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园林设计看中国传统文化(1)

合集下载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对多源化文化的追求也日益增加,现代的文化元素与传统的文化元素发生冲击,在人类社会的衣食住行中都有着外在的表现,现以吉林市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为例针对精神追求有着无限提高的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怎样与现代文化融合并发生的作用加以论述。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在自己的衣食住行中过多加入了现代的文化元素,很多都是外国的舶来品,中国古老的景观艺术也并没有跟上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脚步,于是今天,我们看到中国出现了欧洲古典园林景观、欧洲新古典主义景观、英国乡村风情景观等等风格各异的西式园林景观。

香港、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美国景观设计师的作品轮番上演。

面对这钢筋水泥、外国味十足的景观我们不禁发问:这是在中国吗?但近几年我国掀起了中国梦的热潮,我们中国人仍以中国风为荣的,吉林市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园林景观设计就是一力证。

何为园林景观园林景观就是用树木、花草、园林小品、水系、山石、硬铺装所搭配组合出来的景观,具有一定的使用和观赏价值。

例如:皇家园林(大型园林景观)、私家园林(中型园林景观)、街心花园(小型园林景观)、室内植物装饰(微缩园林景观)。

一提到“景观”二字,我们会想起什么?是亭台、楼阁、假山还是修剪整齐的树木和喷泉?肯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对景观的理解仍然是模棱两可的。

在古代中国所有的典籍中是没有“景观”一词的,景观对中国人来说应该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中国古代园林有悠久的历史,大致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宅园林、寺庙园林这几类。

中国园林景观在这几个领域都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

但是,我们可以说这就是景观吗?景观一词来自国外,也可以叫现代景观。

因为在西方把古代时期的景观称为古典园林。

它与中国的园林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认识不到这种区别,就很难以在发展的道路上做出质的突破。

景观是围绕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艺术化了的空间景象。

简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简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简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丰富的文化底蕴深刻地影响着园林景观的设计思想。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社会文明日益发展,现代园林景观也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涵义,不仅仅有流觞曲水、亭台楼阁,还有音乐喷泉、欧式广场、罗马拱券等物象,这种景观缺乏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成就了一种大杂烩文化和观光文化。

面对此困境,设计者应当在引进现代设计理念的同时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设计的精髓,从视觉上增强景观的灵性和美感,从感官上拓展景观的想象空间和审美意境。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中国传统文化1.中国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1.1增加文化内涵城市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文化现象,蕴含了人类文化的结晶。

现代的园林更是体现了对文化内涵的追求。

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本身就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市园林设计中融入历史和文化,能增加园林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1.2弘扬城市文化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留存于城市中,融汇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对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

现代城市园林因为其面向大众而具有公共性,不仅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还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展示现代文明风范的重任。

2.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方法2.1转化指直接利用原有景观形态,通过变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转化原有建筑、构筑物等的存在方式,来达到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结构和形态的目的。

转化设计手法是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平等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特征及特色来相互碰撞、交流,结合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巧妙的设计手法,美妙地将二者有机结合的设计方式。

2.2重现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有时会从文字记载或口头传说中挖掘出场地原有的一些环境状况,设计师有时会将其重现。

现代园林景观中可以根据需要,针对不同的场地和设施,对应加入传统民间艺术表演等特色活动,这些活动荟萃了多种传统文化,还能够为民间艺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给园林景观增添了一抹富有传统色彩的氛围,成为景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元素不仅能够丰
富园林景观的内涵,同时也能够凸显出园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园林设计中
的建筑、景观、材料和艺术特色等多个方面,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
应用。

一、建筑方面的应用
在园林的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尤为突出。

一些著名的园林建筑如丽江古城、苏州园林、扬州瘦西湖等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建筑形态和艺术风格。

例如,
在丽江古城的建筑设计中,广泛运用了中式建筑的木构结构、吊角、顶角等元素,形成了
独具魅力的古典园林建筑风格。

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通过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园林景观的气氛和氛围能够得到更好的传达,从而达到雕琢景观情调、凸显园林文化价值
的目的。

例如,在园林景观的亭、桥、楼、榭等建筑设施的设计中,广泛运用了传统文化
元素,使得园林景观更具文化韵味。

四、艺术特色方面的应用
总之,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园林景观的文化
价值和艺术魅力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当前,在营造美丽乡村、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元
素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被重视,同时也将会得到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也为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在本文中,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庭园设计中的应用传统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园林艺术。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将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手法融入进去,以塑造出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和历史感的庭园景观。

