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物流产业现状研究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分析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分析一、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当美国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来势凶猛,致使中国钢铁企业陷入极大困境,大多数钢铁企业均陆续采用了一系列调整措施。
伴随着国务院扩大内需刺激政策,全国钢铁企业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力争在经济复苏时快速占据市场份额,参与国际钢铁再分配。
此外,我们也要看到国内的钢铁企业多元化,国内钢铁企业非钢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壮大,呈现着稳步前进的态势。
首先是宝钢已经形成了资源开发及物流业、钢铁延伸加工业、生产服务业、工程技术服务业、煤化工业和金融投资业六大业务板块多元化经营体系,并且多个业务板块的集团外业务收入超过了集团内业务。
2010年,宝钢六大多元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占到了集团营业总收入的27%,实现利润占集团利润总额的22%。
其次首钢从上世纪80年代即进入多元化经营领域,9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非相关多元化的高新技术领域。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包括矿业、国际贸易、国际工程、建设、机电、高新、房地产、教育等8大公司的经营格局。
到2010年,首钢的非钢产业实现利润38.2亿元,是集团利润19.7亿元的1.94倍,成为首钢集团效益的重要支撑。
再次重钢在1991年初就提出了发展多种经营的10年规划,现有子公司28家,其中环境产业、矿山资源开发和多金属综合利用等非钢重点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0年,重钢的非钢产业销售收入占重钢销售总收入的30%左右。
最后杭钢大力实施“钢铁主导、适度多元、创新应变、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目前已形成以钢铁为主业,房地产、贸易流通、酒店餐饮、环境保护、科研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等产业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
二、中国钢铁企业的发展所面临的局势。
全球经济危机使中国所有的钢铁企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了一场破记录的减产限产行动,这或许是一场严峻的转型变革。
伴随着钢价直线坠势,国内钢铁行业顿时从“富豪”变成了“穷汉”,包括华北的首钢、华中的武钢、东北的鞍钢等均遭到沉重的打击,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产品出厂价远低于其固定成本或平均变动成本,生产越多则亏损越大,只能全线停产,中国钢铁龙头企业上海宝钢也经历了在危机中的艰难曲折。
我国钢铁物流产业现状研究

( )农、 3 物流 :农 业 物流 _ 以分 为j种 形 式 :农 业 口 f 供应 物流 ;农业 生 产 物 流 ;农、 销 售 物流 。农 业 物 流在 【 我 国有着尤 为特殊 和重 要 的 意 义 ,它可 以使农 业 资 源和 农业 生产 力要 素得 以合 理 配 置 ,推 动农 业生 产本 身 的专 、 和协作 化发 展 .从 而提 高农业 综合 产 力。 化 ( )高技 术 产业物 流 及 电子 商 务物 流 :高技 术 产业 4 自身的特点 要求 其需 要 柯 高效 快 捷 的 全球 流 通 渠 道 ,通
积极发 展第 三方 物 流 。建立 物 流 标 准化 体 系 ,加强 物 流 新技 术开发 利用 ,推 进 物 流信 息 化 。加 强物 流 基础 设 施
整合 ,建设 大型物 流枢 纽 ,发 展 区域 性物 流 中心 。 《 ” 规
求 方 ,这 是 由其 生 产 属 性 和规 模 属 性决 定 的 。另 外 ,高 技 术产业 将会 成为 _ 业物 流的新 型需求 方 。 [ ( )商业 物流 :商 业 物流 丰 要有 种形 式 :批 发企 2 业 的物 流 ;销 售企 业的物 流 ;仓储 企 业 的物 流 ;配送 中 心 的物流 ;第一方 企 业物 流 。 商业 物 流 将 成 为我 国物流 业 的另一 个重 要需 求 方 ,尤 其 足药 品 、连 锁 超市 等 零售
Ab ta t Th p rds u sd t ec re t i d no eChnaSio n te gsisidu ty, s m ma ie h ls sr c : epa e ic se h u r n ma o ft i ’ r n a d se lo it s h l c n s r u rz steca
中国钢材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钢材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趋势一、发展现状:中国钢材行业经历了快速增长和调整的过程。
近年来,受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环保政策的影响,中国钢材行业面临了一定的挑战。
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为9.01亿吨,位居全球第一、同时,中国也是钢材生产过剩的国家之一,产能利用率不高。
二、竞争格局:中国钢材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由大型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组成。
大型国有企业占据着行业的主导地位,拥有较强的产能和竞争优势。
私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此外,中国钢材行业还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进口钢材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加。
三、行业发展趋势:1.调整结构:为了应对产能过剩和环境压力,中国钢材行业将继续进行产能调整和技术升级。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推动钢铁行业的集中度提高,行业将实现结构性优化和转型升级。
2.产业转移:受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一些钢材企业将把产能转移到海外市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会鼓励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加强国际合作。
3.供给侧:供给侧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钢材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通过减少不合理的供给和提高供给效率,行业将实现更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4.产业链升级:以高端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链升级将是中国钢材行业的重要趋势。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利用率,行业将实现技术创新和降低成本的目标。
