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逻辑思维是议论文写作的灵魂

合集下载

2021高考作文示范:三种逻辑推理,段落层次分明

2021高考作文示范:三种逻辑推理,段落层次分明

2021高考作文示范:三种逻辑推理,段落层次分明议论文写作要条理清晰,逻辑分明,最好体现层次性,比如在段落写作的过程中,采用递进关系、因果关系、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等诠释与论证观点。

要做到段落有层次,建议使用路标词,即主体段的段首中心句,引领下文。

如此,可做到作文有亮点了。

01 由“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种论证方式,也是高考议论文写作的制胜法宝。

一般来说,命题材料中展示的现象或触及的话题,通常是未经提炼的感性材料。

而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就需要首先选取与材料贴合的“个别”,再上升到“一般”,这就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一般”可谓是关键一步,是作文高远立意的挖掘,也是逻辑思维的呈现。

具体地说,就是围绕中心论点分层展开议论时,层次与层次之间所论述的范围由小到大,构成递进关系。

比如,中心论点是“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可从“做一个对家庭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对集体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对国家有责任心的人”三个方面加以论证说理。

“家庭”“集体”“国家”的论述范围由小到大,层层递进,符合从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由个别上升到一般,作文才能渗透规律性认识,更加理性,从而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高考示例】2020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

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思路点拨】这道作文题通过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这一关键句,可以分析出三个角度:个人价值、责任担当与命运共同体。

考生要注重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寻求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或对集体和社会所做的贡献、承担的责任。

高考语文作文技巧如何提高议论文的论证举例

高考语文作文技巧如何提高议论文的论证举例

高考语文作文技巧如何提高议论文的论证举例一、引言高考是每个学生展现自己语文能力的重要时刻,而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一大难点。

特别是在写议论文时,如何恰当地进行论证举例成为考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提高高考语文作文技巧中,议论文的论证举例方法。

二、明确论点在写议论文时,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论点,即要表达的观点或立场。

明确的论点有助于引导你的思路和论证内容的准确性。

三、运用逻辑思维在论证举例时,最重要的是运用逻辑思维,使文章的论证逻辑清晰,有力地支持自己的观点。

1. 引用权威观点可以在论证过程中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作为论证依据,这样能为自己的观点增加公信力。

例如,在讨论网络教育的优劣时,可以引用教育专家的研究结果。

2. 提供实证数据通过提供具体的数据、案例等事实依据,能够给予读者更有说服力的论证。

例如,在写环境保护问题时,可以引用相关调查数据,说明环境破坏的现状和严重性。

3. 对比分析将不同的案例、观点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突显自己的观点的合理性。

例如,在讨论校园暴力问题时,可以对比不同国家的校园暴力现象,指出自己所在国家的特定问题。

4. 解释原因与结果通过解释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可能的结果,能够更好地支持自己的论点。

例如,在讨论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时,可以解释社交媒体泛滥的原因以及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

四、提供论证举例除了运用逻辑思维外,论证举例也是提高议论文写作技巧的重要方法。

1. 文学典故可以引用文学作品中的典故作为例证,能够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论证人生的意义时,可以引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遭遇作为论证例子。

2. 历史事件适当引用历史事件也能为观点提供支持。

例如,在讨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时,可以引用历史上的食品安全事件作为例子。

3. 当代案例选择一些当代的案例,能够更贴近生活实际,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例如,在论证互联网对社交关系的影响时,可以引用某些明星因互联网泄露个人隐私而受到困扰的案例。

高考满分作文的3种经典结构

高考满分作文的3种经典结构

高考满分作文的3种经典结构结构易错点一、缺乏逻辑无所谓层次结构思维是议论文的生命,议论文从审题、立论、谋篇、布局、结尾,以及整个行文中,处处都要运用思维方法。

好的议论文应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思维的宽度,中档的议论文有思维的线性发展而缺乏开阔感和灵动感,下等的议论文思维没有延伸或者断裂为几个片段。