比如,在庭院设计中使用抱厦、假山、楼阁等传统元素,营造出意境和格调,增强了园林的文化气息。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植物选择中的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画等文艺作品中常常描绘花卉、树木等植物,因此可以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利用这些文艺作品中的植物元素进行植物选择。

比如,利用红豆杉、紫薇、梅花等名贵花木作为园林的主要景观植物,既满足了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同时也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造景材料的选择中的应用传统的造景材料有着独特的文化气息和艺术表现形式,比如古色古香的雕刻、屏风、砖瓦等,可以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

在选择造景材料时,可以考虑采用红木、青砖琉璃、石灰石等有着浓郁传统文化色彩的材料,同时,在材料的加工和安装方法上也可以借鉴传统的技艺手法,打造出更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

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装饰中的应用在园林装饰方面,可以选用传统的图案、文字符号等元素进行装饰。

比如在园林的栏杆、门楼、花架等构件上,可以采用传统美术中的山水、花鸟图案和吉祥物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园林景观的文化气息,也可以提高园林的美观程度。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还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我们应该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和传承,借助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启示,打造出更好的现代园林景观。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结晶,将中国传统元素应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具体体现。

不仅使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展现独特、别致的建筑风格,而且能够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从而使现代园林建筑散发出特有的文化魅力。

本文主要针对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展开探究和分析,阐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必要性,以为广大园林景观设计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从而更好地促进现代园林景观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园林;景观设计1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简介1.1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东方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具有丰富的内涵以及多样的形式,并且具有广泛的题材。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流传至今,使其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中华民族所拥有,其文化基础是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并包涵其它不同类型的思想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结构体系。

我国文化的渊源和传播至今的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包含的主要内容,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例如,书法、喜剧、篆刻、服饰、绘画、建筑、八卦等。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还包含一些现代中国的相关内容,如航天、世博、奥运和其它企业品牌。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不仅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思想内涵,而且展示了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品格。

1.2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园林景观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不仅展示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是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内容。

现代园林景观对于人们的生活环境起到了装点作用,并且使自然生态得到改善,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园林景观设计是基于传统园林的一些基本理论,将多方面领域的知识融合,包括植物学、建筑学和文学等,实现自然环境目的性改造的过程与规划。

并在相关的地域范围采用相应的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借助多种渠道,例如,地形的改造、植物的种植以及建筑的布置等,使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具有更强烈的舒适感与美感,提高其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作用大大增加,并且为生态环境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

其中包括传统建筑、园林、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

这些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有许多可以借鉴和运用的地方。

中国传统园林中注重的“四时有景”可以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体现。

传统园林以自然景观的变化为设计灵感,令人在四季中的不同时间可以欣赏到不同的景色和氛围。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借鉴这种理念,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和景物布置,打造出四季有景的效果。

在春季可以选择樱花树和桃花树来营造浪漫的春日氛围;在夏季可以使用荷花池和小溪来营造清凉的夏日景色;在秋季可以利用红叶和金黄色植物来呈现秋天的美景;在冬季可以选择冬花和红梅等常青植物,打造冬季的美景。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这种思想可以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体现。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该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避免对自然环境的过度破坏和干扰。

通过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概念,设计师可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景观,使人们在自然中获得宁静、放松和愉悦的体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园林建筑和中式园林的设计理念可以在现代园林景观中得到运用。

传统园林建筑以其精致并融入自然环境的特点而备受称赞。

中国传统园林中常见的亭、楼、阁和廊等建筑形式可以作为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元素。

通过运用这些传统建筑元素,设计师可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景观,使人们在其中获得美的享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和绘画也可以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诗词和绘画是表达这种情感的重要手段。

通过在园林景观中融入诗词和绘画元素,设计师可以进一步增强景观的艺术性和传达特定的情感。

在园林中刻上古人的诗句,或者利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达景观中的自然元素,这些都可以增加园林景观的韵味和深度。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理念,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兼具现代美学特点和传统文化韵味的园林景观,使人们在其中获得身心愉悦和文化体验。

从现代园林设计洞悉中国传统文化

从现代园林设计洞悉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从现代园林设计洞悉中国传统文化摘要:在城市环境改造步伐日益加快的大环境下,现代园林积极吸取中国的传统文化,使自身的发展迈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本文阐述了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分析了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传统文化表达的方式及意义,最后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园林中的渗透入手,还原现代园林的传统文化的深刻底蕴。

关键词:现代园林传统文化表达城市园林不仅是城市的容貌表现,更是精神风的体现,同时也是旅游城市的重要旅游点之一,是市民使用频繁的公共休闲场所。

人们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以后,精神上更有多方面、多方位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园林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时空统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强调整体至上,人伦道德,中府和谐,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现代园林设计积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仅丰富园林设计时的素材,还增加了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