5.出口导向: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和竞争加剧,一些钢材企业将加大出口市场的开拓。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中国钢材行业将进一步扩大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总之,中国钢材行业正面临着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和市场竞争的挑战,但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和国际合作的机遇。
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升级,中国钢材行业将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发展。
我国钢铁贸易物流业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三 解 决钢铁贸易物流业面临问题 的对策
l 、科学规划布局钢铁贸易物流中心基地。钢铁贸易物流中心的 改造或建设的选址 , 要以几十年不落后的战略眼光科学合理布局。真 正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园区基地选址, 一是必须从适应现代化特大型钢 铁企业的长远发展和 氐 物流成本, 为客户提供优质、快捷服务等重 点出发 , 尤其是生产基地在内陆的钢铁企业, 要充分考虑便利于贸易 物流 中心基地园区的交通运输, 其选址要尽量靠近大江、大河、铁路 交通枢纽、大流量高速公路 , 并使这些运输品种能够互为犄角 , 互为 补充。确保本企 业运输补给线的畅通和安全。二是科学规划布局 下 属分部的j i. 4 i  ̄: l i l : 。选择交通便利, 通讯发达的地域改造建设多个隶 属于 自己的钢铁贸易物流分部基地 园区, 使其在物流业务开展 【 = 与贸 易物流中心形成群星拱月之势, 各分部基地 园区之间遥相呼应。中心 基地园区在经营 中既能大力提高 自己的业务集 中度 , 分部基地园区则 大力发挥辐射功能, 全方位延伸钢铁贸易物流业务。这样的发展态势 的有效形成, 一方面能够充分放大 自身的钢铁贸易物流能量 , 另一方 面以此提高市场竞争力。 2 、加强钢铁贸易物流中心园区现代化建设。目 前, 各大型钢铁 贸易物流中心园区作为现代钢铁贸易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 它的 宏大框架和其在经济发展领域广泛而强大的带动和辐射功能, 越来越 受到各地 、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 越来越对关联企业具有吸引力 , 钢 铁企业改造建设贸易物流 中心园区, 要看准并抓好这个机遇 , 大力加 强现代化建设。一是加强 电子商务和信息平台现代化建设。要紧紧 抓住产业换代转型的有利契机, 利用网络技术建设起 自己强大的电子 商务交易平台和信 息 平 台。一方面通过建设和开展 电子商务业务, 充
钢铁行业概况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钢铁行业概况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钢铁行业概况: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钢铁行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担负着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钢铁的广泛应用范围使其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钢铁行业的市场现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现状1.1 产能与产量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钢铁产量持续居于全球首位,均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
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中国钢铁产能已经开始逐步减少。
1.2 供需关系钢铁行业的供需关系对市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中国钢铁产量的不断增长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同时,全球市场上也出现了过剩的钢铁产能。
这种供应过剩对钢铁行业造成了严重的竞争压力。
1.3 国际贸易全球钢铁行业之间的贸易规模巨大。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进口国。
随着全球资源和市场的不断整合,国际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激烈。
同时,各国政府对于钢铁产业的保护和贸易争端的增加,将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未来发展趋势2.1 结构调整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环境问题,钢铁行业需要进行结构调整。
一方面,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亟待解决,需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来实现。
另一方面,要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技术创新,提升钢铁行业的竞争力。
2.2 绿色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执行,钢铁企业将被迫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绿色生产能力。
开发和采用绿色技术,实施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将是钢铁行业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2.3 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钢铁行业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通过推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应用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创新,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结语:综上所述,钢铁行业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都需要充分的关注。