在议论文“三要素”中,这些年来,论点和论据问题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议论文如何在“论证”过程演绎推进,一线的师生对这个问题仍重视不够。

具体体现就是:一篇800多字的文章,基本就在一个层面上展开讨论,这种“同层面绕来绕去”的情况实际是受前几年“文化散文”的影响。

正如孙绍振老师批评的那样:“好像议论文就是先有一个论点,然后铺开三个例子,四个故事,五个名言,最后得出结论,证明论点。

”把随意一篇满分作文的某两个中间段对调位置,读起来居然还是“通顺”的———因为缺乏逻辑,所以无所谓层次、无所谓结构———这也是现在中学生写议论文最可怕的恶俗习惯,甚至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这种问题也屡见不鲜。

可把它称为无逻辑无层次无灵魂的高考议论文。

高考满分作文的3种经典结构,高中生一定要学会!干货易错实例分析:✘无层次(主体论述只有一个层面)请看《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北京2007年高考满分作文)的中间主体部分:“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

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廷的闲花……胸纳幽兰,神容主若。

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

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

高考作文中如何体现逻辑性

高考作文中如何体现逻辑性

高考作文中如何体现逻辑性在高考作文中,逻辑性是至关重要的。

它就像一条无形的线索,将文章的各个部分紧密地串联起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路。

那么,如何在高考作文中体现逻辑性呢?首先,清晰的结构是体现逻辑性的基础。

在动笔之前,我们要有一个大致的框架规划。

一般来说,常见的结构包括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总分总结构是很多同学会选择的一种。

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中间通过几个分论点来进行论证,结尾再总结升华。

比如,以“坚持成就未来”为主题,开头点明“坚持是通往成功的基石,能够成就美好的未来”这一中心论点。

中间分别从“坚持能锻炼人的意志”“坚持能让人积累经验”“坚持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述,每个分论点都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支撑。

