现。
建筑遗产保护的技术与工艺ppt课件

利用细致拟真癿虚拟技术我们可以预先展现文物建筑修复后癿影像仍而检验修复技术手段癿可行性迚一步可以和视图计算技术相结合考察修复过程中癿各项环节和修复后癿耐久性利用虚拟技术大量而宋好地多觊度展示文物建筑仍而使文物建筑实体保存在更加严密癿环境中有利亍文物建筑寿命癿延长在虚拟现实系统中经过预先癿数据加工不处理观察者可以实时地在历叱建筑癿虚拟环境中增加不修改对象
可编辑课件PPT
国17内外研究与应用状况
国外情况: 国外技术应用于建筑与
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开始的较 早,也有了许多成果。目前 已经完成了德国以及中国的 兵马俑等虚拟模型的制作。 1995年,第一次虚拟世界遗 产会议在英国召开,主题是 “虚拟庞培古城”,1996年 第二次虚拟世界遗产会议也 是在英国召开,在会上演示 了虚拟巨石阵。英国自然历 史博物馆利用三位扫描仪对 文物进行扫描,将其立体色 彩数字模型送到虚拟现实系 统中,建立了虚拟博物馆。
第二种:“原状复原” 为主的方式。
在北京历代帝王庙内外檐彩画的保护修缮过程中,采取了“原状复原与现状保存”相结合的方式。这种 方式主要针对《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提出的“正确把握审美标准”问题,将科学地修复作为表现历 史真实性的必要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单独保留一间建筑不做任何处理以展示彩画现状之外, 外檐彩画均进行了全面修复,以历史原状为修缮标准。
等手法保留部分材料,但是建筑表面被重新着色油漆,要求看上去如新的一样,历史痕迹不予保留。在修缮 过程中也没有对原来建筑结构、材料、工艺等采取刻意的保留措施。所以在经历了多次维修之后,往往造 成对原来建筑形态、构件的改变,其中有些是合理的改良,有些可能是某种程度的破坏。以杭州六合塔 的屡次维修为例,最初吴越王的九级塔在宣和年间被毁后,后期重建的只是七级。 2.原址重建
可编辑课件PPT
国17内外研究与应用状况
国外情况: 国外技术应用于建筑与
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开始的较 早,也有了许多成果。目前 已经完成了德国以及中国的 兵马俑等虚拟模型的制作。 1995年,第一次虚拟世界遗 产会议在英国召开,主题是 “虚拟庞培古城”,1996年 第二次虚拟世界遗产会议也 是在英国召开,在会上演示 了虚拟巨石阵。英国自然历 史博物馆利用三位扫描仪对 文物进行扫描,将其立体色 彩数字模型送到虚拟现实系 统中,建立了虚拟博物馆。
第二种:“原状复原” 为主的方式。
在北京历代帝王庙内外檐彩画的保护修缮过程中,采取了“原状复原与现状保存”相结合的方式。这种 方式主要针对《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提出的“正确把握审美标准”问题,将科学地修复作为表现历 史真实性的必要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单独保留一间建筑不做任何处理以展示彩画现状之外, 外檐彩画均进行了全面修复,以历史原状为修缮标准。
等手法保留部分材料,但是建筑表面被重新着色油漆,要求看上去如新的一样,历史痕迹不予保留。在修缮 过程中也没有对原来建筑结构、材料、工艺等采取刻意的保留措施。所以在经历了多次维修之后,往往造 成对原来建筑形态、构件的改变,其中有些是合理的改良,有些可能是某种程度的破坏。以杭州六合塔 的屡次维修为例,最初吴越王的九级塔在宣和年间被毁后,后期重建的只是七级。 2.原址重建
传承乡土文化主题班会PPT课件

技艺智慧
乡土手工艺品体现了乡民们对材料、工艺的精湛掌握和独特创意。
乡土文化传承的实践者
1
乡土文化专家
致力于研究和记录乡土文化传统的学者和专家,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2
乡土传承人
掌握传统手艺和民间技艺的老一辈艺人,是乡土文化的活化石和传承者。
3
乡土文化志愿者
热心投身于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播事业的公众人士,为乡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
精神寄托
乡土文化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给人以精神归属感和认同感。
生活智慧
乡土文化蕴含着当地人对自然、社会的智慧认知和实践经验,是生活智慧的体现。
产业发展
传统手工业、特色农产品等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乡土文化传承的意义
文化传承
乡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源,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是维护民族文化identity的重要途径。
走进传统村落
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展现了客家人独特的建筑智慧和文化内涵。这些集防御、居住、生产于一体的圆形建筑群,依山傍水,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苗寨风情
贵州苗族的传统村落,依山而建,以木质梯田构建而成。村落中保留有丰富的祭祀文化、工艺技艺和民俗活动,呈现出苗族独有的文化魅力。
江南水乡
乡土文化展示平台
专门的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园区等,为乡土文化提供专门的展示与传播渠道。
乡土文化产品
传统手工艺品、乡村建筑、特色餐饮等,是乡土文化的具体载体和传播方式。
网络新媒体
视频、直播、社交平台等新兴媒体,为乡土文化传播提供了广泛的触达渠道。
全民参与乡土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认知
提高公众对于乡土文化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增强全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传统村落遗产的保护与传承.ppt

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
文物建筑相邻建筑风貌破坏严重,村内水泥钢筋房增速快,环境 整治工程开展比较有限,村寨环境风貌保护不够理想,对于公共空间 治理较少。村民继续使用的传统民居维修后生活品质改善、性能提升 的尝试做得不多。村落保护规划落实较差,没有对村落发展建设的控 制性管理,导致近几年新建房屋增多。目前管理工作主要依托生态博 物馆进行,生态文化博物馆没有与村落融为一体,与各相关利益者联 系有待加强,公众参与程度和社区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意识还需提升, 文物保护管理的可持续性存在一定问题。缺少展示利用系统规划,展 示项目较少,缺少对村落价值整体的阐释展示体系。
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