钢铁行业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钢铁行业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近年来,钢铁行业一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钢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其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巨大。
本文将对钢铁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
一、钢铁行业现状1.产能过剩:过去几年,钢铁行业的产能扩张速度较快,导致全球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产能过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由于国内市场饱和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中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
2.环保压力增大:钢铁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环保监管,钢铁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
3.价格波动大:国际市场上,钢铁价格受到全球供需关系、原材料价格、汇率波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波动较为剧烈。
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容易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企业经营面临较大的风险。
二、钢铁行业市场前景1.需求回暖:尽管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但建筑、基础设施以及汽车等领域对钢铁的需求依然存在。
特别是一些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为钢铁行业提供新的增长动能。
2.产能优化升级:为解决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中国政府推出了钢铁去产能政策,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
随着产能的优化和结构调整,行业将逐渐实现供需平衡,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3.环保转型:面对环保压力,钢铁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推进绿色生产。
发展低碳、环保的钢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未来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4.创新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钢铁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机遇。
通过推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结论:综上所述,尽管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和价格波动等诸多挑战,但其市场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内需求的回暖,钢铁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钢铁物流行业现状及创新发展趋势

我国钢铁物流行业现状及创新发展趋势在第五届中国钢铁贸易商大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黎明以《我国钢铁物流行业将来发展趋势》为主题,简介了目前物流采购旳整体状况。
从本世纪初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旳高速发展和钢铁产量旳迅速增长,钢铁流通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和有关记录资料显示,,全国从事钢铁产品批发贸易旳法人公司8万多家,从业人员70多万人,年销售钢铁产品金额达5万亿元。
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旳钢铁产品现货交易市场200多家,摊位8万多种,年交易金额超过1万亿元。
大型流通公司是行业发展旳领军者。
中国中钢、中国五矿、浙江物产、天津物资集团、中国铁路物资等五家公司年销售额已经超千亿元。
民营流通公司成为行业发展旳生力军。
钢铁流通行业中民营公司所占比例在95%以上,虽然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公司,年均销售规模仅为几万吨至几十万吨,但其销售总量占行业销售总额旳80%左右,并且也浮现了像广东欧浦、上海舜业这样旳大型钢铁流通公司。
我国钢铁流通行业存在旳问题我国钢铁流通行业虽然发展不久,但仍存在如下某些问题: 1)行业集中度较低据估计,全国各类钢铁流通商超过15万家,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旳法人公司不到5%,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如下旳法人公司占60%以上。
年销售能力达到1000万t旳公司只有4家,绝大多数公司钢材销售量都在10万t如下。
而国内钢厂产量超过1000万t旳有9家,宝钢和河北钢铁集团均超过3000万t。
与钢铁生产公司相比,钢铁流通公司在资源掌控、定价话语权上仍处在弱势地位。
2)市场建设亟待规范我国始终没有钢材交易市场发展规划,少数地方政府和公司在没有通过具体调研和科学论证旳状况下,盲目投资建设钢材交易市场和钢铁物流园区,不仅挥霍了土地资源,搞乱了正常旳市场秩序,尚有也许威胁金融安全。
3)行业自律需要加强近年来,不少钢铁流通公司从互相压价竞争转变为合伙共赢,但仍有某些公司不能抱团,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大打价格战,自相残杀。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摘要:一、中国钢铁行业的概述二、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1.钢铁产量2.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3.钢铁行业的机遇与未来展望正文: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中国钢铁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
然而,在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中国钢铁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钢铁产量中国钢铁行业的产量在不断增长。
截至2022 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10.3 亿吨。
尽管如此,由于国内需求的下降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国钢铁行业的产量增速放缓。
