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设计答案(总)

合集下载

药物设计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药物设计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药物设计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生物信息的特征 DA级联反应B网络结构C多样性D不可逆性2.体内信号转导的主体是 AA 蛋白质B 小分子物质C 多糖D 脂质3.凡是由细胞分泌的,能够调节特定靶细胞生理活动的化学物质都称为细胞间物质,称为第一信使,它属于 DA 物理信号B机械力C生物体外信号D化学信号3.下列哪个不是细胞间化学信号分子的特点 BA特异性B持续性C时间效应各异 D 复杂性4.第三信使是下列哪种物质 CA 花生四烯酸B 二十碳酸类C DNA结合蛋白D磷脂酰肌醇5.基于调节第二信使的药物设计不是 AA 维生素D受体配体的药物设计B 调节cAMP和cGMP信号通路的药物设计C 调节激酶系统的药物设计D调节钙的药物设计6.下列哪个是基于调节第三信使的药物设计 AA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配体的药物设计B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活化受体配体的药物设计C 磷酸二酯酶V的抑制剂活化受体配体的药物设计D 糖原合成激酶-3抑制剂活化受体配体的药物设计7.不是对信号转导系统的药物干预的选项是A 影响信号分子的药物B 影响信号接受系统的药物C 影响信号传输系统的药物D 影响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药物1.生物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除了补救合成外,还有()A.从头合成B.中间合成C.最后合成D.中间体合成2.()是嘧啶生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A.天冬氨酸B.氨甲酰磷酸C.乳清苷酸D.谷氨酰胺3.既是核酸生物合成的代谢产物,也是红细胞发育生长的重要因子的是()A.核苷B.磷酸C.戊糖D叶酸4.氨基嘌呤和甲氨嘌呤是最早用于肿瘤临床治疗的()还原酶抑制剂A.血清铁蛋白B.黏蛋白C.二氢叶酸D.甲胎蛋白5.()可以影响IMP、AMP或GMP的形成,从而抑制DNA和RNA 的合成A.次黄嘌呤B.鸟嘌呤C.腺甘酸D.巯嘌呤核苷酸6.下列哪个不是反义药物与传统药物的区别()A.特异性较强B.信息量较大C.反义药物以核酸为靶点D副作用可能较多1 在目前已知的500多种药物作用靶标中,酶是最重要的一类,约占()A.25%B.40%C.45%D.50%2. 酶的激活作用不包括以下()A.酶原的激活B.酶的变构激活C.酶的共价修饰激活D.酶的活性位点激活3. ()定量的描述了稳态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药物设计学试题

药物设计学试题

药物设计学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合理药物设计:根据药物发现过程中基础研究所揭示的药物作用靶点,即受体,再参考其内源性配体或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根据配体理化性质寻找和设计合理的药物分子,以便有效发现、到达和选择性作用与靶点的又具有药理活性的先导物;或根据靶点3D结构直接设计活性配体。

2、高通量筛选:HTS,以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微板形式作为实验工具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实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验仪器采集实验数据,以计算机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在同一时间检测数以万计的样品并以得到的相应数据库支持运转的技术体系。

3、药物的体内过程即A、D、M、E的中文名称及各自定义:分别为吸收: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药物在血液、组织及器官间的可逆转运过程。

代谢: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在体内酶系统、体液的PH或肠道菌从的作用下,发生结构转变的过程,此过程也称为生物转化。

排泄:药物或其代谢物排除体外的过程。

4、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TBBD,以生命科学为基础,根据疾病特异的功能、症状和机制,发现和研究药物作用靶点以及与预防相关的调控过程。

5、基于性质的药物设计:PBBD,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根据配体的理化性质对设计的先导物结构预测它们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ADME/T),估计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度和生物利用度,判断类药性6、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SBDD,以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为手段,其方法分为基于靶点的直接药物设计和基于配体的简介药物设计两类,运用受体学说和分子识别原理,设计对受体进行调控的先导物,或根据已有药物作用力大小和构效关系判断来推测新化合物的药效,达到发现活性分子的目地。

