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表及原始记录计算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山西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1#住宅楼昔阳县鑫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一月四日目录1、工程概况2、观测依据3、观测设备及仪器4、观测时间与次数5、建筑物施工阶段沉降观测人员6、结论与建议7、建筑物沉降观测原始记录8、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表9、建筑物时间--沉降量曲线图10、沉降展开图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报告1、工程概况受甲方委托,我公司对山西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1#住宅楼进行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
2、建筑物沉降观测依据2.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 G J8-2016)2.2沉降观测方案3、观测设备及仪器观测仪器精度是满足沉降观测成果的重要条件,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成果,必须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
本次观测采用D S Z2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F S1光学平板测微器、N3铟刚水准标尺,精度要求可以达到0.1m m/k m。
4、观测时间与次数观测时间和次数,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情况等决定,“规范”规定如下:4.1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
一般建筑物可在±0.00完成2~3天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完成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
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于加荷情况而定,普通宿舍楼每层观测一次,民用高层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4.2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
一般情况下,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观测期限一般不少于如下规定:砂土地基2年,膨胀土地基3年,粘土地基5年,软土地基10年。
建筑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当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 m/d 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
沉降观测相关要求

沉降观测相关要求一、沉降观测的目的通过对多期的观测数据分析,推断建筑变形的发展趋势,获取可靠的变形信息,为工程安全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和技术服务。
注:变形:建筑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形状或位置变化的现象。
可分为沉降和位移两大类。
沉降指竖向的变形,包括下沉和上升。
二、建筑沉降观测建筑沉降观测: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周期性地观测建筑物上的沉降观测点和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值。
参照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三、沉降观测点标志(沉降观测钉)的安装1.符合设计要求符合施工图结构设计总说明中的施工监测与观测的相关要求,注意图纸上要求的埋入深度及伸出长度。
2.符合规范要求(1)沉降观测标志应稳固埋设,高度宜高于室内地坪(±0面)0.2~0.5m为宜。
对于建筑立面后期有贴面装饰的建(构)筑物,宜预埋螺栓式活动标志。
(2)标志埋设前,要与建设、监理、设计进行沟通,了解建筑外墙装饰方式和使用的材料,并提前考虑建筑外墙装饰后要能够继续观测,使沉降观测资料的连续性不被破坏。
3.常见的沉降观测标志(1)规范上的(2)项目上常见的临时观测标志:最终完成效果:四、沉降观测的方法及仪器1.沉降观测等级(精度等级)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对于建筑基础和上部结构,沉降观测的精度不应低于三等。
(以设计图纸上明确要求为准)2.观测工具:水准仪,全站仪等3.观测方法沉降观测应根据现场作业条件,采用水准测量、静力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等方法进行。
(1)每次观察均需采用环形闭合方法或往返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2)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最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lmm;(3)沉降观测的水准路线(从一个水准基点到另一个水准基点)应为闭合水准路线。
4.观测周期和观测时间规范要求:5.工作要求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连续的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a.固定观测人员b.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c.使用固定的水准基点d.按固定的实测路线和测站进行五、沉降观测数据处理1.整理原始记录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然后,调整高差闭合差,推算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并填入〃沉降观测表〃中。
沉降观测记录表(自动计算)

编号: 形象进度 一层封顶 二层封顶 屋面封顶 填充墙砌筑完成 装饰装修 装饰装修 装饰装修.5.15#### 2 2012.6.5 #### 3 2012.6.30#### 4 2012.8.13#### 5 2012.9.15#### 62012.10.12 #### 72012.11.16 #### 82012.12.20 #### 9 2013.3.6 #### 102013.6.17####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1 2 3 4 5 5 5 5
#### #### #### #### #### #### #### #### #### ####
0 0 1 2 1 1 0 0 0 0
0 0 1 3 4 5 5 5 5 5
#### #### #### #### #### #### #### #### #### ####
0 1 1 1 1 1 1 0 0 0
0 1 2 3 4 5 6 6 6 6
#### #### #### #### #### #### #### #### #### ####
0 0 1 2 1 1 0 0 0 0
0 0 1 3 4 5 5 5 5 5