一、民风民俗之美民风民俗是极富有地方特色、极其区域化、保护民族情感的地方文化。

它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社会生活文化,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悠久的传统文化传承现象。

民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民风民俗形成的原因很多,其中经济、政治、地域、宗教、语言等因素决定和影响着民俗的产生和发展。

诸如我国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或自治县,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湘西的土家族,高原的藏族,阿坝的彝族等。

近观我们的汉族,不同区域也有着不同的魅力。

山西大同豫河公园中,其乌金广场的设计就是对当地民俗“旺火”的重新演绎,广东省佛山,地方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其中通济桥及“行通济”的民俗即为其中之一。

二、和谐之美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同样也体现了和谐之美。

它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动与静的统一。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所体现的和谐之美更多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它推崇淡泊平和、清新幽远的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内涵,包括文学、历史、艺术、建筑、宗教、哲学等多个领域。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使得园林景观更具魅力与内涵。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价值和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园林文化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园林以“山、水、林、石”为基本构成元素,注重自然山水和人工艺术的完美结合。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园林文化,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使得园林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也更具有本土文化的特色。

中国传统园林的布局和构造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园林以“天人合一”、“山水和谐”为理念,注重布局的对称与层次感。

这种布局方式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景观构造,使得园林景观更富有层次感和对称美,给人一种超然的美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画、诗词与园林的结合也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带来了灵感。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以园林为题材进行创作,通过他们的诗词和山水画作品,进一步丰富了传统园林文化的内涵。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们也可以从这些作品中汲取灵感,将诗意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使得园林更加富有诗意和意境,打造出具有深意的景观空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建筑风格也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带来了丰富的设计元素。

古代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廊桥流水等建筑构筑,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些传统建筑风格为园林增添了古朴典雅的气息,也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们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要理解传统文化元素,还要善于创新,灵活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园林景观。

要让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焕发出新的魅力和活力,需要设计师们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灵活的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现代园林设计看中国传统文化(1)
摘要:在城市环境改造步伐日益加快的大环境下,现代园林积极吸取中国的传统文化,使自身的发展迈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本文阐述了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分析了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传统文化表达的方式及意义,最后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园林中的渗透入手,还原现代园林的传统文化的深刻底蕴。

关键词:现代园林传统文化表达
城市园林不仅是城市的容貌表现,更是精神风的体现,同时也是旅游城市的重要旅游点之一,是市民使用频繁的公共休闲场所。

人们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以后,精神上更有多方面、多方位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园林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时空统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强调整体至上,人伦道德,中府和谐,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现代园林设计积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仅丰富园林设计时的素材,还增加了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

一从现代园林设计洞悉中国传统文化
1 民风民俗之美
民风民俗是极富有地方特色、极其区域化、保护民族情感的地方文化。

它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社会生活文化,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悠久的传统文化传承
现象。

民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民风民俗形成的原因很多,其中经济、政治、地域、宗教、语言等因素决定和影响着民俗的产生和发展。

诸如我国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或自治县,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湘西的土家族,高原的藏族,阿坝的彝族等。

近观我们的汉族,不同区域也有着不同的魅力。

山西大同豫河公园中,其乌金广场的设计就是对当地民俗“旺火”的重新演绎,广东省佛山,地方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其中通济桥及“行通济”的民俗即为其中之一。

传说明朝时有一学子赶考,在佛山南郊一条河涌上乘船渡过时,被大雨淋湿而大病一场,为此许下宏愿,若中举则一定要在此修桥,免去百姓过渡不便和风雨之苦。

后如其所愿,中了举人并在此修建了一座石拱桥,取名“通济桥”,该桥成为佛山八景之一。

后来自明代开始,渐渐形成了“行通济”的民俗,每年正月十五,当地民众扶老携幼,一手举着小风车,一手拿着用红纸扎的生菜,由北向南从通济桥上漫步而过,祈求来年平安吉祥。

2 和谐之美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同样也体现了和谐之美。

它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动与静的统一。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所体现的和谐之美更多的是一种“天人合
一”的精神境界。

它推崇淡泊平和、清新幽远的境界。

它强调园林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注重和谐与中庸”。

表现在造型上,中国传统园林犹如天地的缩影,有着各种各样自然景色的缩样,如山峦、岩石和湖泊。

中国园林在营造布局、配置建筑、山水、植物上,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着力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

由此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

透过这些园林设计中的恬静淡泊,而有不乏高雅自然的仪态。

我们可以从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领略到人和天地万物联系的是那么的紧密。

因为它们把天与人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认为天是万物的起源,天与自然的发展变化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脚步。