7、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的是一组化合物的生物与其结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特征以理化参数、分子拓扑参数、量子化学指数和结构碎片指数表示,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数据回归分析,并以数学模型表达和概括量变规律。

南开20秋学期《药物设计学》在线作业答案01200

南开20秋学期《药物设计学》在线作业答案01200

南开20秋学期《药物设计学》在线作业答案01200(单选题)1:下列哪条与前体药物设计的目的不符:A: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B:提高药物的活性C:提高药物的脂溶性D: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E:提高药物的组织选择性正确答案: B(单选题)2:下列抗病毒药物中,哪种属于碳环核苷类似物?A:XXXB:XXXC:西多福韦D:去羟肌苷E:阿昔洛韦正确答案: A(单选题)3:匹氨西林是广谱半合成抗生素氨苄西林的双酯前药,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氨苄西林的胃肠道刺激性B:消除氨苄西林的不适气味C:增加氨苄西林的水溶性,改善药物吸收D:增加氨苄西林的脂溶性,促进氨苄西林的吸收E:提高氨苄西林的稳定性,延长作用时间正确谜底: D(单选题)4: 125D是哪类核受体的拮抗剂?A: PRB: ARC: RXRD: PPAR(gamma)E: VDR正确答案: E(单选题)5:药物作用的靶标可以是A:酶、受体、核酸和离子通道B:细胞膜和线粒体C:溶酶体和核酸D:染色体和染色质正确谜底: A(单项选择题)6:下列抗病毒药物中,哪种属于碱基修饰的核苷类似物?A:XXXB:XXXC:去羟肌苷D:利巴韦林E:阿昔洛韦正确答案: D(单项选择题)7:下列哪种技术不能用于新药靶标的发现?A:蛋白质组学技术B:化学信息学C:生物芯片D:化学遗传学E:生物信息学正确答案: B(单选题)8:应用比较力场分析法进行3D-QSAR研究时,主要计算哪几种非共价相互作用力?A:静电场和氢键场B:平面场和静电场C:疏水场和立体场D:静电场和疏水场正确答案: B(单选题)9:药物与靶标之间发生共价键的结合,这种结合属于:A:可逆结合B:不可逆结合正确答案: B(单选题)10:母体药物中可用于前药设计的功能基不包括:A: -O-B: -COOHC: -OHD: -NH2E:上述所有功能基正确答案: A(单项选择题)11:两个不异或分歧的药物经##连接,拼合成新的分子,成为孪药(twin drugs)。

21春学期南开大学《药物设计学》在线作业答案

21春学期南开大学《药物设计学》在线作业答案

21春学期南开大学《药物设计学》在线作业答案21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2103)《药物设计学》在线作业1:PPAR(alpha)的天然配基为:A、噻唑烷二酮B、全反式维甲酸C、8-花生四烯酸D、十六烷基壬二酸基卵磷脂E、雌二醇答案:C2:通常前药设计不用于:A、提高稳定性,延长作用时间B、促进药物吸收C、改变药物的作用靶点D、提高药物在作用部位的特异性E、增加水溶性,改善药物吸收或给药途径答案:C3:全反式维甲酸是哪类核受体的拮抗剂?A、PRB、ARC、RXRD、PPAR(gamma)E、VDR答案:C4:下面哪个选项不适假造筛选中所用的三维布局数据库称号?A、NCIB、剑桥晶体数据库C、ACDD、Aldrich答案:D5:在酶与抑制剂之间形成共价键的反应不包括:A、烷基化B、形成XXXC、金属络合D、氢键缔合E、酰化反应答案:D6:通过下列哪个库可以从大量可能具有药物活性的分子结构中找到能够被预测到具有所需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结构?A、天然组合化学库B、合成组合化学库C、定向库D、初始库E、假造组合化学库答案:E7:应用Hansch办法研究定量构效干系时,首先要设计合成##,划分测出它们的生物活性。