地扪登岑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坚持文物和传统村落 保护原则,建筑价值特征得到有效保护,修缮中能较好尊 重当地风俗习惯,考虑村民生活实用问题,大量使用地方 工匠和传统工艺,降低工程成本、利于技艺传承。施工进 度较快,全部工程完成,工程档案完善,经费使用合理, 并带动其他经费投入。探索出“高位推动、专家把关、部 门督促、乡镇实施、村民参与”的管理经验和模式,村民 参与积极性较高,沟通协调机制较通畅,从管理上、机制 上、技术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传统村落+生 态博物馆+创意乡村”保护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 决了传统村落保护中的专业支撑、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的展示利用、村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带动问题。
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
总体评估
A 级的传统村落共 6 处:福建培田村、浙江斯宅村、 山东东楮岛村、云南芒景村、贵州地扪村、安徽查济村。 这 6 处传统村落各项表现都比较好,各项大多数在 B+以 上,仅地扪的村落新建设控制不算得力,影响了环境保护 整治评分为 B-,东楮岛评分为 B 是因新村建设距离传统 村落过近,新建建筑体量过大,还有几座风力发电机在主 要景观视域内,比较影响传统村落的历史环境。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培训ppt

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导 致一些珍贵文化遗产被破坏或非法交易。此外, 由于执法力度不够,一些违法者也得以逍遥法外 。
技术落后
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并没 有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数字化技术可以用于记 录和保存文化遗产,但相关技术和设备较为落后 。
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组织文化遗产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产地、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让学生亲身体 验文化遗产的魅力。
加强文化遗产师资培训
对教师进行文化遗产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 确保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有效传承。
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传承
举办文化遗产讲座和展览
01
通过举办讲座和展览,向社会公众普及文化遗产知识,提高公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建筑、历史文物、艺术品等可触知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实 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等无形的文 化遗产。
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是研究人类历史 发展的重要资料,有助于我们了解过去, 认识历史。
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如建 筑、绘画、雕塑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和艺术感染力。
• 资金来源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来源将更加多元化, 包括政府拨款、私人捐赠、企业赞助等。此外,通过发行彩票等方式,也可以 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
• 法律法规逐步完善: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将逐步完善。这将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 护,同时也有助于打击破坏和非法交易文化遗产的行为。
价值得以保存。
保护措施
采取预防性保护、修缮和复原等措 施,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合理 的保护和利用。
乡土建筑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课程10.乡土建筑与历史文化概述

二、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及其它概念
• 聚落:具有一定规模的人类聚居场所,如村 落、 集镇和城市居民点等。《史记·五帝本纪》载: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城 市规划就是经营聚落。
–最早的聚落: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村遗址。 –特点:房屋有规律地组织在一起。
• 村落:农民聚居的地方,也泛指小的居住区。 • 乡土建筑以及聚落的基本点:
四、我国乡土建筑保护
• 2007年4月中旬在江苏无锡举办的以“乡土 建筑保护”为主题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 坛上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呼 吁加强保护力度,倡导全社会关注乡土建 筑,重视对乡土建筑和它所体现的地方文 化多样性的保护。会议通过了国内首部关 于乡土建筑保护的纲领性文件《中国乡土 建筑保护——无锡倡议》。
乡土建筑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江民锦 江西财经大学
第三部分 乡土建筑与历史文化保护
第十章 乡土建筑与历史文化概述
一、乡土建筑概念 二、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及其它概念 三、乡土建筑的识别标准 四、我国乡土建筑保护
一、乡土建筑概念
• 乡(社会结构)土(自然特征):乡,与城相对, 指百户以上的居住单位,土指贴到真实的自然环 境。
• 乡土建筑是指带有“本土建筑”“自发建 筑”“民间建筑”“传统建筑”等描述特征的建 筑,主要特点在于自发性和朴素性。
–通俗的讲,乡土建筑就是乡村里的、土生土长的传统 建筑。整个存在于乡土社会中,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建 筑:除了有单纯的住宅外,还有寺庙、祠堂、书院、 戏台、酒楼、商铺、作坊、牌坊、小桥等。
• 中国乡土建筑中的建筑类型结构?