结尾则再次强调坚持的重要性,呼吁大家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坚持不懈。

并列式结构则是将几个观点或论据并列呈现。

例如,写“友谊的力量”,可以从“友谊能在困难时给予帮助”“友谊能在迷茫时给予指引”“友谊能在快乐时共享喜悦”三个方面并行阐述,展现友谊的多面价值。

递进式结构则是按照逻辑上的深入程度来安排。

比如论述“读书的意义”,先写“读书能增长知识”,接着深入到“读书能培养思维能力”,再进一步阐述“读书能塑造品格和价值观”。

除了结构清晰,合理的段落划分也能增强逻辑性。

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论述。

段落之间的过渡要自然流畅,避免生硬跳跃。

可以使用一些过渡词或短语,如“首先”“其次”“再者”“然而”“相反”“总之”等,来引导读者的思维。

在内容的组织上,要有明确的论证思路。

比如,提出观点后,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数据、名言等进行论证。

事例的选择要恰当且具有代表性,能够有力地支持观点。

同时,对事例的分析要深入,不能只是简单地罗列。

比如,要论证“勤奋是成功的关键”,可以列举王羲之刻苦练字,将池水染黑的事例。

但不能仅仅陈述这个故事,而要分析王羲之之所以能成为书法大家,正是因为他日复一日的勤奋练习,这种勤奋让他不断精进技艺,最终取得卓越成就。

高考议论文谋篇布局

高考议论文谋篇布局
在上文小结承转之后,再次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论据 进行论证。这些论据与第二步中的历史论据形成推进和迭加的关 系,故称之为“迭据”。 归纳。以进一步揭示论点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或者提出解决问题 的思路和方法,对全文加以总结。
包括“是什么”,即提出观点;“为什么”,即分析原 因;“怎么办”,即提出对策、分析对策、论证对策。递进 式的分层论证,其特点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 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揭示论题的内涵, 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其作用是分析透彻,说理深 刻。
在议论文“三要素”中,这些年来,论点和论据问 题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议论文如何在“论 证”过程演绎推进,一线的师生对这个问题仍重视 不够。具体体现就是:一篇800多字的文章,基本 就在一个层面上展开讨论,这种“同层面绕来绕去” 的情况实际是受前几年“文化散文”的影响。“好 像议论文就是先有一个论点,然后铺开三个例子, 四个故事,五个名言,最后得出结论,证明论点。”
现实的世界里一片狼籍,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彩 灯闪烁,烁干了安宁。素琴吟风的高雅不再,短笛赏月的 古韵难留,现代人创造的物质文明中心灵的安宁难以寻求。
诗意地生活,拂尽世俗尘埃,清静红尘纷扰,让我们 在双手合十的微笑中诗意地生活,找寻到深藏在星辉斑斓 里的美好。
似乎是从不同角度来证明论点,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 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甚至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层面。这 在一些“并列式”议论文的考场作文中问题特别严重。真 正有逻辑性的“并列式”议论文在本论部分,它围绕总题 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 释总题,做出结论,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 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 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 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 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 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 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考场议论文快速写作常用的逻辑思路及操作方法

考场议论文快速写作常用的逻辑思路及操作方法

考场议论文快速写作常用的逻辑思路及操作方法导语鲁迅先生说过:“好文章全篇都写着作法”,作法就是常说的写作思路。

叶圣陶也说:“文章本有路,识路识真知”,其意也在强调写作思路的重要性。

同学们在平常的练笔中,大多注意对写作思路的锤炼,遗憾的是在考场中不少学生却写不出条理清晰的议论文来。

究其原因,除了考场时间紧心里压力大等因素外,还有文字表达基本功不扎实,逻辑思路不对头是其主要症结所在。

那么,议论文写作有哪些逻辑思路?又有哪些可以具体操作的方法呢?本案试图对此作一些探讨,如果下面的方法能给你写考场作文快速构思提供一点帮助,笔者将感到无比的快乐!方法一、用列提纲的方式理清考场作文的逻辑思路不少的同学因为某种原因,作文的时间分配总是不合理。

笔者多次参加高考监考,发现我们的同学用于作文的时间多在30分钟左右,作文时间分配明显不合理。

因为时间紧,同学们没有时间去列简要的写作提纲,导致自己的作文中心观点常常不错,写下去却离中心越来越远,最后的得分自然就不理想了。

最好的办法是调整自己的作文时间,45分钟是最合适的,前10分钟用来审题5分钟用来列提纲,后30分钟用于书写。

常言:先袖手后嫉手就是这个做法最为形象的概括。

编写提纲是写好考场作文一条重要的途径,同学们不妨试试!1.考场议论文写作提纲(总体结构模式)议论文的构成为三大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动手前最好能想清这些问题,把这些问题简要的记下来,并作简要的分析和调整。

总体结构提要模式(一)提出问题①用什么方法提出中心论点?(引子加分析加观点)----重点:计划好“引子”②用判断句表述中心论点----重点提炼好全文的中心观点(二)分析问题:重点1、用什么方式展开?常用两种(递进、对照),先选一种!重点2、为每一个分论点找出论据,论据:事实(正面反面、古今中外),道理:名人名言、哲理、科学常识等。

作为论据最好事实与道理兼顾。

特别要关注的是观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中一定要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必然联系,这样才有说服力。

如何培养高考作文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高考作文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高考作文的逻辑思维能力高考作文是中国高中生的重要考试科目之一,对于考生来说,除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外,逻辑思维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还能够使文章内容更加有条理、准确,提高文章质量。

那么,如何培养高考作文的逻辑思维能力呢?以下是几个有效的方法。

一、注重批判性阅读批判性阅读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考生应该多读一些有逻辑性的文章,特别是那些能够展示作者思维过程和观点的文章。

通过仔细阅读和思考这些文章,考生可以学习到逻辑思维的方式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二、学习逻辑思维工具了解和学习一些逻辑思维工具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比如,概念地图可以帮助考生组织自己的思维,将观点、事实、论据等有机地联系起来;逻辑推理可以帮助考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形成更加全面的观点。