A、一个化合物B、几个化合物C、一定数量的化合物谜底:CB、4类C、4类D、6类E、2类答案:B9:快速可逆抑制剂中既与酶结合,由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的抑制剂被称为:A、反竞争抑制剂B、竞争性抑制剂C、非竞争性抑制剂D、多靶点抑制剂E、多底物类似物抑制剂答案:C10:最常有的钙拮抗剂的结构类型是:A、茶碱类B、二氢吡啶类C、胆碱类D、嘧啶类E、甾体类谜底:B11:以下哪一结构特点是siRNA所具备的?A、5'-端磷酸B、3'-端磷酸C、5'-端羟基D、一个未配对核苷酸E、单链核酸答案:A12:亲和标记抑制剂通常也是底物或产物相似物,具有两个布局特性,一是辨认基团,二是##。

最新奥鹏南开大学20秋学期《药物设计学》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最新奥鹏南开大学20秋学期《药物设计学》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答案】:B|C
28.有关甲氨蝶呤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叶酸的抑制剂
B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C结构中含有谷氨酸部分
D属于抗代谢药物
E影响辅酶Q的生成
【答案】:A|B|C|D
29. NRTIs的结构特点是分子中含有碱基和类似五元环糖的结构,构效关系为:
【选项】:
A五元糖环没有3'-位羟基
B 2'-位羟基是必需的
南开大学
南开奥鹏远程教育
南开大学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药物设计学》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药物设计学》在线作业
1.下列抗病毒药物中,哪种属于碳环核苷类似物?
【选项】:
A神经递质类
B氨基酸类
C内分泌激素类
D局部化学介导因子
D甘氨酸
E丙氨酸
【答案】:C
17.下列药物中,哪种药物在临床上哟关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
【选项】:
A拉米夫定
B吉西他滨
C阿昔洛韦
D去羟肌苷
E阿巴卡韦
【答案】:C
18.根据化合物库的来源不同,发现先导化合物的方法主要分为几类?
【选项】:
A 3类
B 4类
C 4类
D 6类
E 2类
【答案】:B
19.哪种信号分子的受体属于细胞膜离子通道受体?
【选项】:
A阿巴卡韦
B拉米夫定
C西多福韦
D去羟肌苷
E阿昔洛韦
【答案】:A
2.不属于抗肿瘤药物作用靶点的是:
【选项】:

药物设计答案(总)

药物设计答案(总)

作业0 导论1. 名词解释①药物发现就是新药研究和开发的过程,包括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某种疾病和治疗靶点确定的基础和可行性分析研究;与药理学有关的先导物体外检测的生物模型和方法学的建立,以及药代血河安全性研究;制剂学;专利申请以及人体Ⅰ、Ⅱ、Ⅲ、Ⅳ试验和上市销售。

②药物设计仅包括基础研究和可行性分析涉及的先导化合物发现过程,即通常所讲的药物设计。

③受体生物体的细胞膜上或细胞以能与某些外来物质结合并产生某种生物作用的特异性大分子结构。

④配基能与受体产生特异性结合(分子识别)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信息分子和药物)。

⑤合理药物设计根据药物发现过程中基础研究所揭示的药物作用靶点(受体),再参考其源性配体或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根据配体理化性质寻找和设计合理的药物分子,以便有效发现、达到和选择性作用于靶点的又具药理活性的先导物;或根据靶点3D结构直接设计活性配体。

⑥组合化学用数学组合法或均匀与混合交替轮作方式,顺序同步地共价连接结构上相关构件,批量合成不同分子实体,不需确证单一化合物的结构而建立有序变化的化合物库。

⑦高通量筛选运用计算机控制的高敏化和专一性筛选模型,对大量化合物的药效进行微量样品的自动化测定。

⑧高涵筛选在保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同时检测被筛样品对细胞的生长、分化、迁移、凋亡、代途径及信号传导等多个环节的影响,从单一实验中获取多种相关信息,确定其生物活性和潜在毒性。