说 一层主体结构完成后在标高+0.500m(绝对标高9.250m)处设沉降观测点,开始观测,以后在每层混凝土浇筑后进行观测,直至沉降稳定。 明 附:沉降观测点布置平面图。 施工单位:(章) 项目技术负责人: 观测者: 记录者: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
观 测 次 数 观测点:1# 观测日期 观测点:2# 观测点:3# 观测点:4# 观测点:5# 观测点:6#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高程(m) 沉降 沉降 高程(m) 沉降 沉降 高程(m) 沉降 沉降 高程(m) 沉降 沉降 高程(m) 沉降 沉降 高程(m) 沉降 沉降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表

�m � 程 高
况 情 气 天
�m � �m � 沉 下 计 累 沉 下 次 本
�m � 程 高
况 情 气 天
�m� 沉下 计累
�m� 沉下 次本
�m� 程高
�m�程高次初
点 测
日
月
年
日
月
年
日
月
年
日 0 2 月 8 年 0 10 2
日 51 月 8 年 8002 m5.0 程 高及数 号点准水 剪框 式形构结 称名程工
3-
0
794.0
3-
0
794.0
3-
0
794.0
3-
0
794.0
4-
1-
694.0
3-
1-
794.0
2-
0
894.0
2-
0
894.0
3-
0
794.0
3-
0
794.0
3-
1-
794.0
2-
0
894.0
3-
0
794.0
3-
0
794.0
3-
0
794.0
3-
0
794.0
3-
0
794.0
3-
0
794.0
3-
0
1-
1-
994.0
0
5.0
2-
0
894.0
2-
1-
894.0
1-
0
994.0
1-
994.0
2-
0
894.0
2-
0
894.0
2-
0
894.0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山西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1#住宅楼昔阳县鑫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〇一九年一月四日目录1、工程概况2、观测依据3、观测设备及仪器4、观测时间与次数5、建筑物施工阶段沉降观测人员6、结论与建议7、建筑物沉降观测原始记录8、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表9、建筑物时间-- 沉降量曲线图10、沉降展开图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报告1 、工程概况受甲方委托,我公司对山西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1#住宅楼进行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
2 、建筑物沉降观测依据2. 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 GJ 8 - 2 0 16 )2. 2 沉降观测方案3 、观测设备及仪器观测仪器精度是满足沉降观测成果的重要条件,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成果,必须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
本次观测采用DSZ 2 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FS1 光学平板测微器、N3 铟刚水准标尺,精度要求可以达到0. 1mm/ k m。
4 、观测时间与次数观测时间和次数,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情况等决定,“ 规范” 规定如下:4. 1 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
一般建筑物可在± 0. 0 0 完成 2 ~ 3 天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完成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
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于加荷情况而定,普通宿舍楼每层观测一次,民用高层建筑可每加高1 ~5 层观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4.2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
一般情况下可在第一年观测3~4 次,第二年观测2~3 次,第三年后每年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观测期限一般不少于如下规定:砂土地基 2 年,膨胀土地基 3 年,粘土地基 5 年,软土地基 1 0 年。
建筑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当最后10 0 d 的沉降速率小于0. 01~0. 0 4mm/ d 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凡需进行沉降观测的工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测量单位编制观测方案,并进行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的沉降观测工作。
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
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沿外墙每隔 10-15m 或每隔2-3 根柱上;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3.变形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扩填挖方分界处;4.宽度大于等于 15m 或小于15m 而地基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建筑物,在承重内墙中部设内墙点;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的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6.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7.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9.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 4 个。
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可按下列要求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现在有些工程图纸设计要求基础筏板完成后进行第一次观测,拿到图之后一定把这个地方看好。
1.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
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
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
民用建筑每加高 1-5 层(砖混结构每加高一层)应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如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分别进行观测。