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中,人们就形成了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在认识、把握、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

传统园林的空间除了首先要考虑如何满足人的需要外,同时也考虑古人讲的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应当十分和谐。

这种精神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自然式山水园林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天人合一”成为园林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由此。

在这种源于自然而又胜于自然的文化渗透中,历代的造园大师们以神州大地千姿百态的山川林泉的造园风格,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
统一,也使得中国园林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母。

3 社会人伦观
儒道学说抑或《周易》的“阴阳”,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至尊。

儒的“礼”,道的“无”无不体现着浓厚的人文精神,人本价值出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这种根深蒂固的社会人伦观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园林的建造也就建立在这一套伦理价值之上,并与之密切相关,空间的营造需要为现实的伦理秩服务。

“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

宗庙陵寝是一切礼制建筑的通称,在中国园林中关于祭祖、祭天、祭地、祭日月星辰,山川万物,各类神灵,先贤哲人的各种坛、庙和陵寝,几乎都是一种代表精神象征的宗教仪式性园林建筑,它们的实用价值不高,但因为这样的伦理观念就不可逆转的形成了以威严的皇家园林为代表的空间形态的主旨:一方面,皇权至上的永恒观念。

如北京天坛和北京故宫。

另一方面,上下有序的等级观念。

早在商周时期天子、诸侯都已有园囿,但范围和规格等级上却又很大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

以至于在庙堂建筑上也自觉地将空间形式区别于人的等级,以维护阶级社会的秩序,这里边北京的四合院,江南民居中的亭台阁楼等都有极高的代表性。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中鲜明的透漏着古代社会的伦理观。

4 传统道德观
中国传统的道器观重视物的意义与内涵而不是物的外在形式,这种观点反映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上就是注重植物的意境和象征意义,而不是单纯欣赏植物的形状、颜色和香味。

园林从开始的草创阶段便离不开花木的种植,古典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于花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承德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曲水荷香”,拙政园中的批把园、玉兰堂、海棠春坞等,都以花木作为景观的主题而命名。

自古以来,古人把自己的感情、思想寄托其上,使植物也具有人的情操,康熙更明确道出园林植物的比德意义“至于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竹则思贞操”。

屈原的《离骚》就以香草比喻君子,作为人格高洁的象征。

松柏的苍劲挺拔、抗旱耐寒、常绿延年成为中国园林文化精神中的审美意象,“风入寒松声自古”,松风传雅韵,听松风也就成为文人雅士的风雅之举。

竹为“三教”共赏之物,唐张九龄称赞它“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竹子清高、正直的性格为文人雅士所倾慕成为他们理想的人格化身。

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花木因可以用来表达思想和意志而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载体,从而极大的丰富了园林的抒情意味。

5 哲学辨证观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它是周易学里的一句名言,意在揭示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流动的。

自古以来中国
园林的设计就继承了这一原则。

而这一原则又恰恰体现了哲学的辩证观,指出任何事物都是动静结合的完美统一。

中国的园林设计中就体现了空间不只是为构成一种静止的画面,而是一系列富于生命的运动感,使人在“步移景换”中得到一连串的空间层次感觉———亦静亦动,亦曲亦直,亦虚亦实,亦隐亦现的绝美意境。

最经典的建筑典范而又最能体现流动的园林建筑的表现形式莫过于廊。

廊在园林中主要是风景的导游线,又是建筑之间相互联系的脉络。

在园景组合方面,还起到划分空间、增加风景深度额作用。

其体形宜曲宜长,随形而弯,依势而曲。

曲廊多迤逦曲折,与墙依偎辗转流淌。

总之,廊的设置使园林空间在延续的流动性中冲破封闭与隔绝而溢向室外形成弥漫之势,令人意犹未尽,以达到景观外延的效果。

二挖掘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寻觅传统文化的足迹
园林是有生命的,其本质是一种追求愉悦的纯粹精神活动。

中国传统园林的中国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布局流畅。

中国传统园林的布局和整个园林的内容、形式、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融为一体,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使景观移步异景,也对场地的缺陷进行良好的弥补。

用地广阔者不显空乏(圆明园),狭小者不显拥促(残粒园),狭长者不显冗长(南京煦园),扁阔者不显短浅(北海静心斋)。

2 追求意境美。

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心理节奏偏重于平缓、含蓄、连贯,追求一种天然之趣,一种清新自然的宁静,追求一种把自然环境与现实生活协调起来的美的境意。

3 细节精巧。

传统园林常是由局部来构成完整的整体。

局部求精,并能够集零为整,表现得更为精致。

(作者: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service@立即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