⑨外消旋转换将已上市的外消旋体药物再开发成为单一对映体药物。

2. 简答题①简述药物发现的基本阶段。

共包括6个阶段。

基础研究阶段:对疾病进行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发现致病机理确定疾病的多种靶点及相关的新化学实体(NCE);可行性分析:考察基础研究成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及适应市场的价格能力;项目研究(临床前):以先导化合物为候选药物,进行药学、药理和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以求发现可进行临床研究的研究中新药(IND);非临床开发:是根据项目研究判断候选药物能否做研究中新药,并向药物管理法定部门申请临床研究的总体评价,也是一个决策过程。

药物分析设计题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药物分析设计题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一.苯巴比妥分子量:232.24根据药物结构设计合理化学鉴别法(3种);ChP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简述方法,原理,注意事项,主要条件(溶剂,试剂,滴定剂,指示终点方法),计算滴定度(按照滴定浓度为0.05mol/L计算),并写出含量计算公式1. (1).具有酰亚胺基团,易水解开环,产生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有环状丙二酰服和酰亚胺基团,能与重金属反应,生成难溶性有色化合物。

(如与银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铜盐反应生成紫堇色沉淀,与钻盐反应呈蓝紫色,与汞盐生成白色沉淀。

)(3).具有状丙二酰脉集团,能与香草醛发生反应生成棕红色产物。

(4).具有苯环取代基,与NaN02 —H2SO4反应生成橙黄色?橙红色。

与甲醛一H2SO4反应生成玫瑰红色环。

2.(1).具有1,3--酰亚胺基团,有弱酸性,可用非水酸量法含量测定。

(2).具有有环状丙二酰服和酰亚胺基团可用银量法含量测定。

(3).具有苯环,有紫外吸收,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4).可用HPLC测定其制剂和生物样品的分析。

3.含量测定:Ch.P采用银量法测定含量。

原理:具有有环状丙二酰服和酰亚胺基团,溶解于碳酸钠溶液后,与硝酸银试液反应,首先生成可溶性一银盐,当有过量硝酸银存在时,则生成难溶性二银盐白色沉淀。

由于此现象很难判别,所以多用电位滴定法指示终点,反应摩尔比l:lo滴定液:硝酸银滴定液试剂:甲醇,无水碳酸钠指示终点的方法:自身指示剂,电位滴定法。

Ch.P.采用电位滴定法。

滴定度:T = CM/n = 0.05x232.24/1 = 11.61 mg/ml含量计算公式:含量% = —X 100%____ C R X^XDXVXW片剂:标示量% = - — X 100%Wx标小里二.硫喷妥钠分子量:264.32根据药物结构设计合理化学鉴别法(3种);ChP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简述方法,原理,注意事项,主要条件(溶剂,试剂,滴定剂,指示终点方法),计算滴定度(按照滴定浓度为0.05mol/L计算),并写出含量计算公式1.(1).具有酰亚胺基团,易水解开环,产生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药物设计在线作业答案

药物设计在线作业答案

1.通过下列哪个库可以从大量可能具有活性的分子结构中找到能够被预测具有所需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结构?()D∙A天然组合化学库∙ B 合成组合化学库∙ C 定向库∙ D 虚拟组合化学库单选题2.“反应停”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A∙A不同对映体活性和毒性的差异∙ B 不同几何异构活性和毒性的差异∙ C 不同差向异构活性和毒性的差异∙ D 不同构象异构活性和毒性的差异单选题3.靶点存在于生物体的()。

C∙A细胞膜上∙ B 细胞内∙ C 细胞膜上或细胞内∙ D 各种组织和器官单选题4.对先导化合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C∙A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化学结构,可作为结构修饰和改造的化合物∙ B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方法一般常利用电子等排原理、前药原理、软药设计原理及结构拼合原理进行∙ C 新药开发属于药物的化学研究范畴,主要是指先导化合物的发现研究∙ D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在研究开发新药中,优先于剂型研究、设计新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和药物动力学研究单选题5.高通量筛选发现先导物的有效性取决于化合物样品库中化合物的哪些因素?()A∙A数量和质量∙ B 性质和结构∙ C 类型和性质∙ D 理化性质单选题6.下列有关膜转运蛋白的描述是不正确的是()。