二、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1.环保压力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中国钢铁行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来减少污染排放。
此外,政府对于环保不达标的钢铁企业进行了严格的处罚,这也使得一些小型钢铁企业被迫关闭。
2.产能过剩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一直存在。
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国内需求的下降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较低。
这也导致了一些钢铁企业面临着亏损和倒闭的风险。
三、钢铁行业的机遇与未来展望1.转型升级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钢铁行业需要不断进行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已经开始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改进。
2.一带一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钢铁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国钢铁企业可以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出口量和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中国钢铁行业在面临着环保压力和产能过剩等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等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钢铁物流产业现状研究张若生(北京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摘 要]本文以我国钢铁物流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分类及钢铁物流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得到了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钢铁;物流;产业;现状[中图分类号]F062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2-0076-02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hi na s Iron&Steel Logisti cs IndustryZHANG Ruo sheng(School of Econo m ics andM anage m en,t Beiji n g Science and TechnologyU n i v ersity,Beijing100083,China)A 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d the current situati on of the Chi na s iron and steel l ogistics i ndustry,su mm arizes t he cl as sifi cati on,characteristi c,and anal yses so m e proble m s and m ake so m e useful concl usi on about Ch i na l og i sti cs industry K eyW or ds:stee;l l og i sti cs;i ndustry;st atus quo我国自1978年从国外引进物流概念以来,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第四篇!加快发展服务业∀第十六章!拓展生产性服务业∀里面,单列一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规划纲要指出:!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企业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系列化运作。
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
∀ 规划纲要不仅明确了!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重点任务,而且表明物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其产业地位第一次在国家规划层面得以确立,对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当今社会是建立在物质资料流动基础之上的社会,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发展历史证明,物流业的大力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物流市场需求旺盛,这是推动物流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
相应地,物流市场供给还没有跟上市场需求的步伐,我国物流业发展前景态势良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 我国物流产业的分类我国现代物流市场按照行业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工业物流:顾客导向成为工业制造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指导思想,而工业物流系统输出的正是顾客服务,所以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已将物流管理视为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工业物流又可以细分为几种形式:原材料及设备采购供应阶段的物流;生产阶段的物流;销售阶段的物流;废品的回收物流;废旧物物流。
在工业物流中,国有大型企业是物流的最大需求方,这是由其生产属性和规模属性决定的。
另外,高技术产业将会成为工业物流的新型需求方。
(2)商业物流:商业物流主要有五种形式:批发企业的物流;销售企业的物流;仓储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第三方企业物流。
商业物流将成为我国物流业的另一个重要需求方,尤其是药品、连锁超市等零售行业物流被十分看好。
(3)农业物流:农业物流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农业供应物流;农业生产物流;农业销售物流。
农业物流在我国有着尤为特殊和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力要素得以合理配置,推动农业生产本身的专业化和协作化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4)高技术产业物流及电子商务物流:高技术产业自身的特点要求其需要有高效快捷的全球流通渠道,通过这个渠道交换产品与信息,因此便产生了高技术产业物流。
电子商务常常需要与实物经济相连接,物流就起到这一重要作用。
高技术产业物流与电子商务物流与上物流与采购研究 2009年第2期(总第513期)物流工程762009 2述的工业物流、商业物流和农业物流是相互关联的。