通过学习和使用这些逻辑思维工具,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练习逻辑推理题逻辑推理题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练习方法。

考生可以通过做一些逻辑推理题来锻炼自己的思维灵活性和逻辑推理能力。

这些题目要求考生根据一定的条件和规则,推导出结论或得出正确答案。

通过不断地练习,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够在作文中更好地运用逻辑推理。

四、培养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高考作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学会审视问题,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并提出合理的观点和论据。

培养批判性思维,考生需要多思考、多质疑、多探究。

同时,要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考生在表达观点和论据时应该遵循逻辑的推理规律,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五、经常进行写作练习最后,经常进行写作练习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

考生可以选择一些热门话题或社会问题,以及高考真题进行写作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考生要注重思考文章结构和逻辑推理,将自己的观点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通过反复练习,考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高考作文中发挥出色。

议论文写作中论证思维和逻辑的培养

议论文写作中论证思维和逻辑的培养
正因为辩证推理和抽象推理存在着这样的关系,所以针对中学生还不易掌握辩证推理的情况,我们最好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总的要求上,应该让学生掌握抽象推理的形式,如要反映事物的辩证矛盾,则可借助抽象推理的形式赋予辩证的内容。在具体训练上,抽象推理应注重推理形式的训练,让学生掌握从个别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辩证推理应注重内容的训练,让学生能够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形成辩证的前提和结论。
(3)要教学生遵守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规律。
遵守思维的规律,应该贯穿于整个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尤其在推理论证过程中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形式逻辑思维的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教学生遵守这几个规律,就是要保证整个推理过程思想上的确定性、无矛盾性、肯定性和论证性。以充足理由律为例,它一是要求推理过程中理由要真实,不能出现举例虚假的情况。由于学生有时缺乏相应的知识或是粗心大意,都会造成理由虚假的情况而导致推理的失败。二是要求推理的理由必须与论点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否则便不能以所述的理由证明论点。由于学生还缺乏论证的逻辑性,因而有时单看文中所举的论据是真实的,但它与论题之间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以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像这些问题都应该根据学生作文的实际给予具体的指导和纠正。
这里有必要先谈一下观点形成过程的推理和观点论证过程的推理二者之间的区别。观点形成过程的推理,是从已知的前提开始,由前提推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观点。而当要把自己的观点写成一篇议论文,这时的观点就成了文章的论点,而且一般都是先提出自己的论点,然后反求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论点。可见,观点形成过程的推理和观点论证过程的推理,往往在思维的顺序上是相反的。尤其是中学生写议论文,我们要学生所证明的论点常常是已被他人所证明过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要证明的论点成为已知的,他的思维程序是先由论点找出论据,然后再以论据为前提进行推理,得出结论,这个结论便是文章所要证明的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逻辑思维是议论文写作的灵魂
高考作文
2014-04-22 0942
逻辑思维是议论文写作的灵魂
易错点缺乏逻辑无所谓层次结构
思维是议论文的生命,议论文从审题、立论、谋篇、布局、结尾,以及整个行文中,处处都要运用思维方法。

好的议论文应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思维的宽度,中档的议论文有思维的线性发展而缺乏开阔感和灵动感,下等的议论文思维没有延伸或者断裂为几个片段。

在议论文‚三要素‛中,这些年来,论点和论据问题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议论文如何在‚论证‛过程演绎推进,一线的师生对这个问题仍重视不够。

具体体现就是:一篇800多字的文章,基本就在一个层面上展开讨论,这种‚同层面绕来绕去‛的情况实际是受前几年‚文化散文‛的影响。

正如孙绍振老师批评的那样:‚好像议论文就是先有一个论点,然后铺开三个例子,四个故事,五个名言,最后得出结论,证明论点。


把随意一篇满分作文的某两个中间段对调位臵,读起来居然还是‚通顺‛的———因为缺乏逻辑,所以无所谓层次、无所谓结构———这也是现在中学生写议论文最可怕的恶俗习惯,甚至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这种问题也屡见不鲜。