A∙A在细胞核内∙ B 在生物膜上∙ C 可为离子通道蛋白∙ D 可为膜蛋白单选题7.各国对新专利的保护年限为()。

D∙A 5年∙ B 5-10年∙ C 10年∙ D 15-20年单选题8.判断化合物具有类药性的最常用规则是()。

B∙A药效团模型∙ B Lipinski规则∙ C 分子场分析∙ D 遗传算法单选题9.新药研发过程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D∙A制定研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之,获得新化学实体∙ B 临床前研究,获得研究中的化合物∙ C 临床实验(或临床验证),获得新药物∙ D 上市后研究,临床药理和市场推广单选题10.以下哪个是药物解离度与生物活性间最合理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0 导论1. 名词解释①药物发现就是新药研究和开发的过程,包括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某种疾病和治疗靶点确定的基础和可行性分析研究;与药理学有关的先导物体内外检测的生物模型和方法学的建立,以及药代血河安全性研究;制剂学;专利申请以及人体Ⅰ、Ⅱ、Ⅲ、Ⅳ试验和上市销售。

②药物设计仅包括基础研究和可行性分析涉及的先导化合物发现过程,即通常所讲的药物设计。

③受体生物体的细胞膜上或细胞以内能与某些外来物质结合并产生某种生物作用的特异性大分子结构。

④配基能与受体产生特异性结合(分子识别)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信息分子和药物)。

⑤合理药物设计根据药物发现过程中基础研究所揭示的药物作用靶点(受体),再参考其内源性配体或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根据配体理化性质寻找和设计合理的药物分子,以便有效发现、达到和选择性作用于靶点的又具药理活性的先导物;或根据靶点3D结构直接设计活性配体。

⑥组合化学用数学组合法或均匀与混合交替轮作方式,顺序同步地共价连接结构上相关构件,批量合成不同分子实体,不需确证单一化合物的结构而建立有序变化的化合物库。

⑦高通量筛选运用计算机控制的高敏化和专一性筛选模型,对大量化合物的药效进行微量样品的自动化测定。

⑧高内涵筛选在保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同时检测被筛样品对细胞的生长、分化、迁移、凋亡、代谢途径及信号传导等多个环节的影响,从单一实验中获取多种相关信息,确定其生物活性和潜在毒性。

⑨外消旋转换将已上市的外消旋体药物再开发成为单一对映体药物。

2. 简答题①简述药物发现的基本阶段。

共包括6个阶段。

基础研究阶段:对疾病进行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发现致病机理确定疾病的多种靶点及相关的新化学实体(NCE);可行性分析:考察基础研究成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及适应市场的价格能力;项目研究(临床前):以先导化合物为候选药物,进行药学、药理和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以求发现可进行临床研究的研究中新药(IND);非临床开发:是根据项目研究判断候选药物能否做研究中新药,并向药物管理法定部门申请临床研究的总体评价,也是一个决策过程。

临床研究:以人体为试验对象,确证IND的实际应用价值,确定该IND能否被新药审评中心批准投产及进入市场。

进行人体Ⅰ、Ⅱ、Ⅲ、Ⅳ试验。

注册申请:临床试验确证有效后,进入注册申请阶段,获得国家法定机构的批准,才能上市销售。

第一章1. 简答题(1)化合物的三个来源。

①天然产物的提取物;②通过组合化学合成的化合物,常以化合物组合库的形式提供;③各研究机构合成积累的库存化合物。

(2)组合化学的基本特点。

采用不同构件同时合成大量的不同的化合物,步骤有限,操作相对简单,但是合成的化合物库内包含大量的化合物。

主要特点:a. 一步生成多种产物。

(基本特点)b. 活性筛选的高通量化(3)固相组合合成的优缺点。

优点:①产物纯化容易,一般只需过滤即可;②由于使用过量反应试剂,产物的产率、纯度较高;③容易实现自动化操作。

缺点:①固相组合合成需要寻找简便、高效的反应;②需要比较合适的固相载体,连接分子以及将产物从固相上切割的断裂试剂选择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③固相组合合成在反应过程中的监控不如液相方便、及时。