–历史街区、单体建筑、建筑群体。
思考题
• 乡土建筑相关概念 • 乡土建筑的识别标准?
二、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及其它概念
《乡土建筑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课件PPT 7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与方法

• 2.名城保护的基本原则:
– 从整体出发的保护原则 – 保护与发展的相互协调关系 – 合理积极利用的原则 –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 采用科学的保护方法
• 历史文化保护的四性原则:
– 原真性。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原来的本来真实 的历史原物,要把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保 存下来,整治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 的原则,维修就是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 “返老还童”。
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互相交流渗透, 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潮人文化,拥
有地方特色鲜明、结构完整、门类齐全、 品位甚高的文化景观。728处文物点以及潮
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大锣鼓、潮州戏 等众多"潮"字品牌,构成潮州丰富多彩的旅 游资源,自古就有"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 遭"的美誉。
– 文物:记载历史信息的实物。保存 – 历史建筑:观赏价值、使用价值。维护、更新 – 城市:①是一个活的机体;②保护局部;③城
市功能发挥
• 文物(wén wù): 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 地下的人类文化遗物。包括具有历史、艺 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墓葬、建筑和 碑刻;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以及生活用品;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 史料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反映各时代 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 实物。
– 非物质形态: ⑴ 语言、文字 ⑵ 精神文明面貌 ⑶城市生态结构—观念”氛围”
• 1993年襄樊会议: “ 保护文物古迹与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 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
• 民城保护涉及物质实体和社会文化范畴,具体四 项内容:
– 1.文物古迹的保护
– 2.历史地段的保护 含文物古迹地段即由文物古迹集中 地区及其周围环境组成的地段;历史街区是指保存有 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生活 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世界乡土聚落保护背景
《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对乡土建筑遗产的特征 作了全面的界定:即某一社区共有的一种建造方式; 一种可识别的、与环境适应的地方或区域特征;风格、 形式和外观一致,或者使用传统上建立的建筑形制; 非正式流传下来的用于设计和施工的传统专业技术; 一种对功能、社会和环境约束的有效回应;一种对传 统的建造体系和工艺的有效应用。
第二节 中国传统聚落的保护历程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 出: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 展战争略的重要内容。这是第一次明确将乡土建筑遗 产保护纳入国家政府行为。
200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也强调:村庄治理要突出 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 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
汪梦林
第五章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
第一节 世界乡土聚落保护背景 第二节 中国传统聚落的保护历程 第三节 中国名镇和传统村落的申报和批准 第四节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策略
第一节 世界乡土聚落保护背景
乡土聚落(乡土建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特点是就在取材,自然朴素,风格自由。 世界各地乡土建筑形态各异,丰富多彩,造成这种差异
第二节 中国传统聚落的保护历程
2008年4月,国务院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 护条例》,第一次专门制国家法规推进名城名镇名村 的保护,进一步规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的申 报、批准、规划和保护工作,有利于加强对名镇名村 保护的监督管理,促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健康可持续 发展,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管理工作带来新的 机遇。
第一节 世界乡土聚落保护背景
1999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十二届全体大会在墨 西哥通过《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
阐述了乡土建筑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乡土建筑遗产在人 类的情感和自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经被公认为是有 特征的和有魅力的社会产物。它看起来不拘于形式,却是 有秩序的。它是有实用价值的,同时又是美丽和趣味 的。.......乡土建筑遗产是重要的;它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基本 表现,是社会与其所处地区关系的基本表现,同时也是世 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因此,有必要建立管理和保护乡土 建筑遗产的原则以补充《威尼斯宪章》。
① 传统建筑100分 ② 选址和格局100分 ③ 非物质文化遗产100分
本指标突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评价中所占的比重。
第三节 中国名镇和传统村落的申报和批准
四、中国名镇和传统村落名录及空间分布
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及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第四节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策略
一、保护古村镇的意义
毕节大屯土司庄园
龙 川 胡
氏 宗 祠
东 阳 卢 宅
栖
霞
牟 氏 庄
园
第二节 中国传统聚落的保护历程
2000年,皖南古村落,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促 进了国内对古村镇保护的重视。
2001年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很多 古村镇型建筑群被列入,
如浙江省武义县“俞源村古建筑群”,安徽省黟县的“宏村 古建筑群”、“西递村古建筑群”、泾县“查济古建筑群”、 陕西韩城市“党家村古建筑群”等。
保护古村镇是保护有价值、有特色的古村镇,保护工作的第一件事 是调查研究,摸清家底,包括:
① 基本情况和技术资料,如修建年代、技术和艺术特征及稀有程度; ② 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 ③ 建筑的修缮、装饰装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 ④ 建筑的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
第四节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策略
1. 是民族的宝贵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 2. 是维持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特征的关键; 3. 是发展古镇、古村旅游,创新村镇农业发展道路的基础; 4. 是广大农民社会资本的有效载体; 5. 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和广大港澳台同胞的文化之根; 6. 是国土安全的重要屏障。