可把它称为无逻辑无层次无灵魂的高考议论文。

实例分析主体论述没有拓展和演进
1.无层次(主体论述只有一个层面)
请看《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北京2007年高考满分作文)的中间主体部分: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

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廷的闲花……
胸纳幽兰,神容主若。

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

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

这就是典型的一个论点三个例子,三个事例除了有时间先后之分,内在并无逻辑的先后,此文实际并没有有效地论证。

2.伪层次(看似有几个层次,但没有拓展和演进)
请看湖南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诗意地生活》中间主体部分:
诗意地生活,世事烦扰不再。

泰戈尔说过,死之烙印将生命本真烙在生之硬币上,使它去购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惟有诗意地生活,才能清明淡然地看待纷争的世界,让烦扰不再。

千舸过尽,一片汪洋,采石矶孤独地清点倒影,浊浪便是一杯煮过的酒,李白这一喝……
诗意地生活,生之价值彰显。

康德说……
穿越庄周梦蝶的翩跹……
书破万卷的杜甫,选择了诗意的生活,于是……
似乎是从不同角度来证明论点,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甚至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层面。

这在一些‚并列式‛议论文的考场作文中问题特别严重。

真正有逻辑性的‚并列式‛议论文在本论部分,它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

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并列式的分层论证的特点是,论证的层次作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也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

高考满分作文尚且如此,普通考生作文犯此类毛病就可想而知。

备考点津讲理要一步一层抽丝剥茧
怎样的议论文才算得上有逻辑思维?怎样的论证才是有效论证?
余岱宗教授认为:‚议论文不是论点文,也不是论据文,而是论证文,议论文就要看论者如何论证。

论点是靠论证‘辩’出来‘逼’出来的……议论文要深入,就要有议论的层次性……论证是一环扣一环的工作。

第一论点为第二论点服务,以此类推。

论证就是主动寻求漏洞与不足,利用漏洞或不足为弹跳点,跃入下一个层次。


讲究议论文的思辨性,就是使论证分析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逻辑,而不沦为文字游戏,堕为诡辩。

因为议论文是‚讲理‛的,‚讲理‛要一步步,一层层,甚至‚抽丝剥茧‛。

没有层次感的论证是无效论证,是‚蛮不讲理‛论证,是不以理服人的观点强加。

这里,给考生推荐几种能体现论证思维逻辑的有层次感的议论文结构模式:
1.材料作文:‚引、析、提、联、结‛论证结构。

‚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

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

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

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2.‚立论、入据、结承、迭据、归纳‛论证结构。

立论。

在文章开篇首先明确提出论点,也可以说明论证的背景、缘由等有关前提,通过简单引述,提出论点。

入据。

在提出论点后,第一次进入用论据阐述。

结承。

在第二步阐述论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其具有的一般意义进行小结。

随之联系现实生活,对论点加以阐述,为下一步论证做准备。

迭据。

在上文小结承转之后,再次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论据进行论证。

这些论据与第二步中的历史论据形成推进和迭加的关系,故称之为‚迭据‛。

归纳。

以进一步揭示论点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全文加以总结。

3.层进式结构:包括‚是什么‛,即提出观点;‚为什么‛,即分析原因;‚怎么办‛,即提出对策、分析对策、论证对策。

递进式的分层论证,其特点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揭示论题的内涵,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其作用是分析透彻,说理深刻。

4.对照式结构:主体部分有正反对比,有转折补充。

采用这种结构模式的议论文可使文章文体特征分明,篇章结构严谨。

议论文表达的思辨性,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问题(话题)进行剖析。

剖析就是把思辨的过程和思辨的要点符合逻辑顺序表达出来。

议论文‚以理服人,以理取胜‛的实质就是议论的层次,议论的层次实质就是议论的推理逻辑性强,层次感彰显议论文的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议论文写作的灵魂,只有推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才能在高考中获得高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