(4)固相载体的基本要求。

a. 一般为交联状高分子化合物,在反应溶剂中不溶解,但可溶胀;b. 化学性质应该相对稳定,在各步反应中呈惰性,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方便地与产物断开;c.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即抗磨、抗挤压性能,便于快速过滤操作。

(5)液相组合合成的优点和最大困难。

优点:①不受反应类型限制,大多数文献报道的反应均适用;②无需设计连接分子和考虑裂解条件的影响;③反应过程便于跟踪检测;④无需切割裂解即可得到最终产物,比较方便,适合转化为工业化生产。

最大困难:反应的后处理比较麻烦,特别是产物的纯化工作。

(6)筛选的主要内容。

建立筛选学模型,对可能成为新药的化学物质进行药理活性的检测和试验,以求发现其药用价值和临床使用价值,为发展新药提供最初始的依据和资料。

主要包括:①药物靶点的选择和确认;②筛选模型和方法;③高通量及高内涵筛选。

(7)简述靶点发现的确证的步骤。

①构建与疾病相关的生物分子线索,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生物芯片技术等获取与疾病相关的生物分子信息,并进行分析与鉴定;②对相关的生物分子进行功能研究,以确定候选药物靶点的作用;③验证靶点。

(8)简述几种主要的药物筛选方法主要有分子水平的药物筛选模型、细胞水平药物筛选模型和整体动物水平的药物筛选模型。

其中分子水平的药物筛选模型包括:①受体筛选模型;②酶筛选模型;③核酸筛选模型;④离子通道筛选模型等细胞水平药物筛选模型适合于多成分、多靶点共同作用的药物研究,特别是中药的研究。

整体动物水平的药物筛选模型是药物筛选和研发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2. 推导题(1)以A、B、C三种氨基酸为构件,运用混分法进行3次混分偶合合成三肽的过程及筛选过程。

PX YZX Y ZXX YX ZX XY YY ZYXZ YZ ZZXYZXXX YXX ZXXXYX YYX ZYX XZX YZX ZZXXYZXXY YXY ZXYXYY YYY ZYY XZY YZY ZZYXXZ YXZ ZXZXYZ YYZ ZYZ XZZ YZZ ZZZABC等分-反应(第一次混分偶合)混合-等分-反应(第二次混分偶合)混合-等分-反应(第三次混分偶合)1混分法生成化合物库的过程2筛选过程设B 库活性最高,重复B 库合成过程:XXYX ZXXYYY ZYXZYZ ZZYY Y XXYYXY ZXYXYY YYY ZYYXZYYZYZZY DEF将亚库拆分为D 、E 、F 三组,进行第二次筛选,设D 组活性最好,再重复D 组合成:X Y Z XXYXZXX X XXXY YXY ZXYGHI(2)写出索引组合合成过程和筛选方法。

(3)写出正交单照法经8步反应的16种产物的过程。

A A A AA A A AB B B BA A A AB B B BA A A AB B B BC C C CC C C CD D D D A B CD(1)(2)(3)(4)AE A A ABE B B BCE C C CDE D D DE(5)AE AF AG AIBE BFBG BICE CFCG CIDE DFDG DI(8)I8步16种产物(4)写出二进制半照法经4步反应的16种产物的过程。

# # # #AAAAAAAAA(1)(2)(3)####################偶合AB ABABAAABABAABB##BB##CC偶合BABCABACAABCABACABCBC#BCBC#ABCDABDACDADABCABACABCDBDCDDBCBC#D D偶合C偶合D(4)4步16种产物第二章1. 名词解释①基于功能的途径基于功能的途径是针对疾病所有的功能异常来进行药物设计,从而寻找能够将异常细胞功能调节回归到正常的化合物。