第四节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策略
1975年5月,国际古迹理事会通过《关于历史性小城 镇保护的国际研讨会的决议》,指出历史小城镇保护 的原则、面临的威胁、保护措施。
第Hale Waihona Puke 节 世界乡土聚落保护背景1976年,国际乡土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CIAV成立。作 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下属的专业委员会,CIAV旨在 促进乡土建筑的识别、研究、保存、维护等方面的国 际合作,分享世界各国保护乡土建筑遗产的经验。
第二节 中国传统聚落的保护历程
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制定了《中国历史文化 名镇(村)评选办法》。
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第一批22个中国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标志着中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制 度的基本确立。
2005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制定了《中国历史文化 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形成了历史文化名 镇(名村)申报评选和实施动态监管的有效依据。
第二节 中国传统聚落的保护历程
保护传统村落的意义:
1. 有利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 2. 有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完整多样; 3.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中国传统聚落的保护历程
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
第三节 中国名镇和传统村落的申报和批准
一、中国传统聚落的特征
2012年8月,建设部等部门印发《传统村落评价认定 指标体系(试行)》,用以评价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 认定传统村落的保护等级。
第二节 中国传统聚落的保护历程
2012年12月,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加 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传统 村落的概念: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 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 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 2620.11.2611: 4811:48:5811:48:58Nov-20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11时48分58秒 Thursda y, November 26, 2020
抓住每一次机会不能轻易流失,这样 我们才 能真正 强大。20.11.262020年 11月26日星期 四11时 48分58秒20.11.26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1月 上午11时48分20.11.2611:48November 26, 2020
重规矩,严要求,少危险。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11时48分58秒11:48:5826 Nov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1时48分58秒上午11时48分11:48: 5820.11.26
第二节 中国传统聚落的保护历程
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古村镇中的古建筑群被公布为 全国重点年文物保护单位。
如1988年,贵州毕节的大屯土司庄园、安徽绩溪县龙川 胡氏宗祠、安徽歙县潜口民宅、浙江东阳市卢宅村的卢 宅、山东栖霞市都村的牟氏庄园、山西襄汾县的丁村民 宅等,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节 中国传统聚落的保护历程
一些出台的相关法规:
《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保护条例》 《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条例》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里州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
第二节 中国传统聚落的保护历程
2012年4月,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 发布《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标志着共同 启动“全国传统村落调查”,意义重大。
四、保护的微观措施
首先,要重视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其次,要重视真实性的保护。 其三,要合理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第四节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策略
五、保护的内容
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见图。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0.11.2620.11.26Thursday, November 26, 2020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0.11.2620.11.2611:48: 5811:48:58November 26,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1月26日 上午11时48分20.11.2620.11.26
追求卓越,让自己更好,向上而生。2020年11月26日星期 四上午11时48分58秒11:48:5820.11.26
第三节 中国名镇和传统村落的申报和批准
二、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的申报和批准
3、《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分价值 特色70分和保护措施30分两部分,总分值100分。如表。
第三节 中国名镇和传统村落的申报和批准
三、中国传统村落的申报和批准
《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分为三大类:
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 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第三节 中国名镇和传统村落的申报和批准
二、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的申报和批准
2、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
① 历史文化价值; ② 空间格局、历史风貌的完整性; ③ 建筑的精美程度; ④ 非物质文化的丰富性。
二、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建设性破坏较为严重。 其次,是随意复建和不当修缮。
第四节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策略
三、保护的宏观策略
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应注意两个方面:
① 首先,要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② 其次,要增加各方面的保护力度。
第四节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策略
三、保护的宏观策略
《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明确了乡土建筑遗产保 护的五项原则。
第二节 中国传统聚落的保护历程
1986年12月《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 部关于申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文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 的通知》指出:对一些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 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 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也应予以保护。其 中明确提到小镇、村寨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