不同施工荷载阶段分别进行观测,如建筑物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 100%时各测一次。
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观测一次。
停工期间,可每隔 2-3 月观测一次。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表.doc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表
0 1 单位 ( 子单位 ) 工程名
称
结构型式层次仪器
水准点号数及高程
年月
第次第次
日
月日年月日
年
第次
年月日
第次
年月
测天
点气
高
程
情
况(m)
形
象
进
度
测
量
人
沉
降
观
测
点
布
置
图本次累计
下沉下沉
(mm) (mm)
天
气高程
情 (m)
况
本次累计天本次累计
气高程
下沉下沉下沉下沉
情 (m)
(mm) (mm) 况(mm) (mm)
天
本次累计
气高程
下沉下沉
情(m)
(mm) (mm)
况
天
本次累计
气高程下沉下沉
情 (m)
况(mm)(mm)
降
观
测
点
布
置
图
测量人:计算人:审核人:观测单位印章:
次
日
累计下沉
(mm)。
建筑物沉降观测及数据处理

建筑物沉降观测及数据处理摘要:随着我国新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对建筑物沉降观测也逐渐提上日程。
我们了解到,施工期的高层建筑物,以及受地铁及地下空间施工影响的已建成的高层建筑物,都应进行沉降监测。
沉降监测既可保障建筑物施工期间的安全,也可以为以后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物沉降观测及数据处理做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详情如下。
关键词: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处理引言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地基因受到荷载而扰动,容易引起建筑物发生沉降,合理范围内的均匀沉降可能对建筑物影响不大,但若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且沉降严重,则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和维护,甚至会直接危害到使用者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建筑物沉降监测根据水平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测量成果,测量单位对基坑周围构建物进行沉降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该工程基坑工程施工对周围构建物的影响。
沉降观测时,选择永久使用观测点作为沉降观测基准且观测点数量≥3个。
沉降监测时,该工程采用DSZ1精密水准仪监测,并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16)要求开展测量工作。
沉降观测时,分别在建筑四角、大转角、沉降缝、不同结构分界处等位置设置沉降观测点,并沿建筑外墙间隔15m设置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周期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观测,每层观测1次,当建筑物出现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裂缝时,应适当增加观测频次,每日监测或连续监测并详细记录。
建筑物交付运营后,根据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确定监测频次,工程项目交付后首年监测3~4次,次年2~3次,第3年后每年1次,直至建筑物基础稳定为止。
建筑物沉降进入稳定阶段判定时,根据沉降量监测结果和时间建立关系曲线,当沉降速度≤0.01~0.04mm/d,可作为建筑进入沉降稳定阶段判断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m
cm
高程 m
BM1 142.661 444.211 301.550
20.00000
1
∫
88.145 389.701 301.556 54.516 -0.002
P1
54.516 54.510 -0.006
20.54514
P1
88.145 389.701 301.556
20.54514
2
∫
9.948 311.495 301.547 78.197 -0.002
ZD2 -111.350 -111.355 -0.005
20.04316
ZD2 137.052 438.594 301.542
20.04316
6
∫
29.101 330.651 301.550 107.951 -0.002
P3 107.951 107.943 -0.008
21.12265
P3
29.101 330.651 301.550
21.12265
7
∫ 142.115 443.659 301.544 -113.011 -0.002
ZD3 -113.014 -113.008 0.006
19.99252
ZD3 136.264 437.816 301.552
19.99252
8
∫ 135.514 437.065 301.551 0.751 -0.002
P2
78.197 78.206 0.009
21.32709
P2
9.948 311.495 301.547
21.32709
3
∫ 138.874 440.425 301.551 -128.929 -0.002
ZD1 -128.927 -128.931 -0.004
20.03778
ZD1 147.126 448.672 301.546
本次 沉降量
(mm) 0.00 0.00 0.00 0.00
荷载情况 累计 本次 沉降量 沉降速率 (mm) (mm/d) 0.00 0.000 2.00 0.000 0.00 0.000 0.00 0.000
主体二层
备注 / / / /
说明
P81 文一·P云P72水湾7号楼PP沉降观测点布P置
1、设基点BM1 高程H=20.00000m,平差后算出其他各点的高程。 2、本次观测环线闭合差ω=│1.13│mm<5.00mm(1.0√n,n为测站数)。
备注
检测仪器: 观测方法:
审核:
检验单位 检验:
委托编号:
沉降观测原始记录计算
检验编号:
工程名称:
荷载情况:主体二层
观测日期:
第( 1 )次观测
测 主尺后视 辅尺后视 主尺-辅 观测高 高差 平差后
序号
点 主尺前视 辅尺前视 主尺-辅 差中数 改正数
号
后-前(cm)
后-前(cm)
两次高差 差(cm)
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表
检验编号: 工程名称 上次观测日期
本次观测日期 累计
观测点编 阶段时间 时间
号
(d)
(d)
P1
0
0
P2
0
0
P3
0
0
P4
0
0
第(1)次观测
委托编号:
第1页共1 页
/
上次 高程值
(m) / / / /
本次 高程值
(m) 20.54514 21.32709 21.12265 21.15671
20.03778
4
∫
35.231 336.783 301.552 111.895 -0.002
P4 111.895 111.889 -0.006
21.15671
P4
35.231 336.783 301.552
21.15671
5
∫ 146.581 448.138 301.557 -111.353 -0.002
BM1
0.750 0.751 0.001
20.00000
实测闭合差(mm)
0.18
闭合差改正(cm)=闭合差/n -0.002
备注:1、设基点BM1 高程H=20.00000m,平差后算出其他各点的高程。
2、本次观测环线闭合差ω=│-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