②基于机制的途径针对药物的作用机制,以药物作用的靶点为基础,考虑药物与靶点的作用过程,通过靶向特异性的机制而产生作用,并要模拟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转运和代谢等动态过程。

③基于症状的途径针对疾病特异性的症状或生理变化来进行药物设计,以期改善疾病的状态、达到治疗的目的。

④药物靶点的内涵药物作用的靶点是指具有重要生理或病理功能,能够与药物相结合并产生药理作用的生物大分子及其特定的结构位点。

⑤基因敲除该技术把编码目标蛋白的基因敲除,产生不再表达该蛋白的动物,研究该目标蛋白的功能,为靶点的特征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⑥反义技术反义技术是针对对待研究靶点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与之互补的DNA 寡核苷酸系列。

2. 简答题①简述基于症状途径的药物设计的主要步骤。

a. 建立疾病的模型,模拟所研究疾病的某些症状;b. 进行模型的确证利用临床上对该疾病有效的药物进行验证,以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c. 化合物的筛选若被筛化合物的药效比现有药物有所提高,或者两者活性相当,但被筛化合物的毒副作用小,则可作为先导物;d. 最后进行先导物优化参考疾病模型筛选结果,考虑药动学性质和不良反应。

②理想靶点的特点①药物作用于靶点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②药物作用于靶点后引起的毒副反应小;③便于筛选药物的靶点成药性。

③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内容。

①研究已知基因的序列与功能的关系;②从以常规克隆为基础的基因分析转向以序列和功能分析为基础的基因分离;③从单个基因的致病机制研究转向多基因致病机制的研究;④研究正常组织与病态组织、激活组织,病态组织与被治疗组织等的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区别;⑤分析基因组与蛋白质组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总结规律。

④基于靶点药物设计的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①发现和确证靶点的研究;②针对已经确证的靶点进行药物设计。

⑤机制性靶点的优点。

基于机制性靶点的药物设计避免了单基因引起某种疾病的局限性,可以更广泛地进行应用。

⑥针对基因性靶点进行药物设计的目的。

能开发出这样一种药物,能选择性地调节疾病相关基因或基因产物的作用,而对机体中其他的基因或分子机制没有影响。

第三章1名词解释(1)首过效应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在消化道消化液、肠道菌群、黏膜中酶与肝药酶作用而损失的现象。

(2)基于性质的药物设计化合物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与其ADME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根据其相关性预测化合物的体内过程,从类药性角度设计具有适宜ADME和优良药动学特征的药物的方法。

(3)极性表面积极性表面积是指分子中极性原子的总表面积,是预测药物转运性质的重要参数。

(4)类药性指化合物与已知药物的相似性。

2. 简答题(1)简述药物在体内的ADME过程药物或制剂给药后,通过吸收由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经过可逆转运在血液、组织及器官间分布,在体内酶系统、体液的pH值或肠道菌丛的作用下发生代谢,结构发生了转变,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产生相应的作用后,最后排出体外。

(2)简述药物透过生物膜主要途径主要有四种途径:a. 被动转运:(一般途径)指药物的膜转运服从浓度梯度扩散原理即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过程。

b. 载体媒介转运:借助生物膜上的转运体为载体,使药物透过生物膜而被吸收的过程为载体媒介转运。

c. 膜动转运:通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将药物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转运过程。

d. 细胞旁路转运:指物质通过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中充满水的小孔透过细胞单层膜的过程。

(3)简述膜动转运及其方式指通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将药物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转运过程。

膜动转运是细胞摄取物质的一种转运形式。

包括出胞和入胞两种方式,其中入胞作用包括胞饮和吞噬两种方式。

(4)理想的药物各种药物能选择性地进入发挥作用的靶器官,在必要的时间内维持靶器官内适宜浓度,充分发挥作用后,迅速排出体外,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同时,就尽量少向其他不必要的组织器官分布,尤其是毒性靶器官,把药物的毒副作用限制在最低程度,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