比如高技术产业物流有一部分可以归类到工业物流当中,电子商务物流也有一部分可以归类到商业物流中。
2 我国钢铁物流产业的特点2 1 物流量巨大一般生产1吨钢铁产品,需要4~6吨各种原材料、辅料。
目前我国钢铁生产量已达5亿吨,仅供应物流部分,就有20亿~30亿吨的运输量,涉及海运、水运、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
据统计,2007年我国铁矿石总进口量已达到10亿吨,涉及海关29个,港口22个。
另外就销售物流而言,我国钢铁的产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消费地则主要在华东地区。
此外,随着我国钢铁产品质量的提高,还有一部分要出口到海外市场。
2 2 生产物流自营就集成钢铁生产企业而言,生产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等生产工序。
由于生产过程的紧密连接性和运输设备的专用性,生产物流一般自营。
目前生产物流的形式主要有:厂内火车、厂内汽车、皮带运输、管道运输、辊道运输等。
近几年,厂内汽车运输发展较快。
2 3 物流成本高由于钢铁企业布局不合理,钢铁物流成本将长期处于高位。
在供应物流方面,铁矿石是我国钢铁物流的主要对象,铁矿石的采购主要依赖进口,通过海运进入我国。
内陆钢铁企业距离港口较远,钢铁企业地区分布与原料供给错位;在销售物流方面,钢铁行业的主要客户为汽车、造船、家电、交通、建筑及石化等行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些行业大部分建立在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湾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内陆钢铁企业距离最终用户较远,钢铁企业地区分布与市场需求错位。
3 我国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具体地说,当前,我国钢铁物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物流管理分散,物流整体效益较差。
我国物流产业管理多年来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
比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资源分别直属铁道部、交通部、航空总局等统辖,各部门从上到下一统到底,都有自己的物流体系、物流设施和资源,各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而难以形成物流合力,更不可能做出统一协调和得到贯彻实施的物流发展战略。
物流管理和资源的分散化,物流企业的低效运作,使物流本应具有的整体功能被大大削弱,阻碍物流业发展,难以形成社会性的物流配送体系。
这种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纵向隶属和管理格局,严重制约着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地对物流进行整体统筹和规划,妨碍着物流的社会化进程,制约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发挥不了物流的整体效益。
(2)物流企业基础设施不配套,自动化、网络化程度低。
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自动化信息程度低,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手工作业为主,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对客户不能提供查询、跟踪等服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区化服务的完善,物流配送到社区、到门、到户这种!个性化∀要求也会日益增强,需求的多样化与物流配送方式也产生了新的矛盾。
在物流过程中,多数企业难以做到在预定时间送货,并经常出现断货,对客户的响应不及时等问题。
从而造成物流组织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低,配送成本高,客户满意度差,赢利能力低,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
(3)物流企业规模小,整体物流规划不够理想。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物流管理又比较分散,物流部门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每个部门都自成体系,缺乏整体物流规划。
大多数物流企业运营方式单一,综合性物流公司很少,使货物仓储、运输、配送无效作业环节增加、物流速度降低和物流成本上升,造成物流环节上的浪费,管理成本加大,因而导致了我国物流业整体效益不佳,竞争力不强。
(4)物流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影响物流效益。
当前我国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还比较缓慢,物流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产、供、销一体化,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物流作业环节使用的设备,以及包装、运输和装卸等流通环节,都缺少必要的产业标准和产业规范,导致物流效率普遍不高、成本过高,难以与国际规格接轨,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降低了企业国际竞争力。
(5)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在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比较缓慢,市场上符合要求的物流人才较少、层次较低,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教育部的统计显示,在2002年高等院校招生目录中,备案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只有9所院校,正在筹办物流专业的院校有20多所。
由于物流教育和培训的缺乏,能够切实为企业提供有效方案的中高级物流人才较少,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6# 2007)[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3-16[2]贺登才 我国现代物流业2006年发展特点与2007年趋势[J].中国石化,2007(5):10-12[3]叶怀珍 现代物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6-9[4]汪华林 加入W TO后物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商业研究,2005(18):102-104[5]平海 浅议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5,24(3):89-93[收稿日期]2008-12-01[作者简介]张若生(1966#),男,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生产与运作管理。
张若生:我国钢铁物流产业现状研究物流工程2009 277。